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6464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64648U
CN202564648U CN2012200257816U CN201220025781U CN202564648U CN 202564648 U CN202564648 U CN 202564648U CN 2012200257816 U CN2012200257816 U CN 2012200257816U CN 201220025781 U CN201220025781 U CN 201220025781U CN 202564648 U CN202564648 U CN 202564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anked
insulating base
pin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578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周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22002578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64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64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6464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座,前段设有第一面,后段设有承载部,承载部较第一面凹陷,第一绝缘座设有端子槽,端子槽由承载部延伸至第一面且外露,第一面与一对接的电连接器的接合面相面对;第二绝缘座,叠置于第一绝缘座的承载部,设有端子槽;第一端子,组装于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脚、第一固定部、延伸部及第一接点,第一固定部与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第一接点排列位于该第一面,第一接脚伸出第一绝缘座外;及第二端子,组装于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脚、第二固定部、延伸部及第二接点,第二固定部与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第二接点排列位于第一接点后方,第二接脚伸出第二绝缘座外。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公头或电连接母座。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至图3,为一种现有的具套接壳的USB3.0随身碟,其设有一套接壳10、一塑胶座15、一电路板20及一外壳体25,其中:
该套接壳10为金属材质且前后端皆开放。
该塑胶座15的上面后段为一顶面16,上面前段为一较顶面16低的接合面18,而下面前段为一底面17,该塑胶座15上设有一排第一端子30及一排第二端子35,该第一端子30设有一不弹动的第一接点31平贴于该接合面18及一接脚32伸出该塑胶座15后端,该第二端子35设有一可上下弹动的第二接点36凸出该接合面18及一接脚37伸出该塑胶座15后端;该塑胶座15设于该套接壳10内,该塑胶座15的顶面16和底面17与该套接壳10抵接定位,该接合面18与该套接壳10间形成一连接槽12。
该电路板20上电连接一电子单元21且前段设有一排焊接点22,该电子单元21为一储存单元,该一排第一端子30的接脚32及一排第二端子35的接脚37焊接于该一排焊接点22。
该外壳体25与该套接壳10固定并包覆该套接壳10后段及电路板20。
现有构造有以下缺点:该塑胶座15必需设有该一排第一端子30及一排第二端子35在制造上甚为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排端子槽且组装一排端子,藉此达到制造上的简化。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排端子,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接合面排列分隔其上端子的接点,藉此达到制造上的简化。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其前段设有一第一面,其后段设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较该第一面凹陷,该第一绝缘座设有一排端子槽,该端子槽由承载部延伸至第一面且外露,该第一面与一对接的电连接器的接合面相面对;一第二绝缘座,其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的承载部,其设有一排端子槽;一排第一端子,其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的一排端子槽,该第一端子由后而前设有一第一接脚、一第一固定部、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接点,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该一排第一接点排列位于该第一面,该一排第一接脚伸出第一绝缘座外;及一排第二端子,其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的一排端子槽,该第二端子由后而前设有一第二接脚、一第二固定部、一延伸部及一第二接点,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该一排第二接点排列位于该一排第一接点后方,该一排第二接脚伸出第二绝缘座外。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更设有一壳体,该壳体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设有一抵接部与该壳体抵接定位。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点为平面介面,该一排第一接点不可弹动,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为一弹臂,该弹臂可于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上下弹动且弯曲凸出设有该第二接点,该第二接点较第一接点凸出。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绝缘座前段设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后方,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延伸至该第二面且在第二面外露,该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点由该一排端子槽凸出该第二面且可于该一排端子槽上下弹动。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绝缘座前段设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后方,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延伸至该第二面且在第二面外露,该一排第二接点排列位于该第二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一排第一接点及一排第二接点符合USB3.0规格。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公头,该壳体包括有一前金属壳及一塑胶外壳,该前金属壳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的抵接部与该前金属壳抵接定位,该第一、二绝缘座位于该前金属壳内,该第一面与该前金属壳形成一套接槽;抑或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抑或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前端并包覆该第一绝缘座的两侧面及下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母座,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分别连接一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每一第一、二接脚包夹搭接一电线;抑或每一第一、二接脚刺破插接搭接一电线;抑或每一第一、二接脚焊接一电线;抑或该一排第二接脚较该一排第一接脚为高。