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6678U -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6678U
CN202326678U CN2011204798173U CN201120479817U CN202326678U CN 202326678 U CN202326678 U CN 202326678U CN 2011204798173 U CN2011204798173 U CN 2011204798173U CN 201120479817 U CN201120479817 U CN 201120479817U CN 202326678 U CN202326678 U CN 202326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center
joint
pin
hole
suppor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798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乐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Qiandu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798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6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6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66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所述枢纽器包含有双轴本体、第一轴心、第一连接部、第二轴心及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分别固定于电子装置上。双轴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固定孔,借此分别插设固定第一轴心及第二轴心,第一轴心及第二轴心上则分别枢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供连接部于轴心上旋转,轴心与连接部间则分别设置有限位部及止挡部,借此限制旋转角度。第一连接部供电子装置的第一装置本体旋转,当第一装置本体旋转至限制角度时,则可带动双轴本体通过第二轴心旋转,提供电子装置的第一装置本体旋转至第二装置本体。

Description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及增加旋转角度的枢纽器,该枢纽器可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上。
背景技术
电脑的发展潮流多朝可携式方向演化,各厂商无不希望开发出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操作的电脑,而电力持久与运算效能是必要的考量,这有赖半导体业者开发省电的元件,以及电池厂商开发出高容量的电池。
然而不受场地限制的机制则有赖系统设计厂商的设计,现行笔记型电脑采用两片式机体折叠的方式,一片机体是电脑屏幕,一片机体上具有键盘,通过折叠方式使两者展开时约略成垂直,摆在桌上相当方便使用,但是不利于握持在手上操作。
目前解决的方式是以平板电脑为主轴,所谓平板电脑是将屏幕设计在机身上面,使用者可以一手抱着电脑一手以触控笔在触控屏幕上点选功能键或书写内容。
平板电脑虽可在掌上操作,但许多电脑重要的工作都与文字输入有关,平板电脑使用触控笔书写方式作为主要输入方法,这种方法比原来的键盘输入既慢且辛苦,虽然携带方便性有了很大进步,但是输入的方便性上却是一种退步的情形,所以许多人并不看好平板电脑的发展,平板电脑也因此受限成特殊的用途,例如医生巡病房、仓库盘点等只需要在选项上做勾选,较少文字输入的用途。
某些平板电脑为了解决输入的问题,会在触控屏幕上设计一个扇形键盘表,使用者双手持电脑,以两手的大拇指执行按压的动作,但由于双手持握电脑,大拇指的移动范围受限,加上大拇指本来就比较笨拙,所以操作的速度远远不及一般实体键盘。
另一种设计是采用滑出式的实体键盘,当需要大量文字输入时,可以将隐藏于内部的实体键盘滑出供使用,然而这个方法与屏幕上触摸式的键盘表一样,都需要以拇指以外的手指握持电脑,同时以笨拙的大拇指来操作,当手握持的部位为键盘,加上延伸的屏幕后,电脑的重心则会落于双手之外,握持者相当辛苦且无法持久。
因此,若能将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通过结构设计上的改变,而将笔记型电脑转换为平板电脑的结构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急需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及增加旋转角度的枢纽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连接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及增加旋转角度的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纽器,连接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上,包含有:双轴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第一轴心,一端插设于双轴本体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则延伸有枢接部,该第一轴心上还设置有限位部;第一连接部,一端通过枢接孔套接于第一轴心的枢接部上,并朝第一轴心的枢接部方向设置有与第一轴心的限位部相互止挡限位的止挡部,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则设有固定部,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部上的连接孔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互连接;第二轴心,一端插设于双轴本体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则延伸有枢接部,该第二轴心上还设置有限位部;第二连接部,一端通过枢接孔套接于第二轴心的枢接部上,并朝第二轴心的枢接部方向设置有与第二轴心的限位部相互止挡限位的止挡部,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则设有固定部,该第二连接部的固定部上的连接孔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互连接。
优选的,该双轴本体的固定孔为阶梯状结构,包含外层固定孔及与外层固定孔相互连接的定位孔。
优选的,该第一轴心的枢接部上设有数个供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沟槽。
