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8501U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68501U CN202468501U CN201120528806XU CN201120528806U CN202468501U CN 202468501 U CN202468501 U CN 202468501U CN 201120528806X U CN201120528806X U CN 201120528806XU CN 201120528806 U CN201120528806 U CN 201120528806U CN 202468501 U CN202468501 U CN 202468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control
- port
- motor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阀,该控制阀具有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和回油口(10T),该控制阀包括控制器,采集向第一端口供油的压力,并且在再次向第一端口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油路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油路连通。还公开了一种马达控制回路,包括马达(1)、与该马达连接的制动器(2)和梭阀(3),马达的两个工作油路分别与梭阀的两个入口连通,梭阀的出口与制动器的控制口连通,工作油路与梭阀的入口之间连接有上述控制阀。设置有该控制阀的马达控制回路能够防止马达在二次起升时出现反转下滑现象,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马达控制回路以及一种控制阀。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马达控制回路包括马达1、与马达1连接的制动器2和梭阀3,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与操纵阀的两个工作油口A、B连接,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分别与梭阀3的两个入口连通,梭阀3的出口与制动器2的控制口连通。从而,当马达1的任何一个工作油路向马达1供油以使马达1转动时,该工作油路的压力通过梭阀3与制动器2的控制口连通,使制动器2打开,从而马达1能够顺利转动。当马达1停止时,两个工作油路中的压力归零,使制动器2关闭,从而马达1无法转动。当马达1作为卷扬马达时(即,马达1用于卷扬机构时,例如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构时),通常还在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上连接平衡阀8,以防止马达1在卷扬下放时失控失速。
在如上文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中,卷扬机构在第一次起升时,第一工作油口A进油,液压油通过梭阀3打开制动器2,当负载还未完全脱离地面时,第一工作油口A工作压力随负载变化而变化,当第一工作油口A工作压力大到可以驱动卷扬马达1提升负载时,卷扬马达1带动负载开始起升,负载起升到一定高度,第一工作油口A停止进油,制动器2关闭,卷扬动作在此高度停止一段时间后(这段时间内,平衡阀8到卷扬马达1这段油路内的液压油由于泄漏,油压降低),当再进行起升动作时,由于制动器2的打开压力比较低,这样就导致第一工作油口A工作压力还未达到吊起负载所需的压 力时,制动器2已经打开,这样卷扬马达1没有进行起升动作反而在负载带动下产生下放动作,造成了在进行第二次起升的最初阶段出现反转下滑的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起重机的整机性能,而且极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达控制回路,该马达控制回路能够防止马达在二次起升时出现反转下滑现象,从而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包括马达、与该马达连接的制动器和梭阀,所述马达的两个工作油路分别与所述梭阀的两个入口连通,所述梭阀的出口与所述制动器的控制口连通,其中,该控制回路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油路连接,采集该工作油路向所述马达供油时的压力,并且在该工作油路再次向所述马达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的入口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的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串接在所述工作油路与油箱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油液从所述工作油路流至所述液压锁,所述液压锁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所述开关阀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工作油路和所述梭阀的入口连接,所述开关阀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工作油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开关阀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的压力油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梭阀的入口连通,该开关阀的第一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的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压锁包括第二单向阀和与该第二单向阀连接的单向控制阀,该单向控制阀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
优选地,所述马达用于卷扬机构,所述马达的两个工作油路包括卷扬起升工作油路和卷扬下放工作油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卷扬起升工作油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卷扬下放工作油路与所述控制器的单向控制阀的控制口连通。
优选地,该控制回路还包括平衡阀,该平衡阀与所述马达的两个工作油路连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回油口,该控制阀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采集向所述第一端口供油的压力,并且在再次向所述第一端口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油路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的油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串接在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回油口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油液从所述第一端口流至所述液压锁,所述液压锁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开关阀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开关阀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第一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开关阀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的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该开关阀的工作油口与第二端口连通,该开关阀的第一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该开关阀的第二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 管路连通。
优选地,所述液压锁包括第二单向阀和与该第二单向阀连接的单向控制阀,该单向控制阀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单向阀芯与所述单向控制阀的控制阀芯连接,并且所述单向阀芯的受力面积大致等于所述控制阀芯的受力面积。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芯的受力面积与所述控制阀芯的受力面积的比值为0.6至1.1。
优选地,所述单向控制阀的控制阀芯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液压锁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
优选地,该控制阀还包括控制口,该控制口与所述液压锁的控制口连通。
优选地,该控制阀集成在平衡阀上,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平衡阀的进油口和/或回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平衡阀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口连通。
通过上述马达控制回路,由于控制器采集马达上一次动作时的压力(该压力相当于马达的负载压力),而且在马达下一次动作时,只有当马达的供油压力大致等于采集的压力(即大致等于负载压力时)才使工作油路与梭阀的入口连通,制动器才会打开,从而马达不会出现反转下滑现象,从而提高了马达控制回路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马达控制回路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回路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3是如图2所示的马达控制回路中的液压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阀的示意性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 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马达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包括马达1、与该马达1连接的制动器2和梭阀3,所述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分别与所述梭阀3的两个入口连通,所述梭阀3的出口与所述制动器2的控制口连通,其中,该控制回路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油路连接,采集该工作油路向所述马达1供油时的压力,并且在该工作油路再次向所述马达1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通。
