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0839U - 一种抗风压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风压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80839U
CN202380839U CN2011204512265U CN201120451226U CN202380839U CN 202380839 U CN202380839 U CN 202380839U CN 2011204512265 U CN2011204512265 U CN 2011204512265U CN 201120451226 U CN201120451226 U CN 201120451226U CN 202380839 U CN202380839 U CN 202380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arm
push rod
wind
doo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12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
赵克伟
赵连军
何志锋
林春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sa Abloy Tianming Beijing Do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wiss-Chinese Tianming (beijing) Industry Ltd Company
GULI SECURIT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wiss-Chinese Tianming (beijing) Industry Ltd Company, GULI SECURIT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wiss-Chinese Tianming (beijing) Industry Ltd Company
Priority to CN2011204512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80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80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808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风压门锁,包括锁体和锁扣盒,所述锁体中设有推杆、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推杆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侧锁舌伸出时,端部位于所述锁扣盒内;所述锁扣盒内设有锁扣舌,所述锁扣舌一侧设有锁止滑块,所述推杆还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锁止滑块。本实用新型的抗风压门锁,可以提供上、中、下三个锁点,抗风压能力大大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扇门上的门锁实现互锁,当推动任何一扇门的推杆时,均可以将此门打开,而不需要设置中间主柱,保证了门洞的宽敞和畅通。

Description

一种抗风压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抗风压能力的门锁。
背景技术
由于地铁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列车经过时,隧道内的气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呈正负变化的:当列车驶来时是正压,当列车驶离时是负压。因此,装设在地铁逃生通道等处的防火门需要承受很大的且不断变化的风压。另外,为了在紧急状况下保证防火门能够开启,这些防火门要使用双扇互逆向开启防火门。而在现有技术中,双扇互逆向开启逃生通道防火门,所用的逃生推杆锁只能有上下两锁点锁闭,当应用于对抗风压要求较高的场所时,因门中部无锁点固定,强大的风压使防火门从中部开始变形,最后极有可能出现上下锁点脱开扣板,使防火门被打开失去防火功能。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有可能导致整扇门脱落,造成严重的事故。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在门洞中间加立柱方式,虽然抗风压性能较好,但门洞被分割成两部分,门洞过小不利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逃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风压门锁,其不需要中间立柱即可以实现中部锁点,抗风压能力强、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抗风压门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风压门锁,包括锁体和锁扣盒,所述锁体中设有推杆、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推杆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侧锁舌伸出时,端部位于所述锁扣盒内;所述锁扣盒内设有锁扣舌,所述锁扣舌一侧设有锁止滑块,所述推杆还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锁止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推杆连接的T形的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中部铰接于锁体上,在推杆带动下第一传动块可以其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一传动块的第一臂拨动侧锁舌,第二臂拨动拨叉转动,拨叉通过传动架带动上锁舌和下锁舌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传动块、拉板和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块的第三臂拨动所述第二传动块转动,并带动所述拉板和传动板滑动,所述传动板连接一双臂拨杆的其中一臂,所述双臂拨杆的另一臂连接所述锁止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板上设有条形内齿孔,所述拉板一端设有齿轮,所述传动板与拉板通过所述齿轮与条形内齿孔的配合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板中部设有一腰形槽孔,所述腰形槽孔中穿设有导向套。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滑块一侧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和锁扣盒装设于同一扇门上,其中一扇门上的侧锁舌伸入另一扇门上的锁扣盒中。
本实用新型的抗风压门锁,可以提供上、中、下三个锁点,抗风压能力大大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扇门上的门锁实现互锁,当推动任何一扇门的推杆时,均可以将此门打开,而不需要设置中间主柱,保证了门洞的宽敞和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使用状态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锁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锁扣盒部分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锁扣盒部分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安装于门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推杆,2.第二传动块,3.第一传动块,31.第一臂,32.第二臂,33.第三臂,4.侧锁舌,5.拉板,6.门,7.齿轮,8.导向套,9.传动板,10.锁扣舌,11.拨叉,12.条形内齿孔,13.双臂拨杆,14.锁止滑块,15.复位弹簧,16.滑块导向架,17.锁扣盒,18.锁体,19.上锁舌,20.下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抗风压门锁,包括锁体18和锁扣盒17,锁体18中设有推杆1、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4,推杆1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4;侧锁舌4伸出时,端部位于的锁扣盒17内;锁扣盒17内设有锁扣舌10,锁扣舌10一侧设有锁止滑块14,推杆1还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锁止滑块14。
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推杆1连接的T形的第一传动块3,第一传动块3中部铰接于锁体上,在推杆1带动下第一传动块3可以其铰接轴为中心转动,第一传动块3的第一臂31拨动侧锁舌4,第二臂32拨动拨叉11转动,拨叉11通过传动架带动上锁舌和下锁舌伸缩。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传动块2、拉板5和传动板9,第一传动块3的第三臂33拨动第二传动块2转动,并带动拉板5和传动板9滑动。
如图3和图4所示,传动板9连接位于锁扣盒17中的双臂拨杆13的其中一臂,双臂拨杆13的另一臂连接锁止滑块14。传动板9上设有条形内齿孔12,拉板5一端设有齿轮7,传动板9与拉板5通过齿轮7与条形内齿孔12的配合相连接。通过齿轮7与条形内齿孔12的啮合技术,即通过齿轮7与条形内齿孔12在不同位置的咬合,可调节传动板9的位置,如此既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门使用,也可减小锁体18与锁扣盒17之间因安装或开孔不准确导致的传动误差。传动板9中部设有一腰形槽孔19,腰形槽孔19中穿设有导向套8。导向套8可以保证拉板5和传动板9在正确的方向上平稳滑动。锁止滑块14一侧设有复位弹簧15。
如图1和图5所示,锁体18和锁扣盒17装设于同一扇门6上,其中一扇门上的侧锁舌4伸入另一扇门上的锁扣盒17中。
请同时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安装好后,在锁门状态,上锁舌和下锁舌伸出,分别伸入位于门框上的上扣板20和下扣圈21中,侧锁舌4伸入另一门的锁扣盒17中,位于锁扣盒17中的锁扣舌10和侧锁舌4呈弧面接触,而锁扣舌10在锁止滑块14的阻挡作用下不可转动,从而将侧锁舌4卡固于锁扣盒17中,保证门的良好锁固。
当需要开门时,推动任何一扇门上的推杆,可以打开该门。以推动左侧门上的推杆为例,当推动左侧门上的推杆1时,推杆1带动第一传动块3以其铰轴为中心转动,第一传动块3的第一臂31拨动侧锁舌4转动。由于侧锁舌4和锁扣舌10之间是弧面接触,锁扣舌10不影响侧锁舌4转动。当侧锁舌4转过一定角度后,左侧门的侧锁舌4从右侧门的锁扣盒17中脱出。与此同时,第一传动块3的第二臂32拨动拨叉11,拨叉11通过传动架带动上锁舌和下锁舌缩回,从而使左侧门上的上锁舌和下锁舌分别从上扣板20和下扣圈21中脱出。另外,第一传动块3的第三臂33拨动拉板5滑动,拉板5通过传动板9带动左侧门上的锁扣盒17中的双臂拨杆13转动,双臂拨杆13将锁止滑块14沿滑动导向架16滑移开,锁止滑块14失去对锁扣舌10的阻挡。此时,左侧门上的上锁舌、下锁舌、侧锁舌4均已缩回,而左侧门上的锁扣舌10呈可转动状态。这时,推动左侧门,右侧门上的侧锁舌会将左侧门上的锁扣舌10推开,从而使得左侧门可以打开。开启右侧门的原理相同。
在重新锁门时,松开推杆1,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锁止滑块14复位,回到阻挡位置,重新进入锁定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7)

