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42374U -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542374U
CN202542374U CN201220016414XU CN201220016414U CN202542374U CN 202542374 U CN202542374 U CN 202542374U CN 201220016414X U CN201220016414X U CN 201220016414XU CN 201220016414 U CN201220016414 U CN 201220016414U CN 202542374 U CN202542374 U CN 202542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device
resistant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sealing
elevated tempera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164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文立
李俊峰
李松庚
杨崇广
封兵海
都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Zhongk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ZHOU ZHONGKE ENERGY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ZHOU ZHONGKE ENERGY CO Ltd,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of CAS filed Critical JIZHOU ZHONGK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164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542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542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5423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包括:电机控制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还包括同轴设置在物料输送系统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冷却密封系统,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包括固体隔热密封装置,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通过螺旋轴接口连通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上方设有固体入料口,其下方设有出料口,通过固体隔热密封装置的固体颗粒,用于隔热和降温。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固体隔热密封装置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为一柱形腔体,所述的柱形腔体的壳体呈空心夹层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可输送高温物料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输送器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输送器,一般是电机与螺旋轴直接相联接,通过电机的直接控制以输送物料,从而导致这种螺旋输送器只能在常温或者较低温度下操作。因此,现有输送器的缺点在于,倘若输送物料为高温物料时,电机会因螺旋轴以及螺旋输送器外壳的导热而极易发生变形损坏,甚至失去控制作用,导致使用寿命较短,检修、安装等都很困难。另一方面,输送器中的轴承润滑油也不耐高温。
为了便于输送高温物料,曾有人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冷螺旋输送机,通过在机壳外层设水套管和冷却水管,以降低螺旋轴的温度,但是这种实用新型要求供水水压不低于0.6~0.8Mpa,这种仅有单一冷却单元的水冷螺旋输送机,对最低水压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其运行条件又较苛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常用螺旋输送器不适用于输送高温物料的诸多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通过冷却密封系统的三级冷却,即通过固体隔热密封装置实现对输送物料的隔热密封,并通过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使螺旋轴心以及螺旋输送器的外壳达到降温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操作螺旋输送器,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包括:电机控制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设置在物料输送系统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冷却密封系统,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包括固体隔热密封装置,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通过螺旋轴接口连通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上方设有固体入料口7,其下方设有出料口8,通过固体隔热密封装置的固体颗粒,用于隔热和降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固体隔热密封装置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为一柱形腔体,该柱形腔体内通入冷却气,经由冷却气入口9和冷却气出口10形成气体冷却;所述的柱形腔体的壳体呈空心夹层结构,该空心夹层结构内通入冷却液,经由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形成循环液体冷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入口1、物料出口2、螺旋叶片3、螺旋轴4和外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5和减速器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螺旋轴通过冷却密封系统后与控制电机5和减速器6联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中的固体颗粒是砂子或煤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中冷却气是空气或工业过程中的废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中的液体是水或油。
本实用新型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最高温度可达900℃。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中的固体颗粒可以是砂子、煤灰等。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中冷却气可以是空气、以及工业过程中的其它废气。所述的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中的液体可以是水、油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密封系统中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绝高温螺旋输送系统部分的温度;另一方面通过吸附或阻隔高温物料中的气体或液体成分,从而达到密封、降温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密封系统中气体冷却装置,通过循环流动的气体,对螺旋轴心起到降温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密封系统中循环液体冷却装置,通过循环流动的液体,可降低与电机相联接的螺旋输送器外壳的温度。
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输送高温物料等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密封系统的三级冷却,实现对输送物料的隔热、密封,并使螺旋轴心以及螺旋输送器的外壳达到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物料入口      2、物料出口        3、螺旋叶片
4、螺旋轴        5、电机            6、减速器
7、固体入料口    8、固体出料口      9、冷却气入口
10、冷却气出口   11、冷却液入口     12、冷却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高温物料输送系统、冷却密封系统和电机控制系统,其中高温物料输送系统由物料入口1、物料出口2、螺旋叶片3、螺旋轴4和外壳构成;冷却密封系统包括固体隔热密封装置、气体冷却装置、循环液体冷却装置,固体隔热密封装置由固体入料口7和出料口8构成,气体冷却装置由冷却气入口9和出口10构成,循环液体冷却装置由冷却液入口11和出口12构成;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5和减速器6。而且,螺旋轴通过冷却密封系统后与控制电机5和减速器6联接。
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实施步骤如下:
1)高温固体物料由物料入口1送入螺旋输送器主体中,通过电机5控制螺旋轴4,带动螺旋叶片3,使物料从出口2排出;
2)同轴设置于物料输送系统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主要起隔热的作用,将螺旋输送器主体和电机控制系统隔开,使得电机和螺旋输送器主体的高温部分不直接接触;另一方面,由于在高温条件下,螺旋输送器主体中的煤颗粒有可能发生热解析出挥发分,产生的热解气和焦油会通过螺旋轴接口处进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那么,通过固体隔热密封装置的固体颗粒的冲刷作用,将气体或液体带出,并带出部分热量,降低了温度;
3)通过气体冷却装置的降温作用,降低了螺旋轴4的轴心温度;
4)通过循环液体冷却装置的冷却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螺旋输送器外壳的温度。
实施例1
700℃的高温烟煤颗粒由物料入口送入螺旋输送器主体中,通过电机控制螺旋轴并带动螺旋叶片,输送煤颗粒从出口排出;在700℃的温度条件下,煤颗粒有可能发生热解析出挥发分,产生的热解气和焦油通过螺旋轴接口处进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通过沙子的冲刷将热解气和焦油带出,并带出部分热量,降低了温度;通过循环空气的冷却降低了螺旋轴心的温度;通过循环水的冷却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螺旋输送器外壳的温度。
实施例2
750℃的高温褐煤颗粒由物料入口送入螺旋输送器主体中,通过电机控制螺旋轴并带动螺旋叶片,输送煤颗粒从出口排出;750℃时煤颗粒发生热解析出挥发分,产生的气体和焦油通过螺旋轴接口处进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通过煤灰的冲刷将热解气和焦油带出,并带出部分热量;通过循环煤气的冷却降低了螺旋轴心的温度;通过循环油的冷却作用,进一步降低了螺旋输送器外壳的温度。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包括:电机控制系统和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同轴设置在物料输送系统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冷却密封系统,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包括固体隔热密封装置,该固体隔热密封装置通过螺旋轴接口连通物料输送系统;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上方设有固体入料口(7),其下方设有出料口(8),通过固体隔热密封装置的固体颗粒,用于隔热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密封系统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固体隔热密封装置和电机控制系统之间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和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为一柱形腔体,该柱形腔体内通入冷却气,经由冷却气入口(9)和冷却气出口(10)形成气体冷却;所述的柱形腔体的壳体呈空心夹层结构,该空心夹层结构内通入冷却液,经由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形成循环液体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料输送系统包括:物料入口(1)、物料出口(2)、螺旋叶片(3)、螺旋轴(4)和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控制系统包括电机(5)和减速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轴通过冷却密封系统后与控制电机(5)和减速器(6)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体隔热密封装置中的固体颗粒是砂子或煤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冷却装置中冷却气是空气或工业过程中的废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液体冷却装置中的液体是水或油。
CN201220016414XU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2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6414XU CN202542374U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16414XU CN202542374U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542374U true CN202542374U (zh) 2012-11-21

