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63521U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63521U
CN202363521U CN2011203129340U CN201120312934U CN202363521U CN 202363521 U CN202363521 U CN 202363521U CN 2011203129340 U CN2011203129340 U CN 2011203129340U CN 201120312934 U CN201120312934 U CN 201120312934U CN 202363521 U CN202363521 U CN 202363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eparator
battery
cell
projec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12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玮
达沃尔·巴洛斯
史蒂文·万沃浩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T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JIETA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JIETA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JIETA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12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63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63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635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包括联接于一体的多组电池组子模块、电池组控制器,经支撑组件于外周支撑而固定联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将电池包工作环境温度扩大,又可以实现最佳的电池的性能;另外,给电池组保持最佳工作温度能够保证电池组具有最长的寿命周期、额定容量、额定充放电率也提供了一个机会;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潜在的备用散热通道,防止电池温度过高,能够保证电池性能,提高电池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为电动汽车或者具有电动混合驱动装置的汽车提供电能动力。

Description

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电装置领域,涉及一种动力源,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动力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需要使用多种推进系统来为其提供动力。最常见的即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它使用汽油(柴油)来驱动内燃发动机(内燃机),动力电池来驱动电动机。这类混合动力汽车通过捕获再生的制动动能来为动力电池充电。在正常平稳行驶或空转状态下,燃油发动的一些输出会反馈到发电机(即电机运行在发电模式下),将产生的电能用于电池的充电。与此不同的是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则需要外部的供电电源,例如电网,或者外部的一个充电站。
电池则是非常重要的已知的储能部件。电池或电芯包括了正负电极和之间导电的离子电解液。电池组,特别是使用锂离子的电池组由于具备可充电,并且没有记忆性的特性,使其在汽车应用和各种商业电气设备领域越来越流行。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温度下存储和运行锂离子电池,对于保持电池充电性能和有效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性,锂电池组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20~60℃,但即使是在此工作温度范围之内,电池组的容量或者充放电能力也会减低。根据测试,当环境温度在0 ℃上下时,电池组的实时循环容量和充放电能力便会大幅度降低。另外,当环境温度持续高于35~40℃时,电池的寿命也会显著降低。尽管如此,锂离子是无法避免工作在超出工作温度范围的环境下运行。
事实上,正如上面情况所指出的,电池/电芯之间的明显的温度差异,才是损坏电池性能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提高整个电池组的寿命,要确保电池组里的每片电池都要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为了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还要尽量减少单体电池/电芯之间的温差。但是,由于各个电池的散热路径的不同,不同的单体电池也会有不同的温度。此外,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同的单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达到不同的温度。因此,如果其中的一个电池的温度相对其他的电池的温度较高时,它的充放电效率将会有所不同,例如,它可能比其它的电池充放电速度更快。这种情况会导致整个电池包的性能下降。
申请号为20088012044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德国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或者具有电动混合驱动装置的汽车的“电池组”,包括电池壳体,以及在电池壳体的内部设置的且封闭的电池单元,这些电池单元彼此电连接。多个电池单元分别彼此有间距地设置在固定框架中,并且分别形成单元模块。这些单元模块分别设置在穿过电池壳体的固定部件上,其中,这些固定部件作为间距保持器形成在单元模块之间,并且和电池壳体形成支承单元。
另外,申请号为20101027460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是将多个单体电池并联成一个电池单元,再串联多个电池单元组成一个电池模块;多个电池模块组成一个电池组,电池组设于内顶设有绝缘板的外壳中。
上述两项产品专利的所有电池设于封闭的壳体内,致其加热冷却效果不能得到保证,因此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较短;另外,其结构也不够紧凑,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组,用于为电动汽车或者具有电动混合驱动装置的汽车提供电能动力,通过电池隔离盘来组装袋状动力电池,使得整体的组装更加方便,并能够为单体电池提供主体支持;带有有效的通风冷却通道,还可方便安装温度检测装置;此外,利用按扣在各单体电池间实现联接组成子模块,并经螺纹插件实现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另外,还通过一个整体的陶瓷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各子模块之间的热隔离;通过隔离盘以及末端盘将子模块和子模块组装于一体,加上结构支架建立了坚实的电池整体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可以将电池包工作环境温度扩大,又可以实现最佳的电池的性能;另外,给电池组保持最佳工作温度能够保证电池组具有最长的寿命周期、额定容量、额定充放电率也提供了一个机会;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潜在的备用散热通道,防止电池温度过高,能够保证电池性能,提高电池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组,包括联接于一体的多组电池组子模块、电池组控制器,经支撑组件于外周支撑而固定联接为一体;其中:
