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78036U -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78036U
CN202478036U CN2012200341290U CN201220034129U CN202478036U CN 202478036 U CN202478036 U CN 202478036U CN 2012200341290 U CN2012200341290 U CN 2012200341290U CN 201220034129 U CN201220034129 U CN 201220034129U CN 202478036 U CN202478036 U CN 202478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bag
inclination
guardrail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341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修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RD HEALTHCARE Tech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CARD HEALTHCARE Tech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RD HEALTHCARE Tech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CARD HEALTHCARE Tech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341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78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78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7803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其包含有由多数个气囊平行排列后所构成的本体,上罩盖设于本体上且两侧缘分别突伸成型有护栏套筒于上罩顶面,护栏组件设于该等护栏套筒中,护栏组件充气后撑起护栏套筒以形成两侧边保护,由于两护栏套筒均固设于上罩上,故上罩对两护栏套筒形成牵引作用,当病人不慎移动而侧压其中一侧的护栏套筒时,受压的护栏套筒被上罩牵引以保持原状,则护栏套筒将不会因侧压而朝外侧倾倒,故可有效维持其侧边保护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涉及医疗用充气床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来预防病人产生褥疮的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对于肢体活动不良的患者而言,长期躺卧在床上容易使得身体某部位受持续性的压迫而导致褥疮的产生,因此,医护人员须时常翻动或拍打病人来改变病人身体受压迫的部位,为了减少人力资源的运用,现有技术中已发展出医疗用充气床垫,利用内部气体管路双数管与单数管的交替充气来使床垫表面呈波动起伏,以在间隔时间内自动变换人体与床垫表面接触的部位,然而,现有技术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使用医疗用充气床垫的病人绝大多数为不易移动,为了避免病人不慎跌落床下,床垫周缘的保护设施相形重要,虽然其所放置的病床架体周缘一般设有硬质护栏,但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当需要对躺卧于病床上的病人进行医疗或照护动作时,硬质护栏反而阻碍医护动作的执行,又部分病人为居家照护故并未具有病床护栏可设置,因此,现有技术的医疗用充气床垫系设有充气护栏,则医护人员可藉由挤压该充气护栏而对病人执行医护动作,且医疗用充气床垫同时具有护栏保护的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之充气护栏固定于充气床垫的下罩而与上罩无连结关系,且无法单独控制其充泄气,故倘若病人不慎由侧面挤压该充气护栏,则充气护栏在无其余有效结构保护下将向外侧面倾倒而失去其保护病人的作用,此时病人仍将可能由床垫上跌落而受伤。
2、现有技术中为了协助病人左右翻身,设计了两条倾斜气囊置放于本体气囊底部,当欲协助病人左右翻身时,对其中一条倾斜气囊充气以达到使得床垫倾斜的目的,但病患会因其需求不同而须由医师决定适用何种倾斜角度,若原使用的充气床垫角度不符合医师需求则需更换适当的充气床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了可相互牵引的护栏部,以避免护栏受侧压而倾倒的医疗用充气床垫。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其中包括:
一下罩,其上包含有两倾斜气囊,两倾斜气囊设于纵向设置在下罩上且分别接近于下罩的两侧,两倾斜气囊相互平行;
一本体,其跨设于倾斜气囊上,包含有若干个气囊,所有气囊呈横向平行排列而形成一气囊排,其中若干个气囊包含有若干个本体气囊及若干个头部气囊,头部气囊位于气囊排的头端处;
一上罩,其盖设于本体上且与下罩相互固定,上罩顶面突伸成型有两组护栏套筒,两组护栏套筒分别车缝固定于上罩两侧缘,每组护栏套筒具有至少一筒体;
一护栏组件,其设于上罩之护栏套筒中,护栏组件包含有若干个护栏气囊,护栏气囊分别穿设于护栏套筒的筒体中;
一用以控制充泄气的气泵组件,其与本体及护栏组件相连接,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气泵、一护栏气管组件、一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一倾斜气管组件、及一快速泄气阀,该护栏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护栏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之单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之单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快速泄气阀连接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及本体双数气管组件的末端,该倾斜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倾斜气囊相连接。
优选地,每组护栏套筒具有两筒体,该两筒体为同轴且相对齐,该两筒体的端部之间相分离且具有间距。
优选地,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本体换气阀,本体换气阀设于气泵并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以及护栏气管组件之间,在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每一本体气囊及每一头部气囊为管径均一的长条管状。
