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05196U -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05196U CN202705196U CN 201220410042 CN201220410042U CN202705196U CN 202705196 U CN202705196 U CN 202705196U CN 201220410042 CN201220410042 CN 201220410042 CN 201220410042 U CN201220410042 U CN 201220410042U CN 202705196 U CN202705196 U CN 2027051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 outlet
- import
- pond
- connec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水处理效果好,可全部回收于生产,实现对外零排放,减少污染,节纸生产成本的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反应池、初级沉淀池、泥水回收池、生化厌氧池、好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回水池、储水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及污泥回收池,所述污水收集池出口连接于反应池的进口,反应池的出口连接初级沉淀池的进口,所述初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生化厌氧池的进口,排泥口连接泥水回收池的进口,所述生化厌氧池的出口连接好氧反应池的进口,好氧反应池的出口连接二次沉淀池的进口,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回水池,排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进口,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压滤机的进泥口,压滤机的排泥口连接污泥回收池,压滤机的污水出口连接储水池进口,储水池的出口连接生化压氧池的进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回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排放的污水量很大,经处理后排放的又不多,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我国各大水系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严重恶化。长期以来,造纸废水一直是制约纸业快速发展的问题之一,且如何处理造纸废水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所以,加强污水治理,使之不仅达标排放,而且可大量回用,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为了减少造纸废水的排放量,现有的造纸污水经物化处后长期循环使用,但仅采用物化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后的回用水,长期循环使用,水质不好,凝结剂、絮凝剂等化学药剂,COD、BOD等会在水中长期积累,回用水水质越来越差,易恶化发臭,影响正常生产的运行,不能长期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效果好,可全部回收于生产,实现对外零排放,减少污染,节纸生产成本的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反应池、初级沉淀池、泥水回收池、生化厌氧池、好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回水池、储水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及污泥回收池,所述污水收集池出口连接于反应池的进口,反应池的出口连接初级沉淀池的进口,所述初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生化厌氧池的进口,排泥口连接泥水回收池的进口,所述生化厌氧池的出口连接好氧反应池的进口,好氧反应池的出口连接二次沉淀池的进口,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回水池,排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进口,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压滤机的进泥口,压滤机的排泥口连接污泥回收池,压滤机的污水出口连接储水池进口,储水池的出口连接生化压氧池的进口。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二次沉淀池与回水池之间设有气浮池。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排泥装置及浮球液位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具备沉淀、厌氧、好氧等多道处理工序,处理后的回水水质好,使得造纸废水经处理后可重复循环利用,全部回用于生产,基本实现对外零排放,不仅不会排放污水污染环境而且可节约大量生产成本,降低了资源浪费,可有效地对造纸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反应池、初级沉淀池、泥水回收池、生化厌氧池、好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回水池、储水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及污泥回收池,其中:
所述污水收集池出口连接于反应池的进口,污水收集池的进口连接于上道工序,其作用是汇集、储存和均衡造纸废水的水质、水量,造纸废水在进入处理系统前,都要设置一个废水的收集池,以保证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的正常运行;
反应池的出口连接初级沉淀池的进口,所述反应池内投加复合絮剂和Ca(OH)2,用于调节PH值,反应池内设有搅拌器,混凝后的污水经水泵打到初级沉淀池的进口;
所述初级沉淀池作用是沉淀、分离污水中的固体物,沉淀在初级沉淀池中的泥水经排泥口连接泥水回收池的进口从而流回打浆工序使用,而初沉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生化厌氧池的进口,从而使污水进入生化压氧池内做进一步的生化处理;
所述生化厌氧池的池内安装水下搅拌装置和提升装置,其作用是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降解污水中的部分有机物,所述生化厌氧池的出口连接好氧反应池的进口,污水经泵打到好氧反应池做进一步处理;
好氧反应池的池内有组合式生物填料、支架、出水管和曝气系统,其作用是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好氧反应池内设有生物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的功能,微生物所需的氧气是通过鼓风曝气供给,曝气器选用伞形曝气器,其耐腐蚀、氧利用率高,具有不易堵塞和安装方便等优点,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从而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出池外,所述好氧反应池的出口连接二次沉淀池的进口;
