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90105U -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90105U
CN202490105U CN2011205496734U CN201120549673U CN202490105U CN 202490105 U CN202490105 U CN 202490105U CN 2011205496734 U CN2011205496734 U CN 2011205496734U CN 201120549673 U CN201120549673 U CN 201120549673U CN 202490105 U CN202490105 U CN 2024901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pressure
oxygen
supercharging
platea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96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世科
樊毫军
范斌
孙振兴
卢明
董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LOGISTICS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1205496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901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901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901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包括车厢与车底盘一体成型的载车本体,以及与载车本体配合设置的车轮、驾驶室及双桥驱动装置;所述车厢采用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工字钢及槽钢焊接而成,车厢分为设备间与具有载人医用氧舱功能的增压舱;在所述增压舱中设有控制台,分别与控制台配合设置的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以及用于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靠性差、安全性差、适用性差与使用不方便等缺陷,以实现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安全性好、适用性好与使用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原环境的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下降,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缺氧环境中,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因此高原缺氧条件下,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损害程度比较严重,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视力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在高原设立增压医疗保障房,可以为高原工作人员提供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由于增压医疗保障房不可移动,当作业人员在户外作业时,难免要承受高原环境带来的不适感。 
户外作业时,高原缺氧环境会导致驾驶员所承受的最大劳动强度仅为平原地区的40%-60%,紫外线强度高出一般平原地区的40%-50%,工作的持续性和耐久性更差,在作业过程中驾驶员将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因此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健康安全措施是尤为重要的。 
另外,高原载重汽车(简称载车)的主机发动机在高原环境下,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下降,燃烧状况不良,后燃现象严重,使发动机热负荷增加,由于空气重度降低,海拔升高导致发动机散热能力下降,造成发动机温度超过规定值,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作业人员(如高级指挥人员)能快速高效的进入高原恶劣环境中的指挥战斗能力,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需要研制开发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甚至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的高 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可靠性差、安全性差、适用性差与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以实现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安全性好、适用性好与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包括车厢与车底盘一体成型的载车本体,以及与载车本体配合设置的车轮、驾驶室及双桥驱动装置; 
所述车厢采用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工字钢及槽钢焊接而成,车厢分为设备间与具有载人医用氧舱功能的增压舱; 
