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4424A - 一种消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4424A
CN110354424A CN201910654055.7A CN201910654055A CN110354424A CN 110354424 A CN110354424 A CN 110354424A CN 201910654055 A CN201910654055 A CN 201910654055A CN 110354424 A CN110354424 A CN 110354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rescue
fighting
workbench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40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4424B (zh
Inventor
崔东山
崔金泽
汪建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D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D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40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4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4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4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4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4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27/00Fire-fighting land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6F11/04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movable platforms or cabins, e.g. on vehicles, permitting workmen to place themselves in any desired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required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3/00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7/00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 B66F17/006Safety devices, e.g. for limiting or indicating lifting force for working plat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obotic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装置,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该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风机、机械手、消防水炮和救生管道;风机用于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机械手用于辅助稳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且建立栈桥通道;消防水炮用于喷射灭火剂;救生管道用于人员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滑落到地面。该消防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动力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成为大型无人机;机械手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高空悬停实现了精准稳定的停靠;救生管道为下滑软通道,提高了救援效率。该消防装置使用风机作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升降动力,解决了传统车载机械长臂作业对物理重量、伸展长度、举升高度、安全保障等诸多的极限限制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消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云梯消防车是常用的消防设备。云梯消防车设有液压升高平台,可以供消防人员进行登高扑救高层建筑、高大设施、油罐等火灾,以及完成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贵重物资等其他救援任务。云梯消防车上设有伸缩式云梯,可带有升降斗转台及灭火装置,供消防人员登高进行灭火和营救被困人员,适用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
然而现有的消防云梯多为机械伸缩刚性构造,由于城市路面运输承重和云梯自身物理重量的原因,导致云梯抬升高度受到限制。因此,现有的消防云梯存在抬升高度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消防云梯存在抬升高度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风机、机械手、消防水炮和救生管道;
所述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风机分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四周;所述风机用于给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提供升降动力;
所述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侧面;所述机械手用于辅助稳固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并在救援点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之间建立栈桥通道;
所述消防水炮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消防水炮用于喷射灭火剂;
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设有救生通道,所述救生通道贯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所述救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救生通道的底部连通,所述救生管道的另一端垂降于地面;所述救生管道用于提供将人员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滑落到地面的滑道。
可选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调速驱动器和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
所述调速驱动器的数量与所述风机的数量相同,所述调速驱动器安装于所述风机周围的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调速驱动器用于调校所述风机的运转速度;
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用于火点侦查。
可选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救援栏杆、照明灯和显示屏;
所述救援栏杆位于所述救生通道的四周,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底部软连接;所述救援通道用于保护人员,防止坠落;
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所述救援点;
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存储的救援指导的画面。
可选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安全伞压塑箱、安全伞和减震气垫;
所述安全伞压塑箱固定在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安全伞压塑箱用于存放所述安全伞;
所述安全伞的伞柄固定在所述安全伞压塑箱内的底部;所述安全伞用于当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下降且所述风机失控时,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到地面上;
