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2635U -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2635U
CN202542635U CN201220101495.3U CN201220101495U CN202542635U CN 202542635 U CN202542635 U CN 202542635U CN 201220101495 U CN201220101495 U CN 201220101495U CN 202542635 U CN202542635 U CN 202542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ulley
side fixed
assembly
sedan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1014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健聪
杨建荣
杜海军
郑金伍
周元林
马依萍
高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nan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na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nan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na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1014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2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2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26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对重以及绳轮升降机构,所述的绳轮升降机构包括包含曳引机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和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上的对重绳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曳引比为2n∶1,n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曳引机设置在机房内且曳引机投影位置在轿厢深度方向的中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曳引比在8∶1以上绕绳结构,使曳引机可提升的电梯载重达到30000kg以上;2)曳引机布置在轿厢的中部,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梯起动时的偏斜量。

Description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尤其涉及一种一次载运量可达30000kg以上的多绕比曳引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中的诸多领域对大吨位货梯的需求日益增多。目前大吨位曳引电梯的曳引比多为4∶1结构,但国内企业生产研制的电梯曳引机最大载荷为2500k、速度为2.0m/s,如果依然选用4∶1的绕绳结构则电梯载重只能达到10000kg,大于10000kg载重的电梯就无法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改变传统曳引绳绕绳结构有效提升曳引电梯载重的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对重以及绳轮升降机构,所述的绳轮升降机构包括包含曳引机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和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上的对重绳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曳引比为2n∶1,n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曳引机设置在机房内且曳引机投影位置在轿厢深度方向的中部,其中:
所述的对重绳轮组中对重绳轮组件的数量为n,这些对重绳轮组件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对重顶部;
当n为偶数时,所述的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2个;当n为奇数时,所述的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1)/2+2]个,这些轿顶绳轮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前部和后部位置;
所述的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中对重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n-1个,这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分别设置在井道上部的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对重的位置处;
所述设置在机房内的轿厢侧定滑轮组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加一个,这些轿厢侧定滑组件设置在井道上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分别对应轿厢顶部的中部、前部和后部位置处;
所述的曳引绳一端在对重侧绕过曳引机,再依次按一个对重绳轮组件和一个对重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各个对重绳轮组件和各个对重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当n为偶数时,曳引绳另一端在轿厢侧绕过曳引机,再依次按一个轿顶绳轮组件和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的n/2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分成两股,分为A股曳引绳和B股曳引绳,A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前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的n/2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B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后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后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的n/2个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而当n为奇数时,曳引绳另一端在轿厢侧绕过曳引机23,再依次按一个轿顶绳轮组件和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的(n-1)/2个轿顶绳轮组件和[(n-1)/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分为A股曳引绳和B股曳引绳,A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前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的(n+1)/2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n+1)/2]-1个轿顶绳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B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后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后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的(n+1)/2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n+1)/2]-1个轿顶绳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所述的对重绳轮组中各对重绳轮组件排列在对重顶部厚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从所述对重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两侧均匀分布。
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是指在轿厢深度方向上,距轿厢前端部约四分之一的深度位置处,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是指在轿厢深度方向上,距轿厢尾端部约四分之一的深度位置处,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则是指在轿厢深度方向上,约在深度方向中心线正负八分之一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曳引比在8∶1以上绕绳结构,使曳引机可提升的电梯载重达到30000kg以上;2)曳引机布置在轿厢的中部,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梯起动时的偏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吨位电梯12∶1绕绳方式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2是图1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B向示意图;
图4是图1C向示意图;
图5是图1D向示意图;
图6是图1E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大吨位电梯8∶1绕绳方式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8是图7A向示意图;
图9是图7B向示意图;
图10是图7C向示意图;
图11是图7D向示意图;
图12是图7E向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大吨位电梯14∶1绕绳方式平面投影示意图;
图14是图13A向示意图;
图15是图13B向示意图;
图16是图13C向示意图;
图17是图13D向示意图;
图18是图13E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描述:
实施例一:大吨位电梯12∶1绕绳方式。
