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4164U -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4164U
CN202414164U CN2011205140594U CN201120514059U CN202414164U CN 202414164 U CN202414164 U CN 202414164U CN 2011205140594 U CN2011205140594 U CN 2011205140594U CN 201120514059 U CN201120514059 U CN 201120514059U CN 202414164 U CN202414164 U CN 2024141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hensive
reel
wireless module
altitud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140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5140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41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41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41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包括飞行运送器、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连接卡、通过连接卡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逃生下降装置和水上救援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更换逃生下降装置或水上救援装置分别与连接卡连接,来分别处理高楼救援或水上救援的情况,整个过程可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被困者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作救援装置以及实现消防员对下降速度和固定绳长度的调节,提高了救援效率、能使被救者尽快脱离危险,减少了消防员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当高楼发生火灾等险情遇有人员在楼上呼救或其他原因导致人员被困于高空、水域中,此时人们很难直接到达室内、高处、水域中间等目标处进行救援,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尽快地利用救援工具才能及时地实施救援;现在的云梯车缺点:1.要有地面宽阔平坦、空间足够大无障碍。2.高度有限,一般都只有几十米高。3.救援半径有限。4.机动性差,不灵活。遇建筑物跨度大、高度高、救援人数较多、多面起火便发挥不出作用。缓降器、高楼逃生装置的缺点为:1.需起火前就预先设置好或救援人员送到手上。一般的高楼火灾受困者正是因为没有此类装置才需要被救援,而且此类建筑着火蔓延快,火势猛烈,很难突破,无法深入内部救援。2.需要挂在窗户上椽,并且在窗户上椽有挂钩或固定的地方才能使用。3.使用此类装置下降时速度不可人为控制,不能根据需要停止或加速下降。救生抛投器是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向目标抛投救绳索及救生圈(快速自动充气救生装置)一种救援装置,缺点是:1.抛投距离较短,一般为100米以内。2.误差较大,不能十分准确的投到指定目标。3.发射气瓶容易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救援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救援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包括飞行运送器、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连接卡、通过连接卡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逃生下降装置和水上救援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飞行运送器为直升机航模或遥控无人飞行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卡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电磁铁,电磁铁两侧的左、右铁片,分别与左、右铁片连接的向下方中点延伸的左、右动力臂,所述左、右动力臂经过共同支点的支撑后分别向外部延伸形成左、右倾斜段,所述左右倾斜段分别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左、右竖直段,所述左、右竖直段的末端带有水平的左、右卡簧,所述左、右竖直段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左、右卡簧之间为卡孔,所述电磁铁和飞行运送器的电源、无线模块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逃生下降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轻质框架,所述轻质框架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减速轴、手动控速轴、电动控速轴、卷盘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带动齿轮组旋转的微电机,所述手动控速轴、电动控速轴上设有供救生绳穿过的减速孔,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所述手动控速轴垂直连接的手柄,所述电动控速轴端部固定连接逃生下降装置齿轮,所述逃生下降装置齿轮与所述齿轮组啮合,所述卷盘上的救生绳向上穿过电动控速轴和手动控速轴上的减速孔、绕过减速轴后向外壳外部延伸,形成末端连接有安全钩的固定端,所述轻质框架的底部连接有安全吊带,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救生装置中,向上穿出外壳的救生绳和安全钩之间设有调节安全钩和外壳之间绳子长度的固定端调节盒。