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82741U -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82741U
CN202482741U CN2012200645968U CN201220064596U CN202482741U CN 202482741 U CN202482741 U CN 202482741U CN 2012200645968 U CN2012200645968 U CN 2012200645968U CN 201220064596 U CN201220064596 U CN 201220064596U CN 202482741 U CN202482741 U CN 202482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mechanism
plate
vibrator
sides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45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Yong'an Greenbel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屠卫东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屠卫东 filed Critical 屠卫东
Priority to CN2012200645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82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82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827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压路机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本减振机构包括橡胶减振器和支撑板,所述橡胶减振器分设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橡胶减振器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支撑板相配合以对橡胶减振器进行预压的夹板;所述支撑板和夹板的板面彼此平行,且夹板以支撑板的板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橡胶减振器和夹板通过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机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减振效果非常好且便于安装布设。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机构利用了橡胶抗压性能远高于抗剪切性能的特点,改变了现有减振机构中减振橡胶的受力状态,充分发挥了橡胶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延长了橡胶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压路机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背景技术
振动压路机用于路面压实作业。工作时,振动压路机利用钢轮的振动对路面进行有效压实。钢轮通过减振系统与车架连接,振动不可避免地会传递给车架。若减振系统减振效果不好,一方面会使得本应作用于路面的振动能量大量散失,另一方面传递给车架的振动会使压路机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变差。
目前绝大多数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都采用橡胶减振器,工作时橡胶减振器中的减振橡胶主要受剪切力和驱动力矩的作用,由于橡胶材料本身强度不高,剪切和拉伸容易使橡胶材料被破坏。因此如何在提高减振系统的减振效果的同时,保证乃至延长橡胶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本减振机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且减振效果好,本减振机构将橡胶减振器中的减振橡胶由原来的受剪切和拉伸的工作环境改变为受压缩状态,在充分利用橡胶减振器性能的同时,也延长了橡胶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包括橡胶减振器,本减振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橡胶减振器分设在支撑板的两侧;所述橡胶减振器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支撑板相配合以对橡胶减振器进行预压的夹板;所述支撑板和夹板的板面彼此平行,且夹板以支撑板的板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橡胶减振器和夹板通过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本减振机构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进一步实现:
本减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减振器周侧的预压杆,所述预压杆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支撑板两侧的夹板相固连。
所述预压杆均匀地布设在橡胶减振器的周侧,或者预压杆沿橡胶减振器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橡胶减振器的周侧;所述预压杆的轴线垂直于夹板的板面。
所述夹板之间的间距使得每个橡胶减振器沿垂直于夹板板面的方向预压缩2~4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系统,以有效提升振动压路机起步、停车时的平稳性,以及压路机在压实过程中振幅的均匀性,实现振动压路机的高质量作业,所述减振系统包括以下两个并列的技术方案:
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有上述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包括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两侧的连接端车架,钢轮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所述激振器壳体的轴线与钢轮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的沿激振器壳体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激振器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减振机构沿激振器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的周侧;减振机构的支撑板板面垂直于激振器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端部连接板固接,减振机构的远离激振器一侧的夹板与连接端车架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机构的远离激振器一侧的夹板通过连接板与连接端车架固接,所述激振器两侧连接板中的至少一侧长度可调。
优选的,所述减振机构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的两侧。
