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3591U - 一种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3591U
CN202303591U CN2011203788511U CN201120378851U CN202303591U CN 202303591 U CN202303591 U CN 202303591U CN 2011203788511 U CN2011203788511 U CN 2011203788511U CN 201120378851 U CN201120378851 U CN 201120378851U CN 202303591 U CN202303591 U CN 2023035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water
water inlet
radiato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788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788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35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35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35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还包括分配器、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和与所述进水分管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其中: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单元和出水分配单元,所述进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所述出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一端与进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个暖气片相连;每一出水分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个暖气片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供暖系统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不设置接头和分支管道,减少了漏水隐患,由于管径一致,方便了保温封装,且使得安装施工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供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供暖系统通常由锅炉、暖气管道和暖气片等组成,锅炉的水通过暖气管道传输至暖气片,暖气片散热,从而起到给室内供暖的作用。
在现有的供暖系统中,锅炉分别连接用于出水和进水的两个暖气主管道,暖气主管道进入室内时,由于室内暖气片通常包括多组,为了能够与多组暖气片连接,暖气主管道采用三通接头的方式将暖气主管道进行分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分支管道,分支管道再与暖气片相连,从而使得锅炉水箱中的水能够到达暖气片。
参见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锅炉100、暖气片200,暖气管道通过三通接头300进行分支,结合图1所示,当暖气片数量较多时,从三通接头300出来的分支通道,也需要再次进行分支,再次分支出的分支管道,也可能需要通过三通接头300进行分支,从而导致接头太多,且在分支处,三通接头300的管径大于管道的管径。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有的供暖系统,一方面由于接头太多,而接头处很容易导致漏水,从而增加了漏水隐患;另一方面由于管径不一致,使得开槽深度增加,安装不便利,且不利于保温封装,使得保温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暖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供暖系统容易漏水,且安装不便利,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还包括分配器、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和与所述进水分管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其中:
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单元和出水分配单元,所述进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所述出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
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暖气片相连;每一出水分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暖气片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分配单元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管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进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
所述出水分配单元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分管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出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
优选地,所述分配器为水力分配器,所述水力分配器通过控制水流量使得进入每一进水分管的水流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进水分管的数量和出水分管的数量与暖气片数量相同;每一暖气片只与一进水分管和一出水分管相连。
优选地,所述进水分管的管径和出水分管的管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进水分配单元与第一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体。
优选地,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与进水分配单元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体,所述每一出水分管与出水分配单元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出水阀体。
优选地,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控制阀体,所述每一出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控制阀体。
优选地,所述进水分管和所述出水分管为盘管。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装配箱,所述分配器位于装配箱中,所述装配箱安装在墙壁内。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还包括分配器、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和与所述进水分管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锅炉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分配器相连,分配器连接多个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分别与暖气片相连,从而避免由于管道分支导致接头太多,容易漏水的问题,且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的管径均一致,使得安装便利,同时避免了管径不一致导致的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还包括分配器、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和与所述进水分管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锅炉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分配器相连,分配器连接多个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分别与暖气片相连,避免由于管道分支,使得接头太多而导致容易漏水的问题,且每一进水分管管径一致,每一出水分管的管径一致,使得安装便利,同时避免了管径不一致导致的保温效果较差的问题。
参见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暖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所述供暖系统可以包括锅炉101、暖气片102、第一管道103和第二管道104,所述供暖系统还可以包括分配器105、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106和与所述进水分管106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107,其中:
所述分配器107包括进水分配单元108和出水分配单元109,所述进水分配单元108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03与所述锅炉101相连,所述出水分配单元109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04与所述锅炉101相连。也即第一管道103一端与锅炉101的相连,另一端与进水分配单元108相连;第二管道104一端与锅炉101相连,另一端与出水分配单元109相连。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03和第二管道104可以实现了锅炉中水的循环。
所述每一进水分管106一端与进水分配单元108相连,另一端与一个暖气片102相连;每一出水分管107一端与所述出水分配单元109相连,另一端与一个暖气片102相连。其中,每一暖气片102只与一个进水分管106和一个出水分管107相连,进水分管106的数量和出水分管107的数量与暖气片102的数量相同。进水分管106另一端与暖气片102的进水口相连,出水分管107的另一端与暖气片102的出水口相连。
其中,所述进水分管106和出水分管107的管径也相同。
锅炉中的水经过第一管道流入分配器的进水分配单元中,通过进水分配单元流入进水分管中,进水分管直达暖气片,与暖气片相连,其中间不设置分支和接头,水流经过暖气片回流至出水分管中,由于出水分管中间也不设置分支和接头,水流直接流回分配器中的出水分配单元中,通过与出水分配单元连接的第二管道回流至锅炉中,由于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都是直达暖气片,中间不设置分支和接头管道,因此避免了漏水问题。
现有的供暖系统,由于暖气主管道需要进行分支才能实现连接多个暖气片,接头处除了容易导致漏水外,且由于接头处管道口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管道内保温层的型号也不一致,影响了保温封装效果,从而使得保温效果较差,且由于管道口径不一致,增加了开槽深度,加大了施工难度。而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分管的管径均一致,出水分管的管径也一致,另外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的管径也相同,从而使得管道内的保温层型号一致,有利于保温封装,提高了保温效果。另外管径一致使得安装工序简单,且还减少了开槽的深度,因此使得施工便利,同时也避免了选用不同口径的管道和保温材料,造成的材料浪费问题。
