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3759U - 全热交换机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3759U
CN202303759U CN2011203792095U CN201120379209U CN202303759U CN 202303759 U CN202303759 U CN 202303759U CN 2011203792095 U CN2011203792095 U CN 2011203792095U CN 201120379209 U CN201120379209 U CN 201120379209U CN 202303759 U CN202303759 U CN 202303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inlet
indoor
outdoor
full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792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劲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ANGN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ANGN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ANGN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ANGNENG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792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3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3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37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热交换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前侧的室内空气进气口、室内新风排气口,和彼此对应设置在机壳后侧的室外新风进气口、室外空气排气口,其机壳对应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设置有隔板,把机壳内部分成左、右的热交换腔和排气腔,热交换腔上设置有与排气腔相通的热交换通道和旁通通道,室内空气进气口、室外新风进气口上分别设置有可切换通道的切换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切至旁通通道,使其具备旁通换气的功能,适合在春秋季节等,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情况下使用,有效延长热交换芯的使用寿命。其同时具有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换热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企业的推广。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热交换机。
背景技术
全热交换机分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同时交换室内外的空气。在交换的过程中利用全热交换芯,将室内的冷空气或者热空气与室外的空气做温度湿度交换,以达到室内新风进入室内时,与室内温度接近,以减少暖气机或者冷气机的工作负载。
如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407776于2010年2月17日公开了一种双向通风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其具有朝向室内侧的室内侧壁,以及朝向室外侧的室外侧壁,在外壳的室外侧壁上设置室内空气出风口和室外空气进风口,在外壳的室内侧壁上设置室外空气出风口和室内空气进风口;隔板,其固定在外壳内,将外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对称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及对称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室内空气出风口与室内空气进风口彼此相对,室外空气出风口与室外空气进风口彼此相对,室内空气出风口与室外空气出风口的形状、大小均实质相同,室内空气进风口与室外空气进风口的形状、大小均实质相同。
冬夏季节,室内外温差比较大,因此全热交换机的使用效果明显,但是在春秋季节,室内外温差小,因此在空气交换过程中,也就没有必要使用到热交换功能。为了延长热交换芯的使用寿命,需要在全热交换机内增加旁通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换热效果好、增加旁通功能使热交换芯使用寿命延长的全热交换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全热交换机,包括设置在机壳前侧的室内空气进气口、室内新风排气口,和彼此对应设置在机壳后侧的室外新风进气口、室外空气排气口,其结构特征是机壳对应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设置有隔板,把机壳内部分成左、右的热交换腔和排气腔,热交换腔上设置有与排气腔相通的热交换通道和旁通通道,室内空气进气口、室外新风进气口上分别设置有可切换通道的切换组件。
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旁通通道为上、下层结构,或者为左、右层结构。
所述热交换通道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芯,所述热交换芯为一组或以上。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叶片,其一端固定在热交换通道和旁通通道之间,另外一端通过同步电机上、下或左、右摆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闸片,其一侧设置有齿条,并通过同步电机上、下或左、右滑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挡片,其中部或侧部通过同步电机转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所述两个进气口上对应其叶片的摆动限位处、或闸片的滑动限位处、或挡片的转动限位处还设置有触点开关。