在所述增压舱中设有控制台,分别与控制台配合设置的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以及用于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舱具有卧式双舱双门矩形结构,采用两端平板封头与中间平板封头,将增压舱分为过渡舱与压力舱; 
所述设备间靠近驾驶室设置、且分布在过渡舱的两侧,在增压舱的舱壁上设有双层视镜结构观察窗。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设置在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一侧,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另一侧设有储氧瓶、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与警用装备箱; 
所述控制台、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设置在过渡舱内; 
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与娱乐系统设置在压力舱内;在压力舱内,还设有床与床头柜,在床头柜中设有吸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发电机组、以及在发电机组不能正常工作时用作逆变电源的备用蓄电池组;发电机组采用吸音板和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增压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涡轮增压风机、过滤净化装置、单向止回阀、压力自动控制装置与双套减压控制装置,涡轮增压风机通过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在所述双套减压控制装置中,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两个常规快开式减压阀构成,另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靠近控制台设置的人工应急操作快开阀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氧浓度分析仪、自动控制阀门、排氧装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氧浓度分析仪、排氧装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分别与自动控制阀门连接,将增压舱的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医疗急救系统,包括医疗柜、设置在床头柜附近的吸排氧控制箱、以及设置在舱壁上的供排氧模块;在所述吸排氧控制箱中,设有供氧缓冲箱、截止阀与呼吸面罩; 
在所述呼吸面罩内,配有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分别外接高压软管,各高压软管的末端接有快速插头;使用时,快速插头接舱壁上与储氧瓶连通的供排氧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系统,包括对讲机、喇叭与显示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娱乐系统,包括电视、DVD与音响。 
进一步地,所述驾驶室密封设置,在驾驶室配有防紫外线玻璃与常压吸氧装置; 
所述增压舱的舱体保温设置,在舱体的内外夹层间装填有绝热阻燃保温材料,在所述增压舱内,还设有亮度可调的LED照明灯带、用于将增压噪声控制在80dB以下的隔音设备、以及用于紧急灭火的灭火器;在增压舱的后端,设有可上翻式快开门与活梯; 
在所述车厢内部,各设备均采用加强固定方式,并通过防震橡胶软垫 与车厢内壁连接;车厢外壁喷涂有多层防腐漆。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由于包括车厢与车底盘一体成型的载车本体,以及与载车本体配合设置的车轮、驾驶室及双桥驱动装置;车厢采用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工字钢及槽钢焊接而成,车厢分为设备间与具有载人医用氧舱功能的增压舱;在增压舱中设有控制台,分别与控制台配合设置的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以及用于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系统;采用车厢和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所有配套的涡轮增压风机、发电机组、空调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等按照高原低压、低温环境设计,以确保车辆在高原环境下正常工作;可以在车辆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防止人员出现高原反应,是海拔5000m以下高度的有效生命保障设备。;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靠性差、安全性差、适用性差与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以实现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安全性好、适用性好与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主要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舱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2中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向剖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