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9797U -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79797U
CN202579797U CN 201220053985 CN201220053985U CN202579797U CN 202579797 U CN202579797 U CN 202579797U CN 201220053985 CN201220053985 CN 201220053985 CN 201220053985 U CN201220053985 U CN 201220053985U CN 202579797 U CN202579797 U CN 202579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cylindrical
ring
permanent magnetic
iron block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539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玉林
万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2200539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79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79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797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当振动体振动时,利用磁力推动阻尼器中的转动叶片转动,利用磁力和弹簧推动阻尼器中的活塞运动,当转动叶片转动与活塞运动时,阻尼液流过转动叶片与活塞上的小圆通孔,阻尼液流过转动叶片与活塞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时耗能,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通过改变正负极板间的电压来改变电流变体的粘度,这样,起到单独或同时控制振动体绕阻尼器轴线旋转振动和沿阻尼器轴线振动的效果。因不使用动密封件,该阻尼器不易泄漏出阻尼液。

Description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是一种有效的结构阻尼器,但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内的流体渗漏的可能,因此在不允许漏液的场合,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如果要在不允许漏液的场合使用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那么就需要一种无泄漏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泄漏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特别适用于不允许漏液时的结构振动控制。利用流体运动耗能提供阻尼。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选用非磁性材料、电流变体、永磁铁块作为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基本材料,电流变体充满封闭式液压缸内。具体利用磁力推动转动叶片运动,利用弹簧和磁力推动活塞运动,当转动叶片和活塞运动时,电流变体穿过转动叶片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和活塞上的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起到耗散结构振动能量效果;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可分为两种形式,分别叙述如下:
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包括独立的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由上部圆盘法兰、第一永磁铁块、第一压块、第三永磁铁块(圆环形)、第三压块(圆环形)组成;第一永磁铁块通过第一压块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内;第三永磁铁块(圆环形)通过第三压块(圆环形)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内;
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圆盘、与圆盘相对设置的下部圆盘法兰、将圆盘与下部圆盘法兰无泄漏连接的液压缸,下部圆盘法兰、圆盘和液压缸组成封闭式无泄漏空间,电流变体充满该封闭式无泄漏空间; 
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还包括:空心圆轴、凹形圆轴、短圆轴、圆筒、转动叶片、固定叶片、第二永磁铁块、第二压块、活塞、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四永磁铁块(圆环形)、第四压块(圆环形)、第一圆环形隔板、第二圆环形隔板、圆环形正极板、圆环形负极板、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
在活塞的圆心处设有圆孔,空心圆轴穿过活塞的圆孔,空心圆轴的下端面与下部圆盘法兰无泄漏连接,空心圆轴的上端面与圆盘的外表面齐平且无泄漏连接;凹形圆轴置于空心圆轴内,短圆轴置于凹形圆轴里;凹形圆轴不与空心圆轴接触,短圆轴不与凹形圆轴及空心圆轴接触;转动叶片一侧与圆筒连接,转动叶片另一侧与液压缸光滑接触,转动叶片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的下表面光滑接触,转动叶片的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的上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一侧与液压缸连接,固定叶片的另一侧与圆筒光滑接触,固定叶片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的下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的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的上表面光滑接触;转动叶片和固定叶片均为扇形结构,转动叶片的内半径等于圆筒的外半径,固定叶片的外半径等于液压缸的内半径,转动叶片与固定叶片的高度均等于第一圆环形隔板下表面到第二圆环形隔板上表面的距离。转动叶片在液压缸里关于圆筒的一外圆周线均布,固定叶片在液压缸里关于液压缸的一内圆周线均布,每片转动叶片处于两片固定叶片的中间。第二永磁铁块通过第二压块固定在转动叶片内,第一小圆通孔的分布有以下所述三种方式:(1)第一小圆通孔仅沿转动叶片的高度方向分布,(2)第一小圆通孔仅沿固定叶片的高度方向分布,(3)第一小圆通孔同时沿转动叶片与固定叶片的高度方向分布;且当转动叶片转动时,转动叶片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上一点时,转动叶片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时,转动叶片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的轴线垂直。圆筒套在空心圆轴外,圆筒的高度等于第一圆环形隔板下表面到第二圆环形隔板上表面的距离;活塞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置于圆筒的中部,并沿圆筒轴向运动,活塞的侧面与圆筒光滑接触,其中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活塞上表面相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与圆轴的上部相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活塞下表面相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圆轴的下端相连接;第一弹簧对活塞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对活塞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的轴线重合;第四永磁铁块(圆环形)通过第四压块(圆环形)固定在活塞内,活塞上开有第二小圆通孔,且当电流变体流过第二小圆通孔时产生的阻尼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
圆环形正极板位于圆盘的下表面之下,圆环形正极板的上表面与圆盘的下表面不接触,圆环形正极板通过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位于圆盘的下表面之下,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的上表面与圆盘的下表面不接触,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依次绝缘穿过空心圆轴上的第二圆孔、绝缘穿过凹形圆轴上的第三圆孔、再拧入短圆轴上的第三螺纹孔,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通过与短圆轴接触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圆环形负极板位于下部圆盘法兰的上表面之上,圆环形负极板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的上表面不接触,圆环形负极板通过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的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位于下部圆盘法兰的上表面之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的上表面不接触;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绝缘穿过空心圆轴上的第四圆孔,拧入凹形圆轴上的第四螺纹孔,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通过与凹形圆轴接触与第一外接电源负极相连;圆环形正极板和圆环形负极板均不与液压缸接触,圆环形正极板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和电流变体接触,圆环形负极板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和电流变体接触。
