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11951U - 料盘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料盘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11951U
CN202411951U CN2012200255492U CN201220025549U CN202411951U CN 202411951 U CN202411951 U CN 202411951U CN 2012200255492 U CN2012200255492 U CN 2012200255492U CN 201220025549 U CN201220025549 U CN 201220025549U CN 202411951 U CN202411951 U CN 20241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tch
plate
charging tray
locating piece
materi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55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涛
张孝锋
高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No2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No2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No2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No2 Machine Tool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255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1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1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1195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盘定位机构,包括中空的仓体;仓体的上部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料位,并设置其中任一料位为取料放料位;各料位处设置有料盘;各料盘依次设置有第一料板、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第一料板和第二料板套装在料杆上;料杆包括杆身和头部;杆身的直径小于头部的直径;头部位于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之间;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仓体的上部对应取料放料位处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头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块;各第三料板上均固定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设置有可与第三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料盘自动送料,料盘定位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运行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料盘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进料或出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料仓。 
背景技术
在数控车床或加工中心等机床的切削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待加工零件安放到机床上,同时也需要将加工好的零件从机床上取下来。现有技术中,零件的取放一般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因此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零件的取放过程比较花费时间,从而降低了机加的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对数控机床自动供料或存料的料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数控机床自动供料或存料的料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料仓,包括中空的仓体;所述仓体的上部设置有顶板; 
所述仓体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所述顶板的下部固定有电机安装板;所述支架和所述电机安装板上固定有第一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内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设置有定轴;
所述定轴的下端与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定轴的上端固定有开关支架;所述开关支架上设置有接近开关;
所述主动链轮的上部固定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以所述定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块;
所述顶板上间隙配合有从动链轮轴;所述从动链轮轴的上端一体设置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间隔设置,并通过链条连接;
所述顶板在所述链条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料位,并设置其中任一料位为取料放料位;
各所述料位处设置有料盘;各所述料盘依次设置有第一料板、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
所述第一料板和第二料板套装在料杆上;所述料杆包括杆身和头部;所述杆身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所述头部位于所述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之间;
所述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通过插销与所述链条固定连接;
所述顶板在所述料盘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托辊;所述料盘通过所述托辊支承在所述顶板上。
为简化与料仓配合使用的机械手操作,使机械手每次取料放料都位于同一位置,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二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 
所述仓体的上部位于所述取料放料位处固定有丝杠安装板;所述丝杠安装板与所述支架中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下端穿出所述支架并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齿轮通过同步齿形带连接;
所述丝杠上螺纹配合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在位于所述丝杠的两侧对称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板和丝杠安装板对应所述顶杆处设置有导向套;所述顶杆与所述导向套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料板和第三料板设置有顶杆过孔;所述顶杆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顶杆的直径;
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取料放料位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关立柱;各所述开关立柱上设置有彼此相对的光电开关。
较佳的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四个所述顶杆;四个顶杆呈矩形排列。 
为检测取料放料位的第三料板上是否有工件或者工件是否超过预定数量,各所述开关立柱均间隔设置有三个开关座;所述光电开关螺纹配合在所述开关座中;各所述开关座通过第二螺栓压紧固定在所述开关立柱上。 
为使各料盘准确进入到取料放料位,所述仓体的上部对应所述取料放料位处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头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块;各所述第三料板上均固定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 
较佳的,所述定位槽为“V”形槽。 
较佳的,所述顶板在所述链条的外侧设置有两圈所述托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多个料盘自动送料,当料盘转动到位时,可对工件的送料位置自动检测,从而确保运行安全可靠;由于对数控车床或数控切削中心的送料下料均可通过机械手实现自动操作,并采用多料盘存料,因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各料盘切换时,定位准确,提高了料仓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6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V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料仓,包括中空的仓体1,仓体1的上部设置有顶板2。
