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53212U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53212U
CN202253212U CN201120397283XU CN201120397283U CN202253212U CN 202253212 U CN202253212 U CN 202253212U CN 201120397283X U CN201120397283X U CN 201120397283XU CN 201120397283 U CN201120397283 U CN 201120397283U CN 202253212 U CN202253212 U CN 202253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piece
plane
glue frame
auxiliary section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97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敏
李志锋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97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53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53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532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灯罩、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其中,光学膜片包括位于述导光板上表面的本体区域及靠近光源的边缘区域,并且本体区域与边缘区域呈预定倾斜角度,胶框具有第一斜面,灯罩上具有与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光学膜片的边缘区域位于胶框的第一斜面与灯罩的第二斜面之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背光模组,其还包括配合固定件,配合固定件具有与胶框的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三斜面,光学膜片的边缘区域位于胶框的第一斜面与配合固定件的第三斜面之间,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现有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翘曲状况。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画质高以及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及消费性产品中。在液晶显示面板中,背光模组一般包括背板、边框,以及固定在边框内的导光板、反射片、背光源和位于导光板上、由数层薄膜组成的光学膜片。其中,光学膜片可以包括下扩散片、棱镜片、以及上扩散片等多种薄膜,实际中可依上述薄膜所提供的功能和背光模组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薄膜组成光学膜片。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导光板(LGP)101、光学膜片102、灯管103、反射板104及用来组装且固定上述元件的胶框(frame)105、前框(Front Bezel)106、背板(Back Bezel,图1中未示出)等组成,其中,前框106为窗口结构,背板为实体结构。
在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先将反射板104放置于背板上,再逐一将导光板101与光学膜片102放置于反射板104上方,将液晶显示面板107放置于光学膜片102上方,随后将胶框105覆盖且扣合于液晶显示面板107的四周周边,后将前框106放置于胶框105上,并利用前框106与胶框105上的卡合结构进行卡合固定。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光学膜片102放置于导光板101的上表面,胶框105可具有伸出至光学膜片102边缘部分上方的突出结构105a,并通过该突出结构105a将光学膜片102固定于导光板101的上表面。
背光模组中与导光板101的两个相对侧边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灯罩108,灯罩108的内部装设有灯管103。当液晶显示器工作时,由于受到灯管103散热的影响,光学膜片102靠近灯罩108内部灯管103的两个相对侧边容易受热而发生变形。且由于光学膜片102的厚度很小,比较容易翘曲,而其四周均通过胶框105的突出结构105a压紧,因此光学膜片102由于受热而在两个相对侧边处发生的变形容易向中间区域扩散,从而在光学膜片102的中间区域产生鼓起,导致液晶显示器发生牛顿环等波纹现象,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多采取增大胶框105的突出结构105a与光学膜片102之间的间隙,以使得光学膜片102在受热发生变形后能够有充足的膨胀空间。但由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结构对尺寸的要求限制,这一方法通常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能够有效改善光学膜片因受热变形而容易发生翘曲变形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至少部分遮蔽所述光源的灯罩、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本体区域及靠近所述光源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本体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胶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灯罩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第二斜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灯罩的所述第二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开口而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配合固定件,其中,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本体区域及靠近所述光源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本体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胶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配合固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三斜面,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配合固定件的所述第三斜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
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一配合部;所述配合固定件的所述第三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出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为凹槽,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开口而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固定件位于所述胶框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配合固定件还具有凸条,所述胶框上还具有与所述凸条对应的狭槽,所述凸条遮蔽所述配合固定件与所述胶框之间的间隙并收容在所述狭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区域与本体区域预先成一定角度设置,从而能够使得在光学膜片由于受热等原因发生膨胀翘曲时,光学膜片会沿其边缘区域所贴附的斜面方向膨胀延伸,从而有效改善了由于光学膜片受热而发生的翘曲变形而对液晶显示器显示质量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3b所示为图3a背光模组中沿箭头A所示方向光学膜片边缘区域与灯罩的凸出部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3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图3b所示为图3a背光模组中沿箭头A所示方向光学膜片边缘区域与灯罩的凸出部304b的俯视图。