所述电池组子模块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单元,单体电池单元间依次相联;
(1)所述单体电池单元包括袋状单体电池、左侧电池隔离盘及右侧电池隔离盘;所述袋状单体电池为中心主体处厚四周薄的结构,其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左侧电池隔离盘及右侧电池隔离盘分别设置于袋状单体电池的左右两面的外侧,左侧电池隔离盘的右侧带有与单体电池的左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相应地右侧电池隔离盘的左侧带有与单体电池的右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左侧电池隔离盘与右侧电池隔离盘于单体电池的前后边缘外相联接,单体电池定位于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组成的容腔内;
(2)单体电池的正极、负极分别向上、向下突出于左侧电池隔离盘和右侧电池隔离盘的上边缘、下边缘;左侧电池隔离盘和右侧电池隔离盘均为支架式结构,它们的外周均为上下、左右均对称的方框,中部为带有通透空位的镂空结构;
(3)左侧电池隔离盘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凸起与左壁凹陷,右侧电池隔离盘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所述左壁凸起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与右壁凸起相适配;
左侧电池隔离盘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右侧电池隔离盘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凹陷与右壁凸起,所述左壁凸起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与右壁凸起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所述电池组模块的单体电池单元间,经它们的单体电池各自正极与负极间的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电联接; 
所述电池组子模块间经模块分割装置相联接,所述模块分割装置的主体为陶瓷质骨支架结构;
骨支架结构上设有用于子模块间热隔离的陶瓷盘,陶瓷盘的厚度小于骨支架结构的厚度,陶瓷盘与骨支架结构间为冷却通道;
模块分割装置的左侧外轮廓与右侧电池隔离盘的右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右壁凸起、右壁凹陷相适配的凹陷孔、凸柱;
模块分割装置的右侧外轮廓与左侧电池隔离盘的左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左壁凹陷、左壁凸起相适配的突起、凹孔;
模块分割装置的顶端中部区域沿前后方向设有螺柱孔,电池组子模块间相接处的单体电池间于螺柱孔处经垫圈和螺柱电连接;所述螺柱孔分别设于模块分割装置上左右两侧突出于陶瓷质骨支架结构左右向厚度的突柱上,突柱左右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上分别设有与突柱相适配的内陷槽,所述突柱能够与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于左右方向无隙地挤压接触;
模块分割装置的顶部前后端带有沿向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侧视轮廓为凸字形结构,沿突柱顶端所在的高度向上延伸,凸块本身的台阶处高于螺柱的顶部;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的相接处还设有联接于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间的弧形的布线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联接组件包括终端盘、前面支撑支架与后面支撑架、左端机壳与右端机壳、顶部机壳与底部机壳,
电池组控制器有两只,分别设于电池总模块的左方和右方;
终端盘有左右两只,左只设于左方电池组控制器的左侧,右只设于右方电池组控制器的右侧;
位于左侧的终端盘的左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左端机壳相卡接;其右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个通气孔的平面状,并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控制器的螺孔;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位于右侧的终端盘的右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右端机壳相卡接;其左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处通孔的平面状;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顶部机壳为平面方板状,覆于电池总模块顶部并定位于凸块的台阶上、位于内侧台阶间;
左端机壳与右端机壳分别设于终端盘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且相互间螺接固定;
左端机壳为右端开口的带中空腔盒式结构,其于右端与左侧的终端盘相卡接,其边缘处设有用于导通中空腔与外界的通气孔,其左部上端带有向右凹陷的手抠槽;手抠槽的左右位置相应于电池组电极端的接线柱所在的高度,左端机壳的壳壁相应于接线柱位置设有穿出孔,接线柱自伸出左端机壳将其自由端设于手抠槽处;
右端机壳与左端机壳为左右方向完全对称的结构,
左端机壳与右端机壳的上下方向的两端均突出于终端盘,即它们的高度大于终端盘的高度,并于左右方向置于两终端盘之间;
所述前面支撑支架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前上条与前下条共两条:
前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与左端机壳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的顶部前面的前方;
前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与左端机壳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的底部前面的前方;
所述后面支撑支架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后上条与后下两条:
后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与左端机壳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的顶部后面的后方;
后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与左端机壳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的底部后面的后方;
顶部机壳联接于前上条与后上条之间,前上条的上面的后部与后上条的上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顶部机壳的底部设有与圆孔相适配的弹性卡柱,所述弹性卡柱与顶部机壳的主体间呈Π状分布,顶部机壳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上条的上面与后上条的上面的上方;
