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7190U -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 Google Patents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757190U
CN202757190U CN 201220010645 CN201220010645U CN202757190U CN 202757190 U CN202757190 U CN 202757190U CN 201220010645 CN201220010645 CN 201220010645 CN 201220010645 U CN201220010645 U CN 201220010645U CN 202757190 U CN202757190 U CN 202757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delivery port
pipeline
hydraulic module
heat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0106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晨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0106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757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757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75719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该水力模块包括箱体,箱体设置五对进出水口,进出水在箱体内部通过相应水管进行连通,操作时只需将水管连接到箱体表面对应的进出水口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些模块预先组装到一箱体内部,然后在箱体上设置有相应的接水口,使用时只需将水管连接对应的接水口即可,使用方便灵活。

Description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集装式组合箱体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地热能源的开发,地暖设备不断的被应用到住宅等室内场所中来,目前在设计地暖设备的时候,需要铺设大量的管路,工程设计比较麻烦,而且,一旦管路设计完毕,就不易再进行变换各个部件的位置,用起来比较单一,不灵活。
若能提供一种集装式组合箱体,将一些主要模块(如控制箱、水箱、水泵组件、过滤器、定压膨胀罐、自动补水阀、安全阀、排气阀、排污阀、闸阀、压力温度一体表、流量开关、止回阀等)组合集装到一个箱体之内,然后在箱体上设置相应的水管接口,使用时,只需将水管接到箱体上对应的接口上,那么,在使用的空间和灵活性上就能大大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先组装在一箱体内,使用时只需接上相应水管,省时方便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用以和主机箱、空调系统和地埋管配合使用,该水力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三进水口,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第二表面设置有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四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进水口和第五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出水口和第五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在箱体内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上沿第二进水口向第四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流量开关、止回阀、循环水泵、排污阀、过滤器、定压膨胀罐和自动补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管道上沿第三进水口向第五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排污阀、第二过滤器和第二自动补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管道上沿第三出水口向第五出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流量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部包括一热水箱,所述热水箱通过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分别和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排污阀,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些模块预先组装到一箱体内部,然后在箱体上设置有相应的接水口,使用时只需将水管连接对应的接水口即可,使用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如图1和2),用以和主机箱、空调系统和地埋管配合使用,该水力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第一表面1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2,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和第三进水口13,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和第三出水口16,第二表面设置有第四进水口21、第四出水口22、第五进水口23和第五出水口24,第二进水口和第四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3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4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进水口和第五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5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出水口和第五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6在箱体内部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上沿第二进水口向第四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流量开关31、止回阀32、循环水泵33、排污阀34、过滤器35、定压膨胀罐36和自动补水阀37。 所述第三管道上沿第三进水口向第五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排污阀51、第二过滤器52和第二自动补水阀53。所述第四管道上沿第三出水口向第五出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止回阀61和第二流量开关62。所述箱体内部包括一热水箱7,所述热水箱通过第五管道8和第六管道9分别和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排污阀81,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91。
本实施方式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将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四进水口、第四出水口、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主机箱的对应接口连接;
b.将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地埋管的对应接口连接;
c.将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空调系统对应接口连接。
完成所述步骤a、b和c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d.在循环水泵作用下,地埋管内的水被抽上来,沿水管进入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进入主机箱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二管道回到地埋管构成循环;
e.在进行步骤d的同时,主机箱内通过换热的热水被送至第五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进入空调系统,再通过第四管道回到主机箱构成空调侧循环;
f.在进行步骤d和e的同时,主机箱内通过热回收的水经过第一出水口被送至热水箱,冷水通过第一进水口被送至主机箱进行热回收构成热回收循环。
该操作方法还能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a1.将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主机箱的对应接口连接;
b1.将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地埋管的对应接口连接;
c1.将第五进水口和第五出水口分别连接上水管并且和空调系统对应接口连接。
完成所述步骤a1、b1和c1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d1.在循环水泵作用下,地埋管内的水被抽上来,沿水管进入第四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进入主机箱进行换热,换热完成后通过第二管道回到地埋管构成循环;
e1.在进行步骤d的同时,主机箱内通过换热的热水被送至第三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进入空调系统,再通过第四管道回到主机箱构成空调侧循环;
f1.在进行步骤d和e的同时,主机箱内通过热回收的水经过第一出水口被送至热水箱,冷水通过第一进水口被送至主机箱进行热回收构成热回收循环。
本实施方式通过将一些模块预先组装到一箱体内部,然后在箱体上设置有相应的接水口,使用时只需将水管连接对应的接水口即可,使用方便灵活。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6)

