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34212U -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34212U
CN202434212U CN2012200299950U CN201220029995U CN202434212U CN 202434212 U CN202434212 U CN 202434212U CN 2012200299950 U CN2012200299950 U CN 2012200299950U CN 201220029995 U CN201220029995 U CN 201220029995U CN 202434212 U CN202434212 U CN 202434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asket
doorway
chamber
rail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999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少斌
路泽鹏
刘轲
崔立坚
牛四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MA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MA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MA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MA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2999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34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34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342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安全防护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辐照室,其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和第二墙限定的室门口;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其包括延伸通过室门口的承载轨、在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牵引链并沿牵引链的长度分布;吊篮,其悬吊在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与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吊篮定位装置,其当吊篮与挂钩脱离后阻止吊篮沿承载轨移动。通过这种用于动态辐照的安全防护系统,能够提高辐照安全性。

Description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安全防护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防护门是γ辐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γ辐照装置的辐照方式分为静态堆码辐照与动态辐照,静态辐照时防护门是关闭的,动态辐照时防护门随传输系统的吊篮间隔而时开时关,而且动态辐照的防护门多采用对开推拉门并通过气缸或电动推杆驱动。当传输系统的移动吊篮接近防护门约1米处时,可发出开门指令使防护门打开;当移动吊篮进入防护门后,可再发出关门指令使防护门关闭。
但是,这种方案存在安全隐患:在移动吊篮距门1米处打开,按链速6米/分计算,移动吊篮进入防护门需10秒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存在人员误入辐照室的可能,安全性较低,有悖于GB17568-2008国标的宗旨;另外,由于现有防护门在辐照生产时不停地开关,因而易于产生机械故障和降低整体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能够提高辐照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其包括:
辐照室,其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和第二墙限定的室门口;
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其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室门口的承载轨、在所述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所述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所述牵引链并沿所述牵引链的长度分布;
吊篮,其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所述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所述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与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
吊篮定位装置,其当所述吊篮与所述挂钩脱离后阻止所述吊篮沿所述承载轨移动。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积存位中至少部分区段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大于在所述辐照室的室内和/或室外区域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挂钩接合或脱离结构,用于当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吊篮脱离。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所述吊篮行进的向前方向开口;所述挂钩接合或脱离结构包括:停止部,用于当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挤压所述挂钩而使得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与所述吊篮的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枢转抬起以与所述吊篮脱离。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通过小车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轨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和/或所述第二墙上。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进器,用于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阻止所述吊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行进;和/或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退器,用于在所述吊篮进入所述积存位之后阻止所述吊篮沿与所述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退回。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所述止进器包括:气缸和止进部,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止进部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在所述行进路线上阻止所述吊篮进一步行进;和/或
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臂,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枢转臂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枢转臂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枢转,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枢转臂之后所述枢转臂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和/或
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滑动门,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滑动门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滑动门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滑动,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滑动门之后所述滑动门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止退器中:
所述枢转臂是一对枢转臂,这两个枢转臂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和/或
所述枢转臂的枢接端设置在所述行进路线的上方或侧方;和/或
所述滑动门是一对滑动门,这两个滑动门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
所述室门口包括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仅允许单一的所述吊篮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闭合回路;