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端调节盒包括外壳、外壳内部的支架,所述支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旋转的卡舌、卷盘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卷盘中心的转轴固定连接在固定调节盒齿轮上,在卡舌的旋转区域内设有对卡舌进行限位的卡挡,当所述卡舌被卡挡限位后卡舌的顶端与固定调节盒齿轮抵紧、限制齿轮上固定连接的转轴旋转从而限制卷盘上救生绳被继续拉出,所述调节盒外部设有能使所述卡舌转动的手动卡舌旋钮。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水上救援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部与所述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外壳内部的旋转架、在旋转架内绕轴旋转的卷盘、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供救生绳拉出的绳孔、旋转架下端连接的快速自动充气救生包以及悬垂把手。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二微型摄像头、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地面控制台,所述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电池固定在所述固定端调节盒上, 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微型摄像头、固定端调节盒里的微电机以及第一电池相连; 第二微型摄像头、第二无线模块、第二电池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的外壳上,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外壳上, 第二无线模块与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第二微型摄像头、逃生下降装置里的微电机相连;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地面控制台无线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减速轴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或有人员被困在高空时将逃生下降装置扣在连接卡上,通过地面控制台遥控器控制飞行运送器,这样飞行运送器将携载下降逃生装置飞到受困者所在窗口,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让受困者抓住下垂的安全吊带,此时通过遥控器打开连接卡,下降逃生器被送到被困者手中。此过程由遥控器控制飞行运送器无线模块使连接在一起的电磁铁工作,铁片被电磁铁吸引,近而带动动力臂,动力臂带动卡簧张开,连接卡被打开,于是逃生下降装置就脱离飞行运送器送到被困者手上。被困者拿到逃生下降装置后将安全带套在腋下并锁紧,同时将安全钩挂在窗户周围或室内的坚固物上如防护栏、暖气管道、空调架、较大的桌子、床、柜等(大的物体可将绳子绕在上面并用安全钩锁住)。为确保绳子固定牢,此过程可通过固定端调节盒上的第一微型摄像头、以及逃生下降装置的第二微型摄像头显示的情况实时指导被困者看其选择的固定物是否坚固,挂钩是否挂好,绳子是否拴牢。待被困者移动到窗口固定绳长度被锁定。此过程由消防员通过控制台控制固定端调节盒里的微型电机旋转,进而带动卡舌旋转并卡住卷盘或直接由被困者旋动卡舌旋钮来实现。接下来被困者就可以随下降逃生装置一同下降了。绕在减速轴上的绳子通过与其摩擦将下降逃生装置调整到一个适当的下降速度。下降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可以通过控速轴的转动来实现。此过程消防员可利用地面控制台控制微电机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组工作,齿轮组带动电动控速轴转动使穿过其的绳子扭曲,摩擦力增大,下降速度变慢。反之,向反方向旋转,下降速度变快。同理被困者还可以自己扳动手动控速轴控制下降速度,直至安全着地。
当有人员受困于河中或孤岛上,在缺乏冲锋舟或救生艇或者水流较急冲锋舟无法到达以及水域较宽超出抛投器射程的情况下,由消防员牵引绳端,利用飞行器将水域救援装置运至目标处,此时待受困者抓住悬垂把手时打开连接卡,卷盘被送到待救者手中。此时固定在卷盘上的快速自动救生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岸上消防员牵引,使受困者转移到安全位置。还可以将装置中绳子作为引绳,将大绳牵引至目标处,在受困者协助下建立索道,通过索道再进行救援。
全部救援过程均可由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完成。在无线通信控制系统中,消防操作人员可通过地面控制台向被困者喊话或控制电机,无线模块接到地面控制台发出的信号后,通过微型扬声器转化为声音或直接控制电机转动。同样高空营救时楼上的信息通过麦克风、摄像头输入无线模块,再由无线模块发送到地面控制台。因此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可以指导被困者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作下降逃生装置以及实现消防员对下降速度和固定绳长度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更换逃生下降装置或水上救援装置分别与连接卡连接,来分别处理高楼救援或水上救援的情况,整个过程可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被困者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作救援装置以及实现消防员对下降速度和固定绳长度的调节,提高了救援效率、能使被救者尽快脱离危险,减少了消防员的劳动强度,安全可靠,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卡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逃生下降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逃生下降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固定端调节盒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固定端调节盒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的水上救援装置示意图。
