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2265A -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2265A
CN112882265A CN202110083356.6A CN202110083356A CN112882265A CN 112882265 A CN112882265 A CN 112882265A CN 202110083356 A CN202110083356 A CN 202110083356A CN 112882265 A CN112882265 A CN 112882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unctional layer
signal
display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335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庆
张祖强
李文学
申清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335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2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2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层,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出光侧;其中,第一功能层包括邻接排布的多个功能部,每个功能部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透光状态,并在第二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遮光状态。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并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作用下调节第一功能层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的区域面积,解决了观影者只能在特定位置才能裸眼观看到3D影像的问题,实现了观影者可以在不同的观看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使观影者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变换体位和观看方向,提高了观影者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一种电子设备、一种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以及一种执行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屏幕的视觉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观看视频、玩游戏时,3D显示能为观影者和玩家提供身临其境的影像体验,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
在观看3D影像时,观影者需要佩戴3D眼镜,遗忘时,即无法观看3D影像,给生活带来不便。由此,裸眼观看3D影像成为人们进一步的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观影者只能在特定位置才能观看到3D画面,在除此之外的其余位置无法观看到3D影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以及执行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至少解决观影者只能在特定的位置裸眼观看3D影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第一功能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邻接排布的多个功能部,每个所述功能部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透光状态,并在第二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遮光状态。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多个第一显示状态,并且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多个功能部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在各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功能层还具有第二显示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功能层中的多个功能部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其中,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中间隔排布的功能部处于遮光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功能层处于透光状态。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功能层还具有第三显示状态,其中,在所述第三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功能层中的多个功能部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所述第二功能层能够在第三信号的驱动下,将经由所述显示模组出射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偏光液晶层和1/4λ偏光延迟片,所述偏光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出光侧和所述1/4λ偏光延迟片的入光侧之间。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功能偏光片和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
其中,所述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出光侧,所述功能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之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包括:获取观影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驱动多个所述功能部分别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执行如上所述的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观影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并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驱动多个所述功能部分别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
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并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作用下调节第一功能层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的区域面积,解决了观影者只能在特定位置才能裸眼观看到3D影像的问题,实现了观影者可以在不同的观看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使观影者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变换体位和观看方向,提高了观影者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第一功能层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示出的第一功能层的其中一种显示情况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示出的第一功能层的另一种显示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偏光式3D显示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偏光式3D显示时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图6中示出的功能偏光片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示出的功能偏光片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执行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背光源;2:第一偏光片;3:薄膜晶体管;4:显示液晶;5:第一功能层;6:第二偏光片;7:第二功能层;9:像素;11: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51:透光状态;52:遮光状态;71:偏光液晶层;72:1/4λ偏光延迟片;73: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74:功能偏光片;75: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101:获取模块;102:执行模块;501:功能部;701:金属线栅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图1-图11,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电子设备、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及执行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
