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6199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6199U
CN203366199U CN 201320566816 CN201320566816U CN203366199U CN 203366199 U CN203366199 U CN 203366199U CN 201320566816 CN201320566816 CN 201320566816 CN 201320566816 U CN201320566816 U CN 201320566816U CN 203366199 U CN203366199 U CN 203366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onent
supporter
sidepiec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5668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西荣
都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5668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6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6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61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以及因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被人们使用较多的电子设备应属智能手机、台式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等。其中许多电子设备的形态逐渐发展为平板式,就连我们最早接触的台式电脑也逐渐发展为平板式的一体机。
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应属这些电子设备的观看功能,例如人们常用这些电子设备搜网页、看视频、阅读书籍、玩游戏等。为了使用户观看时更舒适,用户常会用一个支架来支撑电子设备,而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以多种角度放置在一个平面上。以平板电脑为例,所用支架通常为一外接支架;以一体机台式电脑为例,所用支架则是一个与电子设备一体设计的支架。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如平板电脑等一些没有一体设计的支架的电子设备,使用的支架为外接的,使得在一些特定的时候、特殊的地方,用户没有携带支架时,如用户在公交车上时,电子设备自身无法独立支撑,用户只能用手托着或者临时搭建一个支架来使用电子设备,往往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
另外,目前电子设备外形多样化发展,许多电子设备的机身壳面为曲面设计,而一体设计的支架为非曲面设计,如一体机台式电脑等一些电子设备,支架形状往往为平面或矩形架。当支架收拢时,无法贴合电子设备曲面机身,使得电子设备无法以背面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也会为电子设备的收置带来很大的困扰,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还要担心支架是否会被压坏,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被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
同时,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会凸显在电子设备的表面,破坏电子设备外形的一体性,严重影响电子设备外形的整体美感,所以,存在电子设备无法容置支架,以保持电子设备外形的整体美感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尤其是在户外的时候,由于需要额外的包具才能收纳电子设备的手写笔、智能卡等辅助工具,否则,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丢失这些工具,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缺少用于收纳辅助工具的容置空间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以及因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可以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同时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相匹配,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能够贴合电子设备机身,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以背部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不会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部件;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
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体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可选地,当所述支撑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心到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重心到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上;控制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旋转到指定角度。
可选地,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并贴合在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上,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经由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在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
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相对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可选地,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其中,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
可选地,当所述支撑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将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且支撑体能够相对第一部件产生转动,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结构设计来独立支撑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的形状和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形状均为曲面状,使得当支撑体相对第一部件合拢后,能够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贴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被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相匹配,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能够贴合电子设备机身,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以背部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不会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在支撑体相对第一部件产生转动而合拢于第一部件时,第一凹槽能够容置支撑体,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容置支架,以保持电子设备外形的整体美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能够容置支架,使得支架收拢时不凸显在电子设备表面,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整体美感的技术效果。
四、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收纳电子设备的辅助工具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电子设备自身为辅助工具提供容置空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和二中的电子设备的正斜视图;
图2A-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的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支撑体收拢于电子设备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背斜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和二中的支撑体容置于第一凹槽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设备正视图;
