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91608U -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91608U
CN202391608U CN2011205402826U CN201120540282U CN202391608U CN 202391608 U CN202391608 U CN 202391608U CN 2011205402826 U CN2011205402826 U CN 2011205402826U CN 201120540282 U CN201120540282 U CN 201120540282U CN 202391608 U CN202391608 U CN 202391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upply
oxygen
supply mechanism
engine
oxygen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54028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涛
吴成明
李传海
关峰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54028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91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91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916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发动机由于缺氧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供氧机构、一分别与供氧机构及进气管道相连通的供氧管道、设于供氧管道上的一开关单元及一单向气阀,开关单元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本发动机增氧装置通过设有供氧机构、设于供氧管道上的开关单元和单向气阀,从而实现了给发动机提供高氧气体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了因燃油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量;同时能防止增氧混合腔上的高氧混合气通过供氧管道进入储气罐。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人们会驾着汽车去各个地方,而汽车的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或者柴油作为燃油,由于每个地方的空气中氧气浓度都不一样,这样就可能导致燃油燃烧不充分,大大增加了油耗,同时,由于燃烧不充分产生的废气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许多年来,汽车发动机企业一直在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缸体构造和进气装置,包括涡轮增压等。这样,在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的地区可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氧量,但是在一些空气含氧量较低的地方,如一些高原地区,由于空气本身含氧量较低,紧紧依靠涡轮增压无法满足发动机的需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能给发动机单向供氧使燃油充分燃烧、且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其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相连通,所述发动机增氧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供氧机构、一分别与所述供氧机构及进气管道相连通的供氧管道、设于供氧管道上的一开关单元及一单向气阀,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和开关单元相电性连接,当发动机的需氧量较大时,通过控制单元使开关单元开启;此时,供氧机构的混合气通过供氧管道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和进气管中的自然空气混合形成高氧混合气,最后与燃油混合进入燃烧室,这样就实现了给发动机提供高氧气体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了因燃油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量,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同时供氧管道上设有单向气阀,防止进气管上的高氧混合气通过供氧管道进入供氧机构。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供氧管道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气泵,所述开关单元、气泵及单向气阀由供氧管道的近供氧机构端至远供氧机构端依次排列。
在供氧管道上设有气泵,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气泵的启闭,当气泵开启时,气泵使混合气通过气泵和单向气阀流向进气管。这样,供氧机构内的混合气可以快速的进入到进气管内,避免了当供氧机构内的压力小于进气管内的压力时,供氧机构的混合气无法通过供氧管道进入进气管;同时,也避免了因供氧管道内压力和进气管内的压力差而导致在进气管形成的高氧混合气的氧气浓度偏差较大。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供氧管道上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设于气泵及单向气阀之间。
压力调节器使从气泵出来后再通过单向气阀进入进气管的混合气压力稳定,并且能调节供氧机构进入进气管的气体和进气管内空气的压差,有利于供氧机构使进入进气管的混合气和自然空气混合均匀。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供氧管道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气泵,所述开关单元、单向气阀及气泵由供氧管道的近供氧机构端至远供氧机构端依次排列。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供氧管道上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所述气泵位于单向气阀和压力调节器之间。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供氧机构为一收容有氮氧混合气的储气罐。使用氮氧混合气的储气罐作为供氧机构的制造成本低。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开关单元为电磁开关。使用电磁开关作为开关单元制造成本低且控制灵敏准确。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中,所述发动机增氧装置还包括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
在上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所述控制按钮设于仪表盘上。将控制按钮设于仪表盘上,这样便于用户操纵控制单元的启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传统的发动机结构的基础上增加本装置,对原发动机无需太多的改装,节约了成本,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现了给发动机额外增氧使发动机的燃料燃烧更加充分。