通过上述马达控制回路,由于控制器采集马达1上一次动作时的压力(该压力相当于马达1的负载压力),而且在马达1下一次动作时,只有当马达1的供油压力大致等于采集的压力(即大致等于负载压力时)才使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连通,制动器2才会打开,从而马达1不会出现反转下滑现象,从而提高了马达控制回路的安全性能。
本专利的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所述的“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是指供油压力并不一定精确地等于所采集的压力,供油压力可以略大于或略小于所采集的压力,例如供油压力与所采集的压力的比值可以为0.7至1.3。
该控制器可以连接在马达1的任意一个工作油路上,以控制该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的油路的通断。当然,在需要时,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上也可以分别都连接有所述控制器,从而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的油路都受控制器的控制。
所述控制器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采集工作油路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的开关阀和相应的控制程序来实现上述控制功能。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4、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串接在所述工作油路与油箱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5允许油液从所述工作油路流至所述液压锁6,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所述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工作油路和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接,所述开关阀4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工作油路连通。
从而,当马达1第一次动作时(例如第一次起升时),在向马达1供油的工作油路(例如与A口连通的工作油路)的压力作用下,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连通,使得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连通,从而制动器2打开,马达1转动使得卷扬开始起升。当起升到一定高度后停止时,A口停止进油,由于制动器2的关闭需要一定时间,马达1在负载作用下会略微反转,此时工作油路上液压油的压力等于负载的压力,该液压油同时通过第一单向阀5,进入液压锁6内,同时该压力也会使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断开连接,使得制动器2关闭。制动器2完全关闭后,马达1停止反转,工作油路上液压油的压力迅速降低,而在第一单向阀5的作用下,第一单向阀5与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成为封闭腔,液压油无法流出而保持负载的压力,从而采集了负载的压力。当马达1再次动作时(再次起升时),从A口进入工作油路中的液压油压力作用在开关阀4的控制口和液压锁6上,由于封闭腔内的液压油不能被压缩,导致A口的工作油路内的压力逐渐升高,直至超过液压锁6的打开压力(即之前采集的负载的压力)时,液压锁6打开,第一单向阀5与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内的液压油流回油箱卸压。同时,工作油路内的压力作用在开关阀4的控制口上,使得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连通,使得制动器2打开,马达1能够转动,而且此时为马达1供油的工作油路内的液压油压力已经大致等于负载压力,因此马达1不会反转,卷扬机构起升。
所述开关阀4可以是各种适当形式的阀门,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施 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开关阀4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4的压力油口4P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4的工作油口4A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二控制口4K2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连通。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液控换向阀可以为两位三通液控换向阀。当该液控换向阀4位于右位时(如图2所示),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连通(即上文所述的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状态);当该液控换向阀4位于左位时,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断开(即上文所述的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断开的状态)。
所述液压锁6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液压锁6包括第二单向阀61与该第二单向阀61连接的单向控制阀62,该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液压锁6锁定状态时,在第二单向阀61的作用下,上述封闭腔(第一单向阀5与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内的液压油无法通过液压锁6流回油箱(图2中T表示回油口);当液压油的压力作用在单向控制阀62,使得单向控制阀62控制第二单向阀61反向导通,使液压锁6处于打开状态,上述封闭腔内液压油能够流回油箱而使封闭腔卸压。
所述第二单向阀61和单向控制阀62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611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621连接,并且所述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大致等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也就是说,封闭腔内的液压油压力作用在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611上,工作油路中的液压油压力作用在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621上,而由于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大致等于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时,只有工作油路中的压力大致等于封闭腔内的压力时,第二单向阀61才能反向导通,使液压锁6处于打开状态。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的比值优选地可以为0.6至1.1。
上述封闭腔卸压后,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复位,使得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复位,液压锁6回复到关闭状态。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复位,例如,可以在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上设置有复位弹簧63,通过复位弹簧63的弹性力复位。
如图3所示,64表示阀体,612表示单向阀套,65表示活塞,单向阀芯611设置在单向阀套612内,g2与第一单向阀5和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连通,t2为回油口,与油箱连通,a2与工作油路11连通,x1与工作油路12连通。
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如图3所示地通过小阀芯622连接。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7。缓冲阀7可以吸收在液压锁6突然打开时对马达1、制动器2乃至整个液压系统的冲击,从而避免了液压锁6突然打开时的压力超调现象。该缓冲阀7可以是各种适当的具有缓冲功能的阀门,例如可以是蓄能器。
上述马达控制回路可以应用于各种控制马达的液压系统中,例如,可以应用于包括马达1的卷扬机构(例如起重机的起升机构)中。如图2所示,所述马达1为卷扬马达,该卷扬马达的两个工作油路包括卷扬起升工作油路11和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卷扬起升工作油路11连接。此时,所述扬下放工作油路12可以与所述控制器的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连通。从而,卷扬机构下放时,B口进油,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的控制油经过梭阀3可以直接打开制动器2,卷扬开始下放,同时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的控制油通过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可以使第二单向阀61反向导通,打开液压锁6,使封闭腔卸压,从而避免负载变化后再次起升时出现压力跳动现象。