第一圆环形隔板套在空心圆轴上,第一圆环形隔板置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的下方,第一圆环形隔板的上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的下表面光滑绝缘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套在空心圆轴上,第二圆环形隔板置于圆环形负极板的上方,第二圆环形隔板的下表面与圆环形负极板的上表面光滑绝缘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的侧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的侧面均与液压缸的内壁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的内圆环直径与第二圆环形隔板的内圆环直径均等于空心圆轴的外直径;
凹形圆轴与空心圆轴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凹形圆轴上部的空心圆轴与短圆轴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上的圆柱与空心圆轴上的第二圆孔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上的圆柱与凹形圆轴上部空心圆轴上的第三圆孔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的圆柱与空心圆轴上的第四圆孔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
上部圆盘法兰的轴线、圆盘的轴线、圆筒的轴线、活塞的轴线、液压缸的轴线、下部圆盘法兰的轴线、凹形圆轴的轴线、短圆轴的轴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第一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上一点时,第一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第一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的轴线垂直;第二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上一点时,第二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的轴线重合,第二永磁铁块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的轴线垂直;第三永磁铁块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第四永磁铁块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  
使用时,上部圆盘法兰(或下部圆盘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转动体上,下部圆盘法兰(或上部圆盘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静止的基础上。
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基础上,并保持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各部件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不变时,用第五永磁铁块(柱状)替换第三永磁铁块(圆环形),用第五压块(柱状)替换第三压块(圆环形),用第六永磁铁块(柱状)替换第四永磁铁块(圆环形),用第六压块(柱状)替换第四压块(圆环形),可得到本实用新型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另一种形式。第一弹簧对活塞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对活塞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的轴线重合;第五永磁铁块(柱状)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第六永磁铁块(柱状)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的轴线重合;        
使用时,上部圆盘法兰(或下部圆盘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体上,下部圆盘法兰(或上部圆盘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静止的基础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利用磁力推动阻尼器中的转动叶片运动,利用磁力和弹簧推动活塞运动,当转动叶片和活塞运动时,阻尼液穿过转动叶片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和活塞上的上的小圆通孔(阻尼孔)起到耗散结构振动能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部圆盘法兰1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上部圆盘法兰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上部圆盘法兰1安装有第一永磁铁块14与第三永磁铁块6及第一压块13和第三压块7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上部圆盘法兰1上的第三T形槽80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上部圆盘法兰1上的第一T形槽74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活塞44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9中第四T形槽83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活塞44沿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活塞44安装有第四永磁铁块26与第四压块25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该一种转动与轴动阻尼器下部结构沿C-C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是空心圆轴60安装有凹形圆轴61和短圆轴62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13是凹形圆轴61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6中第二T形槽77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1中转动叶片2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1中转动叶片23沿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1中安装有第二永磁铁块22与第二压块18的转动叶片23沿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俯视图;
图18b是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正视图;
图18c是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侧视图;
图19a是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俯视图;
图19b是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正视图;
图19c是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侧视图;
图20是圆环形正极板54的俯视图;
图21是圆环形负极板30的俯视图;
图22是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上部圆盘法兰1的仰视图;
图23是25中第五T形槽94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第五压块97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2中上部圆盘法兰1沿A1-A1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2中上部圆盘法兰1安装有第五永磁铁块98与第一永磁铁块14及第五压块97与第一压块13时沿A1-A1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阻尼器的活塞4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30中的第六T形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第六压块104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7中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阻尼器的活塞44沿A1-A1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7中安装有第六永磁铁块105与第六压块104时的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阻尼器的活塞44沿A1-A1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以上的图中有:上部圆盘法兰1,第一螺栓2,第一光孔3,第一螺纹孔4,第一外侧螺栓5、第三永磁铁块6、第三压块7、第一内侧螺栓8、第一内侧光孔9、第一内侧螺纹孔10、第一外侧光孔11、第一外侧螺纹孔12、第一压块13、第一永磁铁块14、第一螺栓孔15、圆盘16、第一圆环形隔板17、第二压块18、第二螺栓19、第二光孔20、第二螺纹孔21、第二永磁铁块22、转动叶片23、液压缸24、第四压块25、第四永磁铁块26、第一圆孔27、圆筒28、第二圆环形隔板29、圆环形负极板30、第四外侧螺栓31、第四内侧螺栓32、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第二弹簧34、第四圆孔35、第四螺纹孔36、下部圆盘法兰37、绝缘密封材料38、第四内侧光孔39、电流变体40、第四内侧螺纹孔41、第四外侧光孔42、第四外侧螺纹孔43、活塞44、第二内侧螺纹孔45、第二小圆通孔46、第二外侧螺纹孔47、第一小圆通孔48、外绝缘层49、第二外侧光孔50、第二外侧螺栓51、第二内侧光孔52、第二内侧螺栓53、圆环形正极板54、第三外侧螺栓55、第三外侧螺纹孔56、第三内侧螺纹孔57、第三内侧螺栓58、第一弹簧59、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