工字钢(沿钻孔从中间平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瓦楞板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集装箱角件;2、4、12、13-12.6#槽钢;3-瓦楞板;5、11、16、17、18-20a#工字钢;6-中间隔板;7-舱门围栏;8-舱门;9-筋板;10-双层视镜结构观察窗;14-上(下)壳体板;15-侧部壳体板;19-接头Rc2″;20-接头Rc3/4″;21-电缆口;22-16#工字钢;23-叉车孔;24-第一壳体板;25-第二壳体板;26、32-接头Rc1″;27-第三壳体板;28-填料函口φ6;29-第四壳体板;30-接头Rc11/2″;31-填料函口φ8;33-第五壳体板;34-接头Rc1/2″;35-DN16通讯口;36-供电系统;37-卫生间;38-医疗柜;39-床头柜;40-床;41-储物柜;42-控制台;43-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空调系统;44-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45-器械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如图1- 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车厢与车底盘一体成型的载车本体,以及与载车本体配合设置的车轮、驾驶室及双桥驱动装置;车厢采用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工字钢及槽钢焊接而成,车厢分为设备间与具有载人医用氧舱功能的增压舱;在增压舱中设有控制台,分别与控制台配合设置的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空调系统,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以及用于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系统。 
这里,增压舱具有卧式双舱双门矩形结构,采用两端平板封头与中间平板封头,将增压舱分为过渡舱与压力舱;设备间靠近驾驶室设置、且分布在过渡舱的两侧,在增压舱的舱壁上设有双层视镜结构观察窗。 
供电系统设置在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一侧,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另一侧设有储氧瓶、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与警用装备箱;控制台、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设置在过渡舱内;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与娱乐系统设置在压力舱内;在压力舱内,还设有床与床头柜,在床头柜中设有吸氧装置。 
上述实施例中,供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发电机组、以及在发电机组不能正常工作时用作逆变电源的备用蓄电池组;发电机组采用吸音板和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增压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涡轮增压风机、过滤净化装置、单向止回阀、压力自动控制装置与双套减压控制装置,涡轮增压风机通过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在所述双套减压控制装置中,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两个常规快开式减压阀构成,另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靠近控制台设置的人工应急操作快开阀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氧浓度分析仪、自动控制阀门、排氧装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氧浓度分析仪、排氧装 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分别与自动控制阀门连接,将增压舱的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 
在上述实施例中,医疗急救系统,包括医疗柜、设置在床头柜附近的吸排氧控制箱、以及设置在舱壁上的供排氧模块;在所述吸排氧控制箱中,设有供氧缓冲箱、截止阀与呼吸面罩; 
在呼吸面罩内,配有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分别外接高压软管,各高压软管的末端接有快速插头;使用时,快速插头接舱壁上与储氧瓶连通的供排氧模块。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讯系统,包括对讲机、喇叭与显示装置;娱乐系统,包括电视、DVD与音响。 
在图1-图9中,双层视镜结构观察窗标记为10,供电系统标记为36,卫生间标记为37,医疗柜标记为38,床头柜标记为39,床标记为40,储物柜标记为41,控制台标记为42,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空调系统标记为43,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标记为44,器械柜标记为45。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驾驶室密封设置,在驾驶室配有防紫外线玻璃与常压吸氧装置;增压舱的舱体保温设置,在舱体的内外夹层间装填有绝热阻燃保温材料,在增压舱内,还设有亮度可调的LED照明灯带、用于将增压噪声控制在80dB以下的隔音设备、以及用于紧急灭火的灭火器;在增压舱的后端,设有可上翻式快开门与活梯;在车厢内部,各设备均采用加强固定方式,并通过防震橡胶软垫与车厢内壁连接;车厢外壁喷涂有多层防腐漆。 