所述减震气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下表面的四周;所述减震气垫用于辅助所述安全伞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到地面上。
可选的,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
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用于运输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可选的,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包括:水车和安全气垫;
所述水车位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的车厢中;所述水车用于存储灭火剂;
进行救援时,所述安全气垫放置于所述救生管道下方。
可选的,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给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所述风机、所述调速驱动器和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供电。
可选的,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消防设备专用柜;
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智能机器人;
所述智能机器人与所述消防水炮、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电连接;
所述智能机器人存放于所述消防设备专用柜中;
所述智能机器人用于根据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采集的数据控制所述消防水炮。
可选的,所述风机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风机分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4个角,且对称设置;
所述风机为管式高效调速风机。
可选的,所述机械手为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4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垂直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安装;
其中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的上端,用于在救援点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之间建立栈桥通道;
另外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的下端,用于辅助稳固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上端的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与下端的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相等;
4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装置,该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风机、机械手、消防水炮和救生管道;风机用于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提供升降动力;机械手用于辅助稳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且建立栈桥通道;消防水炮用于喷射灭火剂;救生管道用于人员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滑落到地面。该消防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动力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成为大型无人机;机械手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高空悬停的辅助停靠装置,实现了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精准稳定的停靠;救生管道为下滑软通道,提高了救援效率。该消防装置使用风机作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升降动力,解决了传统车载机械长臂作业对物理重量、伸展长度、举升高度、安全保障等诸多的极限限制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俯视图。
其中,1、高层建筑;2、消防救援工作平台;3、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4、风机;5、机械手;6、消防水炮;7、救生管道;8、救生缓降桶;9、被困人员;10、支撑装置;11、水车;12、消防水带;13、安全气垫;14、无线遥控操作器;15、救援人员;16、无线基站;17、救生通道;18、消防设备专用柜;19、风机控制箱;20、照明灯;21、显示屏;22、高音喇叭;23、安全伞;24、火点红外跟踪影像侦测仪;25、通讯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主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俯视图。参见图1、图2、图3及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装置,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风机4、机械手5、消防水炮6、救生管道7和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飞升至高层建筑1的救援点进行救生与救援行动;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用于运输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
风机4的数量为多个,风机4分别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四周;风机4用于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提供升降动力。风机4的数量为4个,4个风机分别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4个角,且对称设置。风机4为管式高效调速风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4个角开设风机通道,风机通道垂直贯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风机通道用于安装风机4,风机通道上固定有金属的连杆机构,风机4通过铰接结构和连杆机构连接。
机械手5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侧面,具体为靠近救援点的侧面;机械手5用于辅助稳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并在救援点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之间建立栈桥通道。
机械手5为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垂直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侧面安装。其中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侧面的上端,用于抓住窗框的上边缘在救援点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之间建立栈桥通道。另外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侧面的下端,用于抓住窗框的下边缘辅助稳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端的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与下端的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相等。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对称设置,具体为:上端的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与下端的2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对称。
机械手5周围设置有机械手辅助工具,辅助工具包括:引导摄像机和破窗功能锤。引导摄像机用于引导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抓住窗框稳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破窗功能锤用于破窗,使被困人员9逃出。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消防设备专用柜18。消防设备专用柜18内安装有升降步进电机、左右悬转步进电机和水泡仰角转动步进电机。
