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9870U -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9870U
CN202679870U CN 201220345401 CN201220345401U CN202679870U CN 202679870 U CN202679870 U CN 202679870U CN 201220345401 CN201220345401 CN 201220345401 CN 201220345401 U CN201220345401 U CN 201220345401U CN 202679870 U CN202679870 U CN 2026798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wall
cartridge body
water
upper cartridge
embedded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3454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锦涛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3454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98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98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为整体无缝结构的上盒体,该上盒体包括一顶部以及环绕该顶部的侧壁,所述顶部和所述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上盒体的开口向下,一盖体盖合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所述盖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内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制作工艺简单,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保护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

Description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防水防淋功能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日渐广泛,对于现有的电子仪表,特别是在冷库、厨房等场合使用的仪表来说,防水(特别是防淋水)的保护极其重要。
通常采用在电路板上涂绝缘漆来防水,但这种方法往往难以对电子仪表的接线端子等进行防水保护,CN201369293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温控器,通过将电源引线与带引线端子之间相互焊接,可以防水防潮,但增加了焊接和涂绝缘漆的工序。
此外,也有的利用仪表盒体进行封闭式保护。这种方式通常采用以下手段:(1)壳体的每个面板相互独立制成,然后再通过机械啮合或用化学胶粘剂粘合的方式组装成完整壳体;(2)采用三面一体或四面一体的方式封装,但面板上留有散热窗。然而,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仪表(特别是温度计、湿度计等仪表)的使用环境较为复杂,经常会被暴露在淋水的环境中。如厨具用的温度控制仪表,清洁人员清洗厨具时会直接使用水管冲洗厨具,此时就要求仪表壳体能够防淋水。而现有的机械咬合式的仪表壳体封装方式(机械啮合或化学粘合)的方式较难满足这一要求,即使在短期内满足这一要求,但使用的寿命会随着机械震动等因素下降;散热窗体的存在也不利于防水。
此外,为了引线的连接方便,现有的典型的用于连接仪表电源线、传感器连接线等的接线端子往往设在仪表壳体的外表面。这种现有的接线方式使得接线端子暴露在淋水环境中的危险增大。而仪表大多被内嵌在设备中使用,设备外壳的密封性一般较差,若使用水冲洗设备,设备内部会有水淋下,在这种将接线端子连接在仪表壳体外表面的情况下,会导致水直接淋在接线端子上,极易造成短路,引发设备故障。
中国专利ZL200820035903.3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整体防水仪表壳体,其包括主壳体和后壳,将壳体内部电路板固定在壳体的前面,后壳嵌入主壳体,下部出线孔部分由密封套密封,从而避免引线端子受淋的情况,但这种设计中,主壳体和后壳之间仍存在嵌合的缝隙,难以完全防止水从上方流入仪表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防水防淋问题,提供一种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能够有效保护该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组件不被水淋湿,从而避免短路以及设备故障的发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为整体无缝结构的上盒体,该上盒体包括一顶部以及环绕该顶部的侧壁,所述顶部和所述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上盒体的开口向下,一盖体盖合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所述盖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内侧。
优选地,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优选地,所述侧壁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的侧壁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钩,所述盖体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卡扣钩相对应的卡接凹槽。
优选地,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
优选地,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且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阶梯状缺口。
优选地,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边相对应并可容纳所述凸边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在邻近所述盖体的侧边的位置。所述盖体优选内侧设有环绕所述通孔的突出边。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超出所述盖体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外边缘介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包括一顶部和依次环绕该顶部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顶部和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盖体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相对应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所述盖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上盒体的第一侧壁内侧。
优选地,所述盖体枢接于所述上盒体。
进一步,所述盖体的第一侧边两端各设有第一枢接突出部和第二枢接突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的第一枢孔和第二枢孔,通过将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枢孔、第二枢孔中,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上盒体的连接;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一侧边为旋转轴,相对于所述上盒体旋转。
优选地,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孔,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还包括薄膜开关面板,所述薄膜开关面板覆于所述顶部外侧上。优选地,所述薄膜开关面板包覆所述顶部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第二侧边两端各设有第三枢接突出部和第四枢接突出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的第三枢孔和第四枢孔,通过将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三枢孔、第四枢孔中,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上盒体的连接;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边为旋转轴,相对于所述上盒体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可容纳所述盖体侧边的凹槽,所述第三侧壁的下沿高于所述凹槽的上沿,所述盖体两侧边容纳于所述凹槽中,沿所述凹槽自后向前推送,盖合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孔,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优选还包括薄膜开关面板,所述薄膜开关面板覆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薄膜开关面板包覆所述第一侧壁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上盒体在开口位置设有与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相连的挡板。
