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14970U -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 Google Patents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14970U
CN202614970U CN 201220188321 CN201220188321U CN202614970U CN 202614970 U CN202614970 U CN 202614970U CN 201220188321 CN201220188321 CN 201220188321 CN 201220188321 U CN201220188321 U CN 201220188321U CN 202614970 U CN202614970 U CN 202614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ive membrane
membrane structure
preformed
structure part
spati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883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水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ei Hsin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ei Hsi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ei Hsin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ei Hsin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883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14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14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149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供贴覆形塑于一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此加工表面构成一立体形状。反光膜结构包含热塑性胶膜与反光层。热塑性胶膜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其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内表面黏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加工表面。反光层叠合于热塑性胶膜的外表面,其具有许多珠体分布于反光层的外侧表面。其中,反光膜结构具有一法线方向,且反光层具有方向不同的至少一第一反射区与至少一第二反射区,其分别面向法线方向以外的不同方向,且第一反射区与第二反射区分别布置有珠体以整体提供广角反光效果。

Description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加工表面上、并提供多方向反射效果的反光膜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反光膜结构仅能以大面积平面或小弧度曲面的贴覆用途为主,提供一定程度的反光效果。对于具有不同方向加工表面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而言,现有反光膜结构由于基材与表面反射层的限制,并无法适用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在不同方向的加工表面,或者在使用环境中容易变形、翘曲或脱落。
其他反射效果的限制,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一现有反光膜结构应用于一平面物件40的局部剖视图。反光膜结构20主要于基材22上分布粒径0.1cm以下的透明珠体21所构成,基材22表面可预先涂布或电镀一「反射面」在布置透明珠体21,透明珠体21的排列面向反光膜结构20的一法线方向F。当光线射入透明珠体21,会于透明珠体21内经过多次折射反射,而提供一定程度的散射效果;反射面也可反射直射或折射自透明珠体21的光线,达到辅助的反光效果。然而问题在于,大部分的反光效果来自于直接反射与部分的散射,虽并非百分百与直接反射相同,但反射效果仍受限于入射光的来源方向。再者,若应用到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不同方向加工表面,受限于贴覆加工的问题,可能只能选择贴覆一个面积较大的局部平面区域,如此则反光效果有限。除非分区逐一贴覆小范围的反光膜结构,否则几无可能达到广角的反光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能在合适加工环境中贴覆形塑于各种不同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上,并形成相同于这些加工表面所构成的某个特殊立体形状,以提供优于现有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种反光膜结构,供贴覆形塑于一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该多个加工表面构成一立体形状,该反光膜结构包含:
一热塑性胶膜,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该内表面黏覆于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该多个加工表面;及
一反光层,叠合于该热塑性胶膜的该外表面,其具有多个珠体分布于该反光层的外侧表面;
其中,该反光膜结构具有一法线方向,该反光层具有方向不同的至少一第一反射区与至少一第二反射区,其分别面向该法线方向以外的不同方向,且该第一反射区与该第二反射区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多个珠体。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反光膜结构具有一热形塑温度范围介于摄氏80至250度;在该热形塑温度范围中,该反光膜结构可贴覆形塑于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该多个加工表面;在低于该热形塑温度范围时,该反光膜结构能够固化成相同于该多个加工表面的该立体形状。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热塑性胶膜的材质为选自尼龙、TPU、TPR、TPV、TPO、PET或EVA的群组中之一。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材质为选自聚碳酸酯、ABS、PC/ABS复合材料、尼龙、合金、记忆合金、金属、硬质橡胶、软质橡胶、发泡材料、硬质塑胶或软质塑胶的群组中之一。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热塑性胶膜或该反光层至少其中一个具有该热形塑温度范围介于摄氏80至250度。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珠体的平均粒径小于0.1cm。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多个珠体的平均间距大于0.05cm及/或该珠体的平均粒径小于0.05cm。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反光层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珠体由金属制成、或具有一金属表面、或具有一透光度。
