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3356U -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43356U
CN202343356U CN2010207011413U CN201020701141U CN202343356U CN 202343356 U CN202343356 U CN 202343356U CN 2010207011413 U CN2010207011413 U CN 2010207011413U CN 201020701141 U CN201020701141 U CN 201020701141U CN 202343356 U CN202343356 U CN 202343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liquid
cylinder
rotatio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207011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上藤善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IBIK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IBIK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IBIK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IBIK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207011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43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43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433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主要由圆筒外喷嘴(72)、在该喷嘴内沿着喷射方向以箭片状延伸的多个整流叶片(73a)隔着相同间隔并列排列在圆周方向上的整流部(73)、位于其前方喷射口的反圆锥台形的内喷嘴(74)构成,从圆筒外喷嘴口端(72a)和内喷嘴口端(74a)形成的环状喷射口(75)可以喷射心部为真空部、其周围形成有清洗液体层的聚集性液体流。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喷射装置的喷嘴筒(70),该喷嘴筒(70),位于油箱内下垂的液体供给筒前端,并且在一端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围绕液体供给筒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转动筒部(62)的倾斜状端面部(62a)的倾斜端部(71),在另一端设置有液体喷射口(75),以倾斜端部(71)为转动面进行旋转,相对于液体供给筒(60)保持0度至13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并且围绕液体供给筒(60)的轴线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喷射装置,尤其涉及对堆积在油箱内部的油渣喷射清洗液等液体以使其流动的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清洗油箱内部的液体喷射装置颇多。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公平4-33275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公昭58-9674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公昭59-36281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开平4-110158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6-15855号、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实公昭58-23435号等,均以高压供给清洗液,并且利用其供给压力转动叶轮,使喷射清洗液的喷嘴部分转动或者旋转。然而,利用清洗液的供给压力的方法,由于叶轮成为阻碍,因而清洗液的喷射压力理所当然会下降。因此,会出现无法充分地粉碎油箱内固化的油渣的情况。而且,尤其是使用洗涤油作为清洗液时,无法避免洗涤油侵入到叶轮或者其他机械结构中,因而存在该机械结构的驱动所产成的摩擦热或者火花点燃洗涤油的危险。对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第一转动传递机构使喷射筒部摇摆转动,通过第二转动传递机构使转动筒部以及喷射筒部转动,以便液体喷射到几乎所有方向,而且不利用液体的输送压力,不会有火灾的危险,液体喷出压力高,油箱内的油渣粉碎效果、流动化效果极高的液体喷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6-285449号 
然而,由于清洗液体从位于油箱中央部的液体供给筒以0度至13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喷向内壁,因而在45度以及135度的倾斜角度附近,如果所喷射液体扩散,就会降低清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在喷射的清洗液体心部形成减压真空部,则,包围该真空部的液体层受到减压真空部的影响在喷射前方聚集。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用于喷射液体,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圆筒外 喷嘴(72)、在该喷嘴内沿着喷射方向以箭片状延伸的多个整流叶片(73a)隔着相同间隔并列排列在圆周方向上的整流部(73)、位于其前方喷射口的反圆锥台形的内喷嘴(74)构成,从由圆筒外喷嘴口端(72a)和内喷嘴口端(74a)形成的环状喷射口(75)可以喷射心部为真空部、其周围形成有清洗液体层的聚集性液体流。 