如图1和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组和第一功能层5,第一功能层5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出光侧。
具体来说,裸眼式3D显示的工作原理是:在显示模组的出光侧设置一块面板,面板上设置一层透明-不透明的视差障碍层。在3D显示时,透过透明区域射入观影者左眼的图像,会被不透明的区域所阻挡,观影者的右眼看不到此部分图像;同理,透过透明区域射入观影者右眼的图像,也会被不透明的区域所阻挡,观影者的左眼也看不到右眼能够看到的此部分图像。这样即可将观影者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像分开,实现裸眼式3D显示,也即观影者裸眼即可观看到3D影像。
然而,在实际观影过程中却发现,观影者只能在特定的位置才能裸眼观看到3D影像,当观影者变换观看位置时就无法裸眼看到3D影像。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中设置了第一功能层5,第一功能层5设置在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第一功能层5包括邻接排布的多个功能部501,每个功能部501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透光状态51,并在第二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遮光状态52。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功能层5包括多个功能部501,多个功能部501中每相邻两个功能部501的侧面相贴合,每个功能部501均可以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透光状态51,在第二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遮光状态52。当对多个功能部501施加数量不同的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时,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或遮光状态52的功能部501的数量不同,使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会有所不同,即可实现在多个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功能部501为矩形条状区块,所有矩形条状区块的长边彼此并排设置以形成第一功能层5,也就是说,所有矩形条状区块的短边所在方向为所有矩形条状区块的排列方向。每个矩形条状区块均可以在第一信号或第二信号的作用下单独控制,使其处于透光状态51或遮光状态52。
例如,对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施加间隔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如对第一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一信号,第二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二信号,第三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一信号,第四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二信号,如此重复设置,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且间隔排布,此时观影者坐在屏幕正前方,平视屏幕即可裸眼观看到3D影像。再例如,对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施加间隔的数量不同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如对第一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一信号,第二个和第三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二信号,第四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一信号,第五个和第六个功能部501施加第二信号,如此重复设置,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不同,此时,观影者在与屏幕呈一定角度的位置裸眼可观看到3D影像。也即,在观影者的观看位置改变后,通过经由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作用,可改变多个功能部501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数量,即可实现在多个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示出了其中一个实施例,当观影者平视屏幕时,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此时,观影者在平视位置可裸眼观看到3D影像。如图4所示,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当观影者由侧方观看屏幕时,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的两种显示模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代表本申请的实施例只能实现两个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继续调整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如继续增大第一功能层5处于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缩小透光状态51的区域面积,观影者可以在与图4所示不同的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或者在图3所示的基础上,缩小第一功能层5处于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扩大透光状态51的区域面积,那么观影者也可在与以上任一个不同的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第一信号可以为负电压信号,第二信号可以为正电压信号。第一功能层5可以为悬浮粒子组件技术、高分子分散型液晶技术或电致变色技术制造的变色玻璃,其在负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可以显示为透明;在正电压信号的作用下显示为蓝黑色。其在透明状态时,光线完全通过,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当其为蓝黑色时,光线被完全遮挡,第一功能层5处于遮光状态52。
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可选地,第一功能层5采用电致变色技术制成,可选地,为IrO2材质制成的电致变色玻璃层。其在电压驱动下,能够显示透明或者蓝黑色,显示透明时光线可以全部透过,显示蓝黑色时光线被完全遮挡。
具体地,每个功能部501可以分别为独立的IrO2材质制成的电致变色玻璃层。当给功能部501施加正电压时,功能部501显示蓝黑色,以遮挡光线从而使第一功能层5处于遮光状态52;当给功能部501施加负电压时,功能部501显示透明,以让光线全部透过,从而使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可以为TFT-LCD显示模组,也可以为OLED显示模组。
可选地,该显示面板可例如应用于电视、电脑和手机上。当该显示面板应用于电视上时,观影者改变观看位置时可以通过设置在电视上的开关或者遥控装置触发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或不同的多种显示状态,以使显示画面与观影者的观看位置相匹配;当该显示面板应用于手机上时,可通过屏幕触摸触发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区域面积相同或不同的多种显示状态,以使显示画面与观影者的观看位置相匹配;当该显示面板应用于电脑上时,可通过鼠标点击触发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区域面积相同或不同的多种显示状态,以使显示画面与观影者的观看位置相匹配,进而使观影者在改变观看位置后能够看到清晰的画面。
本申请通过采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和遮光状态,并在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作用下调节第一功能层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的区域面积,解决了观影者只能在特定位置才能裸眼观看到3D影像的问题,实现了观影者可以在不同的观看位置裸眼观看到3D影像,使观影者在观看过程中可以变换体位和观看方向,提高了观影者观看过程中的舒适度,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
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功能层5包括多个第一显示状态,该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能够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在各个第一显示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来说,第一显示状态即为裸眼3D显示模式。也就是说,第一功能层5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情况的裸眼3D显示模式,以适应观影者在不同就坐位置的匹配。各个第一显示状态指观影者在不同观看位置时,第一功能层5的显示状态。根据作用于第一功能层5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数量相同与否,第一功能层5可以有多种显示状态,在每种显示状态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比如说,如图3所示的情形,在此种显示状态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如图4所示的情形,在此种显示状态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不同。
