CN202738101U - 薄型静电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薄型静电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38101U
CN202738101U CN 201220049683 CN201220049683U CN202738101U CN 202738101 U CN202738101 U CN 202738101U CN 201220049683 CN201220049683 CN 201220049683 CN 201220049683 U CN201220049683 U CN 201220049683U CN 202738101 U CN202738101 U CN 202738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static
slim
film
loudspeak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496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书如
陈建胜
梁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ER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ER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ER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ER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4968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38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38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381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包含:一电极;一静电膜,其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一间隔材,其设置于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以及一高分子薄膜,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镀设有一导电层,而该第二表面与该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前述薄型静电扬声器可解决传统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薄型静电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扬声器,特别涉及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扬声器分为动圈式(dynamic)、压电式(piezoelectric)与静电式(electrostatic)三种,其中以动圈式扬声器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动圈式扬声器的可携性不佳,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子产品轻薄化的需求。压电式扬声器是利用压电效应使压电材料变形来产生声音,但是此类扬声器因为共振频率过高,声音尖锐刺耳,无法广为应用。驻极体扬声器是近来发展出来的一种静电式扬声器,驻极体扬声器具有轻薄、频宽宽、不易失真及无须额外偏压等优点,因此深具潜力实现为可携式电子产品。
图1显示现有的静电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静电扬声器1包含一驻极体振膜11、镀设在驻极体振膜11表面上的一导电层12、一封装材13、一间隔材14及一电极15。驻极体振膜11可保有电荷,间隔材14设置在电极15与驻极体振膜11之间,可将电极15与导电层12隔开,封装材13则用以密封上述元件的边缘。驻极体振膜11通过导电层12与电极15间施加的电场,可振动而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电极15上开设的复数个开孔16释出。
上述现有的静电扬声器1中,是将导电层12直接镀设在驻极体振膜11上。由于驻极体振膜11一般都是多孔性的结构,此多孔性结构容易使得导电层12形成不佳,造成导电层12表面起伏,甚至形成破碎结构,因此存在导电性不佳的问题。再者,由于驻极体振膜11本身价格昂贵,若自供应商购得驻极体振膜11后再进行导电层12镀设,若镀设在驻极体振膜11上的导电层12品质不佳,则无法进行使用,甚至需完全丢弃,因此存在高生产成本的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静电扬声器,以解决现有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实为目前产业界需要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以解决传统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根据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包含:一电极;一静电膜,其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一间隔材,其设置于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以及一高分子薄膜,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镀设有一导电层,而该第二表面与该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包含: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一第一静电膜及一第二静电膜,该第一静电膜和该第二静电膜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一第一间隔材,其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静电膜;一第二间隔材,设置于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静电膜;以及一第一高分子薄膜及一第二高分子薄膜,该第一高分子薄膜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镀设有一第一导电层,该第二表面则与该第一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该第二高分子薄膜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上镀设有一第二导电层,该第四表面则与该第二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