如图3a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301、位于导光板301上表面的光学膜片302、胶框303、光源305及至少部分遮蔽光源的灯罩304。其中,光学膜片302包括贴附于导光板301上表面的本体区域302a以及靠近光源305的边缘区域302b,光学膜片302的本体区域302a与边缘区域302b呈预定倾斜角度,优选情况下,该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光源305及灯罩304可以位于导光板301的两相对侧边。胶框303具有第一斜面303c,灯罩304上具有与第一斜面303c对应的第二斜面304a,光学膜片302的边缘区域302b位于胶框303的第一斜面303c与灯罩304的第二斜面304a之间。胶框303扣合于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的四周周边。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光学膜片的边缘区域302b与本体区域302a设置成具有预定倾斜角度的形状,即光学膜片302的边缘区域302b与本体区域302a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可以使得在光学膜片302靠近光源305的边缘区域由于受热而产生膨胀时,光学膜片302能够沿其边缘区域302b所在的斜面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贴附于导光板301上的光学膜片302本体区域302a及位于第一斜面303c与第二斜面304a之间的光学膜片302边缘区域302b发生翘曲变形而对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质量的影响。
图3b所示为图3a背光模组中沿箭头A所示方向光学膜片边缘区域与灯罩的凸出部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情况下,为了使得光学膜片302在组装后能够有效的固定,如图3a及3b所示,在光学膜片302的边缘区域302b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302d,当开口302d为多个开口时,多个开口可以等间隔设置。胶框303的第一斜面302c上具有与光学膜片302上开口302d对应的第一配合部303d;灯罩304的第二斜面304a上具有与光学膜片302上开口302d对应的第二配合部304b,胶框303上的第一配合部303d通过光学膜片302的开口302d与灯罩304上的第二配合部304b相配合卡接。优选情况下,如图3b所示,为了使得灯罩304上的第二配合部304b在与胶框303上第一配合部303d卡合连接后不影响光源305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将胶框303上的第一配合部303d设置为凹槽,灯罩304上的第二配合部304b设置为凸出部,在光学膜片302组装完成后,灯罩304上的凸出部304b穿过光学膜片302的开口302d后收容于胶框303上的凹槽内。优选情况下,灯罩304上的凸出部304b垂直于第二斜面304a设置,当与光学膜片302上的多个等间隔的开口302d对应,灯罩304上为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凸出部304b,胶框303上为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凹槽303d。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302边缘区域302b中开口302d的大小能够轻松容纳光罩304上的凸出部304b,即在灯罩304的凸出部304b装设于光学膜片302上的开口302d内后,灯罩304的凸出部304b到光学膜片302的开口302d的边界还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保证光学膜片302在受热膨胀后,给予光学膜片302足够的膨胀变形空间。
实施例二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401、位于导光板401上表面的光学膜片402、胶框403、以及用于与胶框403配合固定光学膜片402的配合固定件404。其中,光学膜片402包括贴附于导光板401上表面的本体区域402a以及边缘区域402b,光学膜片402的本体区域402a与边缘区域402b呈预定倾斜角度,优选情况下,该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胶框403具有第一斜面403a,配合固定件404上具有与第一斜面403a对应的第三斜面404a。光学膜片402的边缘区域402b位于胶框403的第一斜面403a与配合固定件404的第三斜面404a之间。胶框403扣合于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的四周周边。配合固定件404位于胶框403的内侧。与实施例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402的边缘区域402b位于胶框403的第一斜面403a与配合固定件404的第三斜面404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光学膜片402的边缘区域402b与本体区域402a设置成具有预定倾斜角度的形状,即光学膜片402的边缘区域402b与本体区域402a不在同一平面内,这样可以使得光学膜片402在靠近光源(图4中未示出)的边缘区域402b由于受热而产生膨胀时,光学膜片402能够沿其边缘区域402b所在的斜面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贴附于导光板401上的光学膜片402的本体区域402a以及位于第一斜面403a与第三斜面404a之间的光学膜片402边缘区域402b发生翘曲变形而对液晶显示器显示质量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情况下,为了使得光学膜片302在组装后能够有效的固定,如图4所示,在光学膜片402的边缘区域402b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02d,当开口402d为多个开口时,多个开口402d可以等间隔设置。胶框403的第一斜面403a上具有与光学膜片402上开口402d对应的第一配合部403b;配合固定件404的第三斜面404a上具有与光学膜片402上开口402d对应的第三配合部404d,胶框403上的第一配合部403b通过光学膜片402的开口402d与配合固定件404上的第三配合部404d相配合卡接,从而将光学膜片40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将胶框403上的第一配合部403b设置为凸出部403b,配合固定件404上的第三配合部404d设置为与凸出部403b对应的凹槽404d,在光学膜片402组装完成后,胶框403上的凸出部403b穿过光学膜片402的开口402d后收容于配合固定件404上的凹槽404d内。优选情况下,胶框403的凸出部403b垂直于第一斜面403a设置,当与光学膜片402上的多个等间隔的开口402d对应,胶框403上为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凸出部403b,配合固定件404上为多个等间隔设置的凹槽404d。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402边缘区域402b中开口402d的大小能够轻松容纳胶框403上的凸出部403b,即在胶框403上的凸出部403b装设于光学膜片402上的开口402d内后,胶框403上的凸出部403b到光学膜片402上开口402d的边界还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能够保证光学膜片402在受热膨胀后,给予光学膜片402足够的膨胀变形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配合固定件404上设置凸出部,而在胶框403上对应设置凹槽,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配合固定件404中还具有凸条404c,同时在胶框403上面设置有与凸条404c对应的狭槽403c。如图4及图5所示,在胶框403与配合固定件404通过第一配合部403b与第二配合部404d相互卡合连接的过程中,胶框403与配合固定件404之间会由于卡合不紧密而会存在间隙501,在背光模组组装完成后,外部的灰尘颗粒将会沿该间隙501进入到背光模组内部,从而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利用在配合固定件404上设置凸条404c及在胶框403上设置与凸条404c对应的狭槽403c,在配合固定件404与胶框403卡合连接时,同时将配合固定件404上的凸条404c收容于胶框403上的狭槽403中,从而利用凸条404c与狭槽403的砌合密封作用,遮蔽配合固定件404与胶框403之间的间隙501,使得外部的灰尘颗粒被凸条404c阻挡在背光模组外面,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外部的灰尘颗粒进入背光模组内部。