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77065U - 一种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77065U
CN202677065U CN2012202905902U CN201220290590U CN202677065U CN 202677065 U CN202677065 U CN 202677065U CN 2012202905902 U CN2012202905902 U CN 2012202905902U CN 201220290590 U CN201220290590 U CN 201220290590U CN 202677065 U CN202677065 U CN 202677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chanism
push rod
state
chip holding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2905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庆菲
丁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sta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e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2905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77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77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770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987Remanufacturing, i.e. reusing or recycling parts of th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盒,包括粉盒主体、芯片、芯片容纳机构、触发机构和状态复位件,芯片安装在芯片容纳机构中,芯片容纳机构包括使芯片容纳机构旋转支撑在粉盒主体上的旋转轴,容腔内设置有与显影盒两端部匹配的内壁,触发机构在显影盒安装入打印机容腔内时触发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一状态旋转至第二状态,状态复位件在显影盒取出打印机容腔内时使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二状态旋转至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处于能与打印机芯片触点结合匹配的位置,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处于偏离第二状态向下的位置,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推杆与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使推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直线往复运动,使芯片上的触点不容易被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为2011201081243公开的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机内,打印机包括机身、容腔和机盖,显影盒包括粉仓、粉仓盖和设置于粉仓的芯片容纳机构,芯片容纳机构具有关闭所述打印机机盖时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与机盖上的芯片触点接触的第二状态和打开打印机机盖时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向下的第一状态。当显影盒不使用时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向下,不会受到大量灰尘和杂质的污染而导致芯片的精度下降,解决了现有显影盒因长时间处于无遮盖的环境中时芯片会累积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导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解决了现有显影盒因长时间处于无遮盖的环境中时芯片会累积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导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但前提是必须与打印机机盖的打开和关闭配合,导致结构复杂而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盒,以解决现有显影盒为防止累积灰尘而改进的结构中必须与打印机机盖的打开和关闭配合而导致结构复杂和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机内,所述打印机包括容纳显影盒的容腔和打印机芯片触点,所述显影盒包括粉盒主体、芯片和芯片容纳机构,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芯片容纳机构中,所述芯片容纳机构包括使所述芯片容纳机构旋转支撑在所述粉盒主体上的旋转轴,所述芯片与所述打印机芯片触点接触传递信息,所述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显影盒两端部匹配的内壁,所述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控制 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状态变化的控制机构,所述芯片容纳机构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随显影盒安装和从打印机中取出的动作而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处于能与打印机芯片触点结合匹配的位置,所述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处于偏离第二状态向下的位置。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触发机构和状态复位件,所述触发机构在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触发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一状态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状态复位件在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使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二状态旋转至第一状态。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与所述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所述内壁和所述弹性件使所述推杆沿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推杆包括:凹槽、推压面和凸轮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所述凸轮面与所述芯片容纳机构抵接,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配合并在内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压缩使凸轮面推动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脱离内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回转至第一状态。 
