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30501U - 车载电子标签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子标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30501U
CN202230501U CN 201120327405 CN201120327405U CN202230501U CN 202230501 U CN202230501 U CN 202230501U CN 201120327405 CN201120327405 CN 201120327405 CN 201120327405 U CN201120327405 U CN 201120327405U CN 202230501 U CN202230501 U CN 202230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ntrol microprocessor
module
interface
vehicle electron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3274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蒙萌
罗浩
黄伟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608108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2230501(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3274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30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30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305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电子标签。所述车载电子标签包括主控微处理器、微波信号收发模块、语音合成模块和扬声器,所述语音合成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与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对应的语音代码数据,并且基于该语音代码数据合成声音;所述扬声器连接到语音合成模块以输出合成的声音。在车载电子标签中设置语音合成功能,从而在不影响车载电子标签的尺寸的前提下,能够提供声音形式的交易结果。

Description

车载电子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不停车收费(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系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车载电子标签(On Board Unit,简称OBU)。
背景技术
2002年,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发布了适用于广东地区的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标准《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2007年,中国国家标委会正式颁布了电子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
GB/T 20835.1-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物理层》,
GB/T 20835.2-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链路层》,
GB/T 20835.3-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应用层》,
GB/T 20835.4-2007《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此后,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陆续在全国十余个省、市进行大规模应用,车载电子标签用户超过100万,生产车载电子标签设备的企业也超过15家。
现阶段所有的车载电子标签人机界面无一例外都采用了液晶显示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LED)的组合方式,来满足用户(主要是汽车驾驶员)对产品信息的掌控。其中,LCD(或OLED)主要显示IC卡信息,例如,IC卡电子钱包余额、IC卡类型等等;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起到辅助提示ETC交易结果的功能,例如,通过ETC交易成功时蜂鸣器响一声,绿色发光二极管点亮一秒等。
然而,受到车载电子标签自身尺寸的限制,LCD(或OLED)的显示面积很小,能够显示的汉字数量也非常有限,而且一般情况下汉字可视距离不超过50cm。因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没有办法及时查看液晶显示内容。同时,蜂鸣器与发光二极管的辅助提示功能有限,受到开车时噪音、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被驾驶员忽视。总体上,这种车载电子标签人机界面不够友好,甚至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需要能够在不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以及不改变车载电子标签的尺寸前提下提供车载电子标签的使用情况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语音合成功能的车载电子标签。
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电子标签,包括主控微处理器、微波信号收发模块,该微波信号收发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以在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所述车载电子标签与路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还包括:语音合成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与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对应的语音代码数据,并且基于该语音代码数据合成声音;扬声器,连接到语音合成模块以输出合成的声音。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还包括:IC卡读写控制模块,该IC卡读写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以在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IC卡进行读写卡操作。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所述IC卡读写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一接口的类型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PI和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UART接口之一;所述微波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第二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二接口的类型包括输入/输出I/O端口;所述语音合成模块通过第三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三接口的类型包括SPI、UART接口和I/O端口之一。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所述语音合成模块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具备存储语音数据、可编程以及语音数据解码能力,所述芯片通过所述第三接口驱动所述扬声器播放语音。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所述芯片为HT83系列语音芯片。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还包括:防拆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还包括:液晶显示器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输出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在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基于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运行;蜂鸣器,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在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基于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运行。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所述液晶显示器模块通过第四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四接口的类型包括SPI端口;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第五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五接口的类型包括I/O端口;所述蜂鸣器通过第六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六接口的类型包括I/O端口。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还包括向主控微处理器和语音合成模块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单元。