将导电层镀设在高分子薄膜表面上,由于高分子薄膜的成本较低,若镀设的导电层品质不佳可随即弃置,而且高分子薄膜的表面平整,不会影响导电层的形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传统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的静电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完成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完成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的声压和频率曲线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电极与间隔材尺寸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中电极耳的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举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的组装示意图,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完成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薄型静电扬声器2包含一电极25、一静电膜21、一间隔材24、一高分子薄膜20及镀设在高分子薄膜20表面上的一导电层2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将薄型静电扬声器2的另一个电极,即导电层22,设置在高分子薄膜20的表面上,如此可解决传统方式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请参阅图2B,静电膜21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其可实施为一驻极体振膜。电极25设置在与静电膜21相隔一段距离处,电极25与静电膜21之间设置有间隔材24,其用以隔开电极25与静电膜21。高分子薄膜20具有一第一表面201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一第二表面202(标示于图2A),高分子薄膜20的第一表面201镀设有导电层22,高分子薄膜20的第二表面202与静电膜21直接接触紧密贴合,静电膜21位于第一表面201上的导电层22与电极25之间,导电层22与电极25可有效将静电膜21保有之电荷屏蔽在内。薄膜静电扬声器2更包含一封装材23,电极25、间隔材24、静电膜21及高分子薄膜20的边缘利用封装材23密封。电极25开设有复数个开孔26,其用以释出音波。当在电极25与高分子薄膜20第一表面201上的导电层22间施加电场,静电膜21会因所施加的电场变化而变形,从而振动产生声音。
请参阅图2A,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2可通过下述方式制成。首先,提供高分子薄膜20,并在高分子薄膜20的第一表面201上镀设导电层22,在此可采用涂布法、喷涂法、蒸镀法或溅镀法等方式在高分子薄膜20表面镀设导电物质,如银、铜、铝、镍、锡及石墨等。接着,将从供应商购得的静电膜21,如驻极体振膜,以高电压电晕法或极化法等方式电化使之带有静电。之后再与高分子薄膜20贴附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静电膜21与高分子薄膜20中和第一表面201相对的第二表面202直接接触且紧密贴合。而后,提供具多孔性的电极25和间隔材24,间隔材24可为条状网格的结构件,将多孔电极25、间隔材24和与高分子薄膜20贴附的静电膜21依序组装在一起。最后,在电极25、间隔材24、静电膜21及高分子薄膜20的边缘利用封装材23进行密封,以完成薄型静电扬声器2的制作。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的组装示意图,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完成组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及图3B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薄型静电扬声器3具有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以镜像排列方式组装在一起。薄型静电扬声器3包含一第一电极251、一第二电极252、一第一静电膜211、一第二静电膜212、一第一间隔材241、一第二间隔材242、一第一高分子薄膜31及一第二高分子薄膜32。第一高分子薄膜31具有一第一表面3101及与第一表面3101相对的一第二表面3102,第二高分子薄膜32具有一第三表面3201及与第三表面3201相对的一第四表面3202(标示于图3A)。第一高分子薄膜31的第一表面3101上镀设有一第一导电层321,第二高分子薄膜32的第三表面3201上镀设有一第二导电层322。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在第一高分子薄膜31和第二高分子薄膜32分别镀上第一导电层321和第二导电层322,作为薄型静电扬声器3的电极使用,如此可解决传统方式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请参阅图3B,第一静电膜211和第二静电膜212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其可实施为驻极体振膜。第一电极251设置在与第一静电膜211相隔一段距离处,第一电极251与第一静电膜211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材241,其用以隔开第一电极251与第一静电膜211;第二电极252设置在与第二静电膜212相隔一段距离处,第二电极252与第二静电膜212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材242,其用以隔开第二电极252与第二静电膜212。第一高分子薄膜31之第二表面3102与第一静电膜211直接接触紧密贴合,第一静电膜211位于第一表面3101上的第一导电层321与第一电极251之间;第二高分子薄膜32之第四表面3202与第二静电膜212直接接触紧密贴合,第二静电膜212位于第三表面3201上的第二导电层322与第二电极252之间。薄膜静电扬声器3更包含一封装材23,用以密封上述元件的边缘两侧。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皆开设有复数个开孔26,其用以释出音波。当在第一电极251与第一高分子薄膜31之第一表面3101上的第一导电层321间施加电场,第一静电膜211会因所施加的电场变化而变形,从而振动产生声音;当在第二电极252与第二高分子薄膜32之第三表面3201上的第二导电层322间施加电场,第二静电膜212会因所施加的电场变化而变形,从而振动产生声音。第一电极251与第一导电层321间以及第二电极252与第二导电层322间可施予方向相反的电场,此可驱动第一静电膜211和第二静电膜212产生推挽效应(push-pull effect),从而振动产生声音。
