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28088U -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 Google Patents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28088U
CN202228088U CN2011203938148U CN201120393814U CN202228088U CN 202228088 U CN202228088 U CN 202228088U CN 2011203938148 U CN2011203938148 U CN 2011203938148U CN 201120393814 U CN201120393814 U CN 201120393814U CN 202228088 U CN202228088 U CN 202228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s
mould bases
board
layers
m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93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辉斌
吴庆
曲鹏
潘国庆
孙庆波
苗云星
王元
王忠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Road &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393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28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28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280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一种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对称设置在隧道中隔墙的两侧,由基础模架、墙体模架和脚手架支撑结构组成。基础模架上部固定有轨道,墙体模架下端设有与轨道成滑动副的钢轮。墙体模架的凹面加连接工字钢和槽钢;还连接有辅助滑动机构和偏转脱离机构。基础模板横断面呈曲线型,由n块单元模板Ⅵ沿隧道纵向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墙体模架横断面呈曲线型,由两块分为五层不同曲率的分体模架连接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隧道中隔墙砼浇筑模板反复拆装的问题。可一次性进行大面积砼浇筑。辅助滑移机构用于支撑墙体模架在翻转情况下的滑动。拉动偏转脱离机构使墙体模架翻转脱离混凝土面,消除混凝土面的粘合力和摩擦力,能轻便移动。

Description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砼浇筑施工的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联拱隧道中隔墙砼浇筑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背景技术
狭小空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机械起重设备不能进入的情况下,传统的施工模板主要设计是采用小模板进行反复组装、支立。主要工作程序是:结构钢筋绑扎-人工组装支立模板-结构砼浇筑-人工分块拆除模板。总之,传统的施工模板的特点是小块模板分块组装、分块拆除,然后再组装,再拆除,如此循环。在传统的施工方法情况下,为提高施工进度,需要制作大量模板,以加快施工模板周转时间,保证施工目标的顺利进行。用传统模板进行隧道中隔墙浇筑既费时费力,又浪费使用器材和材料。
中国专利《混凝土施工用水平移动模板装置》(专利号93211161.0),公开了一种葛洲坝工程局给出的:‘模架上设有驱动机构,模架通过驱动机构和滑动副能够实现模架沿着垂直墙体水平移动,以适应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该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依然采用小模板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四边形垂直墙体浇筑。该技术需要不断的移动模架,使模架对分为n段(每段又分为n块)的浇注体一块一块的进行浇注,它未能解决一次性大面积浇筑以及隧道中隔墙使用的模板需要反复组装、拆除问题;它虽然解决了模架移动问题,但未能解决因混凝土对模架的粘合力造成模架移动困难问题(实际上,按上述公开的专利技术,模架因混凝土粘合力以及摩擦力原因,移动极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给出一种不需要反复组装、拆除就能在整个工程中一次性大面积对曲线形中隔墙进行浇筑使用,能偏转离开浇筑面,结构简单,消除了混凝土面的粘合力和摩擦力,移动容易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包括轨道和滑动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的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对称设置在隧道中隔墙(25)的两侧,每一侧的所述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含有基础模架(6)、墙体模架和脚手架支撑结构,所述基础模架(6)上部通过轨道固定板(13)纵向固定有所述轨道(15),所述墙体模架下端设有与轨道(15)成滑动副的若干钢轮(16),所述墙体模架的凹面通过工字钢连接板(8)竖向固接加强工字钢(9),通过槽钢连接板(10)纵向固接加强槽钢(7)。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中所述基础模板(6)横断面呈曲线型,由n块单元模板Ⅵ沿隧道纵向通过螺栓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中所述墙体模架横断面呈曲线型,由两块分体模架纵向连接构成,所述分体模架由上至下设有五层,其中一层模架(1)由n块单元模板Ⅰ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二层模架(2)由n块单元模板Ⅱ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三层模架(3)由n块单元模板Ⅲ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四层模架(4)由n块单元模板Ⅳ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五层模架(5)由n块单元模板Ⅴ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所述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模架(1、2、3、4、5)竖向通过工字钢(9)、工字钢连扳(8)和螺栓,纵向通过加强槽钢(7)、槽钢连接板(10)和螺栓依次连接构成一块所述分体模架。