图7A-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第一端部的侧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背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以及因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可以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同时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相匹配,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能够贴合电子设备机身,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以背部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不会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方案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通过连接件将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且支撑体能够相对第一部件产生转动,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的形状和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形状均为曲面状,使得当支撑体相对第一部件合拢后,能够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贴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平板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为电子设备的正斜视图,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10;显示单元10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0的第一面11,所述第一部件10包括第一侧部12,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与所述第一面11相对的第二面13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201和与所述连接件201连接的支撑体202,所述支撑体202的第一侧面2021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
其中,所述支撑体202通过所述连接件201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12,且所述支撑体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10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20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202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10。
首先,介绍第一部件10,仍参考图1,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单元101可以为普通LED显示屏,还可以为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屏等,只要具备显示功能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2为电子设备站立放置于桌面时的下侧部,第二面13是电子设备的背面。
下面介绍第二部件,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第二部件由连接件201和支撑体202组成,这两部分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支撑体202套设在连接件201上,但是支撑体202与连接件201是固定连接的,也就是说,连接件201运动,支撑体202也会被带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使支撑体202与第一部件10相对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能够保持处于该第一相对位置并支撑第一部件10,连接件201可以为阻尼转轴,这样,支撑体202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对第一部件10保持支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体202包括第一侧面2021和第二侧面2022,第一侧面2021与第二侧面2022相对。请参考图2A,其中第二侧面2022的形状可与第一侧面2021形状相同为第二曲面状,如图2B所示为第二侧面2022为平面的支撑体示意图,当然支撑体第二面2022的形状也可为其它任意曲面状或平面状,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当支撑体202收拢于第一部件10的第二面13时,支撑体202的第一侧面2021可以是与第二面13相近的面,也可以是与第二面13相离的面,如图3所示第一侧面2021是与第二面13相邻近的面,第一部件10的第二面13为第一曲面状,支撑体202的第一侧面2021的形状为第二曲面状,当支撑体202收拢于第二面13且其第一侧面2021是与第二面13相邻近的面时,为了使支撑体202能够在收拢时与电子设备的第二面13相贴合,以使电子设备能以背部为着力点平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使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当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以使所述第二曲面状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形状完全相同。另外,支撑体的第一侧面2021与第二侧面2022可以互换,只要支撑体202收拢于电子设备时,与第二面13相贴近的侧面的形状能与第二面部分形状相匹配即可,当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以是完全匹配,在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作限制。
请参考图4,为了使支撑体202收拢时不凸显在电子设备的表面,在所述第一侧部12开设有第一凹槽30,使得所述支撑体202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0中。
进一步,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2的端面形状为曲面状,使得在第一侧部12开设的第一凹槽30的凹槽口也为曲面状,为了使支撑体202的外表面形状与开设有第一凹槽30的凹槽口形状相匹配,进而使得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能够贴合电子设备机身,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以背部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不会导致支架物理损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当所述支撑体202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0中时,所述第一侧面2021面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
进一步,仍参考图5,支撑体202容置于第一凹槽30后,为了使电子设备外形的一体性不被破坏,即第一部件10的背面仍呈现曲面状,所述第二面13与所述第一侧面2021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此时,支撑体202的第二侧面2022即为朝向第一凹槽30内部的那一面,第二侧面2022的形状可以为曲面,也可为平面,只要不影响支撑体202容置于第一凹槽30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电子设备的重心下移,使得支撑体202支撑第一部件10时更加稳固,仍参考图1,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第一侧部12到所述第二侧部14的方向上趋于减小,也就是说,第一部件10由下到上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楔形。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部件10的重心到所述第一侧部12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重心到所述第二侧部14的第二距离,也就是说,第一部件10的中心偏向第一侧部12,这样,电子设备的重量集中在第一侧部12,使得当用户握持第一侧部12,或者以第一侧部12来支撑电子设备时更加稳固可靠。
具体而言,为了使得电子设备重心偏向第一侧部12,且第一部件10的厚度由第一侧部12到第二侧部14方向上逐渐减小,对应的,所述第一部件1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如主板,CPU,摄像头模块,扬声器,声卡、显卡等占用空间较大的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12的位置。
另外,为了使电子设备能够进行图像采集,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102,如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12和/或第二侧部14上;另外,为了实现图像采集的多角度化,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所述电子设备还设置有控制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102连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102旋转到指定角度。