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端子的弹臂前端反折并设有一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抑或第二接点后方的弹臂设有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该第二面的端子槽两侧形成卡面,该限位凸部卡限于该卡面;抑或该弹臂前端直接卡限于该第二绝缘座。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公头,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等高且电连接一电子模组,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设有一凸点而呈弹性接脚抑或呈水平接脚。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二绝缘座为塑胶材质,该第一、二面齐平抑或相互抵接抑或齐平且相互抵接。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绝缘座的承载部设有两侧边而呈具有前边及二侧边的承载槽。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二绝缘座为前后卡合构造或上下卡合构造。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该一排第一端子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外侧。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母座,其中该一排第二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一端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该一排第二端子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外侧;抑或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宽度小于至少一讯号端子的延伸部宽度。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绝缘座的第一面与承载部间形成一垂直于第一面的垂直面,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设有垂直段配合该第一绝缘座的垂直面。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该一排第一端子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分别转折往外侧让开,使得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抑或该一排第二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弹臂宽度小于至少一讯号端子的弹臂宽度。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皆呈直线延伸,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且更设有一后塞位于该第一、二绝缘座后端,该后塞与该壳体塞紧,该后塞设有穿孔供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穿过,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分别连接一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为多层套接槽的电连接母座,每层各设有该第一、二绝缘座,其更设有一金属的壳体,该多层的第一、二绝缘座上下叠置,该壳体框围且固定该多层的第一、二绝缘座,其中不抵接壳体的第二绝缘座是设有一套接槽,而抵接壳体的第二绝缘座的第二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等高,该第二绝缘座后段底面设有一排前后延伸的卡槽,该卡槽卡定该第一接脚前段,该第一接脚不致延伸太长而晃动。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前端设有卡槽,该第一接点前端设有一卡定部,该卡定部卡定该卡槽。
如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中间较两侧凹陷而与该卡槽相通,该卡定部较该第一接点窄且低,该第一接点贴合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两侧,该卡定部经由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中间而卡定该卡槽。
藉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
1.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排端子槽且组装一排端子,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接合面排列分隔其上端子的接点,藉此达到制造上的简化。
2.二排端子的接脚可成上下二排分开而与电连接线电连接,如此较不会有电气干扰。
3.二排端子的接脚可成等高排列而易于与一电子模组电连接。
4.该一排第一接点及一排第二接点符合USB3.0规格,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
5.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而且,该一排第一端子与一排第二端子可以一片铜材一次冲压制造。
6.一排第一端子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呈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让开,如此该二第一端子的延伸部虽与二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重叠,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7.该金属的壳体可完全包覆遮蔽该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
8,设有后塞组装于该第一、二绝缘座后端与前金属壳塞紧,如此当需封胶时,胶体不致经由该第一、二绝缘座后端的孔洞流入。
9.第二绝缘座后段底面设有一排前后延伸的卡槽,该卡槽卡定该第一接脚前段,使该第一接脚不致延伸太长而晃动。
10.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可直接限位于第二绝缘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其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具套接壳的USB3.0随身碟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现有的具套接壳的USB3.0随身碟的立体半组合图。
图3是现有的具套接壳的USB3.0随身碟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二排端子排列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二排端子排列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部份侧视剖面图。
图29A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第一绝缘座反面立体图。
图29B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座反面立体图。
图29C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第一、二绝缘座组合反面立体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前金属壳立体分解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的前金属壳立体组合图。
图32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的部份侧视剖面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6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7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38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3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4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4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组合图。