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中所述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横断面均呈曲线型,所述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曲率各不相同,组成所述一层模架(1)的n块所述单元板Ⅰ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二层模架(2)的n块所述单元板Ⅱ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三层模架(3)的n块所述单元板Ⅲ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四层模架(4)的n块所述单元板Ⅳ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五层模架(5)的n块所述单元板Ⅴ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基础模板(6)的n块所述单元板Ⅵ的曲率相同。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中所述基础模架(6)的长度大于等于墙体模架长度三倍。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中所述墙体模架在所述基础模架(6)的轨道(15)上既具有一个纵向直线运动轨迹,还具有一个横向翻转运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解决了隧道中隔墙砼浇筑采用小模板组装、支立反复循环的工作模式。可一次性进行大面积进行砼浇筑。利用了脚手架的水平杆作为墙体模架的外支撑;配置辅助滑移机构可用于支撑墙体模架水平滑动;配置偏转脱离机构可拉动墙体模架翻转,使其脱离开浇筑的混凝土面,消除了混凝土面的粘合力和摩擦力,能轻便的移动。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是一种理想的隧道中隔墙的浇筑模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的结构左侧视示意图(不含脚手架)。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与脚手架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Ⅰ详图(滑道在基础模架上的安装以及与钢轮间的结构)。
图6为单元模板主视示意图。
图7为单元模板左视示意图。
图8为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未翻转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翻转后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利用了轨道和滑动副的已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对称设置在隧道中隔墙(25)的两侧,每一侧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含有基础模架(6)、墙体模架、辅助滑移机构和偏转脱离机构。基础模架(6)上部通过固定板(13)纵向固定有所述轨道(15)。墙体模架下端设有若干钢轮(16),钢轮(16)与轨道(15)滑动连接。墙体模架的凹面通过工字钢连接板(8)竖向固接加强工字钢(9),通过槽钢连接板(10)纵向固接加强槽钢(7)。
如图1、图2所示,基础模板(6)横断面呈曲线型,由五块单元模板Ⅵ沿隧道纵向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墙体模架横断面呈曲线型,由两块分体模架纵向连接构成,分体模架由上至下设有五层,其中一层模架(1)由五块单元模板Ⅰ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二层模架(2)由五块单元模板Ⅱ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三层模架(3)由五块单元模板Ⅲ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四层模架(4)由五块单元模板Ⅳ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五层模架(5)由五块单元模板Ⅴ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模架(1、2、3、4、5)竖向通过工字钢(9)、工字钢连扳(8)和螺栓,纵向通过加强槽钢(7)、槽钢连接板(10)和螺栓依次连接构成一块所述分体模架。
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基础模架(6)的长度大于等于墙体模架长度三倍。墙体模架在基础模架(6)的轨道(15)上既具有一个纵向直线运动轨迹,可进行直线滑行,还具有一个横向翻转运动轨迹,可在轨道上翻转15°。
如图6、图7所示,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横断面均呈曲线型。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曲率各不相同。组成一层模架(1)的五块单元板Ⅰ的曲率相同;组成二层模架(2)的五块单元板Ⅱ的曲率相同;组成三层模架(3)的五块单元板Ⅲ的曲率相同;组成四层模架(4)的五块单元板Ⅳ的曲率相同;组成五层模架(5)的五块单元板Ⅴ的曲率相同;组成基础模板(6)的五块单元板Ⅵ的曲率相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在进行砼浇筑施工时,需要搭设脚手架(11)。脚手架(11)一方面用于人工上高做业,更重要的作用是在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进行砼浇筑时,对墙体模架进行支撑和固定。
如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具体实施方式中设有辅助滑移机构和偏转脱离机构。辅助滑移机构设有n套,每套所述辅助滑移机构具有一个橡胶轮(19),橡胶轮(19)置于滚轮架(20)上,其橡胶轮(19)端面在墙体模架翻转后可与隧道竖向壁面滑动触接。滚轮架(20)连接有两根水平撑杆(21)和一根斜撑杆(22)。水平撑杆(21)和斜撑杆(22)在墙体模架上呈三角形与墙体模架上的连接座(14)连接。
偏转脱离机构有n套,每套偏转脱离机构中具有一个手动葫芦(18)。手动葫芦(18)上的导链(17)一条端头与墙体模架焊接件(23)连接,一条端头与隧道竖向壁面的预埋件(24)连接。拉动手动葫芦(18)可对墙体模架进行翻转,使墙体模架离开砼浇筑面,以便消除粘合力和摩擦力,消除这方面的运动阻力。辅助滑移机构可使墙体模架在偏转时得到支撑,以便顺利滑行。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含有以下技术内容。轨道固定板(13)与隧道竖向壁面之间设有若干基础支撑(12)。基础支撑(12)用来固定基础模架(6),同时也用来加强轨道固定板(13)的支撑。基础模架(6)的最下端设有定位板。基础支撑(12)在与隧道竖向壁面的触接端设有调节顶丝(26),用来调节支撑力。如图3所示,水平撑杆(21)内设有压簧(27),压簧(27)克服运行分力,使水平撑杆(27)既能牢固稳妥的支撑倾斜的墙体模架,又能使墙体模架平稳运行。