优选地,护栏气管组件透过一护栏电磁阀与本体换气阀相接,在本体换气阀与护栏电磁阀之间设有一逆止阀。
优选地,气泵组件包含有一倾斜换气阀及一倾斜电磁阀,倾斜电磁阀设于气泵与倾斜换气阀之间,倾斜换气阀设于倾斜气管组件与倾斜电磁阀之间。
优选地,本体气囊为锥形气囊,每一本体气囊具有一宽端及一窄端,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的宽端与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的窄端交错排列;该充气床垫还包含有两补偿气囊,两补偿气囊呈纵向平行排列且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两侧。
优选地,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气泵、一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及一倾斜气管组件,该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倾斜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倾斜气囊相连接。
优选地,气泵组件包含有一倾斜换气阀及一倾斜电磁阀,倾斜电磁阀设于气泵与倾斜换气阀之间,倾斜换气阀设于倾斜气管组件与倾斜电磁阀之间。
优选地,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本体换气阀,本体换气阀设于气泵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以及护栏气管组件之间,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
优选地,还包含有一按摩组件,按摩组件设于本体上且包含有若干个小型振动马达;在上罩的顶侧内壁面设有碳纤维电热片的发热单元。
由于在上罩上设有护栏套筒,当病人侧压其一侧的护栏套筒时,由于护栏套筒设置于上罩顶面上,故上罩所形成的拉力将迫使护栏套筒维持在原始位置上而不向外倾倒,如此能有效维持护栏组件的位置而避免病人由床垫上跌落。
再者,本实用新型气囊的变化设计了可产生多段式倾斜角度的结构,且具有较多种倾斜角度的选择,故可随不同的病人需求而使用不同的倾斜角度。藉由本体气囊呈锥形气囊的设计,当单数列气囊及双数列气囊交替充气时即可提供第一倾斜角度,再配合倾斜气囊的设计,则当所有本体气囊均充气,且两倾斜气囊交替充气时,可提供第二倾斜角度,又当本体单数列气囊及双数列气囊交替充气并配合两倾斜气囊左右同步交替充气时,可再提供第三倾斜角度,且此时的倾斜角度为两者相加而为最大倾斜角度,如此不但可以加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倾斜角度,亦可形成多种倾斜角度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管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动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管路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视剖面动作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为下罩                    20、20A为倾斜气囊
30、30A为本体               31、31A为本体气囊
32、32A为头部气囊           34A为补偿气囊
40为按摩组件                41为小型振动马达
50、50A为上罩               51为发热单元
52为护栏套筒                521为筒体
60为护栏组件                61为护栏气囊
70、70A为气泵组件           701为倾斜换气阀
702为本体换气阀             703为倾斜电磁阀
71、71A为气泵               72为倾斜气管组件
73为本体单数气管组件        731为逆止阀
74为本体双数气管组件        741为逆止阀
77为护栏气管组件            771为逆止阀
772为护栏电磁阀        78为快速泄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和图2,包含有一下罩10、二倾斜气囊20、一本体30、一上罩50、及一护栏组件60。
前述倾斜气囊20纵向设置于下罩10上且分别接近于下罩10的两侧,两倾斜气囊20相互平行。
前述本体30设于下罩10上且跨设于倾斜气囊20上,本体30包含有多数个本体气囊31及多数个头部气囊32,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体30包含有三个头部气囊32,每一本体气囊31的管径均一呈长条管状,本体气囊31、头部气囊32的管径均相等且呈横向平行排列以形成气囊排,头部气囊32位于气囊排的头端处,即如本实施例中所示,头部气囊32为气囊排中第1至3管,且本体气囊31为气囊排中第4至17管。
前述上罩50盖设于按摩组件40及本体30上且与下罩10相互固定,上罩50顶侧的内壁面固设有发热单元51以供保暖,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发热单元51为碳纤维电热片,上罩50顶面突伸成型有两组护栏套筒52,两组护栏套筒52分别设于上罩50两侧缘,在较佳实施例中,该等护栏套筒52以车缝方式固定于上罩50上,每组护栏套筒52具有至少一筒体521,在较佳实施例中,每组护栏套筒52具有两同轴且相对齐的筒体521,该两筒体521之端部之间相分离而具有间距。
本体30上进一步设置有一按摩组件40,该按摩组件40包含有多数个小型振动马达41,启动按摩组件40可提供躺卧于本实用新型上的病人按摩功能,小型振动马达41可分散设置于相对人体颈部、背部、腰部、大腿等部位,以对该等部位进行多种方式的按摩。