图4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五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第一绝缘座 40          第一面 41
承载部 42       抵接部 43
端子槽 44       卡孔 45
垂直面 46       两侧边 47
卡扣结构 48     导块结构 49
卡槽 410        卡勾 411
第二绝缘座 50   第二面 51
抵接部 52       端子槽 54
卡面 55         凸缘 56
卡槽 57         卡扣结构 58
导块结构 59     垂直面 510
卡定部 511      卡槽 512
套接槽 520      后盖 550
第一端子 60     第一接脚 61
第一固定部 62   延伸部 63
第一接点 64     卡定部 66
垂直段 631
第二端子 70     第二接脚 71
第二固定部 72   弹臂 73
第二接点 74     限位凸部 75
限位部 76
电连接线 80     电线 81
电子模组 85     印刷电路板 86
接点 87         电子单元 88
壳体 90         前金属壳 91
塑胶外壳 95     套接槽 92
后盖 94         弹性卡扣 93
卡孔 96         卡孔 97
包合片 98
后壳 910        卡块 911
卡片 912        夹线圈 913
后塞 100        前段 101
后段 102    穿孔 103、10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公头,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及一壳体90,其中:
该第一绝缘座40为塑胶材质,其上面前段设有一第一面41,其后段上面设有一承载部42,该承载部42较该第一面41凹陷,第一面41与承载部42间形成一垂直于第一面的垂直面46,该垂直面46左右齐平,其下面为一抵接部43,其上面设有一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44及二卡孔45,该端子槽44由承载部42经垂直面46延伸至第一面41且整段大致外露,该端子槽44前端设有一卡槽410,该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中间较两侧凹陷而与该卡槽410相通。
该第二绝缘座50为塑胶材质,其前段设有一第二面51,其后段设有一抵接部52,该抵接部52较该第二面51为高,其设有一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54,该端子槽54由该第二绝缘座后端延伸至第二面51且在第二面51外露并形成上下开放的透空槽,该端子槽54前段两侧形成卡面55且前端上缘封闭,该抵接部52后端设有向上的凸缘56,该第二绝缘座50两侧各设有一卡槽57,该第二绝缘座前端设有垂直于第二面51的垂直面510,该垂直面510左右齐平,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抵接且齐平,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可与一对接的电连接母座的接合面相面对,该第二绝缘座50设有二卡笋(图未示)卡合该二卡孔45。
该一排第一端子60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端子槽44,该第一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一接脚61、一第一固定部62、一延伸部63及一第一接点64,该固定部62与端子槽44固定,该一排第一接点64排列位于该第一面41,该第一接脚61伸出第一绝缘座40后端,该一排第一接点64为平面介面,该一排第一接点64贴合端子槽44且不可弹动,该延伸部63设有垂直段631,配合该第一绝缘座的垂直面46,该第一接点64前端设有一卡定部66,该卡定部66较该第一接点64窄且低,该第一接点64贴合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两侧,该卡定部66经由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中间而卡定该卡槽410。
该一排第二端子70由后往前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该第二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二接脚71、一第二固定部72及一弹臂73,该弹臂73前段弯曲设有一凸出的第二接点74且前端反折并设有一较第二接点74宽且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75,该固定部72与端子槽54固定,该一排第二接点74排列且由该一排端子槽54凸出该第二面51且可上下弹动,该限位凸部75限位于该卡面55下,该第二接脚71伸出第二绝缘座50后端,该一排第二接脚71较该一排第一接脚61为高,该一排第一接点64位于该一排第二接点74之后。
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弹臂73前段藉由第二面51的一排端子槽54之间的隔栏而可作左右限位,且藉由该卡面55而可向上限位。
在该第二面51的长度有限的考量下,本实施例的第二接点74的前方反折形成一较宽的限位凸部75,如此限位凸部75向后可易于被卡限。
该电连接线80包括有9条电线81。
该壳体90包括有一前金属壳91及一塑胶外壳95,该前金属壳81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抵接部43、52与该前金属壳91抵接定位,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位于该前金属壳91内,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与该前金属壳91形成一套接槽92,该前金属壳91两侧各设有一弹性卡扣93,该塑胶外壳95是设有相互盖合的上、下座,其包覆固定该前金属壳91后段。
在组装上,如图7所示,该电连接线80的9条电线81分别4条一组连接至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再将每一第一接脚61包夹搭接一电线81,5条一组连接至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再将每一第二接脚71包夹搭接一电线81;接着如图8所示,将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抵接且齐平,该第二绝缘座50设有二卡笋(图未示)卡合该二卡孔45;接着将叠合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由后往前推入该前金属壳91,此时第二绝缘座50后端的凸缘56抵于前金属壳91后端,前金属壳91的弹性卡扣93卡扣于第二绝缘座50二侧的卡槽57;最后将该塑胶外壳95包覆固定该前金属壳91后段。
藉由以上构造,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各自设有一排端子,第一、二绝缘座40、50各自设有一接合面排列其上端子的接点,且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可简易与壳体固定,藉此达到制造上的简化,另外二排端子的接脚成上下二排分开,较不会有电气干扰。
请配合参阅图6A,另外,该一排第一接点64及一排第二接点74符合USB3.0规格,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70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60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70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分别转折往外侧让开而使第一接脚6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6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外侧,使得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而且,该一排第一端子60是与一排第二端子70可以一片铜材一次冲压制造;另外,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接地端子的弹臂73’的宽度小于二对讯号端子的弹臂73的宽度。
