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03405U -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03405U
CN202303405U CN2011203472434U CN201120347243U CN202303405U CN 202303405 U CN202303405 U CN 202303405U CN 2011203472434 U CN2011203472434 U CN 2011203472434U CN 201120347243 U CN201120347243 U CN 201120347243U CN 202303405 U CN202303405 U CN 202303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heater
waste
burners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472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树丹
张铁峰
周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HEZO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HEZO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HEZO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HEZO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472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03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03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0340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其包括:炉体以及在炉体上由炉体前端至尾部依次设置的燃烧空气进口管道、高炔烃燃烧器、主燃料燃烧器、有机废液燃烧器、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及冷空气进口管道;其中炉体具有一炉体外壳,并在炉体外壳内设有炉体保温衬里,而在炉体保温衬里与炉体外壳之间形成空气夹套;所述的高炔烃燃烧器、主燃料燃烧器、有机废液燃烧器及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分别贯穿炉体而伸入炉膛内;冷空气进口管道的一端为冷空气进口,另一端与空气夹套连通;燃烧空气进口管道为倒L形管道,其一端与空气夹套连通,并且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还依次与高炔烃燃烧器、主燃料燃烧器及有机废液燃烧器相连,提供燃烧所需的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工工业用的新型卧式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尤其在化工和石油炼制领域,各种生产系统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日益增多,这些工业“三废”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由于化工工业生产中的排放物具有成分复杂、有毒性和腐蚀性、并且数量巨大的特点。因此很难使用简单的物化方法,甚至是生物化学方法将其处理干净。传统的处理工业“三废”的工艺方法有机械法、吸附法、化学反应法、化学生物法和高温焚烧法。人们按照处理废物的工艺来源和物料组成不同,结合自身的生产条件选用适合自己企业的处理方法。
在众多方法中,使用焚烧的方法以其在高温下使这些废物迅速氧化、分解,并且所产生的烟气经处理合格后就可以排放,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等优势倍受业内重视。因为高温焚烧法能够比较彻底地将废物中的有害成分除去,使有害成分在氧化燃烧中转化为无害物质,并随着烟气排掉,因此被广泛应用;同时高温焚烧法的工艺系统相对简单,设备投资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焚烧炉逐渐成为了化工企业处理“三废”的首选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卧式焚烧炉,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用于专门处理来自乙炔工厂的炭黑浆、含有机物的废水、有机废液和高炔烃这四种废液、废气,使这四种压力、流量不同的废液、废气通过同一焚烧炉,在900-1000℃的高温环境下完全燃烧,并使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带省煤器的废热锅炉放出热量后,温度下降到小于200℃从烟囱排放出,而由废热锅炉吸收高温烟气排放的热量可产生压力为2.4MPa的饱和蒸汽用于企业的其他生产需要,从而更加适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实现的废液焚烧能力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其包括:一炉体以及在该炉体上由该炉体的前端至该炉体的尾部依次设置的燃烧空气进口管道、高炔烃燃烧器、主燃料燃烧器、有机废液燃烧器、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及冷空气进口管道;其中,该炉体具有一炉体外壳,在该炉体外壳内设置有一层炉体保温衬里,而在该炉体保温衬里与该炉体外壳之间形成一空气夹套;该高炔烃燃烧器、该主燃料燃烧器、该有机废液燃烧器及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是贯穿该炉体外壳、该空气夹套及该炉体保温衬里而伸入该炉体的炉膛内;该冷空气进口管道的一端为一冷空气进口,另一端与该空气夹套连通;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为一倒L形管道,其一端与该空气夹套连通,另一端为一空气放空口,并且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还依次与该高炔烃燃烧器、该主燃料燃烧器及该有机废液燃烧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中在该高炔烃燃烧器上设置有一高炔烃入口,与一高炔烃输送管道相连;在该主燃料燃烧器上设置有一主燃料入口,与一主燃料输送管道相连;并且在该高炔烃燃烧器上和该主燃料燃烧器上还设置有一冷却风进口、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中所述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为一机械雾化型燃烧器,在该有机废液燃烧器上设置有一有机废液入口和一冷却风入口,其中该有机废液入口是与一个有氮气密封的有机废液罐通过一有机废液输送管道相连;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为一压缩空气雾化型燃烧器,在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上设置有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是与一炭黑浆罐通过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输送管道相连。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该炉体的尾部是与一废热锅炉水平相连,并且在该焚烧炉与该废热锅炉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引流装置。