前述护栏组件60设于护栏套筒52中,护栏组件60包含有多数个护栏气囊61,该等护栏气囊61分别穿设于护栏套筒52的筒体521中。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并包含有一气泵组件70,气泵组件70与倾斜气囊20、本体气囊31、及护栏气囊61相连接并用以对其充气,具体达成充泄气的管路连接方式及控制方式有许多种,以下仅以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方式为例。气泵组件70包含有一气泵71、一倾斜气管组件72、一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一护栏气管组件77、及一快速泄气阀78,该倾斜气管组件72分别与气泵71及倾斜气囊20相连接,该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分别与气泵71及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和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头部气囊32相连接,该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分别与气泵71及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头部气囊32相连接,该护栏气管组件77分别与气泵71及护栏气囊61相连接,该快速泄气阀78连接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及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的末端,用以有需要的时候将本体30中的各气囊快速泄气,例如病人危急而需要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术时,不须将病人搬移至地板上或抽走床垫,仅须启动快速泄气阀78即可快速泄气以尽速抢救病人;
在较佳实施例中,气泵71与一倾斜换气阀701及一本体换气阀702相连接,其中气泵71与倾斜换气阀701间设有一倾斜电磁阀703,倾斜换气阀701设于倾斜气管组件72与电磁阀703之间,本体换气阀702设于气泵71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以及护栏气管组件77之间,护栏气管组件77透过一护栏电磁阀772与本体换气阀702相接,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与头部气囊32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731,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与头部气囊32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741,而于本体换气阀702与护栏电磁阀772之间设有一逆止阀771。
请参阅图3A所示,护栏气囊61的泄气单元亦可为一手控切换装置772A,使用者控制手控切换装置772A来停止对护栏气囊61的进气,手控切换装置772A其具有一进气口、一充气口、一泄气口、一连动杆、二通气圆片、一阻气圆片及弹性组件,进气口分别与本体换气阀702相接,充气口则透过护栏气管组件77与护栏气囊61相接,而泄气口与外部空气相通,当进气时泄气口封闭而进气口开启,则对护栏气囊61充气,当泄气时,以手控方式利用弹性组件、连动杆及阻气圆片之位移,使进气口封闭而泄气口开启,此时护栏气囊61中的气体将由泄气口排出,藉此来对护栏气囊61单独泄气。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启动气泵71对各气囊充气,并透过各换气阀及电磁阀的作动来调整进气情形,以下对充放气动作分别具体描述。
对于护栏组件60而言,启动气泵71时,护栏气囊61被加以充气而使护栏套筒52突出于上罩50顶面形成侧边保护,当躺卧于上罩50顶面的病人不慎侧压护栏套筒52时,由于护栏套筒52固设于上罩50顶面而受制于上罩50形成相互牵引,则病人对一侧的护栏套筒52之挤压将形成拉扯的力量而使受挤压侧的护栏套筒52被上罩50顶面拉住以维持其相对位置,故护栏套筒52将不会因为受压而向外倾倒,进而保持护栏气囊61的位置以持续防止病人由床垫上跌落;同时利用逆止阀771来避免护栏气囊61中的气体在本体换气阀702作动时逆流。
对于本体30而言,启动气泵71后可由使用者操控而决定为以下各种不同的作动模式:
1、完全充气模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启动气泵71后将对本体气囊31及头部气囊32全部充满气体。
2、切换充气模式:
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所示,启动气泵71后对本体30进行单双数列切换充气,而使得位于单数列及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分别具有充气及泄气的相反状态,在较佳实施例中,该切换动作可透过本体换气阀702达成,气泵71持续供气入本体换气阀702中,本体换气阀702作动以切换供气流路为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或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当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获得供气(如图5所示)则使得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均呈充气状态,而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均呈泄气状态;当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获得供气(如图6所示)则使得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均呈充气状态,而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均呈泄气状态;又由于头部气囊32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73及本体双数气管组件74相接处均设有逆止阀731、741,故头部气囊32被充气后将不受本体换气阀702的作动而泄气,以维持充气状态且确保病人头部的平稳性。
请参阅图3及图7所示,对于倾斜气囊20而言,启动气泵71亦可对其中一倾斜气囊20充气,而使得上罩50顶面朝一侧倾斜以助于病人翻身,在较佳实施例中,倾斜换气阀701作动以切换对其中一倾斜气囊20充气的状态。
实施例二,参照图8及图9,与实施例一相似,差别在于本体30A的本体气囊31A为锥形气囊,即由气囊的一端至另一端管径渐缩而形成锥形,故每一气囊31A具有一宽端及一窄端,其中气囊排呈现宽窄交错的排列方式,即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的宽端相对齐,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的宽端相对齐,且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的宽端与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的窄端交错排列,又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进一步包含有两补偿气囊34A,两补偿气囊34A呈纵向平行排列且分别设置于本体30A两侧,用以增加宽度来支撑上罩50A顶面,补偿气囊34A与连接头部气囊32A的气管组件相连接,且同样受逆止阀保护而不受本体换气阀的作动而泄气,以维持充气状态。
使用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时,启动气泵71A对各气囊充气,以下对充放气动作分别具体描述,但各电磁阀、切换阀、逆止阀等结构的作动方式及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以下不再加以赘述。