其中,1为逃生下降装置,2为连接卡,3为逃生下降装置卡匙,4为水上救援装置,5为卡孔,6为弹簧,7为连接卡外壳,81为左动力臂,82为右动力臂,83为支点,84为左倾斜段,85为右倾斜段,86为左竖直段,87为右竖直段,88为左卡簧,89为右卡簧,9为电磁铁,101为左铁片,102为右铁片,11为逃生下降装置轻质高强度合金框架,110为逃生下降装置外壳,111为手柄,12为逃生下降装置卷盘,13为救生绳,14为逃生下降装置微电机,140为齿轮组,141为逃生下降装置齿轮,15为减速轴,16为手动控速轴,17为电动控速轴,171为减速孔,18为固定端调节盒,19为安全吊带,20为安全钩,21为固定端调节盒外壳,22手动卡舌旋钮,23为固定端调节盒微电机,24为固定端调节盒支架,25为卡舌,26为固定端调节盒卷盘,261为卷盘中心转轴,262为固定调节盒齿轮,27为卡挡,28为水上救援装置外壳,29为水上救援装置卡匙,30为旋转架,31为水上救援装置卷盘,32为绳孔,33为快速自动充气救生包,34为悬垂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包括飞行运送器、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连接卡2、通过连接卡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逃生下降装置1和水上救援装置4、以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所述飞行运送器为直升机航模或遥控无人飞行器。性能优越的直升机航模不但能够灵活飞行,还可以携带3-4kg的重物(如亚拓700、德国的joker)。因此,只要携带的附属装置控制得足够轻,就不会影响直升机航模的使用。
控速轴上的孔不是减速孔,减速或加速是通过控速轴旋转使穿过其的绳子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来实现的。
所述连接卡包括外壳7,外壳内部的电磁铁9,电磁铁两侧的左、右铁片101、102,分别与左、右铁片连接的向下方中点延伸的左、右动力臂81、82,所述左、右动力臂经过共同支点83的支撑后分别向外部延伸形成左、右倾斜段84、85,所述左右倾斜段分别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左、右竖直段86、87,所述左、右竖直段的末端带有水平的左、右卡簧88、89,所述左、右竖直段之间连接有弹簧6,所述左、右卡簧之间为卡孔5,所述电磁铁和飞行运送器的电源、无线模块电连接。
所述逃生下降装置1包括外壳110、外壳内部的轻质高强度合金框架11,所述轻质框架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减速轴15、手动控速轴16、电动控速轴17、卷盘12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13、带动齿轮组140旋转的微电机14,所述手动控速轴、电动控速轴上设有供救生绳穿过的减速孔171,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所述手动控速轴垂直连接的手柄111,所述电动控速轴端部固定连接逃生下降装置齿轮141,所述逃生下降装置齿轮与所述齿轮组140啮合,所述卷盘上的救生绳向上穿过电动控速轴和手动控速轴上的减速孔、绕过减速轴后向外壳外部延伸,形成末端连接有安全钩20的固定端,所述轻质框架11的底部连接有安全吊带19,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3。
所述救生装置中,向上穿出外壳的救生绳和安全钩之间设有调节安全钩和外壳之间绳子长度的固定端调节盒18。
所述固定端调节盒包括外壳21、外壳内部的支架24,所述支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微型电机23、微型电机带动旋转的卡舌25、卷盘26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卷盘中心的转轴261固定连接在固定调节盒齿轮262上,在卡舌的旋转区域内设有对卡舌进行限位的卡挡27,当所述卡舌被卡挡限位后卡舌的顶端与固定调节盒齿轮262抵紧、限制齿轮上固定连接的转轴261旋转从而限制卷盘上救生绳被继续拉出,所述调节盒外部设有能使所述卡舌转动的手动卡舌旋钮22。
所述水上救援装置包括外壳28、外壳上部与所述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29、外壳内部的旋转架30、在旋转架内绕轴旋转的卷盘31、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供救生绳拉出的绳孔32、旋转架下端连接的快速自动充气救生包33以及悬垂把手34。
所述逃生下降装置和水上救援装置中的救生绳可采用高强度纤维(如凯芙拉或UMHWPE),直径3mm的凯夫拉纤维绳强度可达700kg,且质轻、耐高温和摩擦。绳子末端固定并缠绕在卷盘上或绳梭上。 
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二微型摄像头、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地面控制台,
所述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电池固定在所述固定端调节盒上, 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微型摄像头、固定端调节盒里的微电机以及第一电池相连; 