短圆轴62、第三螺纹孔63、第三圆孔64、第二圆孔65、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第三内侧光孔67、第三外侧光孔68、正导线69、负导线70、外接电源71、第二螺栓孔72、固定叶片73、第一T形槽74、第一T形槽4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5、第一T形槽74的下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6、第二T形槽77、第二T形柱状槽77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8、第二T形槽77的上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9、第三T形槽80、第三T形槽80上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1、第三T形槽80下部宽度较大的圆环形槽82、第四T形槽83、第四T形槽83的下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4、第四T形槽83的上部宽度较大的圆环形槽85、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圆柱86、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悬臂87、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的圆柱88、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的悬臂89、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凹形圆轴61下部的实心圆轴91、第五螺纹孔92、第三光孔93、第五T形槽94、第五T形槽9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95、第五T形槽94的下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96、第五压块97、第五永磁铁块98、第六螺纹孔99、第四光孔100、第六T形槽101、第六T形槽101的上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102、第六T形槽101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103、第六压块104、第六永磁铁块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下列说明实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目的绝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或使用。
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具体制造的过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选定上部圆盘法兰1,第三永磁铁块6,第三压块7,第四永磁铁块26,第四压块25,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短圆轴62,圆筒28,圆盘16,液压缸24,下部圆盘法兰37,第一弹簧59,活塞44,第二弹簧34,第三T形槽80,第四T形槽83,圆孔27,第一圆环形隔板17,第二圆环形隔板29,圆环形正极板54,圆环形负极板30的尺寸;选定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选定硅橡胶为绝缘密封材料38;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选定第一T形槽74,第二T形槽77、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第一压块13,第一永磁铁块14,第二压块18,第二永磁铁块22,第一螺栓孔15,第二螺栓孔72,第一光孔3,第一螺纹孔4,第二光孔20、第二螺纹孔21,第一小圆通孔48、第二小圆通孔46,第一外侧螺栓5,第一外侧光孔11,第一外侧螺纹孔12,第一内侧螺栓8,第一内侧光孔9,第一内侧螺纹孔10,第二外侧螺栓51,第二内侧螺栓53,第二外侧光孔50,第二内侧光孔52,第二外侧螺纹孔47,第二内侧螺纹孔45,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第三内侧光孔67,第三外侧光孔68,第三内侧螺纹孔57,第三外侧螺纹孔56,第三内侧螺栓58,第三外侧螺栓55,第四内侧光孔39,第四外侧光孔42,第四内侧螺纹孔41,第四外侧螺纹孔43,第四内侧螺栓32,第四外侧螺栓31,第二圆孔65,第三圆孔64,第四圆孔35,第三螺纹孔63,第四螺纹孔36的数量、位置和尺寸。例如:根据在阻尼器安装完毕后,活塞44位于圆筒28的中间的安装要求,阻尼器安装完毕后,活塞44在磁力和第一弹簧59和第二弹簧34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力平衡状态,由常规力学计算确定第一弹簧59和第二弹簧34的参数。当轴动是简谐振动时,圆筒28的高度不小于振动体的最大振动位移的两倍与活塞44的厚度之和。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个数与第二圆孔65,第三圆孔64,第三螺纹孔63的数量相等,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个数与第四圆孔35,第四螺纹孔36的数量相等。转动叶片23的数量与固定叶片73的数量相等。
第二步:将第四永磁铁块26置于活塞44的第四T形槽83的下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4内,第四永磁铁块26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四永磁铁块26的下表面与第四T形槽83的下表面贴合,即第四永磁铁块26的下表面与第四T形槽83的下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4的下表面贴合;将第四压块25置于第四T形槽83的上部宽度较大的圆环形槽85内,第四压块25的下表面与第四永磁铁块26的上表面贴合,第四压块25的上表面与活塞44的上表面齐平;将第四压块25上的第二内侧光孔52的轴线与活塞44的第四T形槽83上的第二内侧螺纹孔45的轴线对齐(重合),将第四压块25上的第二外侧光孔50的轴线与活塞44的第四T形槽83上的第二外侧螺纹孔47的轴线重合;将第二外侧螺栓51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二外侧光孔50拧入第二外侧螺纹孔47并拧紧,第二内侧螺栓53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二内侧光孔52拧入第二内侧螺纹孔45并拧紧,第二外侧螺栓51和第二内侧螺栓53拧紧时,第二外侧螺栓51和第二内侧螺栓53将第四压块25压紧。
将第二永磁铁块22置于转动叶片23的第二T形槽77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8内,第二永磁铁块22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下表面与第二T形槽77的下表面贴合,即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下表面与第二T形槽77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8的下表面贴合;将第二压块18置于第二T形槽77的上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9内,第二压块18的下表面与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压块18的上表面与转动叶片23的上表面齐平;将第二压块18上的第二光孔20的轴线与转动叶片23的第二T形槽77上的第二螺纹孔21的轴线对齐(重合),将第二螺栓19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二光孔20拧入第二螺纹孔21并拧紧,第二螺栓19拧紧时,第二螺栓19将第二压块18压紧。
第三步:将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焊接在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焊接前后都须保证下部圆盘法兰37的轴线和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首先在空心圆轴60灌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凹形圆轴61底端离空心圆轴60底端的距离,待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把凹形圆轴61置于空心圆轴60内,凹形圆轴61的轴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且空心圆轴60下部的第四圆孔35与凹形圆轴61下部的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一一相对,空心圆轴60上部的第二圆孔65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一一相对;其次在空心圆轴60灌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凹形圆轴61下部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最低处到凹形圆轴61底部的距离,第二次注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可以把凹形圆轴61固定在空心圆轴60内;然后,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注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短圆轴62底端距凹形圆轴61上部空心圆轴90底面的距离,待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把短圆轴62置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凹形圆轴61的轴线与短圆轴62的轴线重合,且空心圆轴60上部的第二圆孔65、凹形圆轴61上部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与短轴39上的第三螺纹孔63一一相对;最后,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注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短圆轴62上的第三螺纹孔63的最低端到短圆轴62底端的距离,第四次注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则把短圆轴62固定在凹形圆轴61内;
