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30556U -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 Google Patents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30556U
CN202730556U CN 201220242862 CN201220242862U CN202730556U CN 202730556 U CN202730556 U CN 202730556U CN 201220242862 CN201220242862 CN 201220242862 CN 201220242862 U CN201220242862 U CN 201220242862U CN 202730556 U CN202730556 U CN 202730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table
cannelure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top rotary
rai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428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国林
吕振国
王成钊
战春林
高永生
王刚
王智业
尹绍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SHANDAO GOLD MINE SHANDONG GOLD MINING (LA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SHANDAO GOLD MINE SHANDONG GOLD MINING (LA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SHANDAO GOLD MINE SHANDONG GOLD MINING (LA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SHANDAO GOLD MINE SHANDONG GOLD MINING (LA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2428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30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30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305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用于地下条件的运输装置,其包括上、下转盘,所述上转盘的上表面前、后部位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所述上转盘的上表面左、右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轨道,两个所述第一轨道垂直于两个第二轨道,相邻所述第一、二轨道之间设有一L形过渡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的两个边轨分别延伸至上转盘的边缘,所述过渡轨道的两个边轨分别平行且正对着第一、二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转盘的下面设置有下转盘,所述上、下转盘在轴中心位置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可以方便的将设备从泵房运输到安装位置,或将需要到地表检修的设备运输至泵房,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条件的运输装置,尤指一种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背景技术
矿山井下的主水泵房一般要安装若干台主排水泵。安装时,需要将设备放在第一运输车上,从平巷的第一运输轨道上运送到泵房门口,再将设备从第一运输车上卸载下来装在泵房门口的第二运输轨道上的第二运输车上,通过人工将放置该设备的第二运输车推进泵房内,并通过第三运输轨道至需要安装的位置。由于第二运输轨道与第三运输轨道相互垂直且间隔一定距离,因此需要将运输至泵房内的设备利用人工从第二运输车卸下后,再装在第三运输轨道上的第三运输车,然后将设备通过第三运输车运输到指定位置;之后利用手拉葫芦吊装至安装位置,进行就位安装、调试。现有的这种运输过程,在将设备从第二运输轨道运输到第三运输轨道上时,需要人工将设备从第二运输车上卸下再装在第三运输车上,该过程浪费人力、物力,同时存在不安全因素,制约了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可以方便的将设备从泵房运输到安装位置,或将需要到地表检修的设备运输至泵房,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包括上、下转盘,所述上转盘的上表面前、后部位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所述上转盘的上表面左、右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轨道,两个所述第一轨道垂直于两个第二轨道,相邻所述第一、二轨道之间设有一L形过渡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的两个边轨分别延伸至上转盘的边缘,所述过渡轨道的两个边轨分别平行且正对着第一、二轨道,所述过渡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转盘的下面设置有下转盘,所述上、下转盘在轴中心位置铰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转盘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槽,所述下转盘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插置于旋转轴槽内。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转盘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轴心线与上转盘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下转盘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环形槽形状对称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轴心线与下转盘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一、二环形槽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金属球。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下转盘之间设置有球转动架,所述球转动架为圆环形,所述球转动架表面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各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位于第一、二环形槽之间,各所述金属球分别放置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转盘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所述下转盘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二定位孔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上下对应,各对应的所述第一、二定位孔上安装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安装有开口销。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下转盘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腔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板,各所述加强筋板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的内腔壁连接,各所述加强筋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所述加强筋板上设有地脚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转盘上设有加油孔,所述加油孔与第一、二环形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中所述上、下转盘及金属球均由灰口铸铁材料制成,所述定位销及球转动架均由金属结构钢制成。