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53579U -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53579U
CN202453579U CN2012200821550U CN201220082155U CN202453579U CN 202453579 U CN202453579 U CN 202453579U CN 2012200821550 U CN2012200821550 U CN 2012200821550U CN 201220082155 U CN201220082155 U CN 201220082155U CN 202453579 U CN202453579 U CN 202453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cam
curved surface
driven member
light path
fast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821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必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821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53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53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535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凸轮机构包括铰接在附着物上的从动件、盘形凸轮,从动件与反射镜固定连接,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第二等半径曲面,当从动件与第一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从动件与第二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反射镜转动至第二位置。通过凸轮机构实现反射镜在两个位置的切换,从而实现光路的切换,时效性高,稳定性好;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转动中无噪音、无振动;凸轮机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即可控制光路切换速度,控制性能好,制造成本低。

Description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学光路的设计中,当需要光路转换路径时,必须利用一反射镜体将光路进行切换。根据这一需求,目前常采用的是利用进行振镜切换。当要求高速切换时,振镜切换就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的性能要求,存在以下诸多缺陷:其一,振镜性能要求高,控制难度大;其二,反射时效底,性能稳定差;其三,噪声大,震动强烈,成本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效性高、稳定性强、无噪声、无振动、控制性能好、制造成本低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凸轮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从动件、盘形凸轮,所述从动件与所述反射镜固定连接,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第二等半径曲面,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
所述盘形凸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从动件与所述第一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盘形凸轮转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转动至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从动件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摆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摆杆上的滚子,所述滚子的径向曲面与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接触,所述反射镜固定于所述摆杆。
其中,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盘形凸轮保持接触的弹簧。
其中,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从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着物上;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盘形凸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从动件的两侧。
其中,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所述从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着物上;所述拉伸弹簧与所述盘形凸轮设置在所述从动件的同侧。
其中,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调整所述盘形凸轮位置的微调机构。
其中,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移动副和螺旋副,所述移动副与所述盘形凸轮的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从动件、以及盘形凸轮,所述从动件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摆杆、铰接在所述摆杆上的滚子,所述滚子的径向曲面与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接触,所述反射镜固定于所述摆杆,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第二等半径曲面,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
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使所述滚子与所述盘形凸轮保持接触的弹簧、以及用于在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调整所述盘形凸轮位置的微调机构;
所述盘形凸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所述滚子与所述第一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盘形凸轮转动,所述滚子与所述第二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转动至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通过凸轮机构实现反射镜在两个位置的切换,从而实现光路的切换,时效性高,稳定性好;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转动中无噪音、无振动;凸轮机构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即可控制光路切换速度,控制性能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该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1、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其中,凸轮机构包括铰接在附着物上的从动件2、盘形凸轮3,从动件2与反射镜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从动件2包括包括铰接在附着物上的摆杆21、转动设置在摆杆21上的滚子22,滚子22的径向曲面与盘形凸轮3的径向曲面接触,反射镜1固定于摆杆21。利用滚子22和盘形凸轮3的配合,使得凸轮机构的运转更加平稳,当然从动件2也可以仅仅是摆杆21,不设置滚子22。盘形凸轮3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31、第二等半径曲面32,为了避免盘形凸轮3转动时从动件2产生振动,第一等半径曲面31与第二等半径曲面32之间平滑过渡。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用于使从动件2与盘形凸轮3保持接触的弹簧4,以避免盘形凸轮3转动过快时从动件2产生振动使滚子22与盘形凸轮3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弹簧4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从动件2的摆杆2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附着物上;压缩弹簧与盘形凸轮3分别设置在从动件2的两侧,利用压缩弹簧的推力使得滚子22始终与盘形凸轮3保持接触。在此处,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弹簧也可以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从动件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附着物上;拉伸弹簧与盘形凸轮3设置在从动件2的同侧,利用拉伸弹簧的拉力来使滚子22始终与盘形凸轮3保持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在盘形凸轮3的径向调整盘形凸轮3位置的微调机构5,具体地,微调机构5包括相互配合的移动副51和螺旋副52,移动副51与盘形凸轮3的转轴连接,利用螺纹副52使得盘形凸轮3的转轴在移动副51中做径向平移,控制盘形凸轮3的平移量,移动后将盘形凸轮3的转轴位置锁定。移动利用微调机构5调整盘形凸轮3在径向的位置,可以改变反射镜1的角度,保证光路切换的精度,又使反射镜1角度调整方便灵活。在此处,如果盘形凸轮3直接连接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可以利用微调机构5通过调整驱动电机的位置来调整盘形凸轮3的位置。
盘形凸轮3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盘形凸轮3可以直接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也可以通过齿轮、或传动带等传动机构使驱动简介带动盘形齿轮转动。
如图1所示,当从动件2的滚子22与第一等半径曲面31接触配合时,反射镜1处于第一位置;盘形凸轮3转动,如图2所示,从动件2的滚子22与第二等半径曲面32接触配合,摆杆21带动反射镜1转动至第二位置;盘形凸轮3继续转动,滚子22再次与第一等半径曲面31接触配合时,反射镜1切换回第一位置;盘形凸轮3不断做线性转动,使得反射镜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断变换,从而实现光路的不断切换。反射镜1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停留时间可以通过第一等半径曲面31与第二等半径曲面32的长度设计来控制,也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盘形凸轮3的转速来控制。反射镜1在两个位置间的切换速度也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来实现,使得光路的切换控制性较高。由于驱动电机只作线性旋转运动,对驱动电机性能要求低,控制性能好,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凸轮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从动件、盘形凸轮,所述从动件与所述反射镜固定连接,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第二等半径曲面,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
所述盘形凸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从动件与所述第一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盘形凸轮转动,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第二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转动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件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摆杆、转动设置在所述摆杆上的滚子,所述滚子的径向曲面与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接触,所述反射镜固定于所述摆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从动件与所述盘形凸轮保持接触的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其一端与所述从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着物上;所述压缩弹簧与所述盘形凸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从动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所述从动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附着物上;所述拉伸弹簧与所述盘形凸轮设置在所述从动件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调整所述盘形凸轮位置的微调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移动副和螺旋副,所述移动副与所述盘形凸轮的转轴连接。
8.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设置在附着物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包括反射光路的反射镜、凸轮机构、以及做线性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凸轮机构包括从动件、以及盘形凸轮,所述从动件包括铰接在所述附着物上的摆杆、铰接在所述摆杆上的滚子,所述滚子的径向曲面与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接触,所述反射镜固定于所述摆杆,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曲面包括第一等半径曲面、第二等半径曲面,第一等半径曲面与第二等半径曲面之间平滑过渡;
所述光路快速切换装置还包括使所述滚子与所述盘形凸轮保持接触的弹簧、以及用于在所述盘形凸轮的径向调整所述盘形凸轮位置的微调机构;
所述盘形凸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当所述滚子与所述第一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处于第一位置;当所述盘形凸轮转动,所述滚子与所述第二等半径曲面接触配合时,所述反射镜转动至第二位置。
CN2012200821550U 2012-03-07 2012-03-07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3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21550U CN202453579U (zh) 2012-03-07 2012-03-07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821550U CN202453579U (zh) 2012-03-07 2012-03-07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53579U true CN202453579U (zh) 2012-09-26