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功能层5还包括第二显示状态,在第二显示状态下,第一功能层5中的多个功能部501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51。
具体来说,第二显示状态即为2D显示模式,此时,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全部施加第一信号,即负压信号,此时,每个功能部501都处于透光状态51,显示模组的光线能够全部透过第一功能层5,且没有分辨率损失,从而保证在2D显示模式下画面的分辨率正常。
而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在面板上加入透光-不透光的视差障碍层原本分别输送给左右眼的两个相邻像素9,需要显示相同的内容输送给观影者,由于不透光的区域遮挡了一部分光线,使得输送给左右眼的像素9不同,理论上,其画面的分辨率会降低一半。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由于构成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能够独立显示,当其均显示透明时,分别输送给左右眼的两个相邻像素9,其光线并未被遮挡,因此输送给左右眼的两个画面完全一样,从而保证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2D显示模式下,其分辨率正常,画面更清晰。
如图1和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功能层7,第一功能层5位于第二功能层7和显示模组之间,其中,在第一功能层5中间隔排布的功能部501处于遮光状态52的情况下,第二功能层7处于透光状态。
具体来说,当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处于间隔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时,也即第一功能层5呈现裸眼3D显示模式时,第二功能层7处于透光状态,第一功能层5射出的光线可以充分透过第二功能层7,而不发生任何光线的转变,以显示裸眼3D显示模式。
进一步地,第二功能层7还包括第三显示状态,在第三显示状态下,第一功能层5中的多个功能部501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51,第二功能层7在第三信号的驱动下,将经由显示模组出射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具体来说,第三显示状态为显示面板的偏光式3D显示。此时,观影者通过佩戴3D眼镜,即可实现多人同时观看3D影像。偏光式3D显示模式是将屏幕上同时发送给左右眼的画面,经过特制的偏光片产生不同偏振态的光,如左旋光与右旋光,搭配左右眼对应不同偏光的眼镜,即可观看到3D影像。
具体地,第三信号例如可以为红外信号或者脉冲信号。当观影者佩戴3D眼镜进行观看时,可操控3D眼镜上的开关触发红外信号或者脉冲信号,控制第二功能层7呈现第三显示状态。此时,显示模组发出的线偏振光,经过第二功能层7后先转换为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再转换成左右两种自旋圆偏振光,偏光式3D眼镜即可分别接收左右眼的画面。此时,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全部处于透光状态51,以使光线充分透过第一功能层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调节第一功能层和第二功能层的显示状态,集成了2D显示、裸眼3D显示和偏光式3D显示三种显示模式,并可在以上所述的三种显示模式下进行切换,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实现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多种显示功能,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的预期需求,使用户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包括依次层叠的背光源1、第一偏光片2、薄膜晶体管3、显示液晶4和第二偏光片6,其中,第一功能层5设置在显示液晶4的出光侧和第二偏光片6的入光侧之间,第二功能层7设置在第二偏光片6的出光侧。
具体来说,第一偏光片2将光线转换成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薄膜晶体管3用于控制液晶偏转,显示液晶4用于显示像素9,第二偏振片6用于将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发射出来。
具体地,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第一功能层5时,在电压信号的驱动下,可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以显示裸眼3D显示模式;或者在电压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51,以显示2D显示模式。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功能层5后其偏振方向并未改变,并透过第二偏振片6发射出来。此时,第二功能层7处于透光状态,该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充分透过第二功能层7,显示面板呈现裸眼3D显示或者2D显示。
当第二功能层7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即偏光式3D显示时,此时,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第一功能层5时,在电压信号的驱动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以让光线充分透过第一功能层5。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功能层5后其偏振方向并未改变,并透过第二偏振片6发射出来。该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第二功能层7时,先转变为两种不同方向的线偏振光,再转换成左右两种自旋圆偏振光,偏光式3D眼镜即可分别接收左右眼的画面,即可实现多个观影者在多个观看位置观看3D影像。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二功能层7包括层叠设置的偏光液晶层71和1/4λ偏光延迟片72,偏光液晶层71设置在第二偏光片6的出光侧和1/4λ偏光延迟片72的入光侧之间。
具体来说,当第二功能层7处于第三显示状态时,即偏光式3D显示时,此时,第一偏光片2将光线转换成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薄膜晶体管3用于控制液晶偏转,显示液晶用于显示像素9,此时,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以让光线充分透过第一功能层5。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透过第一功能层5后其偏振方向并未改变,并透过第二偏振片6发射出来。该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偏光液晶层71后,电压驱动偏光液晶层71工作,使一种方向的线偏振光转换成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该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经过1/4λ偏光延迟片72后,转换成左右两种自旋圆偏振光,偏光式3D眼镜即可分别接收左右眼的画面,即可实现多个观影者在多个观看位置观看3D影像。
对于本申请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来说,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应用到具体显示器时,该显示器即为TFT-LCD显示器。
如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显示模组为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模组11,第二功能层7设置在第一功能层5的出光侧。第二功能层7处于透光状态,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11射出的光线进入第一功能层5中,在电压信号的驱动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以显示裸眼3D显示模式,或者在负压信号的驱动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以显示2D显示模式,然后光线充分透过第二功能层7射出。
当第二功能层7的显示状态为第三显示状态时,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11射出的多个方向偏振的光线进入第一功能层5中,在电压信号的驱动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多个方向偏振的光经过第一功能层5后进入第二功能层7,在第二功能层7中先转换成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再转换成左右两种自旋圆偏振光,偏光式3D眼镜即可分别接收左右眼的画面,即可实现多个观影者在多个观看位置观看3D影像。
进一步地,第二功能层7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73、功能偏光片74和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75,其中,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73设置在第一功能层5的出光侧,功能偏光片74设置在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73和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75之间。