或者
所述室门口是单一的室门口,该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允许两个所述吊篮同时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单一的室门口并相互平行以沿相反方向分别将所述吊篮送入和送出所述室门口,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延伸穿过所述室门口的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闭合回路。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动态辐照的安全防护系统,能够提高辐照安全性。而且,由于避免防护门在辐照生产时不停开关,因而减少了产生机械故障的概率并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动态辐照的安全防护系统,其包括:
辐照室,其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和第二墙限定的室门口;
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其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室门口的承载轨、在所述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所述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所述牵引链并沿所述牵引链的长度分布;
吊篮,其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所述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所述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与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
吊篮定位装置,其当所述吊篮与所述挂钩脱离后阻止所述吊篮沿所述承载轨移动。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的示意图。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包括:
辐照室107,其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103a和第二墙103b限定的室门口;
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其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室门口的承载轨、在所述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所述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所述牵引链并沿所述牵引链的长度分布;
吊篮,其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所述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所述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102与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
吊篮定位装置,其当所述吊篮与所述挂钩脱离后阻止所述吊篮沿所述承载轨移动。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见,辐照室107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103a和第二墙103b限定的室门口,在室门口外侧具有处于半开状态的对开的防护门105,也就是说,在室门口内的室内区域(图1中的第一墙103a和第二墙103b的下边缘下方的区域)为辐照室107,在室门口外的室外区域(图1中的第一墙103a和第二墙103b的上边缘上方的区域,或者防护门105之外的区域)为预辐照大厅101。在对应于室门口的区域(例如,被限定在图1中的第一墙103a和第二墙103b的上、下边缘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吊篮停置区段或吊篮积存位102,供吊篮选择性地停置以阻挡在室门口的中间而防止人员在辐照过程中误入。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室门口的承载轨,吊篮悬吊在承载轨下方沿其运动(沿行进路线),如图1所示,两个吊篮可在吊篮积存位102停止运动以共同阻挡在室门口中间而防止人员在辐照过程中误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包括:承载轨、在所述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所述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所述牵引链并沿所述牵引链的长度分布。吊篮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所述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所述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例如,图1中所示的吊篮积存位102)与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即,吊篮在到达吊篮积存位102时与挂钩脱离而停置于室门口的中间以实现阻挡,其中,吊篮定位装置当所述吊篮与所述挂钩脱离后阻止所述吊篮沿所述承载轨移动;而吊篮在需要离开吊篮积存位102时与挂钩接合而被牵引离开积存位继续前行。
当第一个吊篮沿承载轨运动到室门口区域的吊篮停置区段(包括图1中所示的吊篮积存位102)中时与挂钩脱离,吊篮定位装置阻止吊篮沿承载轨继续移动,使得吊篮停置在吊篮停置区段中以阻挡室门口。如此,直到第二个吊篮运动到室门口区域的吊篮停置区段促使(例如通过挤压第一个吊篮而触发)第一个吊篮离开吊篮停置区段,在此过程中,第一个吊篮与挂钩接合并被牵引离开吊篮停置区段(包括图1中所示的吊篮积存位102)继续前行,而第二个吊篮则与相应挂钩脱离而替代第一个吊篮停置在吊篮停置区段中以阻挡室门口。如此重复进行,多个吊篮依次停置在吊篮停置区段中以阻挡室门口并可在下一个吊篮到达后离开吊篮停置区段继续前行。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积存位中至少部分区段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大于在所述辐照室的室内和/或室外区域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也就是说,在室门口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区段(即,吊篮停置区段,例如在包括图1中所示吊篮积存位102在内的区段)中,牵引轨与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大于室内和/或室外区域的轨间距。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吊篮停置区段内,承载轨的高度不变,而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向上延伸而处于更高的位置,使得沿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上的挂钩能够被引导向上以与沿承载轨运动的吊篮脱离。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吊篮停置区段内,牵引轨的高度不变,而牵引轨下方的承载轨向下延伸而处于更低的位置,使得沿承载轨运动的吊篮能够被引导向下以与沿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上的挂钩脱离。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所述吊篮行进的向前方向开口;所述挂钩接合或脱离结构包括:停止部,用于当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挤压所述挂钩而使得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与所述吊篮的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枢转抬起以与所述吊篮脱离。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通过小车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轨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和/或所述第二墙上。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进器,用于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阻止所述吊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行进;和/或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退器,用于在所述吊篮进入所述积存位之后阻止所述吊篮沿与所述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退回。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进器104或106,用于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阻止所述吊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行进;和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退器104或106,用于在所述吊篮进入所述积存位之后阻止所述吊篮沿与所述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退回。