具体而言,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102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设置在电子设备上任意非显示单元的位置,如第一侧部12和/或第二侧部14上;请参考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将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102设置在电子设备较厚的第一侧部12上,能保证电子设备较薄的一侧的厚度尽可能小,同时使电子设备重心更加偏向较厚的一侧,其中,图1中图像采集单元102为前置摄像头,图5中图像采集单元102为后置摄像头,两者均设置于靠近第一侧部12的位置。
进一步,介绍一下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可以为力感应控制结构、角度感应控制结构、光感应控制结构或电信号感应控制结构。下面以所述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图像采集单元为摄像头为例,从人机交互的角度,对不同的控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A、力感应控制结构,具体来讲,力感应控制结构可以为将所述摄像头连接到所述平板电脑上的阻尼转轴、阻尼转钮或多角度卡口结构等,即可以通过用户的掰动或转动将摄像头固定在指定角度的结构。以用户在视频通话为例,当用户在视频通话过程中,需要将摄像头的向上转动到一定角度时,用户可以用手掰动所述摄像头,以使摄像头向上转动。
B、角度感应控制结构,具体来讲,角度感应控制结构可以为重力传感器,当所述重力传感器感应到所述摄像头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可以控制所述摄像头的角度进行调整。以用户在拍摄视频为例,用户握持平板电脑,以使摄像头对准前方风景,当用户将平板电脑向下倾斜时,重力传感器会感应到所述摄像头的角度发生变化,并发出控制指令,调整所述摄像头向上旋转,以使摄像头继续对准前方风景。
C、光感应控制结构,具体来讲,光感应控制结构可以为脸部捕捉结构,即当光感应控制结构通过摄像头获取到光线集后,能通过光线强弱等因素,判断出人脸位置,并调节所述,以使其能转动到中心对准人脸的角度。
D、电信号感应控制结构,具体来讲,电信号感应控制结构可以是接收用户输入的控制信号,再基于所述控制信号去调整摄像头的角度。以用户拍摄照片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在平板电脑的触控屏上调出摄像头调整界面,并点击摄像头调整界面上的上下左右符号,以同步控制摄像头转动到指定角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当图像采集单元位于电子设备的正面或反面时,所述图像采集单元102可以实现在正面或反面上的多角度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2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转动,并贴合在所述第一部件10的表面上,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12和所述第二侧部14支撑,让电子设备能够像普通平板设备使用,进而来满足用户如使用普通平板电脑一般,用手握持,或者是放置在一平面上使用电子设备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请参考图6,第一侧部12包括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在第一端部121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第二端部122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连接件201经由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一部件10连接。
进一步,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分别套设在连接件201上,使得连接件201能够在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的内部转动,从而带动支撑体202相对于第一部件10运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可以为通孔或腔体。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01为一根转轴。较优的,连接件201可以为一阻尼转轴,使得支撑体202相对于第一部件10转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被固定保持,例如,当支撑体202与第一部件10之间的夹角转动到60°时,通过连接件201,即阻尼转轴,支撑体202能够与第一部件10保持处于该位置,实现对电子设备的稳固支撑。
进一步,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娱乐功能,仍参考图6,所述第一端部121和/或第二端部1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40,可以为按键、指示灯、扬声器、摄像头和接口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在第一侧部12的第一端部121和第二端部122上分别设置一个音频输出装置401,即扬声器,使得用户能够获得较好的声音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输入输出部件还可以有以下两种设置方式:
第一种,当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具体为通孔时,连接件201的两端分别从第一子连接部穿出,使得连接件201一端的端面外露,此时,如图7A所示的第一端部的侧视图,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40设置在连接件201的端面2011上,当然,在端面2011的对端的端面上,也就是第二端部122的连接件201的端面2012上,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40。
第二种,当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具体为腔体时,连接件201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中,此时,如图7B所示的第一端部的侧视图,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40设置在第一部件10上,且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40和连接件201具有相同的中心,例如,输入输出部件40为圆形按键时,该圆形按键与连接件201以类似同心圆的形状设置,当然,如果输入输出部件40为正方形,该正方形按键与连接件201仍以同心的形状设置。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如USB接口、耳机接口、数据线接口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40设置在第一部件10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侧面上。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一、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连接件将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连接到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且支撑体能够相对第一部件产生转动,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身结构设计来实现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结构设计来独立支撑的技术效果。
二、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的形状和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形状均为曲面状,使得当支撑体相对第一部件合拢后,能够与第一部件的第二面贴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不匹配而可能导致支架被物理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支架外形与电子设备外形相匹配,当支架收拢于电子设备时,支架能够贴合电子设备机身,而使电子设备能够以背部为着力点来实现平放,并且不会导致支架物理损坏的技术效果。
三、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在支撑体相对第一部件产生转动而合拢于第一部件时,第一凹槽能够容置支撑体,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容置支架,以保持电子设备外形的整体美感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能够容置支架,使得支架收拢时不凸显在电子设备表面,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的整体美感的技术效果。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同样可以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平板电子设备,如图1、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单元101;第一部件10,所述第一部件10包括第一侧部12,所述显示单元101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101的第一面11上,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与所述第一面11相对的第二面13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在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0;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201和与所述连接件201连接的支撑体202;其中,所述支撑体202通过所述连接件201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12,且所述支撑体202能相对所述第一部件10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202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10运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202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0中。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支撑体202的第一侧面2021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其中,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进一步,当所述支撑体202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0中时,所述第一侧面2021面向所述第一凹槽30的外部。并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
