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5432U -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45432U
CN202345432U CN2011203830383U CN201120383038U CN202345432U CN 202345432 U CN202345432 U CN 202345432U CN 2011203830383 U CN2011203830383 U CN 2011203830383U CN 201120383038 U CN201120383038 U CN 201120383038U CN 202345432 U CN202345432 U CN 202345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erth
sitting
seat
berth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83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兴贵
李传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83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45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45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4543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双层卧铺,下层设可变形的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一纵排中,固定坐椅在前,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相间分布,并且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安装在一个移动坐椅固定板上由气缸驱动前后移动,由坐姿变换为卧姿时,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前移至卧姿位置,将固定坐椅的靠背移作安全脚蹬,前后两坐椅间的间隙用抬起下铺活动板填满,一个移动坐椅和一个固定坐椅即变形为一个下卧铺;上层设卧铺,将上层卧铺安装于车厢顶板、车厢后板、两侧板,车厢内无立柱,在坐姿时,将上层卧铺用气缸驱动上移不坐人。坐、卧姿的变换主要由气动并辅助于手工完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提高旅客乘车生活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车辆,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坐卧两用客车由于坐、卧的变换一般采用手动操作,在使用中作坐、卧的变换费时、费力,由于大客车载客较多,坐、卧的变换需要较长的时间;在双层卧铺的方案中,均保留了现有双层卧铺客车车厢内立柱林立的结构,这种结构坐姿时严重影响旅客的视线;有的方案忽视了安全要求,有违国家标准GB/T16887-1997《卧铺客车技术条件》;有的方案坐姿或卧姿的舒适度仍不能满足乘客的要求;有的方案注重了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忽视了载客人数这一经济指标。这些原因使得目前坐卧两用客车没有大批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坐、卧的变换主要采用气动操作,坐、卧的变换费时少、省力,车厢内没有立柱,坐姿时旅客的视线好,乘客坐姿和卧姿安全、舒适,载客人数与相同车厢的双层卧铺客车相同,并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坐卧两用客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采用了双层卧铺,下层设可变形的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一纵排中,固定坐椅在前,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相间分布,并且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安装在一个移动坐椅固定板上由气缸驱动在导槽导向下前后移动,由坐姿变换为卧姿时,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前移至卧姿位置,将固定椅靠背移作安全脚蹬,前后两坐椅间的间隙抬起下铺活动板填满,将移动坐椅的靠背调至卧姿即完成了由两个坐椅坐姿向一个卧铺卧姿的变换。移动坐椅的下部设置有压紧气缸安装支架、压紧气缸和压紧板,用于移动坐椅的移动和固定。固定椅靠背以铰接方式由三段组成,在变换时可向前2折。下铺活动板抬起时 用撑杆固定。上层设卧铺,将上层卧铺用吊绳和上铺升降气缸吊装于车厢顶板、车厢后板、两侧板,或将两侧上层卧铺分别铰接于两侧板并用吊绳和上铺旋转气缸吊装于车厢顶板和两侧板,车厢内无立柱。在坐姿时,将上层卧铺用上铺升降气缸或上铺旋转气缸驱动上移或旋转。当上铺上移时,用大口在两端的双锥孔导向锥套导向。上铺升降气缸和上铺升降气缸活塞杆的端点分别装有万向节并分别与客车厢顶板和上铺铰接。当取两侧上铺旋转时,上铺通过与其固连的上铺旋转挂脚铰接于与左侧板或右侧板固连的上铺旋转固定脚,上铺旋转气缸和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的端点分别装有万向节并分别与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和上铺旋转推拉拄铰接。