优选的,该第一轴心的一端结构为供插设于双轴本体固定孔的定位孔内的定位部,而该第一轴心的限位部及该第一轴心的定位部间还设置有干涉面。
优选的,该第二轴心的枢接部上设有数个供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沟槽。
优选的,该第二轴心的一端结构为供插设于双轴本体固定孔的定位孔内的定位部,而该第二轴心的限位部及该第二轴心的定位部间还设置有干涉面。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包含:第一装置本体及位于第一装置本体内的支撑架;第二装置本体及位于第二装置本体内的支撑架;以及如上所述的枢纽器,该枢纽器连接第一装置本体的支撑架及第二装置本体的支撑架以使所述各支撑架能相对于该第一装置本体及第二装置本体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分别通过双轴结构的设置,提供电子装置一般常态的使用外,更可将第一装置本体翻转至第二装置本体上,使得第一装置本体大致上与第二装置本体相互重叠,增加电子装置的翻转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局部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屏幕第一开启角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屏幕第二开启角度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屏幕完全翻转示意图。
其中:
1双轴本体                        11固定孔                        111外层固定孔
112定位孔                        2第一轴心                      21定位部
22限位部                          23干涉面                        24枢接部
25油沟槽                          3第一连接部                  31止挡部
32固定部                          33连接孔                        34枢接孔
4第二轴心                        41定位部                        42限位部
43干涉面                          44枢接部                        45油沟槽
5第二连接部                    51止挡部                        52固定部
53连接孔                          54枢接孔                        61第一装置本体
62第二装置本体              6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立体分解示意图,包含有双轴本体1、第一轴心2、第一连接部3、第二轴心4及第二连接部5;
双轴本体1大致上略呈矩形体,且于两侧内分别形成有一固定孔11,该固定孔11结构为阶梯状,包含一外层固定孔111及与外层固定孔111相互连接的定位孔112;
第一轴心2,整体观之为一圆柱状体,第一轴心2的一端结构为半圆形柱状的定位部21,轴心上则向外突出设置有限位部22,其中该限位部22可与第一轴心2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组装的方式组装于第一轴心2上,该限位部22整体略成弧状结构,而限位部22及定位部21间则形成有干涉面23,限位部22另侧轴心上则形成有枢接部24,该枢接部24上则设有数个油沟槽25,供容置润滑油脂;
第一连接部3,其一端为套筒状,使其内部形成一枢接孔34,通过枢接孔34套接于第一轴心2的枢接部24上,第一连接部3外缘则朝外设置有止挡部31,供与限位部22相互止挡限位,套筒状结构另侧则延伸有固定部32,固定部32上则设有数个连接孔33,供连接于电子装置上;
第二轴心4,整体观之为一圆柱状体,第二轴心4的一端结构为半圆形柱状的定位部41,轴心上则向外突出设置有限位部42,其中该限位部42可与第二轴心4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组装的方式组装于第二轴心4上,该限位部42整体略成弧状结构,而限位部42及定位部41间则形成有干涉面43,限位部42另侧轴心上则形成有枢接部44,该枢接部44上则设有数个油沟槽45,供容置润滑油脂;
第二连接部5,其一端为套筒状,使其内部形成一枢接孔54,通过枢接孔54套接于第二轴心4的枢接部44上,第二连接部5外缘则朝外设置有止挡部51,供与限位部42相互止挡限位,套筒状结构另侧则延伸有固定部52,固定部52上则设有数个连接孔53,供连接于电子装置上。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局部组合及立体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于组合时,分别将第一轴心2及第二轴心4的定位部21、41结构插设于双轴本体1的固定孔11中,使其与固定孔11的定位孔112相互插设固定,上述定位部21、41及定位孔112相互插设,其主要是为了让轴心固定于双轴本体1上而无法于双轴本体1内转动,此时第一轴心2及第二轴心4的干涉面23、43则与固定孔11相互摩擦干涉,使得第一轴心2及第二轴心4可固定连接于双轴本体1的固定孔11内,当第一轴心2及第二轴心4插设后,限位部22、42则恰好接近双轴本体1的侧面,而后,在将第一连接部3及第二连接部5套接于第一轴心2及第二轴心4的枢接部24、44上,由于枢接部24、44上设有数个油沟槽25、45,因此第一连接部3及第二连接部5可于枢接部24、44上旋转运作,而当第一连接部3及第二连接部5枢接于轴心后,止挡部22、42则可与限位部31、51相互止挡限位,通过限位部31、51及止挡部22、42的相互配合,借此达到限制旋转角度。
请参阅图5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立体示意及实施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含有第一装置本体61、第二装置本体62、位于装置本体内的支撑架63及如前所述的枢纽器;枢纽器通过连接孔33、53安装固定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63上,当使用者使用时,将第一装置本体61翻转掀起同时带动第一连接部3,提供使用者任意自由旋转第一装置本体61角度,当第一连接部3的止挡部31与第一轴心2的限位部22相互止挡限位后,则表示已经到达第一装置本体61的最大旋转角度,此时,再持续翻转第一装置本体61,进而得以带动双轴本体1通过第二轴心4旋转,因此第一装置本体61得以继续旋转至第二装置本体62上,当第二连接部5的止挡部51与第二轴心4的限位部42相互止挡限位时,则表示到达最大旋转角度。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分别通过双轴结构的设置,提供电子装置一般常态的使用外,更可将第一装置本体61翻转至第二装置本体62上,使得第一装置本体61大致上与第二装置本体62相互重叠,增加电子装置的翻转角度。
