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9888U -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9888U
CN202679888U CN 201220304933 CN201220304933U CN202679888U CN 202679888 U CN202679888 U CN 202679888U CN 201220304933 CN201220304933 CN 201220304933 CN 201220304933 U CN201220304933 U CN 201220304933U CN 202679888 U CN202679888 U CN 202679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outer circulation
heat exchanger
core bod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0493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国
阳盛俊
黄剑
徐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30493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9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组件,包括一面开口的盒状壳体,壳体包括一个正面板和四个侧面板,壳体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壳体内设置有散热芯体,散热芯体包括用于完成空气热交换的外循环风路和内循环风路,外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孔和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孔;正面板上设置有外循环进风口;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经外循环进风口吸入至第一进风孔的外循环风机;正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第一出风孔排出的、经散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至外界空间的外循环出风口;外循环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孔在水平位置上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还能防止外循环风道短路,提高热交换器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对处于恶劣环境的户外机柜和室内机柜的防尘、防护等级越来越高。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常所使用的空调型散热机柜成本高、维护复杂,而热交换器散热结构却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的优点,导致采用热交换器散热方式的机柜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目前市场上的热交换器组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机柜门1连接的壳体2,在壳体2上设置有外循环进风口3和外循环出风口4,壳体2内设置有散热芯体(未图示),散热芯体的外循环进风孔和外循环出风孔与外循环进风口3和外循环出风口4分别对应设置,同时壳体2外还设置有外罩5,并在外罩5侧面设置有散热孔6,外界空气从该散热孔6进入到外罩5内之后,再从外循环进风口3进入到散热芯体内,从外循环出风口4出来的热空气经散热孔6从外罩内散出。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组件结构中,由于设置有外罩5,使得热交换器成本较高,而且由于散热芯体的外循环出风孔直接对着外罩5,使得风阻较大,影响出风效率。
进一步的,在另外一种热交换器组件结构中,将外循环出风口直接对着内部的散热芯体的外循环出风孔,容易使风路短路,即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混合,严重影响散热效率;而且当有尖状异物从外循环出风口进入时,容易破坏散热芯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外循环风路流畅、散热效率高的热交换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热交换器组件,包括一面开口的盒状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一个正面板和四个侧面板,所述壳体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芯体,所述散热芯体包括用于完成空气热交换的外循环风路和内循环风路,所述外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孔和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孔;
所述正面板上设置有外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吸入至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外循环风机;所述正面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出风孔排出的、经所述散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至外界空间的外循环出风口;其中,所述外循环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孔在水平位置上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孔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上部、朝向所述正面板的一侧;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在所述正面板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孔在所述正面板上的投影所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进风孔位于所述散热芯体底部,所述外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散热芯体下方;所述外循环风机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进风孔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循环出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孔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循环进风口和所述外循环出风口均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风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循环出风口为由多个向左或向右出风的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外循环进风口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网孔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内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二进风孔和用于出风的第二出风孔;
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内循环进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机柜内空气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吸入至所述第二进风孔的内循环风机;
所述后盖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出风孔排出的、经所述散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后的冷空气排出至机柜内的内循环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进风孔位于所述散热芯体顶部,所述内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散热芯体上方,且所述内循环风机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进风孔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相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中,所述壳体的四个侧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柜门板的固定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外循环出风口与散热芯体外循环风路的第一出风孔错开设置,可防止外循环风道短路,提高热交换器散热效率,还能防止外部尖锐异物从外循环出风口进入到壳体内部损坏散热芯体。