Family

ID=4686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82155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53579U (zh) 2012-03-07 2012-03-07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535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158A (zh) * 2015-11-03 2015-12-30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158A (zh) * 2015-11-03 2015-12-30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CN105204158B (zh) * 2015-11-03 2018-06-05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8392A (zh) 天线调节装置
CN202453579U (zh) 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CN110254502A (zh) 一种旋转限位转向系统及汽车
CN203463576U (zh) 一种无级变速器
CN106911264B (zh) 轻小型单压电叠堆驱动式双向旋转惯性作动器及作动方法
CN105445884A (zh) 光学元件往复式转动机构
CN205229566U (zh) 一种光学元件双向转动调整机构
CN211281446U (zh) 一种无人机升降舵的执行机构
CN1805058A (zh) 两自由度云台
CN1945162A (zh) 太阳能跟踪驱动系统
CN105204158B (zh) 一种光路快速切换装置
WO2017082188A1 (ja) 複合駆動装置
CN204935601U (zh) 一种高精度宏微组合驱动转台
CN209691623U (zh) 一种调容调压开关的驱动机构
CN103337705A (zh) 一种卫星天线旋转控制系统
CN208832384U (zh) 一种直线切入舞台灯效果盘结构
CN203297528U (zh) 正弦线变速传动机构
CN103425139B (zh) 并联跟踪平台
JP4753970B2 (ja) アンテナ回転台のストッパ装置
CN205349074U (zh) 一种用于旋转门的凸轮式间歇控制结构
CN200993693Y (zh) 激光扫描装置
CN113114093B (zh) 一种新型锁止机构及可调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19039483U (zh) 一种真空精密多镜片光路切换装置
CN208816520U (zh) 一种双轴稳定传动的笔记本电脑转轴
CN108869675A (zh) 一种运动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