升降步进电机、左右旋转步进电机均与机械手5电连接,用于为机械手5提供升降和左右旋转的动力。升降步进电机或左右旋转步进电机的数量均为多个,每台升降步进电机或左右旋转步进电机可以同时与多台机械手5连接,也可以只与一台机械手5连接。
水炮仰角转动步进电机与消防水炮6电连接,用于为消防水炮6提供角度转动动力。水炮仰角转动步进电机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台水炮仰角转动步进电机至少与一台消防水炮6连接。
消防水炮6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上表面,具体安装于消防设备专用柜18中。消防水炮6用于喷射灭火剂。消防水炮6采用高性能自控水炮,高性能自控水炮采用特种红紫外探测系统对燃着点火源射线进行监测感知火灾的发生与存在。高性能自控水炮的红紫外火焰探测系统可以全天候、全方位自动检测周围环境区域内的火情,发现火焰或火情时自动进行锁定并喷水灭火。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台消防水炮6。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设有救生通道17,救生通道17垂直贯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救生通道17位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中间。
救生管道7的一端与救生通道17的底部连通,救生管道7的另一端垂降于地面;救生管道7用于提供将人员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滑落到地面的滑道。
消防装置还包括:救生缓降桶8。救生缓降桶8是一种双层轻质高强纤维编织桶,救生缓降桶8的外层具有耐热、降噪、抗撕裂的保护套袋,内层具有超滑、弹性、柔性、缓降的随动弹性、透气优良、抗击撕划的缓降高强弹性桶带。桶带每10米重5公斤,标配58米,每增加10米为增加一段。桶带通过高强锁扣与救生通道17快速链接,救出被困人员9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根据控制指令抛弃救生缓降桶8。救援开始前如果判断不需要进行救生,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可不携带救生缓降桶8,以减轻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飞行重量。
消防装置还包括:调速驱动器和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
调速驱动器的数量与风机4的数量相同,调速驱动器安装于风机4周围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具体可以风机4周围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设有风机控制箱19,调速驱动器安装于风机控制箱19内;调速驱动器用于调校风机4的运转速度。
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用于火点侦查和火点强度判断。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包括两部火点红外跟踪影像侦测仪24。两部火点红外跟踪影像侦测仪24分别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左右两侧的消防设备专用柜18上。
消防装置还包括: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与消防水炮6、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电连接。
智能机器人存放于消防设备专用柜18中。
智能机器人用于根据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采集的数据控制消防水炮6。智能机器人为消防水炮6的电器钢性自动操作机构,智能机器人的数量与消防水炮6相同,一个智能机器人连接一个消防水炮6,且与连接的消防水炮6存放于同一个消防设备专用柜18中。
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进行射流轨迹计算、判断射流轨迹以及锁定射流轨迹,并调整消防水炮6的升降以及左右、上下或前方160度旋转的射流工作范围;还可以执行接收的操作指令。
消防装置还包括:救援栏杆、照明灯20、显示屏21和高音喇叭22。
救援栏杆为可控的自动伸缩的高栏杆通道,位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中间且救生通道17的四周,通过与固定在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底部机械结构软连接;救援通道用于保护人员,防止坠落。救援栏杆在救生结束后层叠收纳。
照明灯20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照明灯20用于照明救援点。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远离救援点的一侧设有后壁收纳箱。
显示屏21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具体安装于后壁收纳箱中;显示屏21用于显示存储的救援指导的画面。显示屏21为竖型等离子显示屏,采用自动隐藏式液晶显示屏,具体尺寸选用55寸LED显示屏,自动隐藏式液晶显示屏可根据控制指令进行自动升降,救援时自动升起并播放救援指导影像,救援结束后进行消防时自动下降并隐蔽至后壁收纳箱中。显示屏21上方有防水罩进行覆盖,防止显示屏21进水。
高音喇叭22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用于播放存储的救援指导的音频数据。
消防装置还包括:安全伞压塑箱、安全伞23和减震气垫。
安全伞压塑箱固定在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具体固定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中间部位。安全伞压塑箱用于存放安全伞23。
安全伞23的伞柄固定在安全伞压塑箱内的底部;安全伞23用于当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下降且风机4意外失控、无法矫正姿态爆破减震气垫时,通过爆破伞降启动装置开启安全伞23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缓降到地面上。安全伞23的主伞由四个伞组合而成。爆破伞降启动装置安装在安全伞压塑箱内。
减震气垫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下表面的四周,具体的风机通道的下方设有环形的气囊专用箱,减震气垫安装于气囊专用箱内;减震气垫用于辅助安全伞23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缓降到地面上。启动安全伞23进行缓降时,同时爆破减震气垫。
消防装置还包括:快速气囊启动装置,快速气囊启动装置安装在气囊专用箱内。快速气囊启动装置用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进行降落检测时,通过控制或自动判断高度启动快速气囊启动装置打开减震气垫。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包括: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用于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风机4、机械手5、消防水炮6、升降步进电机、左右悬转步进电机、水泡仰角转动步进电机、调速驱动器、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智能机器人、照明灯20、显示屏21、高音喇叭22和快速气囊启动装置等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安装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锂电组、非锂电池机载电源或车载发电。车载发电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通过电缆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供电。采用非锂电池机载电源供电时,可同时进行车载发电;采用蓄电池锂电组供电时,不可同时进行车载发电。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下方还设有支撑装置10,防止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直接接触地面,也可易于人工移动。
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包括:水车11、载重轮胎液压支持系统、辅助设备、供电系统和外部水源接入辅助设备。
