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63509U - 立体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63509U
CN202663509U CN2011204599358U CN201120459935U CN202663509U CN 202663509 U CN202663509 U CN 202663509U CN 2011204599358 U CN2011204599358 U CN 2011204599358U CN 201120459935 U CN201120459935 U CN 201120459935U CN 202663509 U CN202663509 U CN 20266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isplay
glasses
pattern
display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99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修一
小森谷阳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6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635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7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slanted parallax op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立体显示设备。所述立体显示设备包括被配置成在第一立体显示模式和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之间切换显示单元的显示模式控制单元,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成使用户利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成使用户不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立体显示设备,所述立体显示设备用于基于眼镜方案和裸眼方案的立体显示。
背景技术
执行立体显示的方法包括眼镜方案和裸眼方案,在眼镜方案中,观察者使用用于立体观看的特殊眼镜,在裸眼方案中,观察者不使用眼镜并且可以用裸眼立体地观看。眼镜方案包括偏振眼镜方案和快门眼镜方案。根据快门眼镜方案,包括左眼快门和右眼快门的快门眼镜被使用,并且左右差异图像以时分方式被分开。JP-A-2010-154533公开了一种根据用户是否已戴上立体眼镜来基于眼镜方案在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在三维显示和二维显示之间自动切换的方法。
另一方面,裸眼方案的代表性示例包括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方案和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方案。在视差屏障方案和双凸透镜方案的情况中,立体观看是通过在二维显示板上对立体差异图像(在双视点的情况中,右眼差异图像和左眼差异图像)进行空间分割和显示并由差异分离单元(视差元件)在水平方向上对差异图像执行差异分离来执行的。在视差屏障方案的情况中,具有缝形开口的视差屏障被用作差异分离单元。在透镜方案的情况中,其中多个柱状分割透镜被并列布置的双凸透镜被用作差异分离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虽然存在如上所述的各种立体显示方法,但是立体显示基本上是基于相关技术中的仅一种方案来执行的。然而,由于立体显示属性在例如眼镜方案和裸眼方案中有所不同,因此例如,用户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或收看环境(听众数目、收看地点等)来选择眼镜方案或裸眼方案是方便的。在眼镜方案的情况中,例如,视点的位置具有某种自由度,并且串音较少的立体视频图像可以被收看,同时由于使用针对左眼和右眼的两视点图像的立体显示被执行,因此在多个视点之中不执行视点切换。另外,戴上眼镜是令人讨厌的。在裸眼方案的情况中,不必戴上眼镜,并且可以通过显示多视图像来在多个视点之间执行视点切换。然而根据裸眼方案,由于伪立体观看和可视距离的影响,与眼镜方案相比,视点位置受限制。此外,根据裸眼方案,为了抑制串音,双眼差异被抑制,这使得立体显示具有的深度感比眼镜方案中小。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以在多个立体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某些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显示模式控制单元的立体显示设备,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立体显示模式和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之间切换显示单元,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以使观看者利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以使观看者不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
前述概要被提供以例示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并且并不打算成为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总体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A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立体显示在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中被以裸眼模式执行的状态的配置图示,并且图2B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立体显示在在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中被以眼镜模式执行的状态的配置图示;
图3是示出当快门眼镜的戴上在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中被检测到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当快门眼镜的摘除在图1所示的立体显示设备中被检测到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当用户数目是一时、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并且
图6是示出当用户数目是二或更大时、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立体显示设备的总体配置]
图1、2A和2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的一个配置示例。如图2A和2B所示,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图像显示单元11,被配置成面向图像显示单元11的可变视差元件12A,和快门眼镜2A。根据该立体显示设备,立体显示可以有包括裸眼模式(第二模式,图2A)和眼镜模式(第一模式,图2B)的两种立体显示模式,裸眼模式使用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来进行立体显示,眼镜模式使用立体眼镜(快门眼镜2A)的差异分离功能来进行立体显示。另外,还可以通过关闭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并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显示不含任何差异的普通二维图像来以针对2D(二维)显示而非立体显示的2D显示模式(第三模式)操作立体显示设备。