由此,可将用于阻挡室门口的吊篮可靠地限制在吊篮停置区段(例如积存位)内。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止进器包括:气缸和止进部,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止进部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在所述行进路线上阻止所述吊篮进一步行进。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臂,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枢转臂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枢转臂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枢转,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枢转臂之后所述枢转臂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滑动门,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滑动门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滑动门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滑动,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滑动门之后所述滑动门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止退器中:所述枢转臂是一对枢转臂,这两个枢转臂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止退器中:所述枢转臂的枢接端设置在所述行进路线的上方或侧方。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在所述止退器中:所述滑动门是一对滑动门,这两个滑动门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室门口包括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仅允许单一的所述吊篮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闭合回路,也就是说,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包括相应的承载轨、牵引轨、牵引链、挂钩)自身形成包围(环绕)第一室门口一侧墙体(例如左侧墙)和第二室门口同侧墙体(例如左侧墙)的闭合回路。这样,吊篮可从一个室门口进入辐照室并从另一室门口移出辐照室,以此方式循环移动,每个吊篮在到达室门口(第一室门口或第二室门口)时均可在相应的积存位停置以独立阻挡在室门口,从而避免人员误入辐照室,直到下一吊篮到达替代其阻挡在室门口。
较佳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所述室门口也可为单一的室门口,该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允许两个所述吊篮同时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单一的室门口并相互平行以沿相反方向分别将所述吊篮送入和送出所述室门口,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延伸穿过所述室门口的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闭合回路。这样,吊篮可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沿入室方向通过室门口进入辐照室中,并可在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在辐照室内循环后转向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二部分沿相反的出室方向通过室门口移出辐照室,且可在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在辐照室外循环后转向仍沿入室方向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再次通过室门口进入辐照室,以此方式循环移动,入室吊篮和出室吊篮在到达室门口时均可在相应的积存位停置以共同阻挡在室门口,从而避免人员误入辐照室,直到下一吊篮到达替代其阻挡在室门口。
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室门口也可为单一的室门口,该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允许两个所述吊篮同时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延伸穿过所述单一的室门口并相互平行以沿相反方向分别将所述吊篮送入和送出所述室门口,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延伸穿过所述室门口的包括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的闭合回路。这样,吊篮可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110沿入室方向(图1中为向下方向)通过室门口进入辐照室107中,并可在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在辐照室107内循环(在图1中下方如虚线所示)后转向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二部分120沿相反的出室方向(在图1中为向上方向)通过室门口移出辐照室107,且可在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在辐照室107外循环(在图1中上方如虚线所示)后转向仍沿入室方向(图1中为向下方向)沿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110再次通过室门口进入辐照室107,以此方式循环移动,入室吊篮和出室吊篮在到达室门口时均可在相应的积存位停置以共同阻挡在室门口,从而避免人员误入辐照室107,直到下一吊篮到达替代其阻挡在室门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可采取双迷宫式的延伸结构。
整套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室内的控制控制柜控制的,在动态的传输线上,在辐照室迷宫入口处(即防护门处)设置一个吊篮积存位,同时在此位置上方的牵引轨上调,使其与承载轨拉开纵向距离,并且在此位置的吊篮定位系统也会将挂钩托起,以保证换向承载小车与挂钩在此脱离。当吊篮运行到吊篮积存位时便会自动停止,但传输链依然运行,当后一个吊篮运行至该位置时,在牵引系统的牵引作用下,就将上一个吊篮往前推,使其离开积存位并与牵引链系统上的挂钩相接而向前运行,此时第二个吊篮因与挂钩脱离就停留在该积存位了,直至下一个吊篮来替换他的位置。如此循环的动作,在防护门的位置,始终保持有一个吊篮停留在那里代替防护门,从而控制了人员的进入,达到防护的目的。吊篮在积存位停留时,有机械定位装置控制其位置,保证其停留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保证该吊篮不能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在该位置积存的吊篮参与控制系统安全连锁,不允许人为将其移离积存位,否则参与安全连锁的控制系统将报警。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动态γ辐照生产用的防护装置,尤其是能使迷宫入口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以及避免因不停地开关门而出现的机械故障率高的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防护门机械磨损的高故障率和存在人员误入辐照室可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门,该防护门不仅能时刻停放在入口处以防止人员误入,而且无需开关门,也避免了机械故障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动态的传输线上,在辐照室迷宫入口处(即防护门处)设置一个吊篮积存位,当吊篮运行到积存位时自动停止,但传输链依然运行,当后一个吊篮运行至该位置时,就将前一个吊篮往前推,使其离开积存位而随传输链向前运行,此时第二个吊篮就停留在该积存位了,直至后一个吊篮来替换它的位置。如此循环的动作,在防护门的位置,始终保持有一个吊篮停留在那里代替防护门。吊篮在积存位停留时,有机械定位装置控制其位置,保证其停留位置的准确性,同时保证该吊篮不能向前或向后移动。并且在该位置积存的吊篮参与控制系统安全连锁,不允许人为将其移离积存位,否则参与安全连锁的控制系统将报警,认为有人误闯辐照室,并执行相应的控制动作,辐照源将降至储存位。这样在防护门处的吊篮就安全有效的代替了原有的防护门了。同时,辐照室出口处形式与入口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动态辐照方式的迷宫入口处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有效地避免了在开关门的时间空挡内有人误入的情况,同时也不会频繁启动控制件和机械系统,从而增加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各种实施例可根据需要以任意方式相互组合,通过这种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辐照室,其具有由相对的第一墙和第二墙限定的室门口;