1.一种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用以和主机箱、空调系统和地埋管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该水力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包括第一表面(1)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2),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1)、第二进水口(12)和第三进水口(13),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和第三出水口(16),第二表面设置有第四进水口(21)、第四出水口(22)、第五进水口(23)和第五出水口(24),第二进水口和第四进水口通过第一管道(3)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二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通过第二管道(4)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进水口和第五进水口通过第三管道(5)在箱体内部连接,第三出水口和第五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6)在箱体内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沿第二进水口向第四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流量开关(31)、止回阀(32)、循环水泵(33)、排污阀(34)、过滤器(35)、定压膨胀罐(36)和自动补水阀(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沿第三进水口向第五进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排污阀(51)、第二过滤器(52)和第二自动补水阀(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上沿第三出水口向第五出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止回阀(61)和第二流量开关(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包括一热水箱(7),所述热水箱通过第五管道(8)和第六管道(9)分别和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排污阀(81),第六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止回阀(91)。
CN 201220010645 2012-01-11 2012-01-11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7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10645 CN202757190U (zh) 2012-01-11 2012-01-11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010645 CN202757190U (zh) 2012-01-11 2012-01-11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757190U true CN202757190U (zh) 2013-02-27

Family

ID=4773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01064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7190U (zh) 2012-01-11 2012-01-11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7571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6739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江苏心日源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CN111623564A (zh) * 2020-02-20 2020-09-04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腔体水力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6739A (zh) * 2012-01-11 2013-07-17 江苏心日源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CN111623564A (zh) * 2020-02-20 2020-09-04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腔体水力模块
CN111623564B (zh) * 2020-02-20 2021-08-24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腔体水力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585B (zh) 适合低温气候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系统
CN102654097B (zh) 工业循环水余压智能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017241A (zh) 一种煤田矿井水力发电与换热系统
CN202757190U (zh)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
CN103994487A (zh)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203810530U (zh) 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3584578U (zh) 一种燃机防冰冻装置的循环加热系统
CN202092321U (zh) 无水箱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
CN201866829U (zh) 一种换热站系统
CN103206739A (zh) 地源热泵机组专用水力模块及其操作方法
CN203797784U (zh) 地源热泵用水力模块控制装置
CN203656462U (zh) 一种利用采暖热水的管道伴热系统
CN205300033U (zh) 一种新型的蓄能供能区域能源系统
CN201779748U (zh) 节能式采暖集水分水器
CN203053069U (zh) 一种气液混合换热的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3657043U (zh) 多站多排带旁通回路的无末端集成集中供热网络
CN108204625A (zh) 太阳能空气能地热管道排空防冻系统
CN204254710U (zh) 一种多热源单管余热利用供热系统
CN203940640U (zh) 住宅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03657042U (zh) 双站单回路串联环形循环集中供热网络
CN208382602U (zh) 一种双u型地下垂直换热系统
CN202598956U (zh) 家用再生能热泵设备
CN203595166U (zh) 一种换热机组
CN204254711U (zh) 一种长输单管分布式混合供热系统
CN203657046U (zh) 多站多排无末端集成集中供热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ew eco building A16F, 18 industrial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ew eco building A16F, 18 industrial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Xinriyua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