第四步:将两片转动叶片23半径较小的一侧对称焊接在圆筒28的外侧面;将两片固定叶片73半径较大的一侧对称焊接在液压缸24的内侧面;将第一弹簧59的一端焊接在活塞44上表面上,将第二弹簧34的一端焊接在活塞44下表面;焊接前后都须保证第一弹簧59的轴线、第二弹簧34的轴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焊接后必须保证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与圆筒28在同一高度;将已焊接有固定叶片73的液压缸24焊接在下部圆盘法兰37上,焊接后必须保证液压缸24的轴线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轴线重合;
第五步: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带螺纹的圆柱88穿过空心圆轴60上的第四圆孔35,拧入凹形圆轴61下部的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带螺纹的圆柱88与空心圆轴60上第四圆孔35之间的空隙处注入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并使得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在冷却后能填满上述空隙,通过此步可以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与空心圆轴60绝缘连接,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与凹形圆轴61非绝缘连接;
将圆环形负极板30穿过空心圆轴60放置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上,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下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的上表面贴合,且将圆环形负极板30上的第四外侧螺纹孔43的轴线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悬臂89上的第四外侧光孔42的轴线对齐(重合),圆环形负极板30上的第四内侧螺纹孔41的轴线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悬臂89上的第四内侧光孔39的轴线对齐(重合),第四内侧螺栓32的带螺纹端穿过第四内侧光孔39拧入第四内侧螺纹孔41,第四外侧螺栓31的带螺纹端穿过第四外侧光孔42拧入第四外侧螺纹孔43,第四外侧螺栓31和第四内侧螺栓32拧紧时,第四外侧螺栓31和第四内侧螺栓32将圆环形负极板30连接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上。
第六步:将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并向液压缸24注入一定量的电流变体40,注入的电流变体40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齐平。
第七步:将第二圆环形隔板29穿过空心圆轴60并置于圆环形负极板30上方,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下表面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
第八步:把第四步上下两端面焊接有弹簧的活塞44通过圆孔27穿过空心圆轴60,将第一弹簧59的另一端焊接在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上部,第一弹簧59的上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上端的距离;将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焊接在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下部,第二弹簧34的下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下端的距离;焊接前后都须保证活塞44的轴线、第一弹簧59的轴线、第二弹簧34的轴线和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焊接后须保证第一弹簧59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34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
第九步:将第四步焊接有两转动叶片23的圆筒28放入液压缸24,转动叶片23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圆筒28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并保证每两片固定叶片73的中间有一片转动叶片23;
第十步:向液压缸24注入一定量的电流变体40,注入的电流变体40能与转动叶片23与固定叶片73的上表面平齐。
第十一步:将第一圆环形隔板17套在空心圆轴60上,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与转动叶片23的上表面,与固定叶片73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
把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带螺纹的圆柱86穿过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穿过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拧入短圆轴62上的第三螺纹孔63,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带螺纹的圆柱86与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的空隙处、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的空隙处注入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并使得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在冷却后能填满上述空隙,通过此步可以把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与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绝缘连接,与短圆轴62非绝缘性连接;
将圆环形正极板54穿过空心圆轴60放置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9上,圆环形正极板54的下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9的上表面贴合,且将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第三外侧光孔68的轴线与圆环形正极板54上第三外侧螺纹孔56的轴线对齐(重合),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第三内侧光孔67的轴线与圆环形正极板54上第三内侧螺纹孔57的轴线对齐(重合),第三内侧螺栓58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三内侧光孔67拧入第三内侧螺纹孔57,第三外侧螺栓55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三外侧光孔68拧入第三外侧螺纹孔56,第三外侧螺栓55和第三内侧螺栓58拧紧时,第三外侧螺栓55和第三内侧螺栓58将圆环形正极板54连接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7上。
第十二步:在圆盘16的圆心处钻圆通孔a,圆通孔a的直径稍大于空心圆轴60的外直径(按常规焊接规范取具体数值),圆通孔a的轴线与圆盘16的轴线重合;再在圆盘16上关于圆盘16的轴线对称钻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各自的轴线离圆盘16的轴线的距离等于液压缸24的内半径与圆通孔a的半径之和的一半,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的半小于液压缸24的内半径减去圆通孔a的半径的数值的二分之一。
第十三步:将空心圆轴60的上部插入第十二步所钻圆通孔a中,圆盘16的下表面放在液压缸24的上端面上。将液压缸24的上端面焊接在圆盘16的下表面上,再将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与圆盘16在第十二步所钻圆通孔a处焊接,焊接前后都须保证液压缸24的轴线、圆盘16的轴线、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第十四步:先使用漏斗将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由第十二步所钻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注满液压缸24,通过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观察电流变体已经注满液压缸24后,再将第十二步所钻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焊接堵死。
第十五步: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的顶端面某处与导线70一端焊接,导线70另一端接外接电源71负极;在短圆轴62的顶端面某处与导线69焊接,导线69另一端接外接电源71正极。
第十六步:将第一永磁铁块14置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一T形槽7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5内,第一永磁铁块14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上表面与第一T形槽74的上表面贴合,即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上表面与第一T形槽7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5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压块13置于第一T形槽74的下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6内,第一压块13的上表面与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下表面贴合,第一压块13的下表面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下表面齐平;第一压块13上的第一光孔3的轴线与上部圆盘法兰1上的第一T形槽74上的第一螺纹孔4的轴线对齐(重合);第一螺栓2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一光孔3拧入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栓2拧紧时,第一螺栓2将第一压块13压紧。
