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4860U -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94860U
CN202294860U CN201120451989XU CN201120451989U CN202294860U CN 202294860 U CN202294860 U CN 202294860U CN 201120451989X U CN201120451989X U CN 201120451989XU CN 201120451989 U CN201120451989 U CN 201120451989U CN 202294860 U CN202294860 U CN 2022948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artment
center plate
trailer
bolted connection
tr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4519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秋泽
王松岩
谌亮
李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GUANGY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GUANGY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GUANGY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GUANGY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4519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948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948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9486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节两端高,中部向下凹的低地板设计的车厢,各相邻车厢之间均设置有一非动力转向架,各相邻车厢之间的底部连接有一铰接装置和一通过台,通过台设置在铰链装置的顶部,铰接装置坐落在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上,各相邻车厢之间的两侧通过风挡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矿山开采、隧道开凿、轻轨、地铁等各种需要窄轨运输的场合。

Description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车的拖车,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矿山开采、隧道开凿等窄轨运输的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背景技术
现有矿山中使用的机车一般是采用轨距为900mm、720mm和600mm的窄轨进行运输,根据国标要求设计的机车最高行驶速度为10.8km/h,现有的机车速度仅为4~6km/h,机车拖车的车厢走行部位采用转向器,且各车厢一般是敞开式结构,相互之间不贯通。上述现有机车的拖车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转向器的构架和轮对为刚性焊接结构,轮对与构架间不能弹性变位导致曲线通过时轮轨冲角大,使得机车车厢在转弯时经常会出现脱轨的现象,一旦发生机车车厢脱轨,会危及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2、由于转向器的构架和轮对为刚性焊接结构,没有设置减震装置,来自钢轨的激扰直接传到车厢使得车内振动、噪音较大、乘坐不舒适。3、由于转向器是设置在各车厢的下面,相邻车厢轮对之间的距离较远,车体在拐小弯时,车厢端部位移量大,如果反方向有来车时,会出现刮碰问题。4、由于各车厢是敞开式结构,相互之间不贯通,一旦出现事故,车厢对车上的乘坐人员没有任何屏蔽作用,事故点的人员也不能及时向其它车厢快速转移,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驶安全、低地板设计、噪音小且各车厢之间能相互贯通的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节两端高,中部向下凹的低地板设计的车厢,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均设置有一非动力转向架,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的底部连接有一铰接装置和一通过台,所述通过台设置在所述铰链装置的顶部,所述铰接装置坐落在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上,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的两侧通过风挡连接。 
每一所述非动力转向架包括由两侧梁和一横梁组成的构架,所述两侧梁通过橡胶堆连接两轮对的轴箱,且通过钢弹簧连接一摇枕,所述摇枕中部设置有一下心盘,所述摇枕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在拐弯时起到辅助支撑所述车厢的旁承。 
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一上部组成、一下部组成和一上心盘,所述上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且所述上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套,且所述下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底 部通过螺栓连接一磨耗垫,所述回转销插入到所述回转销套中,并通过螺栓连接一端盖在所述回转销上,所述端盖托设在所述回转销套底部;将连成一体的所述上、下部组成坐落在所述上心盘内,将所述上心盘插入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中。 
所述车厢的断面设置呈鼓形,即所述车厢的两侧墙具有一外凸的弧度,所述车厢的端部设置呈平板形,且预留有安装所述风挡和所述通过台的接口,所述车厢的车顶设置呈拱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拖车的相邻两组车厢端部连接在一铰接装置上,铰接装置坐落在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上,因此在转弯时车厢端部位移量非常小,不会出现脱轨和刮碰反向机车的问题,特别是在通过小曲线时,由于车体端部偏离轨道中心线距离较小,因此可以有效地增加单节车厢的车体长度。2、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转向架设置在相邻两车厢底部,因此可以使转向架两侧的车厢底板距离轨道的距离减小,有效地降低车厢的重心高度,增加车内净高度,即使是在较低的巷道空间范围内,车厢内的人员也可以直立行走。3、本实用新型将相邻两节车厢之间通过风挡、通过台和铰接装置连接贯通,使整个车厢形成一个相互贯通且封闭的车体,因此不但平时乘客可以非常方便地在各节车厢内走动,而且一旦巷道内发生事故,乘客可以从最接近的一节车厢进入并快速地疏散到各个车厢,在动车的驱动下快速撤离事故发生地。4、本实用新型在矿井下使用时,可以在其中的一节车厢内储备氧气瓶、食品、水和照明设备等,使整个车厢成为一个安全岛,一旦发生事故机车不能及时撤离,安全岛上的人员还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命,等待救援。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各项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车厢内80%低地板设计,且行车速度可以达到60~70km/h,极大地缩短了到作业面的辅助工作时间,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安全系数非常高。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矿山开采、隧道开凿、轻轨、地铁等各种需要窄轨运输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动力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铰接装置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厢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包括若干节采用低地板设计的车厢1,各相邻车厢之间均设置有一非动力转向架2,各相邻车厢之间的底部连接有一铰接装置3和一设置在铰链装置3顶部的通过台,铰接装置3坐落在非动力转向架2的下心盘上,各相邻车厢之间的两侧通过风挡4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一非动力转向架2包括有一H型钢板焊接的构架21,构架21由两侧梁和一横梁组成,侧梁通过橡胶堆22连接两轮对的轴箱,侧梁通过双卷螺旋钢弹簧23连接一摇枕24,摇枕24中部设置有一下心盘,摇枕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在拐弯时起到辅助支撑车厢的旁承25。非动力转向架2的尺寸较小,可以实现增加车厢内的净空间的目的。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装置3包括一上部组成31、一下部组成32和一上心盘33,上部组成31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34,且上部组成31的伸出端连接车厢的端梁;下部组成32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套35,且下部组成32的伸出端连接车厢的端梁,下部组成32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一磨耗垫36,回转销34插入到回转销套35中,并通过螺栓连接一端盖37在回转销34上,端盖37托设在回转销套35底部;将连成一体的上、下部组成31、32坐落在上心盘33内,将上心盘33插入非动力转向架2的下心盘中。最后将上部组成31、下部组成32的端部通过螺栓分别连接在相邻两节车厢的端梁上,通过台设置在铰接装置3的上部组成31上。 
