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12514U - 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12514U
CN202712514U CN2012202667745U CN201220266774U CN202712514U CN 202712514 U CN202712514 U CN 202712514U CN 2012202667745 U CN2012202667745 U CN 2012202667745U CN 201220266774 U CN201220266774 U CN 201220266774U CN 202712514 U CN202712514 U CN 202712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terminal
weld part
holding parts
pin connecto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667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南
郭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2667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12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12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125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包括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五导电端子包括第五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三焊接部并列位于同一排,所述第二焊接部与第五焊接部并列位于另一排。因此,焊接部相对均匀分配焊接空间,避免导电端子间的短路,而使焊接良率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避免焊接不良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相关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TWM315435号,该专利公开一种Micro USB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本体部及舌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并列位于同一排,第二导电端子及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并列位于另一排。然而,该Micro USB插头连接器为Micro USB B Type,根据Micro USB接口定义,Micro USB B Type的第四导电端子不需要与线缆连接,即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不需要焊接。这样,一排有三个焊接部需要焊接,另一排只有一个焊接部需要焊接。在焊接时,同一排的三个焊接部可能由于拥挤而被焊接在一起,造成导电端子间的短路;而另一排则浪费很多焊接空间。
另一相关现有技术请参考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2058908号,该专利公开一种Micro USB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遮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本体部及舌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并列位于同一排,第二导电端子及第三导电端子的焊接部并列位于另一排。该Micro USB插头连接器为Micro USB B Type,根据Micro USB接口定义,Micro USB B Type的第四导电端子不需要与线缆连接,即第四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不需要焊接。然而第四导电端子位于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五导电端子之间,焊接时,可能会由于控制不当,而造成第四导电端子错误焊接连接上第一导电端子或第五导电端子。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插头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可克服焊接不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连接第一固持部一端的第一接触部及连接第一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连接第二固持部一端的第二接触部及连接第二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包括第三固持部、连接第三固持部一端的第三接触部及连接第三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三焊接部。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包括第四固持部及连接第四固持部一端的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五导电端子包括第五固持部、连接第五固持部一端的第五接触部及连接第五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五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三焊接部并列位于同一排,所述第二焊接部与第五焊接部并列位于另一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焊接部偏向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焊接部偏向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三焊接部偏向第四导电端子,所述第五焊接部偏向第四导电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导电端子未设有焊接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设有自顶面及底面凹陷形成的引脚收容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三焊接部收容于顶面的引脚收容部内,所述第二焊接部和第五焊接部收容于底面的引脚收容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部设有自后端面凹陷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绝缘基座设有向前凸伸的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与定位凹槽卡固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基座的顶面设有卡扣凸台,所述金属壳体分为前金属壳体和后金属壳体,所述前金属壳体设有一位于顶面的卡扣孔,所述卡扣孔与卡扣凸台相互卡扣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位于两侧的卡固臂,所述本体部设有位于两侧后端的卡固凹槽,卡固臂卡持于卡固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焊接部和第三焊接部收容于顶面的引脚收容部内,第二焊接部和第五焊接部收容于底面的引脚收容部内,并列位于同一排的第一焊接部与第三焊接部分享焊接空间,并列位于另一排第二焊接部与第五焊接部分享焊接空间,因此,焊接部相对均匀分配焊接空间,避免导电端子间的短路,而使焊接良率得到提高。第四导电端子未设有焊接脚,以使焊接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导电端子和锁扣件组装入绝缘本体内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本体部 11 收容凹部 111