另外,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是以组装方式固定于该第一、二绝缘座,然而亦可采埋入射出方式与第一、二绝缘座固定。
请参阅图9及图9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公头,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及一壳体9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呈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让开,如此该二第一端子60的延伸部63虽与二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俯视方向重叠,然而由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二接脚61、71焊接一电线81。
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每一第一、二接脚61、71刺破插接搭接一电线81。
请参阅图12及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其为一USB3.0随身碟,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子模组85及一壳体90,其中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电子模组85设有一印刷电路板86,该印刷电路板86上设有一排9个接点87及一电子单元88,该一排接点87与该电子单元88电路连接,该电子单元88为一储存单元,其包括有记忆体及相关的电子元件;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后段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后段皆呈水平接脚且呈同一高度,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以SMT焊接方式与该电子模组85的一排9个接点87电连接。
请参阅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其为一USB3.0随身碟,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子模组85及一壳体90,其中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呈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转折让开,其同第二实施例般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请参阅图15及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14,其为一USB3.0随身碟,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子模组85及一壳体90,其中大致与第五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皆设有一凸点而呈弹性接脚,该电子模组85是设有一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一面设有一排接点87且另一面电连接一电子单元并加以封装,该电子模组85为一储存模组,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可直接弹性接触接点87或再加以焊接;该壳体90为一金属壳,其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40前端并包覆该第一绝缘座40的两侧面及下面,另设有一后盖94封盖后端。
本实施为板片型公头,不具有套接槽,其中该壳体90二侧若凸出该第一面41则可形成防呆构造。
另外该电子模组亦可为一忆记卡。
另外该壳体90亦可设计将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包覆于内,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如此即成具套接槽的公头。
请参阅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该壳体90如同第一实施例般包括有一前金属壳91及一塑胶外壳95。
请参阅图18及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的位置是成前后排列,对应的金属端子无须制作出让位的态样设计。
请参阅图20及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七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设计不同,其中第一、二绝缘座40、50皆为具有前窄后宽的设计。其次,于后段较宽的部分,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具有形成卡扣结构48、58,以利于第一、二绝缘座40、50由上下组装的方式中相互卡扣固定,如此则无须利用壳体来迫紧两者。此外,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设有两侧边47而呈具有前边及二侧边的承载槽,第二端子70于第二接点74后方的弹臂设有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75来取代反折限位凸部,可以达到在有限空间中保持压迫变形量的目的。
请参阅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设计不同,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具有形成形成导块结构49、59,以利于第一、二绝缘座40、50由前后组装的方式中相互滑扣,如此则无须利用壳体来迫紧两者。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模组为一储存模组而成一随身碟,然而本实施例构造特点可应用到其他电子装置,仅需该电子模组作变更即可设置成IC控制器、无线收发装置、MP3、GPS、录音笔、电视收视模组、无限网路卡模组、数位相机及其他电子装置等。
请参阅图23及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其为一沉板式USB3.0电连接母座,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及一壳体90,其中:
该第一绝缘座40为塑胶材质,其上面前段设有一第一面41,其后段上面设有一承载部42,该承载部42较该第一面41凹陷,其后段下面为一向下凸出的抵接部43,其上面设有一排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44。
该第二绝缘座50为塑胶材质,其前段设有一第二面51,其后段设有一抵接部52,该抵接部52较该第二面51为高,其设有一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54,该端子槽54前端两侧形成卡面55,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抵接且齐平,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可与一对接的电连接公头的接合面接合,另外,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可设计相互卡合构造。
该一排第一端子60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端子槽44,该第一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一接脚61、一第一固定部62、一延伸部63及一第一接点64,该固定部62与端子槽44固定,该第一接点64露出且略低于该第一面41,该第一接脚61伸出第一绝缘座40后端并弯折向下,该一排第一接点64为平面介面,该一排第一接点64贴合端子槽44且不可弹动。
该一排第二端子70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该第二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二接脚71、一第二固定部72及一弹臂73,该弹臂73弯曲设有一凸出的第二接点74且末端呈一水平的限位部76,该固定部72与端子槽54固定,该第二接点74凸出该第二面51且可上下弹动,该限位部76限位于该卡面55下,该第二接脚71伸出第二绝缘座50后端并弯折向下,该一排第二接脚71较该一排第一接脚61为高,该一排第一接点64位于该一排第二接点74之后。