水车11位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的车厢中;水车11用于存储灭火剂。水车11设置有水车供液动力系统;水车供液动力系统用于将水车11中的灭火剂输送至消防水炮6。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还包括:消防水带12,消防水带12的一端与水车供液动力系统连通,另一端与消防水炮6连通。水车供液动力系统用于通过消防水带12将水车11中的灭火剂输送至消防水炮6。
载重轮胎液压支持系统用于承载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起飞和降落时的荷载。
辅助设备存放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的车厢中。辅助设备包括:消防水龙、备用救生缓降桶和安全气垫13。
消防水龙用于消防人员在地面进行消防救援。进行救生时,安全气垫13放置于救生管道7下方。
供电系统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供电系统电连接,用于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供电系统提供车载发电。
外部水源接入辅助设备包括:阀、开关系统及流量执行装置等常用的消防车水源接入设备。外部水源接入辅助设备与水车11的输出端连接。
消防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机载设备和遥控设备。机载设备安装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遥控设备位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上。机载设备和遥控设备进行无线通讯。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上的供电系统还用于给遥控设备供电。
机载设备包括:系统核心计算机、消防侦测系统和通讯设备25。机载设备具有信号接收、信息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发送控制指令的功能。
系统核心计算机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的风机4、机械手5、消防水炮6、救生管道7、机械手辅助工具、调速驱动器、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智能机器人、救援栏杆、照明灯20、显示屏21、安全伞23、减震气垫和快速气囊启动装置等可以进行自动控制的装置或设备电连接,系统核心计算机用于接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及发送控制指令。
系统核心计算机包括: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Flight Management and ControlSystem,FMCS)。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包括:设备平衡管理系统。设备平衡管理系统用于调校控制风机4的速度,保证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姿态和升降平衡稳定。设备平衡管理系统包括:电机调速控制管理单元和悬停升力自适应控制单元。电机调速控制管理单元用于控制调速驱动器;悬停升力自适应控制单元用于采集风机4的运行数据,并与电机调速控制管理单元协同控制风机4的悬停位置。
消防侦测系统包括:摄像设备。摄像设备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所有的摄像机。摄像设备用于采集图像数据,并传输给系统核心计算机。
通讯设备25包括:WiFi设备和遥控设备。通讯设备25用于与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上的遥控设备进行无线通讯。
遥控设备包括:无线基站16,无线遥控操作器14或无线操作工作台或随身辅助操作器,以及充电器。遥控设备用于对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升空、悬停、降落和姿态的动力控制,以及传输对机载设备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例如:对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的救援点定位指令、机械手动作指令和显示屏21的升降指令等。
无线基站16安装在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3上,为无线通讯建立通讯基础。
无线遥控操作器14或无线操作工作台或随身辅助操作器用于救援人员15输入和发送对消防救援工作平台2上的装置或设备的操作指令。
充电器用于给无线遥控操作器14或无线操作工作台或随身辅助操作器充电,或者无线遥控操作器14或无线操作工作台或随身辅助操作器也可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装置使用流程的具体实施方式:
A、给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通电,启动控制系统。
B、摄像设备采集周围的环境信息,并上传至控制系统。
C、控制系统根据周围的环境信息,确定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飞行工作模式。飞行工作模式包括:晴天、雨天、雪天、风和烟雾;晴天、雨天、雪天、风和烟雾飞行工作模式的区别在于在飞行时是否需要开启照明灯,以及是否需要人工控制飞行。
D、根据飞行工作模式启动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启动风机,并控制风机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到达救援点。
E、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到达救援点后,启动机械手和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采集救援点的火点信息,并将火点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同时摄像设备采集救援点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
F、控制系统根据火点信息和环境信息,判断救援模式。救援模式包括是否需要进行救生。判断条件包括:环境信息中是否还存在人员信息。如果存在,则需要进行救生;如果不存在,则不需要进行救生。
G、当救援模式为救生时,启动救生通道、救生管道、救援栏杆和显示屏。
H、控制系统根据摄像设备实时采集的环境信息判断救生是否结束。判断条件包括:采集的环境信息中是否还存在人员信息。如果存在,则救生未结束;如果不存在,则救生结束。
I、当救生未结束继续进行救生。
J、当救生结束,关闭救生通道、救生管道、救援栏杆和显示屏,启动智能机器人、消防水炮和水车供液动力系统进行救援灭火。
K、当救援模式为不救生时,执行步骤J的“启动智能机器人和消防水炮进行救援灭火”。
L、控制系统根据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实时采集火点信息判断救援是否结束。判断条件包括: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是否采集到火点信息。当未采集到火点信息,则救援结束;当采集到火点信息,则救援未结束。
M、当救援结束,关闭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智能机器人和消防水炮,控制系统控制风机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
N、当控制系统检测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距离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的指定停放位置3.5米时,或地面救援人员输入控制指令打开减震气垫,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在指定停放位置降落。
O、控制系统将此次的救援数据进行归档保存。
P、关闭控制系统,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断电。
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防装置通过风机产生升降动力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成为大型无人机,解决了传统车载机械长臂作业对物理重量、伸展长度、举升高度、安全保障等诸多的极限限制问题。
风机通过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产生空气正向动力升力,将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举升到空中,直至到达救援点;同时也可以产生空气反向动力推力将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至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上。当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到达救援点,根据垂直升降悬停原理调整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飞行姿态,使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更接近救援点,更好的进行后续救援工作。垂直升降悬停原理为:飞行管理与控制系统可控制各个风机同步连续微调1-3度的角度,并定位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空中工作姿态或工作位置,或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靠近救援点墙壁距离25米内的精确探测距离,精确探测距离具体可以精确到100mm。
