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3438U -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3438U
CN202413438U CN2012200038109U CN201220003810U CN202413438U CN 202413438 U CN202413438 U CN 202413438U CN 2012200038109 U CN2012200038109 U CN 2012200038109U CN 201220003810 U CN201220003810 U CN 201220003810U CN 202413438 U CN202413438 U CN 202413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tomobile
control unit
bus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03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威
祝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1220003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3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3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34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它包括用于串行通信的CAN总线,CAN总线上连接有发动机ECU、姿态仪控制单元、车体悬驾控制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和显示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动机ECU、姿态仪控制单元、车体悬驾控制单元感应测出汽车运行以及所述环境和位置的状态信息,处理后转换为显示信息传输至CAN总线,显示控制单元接收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并控制显示器显示出相应的信息。在行车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的姿态信息,能够显示实时故障,有利于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系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多功能显示器可以显示大量的信息量,目前已得到众多整车厂和供应商的认可,同时也受到用户的普遍喜爱,其下游需求也逐年增加。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控制单元、测试仪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其中,以CAN为底层协议的SAE.J1939协议技术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各大车辆的部件制造厂支持的重要通信标准,尤其是在大客车、载重货车、特种车辆和工程机械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对于CAN总线技术以及其相应的行业应用协议SAE.J1939的实用化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如能将整车CAN总线技术和显示器结合,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显示信息,不仅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提高整车的各方面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通过将汽车的性能参数值通过CAN总线发送至显示控制单元,再控制显示器显示输出,实现将汽车的状态由显示器显示,方便用户详细的了解汽车的状态。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用于串行通信的CAN总线,所述CAN总线还连接有:
姿态仪控制单元,用于将汽车的姿态信息转换为第一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发动机ECU,用于将发动机运行状态信息转换为第二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车体悬驾控制单元,用于将车体的悬架信息转换为第三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所述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姿态仪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以及与其连接的
方向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方向;
大气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汽车所处位置的大气压力;
高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汽车所处位置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坡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坡度。
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MC9S12XS128单片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动机ECU连接有:
速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转速;
功率感应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功率负荷;
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冷却水的温度;
压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机油的压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体悬驾控制单元连接有:
位置感应器,设于汽车的车身上,用于感应车身的位置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并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
触摸屏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输入调节显示器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ARM290T高速处理内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器为7寸高清晰真彩液晶屏。
本实用新型通过姿态仪控制单元将感应出的汽车所处位置的方向、大气压力、海报高度、相对高度、车内外温度及倾斜角度信息处理后转换为第一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发动机ECU处理感应出的发动机转速、负荷、冷却水温度和机油压力值信息,将其转换为第二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车体悬驾控制单元将感应出的汽车车身的位置状态信息处理后转换为第三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显示控制单元,接收CAN总线上的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显示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显示信息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在行车过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辆的姿态信息,能够显示实时故障,有利于驾驶员及时了解车辆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包含车辆所有状态数据,与现有车辆设备只包含大气压力或指南针相比,本实用新型将方向、压力、高度和坡度的感应检测集于一体,使驾驶员同时了解汽车的多种状态信息。此外,能详细显示汽车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有利于用驾驶员全方面了解发动机的即时状态。
2、本实用新型采用全电子方式感应检测、分析所有的姿态数据,与现有车辆设备使用机械方式实现指南针、坡度计的功能相比,更加有利于读取数据并将其显示,如:车辆在颠簸状态下,机械坡度计则无法读取数据,而本实用新型在车辆颠簸状态下仍能清晰地显示出姿态数据。
3、本实用新型感应检测出的姿态数据精度高,现有相关设备的误差达20%以上,而本产品误差小于5%。
4、本实用新型性能稳定,在高温、低温、潮湿、振动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体积小,不影响汽车功能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姿态仪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3是图1中发动机ECU的结构框图;
图4是图1中显示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包括:用于串行通信的CAN总线100,CAN总线100上连接有:发动机ECU101、姿态仪控制单元102、车体悬驾控制单元103和显示控制单元104,显示控制单元104和显示器105连接,显示器105为7寸高清晰真彩液晶屏。
如图2所示,姿态仪控制单元102包括:第一处理单元201,以及连接在第一处理单元201上的方向感应器202、大气压力检测器203、高度检测器204和坡度感应器205。方向感应器202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方向,如方向感应器202为指南针,将示出的南向信息传输至第一处理单元201。大气压力检测器203用于检测汽车所处地理环境位置的大气压力,并将该大气压力值传输至第一处理单元201。高度检测器204,用于检测汽车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将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传输至第一处理单元201。坡度感应器206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坡度,如汽车上坡时,坡度感应器206感应坡的角度,并传输至第一处理单元201。第一处理单元201包括16位单片机MC9S12XS128,接收上述的方向、大气压力、高度和坡度信息,处理转换为第一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100。