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回水池,排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进口,所述二次沉淀池内设有竖流筒、排泥和溢流堰等装置,其作用是沉淀、分离污水中的生化污泥,沉淀在底部的生化污泥通过排泥口排到污泥浓缩池,二次沉淀池内的上清液则通过出水口流到回水池,作为新生水源回收于纸机生产;
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压滤机的进泥口,压滤机的排泥口连接污泥回收池,压滤机的污水出口连接储水池进口,储水池的出口连接生化厌氧池的进口,污泥浓缩池池内安装有进泥、排水及排泥装置,其作用是储存和浓缩污泥,浓缩后污泥通过隔膜泵打到压滤机,压滤机是对浓缩后的污泥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可用做农肥,压滤出的污水则经储水池进入生化厌氧池继续循环处理,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排泥装置及浮球液位器,投加营养物,储水池内有泥水通过隔膜泵打到生化厌氧池处理。
所述二次沉淀池与回水池之间设有气浮池,气浮池运用絮凝和浮选原理使造纸废水中的杂质分离上浮,从而有效的去除。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Claims (3)
1.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收集池、反应池、初级沉淀池、泥水回收池、生化厌氧池、好氧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回水池、储水池、污泥浓缩池、压滤机及污泥回收池,所述污水收集池出口连接于反应池的进口,反应池的出口连接初级沉淀池的进口,所述初级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生化厌氧池的进口,排泥口连接泥水回收池的进口,所述生化厌氧池的出口连接好氧反应池的进口,好氧反应池的出口连接二次沉淀池的进口,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口连接回水池,排泥口连接污泥浓缩池进口,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压滤机的进泥口,压滤机的排泥口连接污泥回收池,压滤机的污水出口连接储水池进口,储水池的出口连接生化压氧池的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沉淀池与回水池之间设有气浮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排泥装置及浮球液位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10042 CN202705196U (zh) | 2012-08-19 | 2012-08-19 |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10042 CN202705196U (zh) | 2012-08-19 | 2012-08-19 |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05196U true CN202705196U (zh) | 2013-01-30 |
Family
ID=47585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1004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05196U (zh) | 2012-08-19 | 2012-08-19 |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0519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4571A (zh) * | 2019-05-29 | 2019-09-03 | 邱振权 | 造纸污泥预处理方法 |
-
2012
- 2012-08-19 CN CN 201220410042 patent/CN20270519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4571A (zh) * | 2019-05-29 | 2019-09-03 | 邱振权 | 造纸污泥预处理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33757Y (zh) | 一种用于果汁废水的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3466884A (zh) | 一种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 |
CN103193366B (zh) | 一种玉米酒精废水的集成处理方法 | |
CN103435235B (zh) |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 |
CN103739139B (zh) | 一种瓦楞原纸制浆废水处理工艺 | |
CN202175601U (zh) | 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7253806A (zh) | 制浆造纸工业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2705196U (zh) | 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再生系统 | |
CN204325083U (zh) | 一种草浆造纸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5710299U (zh) | 一种流动式膜泥耦合池型脱氮除磷废水处理装置 | |
CN205011552U (zh) |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4752314U (zh) | 一种侧向曝气生物滤池结构 | |
CN204325072U (zh) | 一种污水综合资源化处理系统 | |
CN208829505U (zh) | 精细化工废水经mvr蒸馏后的后处理系统 | |
CN203754501U (zh) | 内置缺氧曝气滤池 | |
CN208136048U (zh) | 一种蔬菜榨汁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8471813U (zh) | 一种利用藻类光合作用的低能耗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5347128U (zh) | 一种废水污泥处理系统 | |
CN207175699U (zh) | 一种用于厌氧处理造纸污水的分离器 | |
CN205045882U (zh) | 一种mbr平板膜处理系统 | |
CN205258241U (zh)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502800B (zh) | 造纸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 |
CN204897642U (zh) | 一种豆制品厂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7418470U (zh) | 一种基于mbr的喹吖啶酮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1252998A (zh) | 食用菌废水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