对于本体30A而言,启动气泵组件70A之气泵71A后可由使用者操控而决定为以下各种不同的作动模式:
1、完全充气模式:
启动气泵71A后将对本体气囊31A及头部气囊32全部充满气体。
2、切换充气模式:
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启动气泵71A后对本体30A进行单双数列切换充气,而使得位于单数列及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分别具有充气及泄气的相反状态;当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呈充气状态(如图10所示),而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呈泄气状态,由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为左宽右窄,故此时本体30A形成左高右低的状态,而使病人朝右倾斜;当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呈充气状态(如图11所示),而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呈泄气状态,由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均为右宽左窄,故此时本体30A形成右高左低的状态,而使病人朝左倾斜,因此,利用锥形气囊的切换充放气不但可以达到波动起伏来预防褥疮,同时亦可形成特定角度的倾斜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本体气囊31A所提供的倾斜角度为20度。
请参阅图9及图12至图14所示,前述本体气囊31A的切换充放气再搭配倾斜气囊20A的使用可再形成多种不同角度的倾斜功能;
当本体气囊31A全数为充气状态时,可控制对其中一倾斜气囊20A充气(如图12所示),则使得上罩50A之顶面朝一侧倾斜,在较佳实施例中,此时提供的倾斜角度为10度;
当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为充气状态,而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为泄气状态时(如图13所示),配合位于右侧的倾斜气囊20A为充气状态,则此时的向左倾斜角度为两者相加后的效果,在较佳实施例中,此时提供的倾斜角度为30度;
当位于单数列的本体气囊31A为充气状态,而位于双数列的本体气囊31A为泄气状态时(如图14所示),配合位于左侧的倾斜气囊20A为充气状态,则此时的向右倾斜角度同样为两者相加后的效果,在较佳实施例中,此时提供的倾斜角度同样为30度。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其中包括:
一下罩,其上包含有两倾斜气囊,两倾斜气囊设于纵向设置在下罩上且分别接近于下罩的两侧,两倾斜气囊相互平行;
一本体,其跨设于倾斜气囊上,包含有若干个气囊,所有气囊呈横向平行排列而形成一气囊排,其中若干个气囊包含有若干个本体气囊及若干个头部气囊,头部气囊位于气囊排的头端处;
一上罩,其盖设于本体上且与下罩相互固定,上罩顶面突伸成型有两组护栏套筒,两组护栏套筒分别车缝固定于上罩两侧缘,每组护栏套筒具有至少一筒体;
一护栏组件,其设于上罩之护栏套筒中,护栏组件包含有若干个护栏气囊,护栏气囊分别穿设于护栏套筒的筒体中;
一用以控制充泄气的气泵组件,其与本体及护栏组件相连接,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气泵、一护栏气管组件、一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一倾斜气管组件、及一快速泄气阀,该护栏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护栏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之单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之单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快速泄气阀连接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及本体双数气管组件的末端,该倾斜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倾斜气囊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每组护栏套筒具有两筒体,该两筒体为同轴且相对齐,该两筒体的端部之间相分离且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本体换气阀,本体换气阀设于气泵并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以及护栏气管组件之间,在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护栏气管组件透过一护栏电磁阀与本体换气阀相接,在本体换气阀与护栏电磁阀之间设有一逆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气泵组件包含有一倾斜换气阀及一倾斜电磁阀,倾斜电磁阀设于气泵与倾斜换气阀之间,倾斜换气阀设于倾斜气管组件与倾斜电磁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每一本体气囊及每一头部气囊为管径均一的长条管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本体气囊为锥形气囊,每一本体气囊具有一宽端及一窄端,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的宽端与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的窄端交错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气泵、一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及一倾斜气管组件,该本体单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单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本体双数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本体气囊和位于气囊排的双数列的头部气囊相连接,该倾斜气管组件分别与气泵及倾斜气囊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气泵组件包含有一倾斜换气阀及一倾斜电磁阀,倾斜电磁阀设于气泵与倾斜换气阀之间,倾斜换气阀设于倾斜气管组件与倾斜电磁阀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气泵组件包含有一本体换气阀,本体换气阀设于气泵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以及护栏气管组件之间,于本体单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本体双数气管组件与头部气囊相连接之处设有一逆止阀。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床垫还包含有两补偿气囊,两补偿气囊呈纵向平行排列且分别设置于本体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按摩组件,按摩组件设于本体上且包含有若干个小型振动马达。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在上罩的顶侧内壁面设有碳纤维电热片的发热单元。