所述排气腔内设置有排气装置,其包括把排气腔分成上、下两层的电机固定板,和分别设置在排气腔上、下层的蜗壳,两个蜗壳分别与室内新风排气口、室外空气排气口连接;电机固定板中心部设置有双轴电机,其两端的电机轴与蜗壳内的叶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其热交换腔上设置有与排气腔相通的热交换通道和旁通通道,其两个进气口分别设置有可切换通道的切换组件,通过切至旁通通道,使其具备旁通换气的功能,适合在春秋季节等,室内外温差较小的情况下使用,有效延长热交换芯的使用寿命。其同时具有设计简单、结构合理、换热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适合企业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常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旁通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常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的旁通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再一实施例的常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再一实施例的旁通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4,本全热交换机,包括设置在机壳1前侧的室内空气进气口2、室内新风排气口3,和彼此对应设置在机壳1后侧的室外新风进气口4、室外空气排气口5,其机壳1对应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设置有隔板9,把机壳1内部分成左、右的热交换腔6和排气腔7,热交换腔6上设置有与排气腔7相通的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室内空气进气口2、室外新风进气口4上分别设置有可切换通道的切换组件。
本实施例的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为上、下层结构,上层为旁通通道6.2,下层为热交换通道6.1。也可根据需要设计为左、右层结构,此时,热交换通道6.1设置在热交换腔6的内侧,旁通通道6.2设置在热交换腔6的外侧并与排气腔7连通。热交换通道6.1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芯8,所述热交换芯8为一组或以上,本实施例热交换芯8为一组。
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叶片12,该叶片12为软性叶片,其一端固定在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之间,另外一端通过同步电机11上、下或左、右摆动遮挡而切换通道。其中,本实施例由于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为上、下层结构,因此叶片12为上、下摆动遮挡而切换通道。两个进气口上对应其叶片12的摆动限位处还设置有触点开关(图中无标号)。
排气腔7内设置有排气装置10,其包括把排气腔7分成上、下两层的电机固定板(图中无标号),和分别设置在排气腔7上、下层的蜗壳(图中无标号),两个蜗壳分别与室内新风排气口、室外空气排气口连接;电机固定板中心部设置有双轴电机(图中无标号),其两端的电机轴与蜗壳内的叶轮连接,以实现排气的功能。
本全热交换机有四个风口,分别为室内进气,室内送风,室外进气,室外排风。机体内分为热交换腔6和排气腔7。热交换腔6的热交换通道6.1放置热交换芯8,有助于室内外空气的热交换,其通过热交换芯8换热的常规换气功能的步骤为:叶片12在同步电机11的带动下,向上摆动,当叶片12摆动至限位处,即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打开和旁通通道6.2遮挡,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常规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3所示。
一般情况下,叶片12处于关闭旁通功能状态。旁通功能由同步电机11,叶片12和触点开关等元件控制。本全热交换机旁通换气功能的步骤为:当需要功能切换,同步电机11通电,带动叶片12向下摆动,当叶片12摆动至另一限位处,即另一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遮挡和旁通通道6.2打开,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旁通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4所示。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5、图6,本全热交换机,与第一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闸片13,闸片13为硬质板,其一侧设置有齿条13.1,并通过同步电机11上、下或左、右滑动遮挡而切换通道。其中,本实施例由于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为上、下层结构,因此闸片13为上、下摆动遮挡而切换通道。两个进气口上对应其闸片13的滑动限位处还设置有触点开关。
本全热交换机通过热交换芯8换热的常规换气功能的步骤为:闸片13在齿条13.1和同步电机11的带动下,向上滑动,当闸片13滑动至限位处,即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打开和旁通通道6.2遮挡,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常规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5所示。
一般情况下,闸片13处于关闭旁通功能状态。旁通功能由同步电机11,闸片13和触点开关等元件控制。本全热交换机旁通换气功能的步骤为:当需要功能切换,同步电机11通电,带动闸片13向下滑动,当闸片13滑动至另一限位处,即另一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遮挡和旁通通道6.2打开,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旁通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6所示。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7、图8,本全热交换机,与第一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挡片14,其中部或侧部通过同步电机11转动遮挡而切换通道。两个进气口上对应其挡片14的转动限位处还设置有触点开关。
本全热交换机通过热交换芯8换热的常规换气功能的步骤为:挡片14在同步电机11的带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当挡片14转动至限位处,即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打开和旁通通道6.2遮挡,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常规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7所示。
一般情况下,挡片14处于关闭旁通功能状态。旁通功能由同步电机11,挡片14和触点开关等元件控制。本全热交换机旁通换气功能的步骤为:当需要功能切换,同步电机11通电,带动挡片1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当挡片14转动至另一限位处,即另一止动部分,热交换通道6.1遮挡和旁通通道6.2打开,并触发触点开关,同步电机11断电,此时旁通换气的功能开启,如图8所示。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Claims (8)