实施例一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2-第四轿顶绳轮组件、3-第五轿顶绳轮组件、4-第六轿顶绳轮组件、5-A股曳引绳头装置、6-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7-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8-A股曳引绳、9-第七轿顶绳轮组件、10-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1-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2-B股曳引绳头装置、13-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4-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5-B股曳引绳、16-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7-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8-第三轿顶绳轮组件、19-曳引机、20-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1-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2-曳引绳、23-对重、24-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5-第五对重绳轮组件、26-第四对重绳轮组件、27-第三对重绳轮组件、28-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9-第一对重绳轮组件、30-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31-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2-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3-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4-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5-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6-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7-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8-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9-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
请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的曳引比为2n∶1,这里n=6,即12∶1,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3、包含曳引机19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以及包括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1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23上的对重绳轮组的绳轮升降机构,曳引机19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在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对重绳轮组中对重绳轮组件的数量等于n,为曳引比的一半即有六个,而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2即有九个,机房内对重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n-1即有五个,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加一个即有十个。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6、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7和第三轿顶绳轮组件18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的同一直线上,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和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同一直线上,第七轿顶绳轮组件9、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0和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1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同一直线上。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是指在轿厢1深度方向上,距轿厢1前端部约四分之一的深度位置处,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是指在轿厢1深度方向上,距轿厢1尾端部约四分之一的深度位置处,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则是指在轿厢1深度方向上,约在偏离深度方向中心线正负八分之一的范围之内。
六个对重绳轮组件即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9、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8、第三对重绳轮组件27、第四对重绳轮组件26、第五对重绳轮组件25以及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4分别排列在对重(23)顶部厚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从对重(2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两侧均匀分布。
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0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1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处,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6和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7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前部的位置处,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3和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4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后部位置处,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8和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7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中部的右侧位置处,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9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前部的右侧位置处,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6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后部的右侧位置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5、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4、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3、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2和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1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对重23的位置处。
如图1至图6所示,曳引绳22一端在对重侧依次绕过曳引机19、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9、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5、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8、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4、第三对重绳轮组件27、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3、第四对重绳轮组件26、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2、第五对重绳轮组件25、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1、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4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30相联接,对重23与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4、第五对重绳轮组件25、第四对重绳轮组件26、第三对重绳轮组件27、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8、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9联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n为偶数,则曳引绳22另一端在轿厢侧依次绕过曳引机19、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6、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0、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7、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1、第三轿顶绳轮组件18,曳引绳22绕过第三轿顶绳轮组件18后分成两股,即A股曳引绳8和B股曳引绳15,A股曳引绳8绕过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8、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9转向轿厢1的前部依次绕过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7、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6、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5相联接。B股曳引绳15绕过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7、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36转向轿厢1后部依次绕过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1、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4、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0、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3、第七轿顶绳轮组件9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12相联接。
