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5521U -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5521U
CN202455521U CN2012200617436U CN201220061743U CN202455521U CN 202455521 U CN202455521 U CN 202455521U CN 2012200617436 U CN2012200617436 U CN 2012200617436U CN 201220061743 U CN201220061743 U CN 201220061743U CN 202455521 U CN202455521 U CN 202455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
input circuit
circuit
switch circuit
power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17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杰
谢小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ateo Electronic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617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5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5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55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所述MIC输入电路包括输入电路和电源开关电路,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路的第二端,以及适于输入控制信号以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控制端。所述车载系统包括所述MIC输入电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传统MIC输入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源开关电路,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当车载系统工作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导通,此时外部电源向MIC输入电路供电;当车载系统睡眠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断开,此时外部电源停止向所述MIC输入电路供电,解决了MIC电路漏电流大而导致整车静态电流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MIC,microphone)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用户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整车静态电流是整车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参数,其影响蓄电池在放置状态下的放电时间,从而影响整车在放置一定时间后是否可以顺利启动。整车静态电流指汽车在遥控(或智能进入方式)锁车后约10~15min,整车用电设备控制模块及网络总线进入休眠状态,此时整车电路所消耗的电流。例如,作为汽车的一部分,车载系统处于睡眠状态时,车厂要求系统的静态电流小于1mA。
整车静态电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合:(1)蓄电池的自放电:受蓄电池电解液杂质的影响,蓄电池会有一定的自放电电流;(2)常电模块的漏电流:受供应商选用芯片和电路影响;(3)防盗系统工作电流;(4)音响的漏电流;(5)网络总线的休眠电流:一般高速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总线处于关断状态(根据功能需要),无静态电流;控制整车舒适性功能的中低速CAN总线处于休眠状态,一般电流为几十微安,本地互联网络(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总线处于休眠状态,一般电流为十几微安。上述漏电流是指在汽车上所有开关都处在断开状态下,汽车中子模块直接连接在常火线上且常闭负载引起的对蓄电池的不断电的电流需求。
设计车型各模块静态电流如下:
上述漏电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负载漏电流,指常火电线上所有连接的线束、电子模块等的绝缘漏电流;二是蓄电池本身漏电流,包括蓄电池正负极间因空气、水蒸气、尘埃而形成的漏电流,以及异性电极对空气中异性带电粒子的中和电流。对于蓄电池本身漏电流,随着电池工艺的提高和内部环境的优化,是可以不断的改善的。而对于负载漏电流,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被安装在汽车上,这个任务变得越来越艰巨。
请参考图1,图1示出了车载系统中MIC部分的示意图。车载系统100A包括中央处理器110、MIC输入电路130A、MIC信号处理电路120。MIC输入电路130A用于连接外部有源MIC,并给外部MIC提供电源和偏置电压;MIC信号处理电路120用于对从所述MIC输入电路130A输入的MIC信号进行消噪、增益控制及回声消除处理;中央处理器110用于对MIC输入电路130A和MIC信号处理电路120产生控制信号,进行整体控制。再请参考图2,图2是图1所示车载系统中MIC输入电路的电路图。MIC输入电路130A的输入端MIC+、MIC-接收MIC的信号,外部电源VCC提供MIC输入电路130A的电源,MIC输入电路130A的输出端MIC_1+、MIC_1-提供向MIC信号处理电路120的输出。MIC输入电路130A中,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用于给MIC提供偏置电压;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串联在输入端MIC+至输出端MIC_1+的通路上,第二电容C2与第二电阻R2串联在输入端MIC-至输出端MIC_1-的通路上,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用作隔直电容,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用于消噪;作为滤波电容的第五电容C5与外部电源VCC串接后接地。由上表可知,采用这样的MIC输入电路,在车载系统睡眠时,MIC上依然存在3mA的漏电流。
上述MIC输入电路130A,无论车载系统100A处于工作状态或睡眠状态,都会产生3mA的电流,增大了整车的静态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车载系统中MIC电路漏电流大,导致整车静态电流过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MIC输入电路,包括输入电路和电源开关电路,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路的第二端,以及适于输入控制信号以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控制端;当所述控制端输入导通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端向所述输入电路供电;当所述控制端输入关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端停止向所述输入电路供电。
可选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
可选地,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其源极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其漏极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其栅极输入由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控制。
可选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所述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耦接在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三极管内置偏置电阻。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同时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包括上述MIC输入电路。