采用本实用新型,喷射清洗液体时在心部形成减压真空部,所喷射的液体喷射层包围该真空心部,液体喷射层在前方聚集,从而抑制清洗液体的扩散以提高清洗效果。 
尤其,喷射液体为用于清洗堆积在油箱内部的油渣的洗涤油等清洗液体,喷嘴筒(70),具有上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位于油箱内下垂的液体供给筒前端,并且在一端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围绕液体供给筒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转动筒部(62)的倾斜状端面部(62a)的倾斜端部(71),在另一端设置有液体喷射口(75),以倾斜端部(71)为转动面进行旋转,相对于液体供给筒(60)保持0度至13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并且围绕液体供给筒(60)的轴线进行转动,因此,清洗液体以0度至13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与油箱内壁相撞。因此,在喷射方向前方聚集的清洗液体能够提高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液体喷射装置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转动传递机构整体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3是详细地表示具备有负荷过大时切断驱动的安全装置的驱动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将施加给转动轴的转动轴心和转动轴筒的转数切换成两个级别的两级喷射机构的剖面主视图,其中图4(A)表示第一级的连接,图4(B)表示第二级的连接。 
图5是表示在上部具备有指示机构的转动传递结构整体的部分剖面主视图。 
图6是表示转动轴和转动筒以及在转动筒的前端进行旋转的喷嘴筒之间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转动筒的前端进行旋转的喷嘴筒的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8(A)是喷嘴外筒的剖视图。 
图8(B)是安装在喷嘴外筒内的整流器的侧视图。 
图8(C)是安装在喷嘴外筒内的整流器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喷嘴筒所形成的喷射流的形成方式的说明图。 
图10是指示机构的组合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指示器的功能和喷嘴筒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A)表示喷嘴筒的旋转角度(实线0度,虚线135度)。 
图12(B)表示设定指示器旋转角度的指示盘和开关机构之间的关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说明作为油箱清洗装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主要由驱动机构10、两级喷射机构40、转动轴50、液体供给管60、设置在该液体供给管前端的喷嘴筒70、指示机构80构成。 
详细而言,驱动机构10、两级喷射机构40、转动轴50构成图2所示的驱动传递机构100。上述驱动机构10,将由空气发动机1构成的驱动源M的驱动力通过oriental齿轮箱2传递给驱动轴3,而驱动轴3的转动通过安全销(shear pin)机构11传递到驱动齿轮12、13。驱动机构10,通过在第一和第二传递装置之间进行切换的两级喷射机构40,与传递第一不同转数的第一传递装置20以及传递第二不同转数的第二传递装置30连接,将不同的转数传递给双重转动轴50。在上述驱动传递机构100的下面,下垂有使转动筒部62在固定筒61的前端转动的液体供给筒60,并在其内部下垂有转动轴50。在上述液体供给筒60的前端,设置有通过锥齿轮机构接受转动轴50的转动而进行旋转的喷嘴筒70,而在上述驱动传递机构100的上部,设置有显示喷嘴筒70的旋转角度的指示机构80。 
上述驱动机构10,将由空气发动机1构成的驱动源M的转动通过oriental齿轮箱2传递给驱动轴3,并且利用通过安全销机构11连接的小驱动齿轮12和大驱动齿轮13传递该驱动力。安全销机构11,由安全销用销孔11a和安全销11b构成,通过轴承14设置在更换盖15之上,因而在损坏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上述安全销机构11,当上述驱动传递机构受到较大负荷时,发生断裂,解除小驱动齿轮12和大驱动齿轮13之间的连接,从而成为安全装置,该装置,当受到堆积在油箱内的液体供给筒60内的油渣的影响转动筒62的转动或者喷嘴筒70的旋转发生异常时,过大负荷就会施加到驱动机构10,从而停止该驱动传递。 
而且,本实用新型具备有由传递第一不同转数的第一传递装置20、传递第二不同转数的第二传递装置30、在第一和第二传递装置之间进行切换的具有离合器轴的两级喷射机构40构成,并将不同转数传递给双重转动轴50的驱动传递机构100。详细而言,两级喷射机构40,可转动且沿着轴线方向可滑动地设置有离合器轴41,而该离合器轴上安装有与上述驱动轴3的外周上安装的小驱动齿轮12啮合的大驱动齿轮13。另一方面,在该离合器轴41上安装的齿轮数稍有不同的第一传递齿轮列20的中间齿轮组合21、22、第二传递齿轮列30 的中间齿轮31与上述中间齿轮21组合构成两级切换机构。另外,25是将小齿轮排列的驱动传递给上述指示机构80的中间齿轮,其通过传动齿轮26与转动轴心52连接。 