如图7所示,具体来说,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11射出的多个方向偏振的光进入第一功能层5中,在负压信号的驱动下,第一功能层5处于透光状态51,以显示2D显示模式。多个方向偏振的光经过第一功能层5后进入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73后射出的光线依然为多个方向偏振的光线,多个方向偏振的光线经过功能偏光片74后转换成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然后再经过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75后转换成左右两种自旋圆偏振光,偏光式3D眼镜即可分别接收左右眼的画面,即可实现多个观影者在多个观看位置观看3D影像。
对于本申请以上描述的实施例来说,可以理解的是,当显示面板应用到具体显示器时,该显示器即为AMOLED显示器。
根据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功能偏光片74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一金属线栅组、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个第二金属线栅组,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角度设置。
具体来说,如图8所示,每个金属线栅组包括多个金属线栅单元701,第一金属线栅组与第二金属线栅组间隔排列,第一金属线栅组中的金属线栅单元701与第二金属线栅组中的金属线栅单元702呈角度设置,以使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11发出的多个方向的偏振光经过第一金属线栅组和第二金属线栅组后转换成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线栅组中的金属线栅单元701与第二金属线栅组中的金属线栅单元701垂直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金属线栅组和第二金属线栅组中的金属线栅单元701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仅需满足二者的方向不同即可,即仅需要满足从功能偏光片74射出的光线为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即可。
进一步地,第一金属线栅组和第二金属线栅组还可以交替布置。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多个金属线栅单元701在空间上依次交替排列,但其出光方向仅为两种不同的方向,即可保证射入功能偏光片74的多个方向的偏振光在经过金属线栅单元701后只能转换成两种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通过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模组,可以使显示面板的厚度变薄,金属线栅单元701不需要电压驱动,使显示面板的功耗更低。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集成了2D显示、裸眼3D显示和偏光式3D显示三种显示模式,并可在以上所述的三种显示模式下进行切换,增强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实现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多种显示功能,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的预期需求,使用户获得了极佳的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是,当以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应用到具体显示器时,例如,该显示器可以为微缩化发光二级管显示器(micro-LED display)。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进一步地,电子设备显示模式的操作可以由电子设备上的开关按钮实现,也可以由遥控设备上的按钮实现。当电子设备为电视显示器时,可由电视上设置的开关按钮来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也可以通过遥控设备来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当电子设备为电脑显示器时,可由鼠标控制来实现显示模式的切换。进一步地,还可在电视显示器或者电脑显示器上集成影像识别设备来识别观影者的位置,以自动改变电子设备的显示模式,实现多位置裸眼观看3D影像,或者根据观影者是否佩戴3D眼镜,自动控制是否要切换至偏光式3D显示模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观影者可在不同的位置裸眼观看3D影像,获得了极佳的影像体验。同时在2D显示模式观看影像时,其分辨率正常,保证了画面的显示效果。同时,还可实现多人佩戴3D眼镜进行偏光式3D观看。
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1:获取观影者与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步骤02:基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多个功能部501分别处于透光状态51或遮光状态52。
具体来说,根据观影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如观影者正对显示面板,并平视显示面板,此时,生成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数量相同,根据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间隔透光和遮光,使第一功能层5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且处于透光状态51的区域面积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又例如,观影者侧视显示面板,此时,生成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数量不同。根据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间隔透光和遮光,使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且处于透光状态51的区域面积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不同,以实现在多个位置可以裸眼观看到3D效果。
如图11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执行驱动显示面板显示方法的系统,包括:获取模块101和执行模块102。其中,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观影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位置信息,并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模块102用于根据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多个功能部501分别处于透光状态51或遮光状态52。
具体来说,获取模块101根据观影者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位置信息,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如观影者正对显示面板,并平视显示面板,此时,生成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数量相同。执行模块102根据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间隔透光和遮光,使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且处于透光状态51区域面积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相同。又例如,观影者侧视显示面板,此时,生成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数量不同。执行模块102根据该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驱动第一功能层5的多个功能部501间隔透光和遮光,使第一功能层处于间隔排布的透光状态51和遮光状态52,且处于透光状态51的区域面积和遮光状态52的区域面积不同,以实现在多个位置可以裸眼观看到3D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组;
第一功能层,设置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邻接排布的多个功能部,每个所述功能部在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透光状态,并在第二信号的驱动下处于遮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具有多个第一显示状态,并且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多个功能部能够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在各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层还具有第二显示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功能层中的多个功能部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层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其中,在所述第一功能层中间隔排布的功能部处于遮光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功能层处于透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还具有第三显示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三显示状态下,所述第一功能层中的多个功能部在所述第一信号的驱动下全部处于透光状态,所述第二功能层能够在第三信号的驱动下,将经由所述显示模组出射的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偏光液晶层和1/4λ偏光延迟片,所述偏光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出光侧和所述1/4λ偏光延迟片的入光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功能偏光片和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
