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05815U - 充电机 - Google Patents

充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05815U
CN202405815U CN2011205095781U CN201120509578U CN202405815U CN 202405815 U CN202405815 U CN 202405815U CN 2011205095781 U CN2011205095781 U CN 2011205095781U CN 201120509578 U CN201120509578 U CN 201120509578U CN 202405815 U CN202405815 U CN 202405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adiator
charger
circuit board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095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桂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Enpower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INPOWERCA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INPOWERCAR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INPOWERCA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095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05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05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058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围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器件以及多个散热器,其中,多个散热器在腔体内排列成二列,且壳体的第一侧壁上安装有二个风扇,每一风扇正对一列散热器设置,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上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机能确保电子器件产生的热烈及时地散发,避免电子器件长时间工作在高温环境下,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充电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充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向电瓶车的电池充电的充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瓶车大多设有供应直流电的电池,用于向电瓶车的马达提供电源。由于电池储存的电能有限,因此需要经常向电池充电以保证电池有充足的电量。现在的充电方式大多是使用市电向电池充电,但市电是220伏的交流电,而向电池充电必须提供电压、电流稳定的直流电,因此需要是充电机对市电进行处理,以获得满足电池充电要求的电源。
现有的应用在电瓶车上的充电机大多安装在电瓶车上,且充电机具有一个金属制成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器件组成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变压电路、稳压电路等,整流电路对接收的交流电进行整流处理获得直流电,滤波电路对整流后的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过滤掉交流分量的同时还确保直流电的电压稳定。变压电路用于对直流电的电压进行调节,并通过稳压电路确保输出的直流电电压的稳定。
由于充电机内设有大量的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且由于充电机的壳体对热量的散发有阻碍作用,若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会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导致充电机的使用寿命缩短。因此,充电机内还设置散热器,散热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位于电子器件的上方,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导流至散热器,并由散热器散发。此外,为了让充电机内热空气更好地散发,充电机的侧壁上通常还设置风扇,并在与风扇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散热孔。
但是,现有的充电机内散热器是无规则地排列设置,风扇吹出的风无法流经所有的散热器,导致部分散热器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发,也导致电子器件的热量散发不均匀,影响充电机的整体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充分散发的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充电机。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围成腔体,腔体内安装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器件以及多个散热器,其中,多个散热器在腔体内排列成二列,且壳体的第一侧壁上安装有二个风扇,每一风扇正对一列散热器设置,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散热器在腔体内排列成二列,且每一个风扇正对一列散热器,这样风扇形成的气流能够完全吹过散热器,散热器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被气流吹走,从而确保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被及时散发,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二列散热器在腔体内对称设置。这样,避免二列散热器中,其中一列散热器数量较多,另一列散热器的数量较少,造成二列散热器的热量散发不均匀。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路板中的一块垂直于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且电路板将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散热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
由此可见,使用电路板将腔体分隔成两个小的腔体,且散热器设置在第一腔体内,能够确保热量集中在第一腔体内,可以在第二腔体内设置较少的电子器件或者不设置电子器件,这样能够确保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器件不受第一腔体产生的热量影响。
再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侧壁靠近第二腔体的部分设有进线口与出线口。
可见,第二腔体内可以放置电源线,由于电源线发热量并不大,其放置在第二腔体内,能被避免电源线受到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影响,从而确保电源线的使用寿命较长。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散热孔的数量为二个以上,且散热孔正对风扇设置。
由此可见,散热孔正对风扇设置,能够确保风扇与散热孔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畅通,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延长充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盖以及安装脚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上盖以及安装脚后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充电机具有壳体10,壳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包括上盖11以及下盖12,在上盖11与下盖12之间设有两个侧壁15、16(图2示),侧壁15与侧壁16相对设置。在上盖11的上方安装有两个安装脚13、14,以便于将充电机安装在电瓶车上。
参见图2与图3,壳体10围成了一个腔体,在腔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其中一块电路板20垂直于侧壁15设置,并将腔体分隔成两个小的腔体,即第一腔体21及第二腔体22。在第一腔体21靠近下盖12的上方安装有电路板(图2中不可见),该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电子器件,这些电子器件组成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等。并且,电路板上还设有多个电容43,用于对整流后的直流电进行滤波。
第一腔体21的电路板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器31、32、33、36、37、38,这些散热器排列成两列,其中散热器31、32、33组成第一列的散热器组,散热器36、37、38组成第二列的散热器组,第一列的散热器组与第二列的散热器组对称设置。同时,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设置在电路板与散热器31、32、33、36、37、38之间,这样,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地扩散至散热器31、32、33、36、37、38上。
在侧壁15靠近第一腔体2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风扇41、42,风扇41、42均为抽风风扇,侧壁16上设有多个散热孔48,且散热孔48正对风扇41、42设置。
第一组的散热器设置在风扇41与散热孔48之间,且风扇41与散热孔48之间形成一条气流通道,充电机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48流进腔体内,并被风扇41抽出腔体外。由于散热器31、32、33位于气流通道上,空气能够流经每一散热器31、32、33,确保散热器31、32、33散发的热量能够及时被吹走。
此外,变压器34设置在散热器31与散热器32之间,空气流经第一组散热器时,也会将变压器34产生的热量吹走,确保变压器34的温度不会过高。
同理,第二组散热器设置在风扇42与散热孔48之间,且风扇42与散热孔48之间形成另一条气流通道,充电机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48流进腔体内,并被风扇42抽出腔体外。且变压器39设置在散热器36与散热器37之间,这样能确保空气流经第二组散热器时,能够将变压器39产生的热量吹走。
侧壁15靠近第二腔体22的一侧上设有进线口51以及出线口52,在第二腔体22内设有接线端子53,从进线口51进入第二腔体22内的电源线通过接线端子连接至电路板上的线路,并且电路板上的线路也通过接线端子53与出线口52内的电源线电连接。
第二腔体22内安装有电路板23,电路板23上设有少量的电子器件,如电容24等,由于第二腔体22内的电子器件发热量较少,因此无需设置专门的散热通道或者散热器件。并且,由于电路板20将第一腔体21与第二腔体22分隔开,第一腔体21内的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至第二腔体22内,因此可以在第二腔体22内设置对工作温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器件。
由上述方案可见,充电机内的多个散热器整齐地排列成两列,且每一列正对一个风扇以及散热孔,确保外部的空气能够流畅地流经每一个散热器31、32、33、36、37、38,并将每一个散热器31、32、33、36、37、38产生的热量吹走,从而确保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发,避免影响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充电机的使用寿命。
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有更多的变化,例如,进线口和出线口设置在与散热孔同一侧壁上,也就是设置在与风扇相对的侧壁上;或者,将散热器排列成三列或更多列,每一列正对一个风扇以及多个散热孔;又或者,风扇均为吹风风扇,这些改变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散热器数量的改变、散热孔形状与数量的改变等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充电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腔体,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电子器件以及多个散热器;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散热器在所述腔体内排列成二列;
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上安装有二个风扇,每一所述风扇正对一列所述散热器设置,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上设有散热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二列所述散热器在所述腔体内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为抽风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中的一块垂直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设置,且所述电路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部分设有进线口与出线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部分设有进线口与出线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二个以上,且所述散热孔正对所述风扇设置。
CN2011205095781U 2011-12-08 2011-12-08 充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5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095781U CN202405815U (zh) 2011-12-08 2011-12-08 充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095781U CN202405815U (zh) 2011-12-08 2011-12-08 充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05815U true CN202405815U (zh) 2012-08-29