所述推杆包括:凹槽和推压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所述芯片容纳机构靠近推杆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轮面,所述凸轮面面向所述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凸轮面抵接,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配合并在内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压缩推动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脱离内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回转至第一状态。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弹性件和柔性连接件,所述推杆包括:凹槽和推压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与所述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所述推杆靠近芯片容纳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柔性连接件穿过定位孔,所述柔性连接件两端部分别与粉盒主体和芯片容纳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推杆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粉盒主体上。 
所述芯片容纳机构上还设置有定位突起,所述状态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到定位突起上,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粉盒主体抵接。 
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包括靠近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一旋转轴和远离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凸轮面的圆斜面曲面线的内侧,沿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上所述凸轮面的圆斜面的切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轴线间的夹角逐渐变大。 
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推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粉盒主体连接。 
所述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位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位于垂直状态。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显影盒还包括触发机构和状态复位件,触发机构在显影盒安装入打印机容腔内时触发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一状态旋转至第二状态,状态复位件在显影盒取出打印机容腔内时使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二状态旋转至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处于能与打印机芯片触点结合匹配的位置,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处于偏离第二状态向下的位置,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推杆与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使推杆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直线往复运动。不但解决了现有显影盒因长时间处于无遮盖的环境中时芯片会累积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导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也不需要与机盖配合,结构简单可靠。解决了现有显影盒为防止累积灰尘而改进的结构中必须与打印机机盖的打开和关闭配合而导致结构复杂和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显影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显影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推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芯片容纳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粉仓的反面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推杆、弹性件及固定件安装到粉仓上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触发机构与芯片容纳机构工作原理图。 
图9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过程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所采用的显影盒从图像形成装置机构中取出过程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三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在安装到打印机容腔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与粉仓的连接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图。 