可选地,所述车载系统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和MIC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连接所述MI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的第二控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传统MIC输入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源开关电路,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当车载系统工作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导通,此时外部电源向MIC输入电路供电;当车载系统睡眠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断开,此时外部电源停止向所述MIC输入电路供电,解决了MIC电路漏电流大而导致整车静态电流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车载系统中MIC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现有车载系统中MIC输入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系统中MIC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MIC输入电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载系统中MIC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MIC输入电路一较佳实施例的电路图。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MIC输入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32和电源开关电路131,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包括连接外部电源VCC的第一端131a、连接所述输入电路132的第二端131b,以及适于输入控制信号以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端131a和第二端131b的控制端131c;当所述控制端131c输入导通所述第一端131a和所述第二端131b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端131b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当所述控制端131c输入关断所述第一端131a和所述第二端131b的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端131b停止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
所述输入电路132可以是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MIC输入电路130A相同的电路,也可以是公知技术中的其他输入电路。本实施例以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MIC输入电路130A为例进行说明,这并不视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请再参阅图3,车载系统100B包括中央处理器111、MIC输入电路130B、MIC信号处理电路120。MIC输入电路130B用于连接外部有源MIC,并给外部MIC提供电源和偏置电压;MIC信号处理电路120用于对从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输入的MIC信号进行消噪、增益控制及回声消除处理;中央处理器111用于对MIC输入电路130B和MIC信号处理电路120产生控制信号,进行整体控制。
请结合图4,MIC输入电路130B的输入端MIC+、MIC-接收中央处理器111的信号。外部电源VCC向MIC输入电路130B的供电,MIC输入电路130B的输出端MIC_1+、MIC_1-提供向MIC信号处理电路120的输出。输入电路132中,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用于给MIC提供偏置电压;第一电容C1与第一电阻R1串联在输入端MIC+至输出端MIC_1+的通路上,第二电容C2与第二电阻R2串联在输入端MIC-至输出端MIC_1-的通路上,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用作隔直电容,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用于消噪;作为滤波电容的第五电容C5一端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的第二端131b,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包括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S和漏极D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端131a和第二端131b。所述场效应管Q1充当电源开关的作用,所述第二端131b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是指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所述第二端131b停止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是指所述场效应管Q1关断。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场效应管Q1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其源极S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的第一端131a,其漏极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的第二端131b,其栅极G输入由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的控制端131c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还包括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耦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G,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e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b耦接所述控制端131c。可选地,所述三极管内置偏置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还包括第五电阻R5,所述第五电阻R5耦接在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S和栅极G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用于控制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的电压降。当第五电阻R5有电流通过时,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存在电压降,当第五电阻R5上没有电流通过时,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电压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还包括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场效应管Q1,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用于滤波。
所述电源开关电路131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源导通过程:当车载系统100B工作时,所述中央处理器111将导通所述第一端131a和所述第二端131b的控制指令由控制指令输入端MIC_CTL发送至所述控制端131c,具体地,所述控制指令输入端MIC_CTL输出高电平,所述三极管Q2导通,电流流过第五电阻R5,于是第五电阻R5的两端产生电压降,也就是说,场效应管Q1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产生电压降,所述场效应管Q1导通,外部电源VCC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
电源断开过程:当车载系统100B进入睡眠状态时,所述中央处理器111将断开所述第一端131a和所述第二端131b的控制指令由控制指令输入端MIC_CTL发送至所述控制端131c,具体地,所述控制指令输入端MIC_CTL输出低电平,所述三极管Q2截止,第五电阻R5没有电流流过,于是第五电阻R5的两端电压相等,也就是说,场效应管Q1的栅极G和源极S之间电压也相等,所述场效应管Q1截止,外部电源VCC停止向所述输入电路132供电,MIC上不产生漏电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载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当所述车载系统工作时,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导通,当所述车载系统睡眠时,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断开。
本实施例中,车载系统还包括中央处理器111和MIC信号处理电路120,当所述车载系统100B工作时,由所述中央处理器111控制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导通,当所述车载系统睡眠时,由所述中央处理器111控制所述MIC输入电路130B断开。结合参阅图3和图4,所述中央处理器111包括连接所述MIC信号处理电路120的第一控制端111a和连接MIC输入电路130B的电源开关电路131的控制端131c的第二控制端111b,所述第二控制端111b耦接MIC输入电路130B的控制指令输入端MIC_CTL。
进一步,所述车载系统还可以包括导航装置,用于利用综合的路线引导信息和传感器信息确定连续时间点的路线引导,并产生特定的路线引导信息。所述车载系统还可以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从所述导航装置接收的所述特定的路线引导信息。所述车载系统还可以包括以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到所述导航装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传统MIC输入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源开关电路,并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当车载系统工作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导通,此时外部电源向MIC输入电路供电;当车载系统睡眠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断开,此时外部电源停止向所述MIC输入电路供电,解决了MIC电路漏电流大而导致整车静态电流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和电源开关电路,