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6、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7、第三轿顶绳轮组件18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1、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0、第七轿顶绳轮组件9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
采用上述结构使曳引机19可提升的电梯载重达到30000kg;曳引机19布置在轿厢1的中部,曳引绳22从轿厢1的中部分成两股分别绕向轿厢1的前部与后部,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梯起动时的偏斜量。
实施例二:大吨位电梯8∶1绕绳方式。
实施例二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2-第三轿顶绳轮组件、3-第四轿顶绳轮组件、4-A股曳引绳头装置、5-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6-A股曳引绳、7-第五轿顶绳轮组件、8-第六轿顶绳轮组件、9-B股曳引绳头装置、10-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1-B股曳引绳、12-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3-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4-曳引机、15-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6-曳引绳、17-对重、18-第四对重绳轮组件、19-第三对重绳轮组件、20-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1-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2-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23-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4-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5-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6-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7-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8-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9-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
请参见图7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的曳引比为2n∶1,这里n=4,即8∶1,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17、包含曳引机14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以及包括设置在井道上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1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17上的对重绳轮组的绳轮升降机构,曳引机14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在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对重绳轮组中对重绳轮组件的数量等于n,为曳引比的一半即有4个,而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等于3n/2,即有6个,机房内对重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n-1即有三个,而轿厢侧定滑滑轮组件的数量为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加一个即有七个。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2、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3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同一直线上,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第四轿顶绳轮组件3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同一直线上,第五轿顶绳轮组件7、第六轿顶绳轮组件8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同一直线上。
四个对重绳轮组件即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1、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0、第三对重绳轮组件19、第四对重绳轮组件18分别排列在对重17顶部厚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从对重1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两侧均匀分布。
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5设置在机房内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处,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5设置在机房内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前部的位置处,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0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后部位置处,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7和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8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中部的右侧位置处,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9设置在机房内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前部的右侧位置处,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6设置在机房内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后部的右侧位置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5、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4、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3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对重17的位置处。
如图7至图12所示,曳引绳16一端在对重侧依次绕过曳引机14、第一对重绳轮组件21、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5、第二对重绳轮组件20、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4、第三对重绳轮组件19、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23、第四对重绳轮组件18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22相联接。
本实施例中n为偶数,则曳引绳16另一端在轿厢侧依次绕过曳引机14、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2、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5、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3,曳引绳16绕过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3后分成两股,即A股曳引绳6和B股曳引绳11,A股曳引绳6绕过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8、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9转向轿厢1的前部依次绕过第四轿顶绳轮组件3、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5、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4相联接。B股曳引绳11绕过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7、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6转向轿厢1后部依次绕过第六轿顶绳轮组件8、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0、第五轿顶绳轮组件7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9相联接。
第一轿顶绳轮组件12、第二轿顶绳轮组件13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第四轿顶绳轮组件3、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第六轿顶绳轮组件8、第五轿顶绳轮组件7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
采用上述结构使曳引机14可提升的电梯载重达到20000kg;曳引机14布置在轿厢1的中部,曳引绳16从轿厢1的中部分成两股分别绕向轿厢1的前部与后部,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梯起动时的偏斜量。
实施例三:大吨位电梯14∶1绕绳方式。