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有上述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两侧的驱动端车架和连接端车架,钢轮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所述激振器壳体的轴线与钢轮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的靠近连接端车架的一端设置有与激振器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设置在连接端车架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一减振机构沿激振器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的周侧,第一减振机构的支撑板板面垂直于激振器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端部连接板固接,第一减振机构的远离激振器一侧的夹板与车架固接;设置在驱动端车架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二减振机构沿钢轮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钢轮的内部,第二减振机构的支撑板板面垂直于钢轮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与钢轮的内侧壁面固接,第二减振机构的夹板通过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与驱动端车架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包括与驱动端车架相固接的折板、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端座、与端座相配合以对驱动装置进行固定的端板;所述折板设置为两个且两折板沿钢轮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折板由板面彼此垂直的固定板和承托板构成,所述固定板与驱动端车架固接,所述承托板与所述端座相连;所述端座与承托板构成滑动配合,且所述端座沿钢轮的轴线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端板呈圆板状,第二减振机构环绕固定在端板的周侧,且端板的周向边缘夹持固定在第二减振机构的夹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机构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机构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减振效果非常好且便于安装布设。
2)、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机构利用了橡胶抗压性能远高于抗剪切性能的特点,改变了现有减振机构中减振橡胶的受力状态,充分发挥了橡胶减振器的减振性能,延长了橡胶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振动压路机起步、停车时的平稳性,以及压路机在压实过程中振幅的均匀性,实现了振动压路机的高质量作业。
4)、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系统有效避免了钢轮振动带给车架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2均是减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4均是振动压路机中减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钢轮  2-激振器  3-端部连接板  4-连接端车架
5-连接板  6-端板  7-折板  8-端座
9-驱动端车架  10-减振机构  10A-第一减振机构
10B-第二减振机构  11-支撑板  12-橡胶减振器
13-夹板  14-预压杆  15-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包括橡胶减振器12,本减振机构还包括支撑板11,所述橡胶减振器12分设在支撑板11的两侧;所述橡胶减振器12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支撑板11相配合以对橡胶减振器12进行预压的夹板13;所述支撑板11和夹板13的板面彼此平行,且夹板13以支撑板11的板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11、橡胶减振器12和夹板13通过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由于支撑板11和夹板13互相配合以对橡胶减振器12中的减振橡胶进行预压,从而使得减振橡胶具有一定的预压缩变形量,由此减振橡胶在处于工作状态时也即实现减振功能时处于受压缩状态,从而提高了整个减振机构的功效和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减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减振器12周侧的预压杆14,所述预压杆14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支撑板11两侧的夹板13相固连。
优选的,所述预压杆14均匀地布设在橡胶减振器12的周侧,或者预压杆14沿橡胶减振器12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橡胶减振器12的周侧;所述预压杆14的轴线垂直于夹板13的板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板13之间的间距使得每个橡胶减振器12沿垂直于夹板13板面的方向预压缩2~4mm。这种技术方案保证了减振机构中的橡胶减振器具有足够的初始预压应力,从而使得橡胶减振器工作时将始终在负应力情况下变形,从而使得橡胶减振器以及整个减振机构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强。
如图3、4所示,现有振动压路机的钢轮1中设置有激振器2,激振器2包括设置在外侧的激振器壳体和设置在激振器壳体内部的激振机构,所述激振器壳体与钢轮1固接。
现有的振动压路机按照钢轮的转动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钢轮在压路机的推动下被动前行,也即这种振动压路机中的钢轮仅接受压路机车体的推动作用;另一种是钢轮上安装有驱动钢轮主动转动的驱动装置。
对于钢轮在压路机的推动下被动前行的振动压路机,可以采用如下减振系统:
如图3所示,减振系统包括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1两侧的连接端车架4,钢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2,所述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与钢轮1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2的沿激振器壳体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激振器2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3,减振机构10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减振机构10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端部连接板3固接,减振机构10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与连接端车架4固接。
所述减振机构10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减振机构10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均匀地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第二种情况是减振机构10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且减振机构10关于钢轮1的某条直径两两对称分布,比如减振机构10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两两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减振机构10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通过连接板5与连接端车架4固接,所述激振器2两侧连接板5中的至少一侧长度可调。
由于两个连接端车架4之间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连接板5的长度来调整钢轮1左右两侧的减振机构10的受力状况,以使得每个减振机构10中的橡胶减振器12的压缩量相一致并受力均匀,这种技术方案使得每个减振机构的寿命一致并大大提高了整个减振系统的使用寿命。
所述减振机构10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两侧。
对于图3中的振动压路机,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减振机构10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也即第一减振机构10仅跟随压路机平动而不发生转动。
对于钢轮上安装有驱动钢轮主动转动的驱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可以采用如下减振系统:
如图4、5、6所示,减振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1两侧的驱动端车架9和连接端车架4,钢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2,所述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与钢轮1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2的靠近连接端车架4的一端设置有与激振器2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3,设置在连接端车架4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一减振机构10A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第一减振机构10A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端部连接板3固接,第一减振机构10A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与车架4固接;设置在驱动端车架9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二减振机构10B沿钢轮1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钢轮1的内部,第二减振机构10B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钢轮1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钢轮1的内侧壁面固接,第二减振机构10B的夹板13通过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与驱动端车架9固接。
所述第一减振机构10A和第二减振机构10B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减振机构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均匀地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比如图5中的第一减振机构10A的分布状况;第二种情况是减振机构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且减振机构关于钢轮1的某条直径两两对称分布,比如图6中的第二减振机构10B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两两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包括与驱动端车架9相固接的折板7、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端座8、与端座8相配合以对驱动装置进行固定的端板6;所述折板7设置为两个且两折板7沿钢轮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折板7由板面彼此垂直的固定板和承托板构成,所述固定板与驱动端车架9固接,所述承托板与所述端座8相连;所述端座8与承托板构成滑动配合,且所述端座8沿钢轮1的轴线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端板6呈圆板状,第二减振机构环绕固定在端板6的周侧,且端板6的周向边缘夹持固定在第二减振机构的夹板13之间。
所述端座8有多种实现方式,比如图4中所示的端座即为U形状。
由于连接端车架4和驱动端车架9之间的间距L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实际安装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端座8与折板7之间的位置来调整钢轮1左右两侧的第一减振机构10A和第二减振机构10B的受力状况,以使得每个减振机构中的橡胶减振器12的压缩量相一致并受力均匀,这种技术方案使得每个减振机构的寿命一致并大大提高了整个减振系统的使用寿命。
所述驱动装置也即驱动钢轮1转动的减速机15。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减振机构10A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两侧。
对于图4、5、6中的振动压路机,当其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减振机构10A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也即第一减振机构10A仅跟随压路机平动而不发生转动;第二减振机构10B则随着钢轮1处于转动并向前移动的工作状态。
综上所述,在上述两种减振系统中,每个减振机构中的橡胶减振器的预压缩量均保持一致且受力均匀,而且易于维护和更换。本实用新型中的减振机构和减振系统是传统减振装置的三倍以上,并大大降低了橡胶减振器的更换频率和维修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包括橡胶减振器(12),其特征在于:本减振机构还包括支撑板(11),所述橡胶减振器(12)分设在支撑板(11)的两侧;所述橡胶减振器(12)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支撑板(11)相配合以对橡胶减振器(12)进行预压的夹板(13);所述支撑板(11)和夹板(13)的板面彼此平行,且夹板(13)以支撑板(11)的板面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支撑板(11)、橡胶减振器(12)和夹板(13)通过连接部件紧固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本减振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橡胶减振器(12)周侧的预压杆(14),所述预压杆(14)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支撑板(11)两侧的夹板(13)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杆(14)均匀地布设在橡胶减振器(12)的周侧,或者预压杆(14)沿橡胶减振器(12)的中心线对称地设置在橡胶减振器(12)的周侧;所述预压杆(14)的轴线垂直于夹板(13)的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3)之间的间距使得每个橡胶减振器(12)沿垂直于夹板(13)板面的方向预压缩2~4mm。
5.一种含有权利1所述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包括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1)两侧的连接端车架(4),钢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2),所述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与钢轮(1)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2)的沿激振器壳体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激振器(2)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减振机构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减振机构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端部连接板(3)固接,减振机构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与连接端车架(4)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通过连接板(5)与连接端车架(4)固接,所述激振器(2)两侧连接板(5)中的至少一侧长度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10)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两侧。
