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10964U - 一种采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4U
CN202210964U CN2011202875743U CN201120287574U CN202210964U CN 202210964 U CN202210964 U CN 202210964U CN 2011202875743 U CN2011202875743 U CN 2011202875743U CN 201120287574 U CN201120287574 U CN 201120287574U CN 202210964 U CN202210964 U CN 202210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leaf
picking device
lug
shrinkage 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875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875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10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10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109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叶采摘工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采摘桑叶的采摘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摘叶筒,所述摘叶筒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相对侧面的中部均开有凹槽,第一柱体的凹槽与第二柱体的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剥离桑叶的剥离孔,第一柱体的一端和第二柱体一端铰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上端面均设有集叶针,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环形。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通过铰接实现开合状态,工作时集叶针朝下,将桑叶枝干移入到第一柱体的凹槽和第二柱体的凹槽形成的剥离孔内,顺着桑叶枝干便可以将桑叶采摘下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叶采摘工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采摘桑叶的采摘器。
背景技术
 蚕桑业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广大农村中,桑叶采摘还主要以人工采摘为主,人工采摘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严重制约了蚕桑业的发展;为提高人工采摘的效率,部分地区的农民直接用镰刀割切,这种方式虽提高了采摘的效率但对桑树的伤害较大,不利于持续生产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出现了不少采摘器,举例如下:
 1、中国专利局于1994年8月17日公开了专利号为92237717.0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名称为:桑叶采摘器;该桑叶采摘器由主体部分、集叶系统、卸叶系统、刀片等组成,集叶系统的集叶针、分叶杆插于主体部分的集叶板上的孔中,卸叶系统的卸叶板插于集叶系统的集叶针上,卸叶系统的卸叶杆从主体部分的集叶板上的孔和套管及底板上的孔中穿过,卸叶系统的弹簧安装在套管内卸叶杆上的小凸块以上,刀片插于主体部分的槽中;该桑叶采摘器使用时,沿着桑树枝条长势从根部推到梢头,在此过程中桑叶被刺在集叶杆上,桑叶的叶柄被刀片切断,推动卸叶杆,卸叶系统便可将桑叶卸下。
2、中国专利局于2002年8月14日公告了专利号为01266691.2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名称为:桑叶采摘器,该采摘器的筒体由两个半圆形的筒片通过轴销联接而成,筒体的上部设有护芽杆和固刀杆,两个半圆形筒片在轴销联接的对应一侧上设有凸起,凸起上开设的孔内插有分叶杆,分叶杆的下部由中点环绕套在简体外侧轴销上的弹簧端的弓形钩勾套,环绕在筒体外对应两侧沟槽处的弹簧上连接有柄扣,筒体上对应固定有一对集叶罩,筒体内固定有由一对对称的半圆形轴心卡和套接在该轴心卡上的弹簧以及由该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的滑块构成的轴心控制装置。桑叶采摘器的开合由设在筒体外套接在轴销上的弹簧及设在弹簧上的柄扣来实现,该弹簧两端的弯形钩勾套插在筒体凸块孔内的分叶杆的下部,工作时,自下而上沿桑树枝条长势从根部推到梢头,由刀片切断叶柄,集叶罩把切断叶柄的桑叶收集,完成采摘过程。
3、专利号为200420061965.3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桑叶采摘器,该桑叶采摘器由一条钢带卷制而成,外形呈“8”字状,两个环由一端开口的采摘环和直径小于采摘环的指戴环组成,采摘环带刃口,内侧设置一宽度较采摘环窄的枝条保护环,在采摘环与指戴环连接处设置一可伸缩的弹簧,工作时自下而上把桑枝套进采摘环,自下而上顺着桑枝长势从根部推到梢头,由采摘环上的刃口把桑叶叶柄切断,完成采摘过程。
4、专利号为200620096583.3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桑叶捋,该桑叶捋由两片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刮片铰接而成,两刮片下半部的外侧边及底边均为利口,两刮片外侧有套指绳。工作状态时,打开半圆绞片把桑枝套在绞片中心孔,然后自下而上顺着桑枝长势从根部推到梢头,由绞片上的刃口切断桑叶叶柄,完成采摘过程。