定位凹槽 112 卡固凹槽 113
第一抵持凹槽 114 第二抵持凹槽 115
舌板 12 收容部 120
导电端子收容槽 13 锁扣件收容槽 14
导电端子 2 第一导电端子 21
第一固持部 211 第一接触部 212
第一焊接部 213 第二导电端子 22
第二固持部 221 第二接触部 222
第二焊接部 223 第三导电端子 23
第三固持部 231 第三接触部 232
第三焊接部 233 第四导电端子 24
第四固持部 241 第四接触部 242
第五导电端子 25 第五固持部 251
第五接触部 252 第五焊接部 253
锁扣件 3 基体 31
卡钩臂 32 卡钩 321
固持臂 33 绝缘基座 4
引脚承载体 41 引脚收容部 411
定位块 42 容置通槽 421
卡扣凸台 422 定位凸柱 423
卡固臂 43 金属壳体 5
前金属壳体 51 卡扣孔 511
贯穿孔 512 后金属壳体 52
第一抵持片 521 第二抵持片 522
第一卡持片 523 第二卡持片 524
线缆扣合件 525 承托片 52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所涉及方位的描述皆以图3为参考。
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为Micro USB B Type,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导电端子2和锁扣件3、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绝缘基座4及包覆绝缘本体1外的金属壳体5。
所述绝缘本体1设有本体部11及自本体部11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12。所述本体部11设有位于后端的收容凹部111、自后端面凹陷形成的定位凹槽112、位于两侧后端的卡固凹槽113、位于顶面的第一抵持凹槽114及位于卡固凹槽113前端且与卡固凹槽113相互连通的第二抵持凹槽115。所述舌板12设有一收容部120,以供对接连接器的对接部分插入。所述绝缘本体1还设有若干自前端贯穿至后端的导电端子收容槽13和锁扣件收容槽14。
所述导电端子2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收容槽13内,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及第五导电端子25。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用于连通电源,第二导电端子22和第三导电端子23实现数据传输,第四导电端子24闲置,第五导电端子25实现接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第一固持部211、连接第一固持部211一端的第一接触部212及连接第一固持部211另一端的第一焊接部213。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第二固持部221、连接第二固持部221一端的第二接触部222及连接第二固持部221另一端的第二焊接部223。所述第三导电端子23包括第三固持部231、连接第三固持部231一端的第三接触部232及连接第三固持部231另一端的第三焊接部233。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包括第四固持部241及连接第四固持部241一端的第四接触部242。所述第五导电端子25包括第五固持部251、连接第五固持部251一端的第五接触部252及连接第五固持部251另一端的第五焊接部253。所述第四导电端子24未设有焊接脚且不传输信号(即第四导电端子24仅延伸至靠近第五导电端子25的第五焊接部253与第五固持部251的连接处),故第四导电端子24不占用焊接空间,为其它导电端子21、23焊接提供更大的焊接空间。所述第一固持部211、第二固持部221、第三固持部231、第四固持部241及第五固持部251设有若干倒刺(未标号)而与绝缘本体1干涉配合,以使导电端子2与绝缘本体1稳定固持。所述第一接触部212、第二接触部222、第三接触部232、第四接触部242及第五接触部252凸伸入收容部120内,以保证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稳定接触。所述第一焊接部213比第一固持部211更靠近第二导电端子22,第二焊接部223比第二固持部221更靠近第一导电端子21,第三焊接部233比第三固持部231更靠近第四导电端子24,第五焊接部253比第五固持部251更靠近第四导电端子24。所述第一焊接部213、第二焊接部223、第三焊接部233及第五焊接部253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后端,以与绝缘基座4组装配合。
所述锁扣件3自后向前组装入绝缘本体1的锁扣件收容槽14内,其包括基体31及自基体31向前延伸的卡钩臂32和固持臂33。所述卡钩臂32位于固持臂33的上方,且卡钩臂32的长度大于固持臂33的长度。所述卡钩臂32设有位于前端且向上突起的卡钩321。所述卡钩321与对接连接器相互卡钩配合,实现两连接器的稳定配合。
所述绝缘基座4包括引脚承载体41、连接于引脚承载体41前端的定位块42及位于引脚承载体41两侧的卡固臂43。所述引脚承载体41设有分别自顶面及底面凹陷形成的引脚收容部411。所述第一焊接部213和第三焊接部233收容于顶面的引脚收容部411内,所述第二焊接部223和第五焊接部253收容于底面的引脚收容部411内。所述定位块42设有与引脚收容部411相互连通的容置通槽421,所述容置通槽421部分收容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所述定位块42的顶面设有卡扣凸台422,所述卡扣凸台422和金属壳体5卡扣配合。所述定位块42的前端面下侧设有向前凸伸的定位凸柱423,所述定位凸柱423与定位凹槽112卡固配合,所述卡固臂43卡持于卡固凹槽113内,实现绝缘本体1与绝缘基座4的限位配合。
所述金属壳体5包括前金属壳体51和后金属壳体52。所述前金属壳体51包覆于舌板12外,其设有一位于顶面的卡扣孔511及位于两侧的贯穿孔512。所述卡扣孔511与卡扣凸台422相互卡扣配合。所述后金属壳体52包覆于本体部11外,其设有位于顶面的第一抵持片521、位于两侧的第二抵持片522、位于前端上侧的向下弯折的第一卡持片523、位于前端下侧的向上弯折的第二卡持片524、位于后端上侧的线缆扣合件525及位于后端下侧的承托片526。所述第一抵持片521抵持于第一抵持凹槽114内,第二抵持片522穿过贯穿孔512抵持于第二抵持凹槽115内,第一卡持片523和第二卡持片524卡持住绝缘本体1与前金属壳体51,后金属壳体52后端封合,以实现绝缘本体1、绝缘基座4、前金属壳体51及后金属壳体52的稳定固持。所述线缆扣合件525与承托片526配合扣合线缆。