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通过可相对旋转的上、下转盘连接设计,在上转盘上表面连接两个平行的第一轨道和两个平行的第二轨道,使第一、二轨道呈90度夹角,将该装置设置于泵房的第二运输轨道和安装设备位置附近的第三运输轨道之间,当设备通过运输车从第二运输轨道运送至泵房后,将运输车从第二运输轨道直接推至上转盘上表面的一个过渡轨道的边轨上,该边轨与其中一个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平行且正对,将该运输车推上该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上,由于第二运输轨道与第三运输轨道呈90夹角,将上转盘相对下转盘旋转90度,此时运输车所在的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与第三运输轨道平行且正对着,将运输车沿该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一直推即可推至第三运输轨道上,沿着第三运输轨道将该运输车推至安装设备的位置即可,该过程方便的将设备从泵房运输到安装位置,或将需要到地表检修的设备运输至泵房,其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上转盘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上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下转盘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下转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球转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包括由灰口铸铁材料制成的上转盘1、下转盘2、若干个金属球11和由金属结构钢制成的球转动架1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转盘1为圆板形。其上表面的前、后部位与两个相互平行的水平向第一轨道3连接成一体。上转盘1的上表面左、右部与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向第二轨道4连接成一体。这样设计便于现场井下安装、调试。两个第一轨道3垂直于两个第二轨道4。相邻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之间设有一L形过渡轨道5。过渡轨道5的两个边轨6分别延伸至上转盘1的边缘。过渡轨道5的两个边轨6分别平行且正对着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过渡轨道5、第一轨道3、第二轨道4之间间隔设置。上转盘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加工有旋转轴槽7。上转盘1的下表面加工有第一环形槽9,第一环形槽9的轴心线与上转盘1的轴心线重合。上转盘1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加工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4。上转盘1的上表面加工有加油孔21,加油孔21与第一环形槽相通。上转盘1的下面位于轴中心位置铰接连接下转盘2。
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下转盘2为圆环形。下转盘2的中心位置加工有第二通孔18。第二通孔18的内腔焊接有若干个加强筋板19。各加强筋板19的一端与第二通孔18的内腔壁连接,各加强筋板19的另一端与旋转轴8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旋转轴8位于第二通孔18的中心位置,且垂直于第二通孔18。加强筋板19上加工有地脚螺栓孔20。旋转轴8插置于上转盘1的旋转轴槽7内,这样设计用于旋转、调整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与相应的第三运输轨道对中。下转盘2的上表面加工有与第一环形槽9形状对称的第二环形槽10。第二环形槽10的轴心线与下转盘2的轴心线重合。第一环形槽9和第二环形槽10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金属球11。加油孔21与第二环形槽10也相通。下转盘2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加工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15。第二定位孔15与第一定位孔14的数量相同位置上下对应。各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15上安装有定位销16,定位销16上安装开口销17。下转盘2周边厚度根据运输设备重量进行厚度增加,以提高整体强度,增加安全、可靠性。
结合图5所示,上转盘1和下转盘2之间设置有球转动架12。球转动架12为圆环形。球转动架12的上表面均匀间隔的加工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3。各第一通孔13分别位于第一环形槽9和第二环形槽10之间。各金属球11分别放置于各第一通孔13内。通过设置加油孔21,便于往金属球11及第一环形槽9、第二环形槽10内添加润滑油,保证上转盘1相对下转盘2转动的灵活性。
安装该轨道转盘时,先在泵房的第二运输轨道和安装设备位置附近的第三运输轨道之间挖基础坑,将下转盘2通过地脚螺栓穿过其上的地脚螺栓孔20,将下转盘2固定安装于该基础坑内,之后利用水泥沙浆浇注在下转盘2的四周,高度低于第二定位孔15上表面5毫米左右;将球转动架12放置于下转盘2的上面,使球转动架12上的各第一通孔13分别位于第二环形槽10的上面,将各金属球11分别放置于第一通孔13内,这样可以杜绝相邻金属球11磨损、腐蚀,从而导致金属球11的直径变小,发生互相碰撞、卡死现象,金属球11的数量及球转动架12是保证本实用新型轨道转盘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之后将上转盘1放置于下转盘2上面,使下转盘2的旋转轴8插置于上转盘1的旋转轴槽7内,使金属球11和球转动架12位于上转盘1的第一环形槽9的下面,之后将各第一定位孔14与各第二定位孔15位置上下对应好,将各定位销16插入各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15,此时上转盘1和下转盘2之间准确定位,同时也满足了上转盘1和下转盘2可以一同被运输。
使用时,当设备通过运输车从第二运输轨道运送至泵房后,将运输车从第二运输轨道直接推上上转盘1上的一个过渡轨道5的边轨6上,该边轨6与其中一个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平行且正对,将该运输车推上该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上,由于第二运输轨道与第三运输轨道呈90夹角,将各定位销16松开取下,将上转盘1相对下转盘2旋转90度,之后再将各定位销16安装于各相互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4和第二定位孔15内。