图19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芯片容纳机构与第三齿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推杆与第一齿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四所采用齿轮机构及推杆的简化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显影盒的分解示意图,显影盒100包括:粉盒主体,显影元件3,显影元件驱动齿轮4,碳粉层调节元件5,芯片6,芯片容纳机构7,触发机构,状态复位件10和连接件11;所述粉盒主体包括:容纳碳粉的粉仓1,焊接在粉仓1上并与粉仓1一起构成碳粉容纳腔的粉仓盖板2;芯片6安装在芯片容纳机构7中;触发机构包括推杆8和弹性件9;触发机构通过连接件11固定连接到粉盒主体上;粉盒主体上还包括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芯片容纳机构7设置在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内,芯片容纳机构7可通过轴孔配合或铰接等方式在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内与粉盒主体连接。图2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 显影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的立体示意图,推杆8包括:凹槽8a,定位柱8b,推压面8c和凸轮面8d;凹槽包括第一凹槽8a1和第二凹槽8a2,弹性件9位于第一凹槽8a1内,一端固定在定位柱8b上,如图8所示。 
图4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芯片容纳机构的立体示意图,芯片容纳机构7包括:旋转轴7a,定位突起7b和受力面7c;芯片容纳机构7通过旋转轴7a与粉盒主体通过轴孔配合连接,芯片容纳机构7可绕旋转轴自由转动;旋转轴7a包括第一旋转轴7a1和第二旋转轴7a2,第一旋转轴7a1设置在芯片容纳机构上的弹性部7d上,弹性部7d设置在芯片容纳机构靠近推杆8的一端上。本实用新型中的状态复位件10为扭簧,扭簧的主体套接在旋转轴7a上,且扭簧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到定位突起7b上,另一个自由端与粉盒主体抵接,使芯片容纳机构7保持位于水平方向,芯片触点(图中未示出)均朝向下方而处于第一状态,如图9所示。 
图5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由图知,连接件11设置有凸起11a,凸起11a可插入凹槽8a中,如图8所示。 
图 6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粉仓的反面的局部示意图,由图知,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的两端设置有轴孔1a2,安装芯片容纳机构7时,先将第二旋转轴7a2插入到与其对应的轴孔1a2中,第一旋转轴7a1通过弹性部7d弹性形变使其匹配到与其对应的轴孔1a2中,芯片容纳机构7上的旋转轴7a与轴孔1a2配合使芯片容纳机构7旋转支撑在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内;靠近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附近还设置有一对中空的连接件固定部1b1和弹性件抵接部1c1,弹性件9一端固定在推杆8的定位柱8b上,另一端与弹性件抵接部1c1抵接,当推杆8受到外力克服弹性件9的弹性力运动时,弹性件9通过弹性件抵接部1c1向推杆8施加一个与所述外力相对抗的作用力。 
图7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弹性件及固定件安装到粉仓上的示意图,由图知,弹性件9位于弹性件抵接部1c1和推杆8的定位柱8b之间,连接件固定部1b1穿过第一、二凹槽8a1和8a2,连接件11压入到连接件固定部1b1上的中心孔中,凸起11a与所述连接件固定部1b1上的中心孔为过盈配合,保证推杆8可以牢靠地固定在粉仓1上。 
图8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发机构与芯片容纳机构工作原理图,“A”方向为推杆推动方向,“B”方向为芯片容纳机构受到推杆推动时的旋转方向,当推杆8沿“A”方向推动时,凸轮面8d推动受力面7c使芯片容纳机构7以旋转轴7a为转动轴沿“B”方向旋转而使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处于可与打印机上的芯片触点接触的第二状态。当显影盒拔出打印机容腔内时,推杆的推压面脱离内壁在弹簧的作用下拉回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回转而处于第一状态。  
图9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过程示意图,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机身200、打印机机盖(图中未示出)、打印机容腔202和设置在打印机容腔202中的感光元件201,所述打印机机盖上设置有与芯片上的金属触点电连接的芯片触点,机身200的内壁200a上设置有导轨200a1,在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容腔202中过程中,导轨200a1起导引并支撑显影盒100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粉仓盖板2所在的一面为显影盒100的上方向,其反方向为显影盒100的下方向;在初始状态下,芯片容纳机构位于水平方向,此时,芯片触点(图中未示出)均朝向下方而处于第一状态;当推杆8上的推压面8c与机身200的内壁200a接触时,推杆沿“A”方向运动使弹性件9压缩,凸轮面8d推动受力面7c使芯片容纳机构7克服状态复位件10的扭力沿“B”方向旋转,直到受力面7c与粉仓壁接触而使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处于可与打印机上的芯片触点接触的第二状态。如图10所示为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中后的示意图。图11为显影盒从图像形成装置机构中取出过程的示意图,由图知,当推杆8的推压面8c与机身200的内壁200a脱离时,弹性件9上的弹性力释放使推杆8沿与“A”方向相反的“C”方向运动,凸轮面8d与受力面7c脱离接触,芯片容纳机构7在状态复位件10回复力的作用下以旋转轴7a为转动轴沿与“B”方向相反的“D”方向旋转回到所述第一状态。 
所述触发机构不仅可以在显影盒安装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中后,由于触杆和打印机侧壁是相互迫推的,所以还可以在显影盒装机后,对显影盒的左右窜动做出限制,减少打印缺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和所述打印机是同一概念。 
以上实施例仅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实施例二 