上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中该多个珠体位于该反光层外侧的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为选自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云母、贝壳粉或珠光粉的群组中之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能在合适加工环境中贴覆形塑于各种不同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上,并形成相同于这些加工表面所构成的某个特殊立体形状,以提供优于现有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反光层、热塑性胶膜的厚度可视需要而调整;而于一般使用情境中,只要低于此反光膜结构的热形塑温度范围,反光膜结构能维持固化状态,并避免翘曲变形或脱落。同时,具凹凸结构的反光层可分别提供一或多组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即使贴覆于面向反光膜结构的法线方向的平直平面,也能提供优于现有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A    区域
F    法线方向(反光膜结构)
10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
11/12/13/14/15/16/17/18 加工表面
20   反光膜结构
21   透明珠体
21a  珠体
21b  珠体
22   基材
23   反光层
231a 第一反射区
231b 第二反射区
30   热塑性胶膜
31   内表面
32   外表面
40   平面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反光膜结构适用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二次加工,期使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可以提供广角的反光效果。「预成型立体结构件」意指已经预先制造成型的外部立体结构件,材质可为塑胶或者非塑胶材料,例如可选自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二烯共聚物」)、PC/ABS树脂复合材料、尼龙、合金、记忆合金、金属、硬质橡胶、软质橡胶、发泡材料、硬质塑胶、软质塑胶的群组或其任意组合;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实例可为移动电子装置如手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及其周边产品的机壳件或保护壳,其他家电产品如冷气机、电视、音响设备、电冰箱、空气清净机、除湿机等的机壳件或装饰面板等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此预成型立体结构件具有多个连续加工表面,这些连续加工表面位于不同平面上,因此形成一个特殊的立体形状。对于不同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各加工表面可为平面、弧面或不规则曲面,其大小与位置不一,且可能具有不同形状的孔洞。以结合于智能型手机背侧的保护壳而言,虽其主要加工表面可能均为一个背面和四个侧面,但因整体设计造型不同,机壳上不同加工表面构成的立体形状并不完全相同。为了适配不同加工表面构成的不同立体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结构须具备热可塑加工效果;此外,反光膜结构也需具有能在常温或2-3倍常温下仍维持固定形状的性质,才能使成品不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变形,故本实用新型的反光膜结构也须排除热固化材料的应用。
为达搭配实施方式的最佳说明效果,本实用新型各附图采用示意图方式绘制,惟比例、厚度、粒径、间距可能与实际实施尺寸稍有差距,需依各实施例说明为准。
请参照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剖视示意图。于图2中,反光膜结构20已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不同加工表面11/12/13,而具有与加工表面11/12/13整体构成的相同立体形状。反光膜结构20具有一法线方向F,但除了加工表面11的中央区域外,加工表面11的两侧边缘、加工表面12、13均彼此不同、且均不同于法线方向,因此反光膜结构20贴覆形塑于加工表面11/12/13后,来自多种不同角度的环境光源均能为反光膜结构20所用,较平面反射膜更能产生广角的反光效果。有关本实用新型反光膜结构的细部结构,及如何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不同加工表面,将于后续实施例中说明。
请参照图3,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剖视示意图。于图3中,反光膜结构20已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不同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而具有与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整体构成的相同立体形状。反光膜结构20主要由反光层23与热塑性胶膜30所构成。
为具备热可塑加工效果及常温下维持固定形状的性质,反光膜结构20具有一热形塑温度范围介于摄氏80至250度,在提供此热形塑温度范围的加工环境中,反光膜结构20可被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上,构成图3所示的特定立体形状。在前述热形塑温度范围中,反光膜结构20可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上;在低于热形塑温度范围时,反光膜结构20可固化成相同于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的立体形状。