该壳体90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包覆于内,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抵接部43、52与该壳体90抵接定位,该第一、二接合面41、51与该壳体90形成一套接槽92。
另外,该一排第一接点64及一排第二接点74符合USB3.0规格,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70可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其中该一排第二端子70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一端子60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弹臂73分别转折往外侧让开而使第二接脚7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61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7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61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脚61的外侧;抑或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宽度小于该二对讯号端子的延伸部宽度。
另外,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弹臂73亦可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让开,如此该二第一端子60的延伸部63虽与二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俯视方向重叠,然而由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请参阅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三实施例,其为一标准型式USB3.0电连接母座,其大致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该一排第一、二接脚61、71低于底面,为非沉板式,且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为反方向设计,另外,设有一后盖550盖合于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该后盖550用以定位第一、二接脚61、71。
请参阅图26至图31,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四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公头,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一壳体90及一后塞100,其中:
该第一绝缘座40为塑胶材质,其上面前段设有一第一面41,其后段上面设有一承载部42,该承载部42较该第一面41凹陷且设有两侧边47而呈具有前边及二侧边的承载槽,第一面41与承载部42间形成一垂直于第一面的垂直面46,该垂直面46左右齐平,其下面为一抵接部43,其上面设有一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44,且前后各设二个卡孔45,该后方的卡孔45旁设有一卡勾411(请参阅图29及图29A),该端子槽44由承载部42经垂直面46延伸至第一面41且整段大致外露,该端子槽44前端设有一卡槽410,该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中间较两侧凹陷而与该卡槽410相通。
该第二绝缘座50为塑胶材质,其前段设有一第二面51,其后段设有一抵接部52,该抵接部52较该第二面51为高,其设有一排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54,该端子槽54由该第二绝缘座后端延伸至第二面51且在第二面51外露并形成上下开放的透空槽,该端子槽54前段两侧形成卡面55,该抵接部52中间前端设有一凹槽59,该第二绝缘座50两侧各设有一卡槽57,该第二绝缘座前端设有垂直于第二面51的垂直面510,该垂直面510左右齐平,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该第一、二面41、51抵接且齐平,该第一、二面41、51可与一对接的电连接母座的接合面相面对,请参阅图29,该第二绝缘座50前后各设有二个卡定部511(请参阅图29B)卡定该四卡孔45,在组装上,请参阅图29及图29C,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后再往前推,该第一绝缘座40的卡勾411可卡勾该第二绝缘座50后方的卡定部511后端一侧。
该一排第一端子60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端子槽44,该第一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一接脚61、一第一固定部62、一延伸部63及一第一接点64,该固定部62与端子槽44固定,该一排第一接点64排列位于该第一面41,该第一接脚61伸出第一绝缘座40后端,该一排第一接点64为平面介面,该一排第一接点64贴合端子槽44且不可弹动,该延伸部63设有垂直段631,配合该第一绝缘座的垂直面46,该第一接点64前端设有一卡定部66,该卡定部66较该第一接点64窄且低,该第一接点64贴合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两侧,该卡定部66经由第一面的端子槽44的中间而卡定该卡槽410。
该一排第二端子70由后往前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该第二端子由后而前依序设有一第二接脚71、一第二固定部72及一弹臂73,该弹臂73前段弯曲设有一凸出的第二接点74且前端反折并设有一较第二接点74宽且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75,该固定部72与端子槽54固定,该一排第二接点74排列且由该一排端子槽54凸出该第二面51且可上下弹动,该限位凸部75限位于该卡面55下,该第二接脚71伸出第二绝缘座50后端,该一排第二接脚71较该一排第一接脚61为高,该一排第一接点64位于该一排第二接点74之后。
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弹臂73前段藉由第二面51的一排端子槽54之间的隔栏而可作左右限位,且藉由该卡面55而可向上限位。
在该第二面51的长度有限的考量下,本实施例的第二接点74的前方反折形成一较宽的限位凸部75,如此限位凸部75向后可易于被卡限。
该电连接线80包括有9条电线81。
该壳体90包括有一前金属壳91及一塑胶外壳95,该前金属壳81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的抵接部43、52与该前金属壳91抵接定位,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位于该前金属壳91内,该第一、二面41、51与该前金属壳91形成一套接槽92,该前金属壳91两侧各设有一弹性卡扣93,该前金属壳91接近后端二侧各设有一卡孔96且顶面接近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卡孔97,后端设有一包合片98,该塑胶外壳95是设有相互盖合的上、下座,其包覆固定该前金属壳91后段。请参阅图30及图31,该前金属壳91是组装一后壳910,该后壳910的二侧板各向外凸设一卡块911且接近后端设有二卡片912且后端设有一夹线圈913,该二卡块911与二卡孔96卡扣,二卡片912与二卡孔97卡扣,该夹线圈913可圈夹固定该电连接线80。
该后塞100位于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该后塞100与前金属壳91塞紧,该后塞100设有设有较宽的前段101及较窄的后段102,侧视呈凸字形,且设有二排穿孔103、104供该一排第一接脚61及该一排第二接脚71穿过,该一排第一接脚61及该一排第二接脚71呈高低二排分别平贴于后段102上、下面。
该一排第一接点64及一排第二接点74符合USB3.0规格,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70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60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70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
