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5598U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5598U
CN202495598U CN 201220104101 CN201220104101U CN202495598U CN 202495598 U CN202495598 U CN 202495598U CN 201220104101 CN201220104101 CN 201220104101 CN 201220104101 U CN201220104101 U CN 201220104101U CN 202495598 U CN202495598 U CN 202495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b
upper limb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ng termina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1041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世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z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1041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5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5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55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上缘导电端子及若干下缘导电端子,上缘导电端子自弹性接触部末端向后折弯延伸形成倒钩部,相应地,在绝缘本体内与倒钩部对应的部位设有挂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挂于对应的挂台上,而且绝缘本体内与倒钩部对应的部位具有供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且活动空间的上壁为封闭,通过倒钩部与挂台及活动空间的配合,形成增压机构,上缘导电端子有预压力,提高了接触性能,而且由于活动空间上端为封闭,当子卡插入并压卡后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不会有漏出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风险。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缘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INI PCI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MINI PCI连接器中,其一种设计是端子均为利用插针式结构设计,从而插设于绝缘本体,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 200820003164.X背景技术所揭示的端子结构设计,端子插针式结构虽具有制程简单、不良率低的效益,但此类整体的结构产品高度较高,无法满足电子产品日益轻薄的市场要求。而且如ZL 200820003164.X背景技术所揭示的一种连续PIN折弯式上缘导电端子A2,如图1所示,其上缘导电端子A2倒钩平台A25在预压块的作用下,挂在绝缘本体A1挂台A15上,上缘导电端子A1本身有一定预压力F作用挂在绝缘本体A1挂台A15上,但其挂台A15体积较小容易破损及过炉后易变形,直接导致尺寸不稳定;绝缘本体A1为配合上缘导电端子A2在表面做了限位缺口A14,这样就减少客户端吸取面积;插卡压卡后上缘导电端子A2倒钩平台A25有漏出绝缘本体A1表面的风险。如图2所示为另一种连续PIN折弯式上缘导电端子B2,没有预压量,影响插卡力,会造成功能性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缘连接器,该卡缘连接器的上缘导电端子接触部的结构设计具有优化设计的增压结构,使得其结构组装简单、不良率较低、尺寸稳定,能够满足客户需求,更有利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呈上下排相对设置的若干上缘导电端子及若干下缘导电端子;绝缘本体自前端向后形成有插卡槽,绝缘本体具有若干与插卡槽连通的上缘端子插槽,上缘导电端子具有与上缘端子插槽相配合以固定上缘导电端子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后延伸并可用于与母板焊接导通的焊接部以及自固持部向前延伸并可用于与子卡接触导通的弹性接触部,弹性接触部自末端向后折弯延伸形成倒钩部,且倒钩部具有的宽度大于弹性接触部具有的宽度;绝缘本体内与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挂台,绝缘本体更形成开设于挂台的接触部导向槽,接触部导向槽与插卡槽连通,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挂设于对应的挂台上,且弹性接触部位于接触部导向槽,绝缘本体内与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对应的部位构成具有供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且形成活动空间的上壁为封闭,挂台与活动空间的上壁呈上下的挡止倒钩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较佳地,每个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所对应的挂台皆是自所在的形成上缘端子插槽的相对两侧壁的前端部相对称突伸而形成,且挂台之间具有间隙而构成所述接触部导向槽。
较佳地,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由弯折臂和平台部构成,所述弯折臂是自所述弹性接触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及向后弯折而成,平台部是自弯折臂向后延伸而成,平台部的宽度大于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挂台挡止所倒钩部的平台部。
较佳地,所述以供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是自绝缘本体形成所述插卡槽的上壁部由前向后凹进呈开口状于绝缘本体前端的半封闭槽。
所述卡缘连接器可以为MINI PCI卡缘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自上缘导电端子的弹性接触部前端向后折弯延伸形成倒钩部,且倒钩部的宽度大于弹性接触部的宽度,相应地,在绝缘本体内与倒钩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挂台,且在挂台中间设有接触部导向槽,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挂于对应的挂台上,且弹性接触部位于接触部导向槽,而且绝缘本体内与倒钩部对应的部位构成有供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且活动空间的上壁为封闭;通过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与绝缘本体内的挂台及活动空间之间的配合,形成一个增压机构,提高了接触性能,上缘导电端子有预压力,可更好的与子卡接触,提高了接触性能,而且由于活动空间的上壁为封闭,当将子卡插入并压卡后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在绝缘本体内,不会有漏出绝缘本体上表面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上缘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上缘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缘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缘导电端子组装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上缘导电端子组装到位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子卡插入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剖视示意图;
图11为子卡插入本实用新型卡缘连接器并下压到位后上缘导电端子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可为MINI PCI连接器的卡缘连接器,如图3、4所示,可供焊接于母板P上,该卡缘连接器包含有绝缘本体1、多个上缘导电端子2、多个下缘导电端子3以及两个耳扣(附图未示)。
其中,如图5所示,上缘导电端子2具有固持部23、自所述固持部23后端向后弯折的延伸并可用于与母板焊接导通的焊接部21、自固持部23前端向前延伸并可用于与子卡C(如图10)接触导通的弹性接触部24及一自弹性接触部24末端向上延伸后再向后弯折延伸的一个倒钩部25,所述倒钩部25可具体由一弯折臂251和一平台252构成,所述弯折臂251是自所述弹性接触部24的末端向上延伸及向后弯折而成,所述平台252是自所述弯折臂251向后延伸而成,所述平台252具有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部24具有的宽度。
其中,如图6、7所示,绝缘本体1的前端部形成有插卡槽16,绝缘本体1更具有多个与插卡槽16连通的上缘端子插槽12、与上缘端子插槽12相连通的上缘端子插固槽13以及与上缘端子插槽12相连通的半封闭槽14;形成上缘端子插槽12的相对两侧壁的前端部相突伸有相对应且彼此之间保持有间隙(即构成接触部导向槽17)的挂台15。
再如图3所示,倒钩部25的平台252伸入于半封闭槽14内,挂台15挡止倒钩部25的平台252,所述半封闭槽14是自所述绝缘本体1形成所述插卡槽16的上壁部由前向后凹进呈开口状于绝缘本体1前端,半封闭槽14用于给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所述倒钩部25提供在压子卡前后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通过上缘导电端子2的倒钩部25再与绝缘本体1的挂台15及半封闭槽14间的配合,会形成一个增压机构,能提高了上缘导电端子2与子卡间的接触性能,达到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卡缘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如下:如图8、9所示,上缘导电端子2头部预插到绝缘本体1的上缘端子插槽12内,预插到上缘导电端子2设有若干倒刺的固持部23与绝缘本体1的上缘端子插固槽13开始干涉配合,这时通过外部的治具预压块Z插入至插卡槽16内以支撑上缘导电端子2接触部24,治具铆压上缘导电端子2的肩膀部22,上缘导电端子2继续向插端方向推进,铆压到成品所要求尺寸,这时上缘导电端子2的倒钩部25的平台252正好挂在绝缘本体1挂台15上,挂台15与活动空间(即半封闭槽14)的上壁会呈上下的挡止倒钩部25,从而构成上述的增压机构。上缘导电端子2的弹性接触部24可以通过挂台15中间的接触部导向槽17与子卡接触。
上缘导电端子2有预压力F,更好的与子卡C接触,提高了接触性能;如图10、11所示,当子卡C插入绝缘本体1的插卡槽16压卡后上缘导电端子2的倒钩部25在绝缘本体1的半封闭槽14内,不会有漏出塑料上表面的风险,绝缘本体1上表面面积可满足客户的要求。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Claims (5)

