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6128U -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6128U
CN202466128U CN2012200404800U CN201220040480U CN202466128U CN 202466128 U CN202466128 U CN 202466128U CN 2012200404800 U CN2012200404800 U CN 2012200404800U CN 201220040480 U CN201220040480 U CN 201220040480U CN 202466128 U CN202466128 U CN 202466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scoop
inner bag
roller assembly
gather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404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伦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e Yingt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e Yingt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e Yingt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e Yingtu New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404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6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6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612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其中:该第一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抽风内胆以及第一外滚筒,所述第一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一吸风口;该第二滚筒组件邻接所述第一滚筒组件设置,并且该第二滚筒组件的中心点和第一滚筒组件的中心点位于一个水平中心线上,该第二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抽风内胆以及第二外滚筒,所述第二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二吸风口,并且该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一吸风口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可以使吸附在两个滚筒组件上纤维层在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得到有效的分布。

Description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喷非织造设备,更具体地,是一种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熔喷非织造工艺是利用高速热空气对模头喷丝孔挤出的聚合物熔体细流进行牵伸,进而形成超细纤维,喷射在收集装置上,并依靠自身粘合而成为非织造布。 
熔喷工艺中的收集装置通常有平网式、单滚筒式和双滚筒式等几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均须通过吸风装置的吸风处理,才能有效地收集熔喷形成的超细纤维,并堆集成网或纤维层。 
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1的示意图。结合图1,现有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1,包括两个对称设计的滚筒组件10、20。滚筒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分别包括外滚筒11、21以及抽风内胆12、22,并且抽风内胆12、22上开设有吸风口13、23,两个吸风口13、23沿垂直线对称设置,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吸风口13、23的位置固定不变。吸风口13、23不是整个滚筒而是一段圆弧,并且吸风口呈一定角度地迎向纤维束3方向,更具体地,吸风口13、23的开口角度α、β可取90°-100°,两个滚筒组件的假想水平中轴线L穿过吸风口13、23,并且吸风口13、23的下部边缘与该中心线的夹角ε、θ约为10°。另外,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1还包括滚筒组件10、20所共用的一台风机。 
通过上述的双滚筒收集装置,当熔喷纤维束3通过熔喷喷头2喷出,并且纤维束呈扇形到达两个滚筒组件10、20中间时,由于两侧的吸风量最大,纤维紧紧地吸附于两个滚筒组件10、20的表面,而两滚筒组件10、20中间地带的吸风量最小,因此,纤维层的密度呈现出“密、疏、密”的非层阶性分布的特点,并且随着两个滚筒的间距增大,这种现象愈加明显。这种纤维层的密度分布特点,对最终形成的非织造布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在纤维束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上述缺点,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其中: 
该第一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抽风内胆以及套设在该第一抽风内胆外部并且可绕该第一抽风内胆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一外滚筒,所述第一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一吸风口; 
该第二滚筒组件邻接所述第一滚筒组件设置,并且该第二滚筒组件的中心点和第一滚筒组件的中心点位于一个水平中心线上,该第二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抽风内胆以及套设在该第二抽风内胆外部并且可绕该第二抽风内胆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二外滚筒,所述第二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二吸风口,并且该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一吸风口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风口的开口角度为90°至100°之间,所述第一吸风口的下部边缘与所述水平中心线的夹角为0°至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吸风口的开口角度为60°至70°之间,所述第二吸风口的下部边缘与所述水平中心线的夹角为10°至15°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外滚筒以及第二外滚筒上均设置有多个气孔。 
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相配合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采用的不对称的吸风口布置、以及吸风量不对称的设置,可以使吸附在两个滚筒组件上纤维层在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得到有效的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中第一滚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中第二滚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100,包括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其中,进一步结合图3、4,第一滚筒组件110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抽风内胆112以及套设在第一抽风内胆112外部并且可绕第一抽风内胆112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一外滚筒111,第一抽风内胆112设置有第一吸风口113;对应地,第二滚筒组件120邻接第一滚筒组件110设置,并且第二滚筒组件120的中心点和第一滚筒组件110的中心点位于一个水平中心线L上,进一步地,第二滚筒组件120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抽风内胆122以及套设在该第二抽风内胆122外部并且可绕该第二抽风内胆122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二外滚筒121,第二抽风内胆122设置有第二吸风口123,并且第二吸风口123与第一吸风口113交错设置。 
参考图3、4,在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中,第一外滚筒111以及第二外滚筒121上均设置有多个气孔114、12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100,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相配合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图未示)。 
由此,当收集装置运行时,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中的第一抽风内胆112和第二抽风内胆122固定不动,因此第一吸风口113和第二吸风口123保持不对称的交错设置状态;同时,第一外滚筒111和第二外滚筒121绕各自轴心相向运动。与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分别配合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连接到第一抽风内胆112和第二抽风内胆122,并在收集操作开始后对第一抽风内胆112和第二抽风内胆122进行吸风操作,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速度可调,用于对吸风强度进行调节。在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 中,第一抽风内胆112的第一吸风口113与第一外滚筒111的内壁接触处,以及第二抽风内胆122的第二吸风口123与第二外滚筒121的内壁接触处,可充有软性材料,如橡胶、毛毡等,从而使抽风集中吸风口开口位置。 
更具体地,结合图2,第一吸风口113的开口角度α1为90°至100°之间,第一吸风口113的下部边缘与水平中心线L的夹角ε1为0°至10°之间,并且第二吸风口123的开口角度β1为60°至70°之间,第二吸风口123的下部边缘与所述水平中心线L的夹角θ1为10°至15°之间。当采用这种设置时,第一滚筒组件110可作为主收集器,第二滚筒组件120可作为副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采用的不对称的吸风口布置、以及吸风量不对称的设置,可以使吸附在两个滚筒组件上纤维层在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分布得到有效的结果。具体地,结合图2,当纤维束3由熔喷喷头2喷出时,收集装置处于运行状态,第一滚筒组件110和第二滚筒组件120相向运动,由于第一滚筒组件110的第一吸风口113朝向纤维束3的喷出方向,因此纤维束3先到达第一吸风口113处,并且越靠近第一吸风口113的上部边缘吸附的纤维束越密集;而第二滚筒组件120的第二吸风口123近乎垂直纤维束3的喷出方向,因此靠近第二滚筒组件一侧的纤维会因第二吸风口123的作用而结构松散。因此,纤维层的密度分别为“密,低密、疏”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最终形成的非织造布的各项性能和质量。另外,通过对两个风机进行吸风量的调节,也可达到该种效果。 