热塑性胶膜30具有一内表面31及一外表面32,内表面31可通过黏剂,黏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2/13/14/15/16/17/18上,外表面32则相邻于反光层23的内侧。于一实施例中,热塑性胶膜131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于某些实施例中,热塑性胶膜131的材质是选自尼龙、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热塑性聚胺基甲酸酯)、TPR(ThermoplasticRubber;热塑性橡胶)、TPV(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热塑性硫化橡胶)、TPO(Thermoplastic Polyolefin;热塑性聚烯烃)、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群组及其任意组合。再者,于一实施例中,热塑性胶膜30可具有前述热形塑温度范围,以为反光膜结构1带来贴覆形塑功能。
反光层23叠合于热塑性胶膜30的外表面31上,其具有许多珠体21a分布于反光层23外侧表面。于一实施例中,珠体21a的平均粒径小于0.1cm;于某些实施例中,珠体21a是由金属制成或具有一金属表面于其他实施例中,珠体21a可具有一透光度(即透明或半透明),例如由玻璃珠所实现。于另一实施例中,反光层23具有反射面(图未示)位于反光层23外侧表面,而所有的珠体21a位于此反射面表面;反射面可选自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云母、贝壳粉、珠光粉的群组或其任意组合,通过目前已知加工方式披覆于反光层23外侧表面。于一实施例中,反光层23也可选择具有热形塑性质的材料作为基材,例如选自尼龙、TPU、TPR、TPV、TPO、PET、EVA的群组及其任意组合;反光层23的厚度可介于0.01mm至1mm范围中。
3图中,反光膜结构20具有一法线方向F。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3/16/18是面向法线方向,故反光膜结构20在加工表面11/13/16/18的对应区域中,其排列珠体21a均面向法线方向F。不过,加工表面12/14/15/17均是面向法线方向以外的方向,因此反光膜结构20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2/14/15/17后,于对应区域排列分布的珠体21a彼此面向的方向均不相同,也不同于法线方向F,因此较现有平面反光膜更能提供广角反光效果。
图3A为图3中区域A的放大图。反光层23具有彼此方向不同的第一反射区231a与第二反射区231b,分别面向法线方向F以外的不同方向;第一反射区231a朝向图3A的左上方、第二反射区231b朝向第3A图的右上方。由于第一反射区231a与第二反射区231b上分别布置排列有多个珠体21a,整体上能较单纯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图3A也容易看出,第一反射区231a与第二反射区231b的产生,是由于反光膜结构20能紧密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5、17,故采用具前述热形塑温度范围的材料做为反光膜结构20的热塑性胶膜30与反光层23双层构造相对重要。
请参阅图3B,其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与图3A同样仅显示区域A。图3B与图3A的差异在于,图3B反光层23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已产生多个第一反射区231a与多个第二反射区231b(图中仅概略标示其中数个)。其中第一反射区231a与第二反射区231b彼此方向不同,分别面向法线方向F以外的不同方向;第一反射区231a朝向图3B的左上方、第二反射区231b朝向第3B图的右上方。尤其,反光膜结构20贴覆形塑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6后,即使加工表面16面向法线方向F,但反光层23上对应加工表面16的区域,却因凹凸结构而具有5、6个第一反射区231a或第二反射区231b,使分布排列于反光层23凹凸结构上第一反射区231a或第二反射区231b的珠体21b,能够提供多角度的反光效果,并不限于所贴覆表面为平面或立体。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加工表面前的剖视示意图。贴覆前的反光膜结构20上的反光层23具有凹凸结构而提供许多第一反射区231a与多个第二反射区231b(图中仅概略标示其中数个),且均排列分布有珠体21b。其中第一反射区231a与第二反射区231b彼此方向不同,分别面向法线方向F以外的不同方向;第一反射区231a朝向图3B的左上方、第二反射区231b朝向图3B的右上方。于某些实施例中,反光膜结构20可以通过加热模具(图未示)或其他加热手段,将反光膜结构20加热至前述热形塑温度范围,此时施予负压抽气形成真空环境,可使反光膜结构20得以紧密贴覆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多个加工表面11~18上,并形塑成与整体加工表面11~18相同的立体形状。于一实施例中,由于反光层上凹凸结构的存在,可能会使反光膜结构在贴覆形塑过程中,其相邻珠体间原本的间距变小。因此,为避免相邻珠体间在反光膜结构贴覆形塑过程中彼此挤压脱落,第3B、4图的珠体21b可能较第3图的珠体21a小、或者间距较大,例如珠体21b的平均粒径可能小于0.05cm,或者相邻珠体21b的平均间距可能大于0.05cm。完成贴覆形塑工序之后,反光膜结构20于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8外缘可能留有毛边(图未示),通过特殊设计的裁切模具修剪多余毛边后,即可完成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8的反光效果加工。经预成型立体结构件10的加工表面11-13热塑贴覆/形塑、毛边裁切的结果,可参考另外一粒,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能在合适加工环境中贴覆形塑于各种不同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上,并形成相同于这些加工表面所构成的某个特殊立体形状,以提供优于现有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反光层、热塑性胶膜的厚度可视需要而调整;而于一般使用情境中,只要低于此反光膜结构的热形塑温度范围,反光膜结构能维持固化状态,并避免翘曲变形或脱落。同时,具凹凸结构的反光层可分别提供一或多组第一反射面与第二反射面,即使贴覆于面向反光膜结构的法线方向的平直平面,也能提供优于现有平面反光膜的广角反光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供贴覆形塑于一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多个加工表面,该多个加工表面构成一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该反光膜结构包含:
一热塑性胶膜,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该内表面黏覆于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该多个加工表面;及
一反光层,叠合于该热塑性胶膜的该外表面,其具有多个珠体分布于该反光层的外侧表面;
