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41992U -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41992U
CN202641992U CN 201220178276 CN201220178276U CN202641992U CN 202641992 U CN202641992 U CN 202641992U CN 201220178276 CN201220178276 CN 201220178276 CN 201220178276 U CN201220178276 U CN 201220178276U CN 202641992 U CN202641992 U CN 2026419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bar
combined hole
bicycle
accessory
accessor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782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青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 LEDA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 LEDA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 LEDA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 LEDA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782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419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419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419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于自行车把手装附所需的配件,并根据需求作各种装附变化;其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于车把手与龙头连结的T字部位前端制设有一结合孔,藉该结合孔而得于龙头内部成型一容置空间,在该结合孔得塞组一饰盖以隐饰容置空间,或者在取下饰盖后,得于容置空间内组设车灯或随车工具,也可以进一步在结合孔组设另制的辅助架,以供装设码表、手机或卫星导航器,更得直接改装接设副把手或休息把手,赋予多功能的实用价值与灵活变化,而其所有配件的装附,均得于车把手T字部位规划的结合孔及容置空间部位进行,不但组装上更为美观,且不破坏车把手的平衡,可解决习知自行车配件装附于车把手两端位置所可能衍生诸多问题与缺失。

Description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主要是经由车把手连结龙头的T字部位前缘面的结合孔设制,使其得于龙头内部成型一容置空间,据以可装附车灯、随车工具或码表、手机、卫星导航器、副把手及休息把手等各种车用配件,以因应使骑行时的各种不同功能需求。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自行车在车架设制上,主要是于车架后部一体组制有后叉架,用以组装后轮轴及后轮组,而在车架中间部位则制设有座管,供插组坐杆及组装坐垫,于座管下端更成型有五通管,藉以组设转轴、前齿盘及踏板曲柄,且利用链条张设连结前齿盘与后轮的后飞轮组,又在车架前立管组设另制的前叉架,利用前叉架组制前轮组,同时在前叉架顶端夹设龙头,龙头的前端组制车把手,利用该车把手得掣控前叉架及前轮组的旋动,以因应自行车骑行时的转弯动作,而在把手两端另套组有手把套及刹车压柄,且刹车压柄分别以控制缆线连结前、后刹车系统,用以于骑行间得以刹车减速以利停车,依此构成自行车的基本功能架构。
而在自行车面临不同骑行状况下,经常会衍生出不同的配件需求,如夜间骑行时的照明需求,外出爆胎时的修补需求、长程骑行时的里程计数、外出旅行时的卫星导航、长时间骑行时的姿势变换与休憩等,而针对各种不同需求,开发出各种相应的配件,诸如:车灯、随车工具、马表、卫星导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而类此的各式车用配件,或许在型态及功能上互有差异,但在其装配位置的规划上,通常局限在自行车的把手及其周边部位,在此一情形下,常见自行车把手装载了各式的车灯、马表、手机架、副把手等各种功能及式样的车用配件,不但破坏了其整体的外观美感与质感外,更可能因配件的装附不当而影响其车把手的平衡,导致其骑行时的操控性能受到影响,甚至衍生骑行上的安全隐忧,自难称为理想设计。
再者,以自行车的车把手设计而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前轮的转向操控及刹车系统的掣动配置,并无针对各式车用配件装附需求而作的特别设计,导致其在配件的装设上,经常需要利用另制的束夹座作为转介,将束夹座夹束于车把手预定位置后,再利用束夹座预制的结合部供配件结合,或者因其空间不足而必须于车把手另行加装辅助架或延伸架,再以前述方式将配件组设于辅助架或延伸架上,举凡此种种,无一不会影响车把手部位的美观,甚至造成操控上的干扰,对于骑行的安全性而言,可能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而市售的各种车用配件,并非适用于所有骑行者,对于绝大部份而人而言,只需依自己的骑行习惯与需求,选择其中一或两样的基本配件即可因应骑行上的需求与安全性,因此如何通过车把手的设计而提供基本配件的装附需求,同时可因应骑行不同需求而改变其装附的配件型式,成为本实用新型致力研发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自行车的车把手在结构设计上,并未针对配件的装附需求作相关的因应设计,发明人特着手行研发设计,基于其从事相关行业的多年经验与技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即其主要目的在于针对自行车的车把手作适当的结构设计,使其得直接将配件整合于车把手的结构体内,据以可增进其外观视觉的整体性与美观性,赋予自行车的整体质感具有加分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自行车配件在装附上得以位于车把手的中心位置,除增进其整体美观外,更得以避免破坏车把手的平衡,从而得以增进其操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得以搭组各种不同型式配件,以因应骑行者不同配件的组装需求,达多变的组配装附功能,以提供最灵活的配件搭载实施。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指自行车用以操控转向的车把手,车把手藉龙头与自行车前叉架的顶端组配结合,其改良在于:
该车把手与龙头连结所构成的T字部位制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孔贯通龙头而使龙头内部成型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可直接组置自行车配件,将自行车配件整合于车把手前缘面中央位置。
所述结合孔外端以一另制的饰盖加以封组。
所述结合孔内径制设有接合构造,使其直接组设自行车配件。
所述结合孔内径制设有接合构造,使其可以组制结合另制的辅助架,以该辅助架为转介而可装附自行车配件。
所述车把手与龙头为一体成型,或者采接组结合成型。
所述自行车配件指车灯、电子及3C产品或辅助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自行车的车灯、随车工具、码表、卫星导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各式车用配件的装附需求,经由于车把手与龙头连结的T字部位创设的结合孔与容置空间规划,使其得以适应骑行者的不同需求而选择将合适的配件整合装附于T字部位前缘面,在不影响及干扰车把手的操控性能与外观的原则下,特能免除其它额外的束夹座的使用,同时可避免各式配件杂乱无章的装附破坏自行车的整体性与价值感,使其在自行车配件的装附上,提供了一种可依骑行需求而量身订作的装附模式,突破现有自行车配件的装附习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车把手  20龙头  30 T字部位  31结合孔  32容置空间  33螺纹
40饰盖  50车灯  51电池座  52电池  53灯头  54开关
60随车工具  70辅助架  71码表  72卫星导航器  73手机
80休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附图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
请参阅图1、4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5的结构组合示意图及图3、6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上,主要是选择车把手10与龙头20组制成一体的产品最佳实施样态,其可为一体成型或接组结合成型,于该车把手10与龙头20连结的T字部位30前缘处,制设有一结合孔31,通过该结合孔31的成型而得于龙头20内部成型一容置空间32,于该结合孔31得塞组结合一另制的饰盖40,藉以封阻隐饰该容置空间32,并得藉饰盖40的纹饰作为车把手10的装饰配件,而在取下该饰盖40后,则可直接利用该容置空间32供搭制的车灯50组设,使车灯50的电池座51及电池52完全容纳隐置于该容置空间32内,而车灯50的灯头53则显露于T字部位30前端,并在灯头53预设有按压式开关54,以供操作车灯50的亮灭及闪烁型态,如此一来,特能经由该T字部位30的结合孔31与容置空间的规划设制,将车灯50整合于车把手10的正中央位置,不但可取得最佳的照明位置,且不需搭组额外的束夹座等配件,更不会破坏其整体的平衡,赋予其外观更佳的整体性与美观性,达到车把手空间的精简与美化,突破习知车灯的装附模式,堪称为一大创新设计;
请参阅图7~10所示,除了利用前述于车把手10与龙头20连结的T字部位30所制设的结合孔31及容置空间32,供组设车灯50以赋予夜间照明功能外,若不需要夜间照明需求时,可以该容置空间32作为简易型的随车工具60的藏纳,并以饰盖40塞阻封合于该结合孔31端,藉以为随车工具60的藏携提供另一种模式,免除额外收纳车袋的使用;或者,也可以进一步于前述的结合孔31内径车制适当螺纹33或其他型式的结合构造,供以结合适当型式辅助架70,藉以安装码表71、卫星导航器72或手机73等3C或电子产品;或者,也可以利用该结合孔31供组装结合副把手或休息把手80等辅助把手,藉以提供骑行时的手部不同抓握姿势或长途骑行时的休息;而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经由对车把手10与龙头20连结的T字部位30前缘所制设的结合孔31与容置空间32规划,在不影响车把手10的既有功能与结构强度的原则下,创新地整合了车灯50等车用配件的装附功能,并得以因应不同骑行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于该结合孔31部位装附诸如随车工具60、码表71、卫星导航器72、手机73(或其他3C及电子产品)或副把手、休息把手80等各种型式的车用配件,而藉其整合式的装附设计,得以解决现有自行车配件所搭组的各式束夹座需分别夹设于车把手不同部位所衍生的杂乱无章的装组模式,不但得以提升其整体外观视觉的美观与质感外,且不致对其操控性能造成干扰,赋予更佳的实用性与安全;
即,经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自行车的车灯、随车工具、码表、卫星导航器、副把手、休息把手等各式车用配件的装附需求,经由于车把手与龙头连结的T字部位创设的结合孔与容置空间规划,使其得以适应骑行者的不同需求而选择将合适的配件整合装附于T字部位前缘面,在不影响及干扰车把手的操控性能与外观的原则下,特能免除其它额外的束夹座的使用,同时可避免各式配件杂乱无章的装附破坏自行车的整体性与价值感,使其在自行车配件的装附上,提供了一种可依骑行需求而量身订作的装附模式,突破现有自行车配件的装附习惯,确堪称为一实用创新设计;
总结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手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在不影响自行车把手既有的功能架构及操控性能的原则下,通过对车把手与龙头连结的T字部位的结构规划,提供了自行车配件的另一种装附模式,且可根据骑行者的不同骑行习惯与需求而选择将不同型式的配件装附于该部位,达成其配件的预期功能,且在整体的外观上更具独创性与质感,相较于现有自行车配件的装附方式而言,确堪称为一优异、突出的创新设计,爰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Claims (9)

1.一种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指自行车用以操控转向的车把手,车把手藉龙头与自行车前叉架的顶端组配结合,其特征在于:
该车把手与龙头连结所构成的T字部位制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孔贯通龙头而使龙头内部成型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内可直接组置自行车配件,将自行车配件整合于车把手前缘面中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外端以一另制的饰盖加以封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内径制设有接合构造,使其直接组设自行车配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内径制设有接合构造,使其可以组制结合另制的辅助架,以该辅助架为转介而可装附自行车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与龙头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手与龙头采接组结合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配件指车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配件指电子及3C产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配件指辅助把手。
CN 201220178276 2012-04-24 2012-04-24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419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78276 CN202641992U (zh) 2012-04-24 2012-04-24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78276 CN202641992U (zh) 2012-04-24 2012-04-24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41992U true CN202641992U (zh) 2013-01-02

Family

ID=47411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782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41992U (zh) 2012-04-24 2012-04-24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419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670A (zh) * 2014-06-30 2014-09-1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自行车用照明灯
WO2016074108A1 (zh) * 2014-11-10 2016-05-19 深圳市合汇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副把
CN105644664A (zh) * 2015-08-11 2016-06-08 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头机及自行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4670A (zh) * 2014-06-30 2014-09-1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自行车用照明灯
WO2016074108A1 (zh) * 2014-11-10 2016-05-19 深圳市合汇鑫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副把
CN105644664A (zh) * 2015-08-11 2016-06-08 乐视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头机及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41992U (zh) 车把手的多变配件装附结构
Lovejoy et al. Developments in bicycle equipment and its role in promoting cycling as a travel mode
CN105752242B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代步车
CN202966540U (zh) 一种自反馈式电动折叠自行车
CN208376970U (zh) 一种双人骑行弹力电动折叠滑板车
CN103523145A (zh) 健身娱乐自行车
TWI266721B (en) Handle of auto two wheel vehicle
CN204173110U (zh) 一种全减震自行车
CN203593117U (zh) 健身娱乐自行车
TW201343463A (zh) 車把手之多變配件裝附結構
CN202557695U (zh) 一种变形组合式自行车
CN207346016U (zh) 一种快拆工具以及含有快拆工具的电动助力车
CN105059442A (zh) 一种带行李箱的滑板车
TWD210768S (zh) 車輛用主缸體
CN201472574U (zh) 新型滑板车
CN202624515U (zh) 情侣自行车
TWM436027U (en) Configurable accessories fastening structure of bicycle handgrip
CN204713285U (zh) 镁合金变速折叠碟刹越野自行车
CN205292917U (zh) 一种二合一儿童电动脚踏车
CN2589323Y (zh) 一种组合式自行车
CN104648559A (zh) 自行车用导航控制系统
CN201506425U (zh) 一种组合自行车
CN208993849U (zh) 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车架
CN202557662U (zh) 自行车坐垫
CN207758936U (zh) 电动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