1.一种卡缘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于绝缘本体且呈上下排相对设置的若干上缘导电端子及若干下缘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自前端向后形成有插卡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若干与所述插卡槽连通的上缘端子插槽,所述上缘导电端子具有与所述上缘端子插槽相配合以固定上缘导电端子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以及自所述倒刺部向前延伸的弹性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部自其末端向后弯折延伸形成有倒钩部,所述倒钩部具有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部具有的宽度;所述绝缘本体内与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挂台,所述绝缘本体更形成开设于所述挂台的接触部导向槽,所述接触部导向槽与所述插卡槽连通,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挂设于对应的挂台上,且所述弹性接触部位于接触部导向槽,所述绝缘本体内与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对应的部位构成供所述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且形成所述活动空间的上壁为封闭,所述挂台与所述活动空间的上壁呈上下的挡止所述倒钩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所对应的挂台皆是自所在的形成上缘端子插槽的相对两侧壁的前端部相对称突伸而形成,且挂台之间具有间隙而构成所述接触部导向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由弯折臂和平台构成,所述弯折臂是自所述弹性接触部的末端向上延伸及向后弯折而成,所述平台是自所述弯折臂向后延伸而成,所述平台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宽度,所述挂台挡止所述倒钩部的平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供上缘导电端子的倒钩部可上下移动的活动空间是自绝缘本体形成所述插卡槽的上壁部由前向后凹进呈开口状于绝缘本体前端的半封闭槽。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缘连接器为MINI PCI卡缘连接器。
CN 201220104101 2012-03-19 2012-03-19 卡缘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95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04101 CN202495598U (zh) 2012-03-19 2012-03-19 卡缘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104101 CN202495598U (zh) 2012-03-19 2012-03-19 卡缘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5598U true CN202495598U (zh) 2012-10-17

Family

ID=4700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10410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95598U (zh) 2012-03-19 2012-03-19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55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27505A (zh) * 2013-01-15 2013-04-10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酒柜隔板的卡位装配倒钩结构
CN103326154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54A (zh) * 2012-03-19 2013-09-25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4B (zh) * 2012-03-19 2016-03-30 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027505A (zh) * 2013-01-15 2013-04-10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酒柜隔板的卡位装配倒钩结构
CN103027505B (zh) * 2013-01-15 2015-09-30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酒柜隔板的卡位装配倒钩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364U (zh) 电连接器
CN200987027Y (zh) 电连接器
CN109962367A (zh) 一种具有自回位功能浮动式母座以及包括它的同轴连接器
CN202495598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3326154B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013984U (zh) Usb电连接器
CN202004185U (zh) 新型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CN20203456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85253Y (zh) Sim卡连接器
CN106961024B (zh) 一种大高度大正向力弹片连接器
CN202651411U (zh) 支持扩展功能的Micro-SD卡连接器
CN202025899U (zh) 电连接器
CN204179380U (zh) 一种高功率传输的连接器
CN203351809U (zh) 连接端子
CN208806390U (zh) 一种新型连续料带端子
CN202167663U (zh) 板对板电池连接器及其公连接器、母连接器
CN201966339U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7530159U (zh) 一种新型的rj45连接器结构
CN203056150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323277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3166099U (zh) 一种新型插槽连接器
CN202076451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119134U (zh) 一种用于nano sim卡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及PCB板
CN201985277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结构
CN202817252U (zh) 一种usb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