优选地,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沉头螺丝孔。该沉头螺丝孔优选设于上盒体侧壁的内侧。该沉头螺丝孔用于固定电路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盒体为整体无缝结构,优选采用一体成型,也可采用其他同等替代方式,上盒体的任意两个相互连接的面之间消除了机械啮合和粘接而导致产生的面与面的缝隙,从而当水从上面淋下时,不会通过缝隙进入壳体内,危害壳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此外,由于上盒体的开口向下,水自上淋下时,会沿上盒体外侧流下来,而不会进入上盒体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采用了上盒体一体化且开口向下的结构,能够有效保护安装在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以免短路或造成其他损害,同时,盖体上的通孔也有利于散热,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上盒体与盖体盖合的一种优选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上盒体与盖体盖合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上盒体与盖体盖合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上盒体与盖体盖合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上盒体与盖体盖合的另一种优选方式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的详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任何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改动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便于理解,本说明书中,关于“上”、“下”、“顶部”、“侧壁”等术语指的是相对于该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安装在设备中的位置而言。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该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3,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为整体无缝结构的上盒体1,所述壳体包括一为整体无缝结构的上盒体1,该上盒体1包括一顶部11以及环绕该顶部11的侧壁,所述顶部11和所述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上盒体1的开口向下,一盖体2盖合于所述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所述盖体2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1,所述电路板组件3固定于所述上盒体1的侧壁内侧。所述电路板组件10优选未遮蔽该通孔21。所述电路板组件3优选包括连接器,通过将导线连接至所述连接器,实现设备与该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连接。导线经盖体2底部所设的通孔21自下而上进入壳体内,与所述连接器相连接,以使导线接头相对于导线本体位于上方。所述导线接头与连接器连接后,导线本体优选相对于导线接头为垂直向下。所述连接器优选邻近通孔21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到便于连接导线的缘故,可优选将通孔21设于邻近电路板组件3的连接器的位置,当然,也可使该通孔21与所述电路板组件3的连接器保持一定距离,以减少喷溅水的影响。
所述电路板组件3可以是用于各种目的的类型,例如温度控制、温度显示、湿度控制及显示、计时、电表等等。该电路板组件3通常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安装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变压器、显示器件、按键和连接器等。所述连接器优选为接线端子31。导线通过接线端子31实现与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连接,与现有技术中将接线端子31暴露在壳体外的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将接线端子31置于壳体内,导线穿过通孔21自下而上连接到接线端子31上,导线接头在壳体中,而且位于导线本体的上方,从而避免了水淋到接线端子31和导线接头,即使淋到导线本体上,也不会沿着导线本体经由下方盖体的通孔21自下而上进入壳体内部。
固定电路板组件的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在侧壁的内侧设至少一个沉头螺钉孔,通过沉头螺钉将电路板组件3固定在侧壁内侧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流向下的规律,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下开口方式,从而来克服防水的技术问题,这种结构尤其适用于嵌入式安装于设备中的电子仪表。
所述上盒体1由于采用整体无缝结构,该整体无缝结构优选为一体成型,任意两个相互连接的面之间无缝隙,而且该上盒体1的开口向下,当向设备喷淋清洗时,水沿壳体的外表面流下而不会进入壳体的内部,从而避免损坏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由于盖合于所述上盒体1底部周缘的盖体2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1,该通孔21既可以供导线穿过,又可以确保良好的散热性能,而当水自上往下淋的时候,即便淋到导线本体上,也不会经由下方的通孔21进入壳体内部,使导线接头接触到水。将电路板组件3固定在侧壁的内侧,有利于连接导线时的操作,操作者可直接将盖体2打开,将导线从外侧经由通孔21穿过,再连接到侧壁上的电路板组件3上。
根据实际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仪表壳体可为任意可行的形状。所述上盒体1的顶部11形状可为圆形、方形及其他异形,环绕顶部11的侧壁也随之相应变化。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中,上盒体1和盖体2为可分离的,便于安装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10和连接导线。优选通过在盖体2侧边设置枢接突出部27,和在上盒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枢接孔,使所述盖体2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上盒体1。当然,也可通过设置枢轴来实现这一效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结构为:上盒体1包括一顶部11以及依次环绕该顶部11的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第四侧壁15,所述顶部11和所述第一侧壁12、所述第二侧壁13、所述第三侧壁14、所述第四侧壁15构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上盒体1的开口向下,一盖体2盖合于所述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该盖体2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12、所述第二侧壁13、所述第三侧壁14、所述第四侧壁15相对应的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23、第三侧边24、第四侧边25,所述盖体2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21,所述电路板组件3固定于所述上盒体1的第一侧壁12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便于观察显示的数值,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透明部111,电路板组件3优选固定在第一侧壁12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盖体2的第一侧边22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枢接突出部,所述第二侧壁13和第四侧壁15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该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该枢接突出部的枢孔,通过将枢接突出部容纳于枢孔中,实现盖体2与上盒体1的连接;盖体2以所述第一侧边22为旋转轴,相对于上盒体1旋转。