图12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工作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70为芯片容纳机构,80为推杆,除本实施例的特别说明外,显影盒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和图13所示,芯片容纳机构70靠近推杆80一侧与推杆8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轮面70c,远离推杆80一侧上设置有弹性部70b,凸轮面70c为一圆斜面;推杆80包含有前端部80d;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70a包括第一旋转轴70a1和第二旋转轴70a2,第一旋转轴70a1和第二旋转轴70a2分别位于芯片容纳机构70的两侧,第一旋转轴70a1位于凸轮面70c的圆斜面曲面线的内侧,第二旋转轴70a2设置在芯片容纳机构的弹性部70b上;凸轮面70c面向推杆80,沿第一旋转轴70a到第二旋转轴70b的方向上凸轮面70c的圆斜面曲面线的切线与第一旋转轴70a轴线间的夹角逐渐变大;芯片容纳机构70安装到粉盒主体上的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上时,先将第一旋转轴70a1与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上的对应的轴孔1a2配合安装,然后通过芯片容纳机构上的弹性部70b形变使第二旋转轴70a2与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上对应的轴孔1a2配合安装,从而实现芯片容纳机构70与粉盒主体的连接。在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上的打印机容腔202(图9)的过程中,推杆80受到机身内壁200a的推压力后克服弹性件9(图1)的弹性力沿图中“A”方向运动,推杆前端部80d在凸轮面70c表面上滑动并推压凸轮面70c,迫使芯片容纳机构70以70a为轴并克服扭簧10(图1)的扭力沿图中“B”方向旋转到实施例一中图10所述位置。当显影盒从打印机打印机容腔202中取出时,机身内壁200a施加在推杆80上的推力释放,在弹性件9的回复力作用下使推杆80沿与图中“A”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推杆前端部80d离开凸轮面70c,芯片容纳机构70在所述扭簧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以70a为轴沿与图中“B”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到实施例一中图11所述的位置。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点在于将推杆的直线运动转化成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运动的凸轮面从推杆上移动到芯片容纳机构上,且凸轮面为图示的圆斜面。 
所述触发机构不仅可以在显影盒安装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中后,由于触杆和打印机侧壁是相互迫推的,所以还可以在显影盒装机后,对显影盒的左右窜动做出限制,减少打印缺陷。 
实施例三 
图14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在安装到打印机容腔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由图知,20为芯片容纳机构,30为推杆,23为柔性连接件,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1a内设置有柔性连接件固定部1a1。推杆30靠近芯片容纳机构的一端、芯片容纳机构和柔性连接件固定部上均设置有定位孔,先将柔性连接件23的一端通过相应的定位孔固定在柔性连接件固定部1a1上,然后将柔性连接件23的另一端穿过推杆30靠近芯片容纳机构的一端上的定位孔,再将柔性连接件23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定位孔固定在芯片容纳机构20上;或者,先将柔性连接件23的一端固定在推杆30靠近芯片容纳机构的一端上,然后然后将柔性连接件23的另一端穿过芯片容纳机构20上对应的定位孔,再将柔性连接件23的另一端通过相应的定位孔固定在柔性连接件固定部1a1上;芯片容纳机构20上的柔性连接件23的定位孔设置在远离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20a轴线的位置,以减小柔性连接件23牵引芯片容纳机构20旋转时的力。本实施例中的触发机构包括:推杆30、弹性件和柔性连接件23;芯片容纳机构20的旋转轴20a1和20a2分别设置在弹性部20b1和20b2上,安装芯片容纳机构20时,旋转轴20a1通过弹性部20b1向靠近旋转轴20a2的方向形变使其插入到与其配合的轴孔1a2中,旋转轴20a2通过弹性部20b2向远离旋转轴20a2的方向形变使其插入到与其配合的轴孔1a2中。为便于技术方案更清晰地描述,本实施例中附图14和15所示的推杆和芯片容纳机构均不是位于已经被安装到显影盒上的位置,以便可以看清楚推杆、芯片容纳机构和柔性连接件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不同点在于:取消了所述凸轮面,推杆将直线运动转化成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运动是通过柔性连接件来实现的,除本实施例的特别说明外,显影 盒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下面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和图15所示,柔性连接件将芯片容纳机构20、推杆30、柔性连接件固定部1a1连接起来;在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打印机容腔202之前,芯片容纳机构20、推杆30和柔性连接件23处于图14所示状态,此时,柔性连接件23处于自然拉伸状态,芯片容纳机构20在自身重力或扭簧10的作用下处于朝下状态。在显影盒在安装到打印机打印机容腔202中的过程中,推杆30受到机身内壁200a的推压力后克服弹性件9(图1)的弹性力沿图中“A”方向运动,柔性连接件23受到推杆30的牵引向“A”方向形变,由于受到柔性连接件23的牵引迫使芯片容纳机构20以旋转轴20a为轴并克服所述扭簧的扭力沿图中“B”方向旋转到实施例一中图10所述位置;当显影盒从打印机打印机容腔202中取出时,机身内壁200a施加在推杆30上的推力释放,在弹性件9的回复力作用下使推杆30沿与图中“A”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由于推杆30作用在柔性连接件23上的牵引力消失,芯片容纳机构20在所述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沿与“B”相反的方向旋转到图14所述状态。 
本实施中的柔性连接件可以是柔性较好的金属丝或者是韧性较好的棉绳。 
所述触发机构不仅可以在显影盒安装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中后,由于触杆和打印机侧壁是相互迫推的,所以还可以在显影盒装机后,对显影盒的左右窜动做出限制,减少打印缺陷。 
实施例四 
图16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由图知,60为芯片容纳机构,芯片容纳机构60的触发机构包括:推杆40和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1、与第一齿轮51啮合的第二齿轮52和与第二齿轮52啮合的第三齿轮53;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尺寸相同;推杆40包括旋转轴40a和触发斜面40b;推杆40与芯片容纳机构60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 