在可变视差元件12A中,差异分离功能被控制以便在打开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变。可变视差元件12A的一个示例是可变视差屏障,所述可变视差屏障通过使用例如液晶显示元件对包括开口单元(狭缝单元)和遮挡单元在内的屏障图案执行可变控制,来控制差异分离功能以便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变。还可使用例如可变双凸透镜来作为可变视差元件12A,所述可变双凸透镜通过使用液晶透镜控制透镜效果以便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变,来控制差异分离功能以便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可变。
图像显示单元11是用于二维显示的显示器,其包括由液晶显示板等组成的显示板11A和利用照明光从显示板11A的后表面照射显示板11A的背光11B。然而,基于电照明方案的显示板或诸如平板显示器等没有背光11B的发光显示器可被用作图像显示单元11。多个像素被以二维方式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排列。
在裸眼模式中,用于多个视点的差异图像(左右两视点的差异图像或其中多个视点的差异图像被合成在一个画面中的差异合成图像)被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也就是说,多个差异图像在被空间上划分的同时被显示。在裸眼模式中,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被开启,并且差异分离元件12A对多个视点方向上的差异合成图像执行差异分离。利用这种操作,由于当用户从预定区域(正常视力区域)裸眼进行观看时仅特定的差异图像分别被投射到左右眼,因此可以实现立体观看。图2A示出其中通过可变视差元件12A在第一至第四个不同方向上进行差异分离的示例。
在眼镜模式中,左右两视点的差异图像(左眼差异图像和右眼差异图像)以时分方式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交替显示。在眼镜模式中,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被关闭,并且图像显示单元11的显示图像按原样透过可变视差元件12A。快门眼镜2A包括以相互独立的方式打开和关闭的左眼快门21L和右眼快门21R。左眼快门21L和右眼快门21R被配置成被控制以使得快门与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显示的右眼差异图像和左眼差异图像的时分显示周期同步地打开和关闭。利用这种配置,可以通过其中仅左眼差异图像和仅右眼差异图像通过快门眼镜2A被分别投射到用户(观察者)的左眼和右眼的状态来以眼镜模式实现立体观看。
[立体显示设备中的控制系统的配置]
该立体显示设备包括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眼镜单元2、图像输入单元3、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相机单元52、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和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相机单元52、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和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可设置在显示单元1中。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显示单元1配备有音频输出单元。另外,眼镜单元2可配备有音频输出单元。
显示单元1包括图像显示单元11、视差元件单元12、OSD单元14和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视差元件单元12包括视差元件控制单元13。眼镜单元2包括快门操作单元21、眼镜操作控制单元22、同步信号接收单元23、戴上/摘除检测信号发送单元24、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和警告显示单元26。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包括显示图像选择单元41、差异量控制单元42和多视点图像生成单元43。
图像输入单元3供应用于立体显示的图像数据(例如,左眼差异图像L和右眼差异图像R)。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基于从图像输入单元3供应来的图像数据来生成将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基于来自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的指令根据显示模式来生成显示图像数据。另外,如果需要的话,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生成并输出不含差异的二维图像数据。差异量控制单元42控制当多个差异图像被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时多个差异图像之间的差异量。多视点图像生成单元43通过例如左眼差异图像L和右眼差异图像R来生成多个视点的差异图像,并生成针对裸眼模式的差异合成图像。显示图像选择单元41根据显示模式来选择适当的差异图像,并将所选择的差异图像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41作为显示图像数据。例如,显示图像选择单元11将左右两个视点的差异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作为眼镜模式中的显示图像数据。例如,显示图像选择单元41将包括由多视点图像生成单元43生成的多视点图像在内的差异合成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作为裸眼模式中的显示图像数据。
视差元件控制单元13基于来自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的指令根据显示模式来开启和关闭可变视差元件12A(图2A)的差异分离功能。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将用于基于来自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的指令根据显示模式来打开和关闭快门眼镜2A的同步信号发送到眼镜单元2的同步信号接收单元23。OSD单元14对图像显示单元11执行OSD(屏上显示)。OSD单元14执行用于将当前显示模式通知给用户的消息显示。例如,当用户在以裸眼模式显示期间不在正常视力区域中时,用户不在正常视力区域中的事实被通知给用户,或者用于促使用户移动到正常视力区域的消息被发送。
快门操作单元21是快门眼镜2A中的快门单元(左眼快门21L和右眼快门21R)。眼镜操作控制单元22基于来自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的指令根据显示模式来控制快门眼镜2A的快门操作。同步信号接收单元23接收来自显示单元1中的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的同步信号并将同步信号输出到快门操作单元21。同步信号接收单元23将是否已在快门眼镜2A和显示单元1之间建立同步通知给戴上/摘除信号发送单元24。戴上/摘除信号发送单元24将是否已在快门眼镜2A和显示单元1之间建立同步通知给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戴上/摘除信号发送单元24还将例如快门眼镜2A的电源通/断状态通知给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警告显示单元26直接显示用于将快门眼镜2A上的当前显示模式通知给用户的消息显示。
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显示如下标志,相机单元52可以利用该标志来检测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佩戴)、用户的收看位置等。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使用例如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或闪烁图案来执行显示。另外,还可以在快门眼镜2A的表面设置诸如荧光标志等特殊标志来作为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此外,还可以设置示出快门眼镜2A的电源通/断状态的LED等来作为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示出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佩戴)和电源通/断状态的LED等优选地被设置在当用户戴上快门眼镜2A并观看显示单元1时面对显示单元1的位置。