为便于人机互动,优选地,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孔,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还包括薄膜开关面板,所述薄膜开关面板覆于所述顶部外侧上。优选地,所述薄膜开关面板包覆所述顶部的外边缘。
优选地,作为另一种替代方式,所述顶部也可不设按键孔,而设置为触摸屏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表面声波触摸屏。鉴于篇幅问题,无法对其结构进行一一详述,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均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启示,有动机将现有的触摸屏技术结合到该嵌入式电子装置中,包括在壳体内设有相应的触摸屏控制器和控制电路,以实现操作界面的简化和人机的良好互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便于观察显示的数值,所述上盒体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透明部;或者,所述第一侧壁12设有至少一透明部,电路板组件3优选固定在第二侧壁13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盖体2的第二侧边23两端各设有至少一个枢接突出部,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该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该枢接突出部的枢孔,通过将枢接突出部容纳于枢孔中,实现所述盖体2与所述上盒体1的连接;所述盖体2以所述第二侧边23为旋转轴,相对于上盒体1旋转。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12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孔,本实用新型的嵌入式仪表外壳优选还包括薄膜开关面板,所述薄膜开关面板覆于所述第一侧壁12的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薄膜开关面板包覆所述第一侧壁12的外边缘。
两者也可通过卡合结构连接,该卡合结构优选为,该卡合结构优选为,上盒体1的侧壁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钩,盖体2的侧边外侧设有至少一个与卡扣钩相对应的卡接凹槽,当需要盖合时,将卡扣钩与卡接凹槽卡合,实现牢固盖合,盖体2不易脱落。以上卡合结构还可以与枢接结构结合,使盖体盖合更牢固。
例如,在第二侧壁13和第三侧壁14的内侧各设置至少一个卡扣钩,盖体2的第二侧边23和第三侧边24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卡扣钩相匹配的卡接凹槽;或者在第一侧壁12和第四侧壁13的内侧各设置至少一个卡扣钩,盖体2的第一侧边22和第四侧边23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卡扣钩相匹配的卡接凹槽;或者仅在第四侧壁15或第二侧壁13或第三侧壁14的内侧设置至少一个卡扣钩,盖体2的第四侧边25或第二侧边23或第三侧边24的外侧分别设有与卡扣钩相匹配的卡接凹槽。
另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是,第二侧壁13和第四侧壁15的内侧分别设有可容纳盖体侧边的凹槽,第三侧壁14的下沿高于该凹槽的上沿,盖体2两侧边容纳于该凹槽中,沿凹槽自后向前推送,盖合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通孔21设置在所述盖体2的后部,特别是邻近所述盖体2后侧边的位置。
所述盖体2优选内侧设有环绕所述通孔的突出边2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式,所述上盒体1在开口位置设有与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相连的挡板。该挡板属于上盒体1的一部分,与上盒体1的顶部、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13、第三侧壁14为同一整体无缝结构,优选与其一体成型制成,该挡板能够扩大保护壳内电子元器件的屏障,同时减少盖体与上盒体接合的缝隙,进一步增强了防水效果。
为了进一步防止壳体外表面的水沿盖体2和上盒体1的盖合缝隙进入壳体内部,优选所述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超出所述盖体2的外边缘。更优选所述盖体2的外边缘介于所述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
图6至图10所示为上盒体1和盖体2盖合时,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的横截面图。
如图6所示,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所述盖体2内侧邻近边缘处具有至少一条凸边26。该凸边26起到阻挡水进入的作用。
如图7所示,一种优选的方式是,上盒体1的侧壁内侧形成阶梯状缺口16,当盖体2盖合时,所述盖体2的外边缘介于所述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同样可以增强防水效果。
还有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构成如图8和9所示的结构。其中,图8所示结构为凸边26容置于阶梯状缺口16中;而图9所示结构为凸边26在壳体内部,盖体2的外边缘容置于阶梯状缺口16中。这两种结构中,上盒体1上的阶梯状缺口16和盖体2上的凸边26结合起来,起到进一步阻挡水进入的作用。
图10则是另一种优选结构,上盒体1的底部周缘设有与凸边26相对应的凹槽17,这样,当盖合时,盖体2上的凸边26嵌入上盒体1的凹槽17中,具有更强的防水淋效果。
为使盖体2与上盒体1盖合更牢固,优选还包括至少一对夹紧所述壳体的卡紧件,所述上盒体1的外表面和所述盖体2的外表面优选设有与该卡紧件相配合的凹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为整体无缝结构的上盒体,该上盒体包括一顶部以及环绕该顶部的侧壁,所述顶部和所述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且所述上盒体的开口向下,一盖体盖合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所述盖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上盒体的侧壁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为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的侧壁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卡扣钩,所述盖体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卡扣钩相对应的卡接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且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阶梯状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设有至少一条凸边,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边相对应并可容纳所述凸边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邻近所述盖体的侧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内侧设有环绕所述通孔的突出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超出所述盖体的外边缘。