CN2012200341290U 2011-06-16 2012-01-19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78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341290U CN202478036U (zh) 2011-06-16 2012-01-19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19484.0 2011-06-16
CN201120219484 2011-06-16
CN2012200341290U CN202478036U (zh) 2011-06-16 2012-01-19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78036U true CN202478036U (zh) 2012-10-10

Family

ID=46952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34129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78036U (zh) 2011-06-16 2012-01-19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7803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768A (zh) * 2011-06-16 2012-07-04 东莞沛佳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WO2012172421A1 (en) * 2011-06-16 2012-12-20 Picard Healthcar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Medical air mattress, method to inflate/deflate a medical air mattress and method to incline the bearing surface of a medical air mattress
CN103565625A (zh) * 2013-11-26 2014-02-12 深圳市博士康科技有限公司 气囊垫及其充放气控制方法、监控护理系统
CN109009790A (zh) * 2018-09-10 2018-12-18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5768A (zh) * 2011-06-16 2012-07-04 东莞沛佳医疗保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WO2012172421A1 (en) * 2011-06-16 2012-12-20 Picard Healthcare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Medical air mattress, method to inflate/deflate a medical air mattress and method to incline the bearing surface of a medical air mattress
CN103565625A (zh) * 2013-11-26 2014-02-12 深圳市博士康科技有限公司 气囊垫及其充放气控制方法、监控护理系统
CN103565625B (zh) * 2013-11-26 2015-11-18 深圳市博士康科技有限公司 气囊垫及其充放气控制方法、监控护理系统
CN109009790A (zh) * 2018-09-10 2018-12-18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充气式智能床垫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5768A (zh)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CN103340724B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US7360266B2 (en) Multiple position air mattress system
CN202478036U (zh) 一种医疗用充气床垫
CN107456339A (zh) 医用充气床垫
CN104000418A (zh) 一种充气产品及沙发组合及带有布套的充气沙发
CN108839594A (zh) 一种充气式养生保健汽车座垫
CN203208331U (zh) 用于对颈椎及腰椎进行功能锻炼的电动装置
CN211188144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床垫
CN117180079A (zh) 一种具有充放气效果的按摩垫
CN202446403U (zh) 一种医用充气床垫
CN114699257B (zh) 一种基于气囊护理床垫小翻身运动的压疮预防方法
TW201231035A (en) Inflatable mattress for medical use
CN215604471U (zh) 气囊式床垫结构
TW201231034A (en) Inflatable mattress for medical use
CN212699443U (zh) 一种充气脚垫
CN215229429U (zh) 一种充气翻身垫
CN201101676Y (zh) 用于按摩椅的按摩枕头
CN204814571U (zh) 叠加气囊翻身垫
CN213526308U (zh) 柔性多功能智能按摩枕
CN204273892U (zh) 具有边缘挡体的弹性床
CN210542380U (zh) 一种按摩舒适的沙发床
CN219847191U (zh) 俯卧垫
CN217772705U (zh) 一种翻身拍背垫
CN210250236U (zh) 一种中药热敷背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706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