相机单元52通过相机的图像捕捉来在图像分析中检测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听众数目、用户的收看位置(视点位置)等,并将检测结果通知给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作为听众数目,已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数目和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数目都被检测。可以通过分析例如眼镜单元2中的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的显示或快门眼镜2A的形状等来检测用户是否已戴上快门眼镜2A。另外,检测可以通过分析快门眼镜2A和用户的脸的每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进行。另外,检测可以通过分析快门眼镜2A与瞳孔之间的叠加关系或与鼻子或嘴的位置关系来进行。相机单元52还检测用户是否位于正常视力区域中,其中在正常视力区域中,用户可以在裸眼模式显示期间以裸眼模式执行正常立体观看。
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通过来自戴上/摘除信号发送单元24的通知来检测快门眼镜2A的操作状态并将检测结果通知给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更具体地,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检测是否已在快门眼镜2A和显示单元1之间建立同步以及快门眼镜2A的电源通/断状态。
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接收用户的显示模式的选择并且由例如遥控器构成。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来根据他们自己的偏好手动指示显示模式的切换。
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判断立体显示以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中的哪个显示模式被执行,并且通过控制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视差元件控制单元13、OSD单元14、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眼镜操作控制单元22和警告显示单元26以处于适合于显示模式的状态,来控制快门眼镜2A、图像显示单元11和可变视差元件12A以处于符合显示模式的操作状态。如果需要的话,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还控制每个部分以处于适合于普通2D显示模式(第三模式)的状态。
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根据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来切换被选择用于立体显示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还根据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和用户的数目来切换显示模式。例如,当同时存在已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和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时,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将显示模式切换到眼镜模式或2D显示模式。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还根据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和用户的位置来切换显示模式。例如,当用户未戴上快门眼镜2A并且不在其中用户可以裸眼执行正常立体观看的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令图像显示单元11显示不含差异的二维图像并且控制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以处于关闭状态(2D显示模式)。另外,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对用户从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输入的显示模式给予较高优先级并执行切换控制。
[操作]
(用于切换显示模式的触发)
在本立体显示设备中,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从眼镜模式、裸眼模式和2D显示模式中自动切换用于操作的显示模式。另外,用户可以从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手动指示显示模式的切换。以下是用于切换显示模式的触发的示例。对于以下所示的条件中的互相矛盾的条件,操作可利用这些条件中的任一个条件来执行。
(1)使用相机单元52的方法
(1-1)戴上快门眼镜2A
(a)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被相机52检测(标志、形状和瞳孔上的叠加以及与鼻子/嘴的位置关系被检测)。
(b)通过快门眼镜2A的LED显示等(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的显示)将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通知给相机单元52。
(1-2)听众数目
(a)当多于预设数目的人在裸眼正常视力区域中被检测到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眼镜模式或2D显示模式。
(b)当每个人都在裸眼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裸眼模式。
(c)当多于推荐数目的人被检测到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眼镜模式或2D显示模式。
(d)当同时存在已戴上快门眼镜2A的人和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人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眼镜模式或2D显示模式。
(e)当每个人都未戴上快门眼镜2A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裸眼模式或2D显示模式。
(f)当快门眼镜2A的数目不足时,显示模式被转移为裸眼模式或2D显示模式。
(1-3)视点位置(可视距离、角度)
(a)当听众位于最佳可视距离以外时,显示模式被转移为眼镜模式(使用相机单元52来检测位置)或2D模式。
(b)当听众位于最佳可视距离时,显示模式被转移为裸眼模式(使用相机单元52来检测位置)。
(c)当听众位于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裸眼模式。
(2)使用来自快门眼镜2A的信号的方法
(2-1)同步信号
(a)当在快门眼镜2A和显示单元1之间建立了快门同步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眼镜模式。
(b)在快门同步断开时,显示模式被切换到裸眼模式或2D显示模式。
(2-2)快门眼镜2A的电源开启信号
(a)在快门眼镜2A的电源被开启之后,代表快门眼镜2A正被使用的信号作为红外信号、无线信号等从快门眼镜2A侧被发送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侧(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
(b)通过利用相机单元52监视快门眼镜2A的检测图案显示单元25的显示来检测电源开启状态。
(c)在快门眼镜2A的电源被关闭时,代表快门眼镜2A未被使用的信号从快门眼镜2A侧(戴上/摘除信号发送单元24)被发送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侧(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53)。
(3)根据用户偏好进行切换
(3-1)(通过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遥控操作)根据用户偏好来手动切换显示模式。