卧姿时,用纵向连接固定板、纵向连接杆将客车厢后板及一纵排上铺联为一体,用横向连接固定板或上铺旋转固定脚、侧立柱或上铺旋转挂脚、横向连接立柱、横向连接杆将车厢两侧板及一横排上铺联为一体。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有一些旅游公司客车夜出夜归,常常游客坐一夜车,天明下车后观景,或观景后坐一夜车回家,坐夜车时间长是很受苦的事。而如果乘双层卧铺客车,白天观景上下车极为不便。长途双层卧铺客车卧姿时间长了也很受苦,特别白天更难受。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坐、卧快速转换的问题,乘客卧姿时与现有双层卧铺客车半躺式的舒适度相同,乘客坐姿时与现有坐位客车舒适度相同,从而提高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旅客乘坐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排坐、卧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排坐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中排卧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侧排坐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纵向侧排卧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纵向侧排坐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纵向侧排卧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上层卧铺卧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上层卧铺卧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导向锥套和导向锥杆卧姿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导向锥套和导向锥杆坐姿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横向连接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全车坐姿布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全车卧姿布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客车厢顶板、2上铺安全脚蹬、3导向锥套、4导向锥杆、5上铺、6上铺升降气缸、7万向节、8上铺靠背、9客车厢后板、10客车厢底板、11坐椅移动气缸、12支撑架、13连接盘、14坐椅移动气缸活塞杆、15移动坐椅、16移动坐椅靠背、17移动坐椅固定板、18压紧板、19压紧气缸、20撑杆、21下铺活动板、22固定椅靠背、23固定坐椅、24固定椅靠背插座、25纵向连接杆、26吊绳、27扶梯、28扶梯撑杆、29横向连接固定板、30横向连接立柱、31横向连接杆、32上铺升降气缸活塞杆、33纵向连接固定板、34压紧气缸安装支架、35导槽、36车厢左侧板、37车厢右侧板、38侧立柱、39吊绳下挂销、40吊绳上挂销、41上铺旋转气缸、42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43上铺旋转推拉柱、44上铺旋转挂脚、45上铺旋转固定脚、46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了双层卧铺,下层设可变形的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一纵排 中,固定坐椅在前,移动坐椅和固定坐椅相间分布,并且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安装在一个移动坐椅固定板上由气缸驱动前后移动,由坐姿变换为卧姿时,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前移至卧姿位置,将固定坐椅的靠背移作安全脚蹬,前后两坐椅间的间隙用抬起下铺活动板填满,将移动坐椅的靠背调至卧姿,一个移动坐椅和一个固定坐椅即变形为一个下卧铺;上层设卧铺,将上层卧铺安装于车厢顶板、车厢后板、两侧板,车厢内无立柱,在坐姿时,将上层卧铺用气缸驱动上移不坐人。坐、卧姿的变换主要由气动并辅助于手工完成。 
下层卧铺的坐、卧姿相互变换: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图14,图15,图16,具体设置为,固定坐椅23固定安装于客车厢底板10上,在固定坐椅23上固定安装固定椅靠背插座24,固定椅靠背22在坐姿时插入固定椅靠背插座24作椅靠背。移动坐椅固定板17是一个纵向从最前一个移动坐椅15到坐椅移动气缸活塞杆14的长形框架,且横向两端设置了两个凸台分别与导槽35的两槽滑动配合,移动坐椅固定板17通过连接盘13与坐椅移动气缸活塞杆14固定联接,将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固定连接于移动坐椅固定板17上,即实现了坐椅移动气缸11带动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的前后移动。压紧气缸安装支架34固联于客车厢底板10上,移动坐椅固定板压紧气缸19固联于压紧气缸安装支架34上,压紧板18在压紧气缸19的带动下作上下移动。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施例中的坐椅移动气缸11带动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前后移动时,压紧板18在压紧气缸19的带动下作向上移动,使移动坐椅固定板17及固联其上的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在导槽35的作用下顺利前后移动,当坐椅移动气缸11带动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作前后移动至卧姿或坐姿时,压紧板18在压紧气缸19的带动下作向下移动,使移动坐椅固定板17与客车厢底板10紧密接触,从而使移动坐椅固定板17及固联其上的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在卧姿或坐姿的固定位置固定。 