优选地,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所述语音合成模块中录制有音源集合及存储了对应的语音代码数据,所述音源集合包括单词。
通过在车载电子标签中设置具有语音合成功能的语音合成模块,从而在不影响车载电子标签的尺寸的前提下,能够向用户提供声音形式的ETC交易结果,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车载电子标签人机界面提供的产品信息,提高了电子标签的智能性、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使终端产品用户获得更加友好、人性化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子标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
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子标签包括主控微处理器(MCU)100、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5.8G微波信号收发模块120、防拆模块130、液晶显示器(LCD)显示模块140、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模块150、蜂鸣器160、语音合成模块170、扬声器171。
所述主控MCU 100用于控制车载电子标签的整体操作。所述主控MCU 100可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的MSP430F5418芯片,具有丰富的外部接口资源,诸如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以下简称“SPI”)、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接口(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以下简称“UART接口”)、通用I/O端口等。
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连接到主控MCU100,从而在主控MCU100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具体地讲,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可通过SPI或UART接口连接到主控MCU100,从而在主控MCU100的控制下完成读卡、写卡等操作并实现ETC交易功能。例如,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可将ETC交易结果记录到IC卡。
5.8G微波信号收发模块120连接到主控MCU100。具体地讲,5.8G微波信号收发模块120可通过I/O端口连接到主控MCU100,从而实现车载电子标签与路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功能,完成车载电子标签与不停车收费系统后台之间的数据交换。
防拆模块130连接到主控MCU100。具体地讲,防拆模块130可通过I/O端口连接到主控MCU100,从而在主控MCU100的控制下实现车载电子标签的放拆卸功能,避免车载电子标签被其它用户非法使用。
LCD模块140连接到主控MCU100。具体地讲,LCD模块140可通过SPI连接到主控MCU 100,从而在主控MCU 100的控制下执行LCD(或OLED)文字显示,例如,但不限于,LCD模块140可显示IC卡电子钱包余额、IC卡类型以及ETC交易结果等。所述LCD模块140可具有128×32的分辨率,最多可显示一行共6个中文字符,每个中文字符的大小可以为16×16。
LED模块150连接到主控MCU 100。具体地讲,LED模块150可包括红、绿发光二极管并且可通过I/O端口连接到主控MCU 100,从而在主控MCU100的控制下通过对红、绿发光二极管进行控制来执行提示功能,例如,在ETC交易成功完成时,LED模块150的绿色发光二极管的点亮1秒,而在ETC交易失败时,LED模块150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点亮1秒。
蜂鸣器160连接到主控MCU100。具体地讲,蜂鸣器160可通过I/O端口连接到主控MCU100,从而执行声音提示功能,例如,当ETC交易成功完成时,蜂鸣器160发出“嘟嘟”声音等。
语音合成模块170连接到主控MCU100。具体地讲,语音合成模块170可通过SPI、UART接口或I/O端口连接到主控MCU100。主控MCU100通过主控MCU100与语音合成模块170之间制定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语音合成模块170播放特定语句。
所述的语音合成模块170可采用台湾合泰(HOLTEK)公司的HT83系列,型号为HT83074或HT83R074芯片,该芯片内部可存储语音数据,具备可编程能力以及语音数据解码能力,通过芯片自身I/O口可直接驱动喇叭播放语音。HT83074/HT83R074语音芯片可存储1536KB的语音数据,大约72秒的长度,并且可适用于-40℃-85℃工业级电子产品应用。
主控MCU100控制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以及5.8G微波信号收发模块120执行ETC交易操作之后,可将关于ETC交易结果的提示语句的数据发送给语音合成模块170。语音合成模块170可从主控MCU100接收关于ETC交易结果的数据,基于该代码数据合成语音并输出。为了执行这种功能,语音合成模块170预先存储多个单词的声音数据,并对每个单词形成代码。因此,语音合成模块170从主控MCU100接收与ETC交易结果的提示语句中的单词对应的代码,基于这些代码确定预先存储的声音,将这些声音组合并输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子标签还包括向主控MCU100和语音合成模块170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附图中未示出),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单元。
虽然,在上述描述中,通过特定接口将一个模块与另一模块相连以及特定模块采用了特定芯片,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描述仅是示例。
以下,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电子标签的工作过程。
  序号   音源集合   备注
  1   交易成功   缴费**.**元,余额**.**元
  2   余额   余额**.**元
  3   记账卡
  4   标签已失效
  5   已写入信息
  6   电压低
  7   读卡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在表1中“**.**”代表金额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为了能够播放上述所有语句,将语句分解为单词,将与单词对应的声音录制到语音合成模块170并对每个单词生成代码。录制到语音合成模块170的单词集合以及与其对应的代码如表2所示。
表2
  代码   单词
  00   “零”
  01   “一”
  02   “二”
  03   “三”
  04   “四”
  05   “五”
  06   “六”
  07   “七”
  08   “八”
  09   “九”
  10   “十”
  11   “百”
  12   “千”
  13   “万”
  14   “点”
  15   “元”
  16   “交易成功”
  17   “缴费”
  18   “余额”
  19   “记账卡”
  20   “标签已失效”
  21   “已写入口信息”
  22   “电压低”
  23   “读卡出错”
将如表2所示的00~23个单词按照独立的24个文件存储于语音合成模块170,解码文件所存储的语音数据之后,通过语音合成模块170驱动扬声器171来输出语音信息。
当设置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电子标签的车辆通过ETC车道时,所述车载电子标签的主控MCU100控制IC卡读写控制模块110以及5.8G微波信号收发模块120执行ETC交易操作。在完成ECT交易操作之后,需要以语音提示用户ETC交易的结果,例如,“交易成功,缴费20元,余额365元”。
此时,主控MCU100确定与用于输出ECT交易结果的提示语音对应的代码,例如,对于语句“交易成功,缴费20元,余额365元”,主控MCU100确定分别与“交易成功”、“缴费”、“2”、“0”、“元”、“余额”、“3”、“6”、“5”、“元”对应的代码,即确定代码“16”、“17”、“02”、“10”、“15”、“18”、“03”、“11”、“05”、“10”、“06”、“15”。然后,主控MCU 100通过SPI串口将确定的代码“16”、“17”、“02”、“10”、“15”、“18”、“03”、“11”、“05”、“10”、“06”、“15”传送给语音合成模块170。
语音合成模块170接收到主控MCU100发送的代码之后,找到与之对应的语音文件,组合所述语音文件中的单词并通过驱动扬声器171来输出,例如,通过扬声器171输出语音“交易成功,缴费二十元,余额三百六十五元”。
通过在车载电子标签中设置具有语音合成功能的语音合成模块170,从而在不影响车载电子标签的尺寸的前提下,能够向用户提供声音形式的ETC交易结果,从而极大的丰富了车载电子标签人机界面提供的产品信息,提高了电子标签的智能性、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使终端产品用户获得更加友好、人性化的使用感受。
虽然已表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电子标签,包括主控微处理器、微波信号收发模块,该微波信号收发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以在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所述车载电子标签与路侧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语音合成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与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对应的语音代码数据,并且基于该语音代码数据合成声音;