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于此项技艺的人士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精神下,对实施例作修正与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述。

Claims (7)

1.一种枢纽器,连接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双轴本体,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第一轴心,一端插设于双轴本体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则延伸有枢接部,该第一轴心上还设置有限位部;
第一连接部,一端通过枢接孔套接于第一轴心的枢接部上,并朝第一轴心的枢接部方向设置有与第一轴心的限位部相互止挡限位的止挡部,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则设有固定部,该第一连接部的固定部上的连接孔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互连接;
第二轴心,一端插设于双轴本体的固定孔内,另一端则延伸有枢接部,该第二轴心上还设置有限位部;
第二连接部,一端通过枢接孔套接于第二轴心的枢接部上,并朝第二轴心的枢接部方向设置有与第二轴心的限位部相互止挡限位的止挡部,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则设有固定部,该第二连接部的固定部上的连接孔与电子装置的支撑架相互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本体的固定孔为阶梯状结构,包含外层固定孔及与外层固定孔相互连接的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心的枢接部上设有数个供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沟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心的一端结构为供插设于双轴本体固定孔的定位孔内的定位部,而该第一轴心的限位部及该第一轴心的定位部间还设置有干涉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心的枢接部上设有数个供容置润滑油脂的油沟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心的一端结构为供插设于双轴本体固定孔的定位孔内的定位部,而该第二轴心的限位部及该第二轴心的定位部间还设置有干涉面。
7.一种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包含:
第一装置本体及位于第一装置本体内的支撑架;
第二装置本体及位于第二装置本体内的支撑架;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枢纽器,该枢纽器连接第一装置本体的支撑架及第二装置本体的支撑架以使所述各支撑架能相对于该第一装置本体及第二装置本体旋转。
CN2011204798173U 2011-11-28 2011-11-28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6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98173U CN202326678U (zh) 2011-11-28 2011-11-28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798173U CN202326678U (zh) 2011-11-28 2011-11-28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6678U true CN202326678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8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7981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26678U (zh) 2011-11-28 2011-11-28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6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6681U (zh) 双轴枢纽器及具有双轴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KR101407378B1 (ko) 광각 이중힌지 구조물을 갖는 디바이스
US20110099756A1 (en) Wide-angle double-hinge structure
US20140352113A1 (en) Planetary type dual-shaft hinge
WO2005111986A3 (en) Multi-position multi-level user interface system
CN206529037U (zh) 玻璃抓取机械臂
CN104514801A (zh) 双轴式枢纽机构及其相关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9654338A (zh) 实用型教学仪器用升降操作台
CN112769984A (zh) 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05353861U (zh) 一种新型翻转组合结构
CN202579624U (zh) 双轴枢纽器
CN205446378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铰链机构及移动终端
CN202326678U (zh) 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
CN103871322B (zh) 显示器
CN209551742U (zh) 手指驱动机构及灵巧手
CN102334807B (zh) 保护装置及使用该保护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470461A (zh) 超折叠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9216056U (zh) 一种组合式游戏鼠标
CN203404233U (zh) 滑动枢纽器及具有该滑动枢纽器的电子设备
CN204178274U (zh) 键盘式底座
CN201477485U (zh) 翻转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开合式电子设备
CN103542240A (zh) 旋转支架
CN20336619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075674U (zh) 便携台式电脑机箱
CN203038158U (zh) 一种连接机构及应用该连接机构的便携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