(3-2)个人指定
(a)利用相机单元52等指定个人,并且根据事先登记的个人的偏好来在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切换显示模式。
(切换通知)
根据本立体显示设备,通过显示单元1的音频输出单元或OSD单元14或眼镜单元2的音频输出单元或警告显示单元26来将显示模式的切换通知给用户。切换通知的示例如下。
(1)当检测到显示模式的切换时(无论该显示模式是眼镜模式还是裸眼模式)
(1-1)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来选择其中不将该切换通知给用户的设置。
(1-2)通过音频来进行通知。
(1-3)通过OSD或字幕来进行通知。
(2)当检测到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收听成员在眼镜模式期间进入显示单元1的收看区域时
(2-1)针对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收听成员进行2D通知(例如,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中设置不含差异的特定区域,并且在该特定区域中执行2D显示)
(3)当在裸眼模式期间检测到针对眼镜方案的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时
(3-1)将当前显示模式是裸眼模式的事实通知给用户。
(3-2)通过音频来通知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
(3-3)通过OSD或字幕来通知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
(3-4)显示单元1令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的快门眼镜2A(警告显示单元26)通过无线通信等直接显示警告。
(从裸眼模式到眼镜模式的切换操作的概要)
图3示出当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戴上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另外,假设听众(用户)的数目是一。当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戴上时(步骤S11),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判断显示单元1目前是否被设置成眼镜模式(步骤S12)。在眼镜模式的情况中(步骤S12:是),令图像显示单元11按原样执行针对眼镜模式的视频图像显示(步骤S16)。当显示模式未被设置成眼镜模式时(步骤S12:否),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控制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以处于关闭状态(步骤S13)。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还将显示图像切换成针对眼镜模式的图像(步骤S14)。具体地,令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将左右两视点的差异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以时分方式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接下来,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控制用于眼镜的同步信号以处于开启状态(步骤S15)。具体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控制显示单元1的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以将用于打开和关闭快门眼镜2A的同步信号发送到眼镜单元2的同步信号接收单元23。然后,令图像显示单元11执行针对眼镜模式的视频图像显示(步骤S16)。
(从眼镜模式到裸眼模式的切换操作的概要)
图4示出当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摘除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另外,假设听众(用户)的数目是一。当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摘除时(步骤S21),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判断显示单元1目前是否被设置成裸眼模式(步骤S22)。在裸眼模式的情况中(步骤S22:是),令图像显示单元11按原样执行针对裸眼模式的视频图像显示(步骤S26)。当显示模式未被设置成裸眼模式时(步骤S22:否),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控制用于眼镜的同步信号以处于关闭状态(步骤S23)。具体地,显示单元1的同步信号发送单元15被控制以不发送用于打开和关闭快门眼镜2A的同步信号。接下来,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控制可变视差元件12A的差异分离功能以处于打开状态(步骤S24)。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还将显示图像切换成针对裸眼模式的图像(步骤S25)。具体地,令显示图像生成单元4将例如由多视点图像生成单元43生成的、包含多个视点的差异图像的差异合成图像数据作为显示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1。然后,令图像显示单元11执行针对裸眼模式的视频图像显示(步骤S26)。
(当听众数目是一时的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操作)
图5示出在一个用户的情况下、当根据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和用户的收看位置(视点位置)来执行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当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戴上时(步骤S31:是),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执行到眼镜模式的切换控制。然而,当存在来自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输入时(步骤S34),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对该输入进行的显示模式的选择给予较高优先级并执行切换控制。
当未检测到快门眼镜2A的戴上时(步骤S31:否),判断用户是否正在观看显示单元1(步骤S33)。该判断可以通过借助相机单元52分析用户的视点位置是否指向显示单元1来进行。当用户未观看显示单元1时(步骤S33:否),切换操作完成(步骤S36)。当用户正在观看显示单元1时(步骤S33:是),对用户是否位于可以进行正常立体观看的正常视力区域中进行判断(步骤S35)。当用户处于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步骤S35:是),到裸眼模式的切换控制被执行。然而,当存在来自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输入时(步骤S39),切换控制被执行以对该输入进行的显示模式的选择给予较高优先级。
当用户未处于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步骤S35:否),控制被执行以调整将被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的显示图像数据以便可以在当前视点位置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步骤S38)。作为替代,可变视差元件12A被调整以便可以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当可变视差元件12A是可变视差屏障时,控制被执行以调整视差屏障。当为了可以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而进行调整比较困难时,可进行控制以将显示模式改变为2D显示模式。另外,可通过OSD单元14将用户不在正常视力区域中的事实通知给用户,或者用于促使用户移动到正常视力区域的消息可被发送给用户。
(当听众数目是二或更大时的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操作)