图17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与粉仓的连接示意图,图18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图,由图知,第一齿轮51通过粉仓侧壁1b与推杆的旋转轴40a以“D”形结构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1相对推杆的旋转轴40a无转动;第二齿轮52与粉仓侧壁1b连接,并 可自由转动;第三齿轮53通过粉仓侧壁1b与芯片容纳机构60一侧的旋转轴60a以“D”形结构固定连接,第三齿轮53相对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60a无转动,如图19所示,图19为芯片容纳机构60与第三齿轮53的分解示意图;芯片容纳机构60在非齿轮端的旋转轴60a的位置设置有同实施例一相同结构的弹性部(图中未示出),芯片容纳机构60安装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不在赘述。图20为推杆40与第一齿轮51的分解示意图,由图知,推杆的旋转轴40a的端部设置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包括切面40c1和具有倒钩结构的爪部40c2;第一齿轮51的轴孔51a上设置有切面51a1;第一齿轮51与推杆的旋转轴40a装配时,通过所述弹性部的弹性形变使旋转轴40a配合到轴孔51a上,此时,弹性部的切面40c1与轴孔的切面51a1配合形成“D”型连接,使旋转轴40a相对第一齿轮51无转动;爪部40c2卡接在第一齿轮51远离推杆方向上的端面上,防止第一齿轮51轴向脱出旋转轴40a,如图17所示。显影盒的侧壁1b上设置有轴1b2,第二齿轮52旋转支撑在轴1b2上,轴1b2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推杆的旋转轴40a上的爪部40c2结构相同的爪部1b3,爪部1b2将第二齿轮52卡接在显影盒侧壁的轴1b2上,防止第二齿轮52的轴向脱出。 
如图16和图18所示,在所述显影盒沿图16中箭头方向安装到打印机容腔202(图9)过程中,触发斜面40b与导轨200a1接触,由于导轨200a1的阻挡作用,迫使推杆40以旋转轴40a为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齿轮51跟随旋转轴40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齿轮51通过第二齿轮52带动第三齿轮53以相同的方向和相同的旋转角度旋转,第三齿轮53带动芯片容纳机构60克服状态复位件扭簧(图中未示出)的扭力以旋转轴60a为轴以与推杆40相同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旋转,直到使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处于可与打印机上的芯片触点接触的第二状态,即如图21所示状态,图21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触发机构和芯片容纳机构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当所述显影盒从打印机打印机容腔202内取出后,芯片容纳机构60在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推杆40一起沿顺时针旋转,直到恢复到图16所示状态。 
为了使显影盒安装到打印机中更顺畅及降低显影盒的体积,所述齿轮传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图22所述的结构,图22为齿轮机构及推杆的简化工作原理示意图,由图知,“R”为第一齿轮51的分度圆半径,“r”为第二齿轮52和第三齿轮53 的分度圆半径,“α”为推杆40与显影竖直方向的偏离角度,且α>0°;由于芯片容纳机构60由图13的第一状态旋转到图16的第二状态的角度大约为90°,所以“R”、“r”与“α”之间需要满足关系式:90°/α=R/r ,例如,如果推杆40与显影盒垂直方向的偏离角度“α”为30°,那么“R”就为3三倍的“r”。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可将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设置成具有相同半径“R”,第三齿轮53的半径为“r”,且R”、“r”与“α”之间需要满足关系式:90°/α=R/r。 
本实用新型中的触发机构和状态复位件作为改变芯片容纳机构状态的控制机构。 
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两端上的旋转轴的轴孔间距离小于芯片容纳机构的两端上的旋转轴端部间的距离,芯片容纳机构的两端上的旋转轴至少有一端上的旋转轴是弹性设置的;以实施例二为例,第一旋转轴70a1是固定设置的,第二旋转轴70a2设置在弹性部70b上,芯片容纳机构在安装到显影盒主体上的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槽内时,先将第一旋转轴70a1插入到与其匹配的轴孔中,再通过弹性部70b的弹性形变使第二旋转轴70a2安装到与其匹配的轴孔中。在背景技术中,芯片容纳机构两端的旋转轴端部间的距离略大于与其匹配的轴孔间的距离,在芯片容纳机构安装时,是强行将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压入到对应匹配的轴孔中,很容易造成旋转轴的损坏甚至折断,对造成损坏的芯片容纳机构就必须更换新的,导致不必要的浪费,且这种结构在实际操作安装过程中也是非常不便的,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基于上述区别,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相比于背景技术,不仅不会造成浪费,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芯片容纳机构具有当显影盒插入打印机容腔内时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可与打印机上的芯片触点接触的第二状态和显影盒拔出打印机容腔内时容纳于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上的金属触点向下的第一状态,不但解决了现有显影盒因长时间处于无遮盖的环境中时芯片会累积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导致芯片精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的技术问题,也不需要与机盖配合,结构简单可靠。解决了现有显影盒为防止累积灰尘而改进的结构中必须与打印机机盖的打开和关闭配合而导致结构复杂和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Claims (11)

1.一种显影盒,可拆卸的安装于打印机内,所述打印机包括容纳显影盒的容腔和打印机芯片触点,所述显影盒包括粉盒主体、芯片和芯片容纳机构,所述芯片安装在所述芯片容纳机构中,所述芯片容纳机构包括使所述芯片容纳机构旋转支撑在所述粉盒主体上的旋转轴,所述芯片与所述打印机芯片触点接触传递信息,所述容腔内设置有与所述显影盒两端部匹配的内壁,其特征是,所述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状态变化的控制机构,所述芯片容纳机构在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下随显影盒安装和从打印机中取出的动作而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内的芯片处于能与打印机芯片触点结合匹配的位置,所述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处于偏离第二状态向下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触发机构和状态复位件,所述触发机构在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触发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一状态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状态复位件在