Claims (4)

1.一种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其中:
该第一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抽风内胆以及套设在该第一抽风内胆外部并且可绕该第一抽风内胆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一外滚筒,所述第一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一吸风口;
该第二滚筒组件邻接所述第一滚筒组件设置,并且该第二滚筒组件的中心点和第一滚筒组件的中心点位于一个水平中心线上,该第二滚筒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二抽风内胆以及套设在该第二抽风内胆外部并且可绕该第二抽风内胆的中心轴转动的第二外滚筒,所述第二抽风内胆设置有第二吸风口,并且该第二吸风口与所述第一吸风口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风口的开口角度为90°至100°之间,所述第一吸风口的下部边缘与所述水平中心线的夹角为0°至1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吸风口的开口角度为60°至70°之间,所述第二吸风口的下部边缘与所述水平中心线的夹角为10°至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滚筒以及第二外滚筒上均设置有多个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滚筒组件和第二滚筒组件相配合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CN2012200404800U 2012-02-08 2012-02-08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6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04800U CN202466128U (zh) 2012-02-08 2012-02-08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404800U CN202466128U (zh) 2012-02-08 2012-02-08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6128U true CN202466128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4048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6128U (zh) 2012-02-08 2012-02-08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61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039A (zh) * 2012-12-04 2013-04-03 江苏六鑫洁净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组份熔喷自动混合系统
CN104746238A (zh) * 2014-05-28 2015-07-01 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阶梯密度熔喷非织造布、其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吸音材料
CN109252231A (zh) * 2018-11-07 2019-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快速冷却对熔喷纤维性能影响的实验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5039A (zh) * 2012-12-04 2013-04-03 江苏六鑫洁净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组份熔喷自动混合系统
CN103015039B (zh) * 2012-12-04 2015-02-18 江苏六鑫洁净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组份熔喷自动混合系统
CN104746238A (zh) * 2014-05-28 2015-07-01 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阶梯密度熔喷非织造布、其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吸音材料
CN109252231A (zh) * 2018-11-07 2019-01-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快速冷却对熔喷纤维性能影响的实验装置
CN109252231B (zh) * 2018-11-07 2023-12-1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研究快速冷却对熔喷纤维性能影响的实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8079B (zh) 一种熔喷复合非织造布材料的制备装置
CN106555277B (zh) 利用熔喷和静电纺丝制备复合超细纤维束的装置及方法
CN202466128U (zh) 双滚筒熔喷收集装置
CN101954224B (zh) 一种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537073B (zh) 一种利用溶液吹纺技术制备定向排列纤维的装置和方法
CN207845840U (zh) 一种无纺布熔喷组件
CN103710880A (zh) 一种抗氧化聚苯硫醚纺粘水刺非织造滤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17392A (zh) 双组份熔喷设备
CN200988875Y (zh) 高速宽幅成型器
CN106637542B (zh) 一种利用熔喷超细纤维进行环锭纺纱的装置和方法
CN108315876A (zh) 一种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CN205974960U (zh) 一种四层复合水刺非织造布
CN108704381B (zh) 一种滤布复合机
CN203807711U (zh) 一种无纺布铺网机吸风板装置
CN106555236B (zh) 一种利用熔喷法制备超细纤维束的装置及方法
CN206858772U (zh) 用于生产三组份复合无纺布的设备
CN202671824U (zh) 平网式熔喷收集装置
CN104947217B (zh) 一种喷雾加湿器及化学纤维纺丝机
CN113261723A (zh) 一种可降解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08949502U (zh) 一种多层驻极体熔喷非织造材料一步法制备装置
CN20932273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岩棉四辊中心喷胶离心机
CN106984518A (zh) 一种茶叶分流除尘装置
CN115747984A (zh) 一种熔喷混纺材料加工工艺及装置
CN215404876U (zh) 一种msm复合无纺布生产装置
CN112642220B (zh) 一种应用于过滤材料的超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