底部机壳与顶部机壳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前下条的下面的后部与后下条的下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底部机壳上下方向倒置,其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下条的下面与后下条的下面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化或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左侧电池隔离盘或右侧电池隔离盘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用于定位温度传感器的条状感温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前述各种结构的电池组的优化,所述左侧电池隔离盘与右侧电池隔离盘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带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正极符号“+” 形槽与负极符号“-”形槽,单体电池与左侧电池隔离盘、右侧电池隔离盘装配时其正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与右侧电池隔离盘的正极符号“+” 形槽一端,其负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与右侧电池隔离盘的负极符号“-”形槽一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池隔离盘来组装袋状动力电池,使得整体的组装更加方便,并能够为单体电池提供主体支持;带有有效的通风冷却通道,还可方便安装温度检测装置;此外,利用按扣在各单体电池间实现联接组成子模块,并经螺纹插件实现子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另外,还通过一个整体的陶瓷结构的设计来实现各子模块之间的热隔离;通过隔离盘以及末端盘将子模块和子模块组装于一体,加上结构支架建立了坚实的电池整体框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既可以将电池包工作环境温度扩大,又可以实现最佳的电池的性能;另外,给电池组保持最佳工作温度能够保证电池组具有最长的寿命周期、额定容量、额定充放电率也提供了一个机会;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潜在的备用散热通道,防止电池温度过高,能够保证电池性能,提高电池寿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为各种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能供应。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袋状单体电池1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图6分别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单体电池单元14的主视图、后视图、侧视图、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组模块15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模块分隔装置19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分解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池组控制器6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体电池,2—左侧电池隔离盘,3—右侧电池隔离盘,4—正极,5—负极,6—电池组控制器,12—通透空位,13—感温槽14—单体电池单元,15—电池组子模块,17—左壁凹陷,18—左壁凸起,19—模块分割装置,221~223—垫圈,231~233—螺柱,24—陶瓷盘,26—布线环,271~273—螺柱孔,28—骨支架结构,29—冷却通道,30—终端盘,31—前面支撑支架,32—左端机壳,33—顶部机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电池组,如图1—图9所示,它包括联接于一体的多组电池组子模块15、电池组控制器6,经支撑组件于外周支撑而固定联接为一体。
电池组子模块15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单元14,单体电池单元14间依次相联。
a.单体电池单元14包括袋状单体电池1、左侧电池隔离盘2及右侧电池隔离盘3;袋状单体电池1为中心主体处厚四周薄的结构,其上端为正极4、下端为负极5;左侧电池隔离盘2及右侧电池隔离盘3 分别设置于袋状单体电池1的左右两面的外侧,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右侧带有与单体电池1的左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相应地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左侧带有与单体电池1的右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于单体电池1的前后边缘外相联接,单体电池1定位于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组成的容腔内;
b.单体电池1的正极4、负极5分别向上、向下突出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和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上边缘、下边缘;左侧电池隔离盘2和右侧电池隔离盘3均为支架式结构,它们的外周均为上下、左右均对称的方框,中部为带有通透空位12的镂空结构;
c.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凸起18与左壁凹陷17,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左壁凸起18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17与右壁相适配;
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凹陷17与左壁凸起18,左壁凸起18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18与右壁相适配;
d.电池组模块的单体电池单元14间,经它们的单体电池1各自正极4与负极5间的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电联接; 
e.电池组模块15间经模块分割装置19相联接,模块分割装置19的作用在于有效分割并保护单体电池片,更有利于单体电池之间的散热,,其主体为陶瓷质骨支架结构28;
骨支架结构28上设有用于子模块间热隔离的陶瓷盘24,陶瓷盘24的厚度小于骨支架结构28的厚度,陶瓷盘24与骨支架结构28间为冷却通道29;
模块分割装置19的左侧外轮廓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右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右壁凸起、右壁凹陷相适配的凹陷孔、凸柱;
模块分割装置19的右侧外轮廓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左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左壁凹陷17、左壁凸起18相适配的突起、凹孔;
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端中部区域沿前后方向设有螺柱孔271~273,电池组子模块15间相接处的单体电池1间于螺柱孔处经垫圈221~223和螺柱231~233电连接;螺柱孔271~273分别设于模块分割装置19上左右两侧突出于陶瓷质骨支架结构28左右向厚度的突柱上,突柱左右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2和3上分别设有与突柱相适配的内陷槽,突柱能够与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2和3于左右方向无隙地挤压接触;