如图2所示,马达控制回路可以包括平衡阀8,该平衡阀8与所述马达 1的两个工作油路连通。从而防止马达1在卷扬下放时失控失速。此时,优选地,上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4、第一单向阀5、液压锁6和缓冲阀7)可以都集成在该平衡阀8上,从而方便安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马达控制方法,该马达1上连接有制动器2,其中,所述马达控制方法包括:当马达1转动时,采集向马达1供油的工作油路的压力,并且在马达1再一次同方向转动时,将此时向马达1供油的工作油路的压力与所采集的压力进行比较,如果供油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制动器2关闭,如果供油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制动器2打开。
如上文所述,所述马达1可以用于卷扬机构,所述马达1转动的方向为所述卷扬机构起升时的转动方向。即,上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卷扬机构的起升过程。以防止卷扬机构在二次起升时马达1不会出现反转下滑现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
当卷扬机构下放时,则使制动器2打开,马达1能够自由转动而使卷扬机构顺利下放。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在于在马达1的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设置控制器,以便适时地控制该马达1的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油路的通断。因此,可以将上述马达1的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的控制回路集成为一个控制阀,以便在需要时方便地安装到马达控制回路上。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还另一个方面,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阀,其中,该控制阀具有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和回油口10T,该控制阀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采集向所述第一端口10A供油的压力,并且在再次向所述第一端口10A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第二端口10B之间的油路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第二 端口10B之间的油路连通。在应用于上述马达控制回路时时,可以将该控制阀连接在马达1的工作油路与梭阀3的入口之间,具体地,将所述第一端口10A与马达1的工作油路连通,将第二端口10B与梭阀3的入口连通,将回油口10T与油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开关阀4、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串接在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回油口10T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5允许油液从所述第一端口10A流至所述液压锁6,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所述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10A和第二端口10B连接,所述开关阀4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
更优选地,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施方式,所述开关阀4可以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4的压力油口4P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该开关阀4的工作油口4A与第二端口10B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二控制口4K2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液压锁6可以包括第二单向阀61和与该第二单向阀61连接的单向控制阀62,该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611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621连接,并且所述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大致等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所述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的比值例如可以为0.6至1.1。
更优选地,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上可以设置有复位弹簧63。该复位弹簧63使得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复位,液压锁6回复到关闭状态。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复位,例如,可以在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上设置有复位弹簧63,通过复位弹簧63的弹性 力复位。
如图3所示,64表示阀体,612表示单向阀套,65表示活塞,单向阀芯611设置在单向阀套612内,g2与第一单向阀5和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连通,t2为回油口,与10T连通,a2与第一端口10A连通,x1与控制口10K连通。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可以直接连接,也可以如图3所示地通过小阀芯622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7。
更优选地,该控制阀还可以包括控制口10K,该控制口10K与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连通。在应用于卷扬机构的马达控制回路时,第一端口10A可以与马达1的卷扬起升工作油路11连接,该控制口10K可以与马达1的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连接。
更优选地,该控制阀可以集成在平衡阀8上,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平衡阀8的进油口和/或回油口连通。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该控制阀具有两个第一端口10A,该两个第一端口10A分别与平衡阀8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通。此时,如图4所示,平衡阀8的控制口可以与控制阀的控制口10K连通。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平衡阀8和控制阀可以共用一个控制口10K。在应用于卷扬机构的马达控制回路时,该控制口10K可以与马达1的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连接。
有关上述控制阀的更多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与上述马达控制回路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9)
1.一种马达控制回路,该控制回路包括马达(1)、与该马达(1)连接的制动器(2)和梭阀(3),所述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分别与所述梭阀(3)的两个入口连通,所述梭阀(3)的出口与所述制动器(2)的控制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回路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油路连接,采集该工作油路向所述马达(1)供油时的压力,并且在该工作油路再次向所述马达(1)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该工作油路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4)、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串接在所述工作油路与油箱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5)允许油液从所述工作油路流至所述液压锁(6),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所述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工作油路和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接,所述开关阀(4)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工作油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4)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4)的压力油口(4P)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4)的工作油口(4A)与所述梭阀(3)的入口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二控制口(4K2)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6)包括第二单向阀(61)和与该第二单向阀(61)连接的单向控制阀(62),该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与所述工作油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7)。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1)用于卷扬机构,所述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包括卷扬起升工作油路(11)和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卷扬起升工作油路(1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下放工作油路(12)与所述控制器的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控制回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回路还包括平衡阀(8),该平衡阀(8)与所述马达(1)的两个工作油路连通。