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使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由第二状态旋转至第一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和弹性件,所述推杆与所述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所述内壁和所述弹性件使所述推杆沿直线往复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包括:凹槽、推压面和凸轮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所述凸轮面与所述芯片容纳机构抵接,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配合并在内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压缩使凸轮面推动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脱离内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回转至第一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推杆包括:凹槽和推压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所述芯片容纳机构靠近推杆一侧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轮面,所述凸轮面面向所述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凸轮面抵接,所述显影盒安装入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 的推压面与所述容腔内壁配合并在内壁的作用下使所述弹性件压缩推动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旋转至第二状态,所述显影盒取出所述打印机容腔内时,所述推杆的推压面脱离内壁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拉回凸轮面,使芯片容纳机构绕转轴回转至第一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推杆、弹性件和柔性连接件,所述推杆包括:凹槽和推压面;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压面伸出所述显影盒端面与所述打印机容腔内壁配合,所述推杆靠近芯片容纳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柔性连接件穿过定位孔,所述柔性连接件两端部分别与粉盒主体和芯片容纳机构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任一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推杆还包括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柱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粉盒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任一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容纳机构上还设置有定位突起,所述状态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固定连接到定位突起上,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粉盒主体抵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容纳机构的旋转轴包括靠近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一旋转轴和远离所述推杆一侧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凸轮面的圆斜面曲面线的内侧,沿所述第一旋转轴到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方向上所述凸轮面的圆斜面的切线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轴线间的夹角逐渐变大。
10.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任一显影盒,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推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粉盒主体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位于水平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芯片容纳机构位于垂直状态。 
CN2012202905902U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7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2905902U CN202677065U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3421.1 2012-03-02
CN201210053421 2012-03-02
CN2012202905902U CN202677065U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77065U true CN202677065U (zh) 2013-01-16

Family

ID=4741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290590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77065U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CN201210204128.0A Active CN103293907B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CN20122029058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9678U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4128.0A Active CN103293907B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CN20122029058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49678U (zh) 2012-03-02 2012-06-19 一种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267706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73089U (zh) * 2013-11-11 2014-04-3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JP6582972B2 (ja) * 2015-12-25 2019-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205942254U (zh) * 2016-06-27 2017-02-08 广州小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存储装置及显影剂容器