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后端带有沿向上的凸块,凸块的侧视轮廓为凸字形结构,沿突柱顶端所在的高度向上延伸,凸块本身的台阶处高于螺柱231~233的顶部;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的相接处还设有联接于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间的弧形的布线环26;
f.联接组件包括终端盘30、前面支撑支架31与后面支撑架、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顶部机壳33与底部机壳,
电池组控制器6的整体结构见图10所示,共有两只,分别设于电池总模块的左方和右方;
终端盘30有左右两只,左只设于左方电池组控制器6的左侧,右只只设于右方电池组控制器6的右侧;
位于左侧的终端盘30的左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左端机壳32相卡接;其右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个通气孔的平面状,并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控制器的螺孔;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1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位于右侧的终端盘30的右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右端机壳相卡接;其左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处通孔孔的平面状;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1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g.顶部机壳33为平面方板状,用于保护连接点的绝缘,它覆于电池总模块顶部并定位于凸块的台阶上、位于内侧台阶间;
h.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用于保护控制器,分别设于终端盘30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且相互间螺接固定;
左端机壳32为右端开口的带中空腔盒式结构,其于右端与左侧的终端盘30相卡接,其边缘处设有用于导通中空腔与外界的通气孔,其左部上端带有向右凹陷的手抠槽;手抠槽的左右位置相应于电池组电极端的接线柱所在的高度,左端机壳32的壳壁相应于接线柱位置设有穿出孔,接线柱自伸出左端机壳32将其自由端设于手抠槽处;
右端机壳与左端机壳32为左右方向完全对称的结构,
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的上下方向的两端均突出于终端盘30,即它们的高度大于终端盘30的高度,并于左右方向置于两终端盘30之间;
i.前面支撑支架31用于支撑电池组的整体构架,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前上条与前下条共两条:
前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30的顶部前面的前方;
前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30的底部前面的前方;
j.后面支撑支架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后上条与后下两条:
后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30的顶部后面的后方;
后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30的底部后面的后方;
k.顶部机壳33联接于前上条与后上条之间,前上条的上面的后部与后上条的上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顶部机壳33的底部设有与圆孔相适配的弹性卡柱,弹性卡柱与顶部机壳33的主体间呈Π状分布,顶部机壳33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上条的上面与后上条的上面的上方;
底部机壳与顶部机壳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前下条的下面的后部与后下条的下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底部机壳上下方向倒置,其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下条与后下条的下方。
左侧电池隔离盘2或右侧电池隔离盘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用于定位温度传感器的条状感温槽13。于感温槽13内安放的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与单体电池相接触,其信号输出端与电池组控制器6相连。
l.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带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正极符号“+” 形槽与负极符号“-”形槽,单体电池1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右侧电池隔离盘3装配时其正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正极符号“+” 形槽一端,其负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负极符号“-”形槽一端。“+” “-”起标识作用。
m.电池组总模块的相邻元件间还具有多处、多种卡接结构,使它们实现卡接配合。

Claims (6)

1.一种电池组,包括联接于一体的多组电池组子模块(15)、电池组控制器(6),经支撑组件于外周支撑而固定联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
①所述电池组子模块(15)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单元(14),单体电池单元(14)间依次相联:所述单体电池单元(14)包括袋状单体电池(1)、左侧电池隔离盘(2)及右侧电池隔离盘(3);所述袋状单体电池(1)为中心主体处厚四周薄的结构,其上端为正极(4)、下端为负极(5);左侧电池隔离盘(2)及右侧电池隔离盘(3)分别设置于袋状单体电池(1)的左右两面的外侧,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右侧带有与单体电池(1)的左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凹槽,相应地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左侧带有与单体电池(1)的右半外轮廓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于单体电池(1)的前后边缘外相联接,单体电池(1)定位于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组成的容腔内;
②单体电池(1)的正极(4)、负极(5)分别向上、向下突出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和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上边缘、下边缘;左侧电池隔离盘(2)和右侧电池隔离盘(3)均为支架式结构,它们的外周均为上下、左右均对称的方框,中部为带有通透空位(12)的镂空结构;
③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凸起(18)与左壁凹陷(17),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所述左壁凸起(18)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17)与右壁凸起相适配;