实施例三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2-第四轿顶绳轮组件、3-第五轿顶绳轮组件、4-第六轿顶绳轮组件、5-第七轿顶绳轮组件、6-A股曳引绳头装置、7-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8-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9-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0-A股曳引绳、11-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2-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3-第十轿顶绳轮组件、14-第十一轿顶绳轮组件、15-B股曳引绳头装置、16-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7-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8-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9-B股曳引绳、20-第一轿顶绳轮组件、21-第二轿顶绳轮组件、22-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3-曳引机、24-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5-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6-曳引绳、27-对重、28-第七对重绳轮组件、29-第六对重绳轮组件、30-第五对重绳轮组件、31-第四对重绳轮组件、32-第三对重绳轮组件、33-第二对重绳轮组件、34-第一对重绳轮组件、35-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36-第六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7-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8-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9-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0-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1-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2-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3-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4-第十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5-第十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
请参见图13至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的曳引比为2×7∶1,即14∶1,n=7,电梯包括轿厢1、对重27、包含曳引机23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以及包括设置在井道上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1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27上的对重绳轮组的绳轮升降机构,曳引机23设置在机房内其投影位置在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
n为奇数时,对重绳轮组中对重绳轮组件的数量为n,为曳引比的一半即有七个,而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1)/2)+2]个即有十一个,机房内对重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n-1个,即有六个,而轿厢侧定滑滑轮组件的数量为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加一个即有十二个。第一轿顶绳轮组件20、第二轿顶绳轮组件21和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2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同一直线上,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和第七轿顶绳轮组件5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同一直线上,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1、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2、第十轿顶绳轮组件13和第十一轿顶绳轮组件14分别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同一直线上。
七个对重绳轮组件即第一对重绳轮组件34、第二对重绳轮组件33、第三对重绳轮组件32、第四对重绳轮组件31、第五对重绳轮组件30、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9以及第七对重绳轮组件28分别排列在对重27顶部厚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从对重27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两侧均匀分布。
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4和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5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中部的位置处,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7、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8和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9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前部的位置处,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6、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7和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8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的后部位置处,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3和第十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4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中部的右侧位置处,第十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5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前部的右侧位置处,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2设置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于轿厢1深度方向后部的右侧位置处,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1、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0、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9、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8、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7和第六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6设置在机房内其投影位置对应对重27的位置处。
如图13至图18所示,曳引绳26一端在对重侧依次绕过曳引机23、第一对重绳轮组件34、第一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1、第二对重绳轮组件33、第二对重侧定滑轮组件40、第三对重绳轮组件32、第三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9、第四对重绳轮组件31、第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8、第五对重绳轮组件30、第五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7、第六对重绳轮组件29、第六对重侧定滑轮组件36、第七对重绳轮组件28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35相联接。
本实施例中n为奇数,则曳引绳26在轿厢侧依次绕过曳引机23、第一轿顶绳轮组件20、第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4、第二轿顶绳轮组件21、第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25、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2,曳引绳26绕过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2后分成两股,即A股曳引绳10和B股曳引绳19,A股曳引绳10绕过第十一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4、第十二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5后转向轿厢1的前部依次绕过第七轿顶绳轮组件5、第五轿厢侧定滑轮组件9、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第四轿厢侧定滑轮组件8、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第三轿厢侧定滑轮组件7、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再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6相联接。B股曳引绳19绕过第九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3、第十轿厢侧定滑轮组件42后转向轿厢1后部依次绕过第十一轿顶绳轮组件14、第八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8、第十轿顶绳轮组件13、第七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7、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2、第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16、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1再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15相联接。
第一轿顶绳轮组件20、第二轿顶绳轮组件21、第三轿顶绳轮组件22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第七轿顶绳轮组件5、第六轿顶绳轮组件4、第五轿顶绳轮组件3、第四轿顶绳轮组件2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第十一轿顶绳轮组件14、第十轿顶绳轮组件13、第九轿顶绳轮组件12、第八轿顶绳轮组件11设置在轿厢1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
采用上述结构使曳引机23可提升的电梯载重达到35000kg;曳引机23布置在轿厢1的中部,曳引绳26从轿厢1的中部分成两股分别绕向轿厢1的前部与后部,可以有效的减小电梯起动时的偏斜量。

Claims (2)