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外边缘介于所述上盒体的底部周缘的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包括一顶部和依次环绕该顶部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顶部和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盖体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所述第四侧壁相对应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第四侧边,所述盖体底部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电路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上盒体的第一侧壁内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枢接于所述上盒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第一侧边两端各设有第一枢接突出部和第二枢接突出部,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的第一枢孔和第二枢孔,通过将所述第一枢接突出部、第二枢接突出部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枢孔、第二枢孔中,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上盒体的连接;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一侧边为旋转轴,相对于所述上盒体旋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至少一透明部。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第二侧边两端各设有第三枢接突出部和第四枢接突出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的内侧上各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相对应并容纳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的第三枢孔和第四枢孔,通过将所述第三枢接突出部、第四枢接突出部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三枢孔、第四枢孔中,实现所述盖体与所述上盒体的连接;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边为旋转轴,相对于所述上盒体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内侧分别设有可容纳所述盖体侧边的凹槽,所述第三侧壁的下沿高于所述凹槽的上沿,所述盖体两侧边容纳于所述凹槽中,沿所述凹槽自后向前推送,盖合所述开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按键孔,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还包括薄膜开关面板,所述薄膜开关面板覆于所述顶部外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开关面板包覆所述顶部的外边缘。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在开口位置设有与前侧壁、左侧壁、右侧壁相连的挡板。
22.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仪表外壳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沉头螺丝孔。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螺丝孔设于上盒体侧壁的内侧。
CN 201220345401 2012-07-16 2012-07-16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98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5401 CN202679870U (zh) 2012-07-16 2012-07-16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345401 CN202679870U (zh) 2012-07-16 2012-07-16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9870U true CN202679870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500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3454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79870U (zh) 2012-07-16 2012-07-16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7987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191A (zh) * 2012-07-16 2012-11-14 何锦涛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04125736A (zh) * 2013-04-26 2014-10-29 奥特润株式会社 利用防水型外壳密封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32705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成都国光电子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防水型流量计算机壳体
US10906490B2 (en) 2019-04-08 2021-02-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Cover assembly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1191A (zh) * 2012-07-16 2012-11-14 何锦涛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04125736A (zh) * 2013-04-26 2014-10-29 奥特润株式会社 利用防水型外壳密封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474170B2 (en) 2013-04-26 2016-10-18 Hyundai Autron Co., Ltd.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ing water proof type housing sealing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125736B (zh) * 2013-04-26 2017-11-14 奥特润株式会社 利用防水型外壳密封的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32705A (zh) * 2014-07-29 2014-11-05 成都国光电子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防水型流量计算机壳体
US10906490B2 (en) 2019-04-08 2021-02-02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Cover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9870U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202679869U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202679867U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02740643A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203553655U (zh) 飞檐式模块化电气设备箱
CN202736498U (zh) 嵌入式仪表壳体
CN102781191A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202679868U (zh) 一种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02752984A (zh) 嵌入式仪表壳体
CN202736501U (zh) 防水嵌入式仪表外壳
CN202736500U (zh) 一种嵌入式仪表外壳
CN202736499U (zh) 嵌入式仪表外壳
CN102821574A (zh) 一种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02737730A (zh) 防水嵌入式仪表外壳
CN102762067A (zh) 防水嵌入式电子装置
CN1207820C (zh) 配线器具用防水板
CN102737728A (zh) 一种嵌入式仪表外壳
CN201203846Y (zh) 全防水键盘
CN203057749U (zh) 嵌入式电子装置
CN203167485U (zh) 嵌入式电子仪表
CN203072261U (zh) 电子装置的外壳
CN203150145U (zh) 一种易安装的嵌入式仪表壳体
CN206077877U (zh) 密封多媒体一体机
CN102737729A (zh) 嵌入式仪表外壳
CN211452403U (zh) 一种防水型工业仪表采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