其中,所述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层的出光侧,所述功能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1/4λ相位延迟片和所述第二1/4λ相位延迟片之间。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9.一种驱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观影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驱动多个所述功能部分别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
10.一种执行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观影者与所述显示面板的位置信息,并生成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驱动多个所述功能部分别处于透光状态或遮光状态。
CN202110083356.6A 2021-01-21 2021-01-21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882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56.6A CN112882265A (zh) 2021-01-21 2021-01-21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3356.6A CN112882265A (zh) 2021-01-21 2021-01-21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2265A true CN112882265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51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3356.6A Pending CN112882265A (zh) 2021-01-21 2021-01-21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22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787A (zh) * 2023-03-30 2023-05-02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彩色静态三维显示系统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22128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ony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display unit
CN102087419A (zh) * 2009-12-04 2011-06-0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立体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2223563A (zh) * 2011-07-12 2011-10-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影像液晶显示系统
CN202306062U (zh) * 2011-09-14 2012-07-0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2710946A (zh) * 2010-11-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03995403A (zh) * 2013-07-22 2014-08-20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401829A (zh) * 2019-08-26 2019-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22128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ony Corporation Stereoscopic display unit
CN102087419A (zh) * 2009-12-04 2011-06-0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立体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2710946A (zh) * 2010-11-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02223563A (zh) * 2011-07-12 2011-10-19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三维影像液晶显示系统
CN202306062U (zh) * 2011-09-14 2012-07-04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CN103995403A (zh) * 2013-07-22 2014-08-20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401829A (zh) * 2019-08-26 2019-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47787A (zh) * 2023-03-30 2023-05-02 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清彩色静态三维显示系统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87470B2 (en) 3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10264967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60011429A1 (en) Transparent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US9407906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10455223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with selectively transmissive parallax barriers
CN1101338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26867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2279469B (zh) 视差系统、面板、装置、显示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490703B (zh) 一种显示系统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KR20120100821A (ko)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7156413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CN109031760B (zh) 一种3d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7359013B2 (en) Display capable of selectively displaying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US2013005028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unit
KR20120042688A (ko) 입체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과 그 시스템에 사용되는 안경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2007163709A (ja)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050538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295835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t least two active scattering panels arranged in different planes each having a scattering function and a transmission function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method
US9910287B2 (en)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transparent mode of operation
CN202693951U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12882265A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显示方法及系统
US20140160378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30300957A1 (en) Display unit, barrier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WI407147B (zh) 可切換二維顯示模式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及其主動散射透鏡
CN11472119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