具体实施中坐姿到卧姿的变换,固定椅靠背22上部有两个铰链,固定椅靠背22可向前2折,将固定椅靠背22从固定椅靠背插座24中拿下向前折成图示 形状,而后插入固定坐椅23前客车厢底板10的相应孔中作安全脚蹬用,操纵压紧气缸19使压紧板18上移,操纵坐椅移动气缸11使坐椅移动气缸活塞杆14前移,带动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向前移动到卧姿位置,操纵压紧气缸19使压紧板18下移,这样移动坐椅固定板17被压紧在客车厢底板10上,从而使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固定于卧姿位置,移动坐椅靠背16与水平面的夹角通过公知的调整机构调整和锁紧,调整移动坐椅靠背16至卧姿位置,纵向最后一个移动坐椅靠背16用支撑架12支撑,其余移动坐椅靠背16用变形后的固定椅靠背22支撑,用手抬起下铺活动板21并使其在两个撑杆20的支撑下处于水平状态,到此,完成了一纵向全部坐椅从坐姿到卧姿的变换。车厢内共设置三纵排坐椅,从坐姿到卧姿的变换操作相同,从卧姿到坐姿的变换操作也相同。 
具体实施中卧姿到坐姿的变换,用手抬起下铺活动板21并使两个撑杆20不起撑的作用,下铺活动板21处于垂直状态,调整移动坐椅靠背16至坐姿位置,操纵压紧气缸19使压紧板18上移,这样移动坐椅固定板17不被压紧在客车厢底板10上,操纵坐椅移动气缸11使坐椅移动气缸活塞杆14后移,带动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向后移动到坐姿位置,操纵压紧气缸19使压紧板18下移,这样移动坐椅固定板17被压紧在客车厢底板10上,从而使纵向全部移动坐椅15固定于坐姿位置,将固定椅靠背22从客车厢底板10的相应孔中拿下,插入固定椅靠背插座24中并向后折成图示椅靠背形状,到此,完成了一纵向全部坐椅从卧姿到坐姿的变换。 
上层卧铺的坐、卧姿相互变换: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8,图9,图10,图14,图15,图16,具体设置为,两侧纵向上铺5被两个吊绳26牵拉和两个侧立柱38及横向连接固定板29托起处于水平状态,纵向中排上铺5被四个吊绳26牵拉处于水平状态,两侧的横向连接固定板29分别固联于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每个上铺5受到对角布置的两个上铺升降气缸6的向下压力不会向上移动,两侧纵向上铺5和纵向中排上铺5通过侧立柱38及横向连接固定板29、横向连接立柱30和两个横向连接杆31联接,与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形成一横 向不可移动的整体,再通过纵向连接杆25与固联于客车厢后板9的纵向连接固定板33的联接,两侧纵向上铺5和纵向中排上铺5与客车厢后板9形成一纵向不可移动的整体,至此,所有上铺5的空间位置被完全固定,并可承受侧向力和较大的刹车惯性力以及客车起动时的向后惯性力。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两侧纵向上铺5和纵向中排上铺5,当取坐姿时,上铺5不睡人需要上升给下层坐姿乘客留空间,每个上铺5受到对角布置的两个上铺升降气缸6的作用上升,由于两个上铺升降气缸6很难做到上升或下降的同步,所以,在上铺升降气缸6与客车厢顶板1和上铺升降气缸活塞杆32与上铺5间各布置了1个万向节7,使得上铺升降顺利,同时,上铺5受到对角布置的两对导向锥套3、导向锥杆4的限制,当升至最上方位置时,固联于上铺5上的两个导向锥杆4和固联于客车厢顶板1的两个导向锥套3的下锥孔紧密接触,使上铺5相对于车厢空间位置固定,并在两个上铺升降气缸6的上升力的作用下,即使受到侧向力和较大的刹车惯性力作用,也不会摇晃。导向锥套3的上锥孔的作用则是在上铺5升降过程中,由于两个上铺升降气缸6的不同步,导向锥杆4既要在导向锥套3的孔中升降,又要避免两对导向锥套3、导向锥杆4的卡住,所以,导向锥套3的上锥孔要足够大。同样,两侧的横向连接固定板29制成上喇叭口的形状以及侧立柱38与横向连接固定板29横向留有足够大的间隙,都是为了上铺5在升降过程中避免侧立柱38与横向连接固定板29卡住。纵向连接杆25和横向连接杆31的结构相同,都具有防脱钩和长度微调的功能。 
具体实施中,上铺安全脚蹬2、上铺靠背8和上铺5为固联。吊绳下挂销39与上铺5为固联。吊绳上挂销40与客车厢顶板1为固联。扶梯27与上铺5铰接,扶梯撑杆28与扶梯27铰接,扶梯撑杆28与上铺5为可拆铰接,当上铺5处于卧姿时,扶梯27在垂直工作状态;当上铺5上升至坐姿时,扶梯27处于水平状态。 
具体实施中,上层全部上铺5卧姿到坐姿的变换,用手分别抬起纵向连接杆25和横向连接杆31,操纵上铺升降气缸6上升,上铺5达到坐姿位置后用手 抬起扶梯27并使扶梯27处于水平状态,使扶梯撑杆28处于不撑扶梯27状态即完成了上层全部上铺5卧姿到坐姿的变换。 
具体实施中,上层全部上铺5坐姿到卧姿的变换,用手拉下扶梯27并使扶梯27处于垂直状态,使扶梯撑杆28处于撑扶梯27状态,操纵上铺升降气缸6使上铺5下降,上铺5达到卧姿位置后,用手分别联结所有横向连接杆31和所有纵向连接杆25,这样,就完成了上层全部上铺5坐姿到卧姿的变换。 
具体实施中,图17和图18是车厢长9米的坐姿和卧姿布局图,上层卧铺纵向3排,横向5排;下层纵向坐椅3排,横向坐椅10排,可坐28人,坐、卧姿变换后,可半躺卧姿28人。其它长度车厢坐姿和卧姿布局方式相同,但载客人数不同,例如,车厢长12米,可坐40人,坐、卧姿变换后也可半躺卧姿40人。 
实施例2 