请参阅图3A,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3可通过下述方式制成。首先,提供第一高分子薄膜31及第二高分子薄膜32,并在第一高分子薄膜31的第一表面3101上镀设第一导电层321,在第二高分子薄膜32的第三表面3101上镀设第二导电层322,在此可采用涂布法、喷涂法、蒸镀法或溅镀法等方式分别在第一高分子薄膜31及第二高分子薄膜32的表面上镀设导电物质,如银、铜、铝、镍、锡及石墨等。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电层321和第二导电层322可采用涂布法或蒸镀法在同一时间形成,此可确保第一导电层321和第二导电层322的厚度、导电性或其他特性相同或类似。接着,将从供应商购得的第一静电膜211和第二静电膜212,如驻极体振膜,以高电压电晕法或极化法等方式电化使之带有静电。之后再分别贴附在第一高分子薄膜31及第二高分子薄膜32的表面,在此过程中第一静电膜211与第一高分子薄膜31中和第一表面3101相对的第二表面3102直接接触且紧密贴合,第二静电膜212与第二高分子薄膜32中和第三表面3201相对的第四表面3202直接接触且紧密贴合。而后,提供具多孔性的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并提供第一间隔材241和第二间隔材242,第一间隔材241和第二间隔材242可为条状网格的结构件,将第一电极251、第一间隔材241、与第一高分子薄膜31贴附的第一静电膜211、与第二高分子薄膜32贴附的第二静电膜212、第二间隔材242以及第二电极252依序组装在一起。最后,利用封装材23密封上述元件的边缘两侧,以完成薄型静电扬声器3的制作。
在现有技术中,导电层是直接镀设在静电膜上,由于静电膜相当昂贵,若镀设在静电膜上的导电层品质不佳,则无法进行使用,甚至需完全丢弃。而且,静电膜为多孔性结构,在进行镀设时容易造成导电层表面起伏,甚至形成破碎结构,而使得导电性不佳。本实用新型中,将导电层镀设在高分子薄膜表面上,由于高分子薄膜的成本较低,若镀设的导电层品质不佳可随即弃置,而且高分子薄膜的表面平整,不会影响导电层的形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可解决传统将导电层镀设在静电膜表面所导致的高成本及导电性不佳的问题。
图4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的声压和频率曲线图。由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在各频率范围的声压表现相当稳定,不会有在特定频率声压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情形,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之薄型静电扬声器的声音表现不会在特定频率出现爆音或消音的状况,由图4显示的实测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一般直接在静电膜表面镀设导电层所制成的薄型静电扬声器的声音表现无异。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将原本的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的面积缩小,使得第一电极251所占面积小于第一间隔材23所占面积,第二电极252所占面积小于第二间隔材23所占面积。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251的上下左右四个边依第一间隔材23的边为基准各向内缩了一段预定的距离,例如2 mm,例如:第一静电膜211的长(L1)、宽(W1)分别与第一间隔材23的长(L2)、宽(W2)相同,第一间隔材23的尺寸为 164×124 mm2(即L2=164,W2=124)时,则第一电极251的尺寸为160×120 mm2(即L3=160,W3=120)。类似地,第二电极252的上下左右四个边依第二间隔材23的边为基准各向内缩了一段预定的距离,例如2 mm,例如:第二静电膜212的长、宽分别与第二间隔材23的长、宽相同,第二间隔材23的尺寸为 164×124 mm2时,则第二电极252的尺寸为160×120 mm2。通过上述配置,可防止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各边互相接触,因此可以改善电极毛边短路的问题,从而提升声音表现,产品良率也因而提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薄型静电扬声器更包含一第一电极耳61和一第二电极耳62,第一电极耳61设置在第一电极251的一个边上,第一电极耳61自第一电极251的边缘延伸突出,第二电极耳62设置在第二电极252的一个边上,第二电极耳62自第二电极252的边缘延伸突出。第一电极耳61上设有第一孔洞610,第二电极耳上设有第二孔洞620。第一电极耳61的第一孔洞610用来与一第一导线(未图示)进行铆合,以将第一电极251与该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二电极耳62的第二孔洞620用来与一第二导线(未图示)进行铆合,以将第二电极252与该第二导线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线和该第二导线能够将电压源提供的电压分别传送给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
请参阅图6,第一电极251的第一电极耳61和第二电极252的第二电极耳62的配置较佳为设置在相对应的边上,例如:第一电极耳61设置在第一电极251的一预定边,第二电极耳62设置在与该预定边相对应之第二电极252的边上。爲了加快导线铆合至电极耳的速度,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第一电极耳61与第二电极耳62两者之距离缩短的技术方案,较佳的配置是:第一电极耳61之第一孔洞610与第二电极耳62之第二孔洞620的距离与第一电极耳61和第二电极耳62所在之边的边长的比介于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举例来说,假设第一电极251和第二电极252的尺寸为160×120 mm2(即L=160,W=120),第一电极耳61和第二电极耳62设在相对应之宽度方向的边上,则第一电极耳61之第一孔洞610与第二电极耳62之第二孔洞620的距离较佳为35±2 mm。如此,由于第一孔洞610和第二孔洞620的距离相对接近,因此当使用铆合机台将导线铆合至电极耳时,能够一次铆合两条导线,大大地提高了铆合的速度,因此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缩短了第一孔洞610和第二孔洞620的距离,相较于原先的设计,导线的长度因而可以缩减,这在大量生产时,能够大大降低导线使用的成本。
如图6所示,在一较佳的配置中,第一电极耳61和第二电极耳62是呈对称配置。具体来说,在沿着长度方向上,第一电极251的表面具有一第一中线M1平分第一电极251的面积,而第二电极252的表面具有一第二中线M2平分第二电极252的面积,第一电极耳61之第一孔洞610的中心至第一中线M1的垂直距离D1与第二电极耳62之第二孔洞620的中心至第二中线M2的垂直距离D2相同。此外,在一较佳配置中,第一电极耳61的第一孔洞610的孔径和第二电极耳62的第二孔洞620的孔径较佳为2.2mm,其介于2至3 mm。