将第三永磁铁块6置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三T形槽80的上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1内,第三永磁铁块6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三永磁铁块6的上表面与第三T形槽80的上表面贴合,即第三永磁铁块6的上表面与第三T形槽80的上部宽度较小的圆环形槽81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三压块7置于第三T形槽80的下部宽度较大的圆环形槽82内,第三压块7的上表面与第三永磁铁块6的下表面贴合,第三压块7的下表面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下表面齐平;将第三压块7上的第一外侧光孔11的轴线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三T形槽80的第一外侧螺纹孔12的轴线对齐(重合),第三压块7上的第一内侧光孔9的轴线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三T形槽80的第一内侧螺纹孔10的轴线对齐;将第一外侧螺栓5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一外侧光孔11拧入第一外侧螺纹孔12并拧紧,第一内侧螺栓8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一内侧光孔9拧入第一内侧螺纹孔10并拧紧,第一外侧螺栓5和第一内侧螺栓8拧紧时,第一外侧螺栓5和第一内侧螺栓8将第三压块7压紧。
第十七步:在液压缸24的外表面、圆盘16的外表面、下部圆盘法兰37的外表面、上部圆盘法兰1的外表面涂上绝缘层49。
至此便可实现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发明。
在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基础上,并保持第一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各部件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不变时,用第五永磁铁块98(柱状)替换第三永磁铁块6(圆环形),用第五压块97(柱状)替换第三压块7(圆环形),用第六永磁铁块105(柱状)替换第四永磁铁块26(圆环形),用第六压块104(柱状)替换第四压块25(圆环形)后,第一小圆通孔48沿转动叶片2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二小圆通孔46沿活塞44的一圆周线均匀分布;得到本实用新型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第二种形式。
该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各部件除第一永磁铁块14、第二永磁铁块22、用第五永磁铁块98与第六永磁铁块105以外,其它部件都以非铁磁性金属或合金材料(例如铝合金,不锈钢等)制造,第一永磁铁块14、第二永磁铁块22、第五永磁铁块98、第六永磁铁块105均选取圆柱形永磁铁块;第一弹簧59与第二弹簧34均选取圆形弹簧形式;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具体制造的过程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选定上部圆盘法兰1,第五永磁铁块98,第五压块97,第六永磁铁块105,第六压块104,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短圆轴62,圆筒28,圆盘16,液压缸24,下部圆盘法兰37,第一弹簧59,活塞44,第二弹簧34,第五T形槽94,第六T形槽101,圆孔27,第一圆环形隔板17,第二圆环形隔板29,圆环形正极板54,圆环形负极板30的尺寸;选定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选定硅橡胶为绝缘密封材料38;根据振动控制要求,选定第一T形槽74,第二T形槽77、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第一压块13,第一永磁铁块14,第二压块18,第二永磁铁块22,第一螺栓孔15,第二螺栓孔72,第一光孔3,第一螺纹孔4,第二光孔20、第二螺纹孔21,第一小圆通孔48、第二小圆通孔46,第三光孔93,第五螺纹孔92,第四光孔100,第六螺纹孔99,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第三内侧光孔67,第三外侧光孔68,第三内侧螺纹孔57,第三外侧螺纹孔56,第三内侧螺栓58,第三外侧螺栓55,第四内侧光孔39,第四外侧光孔42,第四内侧螺纹孔41,第四外侧螺纹孔43,第四内侧螺栓32,第四外侧螺栓31,第二圆孔65,第三圆孔64,第四圆孔35,第三螺纹孔63,第四螺纹孔36的数量、位置和尺寸。例如:根据在阻尼器安装完毕后,活塞44位于圆筒28的中间的安装要求,阻尼器安装完毕后,活塞44在磁力和第一弹簧59和第二弹簧34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力平衡状态,由常规力学计算确定第一弹簧59和第二弹簧34的参数。当轴动是简谐振动时,悬臂式圆柱圆筒28的高度不小于振动体的最大振动位移的两倍与活塞44的厚度之和。形正极板支架66的个数与第二圆孔65,第三圆孔64,第三螺纹孔63的数量相等,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个数与第四圆孔35,第四螺纹孔36的数量相等。转动叶片23的数量与固定叶片73的数量相等。
第二步:将第六永磁铁块105置于活塞44的第六T形槽101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103内,第六永磁铁块105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六永磁铁块105的下表面与第六T形槽101的下表面贴合,即第六永磁铁块105的下表面与第六T形槽101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103的下表面贴合;将第六压块104置于第六T形槽101的上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102内,第六压块104的下表面与第六永磁铁块105的上表面贴合,第六压块104的上表面与活塞44的上表面齐平;将第六压块104上的第四光孔100的轴线与活塞44的第六T形槽101上的第六螺纹孔99的轴线对齐(重合);用螺栓的带螺纹端穿过第四光孔100拧入第六螺纹孔99并拧紧,螺栓将第六压块104压紧。
将第二永磁铁块22置于转动叶片23的第二T形槽77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8内,第二永磁铁块22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下表面与第二T形槽77的下表面贴合,即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下表面与第二T形槽77的下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8的下表面贴合;将第二压块18置于第二T形槽77的上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9内,第二压块18的下表面与第二永磁铁块22的上表面贴合,第二压块18的上表面与转动叶片23的上表面齐平;将第二压块18上的第二光孔20的轴线与转动叶片23的第二T形槽77上的第二螺纹孔21的轴线对齐(重合),将第二螺栓19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二光孔20拧入第二螺纹孔21并拧紧,第二螺栓19拧紧时,第二螺栓19将第二压块18压紧。
第三步:将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焊接在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焊接前后都须保证下部圆盘法兰37的轴线和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首先在空心圆轴60灌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凹形圆轴61底端离空心圆轴60底端的距离,待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把凹形圆轴61置于空心圆轴60内,凹形圆轴61的轴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且空心圆轴60下部的第四圆孔35与凹形圆轴61下部的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一一相对,空心圆轴60上部的第二圆孔65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一一相对;其次在空心圆轴60灌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凹形圆轴61下部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最低处到凹形圆轴61底部的距离,第二次注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可以把凹形圆轴61固定在空心圆轴60内;然后,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注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短圆轴62底端距凹形圆轴61上部空心圆轴90底面的距离,待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把短圆轴62置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凹形圆轴61的轴线与短圆轴62的轴线重合,且空心圆轴60上部的第二圆孔65、凹形圆轴61上部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与短轴39上的第三螺纹孔63一一相对;最后,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内注入一定量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灌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冷却后的高度等于短圆轴62上的第三螺纹孔63的最低端到短圆轴62底端的距离,第四次注入的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则把短圆轴62固定在凹形圆轴61内;