以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不同的是,请参考图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增加第一凹槽30的内置空间,用以容置除支撑体以外的其它辅助工具,如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30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0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01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比如,容置手写笔、SIM卡、SD卡、记忆棒等等,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凹槽301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凹槽,也可以是与上述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形状完全匹配的凹槽,这样,当智能卡或者手写笔放在第二凹槽301中时,能够卡合固定在第二凹槽301内,不会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晃动电子设备而晃动发出噪声,也不会在支撑体202支撑第一部件10时,由于支撑体202的打开,导致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丢失。当然,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可以容置的辅助工具不限于智能卡或手写笔,还可以是充电器、电池、外接键盘等,只要能够容置于凹槽中,并且不会对凹槽以及支撑体造成物理上的损坏,均符合本实施例中的方案要求。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于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收纳电子设备的辅助工具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电子设备自身为辅助工具提供容置空间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部件;
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
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体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厚度从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心到所述第一侧部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重心到所述第二侧部的第二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或第二侧部上;
控制结构,与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连接,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图像采集单元旋转到指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转动,并贴合在所述第一部件的表面上,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支撑。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经由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输入输出部件。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
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包括第一侧部,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部件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形状为第一曲面状,在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支撑体;
其中,所述支撑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到所述第一侧部,且所述支撑体能相对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形状为所述第二曲面状;
其中,所述第二曲面状至少与所述第一曲面状的部分形状相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体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时,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外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侧面构成的第三面的第三形状为所述第一曲面状。
17.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CN 201320566816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6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566816 CN203366199U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566816 CN203366199U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6199U true CN203366199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56681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66199U (zh) 2013-09-12 2013-09-12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6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04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301470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004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双轴铰链及电子设备
CN113014707A (zh) * 2021-03-10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786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680253B2 (en) Connectors to connect electronic devices and other devices
US9013863B2 (en) Protective sheath
CN203178877U (zh) 电子设备
TW201137567A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nging board
US2013031485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36619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803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425196A (zh) 电子装置
CN202696688U (zh) 一种手机
CN203773399U (zh) 一种直插式手机平板超级本
CN2038585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725246U (zh) 便携式计算机
US20160246333A1 (en) Stand for Supporting Device in a Plurality of Viewing Angles
CN202998216U (zh) 可旋转摄像头的智能手机
CN204178274U (zh) 键盘式底座
CN202008616U (zh) 与平板电脑共用显示器的手机系统
CN2035202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0664U (zh)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CN203038158U (zh) 一种连接机构及应用该连接机构的便携电子设备
CN2036306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331561U (zh) 一种组合式功能、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四合一体机
CN204790678U (zh) 支撑装置及其应用的电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