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中该焚烧炉与该废热锅炉是通过预留坡口焊接成为一体;该引流装置是由多个一端具有喇叭状开口的陶瓷套管的另一端伸入一管板构成,其中该管板是固定于该焚烧炉炉体的尾部,所述的多个陶瓷套管的另一端是穿过该管板而与该废热锅炉的一换热管束相连接。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该焚烧炉炉体的尾部还设置有一个防止炉膛超压的安全阀、一个检修人孔、若干个热电偶温度计和若干个压力计接头;并且在该炉体的前端也设置有一个检修人孔。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该炉体上分别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其中的一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一个主燃料燃烧器是分别水平的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个高炔烃燃烧器和另一个主燃料燃烧器是分别对称地水平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并且所述的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都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该炉体上对称的设置有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其中的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是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是对称地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而每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都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有机废液燃烧器,并且所述的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的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的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都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在该炉体的中部并排的水平设置有三个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
前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该炉体上还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设置于所述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与该冷空气进口管道之间,并且分别贯穿该炉体外壳、该空气夹套及该炉体保温衬里而伸入该炉体的炉膛内;其中的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水平的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对称地水平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并且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都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同时在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上还都分别设有一辅助燃料进口、一冷却风进口、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可以用于专门处理来自乙炔工厂的炭黑浆、含有机物的废水、有机废液和高炔烃这四种废液、废气,使这四种压力、流量不同的废液、废气通过同一焚烧炉,在900-1000℃的高温环境下完全燃烧,并使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带省煤器的废热锅炉放出热量后,温度下降到小于200℃而从烟囱排放出,而废热锅炉吸收的高温烟气排放的热量可产生的2.4MPa饱和蒸汽用于企业的其他生产需要,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一体配置的废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D-D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可以用于专门处理来自乙炔工厂的炭黑浆、含有机物的废水、有机废液和高炔烃这四种废液、废气,使这四种压力、流量不同的废液、废气在同一个焚烧炉内完成焚烧处理。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主要由炉体1以及在炉体1上由炉体1的前端至炉体1的尾部依次设置的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高炔烃燃烧器3、主燃料燃烧器4、有机废液燃烧器5、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及冷空气进口管道7构成。
其中,炉体1具有一炉体外壳8,在炉体外壳8内设置有一层炉体保温衬里9,而在炉体保温衬里9与炉体外壳8之间形成一空气夹套10。高炔烃燃烧器3、主燃料燃烧器4、有机废液燃烧器5及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是贯穿炉体外壳8、空气夹套10及炉体保温衬里9而伸入炉体1的炉膛11内。冷空气进口管道7的一端为一冷空气进口12,另一端与空气夹套10连通。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为一倒L形管道,其一端与空气夹套10连通,另一端为一空气放空口13,并且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还依次与高炔烃燃烧器3、主燃料燃烧器4及有机废液燃烧器5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管道的布局及空气夹套10的设置使冷空气进口管道7与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通过空气夹套10所形成的环形气体通道连通,从而使用于助燃的外界空气能够从冷空气进口12经冷空气进口管道7进入空气夹套10,并且再通过空气夹套10后进入到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内,由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依次向高炔烃燃烧器3、主燃料燃烧器4和有机废液燃烧器5提供助燃的空气,而过剩的助燃空气会从空气放空口13放空。其不但实现了同时向多个燃烧器提供助燃的空气,还使外界的冷空气在通过空气夹套10的过程中吸收炉膛11的热量而升温,降低了炉体1的温度,同时提高了进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内的助燃空气的温度,有益于焚烧炉的余热回收与利用。