图6示出在两个或更多个用户的情况下、当根据用户对快门眼镜2A的戴上/摘除和用户的收看位置(视点位置)来执行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的切换控制时的控制操作的示例。当检测到所有用户已戴上快门眼镜2A时(步骤S41:是),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执行到眼镜模式的切换控制。然而,当存在来自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输入时(步骤S44),显示模式控制单元51对该输入进行的显示模式的选择给予较高优先级并执行切换控制。
当存在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时(步骤S41:否),判断是否所有用户都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步骤S43)。当同时存在已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和尚未戴上快门眼镜2A的用户时(步骤S43:否),执行到眼镜模式的切换控制。然而,当存在来自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输入时(步骤S47),切换控制被执行以对该输入进行的显示模式的选择给予较高优先级。
当所有用户都未戴上快门眼镜2A时(步骤S43:是),判断是否所有用户处于可以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的正常视力区域中(步骤S45)。当所有用户都处于正常视力区域中时(步骤S45:是),执行到裸眼模式的切换控制。然而,当存在来自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的输入时(步骤S50),切换控制被执行以对该输入进行的显示模式的选择给予较高优先级。
当存在未处于正常视力区域中的用户时(步骤S45:否),控制被执行以调整将被显示在图像显示单元11上的显示图像数据以便所有用户都可以在当前视点位置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步骤S49)。作为替代,可变视差元件12A被调整以便所有用户都可以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当可变视差元件12A是可变视差屏障时,控制被执行以调整屏障图案。当为了所有用户都可以正常执行裸眼立体观看而进行调整比较困难时,可进行控制以将显示模式改变为2D显示模式。另外,可通过OSD单元14将用户不在正常视力区域中的事实通知给用户,或者用于促使用户移动到正常视力区域的消息可被发送给用户。
[优点]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设备根据用户对立体眼镜的戴上、听众数目等来在用于立体显示的眼镜模式和裸眼模式之间自动切换显示模式,因此可以容易地在多个立体显示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另外,由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偏好输入单元54手动指示显示模式的切换,因此可以根据任意时刻的用户偏好来选择显示模式。因此,可以提供适合于诸如用户偏好、收看环境等的TPO的立体显示。例如,由于在眼镜方案中比在裸眼方案中更容易感觉到深度感,因此当用户期望对立体显示的深度感给予优先时,可以选择眼镜方法。另外,收看位置的自由度变得更高。例如,由于眼镜方案中收看位置受限制较少,因此当用户期望对立体显示的收看位置的自由度给予优先时,可以选择眼镜方案。另外,可以容易地切换显示模式以使得对于数量小的用户执行基于裸眼方案的立体显示,而对于数量大的用户执行基于眼镜方案的立体显示。
<其他实施例>
本公开不限于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描述了其中用于眼镜模式的立体眼镜是快门眼镜2A,但是偏振眼镜可被作为立体眼镜。
本公开包含与2010年11月22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专利申请JP 2010-260073公开的主题有关的主题,该日本优先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想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3)

1.一种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式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第一立体显示模式和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之间切换显示单元,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成使用户利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被配置成使用户不用立体观看眼镜来观看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差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元件包括视差屏障或双凸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差元件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元件控制单元响应于来自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的指令来控制所述视差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元件被控制为在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中处于打开状态并且被控制为在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中处于关闭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所述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的、指示观看者佩戴着立体观看眼镜的信号来将所述显示单元切换成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所述眼镜操作信号检测单元的、指示观看者未佩戴立体观看眼镜的信号来将所述显示单元切换成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机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单元基于来自所述相机单元的信息来在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和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之间切换所述显示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配置成接收对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或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的用户选择的用户偏好输入单元,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基于所述用户选择而被在所述第一立体显示模式和所述第二立体显示模式之间切换。
CN2011204599358U 2010-11-22 2011-11-15 立体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35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0073 2010-11-22
JP2010260073A JP5516363B2 (ja) 2010-11-22 2010-11-22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63509U true CN202663509U (zh) 2013-01-09

Family