而且,如图4(A)和图4(B)所示,离合器轴41,主要由轴42、及可滑动于其上并且在上下具有花键部43a的花键筒43构成,而该花键筒43通过上方趋向装置趋向于上方,并且通过下方趋向装置趋向于下方,而且在上端具备有离合器切换螺栓46。 
上述花键筒43,在第一级的解放状态(如图4(A)所示)时,通过上述第一传递齿轮列20,与驱动机构10和转动轴50连接,而在向下方压紧并用螺栓固定的第二级(如图4(B)所示)时,通过上述第二传递齿轮列30,与驱动机构10和转动轴50连接。 
详细而言,第一传递装置20的中间齿轮21以及22,分别与连接在上述双重转动轴50的转动轴心51以及转动轴筒52的传动齿轮23、24啮合。另一方面,第二传递装置30的组合中间齿轮21以及31,分别与连接在上述双重转动轴50的转动轴心51以及转动轴筒52的传动齿轮23、32啮合。 
具体而言,在第一传递装置20中,组合有齿数n1(17)、齿数n2(19)的中间齿轮21和22,而前者与连接在双重转动轴的转动轴筒52的小齿数N1(63)传动齿轮23啮合,中间齿轮22与连接在转动轴心51的大齿数N2(71)传动齿轮24啮合,从而使转动筒52以N1/n1转数转动,使喷嘴筒70以N2/n2转数转动。 
另一方面,第二传递装置30,兼用小齿数n1的中间齿轮21,与大齿数n3(18)的中间齿轮31组合,而前者与连接在双重转动轴的转动轴筒52的小齿轮数N1的转动齿轮23啮合,后者则与连接在转动轴心51的大齿数N3(72)的转动齿轮33啮合,从而使双重转动轴50的转动轴心51以N3/n3(72/18)的转数转动,使转动轴筒52以N1/n1(63/17)的转数转动。 
因此,在第一传递装置列20中,连接在转动筒部的转动轴筒52以N1/n1的转数转动的期间,连接在喷嘴筒60的转动轴心51以N2/n2的转数转动,通过下述锥齿轮机构转速减至n分之1,喷嘴筒60以N2/n2/n的转速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在第二传递装置列30中,连接在转动筒部的转动轴筒52在以N1/n1(63/17)的转数转动的期间,连接在喷嘴筒的转动轴心51以N3/n3(72/18)的转数转动,通过下述锥齿轮机构转速减至n分之1,喷嘴筒60以N3/n3/n的转速进行旋转。 
因此,在N3>N2时,转速减至N3/n3/n(72/18/n)<N2/n2/n(71/19/n),因而能够调整转动筒部旋转一周而对应的旋转倾斜角度。相对于垂直轴的倾斜角度的调整,等于调整从喷嘴喷射出来的油与油箱内壁的碰撞间隔,可以通过两级喷射机构40调整喷嘴筒相 对于转动筒部的倾斜角度,因而可以调整清洗间隔进行细致的清洗,还可以调整为大间隔而进行粗洗。上述双重转动轴50,在上部通过轴承机构55支撑于驱动机构100的下部,其主要由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传递装置的大齿轮排列连接的转动轴心51、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传递装置的小齿轮排列连接的转动轴筒52构成。该转动轴筒52,如图6所示,具备有形成供油路的放射状叶片53,并且与外部转动筒部62连接,另一方面,在上述转动筒部62的下端的倾斜状端面部62a,抵接有喷嘴筒70的倾斜端部71,并且使一体形成在该倾斜端部71的周缘的大锥齿轮72和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转动轴心51前端的小锥齿轮54互相啮合(图7),伴随该转动,将转动轴心51的转动通过齿轮比减速至n分之1传递给喷嘴筒70,以使其以倾斜端部71为转动面进行旋转。 
上述喷嘴筒70,如图7以及图8(A)至图8(C)所示,主要由圆筒外喷嘴72、在该喷嘴内沿着喷射方向以箭片状延伸的多个整流叶片73a隔着相同间隔形成为放射状而成的整流部73、位于其喷射方向前方的喷射口的反圆锥台形的内喷嘴74构成,在喷射口75形成有环状的空隙,经过整流部73整流的清洗液体从内喷嘴74和外喷嘴72所形成的环状喷射口75喷射,从而在心部的真空部V的周围形成环状清洗液体层L。因此,环状清洗液体层L通过反圆锥台形的内喷嘴74从环状喷射口75扩大喷射,而同时在心部形成减压真空部V,因此受到其影响清洗液体会在前方聚集(参照图9)。因此,清洗液体喷射之后不会扩散,而在前方能够聚集,因而能够形成可获得较大清洗力的聚集喷嘴。喷射液体的聚集性,可以根据液体喷射压、反圆锥喷嘴的扩散角度、喷嘴前端的环状喷出口的尺寸予以决定。 
而且,如图10所示,在驱动传递机构100的上部,具备有用于显示上述喷嘴筒70的转动角度的指示机构80。该指示机构80,由一对第一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81、82构成,其设置在基座87之上,另一方面,其上面具备有与喷嘴筒70同步旋转,显示相对于液体供给筒60轴线的倾斜角度的指示盘84。 
详细而言,行星齿轮机构81,包括与上述转动轴心51连接而转动的第一中心齿轮81a、与该第一中心齿轮81a啮合而转动的一对第一行星齿轮81b、81b,并且通过固定该行星齿轮以使共同内齿轮53转动,另一方面,另一行星齿轮机构82与上述转动轴筒32连接以使第二中心齿轮82a转动,并且通过该中心齿轮82a和上述共同内齿轮83使第二行星齿轮82b、82b转动(图10)。使第一和第二行星齿轮的齿轮比相同,并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固定,则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82b、82b与根据转动轴心和转动轴筒的转动差(齿数差)进行旋转的喷嘴筒同步旋转,从而显示喷嘴筒的转动角度(图11)。另外,由于两级喷射机构40将转动比切换成两级而调整喷嘴筒70的转动间隔,因而需将上述第一传 递装置20的小齿轮排列的转动传递给转动轴筒52的上方,因此,另外还设置有与第一小齿轮排列21以及23相同的齿轮排列25、26(参照图2)。 