(2)机械手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高空悬停的辅助停靠装置,实现了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精准稳定的停靠,还可建立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与救援点墙壁之间建立栈桥通道,方便被困人员逃出。
(3)自动伸缩的救援栏杆为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4)救生管道为弹性缓冲的下滑软通道,便于快速疏散被困人员或救援人员,提高了救援效率。
(5)当救生结束后,通过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和智能机器人,自动控制消防水炮对救援点进行灭火,防止救援人员因火情受伤。
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防装置的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可以全自动智能化的进行救生与救援行动,也可以根据地面救援人员的操作指令进行救生与救援行动,进而摆脱了传统车载机械长臂作业对物理重量、伸展长度、举升高度和安全保障等极限限制。目前现有的传统云梯的机械限制高度为:112米,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消防装置的建议飞行高度为100-200米,突破了传统云梯的机械限制高度。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风机、机械手、消防水炮和救生管道;
所述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风机分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四周;所述风机用于给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提供升降动力;
所述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侧面;所述机械手用于辅助稳固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并在救援点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之间建立栈桥通道;
所述消防水炮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消防水炮用于喷射灭火剂;
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设有救生通道,所述救生通道贯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所述救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救生通道的底部连通,所述救生管道的另一端垂降于地面;所述救生管道用于提供将人员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滑落到地面的滑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调速驱动器和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
所述调速驱动器的数量与所述风机的数量相同,所述调速驱动器安装于所述风机周围的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调速驱动器用于调校所述风机的运转速度;
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用于火点侦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救援栏杆、照明灯和显示屏;
所述救援栏杆位于所述救生通道的四周,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底部软连接;所述救援通道用于保护人员,防止坠落;
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照明灯用于照明所述救援点;
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存储的救援指导的画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安全伞压塑箱、安全伞和减震气垫;
所述安全伞压塑箱固定在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所述安全伞压塑箱用于存放所述安全伞;
所述安全伞的伞柄固定在所述安全伞压塑箱内的底部;所述安全伞用于当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下降且所述风机失控时,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到地面上;
所述减震气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下表面的四周;所述减震气垫用于辅助所述安全伞使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缓降到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
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用于运输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包括:水车和安全气垫;
所述水车位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运载车的车厢中;所述水车用于存储灭火剂;
进行救援时,所述安全气垫放置于所述救生管道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给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所述风机、所述调速驱动器和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上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消防设备专用柜;
所述消防装置还包括:智能机器人;
所述智能机器人与所述消防水炮、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电连接;
所述智能机器人存放于所述消防设备专用柜中;
所述智能机器人用于根据所述火点红外侦测跟踪摄像系统采集的数据控制所述消防水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风机分别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的4个角,且对称设置;
所述风机为管式高效调速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为4只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4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垂直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安装;
其中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的上端,用于在救援点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之间建立栈桥通道;
另外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安装于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侧面的下端,用于辅助稳固所述消防救援工作平台;
上端的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与下端的2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之间的距离相等;
4只所述钳形抓钩液压机械手对称设置。
CN201910654055.7A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消防装置 Active CN110354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4055.7A CN110354424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消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4055.7A CN110354424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消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4424A true CN110354424A (zh) 2019-10-22