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右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右壁凹陷与右壁凸起,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外周方框的前立框与后立框的左壁分布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左壁凹陷(17)与左壁凸起(18),所述左壁凸起(18)与右壁凹陷相适配,左壁凹陷(17)与右壁凹陷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模块的单体电池单元(14)间,经它们的单体电池(1)各自正极(4)与负极(5)间的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而电联接; 
电池组子模块(15)间经模块分割装置(19)相联接,所述模块分割装置(19)的主体为陶瓷质骨支架结构(28);
骨支架结构(28)上设有用于子模块间热隔离的陶瓷盘(24),陶瓷盘(24)的厚度小于骨支架结构(28)的厚度,陶瓷盘(24)与骨支架结构(28)间为冷却通道(29);
模块分割装置(19)的左侧外轮廓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右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右壁凸起、右壁凹陷相适配的凹陷孔、凸柱;
模块分割装置(19)的右侧外轮廓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的左侧外廓的形状、结构相适配,带有分别与左壁凹陷(17)、左壁凸起(18)相适配的突起、凹孔;
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端中部区域沿前后方向设有螺柱孔(271、272、273),电池组子模块(15)间相接处的单体电池(1)间于螺柱孔处经垫圈(221、222、223)和螺柱(231、232、 233)电连接;所述螺柱孔(271、272、273)分别设于模块分割装置(19)上左右两侧突出于陶瓷质骨支架结构(28)左右向厚度的突柱上,突柱左右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2和3)上分别设有与突柱相适配的内陷槽,所述突柱能够与两侧的电池隔离装置(2和3)于左右方向无隙地挤压接触;
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后端带有沿向上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侧视轮廓为凸字形结构,沿突柱顶端所在的高度向上延伸,凸块本身的台阶处高于螺柱(231、232、233)的顶部;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的相接处还设有联接于凸块与突柱顶端所在平面间的弧形的布线环(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联接组件包括终端盘(30)、 前面支撑支架(31)与后面支撑架、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顶部机壳(33)与底部机壳,
①电池组控制器(6)有两只,分别设于电池总模块的左方和右方;
②终端盘(30)有左右两只,左只设于左方电池组控制器(6)的左侧,右只设于右方电池组控制器(6)的右侧;
位于左侧的终端盘(30)的左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左端机壳(32)相卡接;其右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个通气孔的平面状,并设有用于固定电池组控制器(6)的螺孔;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1)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位于右侧的终端盘(30)的右侧面为中空的格栅状,于边缘处与右端机壳相卡接;其左侧面的主体为布有多处通孔的平面状;它的上下两端均突出于电池总模块;它的上部联接有用于与电池组总模块最左侧单体电池(1)电连接的电池组电极端;
③顶部机壳(33)为平面方板状,覆于电池总模块顶部并定位于凸块的台阶上、位于内侧台阶间;
④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分别设于终端盘(30)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且相互间螺接固定;
左端机壳(32)为右端开口的带中空腔盒式结构,其于右端与左侧的终端盘(30)相卡接,其边缘处设有用于导通中空腔与外界的通气孔,其左部上端带有向右凹陷的手抠槽;手抠槽的左右位置相应于电池组电极端的接线柱所在的高度,左端机壳(32)的壳壁相应于接线柱位置设有穿出孔,接线柱自伸出左端机壳(32)将其自由端设于手抠槽处;
右端机壳与左端机壳(32)为左右方向完全对称的结构,
左端机壳(32)与右端机壳的上下方向的两端均突出于终端盘(30),即它们的高度大于终端盘(30)的高度,并于左右方向置于两终端盘(30)之间;
⑤所述前面支撑支架(31)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前上条与前下条共两条:
前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30)的顶部前面的前方;
前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前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前面与终端盘(30)的底部前面的前方;
⑥所述后面支撑支架为具有四个面的长方条状,有后上条与后下两条:
后上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与右端机壳之间,上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顶部凸块的顶部形状相适配且上面于卡接孔处落于顶部凸块的台阶上,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30)的顶部后面的后方;
后下条的左面卡于终端盘(30)与左端机壳(32)之间,其右面卡于终端盘(30)下右端机壳之间,下面带有卡接孔与模块分割装置(19)底部凸块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下面于卡接孔处落于底部凸块的台阶下方,其后面位于模块分割装置(19)的顶部后面与终端盘(30)的底部后面的后方;
⑦顶部机壳(33)联接于前上条与后上条之间,前上条的上面的后部与后上条的上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顶部机壳(33)的底部设有与圆孔相适配的弹性卡柱,所述弹性卡柱与顶部机壳(33)的主体间呈Π状分布,顶部机壳(33)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上条的上面与后上条的上面的上方;
底部机壳与顶部机壳为完全相同的结构,前下条的下面的后部与后下条的下面的前部沿左右方向均布有沿厚度方向通透的圆孔,底部机壳上下方向倒置,其经弹性卡柱与圆孔的配合位于前下条的下面与后下条的下面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或右侧电池隔离盘(3)上设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用于定位温度传感器的条状感温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带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正极符号“+” 形槽与负极符号“-”形槽,单体电池(1)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右侧电池隔离盘(3)装配时其正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正极符号“+” 形槽一端,其负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负极符号“-”形槽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带有沿左右方向通透的正极符号“+” 形槽与负极符号“-”形槽,单体电池(1)与左侧电池隔离盘(2)、右侧电池隔离盘(3)装配时其正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正极符号“+” 形槽一端,其负极一端位于左侧电池隔离盘(2)与右侧电池隔离盘(3)的负极符号“-”形槽一端。