2、控制单元分别与开关单元和控制按钮相电性连接,这样就可以灵活的控制是否给发动机供氧,适应了一些由于复杂地理环境而缺氧少氧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氧机构;2、开关单元;3、气泵;4、压力调节器;5、单向气阀;6、供氧管道;7、增氧混合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发动机的进气管和发动机的燃烧室相连通,在进气管上设有增氧混合腔7、节气门和进油管(图中未示)。本发动机增氧装置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的增氧混合腔7相连通。发动机增氧装置包括供氧机构1、控制单元、供氧管道6、开关单元2、气泵3、压力调节器4、单向气阀5和设于仪表盘上的控制按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为ECU(电子控制单元);开关单元2是电磁开关。使用电磁开关作为开关单元2制造成本低且控制灵敏准确。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供氧机构1为收容有氧气含量为30%~50%的氮氧混合气的储气罐;该浓度的氮氧混合气和进气管内的自然空气混合后形成的高氧混合气和燃油混合后使燃油燃烧更加充分。供氧管道6分别和供氧机构1及增氧混合腔7相连通。开关单元2、气泵3、压力调节器4及单向气阀5由近供氧机构1端至远供氧机构1端依次排列在供氧管道6上。控制单元分别与开关单元2、气泵3和控制按钮相电性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1,当发动机的需氧量较大时,用户按下位于仪表盘上的控制按钮通过控制单元使电磁开关开启,此时,气泵3也开启,储气罐中的氮氧混合气在气泵3的作用下依次通过电磁开关和气泵3后进入压力调节器4,气泵3使供氧机构1内的混合气可以快速的进入到进气管内;避免了当供氧机构1内的压力小于进气管内的压力时,供氧机构1的混合气无法通过供氧管道6进入进气管。氮氧混合气进入压力调节器4,经过压力调节器4的缓冲作用后通过单向气阀5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并和增氧混合腔7中的自然空气形成高氧混合气。单向气阀5防止了增氧混合腔7中的高氧混合气回流进入供氧机构1中。最后高氧混合气通过节气门与燃油混合进入燃烧室,这样就实现了给发动机提供高氧气体使燃油充分燃烧;当发动机不需要额外补充氧气时,按下控制按钮,通过控制单元的调控,开关单元2和气泵3关闭。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结构、功能相近,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2、单向气阀5、气泵3及压力调节器4在供氧管道6上的连接顺序不同。所述开关单元2、单向气阀5、气泵3及压力调节器4由近供氧机构1端至远供氧机构1端依次排列在供氧管道6上。
综上所述,本发动机增氧装置通过设有供氧机构1、设于供氧管道6上的开关单元2和单向气阀5,从而实现了给发动机提供高氧气体使燃油充分燃烧,减少了因燃油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废气量;同时能防止增氧混合腔7上的高氧混合气通过供氧管道6进入储气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供氧机构1、开关单元2、气泵3、压力调节器4、单向气阀5、供氧管道6、增氧混合腔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其与发动机的进气管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增氧装置包括一控制单元、一供氧机构(1)、一分别与所述供氧机构(1)及进气管道相连通的供氧管道(6)、设于供氧管道(6)上的一开关单元(2)及一单向气阀(5),所述开关单元(2)与所述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6)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气泵(3),所述开关单元(2)、气泵(3)及单向气阀(5)由供氧管道(6)的近供氧机构(1)端至远供氧机构(1)端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6)上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4),所述压力调节器(4)设于气泵(3)及单向气阀(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6)上还设有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气泵(3),所述开关单元(2)、单向气阀(5)及气泵(3)由供氧管道(6)的近供氧机构(1)端至远供氧机构(1)端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管道(6)上还设有一压力调节器(4),所述气泵(3)位于单向气阀(5)和压力调节器(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机构(1)为一收容有氮氧混合气的储气罐。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2)为电磁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增氧装置还包括一与控制单元相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钮设于仪表盘上。 
CN2011205402826U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1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02826U CN202391608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5402826U CN202391608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91608U true CN202391608U (zh) 2012-08-22

Family

ID=46666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54028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91608U (zh) 2011-12-21 2011-12-21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916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821A (zh) * 2019-08-15 2019-12-1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发动机高原起动性能的电控加氧设备及加氧方法
CN111322161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2161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
CN110552821A (zh) * 2019-08-15 2019-12-10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发动机高原起动性能的电控加氧设备及加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5999A3 (en)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 for gasoline engines
CN105257372B (zh) 一种多氧发动机及其使用方法
EP1365140A3 (en) Fuel-heating type fuel injection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503983A (zh) 一种内燃发动机纯氧进气富氧燃烧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02300590U (zh) 二次空气喷射尾气净化装置
CN202391608U (zh) 一种发动机增氧装置
CN203604073U (zh) 内燃机燃料供给系统
CN101907047A (zh) 一种汽车燃料用氢氧助燃物质的混合系统
CN201255053Y (zh) 一种带制氧装置内燃发动机
CN204572192U (zh) 一种天然气汽车
CZ307252B6 (cs) Způsob snižování emisí oxidů dusíku z plynových zážehových motorů se spalováním homogenní směsi a/nebo zvyšování výkonu těchto motorů při zachování emisí oxidů dusíku z těchto motorů a/nebo zvyšování celkové účinnosti těchto motorů a zařízení pro provádění tohoto způsobu
CN100371581C (zh) 一种加氧式内燃机
CN113217148A (zh) 一种实现天然气发动机超低排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00520040C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真空度恒压混合器
CN2846775Y (zh) 一种车用加氧式内燃机
Das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 hydrogen added natural gas (HANG) operated SI engine
CN217300743U (zh) 一种尾气减排装置
CN2596048Y (zh) 一种三元催化活化补气装置
CN201620975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消除装置
CN202510250U (zh) 压缩氢气内燃机汽车供气系统
JP2009068467A (ja) 複式燃料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
CN112240258B (zh) 一种应用于汽油机的燃料改质系统及汽油机动力系统
CN2654883Y (zh) 化油器发动机汽油、轻烃燃气两用燃料供给装置
CN116792228A (zh) 一种提高燃烧室进气氧含量增氧助燃的摩托车发动机系统
CN2293654Y (zh) 尾气化油器燃油供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