CN110354424B CN110354424B (zh) 2021-01-12

Family

ID=68221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4055.7A Active CN110354424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消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442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0004A (zh) * 2020-05-11 2020-08-14 新余博迅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车载指挥系统
CN111558177A (zh) * 2020-05-10 2020-08-21 李世梅 一种桶状减压救生缓降装置
CN112606753A (zh) * 2020-11-17 2021-04-06 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高层建筑救援飞行机器人
CN112791328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孟志 一种可装载到小型车上的消防高空伸缩链及攀爬装置
CN113018741A (zh) * 2021-04-09 2021-06-25 深圳市红柏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高建筑灭火救援的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4565A (zh) * 2009-06-25 2009-11-11 北京大业嘉成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风扇软式云梯消防车
US20120226394A1 (en) * 2010-12-15 2012-09-06 Robert Marcus Uav- or personal flying device-delivered deployable descent device
KR20160000356A (ko) * 2014-06-24 2016-01-04 (주)에스앤티 무인기를 이용한 고층건물 화재 진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39625A (zh) * 2016-06-21 2016-10-26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系灭火剂及其与消防无人机结合的灭火方法
CN106913963A (zh) * 2017-04-19 2017-07-04 中美空中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 智能悬浮云梯系统
CN107899166A (zh) * 2017-12-07 2018-04-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无人机和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精确灭火系统及方法
CN108578942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安徽腾南纯净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带柔性逃生通道的无人消防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4565A (zh) * 2009-06-25 2009-11-11 北京大业嘉成科技有限公司 涵道风扇软式云梯消防车
US20120226394A1 (en) * 2010-12-15 2012-09-06 Robert Marcus Uav- or personal flying device-delivered deployable descent device
KR20160000356A (ko) * 2014-06-24 2016-01-04 (주)에스앤티 무인기를 이용한 고층건물 화재 진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039625A (zh) * 2016-06-21 2016-10-26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系灭火剂及其与消防无人机结合的灭火方法
CN106913963A (zh) * 2017-04-19 2017-07-04 中美空中机器人(珠海)有限公司 智能悬浮云梯系统
CN107899166A (zh) * 2017-12-07 2018-04-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无人机和智能消防机器人的精确灭火系统及方法
CN108578942A (zh) * 2018-04-28 2018-09-28 安徽腾南纯净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带柔性逃生通道的无人消防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野波贤三等著,龚立等译: "《自主控制系统与平台——智能无人系统》", 31 January 2017, 国防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8177A (zh) * 2020-05-10 2020-08-21 李世梅 一种桶状减压救生缓降装置
CN111530004A (zh) * 2020-05-11 2020-08-14 新余博迅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车载指挥系统
CN112606753A (zh) * 2020-11-17 2021-04-06 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高层建筑救援飞行机器人
CN112791328A (zh) * 2021-02-09 2021-05-14 孟志 一种可装载到小型车上的消防高空伸缩链及攀爬装置
CN113018741A (zh) * 2021-04-09 2021-06-25 深圳市红柏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专用于高建筑灭火救援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4424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4424A (zh) 一种消防装置
CN203753400U (zh) 一种用于消防的无人侦察救援飞行器
CN107878584A (zh) 防爆型侦察机器人及工作方法
CN112093050B (zh) 一种模块化无人机消防车
CN211885036U (zh) 一种高空系留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CN111167046A (zh) 一种高空系留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及方法
CN103223211B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救援系统
CN105033449B (zh) 一种无人机高空焊接和切割方法
CN109466759B (zh) 用于空气和水环境参数采集的防坠落无人飞行平台
CN107469243A (zh) 高层建筑外部救援用抛挂系统
CN104984486A (zh)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救援系统
CN211885070U (zh) 一种消防救援车
CN108238251A (zh) 一种抢险救灾飞行载具
CN107176293A (zh) 一种大载重量飞行器及其系统与工作方式
CN108096746A (zh) 一种灭火云台车
CN212282643U (zh) 一种基于视觉slam的消防侦察灭火机器人
CN211682148U (zh) 火灾救援机器人
CN106178296B (zh) 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
CN110667846A (zh) 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CN107914879A (zh) 一种智能高空无人救援设备
CN208130277U (zh) 一种灭火云台车
CN212383124U (zh) 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
CN112843535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系统及方法
CN111821592B (zh) 一种输电线路高处坠落事故救援系统及方法
CN204846374U (zh) 遥控飞行式干粉灭火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