此时运输车所在的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与第三运输轨道平行且正对着,将运输车沿该第一轨道3或第二轨道4一直推即可推至第三运输轨道上,沿着第三运输轨道将该运输车推至安装设备的位置即可,该过程方便的将设备从泵房运输到安装位置,或将需要到地表检修的设备运输至泵房,其省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仪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转盘(1,2),所述上转盘(1)的上表面前、后部位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3),所述上转盘(1)的上表面左、右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轨道(4),两个所述第一轨道(3)垂直于两个第二轨道(4),相邻所述第一、二轨道(3,4)之间设有一L形过渡轨道(5),所述过渡轨道(5)的两个边轨(6)分别延伸至上转盘(1)的边缘,所述过渡轨道(5)的两个边轨(6)分别平行且正对着第一、二轨道(3,4),所述过渡轨道(5)、第一轨道(3)和第二轨道(4)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转盘(1)的下面设置有下转盘(2),所述上、下转盘(1,2)在轴中心位置铰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设有旋转轴槽(7),所述下转盘(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设有旋转轴(8),所述旋转轴(8)插置于旋转轴槽(7)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环形槽(9),所述第一环形槽(9)的轴心线与上转盘(1)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下转盘(2)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环形槽(9)形状对称的第二环形槽(10),所述第二环形槽(10)的轴心线与下转盘(2)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第一、二环形槽(9,10)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金属球(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1,2)之间设置有球转动架(12),所述球转动架(12)为圆环形,所述球转动架(12)表面上均匀间隔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通孔(13),各所述第一通孔(13)分别位于第一、二环形槽(9,10)之间,各所述金属球(11)分别放置于各所述第一通孔(13)内。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1)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4),所述下转盘(2)的上表面靠近外缘部位沿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二定位孔(15),所述第一、二定位孔(14,15)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上下对应,各对应的所述第一、二定位孔(14,15)上安装有定位销(16),所述定位销(16)上安装有开口销(1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盘(2)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的内腔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板(19),各所述加强筋板(19)的一端与第二通孔(18)的内腔壁连接,各所述加强筋板(19)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8)的外侧壁底部连接,所述加强筋板(19)上设有地脚螺栓孔(2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1)上设有加油孔(21),所述加油孔(21)与第一、二环形槽(9,10)相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转盘(1,2)及金属球(11)均由灰口铸铁材料制成,所述定位销(16)及球转动架(12)均由金属结构钢制成。
CN 201220242862 2012-05-28 2012-05-28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0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42862 CN202730556U (zh) 2012-05-28 2012-05-28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42862 CN202730556U (zh) 2012-05-28 2012-05-28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30556U true CN202730556U (zh) 2013-02-13

Family

ID=47656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428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0556U (zh) 2012-05-28 2012-05-28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305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1328A (zh) * 2017-06-19 2017-08-08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过轨装置及运输轨道
CN107190587A (zh) * 2017-07-19 2017-09-2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胶轮路轨转盘道岔的施工建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1328A (zh) * 2017-06-19 2017-08-08 中铁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过轨装置及运输轨道
CN107190587A (zh) * 2017-07-19 2017-09-2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胶轮路轨转盘道岔的施工建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4441U (zh) 改变单护盾tbm管片背后回填质量的新型管片
CN102536250B (zh) 岩溶与瓦斯共生隧道施工方法
CN102094611B (zh) 煤矿井下压裂成套装置
CN101858213B (zh) 煤巷双平台四臂钻装运锚一体化机
CN206636567U (zh) 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系统
CN204783027U (zh) 一种泥水平衡盾构机中心回转接头
CN109578023A (zh) 隧道维修加固的置换式旋喷注浆台车与施工方法
CN202730556U (zh) 井下运输用轨道转盘
CN203547753U (zh) 型钢混凝土井筒壁座
CN101793000B (zh) 海洋油田多功能自升式支持平台液压多功能输送栈桥
CN106437742B (zh) 一种富水围岩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突涌防治装置及方法
CN107143348B (zh) 一种城市地下矿山法隧道施工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及方法
CN209259458U (zh) 一种暗立井提升系统
CN107964978A (zh) 风力发电机基础锚栓加固结构及基础锚栓断裂加固方法
CN109695455B (zh)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纯水中接收方法
CN104653222B (zh) 一种盾构区间隧道预制疏散平台
CN204267054U (zh) 转台式隧道拱架安装车
CN104692149A (zh) 一种翻车机安装工艺
CN204754937U (zh) 隧道掘进机专用会车平台
CN107161851B (zh) 一种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完成自动卸渣的龙门渣斗装置及方法
CN202557542U (zh) 压力钢管洞内水平运输弧形台车
CN207437104U (zh) 隧道仰拱修复二次衬砌加固结构
CN107685751A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示踪剂转运小车
CN207727606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基础锚栓加固结构
CN206012645U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示踪剂转运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