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呈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让开,如此该二第一端子60的延伸部63虽与二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俯视方向重叠,然而由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在组装上如下:
1.将该一排第一端子60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端子槽44,该一排第二端子70由后往前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
2.将该第二绝缘座50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40的承载部42后再往前推,该第一绝缘座40的卡勾411可卡勾该第二绝缘座50后方的卡定部511后端一侧。
3.将该后塞100组装于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二排穿孔103、104供该一排第一接脚61及该一排第二接脚71穿过,该一排第一接脚61及该一排第二接脚71呈高低二排分别平贴于后段102上、下面。
4.将该电连接线80穿过塑胶外壳95,其9条电线81分别4条一组焊接至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5条一组焊连接至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
5.将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及后塞100由后往前置入该前金属壳91内,此时前金属壳91的凸部99抵于卡第二绝缘座50的凹槽59,前金属壳91的弹性卡扣93卡扣于第二绝缘座50二侧的卡槽57。
6.将该后壳910与前金属壳91组合,该夹线圈913圈夹固定该电连接线80,该前金属壳91组装该后壳910后可完全包覆该电连接线80的电线81。
7.最后将塑胶外壳95包覆固定该前金属壳91后段。
本实施例设有后塞100组装于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与前金属壳91塞紧,如此当需封胶时,胶体不致经由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的孔洞流入,另外该前金属壳91组装有后壳910而能完全包覆遮蔽该电连接线80的多条电线。
请参阅图32至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五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公头,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一壳体90及一后塞100,其中大致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
其中差异在于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70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分别转折往外侧让开而使第一接脚6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61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71的外侧,使得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而且,该一排第一端子60是与一排第二端子70可以一片铜材一次冲压制造;另外,该一排第二端子70中间的接地端子的弹臂73宽度小于二对讯号端子的弹臂宽度。
另外,该第二绝缘座50后方的卡定部511呈卡勾状可卡勾第一绝缘座40,该前金属壳91为一体式,其同样完全包覆遮蔽该电连接线80的多条电线。
请参阅图3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六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公头,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一壳体90及一后塞100,其中大致与第十五实施例相同。
其中差异在于该前金属壳91没有包覆该电连接线80的电线81。
请参阅图36,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七实施例,其为一USB3.0电连接线母座,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座40、一第二绝缘座50、一排第一端子60、一排第二端子70、一电连接线80、一壳体90及一后塞100,其中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
其中差异在于该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和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如同第十四实施例般呈水平穿过该后塞100再与该电连接线80的电线81焊接。
请参阅图37,为本实用新型第十八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二面41、51未抵接稍有缝隙515。
请参阅图38,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九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前端由上至下皆封闭。
请参阅图3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九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座50的端子槽54前端为开放。
请参阅图4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一实施例,其为一叠层USB3.0电连接母座,其大致与第十三实施例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为上下双层设计,上、下层皆为第一、二绝缘座40、50叠合的设计,其设有一金属的壳体90及一后盖550,该多层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上下叠置,该壳体90框围且固定该双层的第一、二绝缘座40、50,其中不抵接壳体90的第二绝缘座50(上层)是设有一套接槽520,而抵接壳体90的第二绝缘座50(下层),其第二面51与该壳体90形成一套接槽92。
请参阅图4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二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六实施例相同,该一排第一接脚61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71后段皆等高,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座50后段底面设有一排前后延伸的卡槽512,该卡槽512卡定该第一接脚61前段,使该第一接脚61不致延伸太长而晃动,另外,亦可再加以热加工,使该卡槽512两侧的塑胶热熔而更加稳固卡结第一接脚61。
请参阅图4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三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二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排列如同第一实施例及第五实施例,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
请参阅图43及图4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四实施例,其大致与第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二绝缘座50前段没有设一第二面,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弹臂73前段悬空于第二绝缘座50前方,不受第二绝缘座50左右限位及向上限位。
请参阅图45及图4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五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二端子70的弹臂73前端的限位部76限位于第一绝缘座40的一卡面413下。