本实施例,通过分配器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再由分配器连接多个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直接与暖气片相连,管道中间不设置分支和接头,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都是独立的,因此,避免了接头处容易漏水的问题,减少了漏水隐患。
其中,所述进水分配单元108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管106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进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所述出水分配单元109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分管107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出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107。
所述进水分支接口的口径与所述进水分管的口径相匹配,出水分支接口的口径与所述进水分管的口径相匹配。
其中,所述分配器105可以为水力分配器,通过控制水力分配器可使得进入每一进水分管的水量相同。所述水力分配器通过水力分配单元,可以自动控制流入进水分管的流量,保证,进入每一进水分管的水流量相同。
为了方便整体维修,所述第一管道103与进水分配单元108连接处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阀体,通过控制第一阀体,可以实现供暖系统的断流,从而方便维修。当然,所述第一阀体还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103上,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管道103与锅炉的连接处。另外,所述第二管道104与出水分配单元109连接处也可以设置第二阀体。
所述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具体为可以实现开启和关闭的阀门。
其中,所述每一进水分管106与进水分配单元108连接处可以设置进水阀体,所述进水阀体具体可以设置在进水分支接口和进水分管的连接处,因此也可以通过控制进水阀体,控制流入每一进入分管的水流量。每一出水分管107与出水分配单元108连接处也可以设置出水阀体,所述出水阀体具体可以设置在出水分支接口和出水分管的连接处。因此通过控制进水阀体和出水阀体,可以实现对某一暖气片的断流,以实现对暖气片以及与该暖气片连接的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的维修和保养等。所述进水阀体和出水阀体为可以实现开启和关闭的阀门。
另外,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可以设置进水控制阀体,每一出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可以设置出水控制阀体,所述进水控制阀体具体可设置在暖气片的进水口处,所述出水控制阀体具体可设置在暖气片的出水口处,所述进水控制阀体和出水控制阀体具体为可以实现开启和关闭的阀门。
进水分管106和所述出水分管107为盘管。所述盘管一般为50米内无接头的管材,因此可实现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直达至暖气片。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装配箱,分配器位于装配箱中,所述装配箱安装在墙壁内。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供暖系统可以应用于个人家庭供暖,也可以应用于集体供暖中,与锅炉连接的分配器可安装在室内的墙壁内,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直接与室内暖气片相连。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示意图。图3示出了锅炉101、暖气片102、分配器105以及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由图3可知,通过分配器105使得每一进水分管和每一出水分管均直接与暖气片相连,暖气片分别只连接一个进水分管和一个出水分管,且进水分管和出水分管中间不设置接头和分支管道,减少了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配器、多个管径相同的进水分管和与所述进水分管相等数量个管径相同的出水分管,其中:
所述分配器包括进水分配单元和出水分配单元,所述进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所述出水分配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锅炉相连;
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一端与所述进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暖气片相连;每一出水分管一端与所述出水分配单元相连,另一端与一暖气片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配单元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管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进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
所述出水分配单元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分管数量相同的进水分支接口,并通过所述出水分支接口连接所述进水分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为水力分配器,所述水力分配器通过控制水流量使得进入每一进水分管的水流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管的数量和出水分管的数量与暖气片数量相同;每一暖气片只与一进水分管和一出水分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管的管径和出水分管的管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配单元与第一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与进水分配单元连接处分别设置有进水阀体,所述每一出水分管与出水分配单元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出水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进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设置有进水控制阀体,所述每一出水分管与暖气片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控制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管和所述出水分管为盘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装配箱,所述分配器位于装配箱中,所述装配箱安装在墙壁内。
CN2011203788511U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供暖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35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88511U CN202303591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供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788511U CN202303591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供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3591U true CN202303591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2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7885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03591U (zh) 2011-09-29 2011-09-29 一种供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35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8354A (zh) * 2021-04-27 2021-07-13 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供热管网的三通补偿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08354A (zh) * 2021-04-27 2021-07-13 中冶西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供热管网的三通补偿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6685B (zh)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101782293A (zh) 地源热泵多层次分集水器及其串并联地埋管技术
CN204880477U (zh) 利用地埋管地源热泵耦合阶梯电价蓄能装置的空调系统
CN202350161U (zh) 一种家居地暖系统
CN202303591U (zh) 一种供暖系统
CN103994487B (zh)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207379101U (zh) 一种无菌承压型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3442936U (zh) 毛细管网供暖系统
CN205860192U (zh) 模块集成系统采暖热水炉
CN204962923U (zh) 一种采用节能混供机组的采暖系统
CN105698248A (zh) 互补式的暖气供热系统
CN206113106U (zh) 一种无需回水即开即热的中央供水系统
CN201779748U (zh) 节能式采暖集水分水器
CN216108795U (zh) 一种房屋给水系统
CN206269209U (zh) 一种智能温度监控的供热系统
CN220269499U (zh) 具有水量水温补偿功能的给水系统
CN205136912U (zh) 联排弯头结构
CN210196734U (zh) 一种分层并联给水分水器
CN205957273U (zh) 楼宇式吸收式换热站
CN204254710U (zh)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205119913U (zh) 一种高压分液系统
CN210070037U (zh) 一种供热系统热量调度装置
CN212961838U (zh) 一种水暖装置
CN204254711U (zh)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217441767U (zh) 一种单管并联式供暖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