参见图6、图7、图11、图12、图13,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纵向两侧排上铺5采用上铺旋转气缸41以及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42、上铺旋转推拉柱43、上铺旋转挂脚44、上铺旋转固定脚45、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46,并且上铺旋转挂脚44与上铺5固联,上铺旋转推拉柱43与上铺5固联,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46分别固联于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上铺旋转固定脚45分别固联于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上铺旋转固定脚45与上铺旋转挂脚44铰接,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42与上铺旋转推拉柱43铰接,上铺旋转气缸41与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46铰接。卧姿时,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42推动上铺5向下旋转,由两根吊绳26牵拉和两对上铺旋转固定脚45与上铺旋转挂脚44托起,两侧纵排上铺5处于水平状态,两侧纵排上铺5受到上铺旋转气缸41的向下压力不会向上移动,两侧纵向上铺5和纵向中排上铺5通过上铺旋转挂脚44与上铺旋转固定脚45、横向连接立柱30和两个横向连接杆31联接,与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形成一横向不可移动的整体,再通过纵向连接杆25与固联于客车厢后板9的纵向连接固定板33的联接,两侧纵向上铺5和纵向中排上铺5与客车厢后板9形成一纵向不可移动的整体,至此,所有上铺5的 空间位置被完全固定,并可承受侧向力和较大的刹车惯性力以及客车起动时的向后惯性力。纵向两侧排上铺5不采用实施例1中的侧立柱38、横向连接固定板29、上铺升降气缸6、上铺升降气缸活塞杆32、导向锥套3、导向锥杆4。 
具体实施中,上层全部上铺5卧姿到坐姿的变换,用手分别抬起纵向连接杆25和横向连接杆31,操纵上铺升降气缸6使纵向中排上铺5上升和操纵上铺旋转气缸41使两侧纵向上铺5向上旋转,达到坐姿位置,用手抬起扶梯27并使扶梯27处于与上铺5平行状态,使扶梯撑杆28处于不撑扶梯27状态即完成了上层全部上铺5卧姿到坐姿的变换。 
具体实施中,上层全部上铺5坐姿到卧姿的变换,用手拉下扶梯27并使扶梯27处于与上铺5垂直状态,使扶梯撑杆28处于撑扶梯27状态,操纵上铺升降气缸6使纵向中排上铺5下降和操纵上铺旋转气缸41使两侧纵向上铺5向下旋转,达到卧姿位置后,用手分别联结所有横向连接杆31和纵向连接杆25,这样,就完成了上层全部上铺5坐姿到卧姿的变换。 
本实施例两侧纵向上铺5坐卧的变换更稳定、更可靠,结构更简单。 
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双层卧铺客车相比,在结构上取消了支撑上层卧铺的立柱,所以,在新车设计时,除车厢的长宽高尺寸与双层卧铺客车基本相同外,车厢的厢顶板强度要加强,车厢的左右两侧厢板强度也要加强,同时,还要根据横向连接固定板29在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上位置或上铺旋转固定脚45在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上位置重新布局侧窗。如果将现有的双层卧铺客车或坐位客车改造为双层坐卧两用客车,车厢的厢顶板强度要加强,车厢的左右两侧厢板强度也要加强和改造。 
具体实施中,也可以制作一个内框架,内框架不与车厢顶板、后板、左右侧板相联,直接安装于厢底板,所有上铺5仅仅联接于内框架,同样,可以做到车厢内无立柱,这样,可以直接使用原双层卧铺车或坐位客车的车厢,内框架的顶架、后框、两侧框分别取代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客车厢顶板1、客车厢后板9、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即可。 

Claims (8)

1.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采用双层卧铺式结构,下层设可变形的移动坐椅(15)和固定坐椅(23),一纵排中,固定坐椅(23)在前,移动坐椅(15)和固定坐椅(23)相间分布,并且所有一纵排移动坐椅(15)安装在一个移动坐椅固定板(17)上由坐椅移动气缸(11)驱动前后移动,一个移动坐椅(15)和一个固定坐椅(23)可变形为一个下卧铺;上层设卧铺,上铺(5)由两对导向锥套(3)、导向锥杆(4)定位,用吊绳(26)和上铺升降气缸(6)吊装于客车厢顶板(1),在卧姿时,用纵向连接固定板(33)、纵向连接杆(25)将客车厢后板(9)及一纵排上铺(5)联为一体,用横向连接固定板(29)、侧立柱(38)、横向连接立柱(30)和横向连接杆(31)将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和一横排上铺(5)联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在所述移动坐椅(15)的前部安装有下铺活动板(21)和撑杆(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在所述移动坐椅(15)的下部安装有压紧气缸安装支架(34),压紧气缸安装支架(34)上安装有压紧气缸(19)和压紧板(18),移动坐椅固定板(17)在导槽(35)的导向下由坐椅移动气缸(11)驱动移动至卧姿或坐姿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在所述固定坐椅(23)上装有固定椅靠背插座(24)、固定椅靠背(22),固定椅靠背(22)以铰接方式由三段组成,固定椅靠背(22)可向前2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在所述上铺升降气缸(6)与客车厢顶板(1)和上铺升降气缸活塞杆(32)与上铺(5)间分别装有万向节(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在所述导向锥套(3)的下部是一大口向下的锥孔,上部是一个大口向上的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所述上铺(5)通过与其固联的上铺旋转挂脚(44)铰接于与车厢左侧板(36)或车厢右侧板(37) 