这样,车辆驾驶室的密封性能,驾驶室的玻璃具有防紫外线辐射功能,且配置了常压吸氧装置,满足驾驶员吸氧的需要,通过让驾驶人员吸氧来改善状态,从而有效的保障了驾驶员的安全。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中,参见图2-图9,增压舱还包括填料函口φ8 31,瓦楞板3,舱门8,舱门围栏7,叉车孔23。 增压舱可采用集装箱角件1和筋板9进行加固;采用12.6#槽钢2、4、12、13,20a#工字钢(沿钻孔从中间平剖切)5、11、16、17、18,以及16#工字钢(沿钻孔从中间平剖切)22,制作增压舱的舱体;采用中间隔板6,将上(下)壳体板14、侧部壳体板15、第一壳体板24、第二壳体板25、第三壳体板27、第四壳体板29与第五壳体板33围城的空间,分隔为过渡舱与压力舱;采用的接头,包括接头Rc2″19,接头Rc3/4″20,接头Rc1″26、32,接头Rc11/2″30,以及接头Rc1/2″34;采用的通讯接口,包括电缆口21,DN16通讯口35。 
具体实施时,上述实施例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具体性能可以如下: 
(1)载车本体可以采用东风天锦柴油动力卡车(即高原载重汽车),带有涡轮增压功能,适用于高原地区,总功率约245kw,双桥驱动车型,车厢尺寸:7200×2500mm;额定载重为10T,驾驶室准乘人数2人; 
(2)人员压力舱采用车载箱式结构,外形尺寸为:4700mm×2500mm×1900mm,适用海拔高度5000m,增压高度3000m; 
(3)舱体泄漏率≤2%/h;泄漏率是指在带压环境下,从缝隙泄漏出的空气应不大于2%/h。由于舱室上设有门、窗等部件,难免会有缝隙; 
(4)舱内环境:氧浓度≤23%;压力舱内是一个相对高压和富氧的密闭环境,同时又集气、机、电工程和生理、医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复杂系统。如果操作不当会发生事故,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实验证明,舱内氧浓度增高,可燃物的着火温度降低,燃烧速度加快,为了避免压力舱发生火灾事故,舱内的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才是安全的,这是GB 12130-2005《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标准中的明确规定; 
(5)设计载员:压力舱内可同时容纳2名指挥员进行医疗保障;压力舱内设置为2张独立的固定床铺,单人床的尺寸:长2000mm,宽800mm,单人床的床头布置为床头柜(长800mm,宽300mm),内设吸氧装具和存放生活用品,入口对面的箱壁上悬挂32寸平板电视1台,可收看电视 节目。这种设置可最大程度的为舱内人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本次设计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主要是为部队中的等高级官员设计的,舒适程度相对提高了很多,所以压力舱内只可同时容纳2人; 
(6)舱内包括: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医疗急救系统、通讯、音响和电视娱乐装置各1套;增压噪声≤80dB(A);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所选用的设备都是低噪声,通过有效的隔音措施,确保舱内的噪声不大于80dB(A); 
其中,增压风机选用低噪音型,同时在舱内增压风机进风孔加装了消音装置,可以降低风机在工作时空气加压时的噪音;发电机组采用吸音板装置,以降低发电机组工作时的噪音;增压风机和发电机组固定方式采用橡胶软垫固定,以减少震动和噪音,确保舱内的噪声不大于80dB(A)。 
(7)氧气瓶15MPa,10L,7个;吸气阻力≤500Pa,呼气阻力≤500Pa;增压介质:空气;舱内温度:15℃~30℃可调;空调选用的合肥天鹅军用空调,型号:FKBD-40B,该空调机上有控制按钮,可以自行选择所需温度,运行时噪声低,抗震、抗冲击能力强,尤其适宜于低气压环境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确保增压舱的安全可靠性,增压舱的壳体板材和骨架及加强筋均采用压力容器钢板,并进行以下处理: 
(1)增压舱的壳体焊缝,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T4730)的规定进行无损检测,壳体的对接焊缝X射线无损检测,其合格等级不低于III级,透照质量为AB级,门框、法兰与壳体之间的角焊缝进行表面渗透检测,其合格等级不低于II级; 
增压舱的钢板,经铣边处理后,采用先进的双面坡口自动焊接技术加工制成,并采用工字型钢焊接骨架做强度支撑,经X光探伤评定和水压力试验检测合格,舱壁进行外观处理,其工艺为:采用砂轮抛光技术彻底除锈;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涂腻子并打磨光滑;采用汽车漆喷涂三遍。 
(2)增压舱为卧式双舱双门矩形结构,两端封头与中间封头均采用平板 封头,中间封头将压力舱分为主舱与过渡舱。气密性舱室采用钢结构制成,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主舱室长4700mm,宽2500mm,高为1900mm.舱内设置2张固定式单人床(长2000mm,宽800mm),单人床的床头布置为床头柜(长800mm,宽300mm),内设吸氧装具和存放生活用品,入口对面的箱壁上悬挂32寸平板电视1台,可收看电视节目。压力舱主舱可单独使用,过渡舱作过渡通道使用。过渡舱两侧为设备舱,一侧装柴油发电机组,另一侧为氧气瓶、空调室外机和警用装备箱。增压舱直接安装在车辆上,舱体受力均匀。车体也不作结构上的改动,保证车体的稳定性、安全性。 