前述高分子薄膜的材料可实施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酯(PET)、聚甲基戊烯(PMP)、聚酰亚胺(PI)或其复合物等。若采用蒸镀法或溅镀法将导电层镀设在高分子薄膜上,导电层的材料可实施为银、铜、铝、镍或锡等;若采用涂布法或喷涂法将导电层镀设在高分子薄膜上,导电层的材料可实施为非金属导电物质,如石墨,导电层亦可实施为透明导电层,如氧化铟锡。高分子薄膜上下表面的导电层可于同一时间形成。
前述实施为驻极体振膜的静电膜可利用聚四氟乙烯(PTEF)、氟代乙烯丙烯共聚物(FEP)及聚偏氟乙烯(PVDF)等氟系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亚胺(PI)、环烯共聚物(COC)及其复合物或前述材料之复合物经电化(electrized)处理后,使其长期保有静电荷,即可作为驻极体振膜。前述电化处理可采用高电压电晕法或极化法,驻极体振膜电化后具有50~2000伏特(V)的偏压。
前述电极可实施为一种电极网,分述如下:(1)该电极网由多孔性金属板及多孔性金属网所形成,所述金属的材料可为金、银、铜、铝、铁、不锈钢或其合金;(2)该电极网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透明氧化导电(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 TCO)材料而形成,所述透明氧化导电材料可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锌锡(Zinc Tin Oxide,  ZTO)、氧化锌铝(Aluminum Zinc Oxide, AZO)或氧化镓锌(Gallium Zinc Oxide, GZO)等;(3)该电极网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导电物质而形成,所述导电物质可为金、银、铜、铝、铁、镍或锌等。另外,前述电极亦可实施为含导电奈米管之导电板。根据业界制定的标准,电极网上的开孔大小由网目的数目决定,电极网的开孔是为了使声音能够顺利释出,网目的数目会影响声压及音质。本实用新型中,电极网的网目数目较佳为20~2000,此外电极网的开孔可为不同孔径大小的开孔。
前述间隔材的材料可实施为橡胶、硅胶、液态胶、热熔胶、双面胶或塑胶等。前述间隔材可实施为具有复数个条状结构件,这些条状结构件互相交错形成网格图案,构成复数个格子区域,各格子区域的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以矩形的格子区域为例,各条状结构件的高度较佳介于50微米至1500微米,各条状结构件的宽度较佳介于2至10毫米,而相邻两个条状结构件的间距较佳介于10至100毫米。另一方面,前述间隔材可实施为具有复数个柱状结构件,排列在电极和驻极体振膜之间,形成栅状图案。各柱状结构件的截面形状可为矩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各柱状结构件的高度较佳介于50微米至1500微米,各该柱状结构件的截面积较佳介于4至100平方毫米,相邻两柱状结构件的间距较佳介于10至100毫米。
前述电极可由软性导电开孔板构成,前述静电膜、间隔材和高分子薄膜实施为可挠性的组件,藉此前述电极、静电膜、间隔材和高分子薄膜可组装成一种可挠性扬声器。 

Claims (23)

1.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包含:
一电极;
一静电膜,其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
一间隔材,其设置于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电极与该静电膜;以及
一高分子薄膜,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镀设有一导电层,而该第二表面与该静电模直接接触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静电膜为驻极体振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该静电膜、该间隔材及该高分子薄膜为具可挠性的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包含多孔性金属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包含多孔性金属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透明氧化导电材料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电极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导电物质而形成。
8.一种薄型静电扬声器,包含:
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 
一第一静电膜及一第二静电膜,该第一静电膜和该第二静电膜为可长期保有静电荷之薄膜;
一第一间隔材,其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静电膜;
一第二间隔材,设置于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静电膜之间,用以隔开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静电膜;以及
一第一高分子薄膜及一第二高分子薄膜,该第一高分子薄膜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上镀设有一第一导电层,该第二表面则与该第一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该第二高分子薄膜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上镀设有一第二导电层,该第四表面则与该第二静电膜直接接触紧密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静电膜和该第二静电膜至少一者为驻极体振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该第一静电膜、该第二静电膜、该第一间隔材、该第二间隔材、该第一高分子薄膜及该第二高分子薄膜为具可挠性的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至少一者包含多孔性金属板。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至少一者包含多孔性金属网。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至少一者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透明氧化导电材料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和该第二电极至少一者通过在多孔性膜片上设置导电物质而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的边以该第一间隔材的边为准向内缩了一预定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的边以该第二间隔材的边为准向内缩了一预定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所占面积小于该第一间隔材所占面积,且该第二电极所占面积小于该第二间隔材所占面积。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薄型静电扬声器更包含:
一第一电极耳,其自该第一电极的边缘突出,该第一电极透过该第一电极耳与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电极耳,其自该第二电极的边缘突出,该第二电极透过该第二电极耳与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耳具有一第一孔洞,而该第二电极耳具有一第二孔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耳的第一孔洞的孔径和该第二电极耳的第二孔洞的孔径介于2至3厘米。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耳与该第二电极耳分别位在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之相对应的边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耳之第一孔洞与该第二电极耳之第二孔洞的距离与该第一电极耳和该第二电极耳所在之边的边长的比介于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薄型静电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的表面上具有一第一中线,该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具有一第二中线,该第一电极耳之第一孔洞的中心至该第一中线的垂直距离与该第二电极耳之第二孔洞的中心至该第二中线的垂直距离相同。 
CN 201220049683 2011-11-30 2012-02-16 薄型静电扬声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8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49683 CN202738101U (zh) 2011-11-30 2012-02-16 薄型静电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5713.3 2011-11-30
CN201120485713 2011-11-30
CN 201220049683 CN202738101U (zh) 2011-11-30 2012-02-16 薄型静电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38101U true CN202738101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63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496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8101U (zh) 2011-11-30 2012-02-16 薄型静电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381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278B (zh) * 2015-07-03 2017-04-21 富祐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ostatic headphones sound structure
WO2018121701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扬声器结构
CN109037286A (zh) * 2018-07-26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0278B (zh) * 2015-07-03 2017-04-21 富祐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Electrostatic headphones sound structure
WO2018121701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头领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扬声器结构
CN109037286A (zh) * 2018-07-26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896936B2 (en) 2018-07-26 2021-01-19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5053B (zh) 平面型扬声器以及av设备
CN201185473Y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振膜
CN101395957A (zh) 静电扬声器
US9456283B2 (en) Electrostatic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and fabricating methods for the same
CN202738101U (zh) 薄型静电扬声器
CN101656906B (zh) 扬声器单体结构
US8103028B2 (en) Electrostatic loudspeaker
CN105871249B (zh) 声电转换部件及应用其的充电装置和声音信号采集器
CN101729972B (zh) 扬声器的制造方法
CN101616353A (zh) 可挠曲电声组合结构、扬声器及该组件制造方法
CN103313173A (zh) 驻极体电声转换装置的封装结构
CN101729965B (zh) 平面扬声器单体与扬声器装置
JP5545091B2 (ja) 静電型スピーカ
CN204795586U (zh) 双晶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扬声器、手机、平板电脑
CN102387453A (zh) 平面扬声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4350298U (zh) 压电扬声器
CN208046868U (zh) 音响装置
CN102271303B (zh) 可挠式扬声器结构
KR20160052296A (ko) 마이크로폰
KR102198700B1 (ko) 박막 스피커
CN203072145U (zh) 一种膜片和传声器
CN104244151A (zh) 扬声器
JP2001119793A (ja) 圧電スピーカ
CN102572663A (zh) 平面扬声器单体及平面扬声器装置
CN203289641U (zh) 一种传声器和背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