所述第二微型摄像头、第二无线模块、第二电池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的外壳上,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外壳上, 第二无线模块与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第二微型摄像头、逃生下降装置里的微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地面控制台无线连接。无线模块可为2.4G无线模块或其它无线模块,2.4G无线模块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无线模块,体积小、成本低、信号传输好。
所述轻质框架可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
所述减速轴为2个,也可为其他个数。
所述减速孔并不能单独减速,减速或加速是通过控速轴旋转增大或减小穿过减速孔的绳子摩擦力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当高楼发生火灾时,或有人员被困在高空时将逃生下降装置扣在连接卡上,通过地面控制台遥控器控制飞行运送器,这样飞行运送器将携载下降逃生装置飞到受困者所在窗口,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让受困者抓住下垂的安全吊带,此时通过遥控器打开连接卡,下降逃生器被送到被困者手中。此过程由遥控器控制飞行运送器上的无线模块使连接在一起的电磁铁工作,铁片被电磁铁吸引,近而带动动力臂,动力臂带动卡簧张开,连接卡被打开,于是逃生下降装置就脱离飞行运送器送到被困者手上。被困者拿到逃生下降装置后将安全带套在腋下并锁紧,同时将安全钩挂在窗户周围或室内的坚固物上如防护栏、暖气管道、空调架、床、柜子、较大的桌子等(大的物体可将绳子绕在上面并用安全钩锁住)。为确保绳子固定牢,此过程可通过固定端调节盒上的第一微型摄像头、以及逃生下降装置的第二微型摄像头显示的情况实时指导被困者看其选择的固定物是否坚固,挂钩是否挂好,绳子是否拴牢。待被困者移动到窗口固定绳长度被锁定。此过程由消防员通过控制台控制固定端调节盒里的微型电机旋转,进而带动卡舌旋转并卡住卷盘或直接由被困者旋动卡舌旋钮来实现。接下来被困者就可以随下降逃生装置一同下降了。绕在减速轴上的绳子通过与其摩擦将下降逃生装置调整到一个适当的下降速度。下降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可以通过控速轴的转动来实现。此过程消防员可利用地面控制台控制微电机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组工作,齿轮组带动电动控速轴转动使穿过其的绳子扭曲,摩擦力增大,下降速度变慢。反之,向反方向旋转,下降速度变快。同理被困者还可以自己扳动手动控速轴控制下降速度,直至安全着地。
当有人员受困于河中或孤岛上,在缺乏冲锋舟或救生艇或者水流较急冲锋舟无法到达以及水域较宽超出抛投器射程的情况下,由消防员牵引绳端,利用飞行器将水域救援装置运至目标处,此时待受困者抓住悬垂把手时打开连接卡,卷盘被送到待救者手中。此时固定在卷盘上的快速自动救生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岸上消防员牵引,使受困者转移到安全位置。还可以将装置中绳子作为引绳,将大绳牵引至目标处,在受困者协助下建立索道,通过索道再进行救援。
全部救援过程均可由无线通信控制系统指导完成。在无线通信控制系统中,消防操作人员可通过地面控制台向被困者喊话或控制电机,无线模块接到地面控制台发出的信号后,通过微型扬声器转化为声音或直接控制电机转动。同样高空营救时楼上的信息通过麦克风、摄像头输入无线模块,再由无线模块发送到地面控制台。因此通过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可以指导被困者如何更有效更安全的操作下降逃生装置以及实现消防员对下降速度和固定绳长度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运送器、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连接卡(2)、通过连接卡连接在所述飞行运送器上的逃生下降装置(1)和水上救援装置(4)、以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运送器为直升机航模或遥控无人飞行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包括外壳(7),外壳内部的电磁铁(9),电磁铁两侧的左、右铁片(101、102),分别与左、右铁片连接的向下方中点延伸的左、右动力臂(81、82),所述左、右动力臂经过共同支点(83)的支撑后分别向外部延伸形成左、右倾斜段(84、85),所述左右倾斜段分别向下竖直延伸形成左、右竖直段(86、87),所述左、右竖直段的末端带有水平的左、右卡簧(88、89),所述左、右竖直段之间连接有弹簧(6),所述左、右卡簧之间为卡孔(5),所述电磁铁和飞行运送器的电源、无线模块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下降装置(1)包括外壳(110)、外壳内部的轻质框架(11),所述轻质框架内部从上至下分别设有减速轴(15)、手动控速轴(16)、电动控速轴(17)、卷盘(12)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13)、带动齿轮组(140)旋转的微电机(14),所述手动控速轴、电动控速轴上设有供救生绳穿过的减速孔(171),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所述手动控速轴垂直连接的手柄(111),所述电动控速轴端部固定连接逃生下降装置齿轮(141),所述逃生下降装置齿轮(141)与所述齿轮组(140)啮合,所述卷盘上的救生绳向上穿过电动控速轴和手动控速轴上的减速孔、绕过减速轴后向外壳外部延伸,形成末端连接有安全钩(20)的固定端,所述轻质框架(11)的底部连接有安全吊带(19),所述外壳外部设有与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装置中,向上穿出外壳的救生绳和安全钩之间设有调节安全钩和外壳之间绳子长度的固定端调节盒(1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调节盒包括外壳(21)、外壳内部的支架(24),所述支架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微型电机(23)、微型电机带动旋转的卡舌(25)、卷盘(26)及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卷盘中心的转轴(261)固定连接在固定调节盒齿轮(262)上,在卡舌的旋转区域内设有对卡舌进行限位的卡挡(27),当所述卡舌被卡挡限位后卡舌的顶端与固定调节盒齿轮(262)抵紧、限制齿轮上固定连接的转轴(261)旋转从而限制卷盘上救生绳被继续拉出,所述调节盒外部设有能使所述卡舌转动的手动卡舌旋钮(22)。