舱体后端开门,单扇结构,采用薄壳门密封形式,满足高原、野外防护要求,以方便人员进出,舱门通光尺寸为1400×700mm;舱室骨架采用槽钢焊接,配装标准吊具、集装箱外形,满足频繁运输的需要,舱室外部采用船用喷漆工艺及专用油漆喷漆并严格进行防锈、防腐处理;舱室内顶部配设LED照明灯带,亮度可调,不占用舱内高度,美观、实用;舱室设置4个透光尺寸为φ300mm的观察窗,所有观察窗均采用双层视镜结构,透光玻璃材料为有机玻璃,该材料具有较好抗弯强度和热稳定性。玻璃四周采用氯丁橡胶包敷。 
舱体系统整体保温处理,内外夹层间装填高级绝热阻燃保温材料,能有效地稳定室内的温度;在后端舱室门处设有活梯,在人员进出舱室时,将活动梯子拉出即可,车辆行进时,由驾驶人员将活梯收起,放在车体结构梁上。 
(3)增压舱内外饰装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增压舱内空调室内机、电视、仪器仪表等均采用了加强固定方式,并采用防震橡胶软垫以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得震动和损坏,舱内装饰采用在舱壁上直接喷漆,尽量减少装饰物,以防在运行过程中脱落,保障车内安全舒适。 
增压舱采用整体保温处理以保持舱内恒定的温度环境,防止与舱外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采用的绝热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和干燥性。室内装饰材料具有无毒、无味、防潮等性能。表面应光洁、美观、易清洁。室内装饰应满足长时间居住的要求,舱内布局、色彩、灯光照度及颜色应满足室内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要求,营造一个温馨环境。舱内布局合理、美观、使用方便。 
主舱内外夹层间装填高级绝热阻燃保温材料,能有效地稳定室内的温度。保温层由钢板及保温材料组成。保温材料采用导热系数低、密度小的真空环境材料,具有放气率小、吸附气体性能强、强度高、不氧化、不燃烧化学性能稳定、抗冻性强的优点,采用整体发泡处理工艺,为保证绝热效果,保温层厚度不小于25mm。全金属型材框架,具有耐腐蚀、耐潮湿、不变形、易清洁等特点。舱外壁喷砂工艺除锈处理后做防锈底漆,并严格按汽车喷漆工艺及装饰处理,喷三遍面漆。 
压力舱内布置:压力舱内用隔壁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段部分主要为指挥员的休息治疗区,设固定式单人床2张,床头柜2个,壁挂式电视机1台,吸氧装具2套;后段部分主要为操作控制和医疗生活保障区,布置医疗柜1个,简易卫生间1个,操作控制与通讯指挥台1个,简易橱柜吧台1套。 
室内设2套吸排氧装具,在休息治疗区内床头柜位置设吸排氧控制箱,箱内设供氧缓冲箱、截止阀、呼吸面罩等供排氧设备,设备箱留有检修门以方便设备检修。 
呼吸面罩采用一体式呼吸面罩,呼吸面罩吸排氧阻力小,供气流量大。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内置在呼吸面内,外接分别连接高压软管,软管末端接有快速插头,使用时,快速插接舱壁上的供排氧模块,使用十分方便。呼吸面罩在应急供氧状态下才使用。一般情况下,直接呼吸舱内空气。 
室内相应部位配置对讲用的喇叭和立体声音响系统的喇叭,控制台设 有对讲系统,用于应急情况下与驾驶室通讯。室内设有高度表,温度表、时钟等,以方便室内人员及时掌握室内环境状态。室内、外均设置有红色醒目标志且便于操作的手动应急卸压系统,系统的应急卸压速率满足国标要求。两个舱门上均设有平衡阀门,以方便舱门的开启。 
舱内设药品柜1个,满足简单医疗处置的需要;舱内设小型控制台1个,可在压力舱内完成对整套设备的操作和控制以及与外部的通讯联络;舱内设有灭火器,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灭火的需要。 
在上述实施例中,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可靠性: 
为解决一系列的高原问题,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关键设备采,用涡轮增压、双桥驱动车型,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保证整车可正常运行;为了增强涡轮增压风机的可靠性,涡轮增压风机采用双机组配置,空调系统选用适合高原地区装甲车专用空调,以满足车辆在运行状态下使用;供电系统,采用进口发电机组同时配蓄电池组备用,以保证在发电机组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蓄电池组支持设备正常工作。 
第二、安全性: 
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设计充分考虑安全性,包括设备安全、人员安全;载车本体采用东风天锦柴油动力车,涡轮增压,总功率245kw,保证了车辆在高原环境下的正常运行;增压舱采用双舱结构,其中过渡舱主要是满足在舱内人员出现严重不适需要紧急出舱或外部人员需要紧急进舱的需要;增压舱内压力控制采用双套减压控制装置,其中一套由两个常规快开式减压阀构成,另一套在操作台旁边有操作人员应急操作的快开阀,以满足人员紧急出舱的需求;另外,增压舱内配置氧浓度分析仪,对舱内氧浓度进行分析,保证舱内氧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第三、可维护性: 
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设计提供简单、直观、方便的维护和管理手 段,尽量减少维护和管理环节;并配有详细的图纸、使用说明书、配套仪器的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书,各说明书中对各类设备的保养、维护均有详细的说明;增压舱相关配套设备,如增压风机、发电机、空调系统、供排氧系统均在舱体后端的两侧,采用可上翻式快开门,所有控制开关、接头、阀门等均可完全暴露,设备维修人员可通过借助旋梯方便的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增压舱内布设管线、电缆、控制阀门也都采用可拆卸式的装饰结构,需检修时,可快速打开装饰盖板,直接对上述设备进行检修。 
第四、适用性: 