ID=4492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95988A Pending CN102710946A (zh) 2010-11-22 2011-11-15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CN2011204599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63509U (zh) 2010-11-22 2011-11-15 立体显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95988A Pending CN102710946A (zh) 2010-11-22 2011-11-15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27572A1 (zh)
EP (1) EP2456212A2 (zh)
JP (1) JP5516363B2 (zh)
CN (2) CN102710946A (zh)
BR (1) BRPI1105491A2 (zh)
RU (1) RU2011146359A (zh)
TW (1) TW20123832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946A (zh) * 2010-11-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2564B2 (en) * 2011-12-21 2015-05-0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isplay apparatus
JP5167439B1 (ja) * 2012-02-15 2013-03-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CN102778757B (zh) * 2012-07-27 201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9898829B2 (en) 2012-09-18 2018-02-20 Hanwha Techwin Co., Ltd.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ing 3D information of images and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KR20150031994A (ko) * 2013-09-17 2015-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방법
CN109459863A (zh) 2017-09-06 2019-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组件及其显示方法
JP7362775B2 (ja) 2019-04-22 2023-10-17 レイ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時間多重化バックライト、マルチビュー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方法
CN112882265A (zh) * 2021-01-21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4964A (en) * 1991-12-18 1993-11-23 Sades Faris Multi-mode stereoscopic imaging system
GB2297389A (en) * 1995-01-28 1996-07-31 Sharp Kk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having autostereoscopic and stereoscopic modes
US7190518B1 (en) * 1996-01-22 2007-03-13 3Ality, Inc. Systems for and methods of three dimensional viewing
KR20100075068A (ko) 2008-12-24 2010-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RU2408163C2 (ru) * 2008-12-25 2010-12-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Стани 3Д"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 наблюдения стереоизображений с максимальны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ым разрешением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варианты)
JP5458655B2 (ja) 2009-04-30 2014-04-02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熱間仕上圧延機用ワークロール、熱間仕上圧延機列と圧延方法
JP2011107589A (ja) * 2009-11-20 2011-06-02 Sony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JP5516363B2 (ja) * 2010-11-22 2014-06-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946A (zh) * 2010-11-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0946A (zh) 2012-10-03
BRPI1105491A2 (pt) 2017-11-07
JP5516363B2 (ja) 2014-06-11
US20120127572A1 (en) 2012-05-24
TW201238325A (en) 2012-09-16
EP2456212A2 (en) 2012-05-23
JP2012114563A (ja) 2012-06-14
RU2011146359A (ru) 2013-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63509U (zh) 立体显示设备
CN103605211B (zh) 平板化无辅助立体显示装置及方法
US9041782B2 (en) Multiple-viewer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716608B (zh) 多视图自动立体图像显示器及控制其最佳观看距离的方法
US20100085424A1 (en) Switchable 2-d/3-d display system
CN102511167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立体图像显示系统
CN102591030A (zh) 二维和三维可切换的多个全尺寸图像的图像显示系统
CN101557536A (zh) 观看景深融合显示器的方法
CN103176308A (zh) 基于液晶棱镜阵列的全分辨率自由立体显示设备及方法
JP5050120B1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1309705B1 (ko) 안경 및 이를 채용한 3d 영상표시 시스템
CN102466906A (zh) 一种可旋转显示的立体显示器
CN104597608A (zh) 基于led的无辅助立体显示器的指向性背光结构和方法
KR20110125416A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3161035A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02116937B (zh) 用于显示三维图像的装置和方法
CN102970573A (zh) 显示设备和电子单元
CN102387392A (zh) 摄像装置
CN101907775A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立体显示方法及其背光调制单元
US899479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JP2000078612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KR20110136326A (ko) 삼차원 입체안경의 수평각 정보를 반영한 삼차원 스테레오스코픽 렌더링 시스템
CN102868904A (zh) 立体图像显示方法及图像时序控制器
CN102427546A (zh) 一种眼镜式3d电视同时播放两个节目的方法及系统
JP2011259338A (ja) シャッター式メガネ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