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8313U - 气液双相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气液双相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38313U
CN202438313U CN2012200268168U CN201220026816U CN202438313U CN 202438313 U CN202438313 U CN 202438313U CN 2012200268168 U CN2012200268168 U CN 2012200268168U CN 201220026816 U CN201220026816 U CN 201220026816U CN 202438313 U CN202438313 U CN 202438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phase
reaction kettl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68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勇
孙国涛
张福生
陈博
裴淑兰
杨春玉
姚鹏程
彭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ZHONGKE HONGDA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ZHONGKE HONGDA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ZHONGKE HONGDA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ZHONGKE HONGDA WATER TREATMENT PROJ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268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38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38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383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双相反应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真实的模拟现场工况条件,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该气液双相反应釜设有液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和反应釜盖,在液相反应釜体上叠加中空的气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顶部设置反应釜盖,液相反应釜体设置于加热炉中,气相反应釜体外侧设置可以通入导热液体的夹套。本实用新型在恒温条件下,能对气液两相流的管材同时进行腐蚀情况评价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可同时模拟油田的气液两相的工况条件,对管材的腐蚀情况得出最准确的评价。

Description

气液双相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容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双相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原理是将反应釜中的各种液体通过浆式搅拌器搅拌,使物料分散均匀,从而充分反应。
反应釜多种多样,有通过在反应釜中旋转挂片的方法,用来对各种管材的抗腐蚀性能和缓蚀剂的缓释性能进行评价。很多现有的评价条件不能真实的模拟现场工况条件,从而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双相反应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真实的模拟现场工况条件,使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等问题。在恒温条件下,能对气液两相流的管材同时进行腐蚀情况评价的反应釜,该反应釜可同时模拟油田的气液两相的工况条件,对管材的腐蚀情况得出最准确的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双相反应釜,该气液双相反应釜设有液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和反应釜盖,在液相反应釜体上叠加中空的气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顶部设置反应釜盖,液相反应釜体设置于加热炉中,气相反应釜体外侧设置可以通入导热液体的夹套。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反应釜盖顶部安装通过搅拌电机驱动的磁力驱动器,磁力驱动器的输出轴伸至气相反应釜体和液相反应釜体中,输出轴伸至液相反应釜体的端部安装搅拌桨。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输出轴于气相反应釜体中的部分安装气相试片吊挂,输出轴于液相反应釜体中的部分安装液相试片吊挂。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反应釜盖底部安装液相反应测温套管和气相反应测温套管,液相反应测温套管伸至液相反应釜体中,气相反应测温套管伸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气相反应测温套管中通过反应釜盖上的气相测温口插装有气相反应热偶。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液相反应测温套管中通过反应釜盖上的液相测温口插装有液相反应热偶。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还包括压力表、爆破阀,压力表、爆破阀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还包括气相阀、液相阀,气相阀、液相阀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反应釜的液相反应釜体上,叠加中空的气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的夹套可以通入导热液体,并配有循环泵和控温装置,从而能改变气相温度,使气液两相的温度相同,最大程度上模拟了油田气液混输管线的现场工况条件,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2、本实用新型液相反应釜体和气相反应釜体分别加装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从而实现液相反应釜体和气相反应釜体的温度、压力等试验条件相一致。
3、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现场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2.搅拌桨;3.液相反应釜体;4.液相试片吊挂;5.液相反应测温套管;6.气相反应釜体;7.气相反应测温套管;8.阀门;81.气相阀;82.液相阀;9.气相试片吊挂;10.液相反应热偶;11.搅拌电机;12.磁力驱动器;13.气相反应热偶;14.压力表;15.爆破阀;16.夹套;17.反应釜盖;18.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液双相反应釜主要包括:加热炉1、搅拌桨2、液相反应釜体3、液相试片吊挂4、液相反应测温套管5、气相反应釜体6、气相反应测温套管7、阀门8、气相试片吊挂9、液相反应热偶10、搅拌电机11、磁力驱动器12、气相反应热偶13、压力表14、爆破阀15、夹套16和反应釜盖17等,具体结构如下:
液相反应釜体3上叠加中空的气相反应釜体6,气相反应釜体6顶部设置反应釜盖17,反应釜盖17顶部安装通过搅拌电机11驱动的磁力驱动器12,磁力驱动器12的输出轴18伸至气相反应釜体6和液相反应釜体3中,输出轴18伸至液相反应釜体3的端部安装搅拌桨2,输出轴18于气相反应釜体6中的部分安装气相试片吊挂9,输出轴18于液相反应釜体3中的部分安装液相试片吊挂4。
液相反应釜体3设置于加热炉1中,气相反应釜体6外侧设置可以通入导热液体的夹套16;反应釜盖17底部安装液相反应测温套管5和气相反应测温套管7,液相反应测温套管5伸至液相反应釜体3中,气相反应测温套管7伸至气相反应釜体6中,气相反应测温套管7中通过反应釜盖17上的气相测温口a2插装有气相反应热偶13,液相反应测温套管5中通过反应釜盖17上的液相测温口a1插装有液相反应热偶10。
压力表14、爆破阀15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6中,阀门8(气相阀81、液相阀82)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6中。
本实用新型中,气、液两相腐蚀试验方法是: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气、液两相腐蚀试验是在具有气、液两相空间的高压釜(液相反应釜体3、气相反应釜体6)中进行,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容积为两升的液相反应釜体3和一个容积为一升的气相反应釜体6。液相反应釜体3、气相反应釜体6之间相通,通道的直径为27cm,随着釜体大小的变化,通道的直径会有所变化。实验过程中,液相反应釜体3中装有与油气井污水相近的高矿化度模拟水,用它来模拟有液相腐蚀环境,而气相反应釜体6装有与油气井污水相同的气体介质,用它来模拟气相腐蚀环境。温度由加热及控温装置(加热炉1)和通导热液体的夹套16控制,在液相试片吊挂4和气相试片吊挂9上,分别挂上实验用的液相试片和气相试片,液相反应釜体3、气相反应釜体6中试片的腐蚀情况分别代表了输气管线在液相和气相中的腐蚀情况。在加有缓蚀剂介质中进行试验,通过计算液相反应釜体3、气相反应釜体6中试片的腐蚀速度来评价该缓蚀剂在气相和液相中的缓蚀效果。
打开液相阀82,按照实验方案在反应釜的液相反应釜体3中加入配置好的水样,在反应釜的液相试片吊挂4、气相试片吊挂9上挂好试片后,盖上反应釜盖17,确保反应釜不漏气。
打开气相阀81,向反应釜中充入试验气体除掉反应釜中剩余的空气,继续充入试验气体至指定的分压,然后关闭气相阀81并开始升温。将控温热电偶(气相反应热偶13、液相反应热偶10)分别插入到气相反应测温套管7、液相反应测温套管5内,调节控温装置至试验所需温度。当釜内温度达到试验所需温度,充氮气补到指定总压力,由压力表14指示。试验结束后,取下试片,对材料耐蚀性或缓蚀剂缓蚀效果进行评价。