第四步:将两片转动叶片23半径较小的一侧对称焊接在圆筒28的外侧面;将两片固定叶片73半径较大的一侧对称焊接在液压缸24的内侧面;将第一弹簧59的一端焊接在活塞44上表面上,将第二弹簧34的一端焊接在活塞44下表面;焊接前后都须保证第一弹簧59的轴线、第二弹簧34的轴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焊接后必须保证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与圆筒28在同一高度;将已焊接有固定叶片73的液压缸24焊接在下部圆盘法兰37上,焊接后必须保证液压缸24的轴线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轴线重合;
第五步: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带螺纹的圆柱88穿过空心圆轴60上的第四圆孔35,拧入凹形圆轴61下部的实心圆轴91上的第四螺纹孔36,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上带螺纹的圆柱88与空心圆轴60上第四圆孔35之间的空隙处注入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并使得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在冷却后能填满上述空隙,通过此步可以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与空心圆轴60绝缘连接,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与凹形圆轴61非绝缘连接;
将圆环形负极板30穿过空心圆轴60放置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上,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下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的上表面贴合,且将圆环形负极板30上的第四外侧螺纹孔43的轴线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悬臂89上的第四外侧光孔42的轴线对齐(重合),圆环形负极板30上的第四内侧螺纹孔41的轴线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悬臂89上的第四内侧光孔39的轴线对齐(重合),第四内侧螺栓32的带螺纹端穿过第四内侧光孔39拧入第四内侧螺纹孔41,第四外侧螺栓31的带螺纹端穿过第四外侧光孔42拧入第四外侧螺纹孔43,第四外侧螺栓31和第四内侧螺栓32拧紧时,第四外侧螺栓31和第四内侧螺栓32将圆环形负极板30连接在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悬臂89上;
第六步:将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并向液压缸24注入一定量的电流变体40,注入的电流变体40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齐平。
第七步:将第二圆环形隔板29穿过空心圆轴60并置于圆环形负极板30上方,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下表面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
第八步:把第四步上下两端面焊接有弹簧的活塞44通过圆孔27穿过空心圆轴60,将第一弹簧59的另一端焊接在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上部,第一弹簧59的上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上端的距离;将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焊接在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下部,第二弹簧34的下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下端的距离;焊接前后都须保证活塞44的轴线、第一弹簧59的轴线、第二弹簧34的轴线和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焊接后须保证第一弹簧59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34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
第九步:将第四步焊接有两转动叶片23的圆筒28放入液压缸24,转动叶片23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圆筒28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并保证每两片固定叶片73的中间有一片转动叶片23;
第十步:向液压缸24注入一定量的电流变体40,注入的电流变体40能与转动叶片23与固定叶片73的上表面平齐。
第十一步:将第一圆环形隔板17套在空心圆轴60上,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与转动叶片23的上表面,与固定叶片73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侧面与液压缸24的内壁光滑接触;
把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带螺纹的圆柱86穿过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穿过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拧入短圆轴62上的第三螺纹孔63,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带螺纹的圆柱86与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的空隙处、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三圆孔64的空隙处注入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并使得液态硅橡胶绝缘密封材料38在冷却后能填满上述空隙,通过此步可以把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与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绝缘连接,与短圆轴62非绝缘性连接;
将圆环形正极板54穿过空心圆轴60放置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9上,圆环形正极板54的下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9的上表面贴合,且将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第三外侧光孔68的轴线与圆环形正极板54上第三外侧螺纹孔56的轴线对齐(重合),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第三内侧光孔67的轴线与圆环形正极板54上第三内侧螺纹孔57的轴线对齐(重合),第三内侧螺栓58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三内侧光孔67拧入第三内侧螺纹孔57,第三外侧螺栓55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三外侧光孔68拧入第三外侧螺纹孔56,第三外侧螺栓55和第三内侧螺栓58拧紧时,第三外侧螺栓55和第三内侧螺栓58将圆环形正极板54连接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悬臂87上。
第十二步:在圆盘16的圆心处钻圆通孔a,圆通孔a的直径稍大于空心圆轴60的外直径(按常规焊接规范取具体数值),圆通孔a的轴线与圆盘16的轴线重合;再在圆盘16上关于圆盘16的轴线对称钻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各自的轴线离圆盘16的轴线的距离等于液压缸24的内半径与圆通孔a的半径之和的一半,小圆通孔b和小圆通孔c的半小于液压缸24的内半径减去圆通孔a的半径的数值的二分之一。
第十三步:将空心圆轴60的上部插入第十二步所钻圆通孔a中,圆盘16的下表面放在液压缸24的上端面上。将液压缸24的上端面焊接在圆盘16的下表面上,再将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与圆盘16在第十二步所钻圆通孔a处焊接,焊接前后都须保证液压缸24的轴线、圆盘16的轴线、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第十四步:先使用漏斗将高岭土/钛氧化物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体作为电流变体40由第十二步所钻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注满液压缸24,通过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观察电流变体已经注满液压缸24后,再将第十二步所钻小圆通孔b与小圆通孔c焊接堵死。
第十五步:在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的顶端面某处与导线70一端焊接,导线70另一端接外接电源71负极;在短圆轴62的顶端面某处与导线69焊接,导线69另一端接外接电源71正极。