进一步的,通过将外循环进风口和外循环出风口均设置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风口结构,这样可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内部,同时能起到防护散热芯体的作用,因此不需再使用外罩,简化结构,节省热交换器组件成本。
进一步的,将外循环出风口的小开口单元设置成向左或向右出风的百叶窗结构,可以避免外循环出风口向上出风时,容易使外界灰尘或杂质进入到壳体内部,损坏散热芯体;以及外循环出风口向下出风时,容易使外循环出风口和外循环进风口对流,导致外循环风道短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热交换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组件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组件内循环风道A和外循环风道B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组件如图2所示,同时参阅图3和图4,该热交换器组件包括一面开口的盒状壳体10,壳体10包括一个正面板11和四个侧面板12,壳体10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20;壳体10内设置有散热芯体30,散热芯体30包括用于完成空气热交换的外循环风路和内循环风路,外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孔(未图示)和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孔31;正面板11上设置有外循环进风口111;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经外循环进风口111吸入至第一进风孔的外循环风机50;正面板1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第一出风孔31排出的、经散热芯体30进行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至外界空间的外循环出风口112;第一进风孔朝向外循环风机50设置,第一出风孔31朝向正面板11设置。其中,外循环出风口112与第一出风孔31在水平位置上错开设置,即第一出风孔31在正面板11上的投影与正面板11上的外循环出风口112不重合。
上述实施例中,由外循环风机50从外循环进风口111吸入外部空气,所吸入的外部空气经第一进风孔进入到散热芯体30内部,经散热芯体30进行热交换后,从第一出风孔31排出,并迂回至外循环出风口112再进入外界空间,即完成如图4中箭头B所示的外循环风道的空气循环。该外循环风道B主要用于将外部的冷空气导入散热芯体30中,与通过如图4中箭头A所示的内循环风道导入散热芯体30中的机柜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外循环风道B再将被加热的空气排出,内循环风道A将降温后的空气导入机柜内。
上述外循环风道B中,由于外循环出风口112与散热芯体30外循环风路的第一出风孔31错开设置,使外循环风道B的冷空气流向迂回,延长冷空气在散热芯体30中的停留时间,使得从第一进风孔进入到散热芯体30内的空气能与来自散热芯体30内循环风路的热空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后再排出至外部空间,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外循环出风口112与散热芯体30外循环风路的第一出风孔31错开设置,可以防止从外循环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不经过散热芯体30热交换或未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直接经第一出风孔31后从外循环出风口112排出,导致外循环风道B短路。
进一步地,外循环进风口111和外循环出风口112均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风口结构,这样可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10内部,起到防护散热芯体30的作用,因此不需再使用外罩,简化了结构,节省热交换器组件的成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芯体30的第一进风孔位于散热芯体30底部,外循环风机50对应设置在散热芯体30的下方,外循环风机50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一进风孔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外循环进风口111相对。
第一出风孔31设置在散热芯体30上部、朝向正面板11的一侧。外循环出风口112在正面板11上的投影位置低于第一出风孔31的在所述正面板(11)上的投影所在的位置。从外循环进风口111进入的空气经散热芯体30后,从散热芯体30的第一出风孔31排出,再向下流动至外循环出风口112,再进入到外界空间,可以起到有效防止外循环风道B短路的作用,提高散热效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正面板11上的外循环出风口112为由多个向左或向右出风的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如果将百叶窗的小开口单元设置成向上出风,则会使得外界灰尘或杂质很容易进入到壳体10内部,损坏散热芯体30;如果将百叶窗的小开口单元设置成向下出风,则会使得外循环出风口112和外循环进风口111对流,导致外循环风道B短路;如果将百叶窗的小开口单元设置成向左或向右出风,则能克服前述缺点,防止外循环风道B短路的作用,提高散热效率,同时还能代替外罩起到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正面板11上的外循环进风口111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网孔状结构。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外循环出风口112为由多个向左或向右出风的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的基础上,只需将外循环进风口111设置为网孔状结构,即能与外循环出风口112配合实现外循环风道B的顺畅。
优选地,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保证外循环风道B的顺畅,将外循环出风口112的面积设计得大于第一出风孔31的面积,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外循环风道B的循环风量,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芯体30还包括用于完成内循环空气热交换的内循环风路,内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二进风孔33和用于出风的第二出风孔32。后盖板20上设置有内循环进风口21,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将机柜内空气经内循环进风口21吸入至第二进风孔33的内循环风机60;后盖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第二出风孔32排出的、经散热芯体30进行热交换后的冷空气排出至机柜内的内循环出风口22;第二进风孔33朝向内循环风机60设置,第二出风孔32朝向后盖板20设置。具体地,第二进风孔33位于散热芯体30顶部,内循环风机60对应设置在散热芯体30上方,并在竖直方向上与第二进风孔33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内循环进风口21相对。
上述实施例中,内循环风道主要用于机柜内空气的热交换,如图4中A箭头方向所示,机柜内热空气经内循环风机60从内循环进风口21、第二进风孔33进入到散热芯体30的内循环风路中与外循环风路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再由第二出风孔32、内循环出风口22将降温后的空气排入机柜内。装配时,先将外循环风机50、内循环风机60和散热芯体30对应设置在壳体10内,然后盖上后盖板20即可。
为便于将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热交换器组件嵌入安装在机柜门上,在上述壳体10的四个侧面板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柜门板的固定框70,可通过螺钉和密封条方式将热交换器组件嵌入安装在机柜门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循环出风口112与散热芯体30外循环风路的第一出风孔31错开设置,可防止外循环风道B短路,提高热交换器散热效率,还能防止外部尖锐异物从外循环出风口112进入到壳体10内部损坏散热芯体30。进一步地,通过将外循环进风口111和外循环出风口112均设置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风口结构,这样可避免灰尘进入到壳体10内部,同时能起到防护散热芯体30的作用,因此不需再使用外罩,简化结构,节省热交换器组件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器组件,包括一面开口的盒状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一个正面板(11)和四个侧面板(12),所述壳体(10)的开口处可拆卸的设置有后盖板(20);