1.一种全热交换机,包括设置在机壳(1)前侧的室内空气进气口(2)、室内新风排气口(3),和彼此对应设置在机壳(1)后侧的室外新风进气口(4)、室外空气排气口(5),其特征是机壳(1)对应两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设置有隔板(9),把机壳(1)内部分成左、右的热交换腔(6)和排气腔(7),热交换腔(6)上设置有与排气腔(7)相通的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室内空气进气口(2)、室外新风进气口(4)上分别设置有可切换通道的切换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为上、下层结构,或者为左、右层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通道(6.1)内部设置有热交换芯(8),所述热交换芯(8)为一组或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叶片(12),其一端固定在热交换通道(6.1)和旁通通道(6.2)之间,另外一端通过同步电机(11)上、下或左、右摆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闸片(13),其一侧设置有齿条(13.1),并通过同步电机(11)上、下或左、右滑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进气口上的挡片(14),其中部或侧部通过同步电机(11)转动遮挡而切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进气口上对应其叶片(12)的摆动限位处、或闸片(13)的滑动限位处、或挡片(14)的转动限位处还设置有触点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机,其特征是所述排气腔(7)内设置有排气装置(10),其包括把排气腔(7)分成上、下两层的电机固定板,和分别设置在排气腔(7)上、下层的蜗壳,两个蜗壳分别与室内新风排气口、室外空气排气口连接;电机固定板中心部设置有双轴电机,其两端的电机轴与蜗壳内的叶轮连接。
CN2011203792095U 2011-09-28 2011-09-28 全热交换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3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92095U CN202303759U (zh) 2011-09-28 2011-09-28 全热交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92095U CN202303759U (zh) 2011-09-28 2011-09-28 全热交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3759U true CN202303759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7920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3759U (zh) 2011-09-28 2011-09-28 全热交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375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601A (zh) * 2014-06-24 2016-02-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106016564A (zh) * 2016-07-0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设备
CN107014025A (zh) * 2015-12-23 2017-08-04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07152744A (zh) * 2016-03-03 2017-09-12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CN112556060A (zh) * 2020-12-14 2021-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3601A (zh) * 2014-06-24 2016-02-17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105333601B (zh) * 2014-06-24 2018-06-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107014025A (zh) * 2015-12-23 2017-08-04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兼具旁通及再循环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07152744A (zh) * 2016-03-03 2017-09-12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CN107152744B (zh) * 2016-03-03 2020-05-05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换气装置
CN106016564A (zh) * 2016-07-01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气设备
CN112556060A (zh) * 2020-12-14 2021-03-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03759U (zh) 全热交换机
CN216132008U (zh) 用于调湿的装置
CN101701739B (zh) 具有除霜与旁通送风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CN201827978U (zh) 节能型恒温恒湿净化组合式空调机组
WO2014180279A1 (zh) 摆芯式换气机
CN203977624U (zh) 一种新型通风吸湿保温墙体构造
CN204115105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1170647Y (zh) 带旁通的新型能量回收新风换气机
CN204231852U (zh) 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
CN201407772Y (zh) 新型新风换气机
CN104394676A (zh) 一体式散热节能室外机柜及其节能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104378959A (zh) 应用于室外机柜的散热节能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231853U (zh) 一种应用于室外机柜的散热节能循环系统
CN201636816U (zh) 大功率led冷却风道
WO2010083643A1 (zh) 节能换气装置
CN204313447U (zh) 新风换气机
CN2921661Y (zh) 上下出风空调器
CN214038747U (zh)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
CN106765729B (zh) 一种带有新风及空气净化器的环保窗子
CN201615715U (zh) 一种垂直结构的隔离式逆流空气换热装置
CN201429163Y (zh) 新型新风换气机
CN101509686B (zh) 具有旁通除霜功能的空气与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
CN203964275U (zh) 叉流带旁通全热交换器
CN208720434U (zh) 一种坎墙换气耦合窗户系统
CN201215365Y (zh) 应用相变材料的机房通风节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eng Jinming

Inventor before: Deng Jinm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