本实用新型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设计的单元模板宽为79cm,长为120cm。单元模板(Ⅰ、Ⅱ、Ⅲ、Ⅳ、Ⅴ、)组合后的分体模架长度600cm。墙体模架长度为1200cm。工程中使用墙体模架进行分次循环砼浇筑。中隔墙混凝土浇筑采用两次进行,即先安装基础模架(6)浇筑中隔墙基础部分,再安装墙体模架浇筑墙身部分。基础部分浇筑的长度始终要比墙身浇筑长度多出2倍(2400cm),该长度预度用于墙体模架向下一工位移动。当基础部分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先不拆除基础模架,开始支立墙身模架,墙身模架支立完以后,浇筑墙身混凝土。由于槽钢(7)和工字钢(9)整体性较好,加之脚手架的支撑作用,墙体模架可以保证达到砼浇筑技术要求。当墙身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滑动前先将脚手架(11)支撑拆除,通过手动葫芦(18),用导链(17)将墙体模架整体拉移开混凝土面,使之向外侧转动约15°(参看图8、图9),墙体模架依靠下端钢轮(15)支承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时未拆除的基础模架(6)轨道上,依靠橡胶轮(19)支承在隧道立壁上,通过人工推动配合导链牵引前移,墙体模架移动出1200cm后,拆除前面使用过的基础模架(6)以及基础支撑(12),转至前方下一个循环施工处安装,之后按上述方法再进行下一循环的中隔墙砼浇筑施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包括轨道和滑动副,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对称设置在隧道中隔墙(25)的两侧,每一侧的所述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含有基础模架(6)、墙体模架和脚手架支撑结构,所述基础模架(6)上部通过轨道固定板(13)纵向固定所述轨道(15),所述墙体模架下端设有与轨道(15)成滑动副的若干钢轮(16),所述墙体模架的凹面通过工字钢连接板(8)竖向固接加强工字钢(9),通过槽钢连接板(10)纵向固接加强槽钢(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板(6)横断面呈曲线型,由n块单元模板Ⅵ沿隧道纵向通过螺栓连接组成,所述墙体模架横断面呈曲线型,由两块分体模架纵向连接构成,所述分体模架由上至下设有五层,其中一层模架(1)由n块单元模板Ⅰ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二层模架(2)由n块单元模板Ⅱ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三层模架(3)由n块单元模板Ⅲ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四层模架(4)由n块单元模板Ⅳ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五层模架(5)由n块单元模板Ⅴ纵向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所述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模架(1、2、3、4、5)竖向通过工字钢(9)、工字钢连扳(8)和螺栓,纵向通过加强槽钢(7)、槽钢连接板(10)和螺栓依次连接构成一块所述分体模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横断面均呈曲线型,所述单元板Ⅰ、Ⅱ、Ⅲ、Ⅳ、Ⅴ、Ⅵ的曲率各不相同,组成所述一层模架(1)的n块所述单元板Ⅰ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二层模架(2)的n块所述单元板Ⅱ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三层模架(3)的n块所述单元板Ⅲ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四层模架(4)的n块所述单元板Ⅳ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五层模架(5)的n块所述单元板Ⅴ的曲率相同,组成所述基础模板(6)的n块所述单元板Ⅵ的曲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架(6)的长度大于等于墙体模架长度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模架在所述基础模架(6)的轨道(15)上既具有一个纵向直线运动轨迹,还具有一个横向翻转运动轨迹。
CN2011203938148U 2011-10-17 2011-10-17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8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38148U CN202228088U (zh) 2011-10-17 2011-10-17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938148U CN202228088U (zh) 2011-10-17 2011-10-17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28088U true CN202228088U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9381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228088U (zh) 2011-10-17 2011-10-17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280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169A (zh) * 2021-07-29 2021-10-01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中隔墙用于直墙过渡曲墙施工的模板台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169A (zh) * 2021-07-29 2021-10-01 中铁一局集团(广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中隔墙用于直墙过渡曲墙施工的模板台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8534B (zh)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6800451U (zh) 一种管廊顶板施工台车和台车组
CN204899941U (zh) 整体可移动式隧道水沟电缆槽模板台车
CN103016028A (zh)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作业液压自行式钢模台车
CN206092022U (zh) 一种用于衬砌矩形断面或放射渐变矩形断面爬行式作业车
CN202544854U (zh) 地铁车站衬砌台车
CN104763446A (zh) 地铁车站施工用多功能台车
CN202228087U (zh)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装置
CN206205894U (zh) 整体式自动伸缩移动式钢筋台架
CN207567810U (zh)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现浇混凝土滑模施工的模板台车
CN104453951B (zh) 组合式地铁车站衬砌模板台车
CN201087323Y (zh) 一种移动式整体施工平台
CN205936645U (zh) 一种用于涵洞浇筑的全液压模板系统
CN203531924U (zh) 一种轨轮模板升降式移动台车
CN205443975U (zh) 一种用于箱型涵洞、通道施工的滑动模板装置
CN102268858A (zh) 一种悬浇拱桥的挂篮
CN110173281A (zh) 一种用于圆形隧洞混凝土浇筑的滑模系统
CN203834370U (zh) 圆拱涵拱圈钢模台车
CN202228088U (zh) 隧道中隔墙的分体式移动模架
CN205805572U (zh) 一种扶壁式地铁车站轨排井
CN205558915U (zh) 一种移动式作业装置
CN204552760U (zh) 穿行式液压模板台车
CN105648908A (zh) 一种用于跨既有线或跨河桥梁装修小车及施工方法
CN204532374U (zh) 地铁车站施工用多功能台车
CN205955749U (zh) 一种隧道仰拱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