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71929U - 一种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71929U
CN202271929U CN2011203256539U CN201120325653U CN202271929U CN 202271929 U CN202271929 U CN 202271929U CN 2011203256539 U CN2011203256539 U CN 2011203256539U CN 201120325653 U CN201120325653 U CN 201120325653U CN 202271929 U CN202271929 U CN 202271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lmobil
fast charge
charge interface
fast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256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雷
李力华
田博士
王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256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71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71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719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时设有慢速充电接口和快速充电接口的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的车身上还安装有快速充电接口(1),并且电动汽车的前翼子板(3)上设有开口(31),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固定设置在所述开口(31)内。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优选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同时具备快充和慢充功能,两种接头合理布置。此外,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充电电池,可安全有效地对电池快速充电,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通过所述充电机电连接充电电池,因而可实现电动汽车同时拥有快充方式和慢充方式两种充电方式的完美结合。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具体地,涉及在设有慢速充电接口的基础上还安装有单独的快速充电接口的一种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及环境危机意识的增强,对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投入不断加大,纯电动汽车也慢慢进入到社会消费群体中。但是,纯电动汽车的应用群体毕竟还有限,充电站的覆盖密度也不足,而当前的纯电动汽车出于安全、电池寿命等方面考虑,都采用慢充方式充电,而慢充方式难以满足使用者紧急或者长距离行驶需求,这对于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快充方式可以快速充电,不需等待时间过长,也能解决续航里程不足时电能补给问题,但是对电池寿命毕竟有影响,因电流较大,对技术、安全性要求也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充电接头尺寸较大,使得快速充电接头在车身上的布置空空间显得紧张,造成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在现有的慢充充电接口的基础上,还增设了单独的快速充电接口,可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设有慢速充电接口,此外,该电动汽车的车身上还设有快速充电接口,该快速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的前翼子板上。
优选地,所述前翼子板上设有开口,所述快速充电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内。
优选地,所述前翼子板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钣金的外侧,所述快速充电接口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前翼子板内侧的所述车身钣金上,并且所述快速充电接口朝向所述开口伸出。
优选地,所述开口外设有外盖板,所述外盖板安装于所述前翼子板上并覆盖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外盖板枢转连接于所述前翼子板。
优选地,所述快速充电接口上设有圆盖板,所述圆盖板可打开地封盖在所述快速充电接口上。
优选地,该电动汽车包括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内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和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后部的充电电池,所述快速充电接口由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优选地,该电动汽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后部的充电机,所述慢速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机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优选地,以上所述快速充电接口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车身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电动汽车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同时具备快充和慢充功能,所述快速充电接口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两侧,并且所述快速充电接口合理地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翼子板上,慢速充电接口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后翼子板上,两种接头合理布置。此外,所述快速充电接口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可安全有效地对电池快速充电,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通过所述充电机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因而可实现电动汽车同时拥有快充方式和慢充方式两种充电方式的完美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快速充电接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快速充电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快速充电接口安装有外盖板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慢速充电接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快速充电接口     2 慢速充电接口     3 前翼子板
31 开口             4 车身钣金         5 外盖板
6  圆盖板           7 接口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设有慢速充电接口2,其中,该电动汽车的车身上还设有快速充电接口1,该快速充电接口1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的前翼子板3上,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同时具有快速充电接口和慢速充电接口,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由于快速充电接口1需要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对电池充电,通常充电电池是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后部,而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以控制单元模块的形式安装在电动汽车前部的机舱中的,因此快速充电接口1应设置为靠近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机舱。然而快速充电接口1的直径尺寸达十几个厘米,在汽车的设计或改装中,不易安装,或者安装后需要对其余结构做出较大的调整。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将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设置在电动汽车的前翼子板3上。