1.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所述电梯包括轿厢、对重以及绳轮升降机构,所述的绳轮升降机构包括包含曳引机在内的驱动控制系统、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和轿厢侧定滑轮组、设置在轿厢上的轿顶绳轮组以及设置在对重上的对重绳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曳引比为2n∶1,n为大于等于4的正整数,曳引机设置在机房内且曳引机投影位置在轿厢深度方向的中部,其中:
所述的对重绳轮组中对重绳轮组件的数量为n,这些对重绳轮组件分别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对重顶部;
当n为偶数时,所述的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2个;当n为奇数时,所述的轿顶绳轮组中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为[3(n-1)/2+2]个,这些轿顶绳轮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前部和后部位置;
所述的设置在机房内的对重侧定滑轮组中对重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n-1个,这些对重侧定滑轮组件分别设置在井道上部的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对应对重的位置处;
所述设置在机房内的轿厢侧定滑轮组中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数量为轿顶绳轮组件的数量加一个,这些轿厢侧定滑组件设置在井道上部机房内且其投影位置分别对应轿厢顶部的中部、前部和后部位置处;
所述的曳引绳一端在对重侧绕过曳引机,再依次按一个对重绳轮组件和一个对重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各个对重绳轮组件和各个对重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对重侧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当n为偶数时,曳引绳另一端在轿厢侧绕过曳引机,再依次按一个轿 顶绳轮组件和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的n/2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分成两股,分为A股曳引绳和B股曳引绳,A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前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的n/2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B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后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后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的n/2个轿顶绳轮组件和(n/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而当n为奇数时,曳引绳另一端在轿厢侧绕过曳引机(23),再依次按一个轿顶绳轮组件和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的(n-1)/2个轿顶绳轮组件和[(n-1)/2]-1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分为A股曳引绳和B股曳引绳,A股曳引绳绕过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前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前部的(n+1)/2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n+1)/2]-1个轿顶绳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A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B股曳引绳绕过两 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后转向轿厢的后部,这两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的投影位置在远离对重的轿厢一侧及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中部靠后的位置,再按一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一个轿顶绳轮组件间隔重复绕过设置在轿厢顶部深度方向的后部的(n+1)/2个轿厢侧定滑轮组件和[(n+1)/2]-1个轿顶绳轮组件后与固定在机房内的B股曳引绳头装置相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绳轮组中各对重绳轮组件排列在对重顶部厚度方向中心线上并且从所述对重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两侧均匀分布。 
CN201220101495.3U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2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01495.3U CN202542635U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101495.3U CN202542635U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2635U true CN202542635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3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1014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42635U (zh) 2012-03-13 2012-03-13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263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78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CN110467086A (zh) * 2019-07-19 2019-11-19 佛山菱王科技有限公司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0510485A (zh) * 2019-08-05 2019-11-29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弓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0668290A (zh) * 2019-09-18 2020-01-10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CN111924679A (zh) * 2020-09-14 2020-11-13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高曳引比分绕式电梯曳引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783A (zh) * 2012-03-13 2012-07-25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CN102602783B (zh) * 2012-03-13 2014-03-26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CN110467086A (zh) * 2019-07-19 2019-11-19 佛山菱王科技有限公司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8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0510485A (zh) * 2019-08-05 2019-11-29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弓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0510485B (zh) * 2019-08-05 2024-03-01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底托式8比1无机房电梯的弓字型绕绳曳引结构
CN110668290A (zh) * 2019-09-18 2020-01-10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CN110668290B (zh) * 2019-09-18 2023-11-14 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弓字型电梯承重结构
CN111924679A (zh) * 2020-09-14 2020-11-13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高曳引比分绕式电梯曳引系统
CN111924679B (zh) * 2020-09-14 2024-06-04 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高曳引比分绕式电梯曳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42635U (zh)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WO2014195573A3 (en) A drive machine for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CN102602783A (zh) 一种大吨位多绕比曳引电梯
CN203511303U (zh) 一种行走机械全液压两轮四轮驱动装置
KR101597871B1 (ko) 매달기용 체인
CN204755738U (zh) 电梯曳引机的防偏移钢带及其所用的曳引轮
CN202499633U (zh) 一种大吨位曳引载货电梯
CN202987197U (zh) 地铁疏导人流提示装置
CN101823513A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
CN103171996A (zh) 一种拉力称重叉车
CN203593495U (zh) 无机房后对重别墅梯装置
CN107013065A (zh) 一种升降横移机械车库液压提升装置
CN104616763A (zh) 一种含有钢丝绳骨架具备提升牵引功能的复合带电缆
CN203009698U (zh) 一种双倍节距无声链
CN203199840U (zh) 电梯导带轮
CN101837919B (zh) 一种电梯
CN103287974A (zh) 轮胎式起重机的行星驱动机构
CN102862924B (zh) 一种钢丝绳一体化卷筒
CN205634719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滑轮装置
CN202369231U (zh) 用于电梯曳引传动和电源供给的集成构件
CN201646917U (zh) 一种履带起重机行走装置
CN110670932A (zh) 一种车库曳引升降系统
CN201570125U (zh) 公交车乘客报站装置
CN215626039U (zh) 多绕组复合曳引电梯
CN211545599U (zh) 一种能够避免对重部件与挡绳部件干涉的轿底轮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3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