9.一种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具有第一端口(10A)、第二端口(10B)和回油口(10T),该控制阀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采集向所述第一端口(10A)供油的压力,并且在再次向所述第一端口(10A)供油时,如果供油的压力小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第二端口(10B)之间的油路断开,如果供油的压力大致等于所采集的压力,则使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第二端口(10B)之间的油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阀(4)、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串接在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回油口(10T)之间,所述第一单向阀(5)允许油液从所述第一端口(10A)流至所述液压锁(6),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所述开关阀(4)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10A)和第二端口(10B)连接,所述开关阀(4)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以及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4)为液控换向阀,该开关阀(4)的压力油口(4P)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该开关阀(4)的工作油口(4A)与第二端口(10B)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一控制口(4K1)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该开关阀(4)的第二控制口(4K2)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6)包括第二单向阀(61)和与该第二单向阀(61)连接的单向控制阀(62),该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口与所述第一端口(10A)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61)的单向阀芯(611)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621)连接,并且所述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大致等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芯(611)的受力面积与所述控制阀芯(621)的受力面积的比值为0.6至1.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控制阀(62)的控制阀芯上设置有复位弹簧(63)。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和液压锁(6)之间的管路上还旁接有缓冲阀(7)。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还包括控制口(10K),该控制口(10K)与所述液压锁(6)的控制口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9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集成在平衡阀(8)上,所述第一端口(10A)与所述平衡阀(8)的进油口和/或回油口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阀(8)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阀的控制口(10K)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28806XU CN202468501U (zh) | 2011-12-15 | 2011-12-15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28806XU CN202468501U (zh) | 2011-12-15 | 2011-12-15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68501U true CN202468501U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6916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28806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2468501U (zh) | 2011-12-15 | 2011-12-15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68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8610A (zh) * | 2011-12-15 | 2012-06-27 |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CN106335833A (zh) * | 2015-07-08 | 2017-01-18 | 株式会社日成Eng | 使作战部署设备的升降机长距离升降的自动紧急升降装置 |
-
2011
- 2011-12-15 CN CN201120528806XU patent/CN202468501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18610A (zh) * | 2011-12-15 | 2012-06-27 |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CN102518610B (zh) * | 2011-12-15 | 2015-06-24 | 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CN106335833A (zh) * | 2015-07-08 | 2017-01-18 | 株式会社日成Eng | 使作战部署设备的升降机长距离升降的自动紧急升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8610A (zh)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
CN203319595U (zh) | 起重机卷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 |
CN101723274B (zh) | 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收放控制系统及旋挖钻机 | |
CN2892805Y (zh) | 马达转速记忆卷扬制动器控制装置 | |
CN102874704B (zh) | 一种液压系统、卷扬机构及工程机械 | |
CN202785334U (zh) |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自由落钩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1649849B (zh) | 一种液压马达制动回路 | |
CN104235090B (zh) | 负反馈液压系统和旋挖钻机 | |
CN108706463B (zh) | 一种起重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2924661U (zh) | 卷扬机构的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 |
CN102491173B (zh) | 起重机以及起重机用闭式卷扬负功率控制系统 | |
CN111649023B (zh) | 一种电液双控马达驱动回转系统缓冲补油系统及方法 | |
CN202000992U (zh) | 一种旋挖钻机上车回转控制系统 | |
CN202468501U (zh) | 马达控制回路及控制阀 | |
CN109371920A (zh) | 闸门快速闭门液压阻尼调速系统 | |
CN204476899U (zh) | 一种起重机回转系统控制阀 | |
CN115744699A (zh) | 双动力卷扬系统、控制方法和桩工机械 | |
CN109592566B (zh) | 一种起重机液压应急系统 | |
CN103058085A (zh) | 卷扬马达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 | |
CN202970675U (zh) | 旋挖钻机旋扩装置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2734353B (zh) | 制动液压站、制动装置、起升设备和工程机械 | |
CN104555772B (zh) | 起重机卷扬液压系统和起重机 | |
CN201647868U (zh) | 新型液压绞车 | |
CN203529840U (zh) | 一种钢丝绳的卷扬装置 | |
CN108002268B (zh) | 过载保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624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