其中,该反光膜结构具有一法线方向,该反光层具有方向不同的至少一第一反射区与至少一第二反射区,其分别面向该法线方向以外的不同方向,且该第一反射区与该第二反射区分别布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多个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反光膜结构具有一热形塑温度范围介于摄氏80至250度;在该热形塑温度范围中,该反光膜结构可贴覆形塑于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该多个加工表面;在低于该热形塑温度范围时,该反光膜结构能够固化成相同于该多个加工表面的该立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胶膜的材质为选自尼龙、TPU、TPR、TPV、TPO、PET或EVA的群组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材质为选自聚碳酸酯、ABS、PC/ABS复合材料、尼龙、合金、记忆合金、金属、硬质橡胶、软质橡胶、发泡材料、硬质塑胶或软质塑胶的群组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热塑性胶膜或该反光层至少其中一个具有该热形塑温度范围介于摄氏80至2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珠体的平均粒径小于0.1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珠体的平均间距大于0.05cm及/或该珠体的平均粒径小于0.0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反光层厚度在0.01mm至1mm范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珠体由金属制成、或具有一金属表面、或具有一透光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珠体位于该反光层外侧的一反射面,该反射面为选自铝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云母、贝壳粉或珠光粉的群组中之一。
CN 201220188321 2012-04-27 2012-04-27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4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8321 CN202614970U (zh) 2012-04-27 2012-04-27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88321 CN202614970U (zh) 2012-04-27 2012-04-27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14970U true CN202614970U (zh) 2012-12-19

Family

ID=47348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883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614970U (zh) 2012-04-27 2012-04-27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14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7496B1 (ko) 플라스틱 글레이징 제조 방법, 상기 방법을 통해 제조된 제품, 제품을 사용하는 방법 및 자동차용 글레이징
JP5804106B2 (ja) ソーラーパネル
KR101379093B1 (ko) 다층 데코레이션 필름구조
CN103189181A (zh) 成膜装置和成膜方法
TWM504700U (zh) 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非平面鋼化玻璃保護貼
JP2010064448A (ja) ラッピング立体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33257B1 (ko) 모바일기기의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화면보호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801200B2 (en) Reflective film structure for preformed structural element
CN107719943A (zh) 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防刮伤透明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14970U (zh) 预成型立体结构件的反光膜结构
TWI381933B (zh)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in - mold decoration
KR20180094558A (ko)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용 3차원 보호필름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TW201431680A (zh) 3d立體防爆玻璃之防爆膜及其製作方法
CN103373164A (zh) 多层装饰膜结构
CN104165329A (zh) 一种可吸塑反射片
CN210709156U (zh) 一种光学级pp合成裁切传送带
CN104443741B (zh) 功能性瓶口封口垫片中间体及制作方法
US20140360001A1 (en) Integrally molded and firmly bonded substrate, without coming off, for container having 3d colored dazzling effect and produced by in-mold injection mold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9003540B (zh) 一种曲面盖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TW201827198A (zh) 低應力紋工件的結構及其一體成型製作方法
JP2002002655A (ja) パルプモールドトレ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7417537U (zh) 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防刮伤透明薄膜
TWM553263U (zh) 3d裝飾轉印薄膜改良結構
JP7281115B2 (ja) 複合容器の製造方法、ブロー成形型、ブロー成形用転写シート、および複合容器
CN203849958U (zh) 彩色反光物品及其材料结构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