由于该插头连接器100为Micro USB B Type,第四导电端子24不需要与线缆连接,即第四导电端子24不需要进行焊接操作,同时,第一焊接部213和第三焊接部233收容于顶面的引脚收容部411内,第二焊接部223和第五焊接部253收容于底面的引脚收容部411内,因此,并列位于同一排的第一焊接部213与第三焊接部233分享焊接空间,并列位于另一排第二焊接部223与第五焊接部253分享焊接空间,焊接部相对均匀分配焊接空间,避免导电端子间的短路,而使焊接良率得到提高。第四导电端子24未设有焊接脚,以使焊接更加便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前延伸形成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及第五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固持部、连接第一固持部一端的第一接触部及连接第一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二固持部、连接第二固持部一端的第二接触部及连接第二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三导电端子包括第三固持部、连接第三固持部一端的第三接触部及连接第三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三焊接部;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包括第四固持部及连接第四固持部一端的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五导电端子包括第五固持部、连接第五固持部一端的第五接触部及连接第五固持部另一端的第五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与第三焊接部并列位于同一排,所述第二焊接部与第五焊接部并列位于另一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比第一固持部更靠近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二焊接部比第二固持部更靠近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第三焊接部比第三固持部更靠近第四导电端子,所述第五焊接部比第五固持部更靠近第四导电端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延伸至靠近第五导电端子的第五焊接部与第五固持部的连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绝缘本体后端的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设有分别自顶面及底面凹陷形成的引脚收容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三焊接部收容于顶面的引脚收容部内,所述第二焊接部和第五焊接部收容于底面的引脚收容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设有自后端面凹陷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绝缘基座设有向前凸伸的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与定位凹槽卡固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的顶面设有卡扣凸台,所述金属壳体分为前金属壳体和后金属壳体,所述前金属壳体设有一位于顶面的卡扣孔,所述卡扣孔与卡扣凸台相互卡扣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设有位于两侧的卡固臂,所述本体部设有位于两侧后端的卡固凹槽,卡固臂卡持于卡固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导电端子不具有焊接部且不传输信号。
CN2012202667745U 2012-06-07 2012-06-07 插头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2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667745U CN202712514U (zh) 2012-06-07 2012-06-07 插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667745U CN202712514U (zh) 2012-06-07 2012-06-07 插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12514U true CN202712514U (zh) 2013-01-30

Family

ID=47592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6677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12514U (zh) 2012-06-07 2012-06-07 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125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908A (zh) * 2018-09-05 2019-01-2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908A (zh) * 2018-09-05 2019-01-2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CN109273908B (zh) * 2018-09-05 2020-07-2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4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243314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927783U (zh) 电连接器
CN202712514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2585947U (zh) 电连接器
CN205231298U (zh) 便于批量加工的usb数据线
CN205282706U (zh) 一种usb3.1连接器及其公端和母端
CN202737194U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812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87U (zh) 电连接器
CN203288828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639021U (zh) 电连接器
TWI483494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631788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639003U (zh) 显示端口连接器
CN217334407U (zh) 大电流Type-C连接器
CN202423616U (zh) 线缆连接器
CN204257903U (zh) Usb3.1插头连接器
CN203536646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202505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2067988U (zh) 电连接插座
CN203367605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插座连接器
CN202695768U (zh) 电连接器
CN202930688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2651409U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