固联的上铺旋转固定脚(45),并用吊绳(26)吊装于客车厢顶板(1),上铺(5)用上铺旋转气缸(41)驱动向上或向下旋转,在卧姿时,用纵向连接固定板(33)、纵向连接杆(25)将客车厢后板(9)及一纵排上铺(5)联为一体,用上铺旋转固定脚(45)、上铺旋转挂脚(44)、横向连接立柱(30)和横向连接杆(31)将车厢左侧板(36)、车厢右侧板(37)和一横排上铺(5)联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坐卧两用客车,其特征是上铺旋转气缸(41)与上铺旋转气缸固定脚(46)铰接,上铺旋转气缸活塞杆(42)与上铺旋转推拉柱(43)铰接。 
CN2011203830383U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45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30383U CN20234543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830383U CN20234543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45432U true CN202345432U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3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8303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45432U (zh) 2011-10-10 2011-10-10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454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07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工程吊顶型双层床
CN111976844A (zh) * 2020-08-20 2020-11-2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地板总成、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007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工程吊顶型双层床
CN111976844A (zh) * 2020-08-20 2020-11-24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地板总成、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1976844B (zh) * 2020-08-20 2022-07-01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身地板总成、中排座椅安装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4641A (zh) 一种三层式卧舱
CN103625322A (zh) 汽车座椅
CN202345432U (zh) 一种坐卧两用客车
CN106379205A (zh) 车辆座椅机构和车辆
CN201021287Y (zh) 一种三层式卧舱
CN104554315A (zh) 客运交通工具双层卧铺结构
CN205836586U (zh) 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
CN202827940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双座三轮电动车
CN111645712B (zh) 一种新型铺椅转换火车乘具及使用方法
CN206141550U (zh) 一种具有观光功能的轨道车辆
CN202875647U (zh) 整合坐、躺、站、升的电动轮椅
CN206288008U (zh) 轨道车辆的车头结构及具有该车头结构的轨道车辆
CN207072345U (zh) 一种坐卧转换座椅、卧铺包间及卧铺车厢
CN210884826U (zh) 一种具有休息功能的电梯轿厢
CN213921013U (zh) 一种折叠式睡铺
CN204415410U (zh) 客运交通工具双层卧铺结构
CN102874141B (zh) 一种座椅及使用该座椅的客车
CN101428626A (zh) 一种火车车厢用双面滑移座椅
CN206049599U (zh) 一种座椅靠背集成两个卷收器的座椅结构
CN204687886U (zh) 客车坐卧两用功能座椅
CN107776589B (zh) 轨道车辆的车头结构及具有该车头结构的轨道车辆
CN201019328Y (zh) 钢架沙发
CN2442875Y (zh) 靠背、座垫伸开式坐卧多用汽车专用椅
CN102991378B (zh) 车辆后排的座椅及车辆
CN2654469Y (zh) 火车半卧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510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