再请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高炔烃燃烧器3上设置有一高炔烃入口14,该高炔烃入口14是与一高炔烃输送管道相连(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主燃料燃烧器4上设置有一主燃料入口15,该主燃料入口15是与一主燃料输送管道相连(未图示)。同时在高炔烃燃烧器3上和主燃料燃烧器4上还设置有一冷却风进口16、一冷却水入口17和一冷却水出口18,以通过该冷却水入口17和该冷却水出口18实现冷却水循环,确保燃烧器本体的温度不至于太高,保正燃烧器正常使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主燃料可以为天然气,并且点火、烘炉、以及长明灯同样使用天然气。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废液燃烧器5为一机械雾化型燃烧器,在该有机废液燃烧器5上设置有一有机废液入口19和一冷却风进口16。其中该有机废液入口19是与一个有氮气密封的有机废液罐(由于有些有机废液具有挥发性,或毒性,因此需要做密封处理)通过一有机废液输送管道相连(未图示)。本实用新型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为空气雾化型燃烧器,在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上设置有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20,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20是与一炭黑浆罐通过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输送管道相连(未图示)。本实用新型由于有机废液燃烧器5是采用机械雾化型燃烧器,而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是采用压缩空气雾化型燃烧器,使其分别通过采用易于得到的机械雾化和压缩空气雾化实现了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因此避免了采用传统的蒸汽雾化的燃烧器对资源造成的浪费,和设备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使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适用于一些无法提供生产蒸汽的企业。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的高炔烃燃烧器3、主燃料燃烧器4、机废液燃烧器5及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符合本实用新型使用要求的多种气体燃烧器、多种机械雾化型燃烧器及多种压缩空气雾化型燃烧器来实现,故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在的炉体1上分别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高炔烃燃烧器3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4,其中的一个高炔烃燃烧器3和一个主燃料燃烧器4是分别水平的设置于炉体1一侧的上部,而另一个高炔烃燃烧器3和另一个主燃料燃烧器4是分别对称地水平设置于炉体1另一侧的下部。并且这两个高炔烃燃烧器3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4的喷射嘴21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炉膛11的内壁相切,以使用于燃烧的气体自炉膛11的切向喷入炉膛11内进行燃烧。而所述的两个高炔烃燃烧器3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4还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22与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相连,使通过空气夹套10升温后的助燃空气进入燃烧器内与燃烧器内的高炔烃或主燃料混均。同时,在炉体1还上对称的设置有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5,其中的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5是设置于炉体1一侧的上部,另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5是对称地设置于炉体1另一侧的下部,而每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5中都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有机废液燃烧器5。并且这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5中的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5的喷射嘴21的喷射方向都与炉膛11的内壁相切,而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也都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22与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2,从而使通过空气夹套10升温后的助燃空气进入燃烧器内与有机废液混合,并经机械雾化后自炉膛11的切向喷入炉膛11内进行燃烧。另外,在炉体1的中部还并排的水平设置有三个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使进入燃烧器内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经压缩空气雾化后由喷射嘴21喷入炉膛11内进行燃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将四种压力、流量不同的废液、废气在一台焚烧炉内实现完全燃烧,以达到对这些废液、废气进行焚烧处理的目的。其具体的工艺流程描述如下:首先将炭黑浆(70℃,0.8MPa,流量12500Kg/h)和含有有机成分的废水(35℃,0.1MPa,流量633-760Kg/h)通过各自的输送管道输送至炭黑浆罐中,其中有机废水为间断输送。在经过充分混合后,将混合后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通过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输送管道送入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并使其由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20进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内经雾化后进行焚烧。有机废液(40-46℃,流量1150-2500Kg/h)则是由有氮气密封的有机废液罐经有机废液泵混合后通过有机废液输送管道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有机废液燃烧器5,并由机废液燃烧器5的有机废液入口19进入机废液燃烧器5内经机械雾化后进行焚烧。而高炔烃(40℃,0.03KPa,流量410-500m3/h)则是直接通过高炔烃输送管道被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高炔烃燃烧器3,并由高炔烃燃烧器3的高炔烃入口14进入高炔烃燃烧器3内,使其依据由冷却风入口16提供的一定量的配风按照比例与助燃的空气混合后直接进行焚烧。由于炔烃燃点低,因此不需要雾化,即可以直接燃烧。另外,在高炔烃燃烧器3处还配备有阻火器和回火器(图未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高危险的炔烃气体配备阻火器、回火器,及严格控制配风量和高炔烃的流量,以及对于有机废液罐设置氮气密封能够有效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请再参阅图1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在高炔烃、主燃料、有机废液、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的过程中有各种工况变化,可能存在热值不足的情况,此时将无法保证炉膛的焚烧温度。为了保证焚烧炉焚烧所需要的900-1000℃的高温,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还配设有补充燃料气体作为辅助燃料进行伴烧。