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固定件404的凸条404c与胶框403上的狭槽403c的卡合连接还能够使得胶框403与配合固定件404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从以上各实施例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中,当光学膜片由于光源照射受热时,由于光学膜片的本体区域与边缘区域呈预定的倾斜角度设置,故光学膜片能够向光学膜片边缘区域所在的斜面方向延伸,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光学膜片发生翘曲变形的状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至少部分遮蔽所述光源的灯罩、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本体区域及靠近所述光源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本体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胶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灯罩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灯罩的所述第二斜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灯罩的所述第二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凹槽,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开口而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5.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胶框,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配合固定件,其中,所述光学膜片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上表面的本体区域及靠近所述光源的边缘区域,并且,所述本体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呈预定倾斜角度,所述胶框具有第一斜面,所述配合固定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三斜面,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位于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配合固定件的所述第三斜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倾斜角度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的所述边缘区域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胶框的所述第一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一配合部;所述配合固定件的所述第三斜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对应的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凸出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为凹槽,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开口而收容在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固定件位于所述胶框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固定件还具有凸条,所述胶框上还具有与所述凸条对应的狭槽,所述凸条遮蔽所述配合固定件与所述胶框之间的间隙并收容在所述狭槽中。
CN201120397283XU 2011-10-12 2011-10-12 背光模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7283XU CN202253212U (zh) 2011-10-12 2011-10-12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7283XU CN202253212U (zh) 2011-10-12 2011-10-12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53212U true CN202253212U (zh) 2012-05-30

Family

ID=46114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97283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53212U (zh) 2011-10-12 2011-10-12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532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5645A (zh) * 2016-05-04 2016-07-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1323970A (zh) * 2020-04-09 2020-06-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5645A (zh) * 2016-05-04 2016-07-20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85645B (zh) * 2016-05-04 2019-04-05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1323970A (zh) * 2020-04-09 2020-06-23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323970B (zh) * 2020-04-09 2022-02-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7840B2 (en) Seamless splicing multi-panel display devices
CN209946590U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及拼接屏
US2013007018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506358B (zh) 背光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CN100443980C (zh) 导引光束的方法、光导设备、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05455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205049841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53078A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及其应用
CN110579906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449821U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205121100U (zh) 显示模组以及包含该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05093628A (zh) 一种拼接显示屏及其拼装方法
CN102182969A (zh) 一种侧入式led光源背光模组
CN11372138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103578371A (zh) 无缝液晶显示器及拼装方法
CN103278873A (zh) 彩色滤光片结构及用该彩色滤光片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9044238U (zh)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EP2189970A2 (en) Display
CN202253212U (zh) 背光模组
US2021014923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3631088U (zh) 无缝液晶显示器
CN10294398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4633527A (zh) 背光模组
CN102331632B (zh) 显示模块
CN106873240B (zh) 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No.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