扬声器,连接到语音合成模块以输出合成的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IC卡读写控制模块,该IC卡读写控制模块连接到所述主控微处理器以在所述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IC卡进行读写卡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IC卡读写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一接口的类型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PI和通用非同步收发传输器UART接口之一;
所述微波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第二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二接口的类型包括输入/输出I/O端口;
所述语音合成模块通过第三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三接口的类型包括SPI、UART接口和I/O端口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合成模块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具备存储语音数据、可编程以及语音数据解码能力,所述芯片通过所述第三接口驱动所述扬声器播放语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为HT83系列语音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拆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液晶显示器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输出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
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在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基于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运行;
蜂鸣器,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以从所述主控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并在主控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基于该电子不停车收费结果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器模块通过第四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四接口的类型包括SPI端口;
所述发光二极管模块通过第五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五接口的类型包括I/O端口;
所述蜂鸣器通过第六接口连接到主控微处理器,所述第六接口的类型包括I/O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主控微处理器和语音合成模块供电的太阳能电池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车载电子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合成模块中录制有音源集合及存储了对应的语音代码数据,所述音源集合包括单词。
CN 201120327405 2011-09-02 2011-09-02 车载电子标签 Ceased CN202230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327405 CN202230501U (zh) 2011-09-02 2011-09-02 车载电子标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327405 CN202230501U (zh) 2011-09-02 2011-09-02 车载电子标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30501U true CN202230501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81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327405 Ceased CN202230501U (zh) 2011-09-02 2011-09-02 车载电子标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3050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94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祝怀月 一种有源智慧标签及使用方法
CN108470466A (zh) * 2018-03-20 2018-08-31 安徽赛福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便民服务管理平台
WO2019019069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广东兴达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费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972733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电子标签的行车记录仪
CN109774615A (zh) * 2019-01-17 2019-05-21 广州市沙唯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卸的车载etc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948A (zh) * 2012-09-07 2014-03-26 祝怀月 一种有源智慧标签及使用方法
WO2019019069A1 (zh) * 2017-07-26 2019-01-31 广东兴达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收费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CN109727335A (zh) * 2017-10-31 2019-05-07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电子标签的行车记录仪
CN108470466A (zh) * 2018-03-20 2018-08-31 安徽赛福贝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便民服务管理平台
CN109774615A (zh) * 2019-01-17 2019-05-21 广州市沙唯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拆卸的车载etc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0501U (zh) 车载电子标签
CN201348726Y (zh) 一种电子操作票系统
CN102768769A (zh) 停车费电子支付方法
CN201796373U (zh) 基于双频rfid的移动防伪验证终端
CN201867908U (zh) 民防多媒体警报信息终端装置
CN202120332U (zh) 一种具有语音播报功能的车载微波设备
CN201780740U (zh) 一种led车载显示系统
CN206594702U (zh) Etc电子标签充值系统和etc电子标签
CN202352089U (zh) 地铁自动报站装置
CN201270138Y (zh) 一种基于gps的led屏信息发布设备
CN203118119U (zh) 招投标档案借阅归还管理系统
CN202422695U (zh) 一种无线电子台签
CN20713399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共享式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
CN2435789Y (zh) 一种新的便携扫描解密识读器
CN1325100A (zh) 公交车辆无线数据传输广告显示装置
CN205609125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led显示屏
CN205247516U (zh) 一种结算装置
CN2399797Y (zh) 公交车辆无线数据传输广告显示装置
CN101130366A (zh) 一种防止错办发车方向装置
CN103942967A (zh) 交通标示的数字化交通标示编码发送装置及发送方法
CN209728825U (zh) 汽车客运电子客票智能识读装置
CN203535695U (zh) 一种远距离考勤系统
CN202393766U (zh) 智能酒精检测仪
CN204166579U (zh) 车载收费机
CN102610123A (zh) 一种基于Zigbee和LED可见光通信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ENZHEN JINYI TECHNOLOGIES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Keyuan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Tsing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2 layer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ENVIC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Keyuan Road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Tsinghua building A building 12 layer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Jinyi Technologies Co., Ltd.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80511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3584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