Claims (8)

1.一种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该气液双相反应釜设有液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和反应釜盖,在液相反应釜体上叠加中空的气相反应釜体,气相反应釜体顶部设置反应釜盖,液相反应釜体设置于加热炉中,气相反应釜体外侧设置可以通入导热液体的夹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盖顶部安装通过搅拌电机驱动的磁力驱动器,磁力驱动器的输出轴伸至气相反应釜体和液相反应釜体中,输出轴伸至液相反应釜体的端部安装搅拌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于气相反应釜体中的部分安装气相试片吊挂,输出轴于液相反应釜体中的部分安装液相试片吊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盖底部安装液相反应测温套管和气相反应测温套管,液相反应测温套管伸至液相反应釜体中,气相反应测温套管伸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气相反应测温套管中通过反应釜盖上的气相测温口插装有气相反应热偶。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液相反应测温套管中通过反应釜盖上的液相测温口插装有液相反应热偶。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爆破阀,压力表、爆破阀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相阀、液相阀,气相阀、液相阀通过管路连至气相反应釜体中。
CN2012200268168U 2012-01-19 2012-01-19 气液双相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8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68168U CN202438313U (zh) 2012-01-19 2012-01-19 气液双相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68168U CN202438313U (zh) 2012-01-19 2012-01-19 气液双相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38313U true CN202438313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1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68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8313U (zh) 2012-01-19 2012-01-19 气液双相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383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655A (zh) * 2012-01-19 2012-07-18 沈阳中科弘大腐蚀控制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液双相反应釜
CN107144522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和油气介质协同作用下腐蚀模拟系统
CN115561123A (zh) * 2022-09-19 2023-01-03 北京科技大学 气相氢环境下金属管材的氢渗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0655A (zh) * 2012-01-19 2012-07-18 沈阳中科弘大腐蚀控制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气液双相反应釜
CN102580655B (zh) * 2012-01-19 2014-08-20 沈阳中科腐蚀控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气液双相反应釜
CN107144522A (zh) * 2017-05-09 2017-09-08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和油气介质协同作用下腐蚀模拟系统
CN107144522B (zh) * 2017-05-09 2019-07-0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和油气介质协同作用下腐蚀模拟系统
CN115561123A (zh) * 2022-09-19 2023-01-03 北京科技大学 气相氢环境下金属管材的氢渗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15561123B (zh) * 2022-09-19 2024-05-14 北京科技大学 气相氢环境下金属管材的氢渗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0655B (zh) 气液双相反应釜
CN103471959B (zh)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参数的测定方法和测定系统
CN104215571A (zh) 多相介质高温高压腐蚀速率测试方法
CN109085324B (zh) 一种酸岩反应速度及动力学参数测定装置
CN202438313U (zh) 气液双相反应釜
CN103760066A (zh) 一种高温高压液体粘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421878B (zh) 一种模拟连续工况作业的腐蚀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12083141B (zh) 水泥浆/钻井液水化热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稳定性测试装置
CN110044783B (zh) 一种高压油气水管流蜡沉积模拟实验装置
CN203164091U (zh) 动态高温高压水岩模拟实验装置
CN105136581A (zh) 一种多功能致裂模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4116196U (zh) 多相介质高温高压腐蚀速率测试装置
CN105403478A (zh) 含固液的多相流的冲刷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
CN105486609A (zh) 一种用于原油粘度测试的高温高压粘度测定仪
CN110927199B (zh) 一种原油换热器高温结垢室内实验装置
CN206192856U (zh) 一种金属腐蚀试验用同温补液装置
CN203685151U (zh) 一种加热恒温装置
CN204789273U (zh) 一种用于测试高温高压环境下气相液相介质浓度的装置
CN206321437U (zh) 一种气‑液管壳式换热器性能测试装置
CN209727906U (zh) 一种高温钻井液沉降稳定性测试装置
CN210442363U (zh) 一种多功能岩心驱替实验装置
CN203658209U (zh) 一种高温高压液体粘度测量装置
CN202361612U (zh) 一种环道实验流体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6645305A (zh) 一种定量评价冻胶型堵水剂成胶性能的方法
CN208399311U (zh) 一种具有快速混合搅拌器的摩阻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