CN2011203129340U 2011-08-25 2011-08-25 电池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63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29340U CN202363521U (zh) 2011-08-25 2011-08-25 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29340U CN202363521U (zh) 2011-08-25 2011-08-25 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63521U true CN202363521U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7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1293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63521U (zh) 2011-08-25 2011-08-25 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6352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476A (zh) * 2011-08-25 2012-01-11 石家庄杰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CN105609676A (zh) * 2015-11-26 2016-05-25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108417752A (zh) * 2018-05-02 2018-08-17 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组组成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CN10887901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日立化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陶瓷隔热纸与散热通道的电池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476A (zh) * 2011-08-25 2012-01-11 石家庄杰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组
CN102315476B (zh) * 2011-08-25 2013-07-17 石家庄杰泰特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组
CN105609676A (zh) * 2015-11-26 2016-05-25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105609676B (zh) * 2015-11-26 2018-08-14 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
CN108879015A (zh) * 2017-05-16 2018-11-23 日立化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陶瓷隔热纸与散热通道的电池装置
CN108879015B (zh) * 2017-05-16 2020-05-19 日立化成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陶瓷隔热纸与散热通道的电池装置
CN108417752A (zh) * 2018-05-02 2018-08-17 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电池组组成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5476B (zh) 电池组
JP6552059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アレイ
CN101573826B (zh) 带有温度控制装置的电池组件
CN102306717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04794B (zh) 电池模块被动热管理特征和布置
JP2013020855A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CN204391173U (zh) 锂电池组合框架和用该组合框架组成的动力电池系统
CN109314198B (zh) 电化学电池固定在电池模块的壳体内
CN107681082A (zh) 一种电池模组
JP2013110087A (ja) 電池パックケース
CN202363521U (zh) 电池组
JPWO2020031737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CN217562707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16903119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2076346U (zh) 一种锂电池单体组及动力电池箱
CN102569897B (zh) 一种方形动力锂电池模块组合结构
CN10230672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合框架和电池组
KR101249031B1 (ko) 배터리팩 모듈
CN202189852U (zh) 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组
CN209447888U (zh) 48v锂离子电池系统的防护安装装置
CN216488353U (zh) 电池模组、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0226840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合框架和电池组
CN102306719B (zh) 单体电池串联子模块
CN102306720B (zh) 一种电池组
CN206059489U (zh) 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IJIAZHUANG JTT POWER ENER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IJIAZHUANG JIETA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200 No. 221 Xiangyang Street, Shijiazhuang, Hebei, Luquan

Patentee after: JTT 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050200 No. 221 Xiangyang Street, Shijiazhuang, Hebei, Luquan

Patentee before: Shijiazhuang Jietai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