7.如权利要求3或4或5或6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救援装置包括外壳(28)、外壳上部与所述连接卡中的卡孔配合连接的卡匙(29)、外壳内部的旋转架(30)、在旋转架内绕轴旋转的卷盘(31)、缠绕在卷盘上的救生绳、供救生绳拉出的绳孔(32)、旋转架下端连接的快速自动充气救生包(33)以及悬垂把手(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二微型摄像头、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地面控制台,
所述第一微型摄像头、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电池固定在所述固定端调节盒上, 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微型摄像头、固定端调节盒里的微电机以及第一电池相连; 
第二微型摄像头、第二无线模块、第二电池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的外壳上,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固定在逃生下降装置外壳上, 第二无线模块与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第二微型摄像头、逃生下降装置里的微电机相连;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地面控制台无线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轴为2个。
CN2011205140594U 2011-12-12 2011-12-12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41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140594U CN202414164U (zh) 2011-12-12 2011-12-12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140594U CN202414164U (zh) 2011-12-12 2011-12-12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4164U true CN202414164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3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1405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4164U (zh) 2011-12-12 2011-12-12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41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984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廖建勤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时高楼间逃生及救援滑索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0984A (zh) * 2015-05-13 2015-07-29 廖建勤 一种用于高楼火灾时高楼间逃生及救援滑索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5971B (zh) 微电脑控制的可无线操控的火灾自救高速逃生机
CN203790491U (zh) 一种高层建筑灭火装置
CN201701655U (zh) 一种高空作业救生装置
CN110354424A (zh) 一种消防装置
CN102698377A (zh) 高楼火灾逃生滑道吊升方法及装置
CN202414164U (zh) 高空水域综合救援装置
CN2553834Y (zh) 自控式救生背包
CN204745453U (zh) 一种高空遥控作业装置
CN210721925U (zh) 一种通过vr技术模拟高空建筑作业的装置
CN109346995B (zh) 利用遥控固定翼飞机展放初导绳的方法
CN107913478B (zh) 逃生保护装置、系统、方法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04001281B (zh) 一种逃生升降器
CN201404607Y (zh) 高楼应急救援机
CN111821592B (zh) 一种输电线路高处坠落事故救援系统及方法
CN111672049A (zh) 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及灭火方法
JP2018148719A (ja) 延線装置
CN204733814U (zh) 一种高空遥控捕猎网
CN110606204B (zh) 一种无人机放绳器
CN210542932U (zh) 一种高空可控速缓速下降器
CN110136521A (zh) 一种模拟海上伞降着水脱伞训练系统和训练方法
US2183594A (en) Parachute training and amusement
CN205988483U (zh) 低空安全跳伞装备系统
CN204548101U (zh) 消防遥控大绳横渡装置
CN205031771U (zh) 一种多功能放绳设备
EP3906097B1 (en) Emergency device for rescuing people from suspended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