第十六步:将第一永磁铁块14置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一T形槽7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5内,第一永磁铁块14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上表面与第一T形槽74的上表面贴合,即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上表面与第一T形槽7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75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一压块13置于第一T形槽74的下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76内,第一压块13的上表面与第一永磁铁块14的下表面贴合,第一压块13的下表面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下表面齐平;第一压块13上的第一光孔3的轴线与上部圆盘法兰1上的第一T形槽74上的第一螺纹孔4的轴线对齐(重合);第一螺栓2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一光孔3拧入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栓2拧紧时,第一螺栓2将第一压块13压紧。
将第五永磁铁块98置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五T形槽9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95内,第五永磁铁块98的磁极南极朝上北极朝下;第五永磁铁块98的上表面与第五T形槽94的上表面贴合,即第五永磁铁块98的上表面与第五T形槽94的上部宽度较小的柱状槽95的上表面贴合;将第五压块97置于第五T形槽94的下部宽度较大的柱状槽96内,第五压块97的上表面与第五永磁铁块98的下表面贴合,第五压块97的下表面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下表面齐平;将第五压块97上的第三光孔93的轴线与上部圆盘法兰1的第五T形槽94的第五螺纹孔92的轴线对齐;用螺栓的带螺纹端穿过第三光孔93拧入第五螺纹孔92并拧紧,将第五压块97压紧。
第十七步:在液压缸24的外表面、圆盘16的外表面、下部圆盘法兰37的外表面、上部圆盘法兰1的外表面涂上绝缘层49。
至此便可实现第二种形式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laims (10)

1.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包括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分包括:上部圆盘法兰(1)、第一永磁铁块(14)、第一压块(13)、第三永磁铁块(6)、第三压块(7);第一永磁铁块(14)通过第一压块(13)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1)内;第三永磁铁块(6)通过第三压块(7)固定在上部圆盘法兰(1)内;第三永磁铁块(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圆盘(16)、与圆盘(16)相对设置的下部圆盘法兰(37)、将圆盘(16)与下部圆盘法兰(37)无泄漏连接的液压缸(24),下部圆盘法兰(37)、圆盘(16)和液压缸(24)组成封闭式无泄漏空间,电流变体(40)充满该封闭式无泄漏空间;
该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下部分还包括:第一圆环形隔板(17)、第二圆环形隔板(29)、圆环形正极板(54)、圆环形负极板(30)、转动叶片(23)、固定叶片(73)、圆筒(28)、空心圆轴(60)、凹形圆轴(61)、短圆轴(62)、第二压块(18)、第二永磁铁块(22)、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位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中部且沿圆筒(28)轴向运动的活塞(44)、第一弹簧(59)、第二弹簧(34)、第四永磁铁块(26)、第四压块(25);
活塞(44)的圆心处设有第一圆孔(27),空心圆轴(60)穿过活塞(44)的第一圆孔(27),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无泄漏连接,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与圆盘(16)的外表面齐平且无泄漏连接;凹形圆轴(61)置于空心圆轴(60)内,短圆轴(62)置于凹形圆轴(61)里;凹形圆轴(61)不与空心圆轴(60)接触,短圆轴(62)不与凹形圆轴(61)及空心圆轴(60)接触;
圆环形正极板(54)位于圆盘(16)的下表面之下,圆环形正极板(54)的上表面与圆盘(16)的下表面不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通过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位于圆盘(16)的下表面之下,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上表面与圆盘(16)的下表面 不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位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之上,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不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通过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相连获得电源;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位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之上,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下表面与下部圆盘法兰(37)的上表面不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和圆环形负极板(30)均不与液压缸(24)接触,圆环形正极板(54)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和电流变体(40)接触,圆环形负极板(30)与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和电流变体(40)接触,
第一圆环形隔板(17)套在空心圆轴(60)上并与空心圆轴(60)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上表面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下表面光滑接触,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外圆环侧面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套在空心圆轴(60)上并与空心圆轴(60)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下表面与圆环形负极板(30)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外圆环侧面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
转动叶片(23)一侧与圆筒(28)连接,转动叶片(23)另一侧与液压缸(24)光滑接触,转动叶片(23)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光滑接触,转动叶片(23)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一侧与液压缸(24)连接,固定叶片(73)的另一侧与圆筒(28)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的上端面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光滑接触,固定叶片(73)的下端面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光滑接触,第二永磁铁块(22)通过第二压块(18)固定在转动叶片(23)内,第一小圆通孔(48)沿转动叶片(23)的高度方向分布,且当转动叶片(23)转动时,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28)上一点时,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28)的轴线重合,转动叶片(23)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28)的轴线垂直;
第一弹簧(59)的下端与活塞(44)上表面相连接,第一弹簧(59)的上端与空心圆轴(60)的上部相连接,第二弹簧(34)的一端与活塞(44)下表面相连接,第二弹簧(34)的另一端与空心圆轴(60)的圆柱面的下部相连接;
第四永磁铁块(26)通过第四压块(25)固定设置在活塞(44)内部,活塞(44)上开有第二小圆通孔(46),且当电流变体(40)流过第二小圆通孔(46) 时产生的阻尼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第四永磁铁块(2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转动叶片(23)和固定叶片(73)均为扇形结构,转动叶片(23)的内半径等于圆筒(28)的外半径;固定叶片(73)的外半径等于液压缸(24)的内半径;转动叶片(23)在液压缸(24)里关于圆筒(28)的一圆周线均布,固定叶片(73)在液压缸(24)里关于液压缸(24)的一内圆周线均布,每片转动叶片(23)处于两片固定叶片(73)的中间,圆筒(28)的高度等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下表面到第二圆环形隔板(29)上表面的距离;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内圆环直径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内圆环直径均等于空心圆轴(60)的外直径,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外圆环直径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外圆环直径等于液压缸(24)的内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上部圆盘法兰(1)的轴线、圆盘(16)的轴线、圆筒(28)的轴线、活塞(44)的轴线、下部圆盘法兰(37)的轴线、液压缸(24)的轴线、凹形圆轴(61)的轴线、短圆轴(62)的轴线、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轴线、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轴线、第二空心圆筒(50)的轴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第一永磁铁块(14)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28)上一点时,第一永磁铁块(14)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28)的轴线重合,第一永磁铁块(14)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28)的轴线垂直;第二永磁铁块(22)所受力系简化到圆筒(28)上一点时,第二永磁铁块(22)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线与圆筒(28)的轴线重合,第二永磁铁块(22)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与圆筒(28)的轴线垂直,第一弹簧(59)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第二弹簧(34)对活塞(44)的作用力的作用线与活塞(44)的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圆柱(86)依次绝缘穿过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绝缘穿过凹形圆轴(61)上的第三圆孔(64),拧入短圆轴(62)上的第三螺纹孔(63),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通过与短圆轴(62)接触与外接电源(71)的正极相连,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绝缘穿过空心圆 