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炉体1上还设置有辅助燃料燃烧器23。所述的补充燃料燃烧器23是设置于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6与冷空气进口管道7之间,并且贯穿炉体外壳8、空气夹套10及炉体保温衬里9而伸入炉体1的炉膛11内。请再参阅图6所示,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沿D-D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炉体1上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23,其中的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23是水平的设置于炉体1一侧的上部,而另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23是对称地水平设置于炉体1另一侧的下部。并且这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23的喷射嘴21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炉膛11的内壁相切,以使用于燃烧的气体自炉膛11的切向喷入炉膛11内进行燃烧。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23还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22与燃烧空气进口管道2相连,使通过空气夹套10升温后的助燃空气进入燃烧器内与燃烧器内的补充燃料混均。同时,在补充燃料燃烧器23上还设有一辅助燃料进口24、一冷却风进口16、一冷却水入口17和一冷却水出口18。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单台焚烧炉燃料气消耗量可以为:1000-1200Nm3/h,而其中燃料气的配风量与燃料气按照1∶6.5比例严格控制。
如图1及图2所示,图2是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一体配置的废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因此可以利用废热锅炉25对余热进行回收,使焚烧后的高温烟气经过废热锅炉25将余热进行利用,转化成为工厂生产需要的饱和蒸汽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焚烧炉的炉体1的尾部与一废热锅炉25水平相连。其中在该焚烧炉与废热锅炉25的连接处还设置一引流装置(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与废热锅炉25是通过预留坡口焊接成为一体。该引流装置是由多个一端具有喇叭状开口的陶瓷套管的另一端伸入一管板构成。其中该管板是固定于焚烧炉炉体1的尾部,而所述的多个陶瓷套管的另一端是穿过该管板而与废热锅炉25的一换热管束相连接,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从焚烧炉输出后直接进入废热锅炉25的换热管束中。由于废热锅炉25带有一省煤器26,废热锅炉25的给水首先是经过到省煤器26,使省煤器26中的水被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预热,然后送入至废热锅炉25的汽包27中。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利用了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和水在不同温位的换热效果,而且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坏。本实用新型新型卧式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在先后通过废热锅炉25和省煤器26放热后,温度下降到200℃以下,再经过引风机(未图示)送入烟囱排放。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炉体1的尾部还设置有一个防止炉膛11超压的安全阀28、一个检修人孔29、若干个热电偶温度计30和若干个压力计接头31,并且在炉体1的前端也设置有一个检修人孔29,以方便焚烧炉的生产操作和日常检修。本实用新型的废热锅炉25和省煤器26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符合本实用新型要求的多种废热锅炉和多种省煤器来实现,故其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本实用新型使废液、废气能够通过同一焚烧炉实现完全燃烧,其燃烧效率可以达到99.9%,焚烧去除率可以达到99.9%,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小于5%,同时废热锅炉的设计指标中污垢系数为0.0001M2hoc/kcal,其所产生的气体的压力为2.4MPa,排烟温度小于等于20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卧式焚烧炉的排放完全符合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工业炉窑执行的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其烟气排放达到了环保要求的GB18484-2001标准,故本实用新型的可以实现同时燃烧多种废液、废气的组成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炉体以及在该炉体上由该炉体的前端至该炉体的尾部依次设置的燃烧空气进口管道、高炔烃燃烧器、主燃料燃烧器、有机废液燃烧器、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及冷空气进口管道;其中,该炉体具有一炉体外壳,在该炉体外壳内设置有一层炉体保温衬里,而在该炉体保温衬里与该炉体外壳之间形成一空气夹套;该高炔烃燃烧器、该主燃料燃烧器、该有机废液燃烧器及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是贯穿该炉体外壳、该空气夹套及该炉体保温衬里而伸入该炉体的炉膛内;该冷空气进口管道的一端为一冷空气进口,另一端与该空气夹套连通;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为一倒L形管道,其一端与该空气夹套连通,另一端为一空气放空口,并且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还依次与该高炔烃燃烧器、该主燃料燃烧器及该有机废液燃烧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高炔烃燃烧器上设置有一高炔烃入口,与一高炔烃输送管道相连;在该主燃料燃烧器上设置有一主燃料入口,与一主燃料输送管道相连;并且在该高炔烃燃烧器上和该主燃料燃烧器上还设置有一冷却风进口、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为一机械雾化型燃烧器,在该有机废液燃烧器上设置有一有机废液入口和一冷却风入口,其中该有机废液入口是与一个有氮气密封的有机废液罐通过一有机废液输送管道相连;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为一压缩空气雾化型燃烧器,在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上设置有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该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入口是与一炭黑浆罐通过一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输送管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焚烧炉在该炉体的尾部是与一废热锅炉水平相连,并且在该焚烧炉与该废热锅炉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