请参阅图4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十六实施例,其大致与第二十四实施例相同,其中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一排第一端子60的第一接脚61及一排第二端子70的第二接脚71排列如同第十五实施例,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
藉由以上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归纳以下优点:
1.叠置的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自设有一排端子槽且组装一排端子,第一、二绝缘座40、50各自设有一接合面排列分隔其上端子的接点,藉此达到制造上的简化。
2.二排端子的接脚可成上下二排分开而与电连接线电连接,如此较不会有电气干扰。
3.二排端子的接脚可成等高排列而易于与一电子模组电连接。
4.该一排第一接点64及一排第二接点74符合USB3.0规格,该一排第一端子60及一排第二端子70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
5.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而且,该一排第一端子60是与一排第二端子70可以一片铜材一次冲压制造。
6.一排第一端子60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63呈直线延伸并未分别往外侧让开,如此该二第一端子60的延伸部63虽与二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俯视方向重叠,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63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73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7.该金属的壳体可完全包覆遮蔽该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
8,设有后塞100组装于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与前金属壳91塞紧,如此当需封胶时,胶体不致经由该第一、二绝缘座40、50后端的孔洞流入。
9.第二绝缘座50后段底面设有一排前后延伸的卡槽512,该卡槽512卡定该第一接脚61前段,使该第一接脚61不致延伸太长而晃动。
10.该一排第二端子70的弹臂可直接限位于第二绝缘座50。
在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所提出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该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申请专利范围的情况,可作种种变化实施。

Claims (24)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绝缘座,其前段设有一第一面,其后段设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较该第一面凹陷,该第一绝缘座设有一排端子槽,该端子槽由承载部延伸至第一面且外露,该第一面与一对接的电连接器的接合面相面对;
一第二绝缘座,其叠置于该第一绝缘座的承载部,其设有一排端子槽;
一排第一端子,其组装于该第一绝缘座的一排端子槽,该第一端子由后而前设有一第一接脚、一第一固定部、一延伸部及一第一接点,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该一排第一接点排列位于该第一面,该一排第一接脚伸出第一绝缘座外;及
一排第二端子,其组装于该第二绝缘座的一排端子槽,该第二端子由后而前设有一第二接脚、一第二固定部、一延伸部及一第二接点,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固定,该一排第二接点排列位于该一排第一接点后方,该一排第二接脚伸出第二绝缘座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壳体,该壳体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各设有一抵接部与该壳体抵接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接点为平面介面,该一排第一接点不可弹动,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延伸部为一弹臂,该弹臂可于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上下弹动且弯曲凸出设有该第二接点,该第二接点较第一接点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座前段设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后方,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延伸至该第二面且在第二面外露,该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接点由该一排端子槽凸出该第二面且可于该一排端子槽上下弹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座前段设有一第二面,该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后方,该第二绝缘座的端子槽延伸至该第二面且在第二面外露,该一排第二接点排列位于该第二面。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接点及一排第二接点符合USB3.0规格。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公头,该壳体包括有一前金属壳及一塑胶外壳,该前金属壳框围且固定该第一、二绝缘座,该第一、二绝缘座的抵接部与该前金属壳抵接定位,该第一、二绝缘座位于该前金属壳内,该第一面与该前金属壳形成一套接槽;抑或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抑或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延伸至该第一绝缘座前端并包覆该第一绝缘座的两侧面及下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母座,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分别连接一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每一第一、二接脚包夹搭接一电线;抑或每一第一、二接脚刺破插接搭接一电线;抑或每一第一、二接脚焊接一电线;抑或该一排第二接脚较该一排第一接脚为高。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的弹臂前端反折并设有一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抑或第二接点后方的弹臂设有侧向凸出的限位凸部,该第二面的端子槽两侧形成卡面,该限位凸部卡限于该卡面;抑或该弹臂前端直接卡限于该第二绝缘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公头,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等高且电连接一电子模组,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设有一凸点而呈弹性接脚抑或呈水平接脚。