轴(60)上的第四圆孔(35),拧入凹形圆轴(61)上的第四螺纹孔(36),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通过与凹形圆轴(61)接触与外接电源(71)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凹形圆轴(61)与空心圆轴(60)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38),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与短圆轴(62)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3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上的圆柱(86)与空心圆轴(60)上的第二圆孔(65)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38),在悬臂式圆柱形正极板支架(66)的圆柱(88)与凹形圆轴(61)上部的空心圆轴(90)上的第四圆孔(35)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38);悬臂式圆柱形负极板支架(33)的圆柱(88)与空心圆轴(60)上的第四圆孔(35)之间的空隙处填满绝缘密封材料(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改变外接电源(71)的电流大小调节电流变体(40)的粘度系数,从而改变阻力的大小,达到主动或半主动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小圆通孔(48)的分布还有以下两种方式:a:第一小圆通孔(48)仅沿固定叶片(73)的高度方向分布;b:第一小圆通孔(48)同时沿转动叶片(23)与固定叶片(73)的高度方向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弹簧(59)的上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上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一圆环形隔板(17)的下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上端的距离;第二弹簧(34)的下端离开空心圆轴(60)的下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二圆环形隔板(29)的上表面到空心圆轴(60)下端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保持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不变时,在第三永磁铁块(6)的形状、第三压块(7)的形状、第四永磁铁块(26)的形状、第四压块(25)的形状均为圆环形时,可得到本实用新型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第一种形式;当第三永磁铁块(6)的形状、第三压 块(7)的形状、第四永磁铁块(26)的形状、第四压块(25)的形状均为柱状时,即用第五永磁铁块(98)替换第三永磁铁块(6),用第五压块(97)替换第三压块(7),用第六永磁铁块(105)替换第四永磁铁块(26),用第六压块(104)替换第四压块(25)后,得到本实用新型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的第二种形式;第五永磁铁块(98)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第六永磁铁块(105)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空心圆轴(60)的轴线重合。 
CN 201220053985 2012-02-20 2012-02-20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79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3985 CN202579797U (zh) 2012-02-20 2012-02-20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53985 CN202579797U (zh) 2012-02-20 2012-02-20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79797U true CN202579797U (zh) 2012-12-05

Family

ID=47249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53985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579797U (zh) 2012-02-20 2012-02-20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797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7191A (zh) * 2012-02-20 2012-07-04 东南大学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WO2018194467A3 (es) * 2017-02-06 2019-01-31 Universidad Tecnológica De Panamá Amortiguador rotativo usando un fluido pseudoplástico
WO2018190733A3 (es) * 2017-02-06 2019-03-21 Universidad Tecnológica De Panamá Amortiguador rotacional controlado utilizando fluidos inteligent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7191A (zh) * 2012-02-20 2012-07-04 东南大学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WO2018194467A3 (es) * 2017-02-06 2019-01-31 Universidad Tecnológica De Panamá Amortiguador rotativo usando un fluido pseudoplástico
WO2018190733A3 (es) * 2017-02-06 2019-03-21 Universidad Tecnológica De Panamá Amortiguador rotacional controlado utilizando fluidos inteligent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4931B (zh) 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146979A (zh) 无泄漏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094928B (zh) 流体阻尼器
CN202579797U (zh)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202040264U (zh) 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661353A (zh) 一种线圈组件装拆方便的磁流变阻尼器
CN203770506U (zh) 一种可发电的减振器
CN102788110A (zh) 双出杆磁流变液阻尼器及其密封结构
CN202484184U (zh) 磁力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102732B (zh) 无泄漏流体阻尼器
CN202040263U (zh) 无泄漏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537191B (zh) 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202707895U (zh) 转动与轴动流体阻尼器
CN202560920U (zh) 转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202851804U (zh) 一种电流变体电磁流体阻尼器
CN102562906B (zh) 转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588491B (zh) 转动与轴动流体阻尼器
CN202579800U (zh) 无泄漏转动流体阻尼器
CN202707903U (zh) 无泄漏转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1709762B (zh) 波纹圆柱面磁流变橡胶减振器
CN102537188A (zh) 一种电流变体电磁流体阻尼器
CN102562926B (zh) 磁力转动与轴动电流变体阻尼器
CN102562905B (zh) 转动流体阻尼器
CN202707896U (zh) 转动流体阻尼器
CN202560921U (zh) 一种无泄漏电磁流体阻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82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