吊篮运输轨道系统,其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室门口的承载轨、在所述承载轨上方的牵引轨、和沿所述牵引轨运动的牵引链,其中,多个挂钩连接到所述牵引链并沿所述牵引链的长度分布;
吊篮,其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并能够沿所述承载轨以一行进路线移动,且能够在对应于所述室门口的区域的积存位与所述挂钩选择性地接合或脱离;
吊篮定位装置,其当所述吊篮与所述挂钩脱离后阻止所述吊篮沿所述承载轨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积存位中至少部分区段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大于在所述辐照室的室内和/或室外区域的所述牵引轨与所述承载轨之间的轨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挂钩接合或脱离结构,用于当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使得所述挂钩与所述吊篮脱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所述吊篮行进的向前方向开口;
所述挂钩接合或脱离结构包括:停止部,用于当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挤压所述挂钩而使得所述挂钩的钩端朝向与所述吊篮的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枢转抬起以与所述吊篮脱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通过小车悬吊在所述承载轨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承载轨上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墙和/或所述第二墙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定位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进器,用于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阻止所述吊篮沿向前方向进一步行进;和/或
设置在所述室门口的内侧或外侧的机械或电控的止退器,用于在所述吊篮进入所述积存位之后阻止所述吊篮沿与所述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退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进器包括:气缸和止进部,其中,所述气缸驱动所述止进部在所述吊篮到达所述积存位时在所述行进路线上阻止所述吊篮进一步行进;和/或
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枢转臂,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枢转臂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枢转臂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枢转,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枢转臂之后所述枢转臂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和/或
所述止退器包括:在接近所述行进路线的闭合位置与远离所述行进路线的张开位置之间枢转的滑动门,和复位机构;其中,所述滑动门在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一侧上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与所述行进路线之间的距离沿所述向后方向逐渐变大,使得所述吊篮在进入所述积存位中行进时挤靠所述引导部而使所述滑动门从所述闭合位置向所述张开位置滑动,而当所述吊篮完全经过所述滑动门之后所述滑动门在所述复位机构的复位力下返回所述闭合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退器中:
所述枢转臂是一对枢转臂,这两个枢转臂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和/或
所述枢转臂的枢接端设置在所述行进路线的上方或侧方;和/或
所述滑动门是一对滑动门,这两个滑动门在处于所述张开位置时分别朝向所述行进路线的相反侧张开。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门口包括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仅允许单一的所述吊篮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室门口和第二室门口的闭合回路;
或者
所述室门口是单一的室门口,该室门口的积存位的尺寸允许两个所述吊篮同时停置,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延伸穿过所述单一的室门口并相互平行以沿相反方向分别将所述吊篮送入和送出所述室门口,所述吊篮运输轨道系统自身形成延伸穿过所述室门口的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闭合回路。
CN2012200299950U 2012-01-30 2012-01-30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4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99950U CN202434212U (zh) 2012-01-30 2012-01-30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99950U CN202434212U (zh) 2012-01-30 2012-01-30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34212U true CN202434212U (zh) 2012-09-12

Family

ID=4678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999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34212U (zh) 2012-01-30 2012-01-30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342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750A (zh) * 2018-02-27 2018-07-10 山东泉港辐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辐照系统
CN113421689A (zh) * 2021-06-25 2021-09-21 承德华实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辐照储运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0750A (zh) * 2018-02-27 2018-07-10 山东泉港辐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辐照系统
CN108260750B (zh) * 2018-02-27 2024-04-05 山东泉港辐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辐照系统
CN113421689A (zh) * 2021-06-25 2021-09-21 承德华实机电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辐照储运系统
CN113421689B (zh) * 2021-06-25 2023-02-28 承德医学院 一种辐照储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3876A1 (en) Rail-guided cart system and branching control method for a rail-guided cart system
CN202434212U (zh) 用于动态辐照方式的安全防护系统
CN207348897U (zh) 一种顶板轨道运输风门防碰撞联动联锁装置
CN203976173U (zh) 无对重双轿厢斜行电梯
CN106638451B (zh) 一种赶鱼系统及赶鱼方法
CN102230388A (zh) 井下风门联锁装置
CN102390403A (zh) 新型气动联动闭锁栅栏式吊梁挡车器
CN105947173A (zh) 无人机下口盖自动开关机构
CN206624582U (zh) 矿用无极绳绞车越位保护装置
CN204432655U (zh) 球式悬挂轨道架空循环乘人装置
CN101434247B (zh) 一种缩短常闭式挡车栏防护死区的方法
CN202743860U (zh) 用于输送机末端的重力式阻挡装置
CN201291882Y (zh) 一种缩短挡车栏防护死区的跑车防护装置
CN204751386U (zh) 穿梭车安全系统
US3712241A (en) Endless towing conveyor
CN204689328U (zh) 翻转式电梯微缝隙地坎
CN203652094U (zh) 一种用于开式潜水钟的导向压重装置
CN204552209U (zh) 直装式立体停车场
CN204552217U (zh) 一种停车台牵引机构及系统
CN103437697A (zh) 一种巨型的整体浮动式的机库门
CN206529735U (zh) 一种赶鱼系统
CN207226931U (zh) 一种道岔处无轮缘车轮变轨机构
CN202677202U (zh) 转炉投标机位置控制装置
JP2022524539A (ja) ケーブルウェイのための通過認識
CN202828679U (zh) 贯通式密集存储道上用的弹性缓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1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