12.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绝缘座为塑胶材质,该第一、二面齐平抑或相互抵接抑或齐平且相互抵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座的承载部设有两侧边而呈具有前边及二侧边的承载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绝缘座为前后卡合构造或上下卡合构造。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该一排第一端子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的外侧。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母座,其中该一排第二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一端子为5支,中间1支为一接地端子,该接地端子二侧分别为一对讯号端子;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及一排第二端子为高频传输信号排列结构,该一排第二端子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第二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外侧,且该一排第二端子的一对讯号端子的第二接脚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二对讯号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内侧或分别设于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脚的外侧;抑或该一排第一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宽度小于至少一讯号端子的延伸部宽度。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座的第一面与承载部间形成一垂直于第一面的垂直面,该第一端子的延伸部设有垂直段配合该第一绝缘座的垂直面。
1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该一排第一端子二侧的电源及接地端子的延伸部分别转折往外侧让开,使得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俯视方向完全让开不重叠,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抑或该一排第二端子的接地端子的弹臂宽度小于至少一讯号端子的弹臂宽度。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一电连接公头,其中该一排第一端子为4支,中间2支为一对讯号端子,二侧为一电源端子及一接地端子,该一排第二端子为5支,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皆呈直线延伸,该一排第一端子的延伸部与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在侧视方向呈一高度差让开,该一排第二端子的弹臂上下弹动时不致碰触该一排第一端子。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为一金属壳,其将该第一、二绝缘座包覆于内,该第一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且还设有一后塞位于该第一、二绝缘座后端,该后塞与该壳体塞紧,该后塞设有穿孔供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穿过,该一排第一接脚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分别连接一电连接线的多条电线。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为多层套接槽的电连接母座,每层各设有该第一、二绝缘座,其还设有一金属的壳体,该多层的第一、二绝缘座上下叠置,该壳体框围且固定该多层的第一、二绝缘座,其中不抵接壳体的第二绝缘座是设有一套接槽,而抵接壳体的第二绝缘座的第二面与该壳体形成一套接槽。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一排第一接脚后段及该一排第二接脚后段皆等高,该第二绝缘座后段底面设有一排前后延伸的卡槽,该卡槽卡定该第一接脚前段,该第一接脚不致延伸太长而晃动。
23.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座的端子槽前端设有卡槽,该第一接点前端设有一卡定部,该卡定部卡定该卡槽。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中间较两侧凹陷而与该卡槽相通,该卡定部较该第一接点窄且低,该第一接点贴合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两侧,该卡定部经由第一面的端子槽的中间而卡定该卡槽。
CN2012200257816U 2011-11-29 2012-01-19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4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57816U CN202564648U (zh) 2011-11-29 2012-01-19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84267.4 2011-11-29
CN201120484267 2011-11-29
CN201120542869.0 2011-12-22
CN201120542869 2011-12-22
CN2012200257816U CN202564648U (zh) 2011-11-29 2012-01-19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64648U true CN202564648U (zh) 2012-11-28

Family

ID=47214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578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64648U (zh) 2011-11-29 2012-01-19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646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334A1 (zh) * 2015-06-05 2016-12-08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传输大电流的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CN114336125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插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2334A1 (zh) * 2015-06-05 2016-12-08 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传输大电流的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
CN114336125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深圳市西点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Usb连接器插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JP557124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355730Y (zh) 电连接器
CN107078430A (zh) 正反双向电连接器
CN201160164Y (zh) 电连接器
JP3530046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201608308U (zh) 电连接器
CN106558804B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CN205081305U (zh) 正反双向插接的电连接器及其端子和弹性卡扣
CN107681349B (zh) 电连接器
CN205543504U (zh) 电连接器
CN202564648U (zh) 电连接器
CN204304087U (zh) 电连接器
CN204858026U (zh) 具有金属外壳的双面电连接公头
CN10540624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89695B (zh) 电连接器
TWI244811B (en) A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202797347U (zh) 具有套接壳的电连接公头
CN103493304A (zh) 压接端子和接合连接器
CN2491977Y (zh) 电连接器
CN202178413U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3690571U (zh) 电连接插座
CN103594881B (zh) 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804584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