如图1所示,为将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安装于所述前翼子板3上,在所述电动汽车的前翼子板3上设有开口31,而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则固定设置在所述开口31内。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前翼子板3贴附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钣金4的外侧表面,图1中的快速充电接口1或开口31的内侧仍旧具有车身钣金4的向下延展部分,因而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前翼子板3内侧的所述车身钣金4上,并且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朝向所述开口31伸出。图4是图3的右视图,从图4清楚可见,快速充电接口1位于车身钣金4与前翼子板3之间,并固定在车身钣金4上。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的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通过接口支座7安装固定在与前翼子板3的开口31相对的内侧的车身钣金4上。快速充电接口1同时嵌入式的设置在开口31中,方便充电插头插拔。由于快速充电接口1和接口支座7为公知的充电组件,在此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上一般设有圆盖板6,所述圆盖板6可打开地封盖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图2中的圆盖板6处于打开状态,圆盖板6可封盖所述接口,以防水防尘等。此外,如图3所示,所述开口31外可设有外盖板5,所述外盖板5安装于所述前翼子板3上并覆盖所述开口31。这种设置在前翼子板上的外盖板5,可遮盖快速充电接口,并起美观和防护作用。更优选地,所述外盖板5枢转连接于所述前翼子板3,以方便打开。充电完毕时,外盖板5与车身扣接,便可将快速充电接口1隐藏起来。
一般地,如图5所示,电动汽车上的慢速充电接口2常设置于电动汽车车身的后侧,比如普通车辆的加油孔位置附近,并且靠近安装于电动汽车车身后部的充电电池。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通过安装于所述车身后部的充电机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对电池充电。而电动汽车的机舱内安装有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可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对电池充电。
机舱内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能在大电流充电情况下安全可靠的对电池充电,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将快速充电接头设置为靠近机舱,可以缩短快速充电接头与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之间的线束的连接布置问题。可使汽车内部线路简单,布置方便,能以较大直流电流在20min至1h内,为电动汽车提供短时充电服务,快充方式可以解决续航里程不足时电能补给问题。慢速充电接口在加油口处,慢充方式一般利用晚间进行充电,充电时可以采用晚间低谷电价,有利于降低充电成本。
特别地,以上所述的快速充电接口1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优选地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车身的两侧,以方便用户充电。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接口和慢速充电接口的布置方式,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例如各种轻度混合动力汽车、深度混合动力汽车和完全混合动力汽车等,这些新能源汽车均需要通过电力驱动汽车行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设有慢速充电接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还设有快速充电接口(1),该快速充电接口(1)设置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的前翼子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子板(3)上设有开口(31),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子板(3)安装在所述电动汽车的车身钣金(4)的外侧,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固定安装在位于所述前翼子板(3)内侧的所述车身钣金(4)上,并且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朝向所述开口(31)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1)外设有外盖板(5),所述外盖板(5)安装于所述前翼子板(3)上并覆盖所述开口(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板(5)枢转连接于所述前翼子板(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上设有圆盖板(6),所述圆盖板(6)可打开地封盖在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包括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的机舱内的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和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后部的充电电池,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由线束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动汽车后部的充电机,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通过所述充电机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充电接口(1)和所述慢速充电接口(2)分别设置于所述电动汽车车身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该电动汽车为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
CN2011203256539U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电动汽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1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56539U CN202271929U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256539U CN202271929U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71929U true CN202271929U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92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2565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71929U (zh) 2011-08-31 2011-08-31 一种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719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481A (zh) * 2013-11-15 2014-02-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快慢充电口组合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481A (zh) * 2013-11-15 2014-02-19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快慢充电口组合结构
CN103587481B (zh) * 2013-11-15 2016-04-20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快慢充电口组合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1008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CN204131164U (zh) 基于手机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4323094U (zh) 一种带有增程器的电动汽车
CN101130340A (zh) 再生能环保电动汽车
CN201604532U (zh) 一种带有发电充电装置的纯电动汽车
CN201494325U (zh) 太阳能轿车
CN2022719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
CN204915335U (zh) 节能电动车
CN201907404U (zh) 电动汽车太阳能充电装置
CN203198764U (zh) 一种可快速装卸增程器的电动车
CN202319890U (zh) 一种太阳能汽车
CN202264648U (zh) 一种新型的交流充电和太阳能充电的铁路动车
CN101850717A (zh) 车载风力发电机系统
CN201573537U (zh) 车载风力发电机系统
CN205417305U (zh) 一种充电车
CN209426611U (zh) 电动汽车电池加热结构
CN206353713U (zh) 一种摩托车备用电池装置
CN205725001U (zh) 一种停车库用太阳能充电桩
CN201442526U (zh) 太阳能助力电动车
CN204915292U (zh) 具有抽拉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动汽车
CN202123942U (zh) 一种电动车用供电装置
CN202272124U (zh) 一种带大功率车载充电器的新型电动车
CN203485777U (zh) 一种自充电的电动汽车
CN204870589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动汽车
CN201736931U (zh) 一种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

Termination date: 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