如图3所示,发动机ECU101连接有:速度感应器302、功率感应器302、温度感应器303和压力感应器304,分别感应汽车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冷却水温度以及机油压力值,然后将其转换为第二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100。
车体悬驾控制单元103连接有位置感应器,位置感应器设于汽车的车身上,用于感应车身的位置状态。位置感应器能感应车体的悬架信息,如:左前车高、右前车高、左后车高、右后车高、前轴压力、后轴压力等信息,并将感应的悬架信息信息处理转换为第三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110。
如图4所示,显示控制单元200包括第二处理单元401和触摸屏输入单元402,第二处理单元401连接在CAN总线100上,触摸屏输入单元402和显示器105分别连接在第二处理单元上401。第二处理单元401从CAN总线100上接收并处理第一、第二和第三显示信息,然后控制显示器105显示输出相应的显示信息。触摸屏输入单元402通过触摸设置显示器105的各种参数,如显示器105的亮度、以及汽车姿态、发动机状态和车体悬驾状态的显示界面之间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发动机ECU101、姿态仪控制单元102、车体悬驾控制单元103感应测出汽车运行以及所述环境和位置的状态信息,处理后转换为显示信息传输至CAN总线100,显示控制单元104接收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并控制显示器105显示出相应的信息。本实用新型能显示汽车的多种状态,不仅方便用户在行车中详细了解汽车车身的运行状态,还能详细了解外界环境的各种状态,有利于驾驶员的行车驾驶。

Claims (8)

1.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用于串行通信的CAN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还连接有:
姿态仪控制单元,用于将汽车的姿态信息转换为第一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发动机ECU,用于将发动机运行状态信息转换为第二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车体悬驾控制单元,用于将车体的悬架信息转换为第三显示信息并发送至CAN总线;
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所述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仪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以及与其连接的
方向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方向;
大气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汽车所处位置的大气压力;
高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汽车所处位置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坡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汽车所处位置的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MC9S12XS128单片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ECU连接有:
速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转速;
功率感应器,用于检测发动机的功率负荷;
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冷却水的温度,以及
压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机油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车体悬驾控制单元连接有:
位置感应器,设于汽车的车身上,用于感应车身的位置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CAN总线上的显示信息,并控制显示器的显示输出;
触摸屏输入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连接,用于输入调节显示器的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ARM290T高速处理内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为7寸高清晰真彩液晶屏。 
CN2012200038109U 2012-01-06 2012-01-06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13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038109U CN202413438U (zh) 2012-01-06 2012-01-06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038109U CN202413438U (zh) 2012-01-06 2012-01-06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3438U true CN202413438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38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0381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13438U (zh) 2012-01-06 2012-01-06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34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327A (zh) * 2014-12-19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气悬架的高度状态的仪表显示方法
CN108525176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消防车的消防炮自动跟踪精准灭火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3327A (zh) * 2014-12-19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气悬架的高度状态的仪表显示方法
CN108525176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消防车的消防炮自动跟踪精准灭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57085U (zh) 一种can总线仪表总成
CN202420866U (zh) 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asr检测系统
CN202836971U (zh) 一种发动机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模块
CN101318473A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综合仪表系统
CN202420865U (zh) 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abs检测系统
CN108918156B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式模拟加载系统
CN202420867U (zh) 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esp检测系统
CN202413438U (zh) 用于汽车的多功能显示系统
CN202421887U (zh) 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发动机ecu检测系统
CN102410936A (zh) 一种电动汽车整车经济性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2413780U (zh) 采用can总线接口汽车仪表的ebs检测系统
CN102745199A (zh) 用于计算车辆瞬时燃料经济性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76107A (zh) 一种汽车eco驾驶状态提示系统及提示方法
CN204462840U (zh) 一种分布式驱动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测试系统
CN105377662A (zh) 节省燃料驾驶诊断装置和节省燃料驾驶诊断系统
CN203310445U (zh) 手持式电动汽车车辆状态监控系统
CN202541328U (zh) 基于can总线的多功能lcd汽车仪表
CN203957893U (zh) 重型汽车lng燃料余量检测和显示装置
CN201859059U (zh) 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试验台
CN105607624A (zh) 一种行车电脑的诊断通讯系统
CN109342078A (zh) 电动四驱车型的经济性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装置
CN104029682B (zh) 电动车推荐速度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204214491U (zh) Gps定位车辆实时油耗系统
CN108146292A (zh) 电动汽车起步方法及电动汽车
CN202851148U (zh) 车辆燃油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