Family

ID=46703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0957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05815U (zh) 2011-12-08 2011-12-08 充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058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879A (zh) * 2016-09-14 2016-12-14 绵阳富邦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散热的高频充电模块
CN107846813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
CN107846812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双风扇式散热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31879A (zh) * 2016-09-14 2016-12-14 绵阳富邦电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易于散热的高频充电模块
CN107846813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
CN107846812A (zh) * 2016-09-20 2018-03-27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双风扇式散热装置
CN107846812B (zh) * 2016-09-20 2020-04-21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双风扇式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和充电桩
CN107846813B (zh) * 2016-09-20 2020-04-21 宁波三星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装置、散热方法和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5153B2 (en) Solar aircooler
CN201690342U (zh) 逆变器风冷散热系统结构
CN109548368B (zh) 一种储能机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05815U (zh) 充电机
CN206775177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充电器
EP301979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oling
CN101699941B (zh) 散热设备
CN203167513U (zh) 新型数字式电流互感器二次过电压保护器
CN104577809B (zh) 配电盘铜排散热装置
CN207543475U (zh) 一种充电桩的散热结构
CN207559344U (zh) 一种具有改善热特性的电力工程配电箱
CN107072119B (zh) 一种用于风冷变流设备的机柜
JP2008010820A (ja) ヒートシンク及び基地局装置
CN208423570U (zh) 一种新型散热高效的电气柜
CN202009203U (zh) 船用分电箱
CN203801195U (zh) 一种具有导流散热功能的微波炉变频盒
CN207069422U (zh) 一种散热型交流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06673406U (zh) 智能汇流箱的风冷散热结构
CN203840214U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
CN206195214U (zh) 机柜散热系统和变流器柜
CN206042585U (zh) 一种风冷集成式变换器的散热外壳
CN21793515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充电器
CN215579958U (zh) 一种全方位散热配电柜
CN211701168U (zh) 一种箱变的通风散热结构
CN208016232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85, B building, No. 18, No. seven road, Tang Wan Town,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China 5

Patentee after: ZHUHAI ENPOWER ELECTR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85, B building, No. 18, No. seven road, Tang Wan Town, Xiangzhou District, Guangdong, Zhuhai, China 5

Patentee before: Zhuhai Inpowercar Electr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