Family

ID=47163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1641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542374U (zh) 2012-01-12 2012-01-12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54237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608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CN10692720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氢氟化混合物料的螺旋输送器
CN109341376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608A (zh) * 2012-01-12 2012-07-11 冀州中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CN106927201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氢氟化混合物料的螺旋输送器
CN109341376A (zh) * 2018-10-29 2019-02-15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活性炭再生设备余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3842B (zh) 生物质高压炭化炉木炭产物的锁气输送工艺及其设备
CN202864471U (zh) 三水内冷高温物料输送机
CN102139800B (zh) 高温保温螺旋输送机
CN105668568B (zh) 生产电石的系统及其方法
CN201416642Y (zh) 一种高温耐压星型给料机的轴密封装置
CN202542374U (zh)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CN102556608B (zh) 一种耐高温的螺旋输送器
CN102260514B (zh) 一种裂解装置
CN203794834U (zh) 一种用于干馏小颗粒的多层回转窑
CN201980703U (zh) 高温保温螺旋输送机
CN102052686A (zh) 一种风冷干式排渣系统
CN2910931Y (zh) 废橡胶裂解制燃油用裂解炉
CN204454997U (zh) 旋转式粉煤热解反应器
CN203972022U (zh) 一种气化炉大通道碎渣机
CN203431832U (zh) 圆柱式送料系统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机
CN112827541A (zh) 一种具备彻底冷却功能的工业炉煤渣转移设备
CN206289222U (zh) 流化床气化系统分离渣煤粉碎再循环气化装置
CN204110815U (zh) 具有滤液功能的螺旋输送机
CN110066674A (zh) 一种轮胎裂解炭渣和油气分离装置
CN206828553U (zh) 一种高炉渣余热利用装置
CN209778753U (zh) 一种连续裂解设备
CN202670653U (zh) 高温水冷螺旋输送机
CN102836772B (zh) 一种耐高温电石破碎机
CN107057731A (zh) 利用电磁波进行生物质碳化的设备
CN210449363U (zh) 一种高炉渣余热利用的排渣碎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053200 639 Jinji South Street, Jizhou District, Hengshui, Hebei.

Co-patentee after: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Hebei Zhongke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639, Jinji South Street, Jizhou, Hebei, Hebei

Co-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atentee before: Jizhou Zhongke Ener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