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散热芯体(30),所述散热芯体(30)包括用于完成空气热交换的外循环风路和内循环风路,所述外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一进风孔和用于出风的第一出风孔(31);
所述正面板(11)上设置有外循环进风口(111);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经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11)吸入至所述第一进风孔的外循环风机(50);
所述正面板(1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出风孔(31)排出的、经所述散热芯体(30)进行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至外界空间的外循环出风口(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12)与所述第一出风孔(31)在水平位置上错开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孔(31)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30)上部、朝向所述正面板(11)的一侧;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12)在所述正面板(11)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出风孔(31)在所述正面板(11)上的投影所在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孔位于所述散热芯体(30)底部,所述外循环风机(50)设置在所述散热芯体(30)下方;所述外循环风机(50)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进风孔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11)相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12)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孔(31)的面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11)和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12)均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风口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出风口(112)为由多个向左或向右出风的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百叶窗式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进风口(112)为由多个小开口单元组成的网孔状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风路的两端分别是用于进风的第二进风孔(33)和用于出风的第二出风孔(32); 
所述后盖板(20)上设置有内循环进风口(21),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用于将机柜内空气经所述内循环进风口(21)吸入至所述第二进风孔(33)的内循环风机(60);
所述后盖板(2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二出风孔(32)排出的、经所述散热芯体(30)进行热交换后的冷空气排出至机柜内的内循环出风口(22)。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孔(33)位于所述散热芯体(30)顶部,所述内循环风机(60)设置在所述散热芯体(30)上方,且所述内循环风机(60)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进风孔(33)相对,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内循环进风口(21)相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四个侧面板(1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柜门板的固定框(70)。
CN 201220304933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9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4933 CN202679888U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04933 CN202679888U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9888U true CN202679888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50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04933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9888U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988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3133A (zh) * 2018-04-17 2018-07-24 苏州众志新环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散热箱体及散热设备
CN110621136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芯体组件以及通信室外机柜热交换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3133A (zh) * 2018-04-17 2018-07-24 苏州众志新环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散热箱体及散热设备
CN108323133B (zh) * 2018-04-17 2024-03-08 苏州众志新环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散热箱体及散热设备
CN110621136A (zh) * 2018-06-19 2019-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芯体组件以及通信室外机柜热交换器
CN110621136B (zh) * 2018-06-19 2022-08-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芯体组件以及通信室外机柜热交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61466U (zh) 一种风扇型户外的机柜
CN201615551U (zh) 立式空调器
CN103490595B (zh) 一种变流器柜
CN205377106U (zh) 一种智能散热配电柜
CN201118128Y (zh) 电源模块用机柜
CN204176745U (zh) 双贯流风机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空调器室内机
WO2016110277A1 (zh) 冷冻水型机房空调器
CN202679888U (zh) 一种热交换器组件
CN20414175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3431999U (zh) 空调室外机控制箱、空调室外机和空调
CN205304041U (zh) 一种带有风道结构的配电柜
CN212299209U (zh) 室外机散热组件、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3633045U (zh) 新型强迫风冷散热机柜
CN210220536U (zh) 一种用于白茶加工的烘干装置
CN204795998U (zh) 具有热交换系统的机柜
CN204202131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空调器室外机
CN101592360A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214009730U (zh) 一种吸风式开闭一体热泵烘干机组
CN201706606U (zh) 新型侧回风式壁挂空调室内机
CN104006452A (zh) 一种上下送风双轴流式柜机
CN206658360U (zh) 一种充电柜的散热系统
CN209056807U (zh) 一种户外低压综合配电箱
CN203518221U (zh) 一种空气加热装置
CN203489369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5846526U (zh) 一种智能化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2 building 1-4 floor, building 6-10

Patentee after: VERTIV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