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设计,充分考虑该车的运行特点和环境的差别,确保在高原恶劣环境下,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具备医疗保障性和机动灵活性的保障能力;载车本体可以选用适宜高原恶劣环境运行的优质车辆,压力舱的设计经过了理论计算,并参照我公司多年的载人医用氧舱设计经验,可充分保证人员在高原缺氧环境下的舒适性;采用车厢和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所有配套的增压风机、发电机、空调、供排氧系统等按照高原低压、低温环境设计,以确保车辆在高原环境下正常工作。 
第五、先进性与经济性: 
可以通过车辆改装实施,应采用先进、成熟技术及工艺,采用性能好、可靠性高的设备及辅助保障设备;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设计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充分考虑载车、设备及其它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压舱采用增压风机增压的原理,具有增压速度快、噪音低、体积小、适合在机动状态下使用等优点,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的设计通过涡轮增压风机快速增压,可实现环境压力变化,又可提供高纯度氧气;选用能够适用于高原环境的国产车型,整套设备设计紧凑,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空间,以减少设备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 
上述实施例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是高原缺氧状态的预防和急性高原病症的抢救和治疗产品,结构形式为车载箱式结构,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海拔5000米以下的高原地区,适用于高原低气压缺氧的防止、抢救、康复、治疗及保障,该设备参照国内运输车辆标准尺寸进行设计和制造,并结合本公司成熟氧业产品的技术成果和经验进行设计制造。其特点是全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操作简捷、可在车辆快速进入高海拔地区时防止人员出现高原反应,是海拔5000m以下高度的有效生命保障设备。 
经试验,上述实施例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8月份该车从烟台厂家前往武警西藏总队、青海省总队试装,之后赴广州参展,最后机动至天津,行程20000公里,历经山区、高原、寒带、热带,测试表明该车动力性能好,道路适应性强,能够满足高原恶劣环境下部队执行任务的需求。 
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可在5分钟内使车舱内压力增加26KPa,相当于使车舱内海拔高度较实际海拔下降2500-3500米,即高原官兵在西藏拉萨车舱内工作相当于在北京海拔高度工作。现场测试表明,在海拔3651m的西藏拉萨第一支队对40名战士进行测试,乘坐增压增氧车的战士血氧饱和度由85%上升至98%;在海拔高度4767m的昆仑山隧道执勤点对20名战士进行测试,战士血氧饱和度由75%上升至95%;在海拔高度5010m的风火山对20名战士进行测试,战士血氧饱和度由75%上升至92%。同时官兵主诉头晕、胸闷、气短、嘴唇发绀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很快消失。 
该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能有效解决高原部队外出巡逻、处突反恐和平原急进高原部队行进中的急性高原反应问题,对提高部队战斗力、降低非战斗减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同时,也可用于保障高原经济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厢与车底盘一体成型的载车本体,以及与载车本体配合设置的车轮、驾驶室及双桥驱动装置;
所述车厢采用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工字钢及槽钢焊接而成,车厢分为设备间与具有载人医用氧舱功能的增压舱;
在所述增压舱中设有控制台,分别与控制台配合设置的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空调系统、通讯系统,娱乐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以及用于向各用电设备供电的供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舱具有卧式双舱双门矩形结构,采用两端平板封头与中间平板封头,将增压舱分为过渡舱与压力舱;
所述设备间靠近驾驶室设置、且分布在过渡舱的两侧,在增压舱的舱壁上设有双层视镜结构观察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设置在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一侧,设备间内靠近过渡舱的另一侧设有储氧瓶、空调系统的室外机与警用装备箱;
所述控制台、空气增压系统、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压力及温湿度显示装置、医疗急救系统、卫生间、储物柜与器械柜,设置在过渡舱内;