仓体1的下部设置有支架3,顶板2的下部固定有电机安装板13,支架3和电机安装板13上固定有第一减速电机12。第一减速电机12的输出轴12a上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15,第一主动齿轮15与第一从动齿轮14啮合。 
第一从动齿轮14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16,主动链轮16内设置有第一轴承35a,第一从动齿轮14内设置有第二轴承35b,第一轴承35a和第二轴承35b内设置有定轴17。 
定轴17的下端与电机安装板13固定连接,定轴17的上端固定有开关支架18,开关支架18上设置有接近开关19。 
主动链轮16的上部固定有检测板20,检测板20上以定轴17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块21。 
顶板2上间隙配合有从动链轮轴22,从动链轮轴22的上端一体设置有从动链轮23。主动链轮16与从动链轮23间隔设置,并通过链条24连接。 
顶板2在链条24的外侧设置有12个料位25,并设置右上角的料位为取料放料位25a。 
各料位25处设置有料盘36,各料盘36依次设置有第一料板36a、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 
第一料板36a和第二料板36b套装在料杆26上。料杆26包括杆身26a和头部26b,杆身26a的直径小于头部26b的直径,头部26b位于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之间。 
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通过第一螺栓27固定连接,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通过插销28与链条24固定连接。 
顶板2在链条24的外侧、料盘36的运动路径上设置有两圈托辊33,料盘36通过托辊33支承在顶板2上。 
支架3上固定有第二减速电机4,第二减速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5。 
仓体1的上部位于取料放料位25a处固定有丝杠安装板6,丝杠安装板6与支架3中设置有丝杠7,丝杠7的下端穿出支架3并设置有第二从动齿轮8,第二主动齿轮5和第二从动齿轮8通过同步齿形带9连接。 
丝杠7上螺纹配合有升降块10。升降块10在位于丝杠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顶杆11,四个顶杆11呈矩形排列。顶板2和丝杠安装板6对应顶杆11处设置有导向套34,顶杆11与导向套34间隙配合。 
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设置有与顶杆11的位置相对应的顶杆过孔37,顶杆过孔37的直径大于顶杆11的直径。 
顶板2位于取料放料位25a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开关立柱38,各开关立柱38均间隔设置有三个开关座40。各开关座40通过拧紧第二螺栓41压紧固定在开关立柱38上。各开关座40中螺纹配合有光电开关39。 
仓体1的上部对应取料放料位25a处设置有气缸31,气缸31的活塞杆头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块32,各第三料板36c上均固定有第二定位块29。第二定位块29设置有可与第三定位块配合的“V”定位槽30。 
当料仓需要给数控车床或数控车削中心等机床供料时,首先在各料位的料杆26上穿入预定数量的工件,通过3个料杆固定工件。在取料放料位25a处,气缸31的活塞伸出,从而使第三定位块32与第二定位块29配合,从而使该料位的料盘处于预定位置。机床的机械手(图中未示出)在取料放料位25a处抓取工件送入机床加工,此时,料盘36上的工件整体高度下降,位于开关立柱38中部的光电开关39作出感应,给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控制中心指令第二减速电机4正转,第二减速电机4的动力通过第二主动齿轮5、同步齿形带9和第二从动齿轮8的传递,使带动丝杠7旋转,从而使升降块10向上运动,因此顶杆11将第一料板36a上层叠放置的工件顶起至预定高度,中部的光电开关作出感应,进而控制第二减速电机4停止运动。因此,机械手每次抓取工件的位置总是恒定的。 
当取料放料位25a处料盘36上的工件被抓取完毕后,开关立柱38下部的光电开关作出感应,给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控制中心进而控制第二电机4反转,使顶杆11缩回至预设位置,同时控制气缸31运动,使第二定位块29与第三定位块32分离,然后启动第一减速电机12转动。第一减速电机12的动力通过第一主动齿轮15和第一从动齿轮14的传递,是主动链轮16转动,从而带动整个链条24运动。由于各料盘36的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通过插销28与链条24连接,因此链条24将带动料盘36在链条24的外侧运动。 
由于定轴17通过轴承支承,并与电机安装板13固定连接,因此定轴17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从而保证接近开关19也总是处静止的状态。但是,由于检测板20是与主动链轮16固定连接,因此主动链轮16将带动检测板20转动。当第一定位块21与接近开关19正对时,则说明另一料盘进入取料放料位25a,接近开关给控制中心发出信号,控制中心指令气缸31运动,使第二定位块29和第三定位块32配合,然后重复上述操作。 
若将料仓作为数控机床已加工零件的出料存储设备,则基本操作与上述进料抓取基本相同,但是第二减速电机4的转动方向应当相反,从而使顶杆11处于逐渐下降的状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料盘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中空的仓体(1);所述仓体(1)的上部设置有顶板(2);
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料位(25),并设置其中任一料位为取料放料位(25a);
各所述料位(25)处设置有料盘(36);各所述料盘(36)依次设置有第一料板(36a)、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
所述第一料板(36a)和第二料板(36b)套装在料杆(26)上;所述料杆(26)包括杆身(26a)和头部(26b);所述杆身(26a)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26b)的直径;所述头部(26b)位于所述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之间;
所述第二料板(36b)和第三料板(36c)通过第一螺栓(27)固定连接;
所述仓体(1)的上部对应所述取料放料位(25a)处设置有气缸(31);所述气缸(31)的活塞杆头部固定有第三定位块(32);各所述第三料板(36c)上均固定有第二定位块(29);所述第二定位块(29)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定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槽(30)为“V”形槽。
CN2012200255492U 2012-01-19 2012-01-19 料盘定位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55492U CN202411951U (zh) 2012-01-19 2012-01-19 料盘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55492U CN202411951U (zh) 2012-01-19 2012-01-19 料盘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11951U true CN202411951U (zh) 2012-09-05

Family

ID=4673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554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11951U (zh) 2012-01-19 2012-01-19 料盘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11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6532B (zh) 激光切割机单机自动上下料装置及方法
CN203838959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rfid数据检测传输教学实训系统
CN208037516U (zh) 一种转盘送料机械手
CN105598937A (zh) 一种超市自动理货机器人
CN103028998A (zh) 精确定位料仓
CN204893416U (zh) 具有钢板对齐功能的全自动钣金加工流水线
CN103921158B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上下料系统
CN104192549A (zh) 具有翻转功能的传输机构
CN205685122U (zh) 一种无心磨床用龙门式自动接送料装置
CN10417516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器手臂及自动上下料方法
CN102528535B (zh) 料仓
CN202411950U (zh) 一种数控机床料仓
CN202414754U (zh) 一种料仓
CN204524993U (zh) 异形轴类零件自动下料机构
CN102554683A (zh) 数控机床料仓
CN202411951U (zh) 料盘定位机构
CN109759904A (zh) 全自动数控多轴机械加工机
CN209796777U (zh) 工件翻转输送装置及工件输送系统
CN202517151U (zh) 全自动攻丝机
CN203599960U (zh) 一种基于数控机床自动上下料的垛机料仓
CN104985229A (zh) 一种制造系统加工单元
CN102303241A (zh) 立式加工网架螺栓球基准孔的自动机床
CN102601462A (zh) 全自动攻丝机
CN211465466U (zh) 一种计算机零件生产用开孔装置
CN209256444U (zh) 一种自动便捷下料系统及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