8.一种含有权利1所述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减振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振动压路机钢轮(1)两侧的驱动端车架(9)和连接端车架(4),钢轮(1)内部设置有用于振动的激振器(2),所述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与钢轮(1)的轴线相重合,激振器(2)的靠近连接端车架(4)的一端设置有与激振器(2)壳体构成转动配合的端部连接板(3),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连接端车架(4)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一减振机构(10A)沿激振器(2)壳体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周侧,第一减振机构(10A)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激振器(2)壳体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所述端部连接板(3)固接,第一减振机构(10A)的远离激振器(2)一侧的夹板(13)与车架(4)固接;
设置在驱动端车架(9)一侧的减振机构也即第二减振机构(10B)沿钢轮(1)的径向并沿环向布设在所述钢轮(1)的内部,第二减振机构(10B)的支撑板(11)板面垂直于钢轮(1)的轴线,且所述支撑板(11)与钢轮(1)的内侧壁面固接,第二减振机构(10B)的夹板(13)通过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与驱动端车架(9)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有驱动装置的支架包括与驱动端车架(9)相固接的折板(7)、用于固定驱动装置的端座(8)、与端座(8)相配合以对驱动装置进行固定的端板(6);
所述折板(7)设置为两个,且两折板(7)沿钢轮(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折板(7)由板面彼此垂直的固定板和承托板构成,所述固定板与驱动端车架(9)固接,所述承托板与所述端座(8)相连;
所述端座(8)与承托板构成滑动配合,且所述端座(8)沿钢轮(1)的轴线方向位置可调;
所述端板(6)呈圆板状,第二减振机构环绕固定在端板(6)的周侧,且端板(6)的周向边缘夹持固定在第二减振机构的夹板(1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机构(10A)每2~4个构成一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关于垂直于地面的钢轮直径方向对称分布在所述端部连接板(3)的两侧。
CN2012200645968U 2012-02-27 2012-02-27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82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45968U CN202482741U (zh) 2012-02-27 2012-02-27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45968U CN202482741U (zh) 2012-02-27 2012-02-27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82741U true CN202482741U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5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4596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82741U (zh) 2012-02-27 2012-02-27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8274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0433A (zh) * 2015-09-24 2016-02-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压路机
CN109629749A (zh) * 2019-01-15 2019-04-16 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震柱
CN114837041A (zh) * 2022-06-16 2022-08-0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单支撑臂压路机振动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0433A (zh) * 2015-09-24 2016-02-24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压路机
CN109629749A (zh) * 2019-01-15 2019-04-16 江苏中谊抗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隔震柱
CN114837041A (zh) * 2022-06-16 2022-08-0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道路机械分公司 一种单支撑臂压路机振动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57266U (zh) 水泥路面共振破碎机
CN202482741U (zh) 用于振动压路机的减振机构及含有该减振机构的减振系统
CN104696407B (zh) 后桥质量减振器
CN108248711B (zh) 一种可穿戴履带式雪地行驶装置及其减振控制方法
ATE547566T1 (de) SELBSTFAHRENDE STRAßENBAUMASCHINE
CN202969222U (zh) 一种减振支撑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振动轮和压路机
US5716162A (en) Dual-stage mounting system for vibratory compactor drum
CN108193662A (zh) 一种建筑加工用平板夯
CN205468541U (zh) 一种中间减震式变速箱辅助支撑结构
CN204024868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安装支架
CN202175903U (zh) 一种压路机及其减振装置
CN104790281B (zh) 一种多级振幅振荡轮及振荡压路机
CN101749364B (zh) 一种新型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
CN113756276B (zh) 一种地基修整用垫层夯实机
CN102966027B (zh) 一种减振支撑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振动轮和压路机
CN202199496U (zh) 滚筒筛
CN113699862A (zh) 一种建筑施工水泥地面养护装置
CN207633174U (zh)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过程中的路面夯实机
CN210151531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路面铺砖装置
RU2522364C1 (ru) Валец дорожного катка
CN105539616A (zh) 车架、履带底盘组件和工程车辆
JP2008223480A (ja) アスファルトフィニッシャー
CN201677709U (zh) 一种钢板弹簧系统的摆臂
CN206086953U (zh) 一种履带板
CN204728176U (zh) 一种沥青铺设平整度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EFEI YONG'AN GREENBEL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U WEIDONG

Effective date: 201503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25604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230601 HEFEI, ANHUI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10

Address after: 666 No. 230601 Anhui Lu Qing Luan Hefei Fang Xi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29

Patentee after: Hefei Yong'an Greenbelt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5604, Lingyun Road 308, Liushi Town, Wenzhou, Zhejiang, Yueqing

Patentee before: Tu Weidong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