JP6729363B2 (ja) * 2016-12-28 2020-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CN110083031A (zh) * 2019-04-26 2019-08-02 佛山普瑞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安装装置和粉鼓盒
US11061363B1 (en) 2020-11-27 2021-07-13 Jiangxi Yibo E-Tech Co. Ltd. Storage component disassembly tooling and method of disassembling storage component
CN113703303A (zh) * 2021-08-24 2021-11-26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碳粉筒、激光打印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6434677U (zh) * 2021-12-02 2022-05-03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4691B2 (ja) * 2001-10-01 2006-05-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94298B2 (ja) * 2002-05-17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記憶媒体、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35516B2 (ja) * 2004-02-27 2008-01-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1010A (ja) * 2005-02-14 2006-08-24 Sharp Corp 画像形成用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904046Y (zh) * 2006-05-19 2007-05-23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碳粉盒
SG10201903208SA (en) * 2010-06-11 2019-05-30 Ricoh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removable device,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2018562U (zh) * 2011-04-13 2011-10-26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9678U (zh) 2013-01-02
CN103293907B (zh) 2016-06-29
CN103293907A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7065U (zh) 一种显影盒
CN203573085U (zh) 一种旋转力驱动组件以及处理盒
CN202102251U (zh) 一种带有计数机构的显影盒
CN201714147U (zh) 双牵引杆弹簧机构
CN101113652B (zh) 屏蔽门手动解锁装置
CN105523506A (zh) 叉车蓄电池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前移式叉车
CN204004486U (zh) 插板阀
CN204009375U (zh) 一种处理盒及包含该处理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83075B (zh) 给纸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201024818Y (zh) 一种集手动启闭及其离合操纵机构为一体的新型同步装置
CN109828442A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107394516A (zh) 一种家庭安防机器人
CN208719283U (zh) 一种防顶齿齿条机构及齿轮齿条传动装置防顶齿机构
WO2014092020A1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0013895U (zh) 一种用于直线运动的机械自动锁定及手动解锁机构
CN110359780A (zh) 一种座舱盖解锁和折翻驱动转接装置及具有其的飞机
CN213393490U (zh) 一种驻车锁止机构及车辆
CN209908144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离合结构以及锁体
CN105649420B (zh) 电子锁离合器
CN208922071U (zh) 动力接收部件以及粉筒
CN216736678U (zh) 一种真空吸具用真空吸盘安装结构
CN218479689U (zh) 一种电动齿轮锁
CN217625827U (zh) 一种轨道上用的平板车
CN219574607U (zh) 处理盒
CN219496895U (zh) 处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Peng

Inventor after: Lin Huashen

Inventor after: Luo Lai

Inventor before: Peng Qingfei

Inventor before: Ding Gem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PENG QINGFEI DING GEMING TO: WANG PENG LIN HUASHEN LUO LAI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021

Address after: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EX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75 Xiangzhou, Zhuhai, Pearl Road, North District, No. 63, No.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aine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75, Guangdong District, Xiangzhou, Zhuhai Avenue, No. 01, building 3883, 2 floor, 7 floor, B District, 02, 03, 04, 1, 2, 3, 4, 5, 05, Zhuhai

Patentee after: NINESTAR Corp.

Address before: 6, 519075 A District, 4 buildings, 63 North Pearl Road,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APEX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