1.一种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和锁扣盒,所述锁体中设有推杆、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推杆通过第一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上锁舌、下锁舌和侧锁舌;所述侧锁舌伸出时,端部位于所述锁扣盒内;所述锁扣盒内设有锁扣舌,所述锁扣舌一侧设有锁止滑块,所述推杆还通过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锁止滑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推杆连接的T形的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一传动块中部铰接于锁体上,在推杆带动下第一传动块可以其铰接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一传动块的第一臂拨动侧锁舌,第二臂拨动拨叉转动,拨叉通过传动架带动上锁舌和下锁舌伸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传动块、拉板和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块的第三臂拨动所述第二传动块转动,并带动所述拉板和传动板滑动,所述传动板连接一双臂拨杆的其中一臂,所述双臂拨杆的另一臂连接所述锁止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上设有条形内齿孔,所述拉板一端设有齿轮,所述传动板与拉板通过所述齿轮与条形内齿孔的配合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中部设有一腰形槽孔,所述腰形槽孔中穿设有导向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滑块一侧设有复位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压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和锁扣盒装设于同一扇门上,其中一扇门上的侧锁舌伸入另一扇门上的锁扣盒中。
CN2011204512265U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抗风压门锁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80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12265U CN202380839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抗风压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12265U CN202380839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抗风压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80839U true CN202380839U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2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51226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80839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抗风压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808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612A (zh) * 2011-11-15 2012-04-04 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压门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0612A (zh) * 2011-11-15 2012-04-04 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压门锁
CN102400612B (zh) * 2011-11-15 2014-09-03 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风压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051489A (ja) ハッチカバーの昇降と水平移動を電動ウインチにより一連に駆動するハッチカバー開閉装置
CN103375051A (zh) 能够双向解锁的榫眼结构
CN202380839U (zh) 一种抗风压门锁
CN202380936U (zh) 一种抗风压防火门
CN201377227Y (zh) 逃生锁锁体
CN201078132Y (zh) 高安全多向防盗锁
CN202249307U (zh) 一种汽车门锁
CN201437452U (zh) 一种集装箱
CN102400612B (zh) 一种抗风压门锁
CN201280851Y (zh) 一种内执手具有保险功能的锁具
CN203558688U (zh) 一种电梯旁开双折门机
CN201276906Y (zh) 车门锁机构
CN210396419U (zh) 一种智能锁
CN211081313U (zh) 一种锁
CN210370235U (zh) 一种防爆智能锁
CN101469579A (zh) 汽车用线控前门锁体
CN202380844U (zh) 卷闸门自动锁副锁
NO337283B1 (no) Dørlås med hakereile
CN202280309U (zh) 抱环倒钩自动锁
CN203499379U (zh) 一种门锁及一种电子锁
CN204002129U (zh) 简式站台安全应急门锁
CN201555745U (zh) 自动升降式商品煤采样平台
CN204552317U (zh)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锁紧和解锁装置
CN202100103U (zh) 一种平开门机的紧锁装置
CN201206378Y (zh) 滑移门锁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415 Guangdong Xiaolan Town, Zhongshan Shakou road Jucheng East No. 33-35

Patentee after: Guli Security Products Co., Ltd.

Patentee after: Assa Abloy dawn (Beijing)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after: Zhao Kewei

Address before: 528415 Guangdong Xiaolan Town, Zhongshan Shakou road Jucheng East No. 33-35

Patentee before: Guli Security Products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wiss-Chinese Tianming (Beijing)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Patentee before: Zhao Kewei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