引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焚烧炉与该废热锅炉是通过预留坡口焊接成为一体;该引流装置是由多个一端具有喇叭状开口的陶瓷套管的另一端伸入一管板构成,其中该管板是固定于该焚烧炉炉体的尾部,所述的多个陶瓷套管的另一端是穿过该管板而与该废热锅炉的一换热管束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其中在该焚烧炉炉体的尾部还设置有一个防止炉膛超压的安全阀、一个检修人孔、若干个热电偶温度计和若干个压力计接头;并且在该炉体的前端也设置有一个检修人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该炉体上分别对称的设置有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其中的一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一个主燃料燃烧器是分别水平的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个高炔烃燃烧器和另一个主燃料燃烧器是分别对称地水平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并且所述的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个高炔烃燃烧器和两个主燃料燃烧器都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该炉体上对称的设置有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其中的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是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是对称地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而每一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都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有机废液燃烧器,并且所述的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的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组相同的有机废液燃烧器中的每一个有机废液燃烧器都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在该炉体的中部并排的水平设置有三个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卧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在该炉体上还对称的设置有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设置于所述的炭黑浆和有机废水混合物燃烧器与该冷空气进口管道之间,并且分别贯穿该炉体外壳、该空气夹套及该炉体保温衬里而伸入该炉体的炉膛内;其中的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水平的设置于该炉体一侧的上部,另一个补充燃料燃烧器是对称地水平设置于该炉体另一侧的下部,并且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的喷射嘴的喷射方向都分别与该炉膛的内壁相切,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都分别通过各自的燃烧空气进口与该燃烧空气进口管道相连,同时在所述的两个补充燃料燃烧器上还都分别设有一辅助燃料进口、一冷却风进口、一冷却水入口和一冷却水出口。
CN2011203472434U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03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72434U CN202303405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472434U CN202303405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03405U true CN202303405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7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47243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03405U (zh) 2011-09-13 2011-09-13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034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5587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再生废气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5587A (zh) * 2018-03-29 2018-07-20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橡胶再生废气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0222U (zh) 垃圾环保高效热解装置
CN100507366C (zh) 丙烯腈生产废液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02944018A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及其余热发电系统
CN102635865A (zh) 污泥干化焚烧集成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106215664A (zh) 危废焚烧系统烟气组合脱硝方法及装置
CN104676607A (zh) 一种有机废气废液无害化的焚烧-热媒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284467A (zh) 等离子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651069A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烘干系统
CN202581347U (zh) 污泥干化焚烧集成处理系统
CN203571765U (zh) 一种有机废气废液无害化的焚烧-热媒处理系统
CN106439857B (zh) 一种并联窑炉危险废物焚烧工艺
CN202303405U (zh) 一种新型卧式焚烧炉
CN202032592U (zh) 一种火炬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104501172A (zh) 一种有机固废气化处理装置
CN104214782A (zh) 一种垃圾处理回转窑系统
CN104003385B (zh) 斯列普活化炉能量梯级利用节能装置及方法应用
CN204022755U (zh) 带发电设备的垃圾处理装置
CN102798129A (zh) 一种低补燃量烟气等速分级反应高效热氧化炉
CN202938340U (zh) 废气燃烧装置
CN203718728U (zh) 热能转换装置
CN106629631A (zh) 一种富氧助燃的废硫酸裂解系统及工艺
CN206768044U (zh) 一种粉煤掺烧高浓度有机废水复合型气化燃烧器
CN208365549U (zh) 一种煤制氢脱碳解析气焚烧处理装置
CN110841478A (zh) 一种利用循环烟气的烟气处理装置
CN205710615U (zh) 一种预热空气以旋流进入的煤粉气化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