所述空调系统的室内机与娱乐系统设置在压力舱内;在压力舱内,还设有床与床头柜,在床头柜中设有吸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系统,包括配电柜、发电机组、以及在发电机组不能正常工作时用作逆变电源的备用蓄电池组;发电机组采用吸音板和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增压系统,包括配合设置的涡轮增压风机、过滤净化装置、单向止回阀、压力自动控制装置与双套减压控制装置,涡轮增压风机通过防震橡胶软垫进行固定;在所述双套减压控制装置中,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两个常规快开式减压阀构成,另一套减压控制装置由靠近控制台设置的人工应急操作快开阀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排氧及空气过滤装置,包括氧浓度分析仪、自动控制阀门、排氧装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氧浓度分析仪、排氧装置、吸氧装置与空气过滤装置,分别与自动控制阀门连接,将增压舱的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急救系统,包括医疗柜、设置在床头柜附近的吸排氧控制箱、以及设置在舱壁上的供排氧模块;在所述吸排氧控制箱中,设有供氧缓冲箱、截止阀与呼吸面罩;
在所述呼吸面罩内,配有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供氧调节器与排氧调节器分别外接高压软管,各高压软管的末端接有快速插头;使用时,快速插头接舱壁上与储氧瓶连通的供排氧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括对讲机、喇叭与显示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娱乐系统,包括电视、DVD与音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密封设置,在驾驶室配有防紫外线玻璃与常压吸氧装置;
所述增压舱的舱体保温设置,在舱体的内外夹层间装填有绝热阻燃保温材料,在所述增压舱内,还设有亮度可调的LED照明灯带、用于将增压噪声控制在80dB以下的隔音设备、以及用于紧急灭火的灭火器;在增压舱的后端,设有可上翻式快开门与活梯;
在所述车厢内部,各设备均采用加强固定方式,并通过防震橡胶软垫与车厢内壁连接;车厢外壁喷涂有多层防腐漆。
CN2011205496734U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901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96734U CN202490105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96734U CN202490105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90105U true CN202490105U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96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967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90105U (zh) 2011-12-26 2011-12-26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901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9778A (zh) * 2011-12-26 2012-05-0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9778A (zh) * 2011-12-26 2012-05-02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90104U (zh) 一种具有密闭舱门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02429778A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202490101U (zh) 一种具有氧气瓶组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02512297A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用风机增压系统
CN202490103U (zh) 一种具有过渡舱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202490102U (zh) 一种具有增压风机备用表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12549916A (zh) 高原车载增压富氧车
CN201745481U (zh) 越野型野外后勤综合保障车
CN202490105U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102267411B (zh) 一种防化、防毒通信指挥车
CN202490107U (zh) 一种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用风机增压系统
CN202264694U (zh) 越野型野外展开式宿营车
CN202490133U (zh) 高压氧舱车
CN202490100U (zh) 一种具有放哨室的高原增压医疗保障车
CN209274453U (zh) 一种用于抢险救灾的应急电力工程车
CN203996017U (zh) 一种汽车内壁贴层
CN205022433U (zh) 人防通信指挥车
CN204815470U (zh) 轻型高机动远距离供水消防车
CN212765909U (zh) 基于货柜车平台的军民两用移动式集体防护系统
CN212575154U (zh) 一种让人在移动的房车中吸取高压氧的医疗设备
WO2007014501A1 (fr) Véhicule multifonction
CN209507626U (zh) 一种应急净水车
CN204526964U (zh) 一种扩展式高原多人供氧综合保障车
CN114224649A (zh) 车载移动式高压氧舱
CN221243819U (zh) 一种独立成员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