上述指示机构80的与喷嘴70同步旋转的指示盘84,通过半旋转可在0度至135度之间改变倾斜角度,因此,表示相应倾斜角度位置的刻度84a刻在指示盘的周围。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在规定的转动角度位置上设置有作为开关操作装置的突起85。另一方面,将开关机构90的气动开关91设置在规定位置上,则,在规定位置上正转反转时,都会与转动开关91接触,而该转动开关91使左右气动开关92a、92b中的一侧开关ON/OFF,通过传递装置93a、93b使驱动源M的空气发动机1正转或者反转,从而能够调整喷嘴旋转角度范围。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射装置,转动传递装置的转动通过双重转动轴的一侧使液体供给筒的前端转动筒部围绕轴线进行转动,并且通过双重转动轴的另一侧使喷嘴筒部摇摆转动,另一方面通过一对行星齿轮机构接受两者的转动,在指示机构上显示改变着倾斜角进行旋转的喷嘴筒相对于垂直轴的倾斜角度,因此可以根据显示在指示机构上的倾斜角度容易地设定喷嘴筒的旋转倾斜角度。如此,能够适当地设定喷射方向,例如,可以根据油箱内的油渣的堆积状况等适当地设定喷射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可以适当地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2)

1.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用于喷射液体,其特征在于:
主要由圆筒外喷嘴(72)、在该喷嘴内沿着喷射方向以箭片状延伸的多个整流叶片(73a)隔着相同间隔并列排列在圆周方向上的整流部(73)、位于其前方喷射口的反圆锥台形的内喷嘴(74)构成,从圆筒外喷嘴口端(72a)和内喷嘴口端(74a)形成的环状喷射口(75)可以喷射心部为真空部、其周围形成有清洗液体层的聚集性液体流。
2.一种喷嘴筒,其特征在于:
该喷嘴筒(70)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该喷嘴筒(70),位于油箱内下垂的液体供给筒前端,并且在一端具有可转动地连接在围绕液体供给筒的轴线进行转动的转动筒部(62)的倾斜状端面部(62a)的倾斜端部(71),在另一端设置有液体喷射口(75),以倾斜端部(71)为转动面进行旋转,相对于液体供给筒(60)保持0度至13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并且围绕液体供给筒(60)的轴线进行转动。 
CN2010207011413U 2010-12-31 2010-12-31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43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7011413U CN202343356U (zh) 2010-12-31 2010-12-31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207011413U CN202343356U (zh) 2010-12-31 2010-12-31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43356U true CN202343356U (zh) 2012-07-25

Family

ID=46532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2070114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43356U (zh) 2010-12-31 2010-12-31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43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69715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015664U (zh) 一种旋转水花的花洒
CN103735143B (zh) 榨汁机
DK1807215T3 (en) Bin Cleaning Device
JP2985114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20150053241A1 (en)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ejecting a fluid
CN102086924B (zh) 洒水器的传动机构以及应用该传动机构的洒水器
CN101559414A (zh) 适用于葡萄园的车载式风送喷雾机
CN106618426A (zh) 喷臂组件和具有喷臂组件的洗碗机
CN202070525U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202343356U (zh) 液体喷射装置的聚集喷嘴和喷嘴筒
JP2018532094A (ja) 加湿清浄装置
CN202185370U (zh) 液体喷射装置的安全机构
US20030015603A1 (en) Turbine drive rotary spray cleaner
CN216225689U (zh) 一种高效的医疗器械清洗装置
JP2014030793A (ja) 不等速伝動機構を備える洗浄用液体噴射装置
CN201939082U (zh) 榨汁机外壳体
JP3180082U (ja) 噴射ノズル体の振り回動角度及び液体送出筒部の旋回角度表示等機構を備えた液体噴射装置
CN210674286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精馏塔
CN2357833Y (zh) 油罐油品调合旋转喷头
CN102334951A (zh) 具有双压缩板结构的集尘桶
CN219006504U (zh) 一种双锥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
CN219862293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道路灌缝机
CN219146543U (zh) 一种喷口可旋转式农药喷洒用无人机
CN214390697U (zh) 一种消毒除臭风送式喷雾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