如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车厢1的断面设置呈鼓形,即车厢1的两侧墙具有一外凸的弧度,车厢1的端部设置呈平板形,且预留有安装风挡4和通过台的接口,车厢1的车顶设置呈拱形。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5)

1.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节两端高,中部向下凹的低地板设计的车厢,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均设置有一非动力转向架,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的底部连接有一铰接装置和一通过台,所述通过台设置在所述铰链装置的顶部,所述铰接装置坐落在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上,各相邻所述车厢之间的两侧通过风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非动力转向架包括由两侧梁和一横梁组成的构架,所述两侧梁通过橡胶堆连接两轮对的轴箱,且通过钢弹簧连接一摇枕,所述摇枕中部设置有一下心盘,所述摇枕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在拐弯时起到辅助支撑所述车厢的旁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一上部组成、一下部组成和一上心盘,所述上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且所述上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套,且所述下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一磨耗垫,所述回转销插入到所述回转销套中,并通过螺栓连接一端盖在所述回转销上,所述端盖托设在所述回转销套底部;将连成一体的所述上、下部组成坐落在所述上心盘内,将所述上心盘插入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装置包括一上部组成、一下部组成和一上心盘,所述上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且所述上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通过螺栓连接一回转销套,且所述下部组成的伸出端连接所述车厢的端梁,所述下部组成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一磨耗垫,所述回转销插入到所述回转销套中,并通过螺栓连接一端盖在所述回转销上,所述端盖托设在所述回转销套底部;将连成一体的所述上、下部组成坐落在所述上心盘内,将所述上心盘插入所述非动力转向架的下心盘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的断面设置呈鼓形,即所述车厢的两侧墙具有一外凸的弧度,所述车厢的端部设置呈平板形,且预留有安装所述风挡和所述通过台的接口,所述车厢的车顶设置呈拱形。
CN201120451989XU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948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1989XU CN202294860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451989XU CN202294860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94860U true CN202294860U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63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45198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94860U (zh) 2011-11-15 2011-11-15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948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864A (zh) * 2011-11-15 2012-06-20 长春广垠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CN108622122A (zh) * 2018-06-29 2018-10-09 王海军 一种分散动力的自行走设备列车
CN110304101A (zh) * 2019-07-29 2019-10-0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体作业自行牵车移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1864A (zh) * 2011-11-15 2012-06-20 长春广垠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CN108622122A (zh) * 2018-06-29 2018-10-09 王海军 一种分散动力的自行走设备列车
CN108622122B (zh) * 2018-06-29 2024-01-26 王海军 一种分散动力的自行走设备列车
CN110304101A (zh) * 2019-07-29 2019-10-0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体作业自行牵车移动装置
CN110304101B (zh) * 2019-07-29 2024-05-2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体作业自行牵车移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1858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CN103287440B (zh)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CN102501864A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CN204956499U (zh)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CN105197047A (zh)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CN103332194A (zh) 一种悬挂式独轨列车驱动装置
CN103241258B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
CN104228865B (zh) 一种牵引悬挂装置
CN203283232U (zh) 一种悬挂式独轨列车驱动装置
CN107097805A (zh) 专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厢之间的连接装置
CN102501859B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CN109131409A (zh) 适用于倒t形轨道梁的跨坐式单轨车辆单轴转向架
US9915035B1 (en) Bidirectional railroad track to maglev guideway transition system
CN201424021Y (zh) 新型管片车
CN107738659B (zh) 一种高舒适空轨车辆转向架
CN202320310U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CN202294860U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拖车
RU2494897C2 (ru)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ая транспортная система, полая ходовая балка (варианты), ходовая тележка (варианты), подвижной состав (варианты)
CN103241246A (zh) 一种城市有轨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CN107554543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铰接式有轨电车转向架
CN102490746A (zh) 轻轨车辆及其非动力转向架
CN206856725U (zh) 专用于跨座式单轨列车厢之间的连接装置
RU2409488C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вагон
CN202320309U (zh)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
JP6230075B2 (ja) 軌条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