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连接外部电源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路的第二端,以及适于输入控制信号以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分别耦接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为P沟道型场效应管,其源极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第一端,其漏极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其栅极输入由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所述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所述第五电阻耦接在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耦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C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内置偏置电阻。
8.一种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MIC输入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和MIC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连接所述MIC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控制端和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控制端的第二控制端。
CN2012200617436U 2012-02-23 2012-02-23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5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7436U CN202455521U (zh) 2012-02-23 2012-02-23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17436U CN202455521U (zh) 2012-02-23 2012-02-23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5521U true CN202455521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71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174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5521U (zh) 2012-02-23 2012-02-23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552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768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测试电路及产品测试装置
CN106487368A (zh) * 2016-09-13 2017-03-08 北京博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高速数字开关
CN109004922A (zh) * 2018-06-26 2018-12-14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电路
CN11001164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控电源开关供电系统,方法及运行终端
CN110018723A (zh) * 2019-03-26 2019-07-1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式一体机
CN111600356A (zh) * 2020-06-05 2020-08-28 上海耀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静态电流电路控制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768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测试电路及产品测试装置
CN103487683B (zh) * 2013-09-13 2016-10-05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测试电路及产品测试装置
CN106487368A (zh) * 2016-09-13 2017-03-08 北京博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的高速数字开关
CN109004922A (zh) * 2018-06-26 2018-12-14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电路
CN109004922B (zh) * 2018-06-26 2022-03-04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复位电路
CN110011649A (zh) * 2019-03-26 2019-07-12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控电源开关供电系统,方法及运行终端
CN110018723A (zh) * 2019-03-26 2019-07-16 山东超越数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式一体机
CN111600356A (zh) * 2020-06-05 2020-08-28 上海耀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控制器的静态电流电路控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5521U (zh) Mic输入电路及车载系统
CN205299839U (zh) 一种待机控制电路及空调设备
CN202975135U (zh) 低待机功耗过零检测电路
CN105644474A (zh) 一种客车智能中央电器盒
CN205768487U (zh) 一种车辆空调的远程控制系统
CN205862167U (zh) 低功耗电路及基于汽车电子硬线唤醒的低功耗控制系统
CN109406862A (zh) 一种兼容高低有效电平的开关量检测电路
CN104682702B (zh) 一种电源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03739812U (zh) 一种带关断功能的电源电路
CN101852471B (zh) 一种空调控制器向总线加载电源的方法及控制器
CN206071277U (zh) 一种可实现多锁控制的智能锁
CN208698706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9274074A (zh) 一种减小空调控制器静态电流的开关电路
CN109755928A (zh) 防反向电动势电路和无人机
CN109936322B (zh) 车载电机控制器及基于pwm调速信号的控制器开关电路
CN203206112U (zh) 一种车用电压稳定电路
CN104354660B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能分配电路
CN110481466A (zh) 抗电瞬态传导的车载供电电路
CN214929515U (zh) 一种唤醒电路、pcb及电子装置
CN20423638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电能分配电路
CN217778546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智能卡车用dc/dc电源
CN221010144U (zh) 超低功耗的车用网关控制器
CN209182389U (zh) 一种兼容高低有效电平的开关量检测电路
CN217283352U (zh) 麦克风控制电路和智能音箱
CN109391277A (zh) 一种级联总线信号接收电路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6

Address after: 200030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Tianyaoqiao Road No. 30 Metro Building 19 floor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G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Botai Yuezhen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30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Tianyaoqiao Road No. 30 Metro Building 23 building 2302-2307 room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Botai Yuezhen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