5、专利号为200720080345.8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名称为:桑叶采摘器,该桑叶采摘器由接叶盘、左边刀总成,右边刀总成及嵌式手把组成;接叶盘由若干片叶片用联接扣连接成一锥形盘状,紧固在钳式手把前端,可活动开合,叶片上设有若干枚尖头朝上的定叶针;左、右边刀分别经压板紧固在刀座上,刀座固定在钳式手把的前端,左右边刀配合组成个相套的环形,左、右边刀总成固定在接叶盘内;接叶盘的开合角度在10~120度之间;钳式手把形如剪刀,可活动开、合。本桑叶采摘器设计工作状况时把钳式手把打开,把桑枝套在刀口总成的圆孔内,然后自下而上顺着桑枝长势从根部推到梢头,由刀口将叶柄切断,桑叶掉在接叶盘上的定叶针上,完成采摘过程。
上述产品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或不足之处有:
1.       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均采取了用刀片切断桑叶柄的方法,自下而上由桑枝根部推向梢头的运动方式来采摘桑叶,虽然看似解决了徒手采摘桑叶时被桑枝磨破扎伤的问题,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桑屑粘在采摘刀片上造成切不断桑叶叶柄的现象,导致在采摘过程中频繁清理刀口,而使得采摘工作时间过长,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效率。
2.       桑蚕养殖户在实际生活中对桑叶的采摘均为轮换采摘,而桑枝腋芽的问题是养殖户亟待解决的,腋芽长成后造成分枝,养分分散,桑叶得不到足够养分,造成桑叶瘦小且单薄,不易采摘,而上述的几种采摘器都不能解决桑叶分叉,腋芽剥离的实际问题。
3.       桑叶的收集也是一个大问题,上述1、2、5方案中有的采用接叶盘,有的是定叶针,他们的使用过程是利用刀片切断叶柄再由定叶针刺穿桑叶,使之固定在接叶盘里,当桑叶采摘完成后还要把桑叶从接叶盘里抽离,这便增加了烦琐的工序,更达不到提高采摘的效率。
4.       在方案3、4中没有设计接叶盘或集叶罩,虽然解决了桑叶剥离桑枝的问题,但没有桑叶收集系统,从而使得飞叶过多,落叶过多,造成了桑叶浪费。
5.       在方案1、2、5中由于设置了接叶盘、集叶罩,造成了工具体积过大,不易在密集的桑枝中合理使用。
6.       在方案1、2、3、4、5中,均是采用自下往上的采摘方式,与桑农长期养成的由上而下的徒手采摘方式相背。如果使用上述方案中的采摘工具,桑农就得改变自己长期习惯的劳作方式,要用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采摘方式,如此一来,在熟练新的采摘方式之前,是完全达不到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的效果的。
综上所述几个方案,结合实际操作,发现功能均具有片面性,不能完全解决桑叶采摘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也不能真正使桑蚕养殖户达到提高采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最佳效果。
发明内容
一种采摘器,包括摘叶筒,所述摘叶筒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相对侧面的中部均开有凹槽,第一柱体的凹槽与第二柱体的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剥离桑叶的剥离孔,第一柱体的一端和第二柱体一端铰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上端面均设有集叶针,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集叶针的间距为1~4mm。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集叶针的间距为2~3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与凸耳相配合的凹孔,凸耳位于所述凹孔内,第一柱体上的凸耳设有竖直的铰接孔,第二柱体上的凹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孔相配合的安装孔,铰接孔内设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凹孔两侧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与凸耳相配合的凹孔,凸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同轴的铰接轴,凹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铰接轴相配合的安装孔,凸耳位于凹孔内且铰接轴固定于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剥离孔呈圆柱形。
进一步的,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圆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呈半圆形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配合呈圆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采摘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带,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带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人手固定的耳柄。
进一步的,耳柄为弹性件,如橡胶、橡皮筋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为柱状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一种采摘器,包括摘叶筒,所述摘叶筒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相对侧面的中部均开有凹槽,第一柱体的凹槽与第二柱体的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剥离桑叶的剥离孔,第一柱体的一端和第二柱体一端铰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上端面均设有集叶针,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环形。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通过铰接实现开合状态,工作时集叶针朝下,将桑叶枝干移入到第一柱体的凹槽和第二柱体的凹槽形成的剥离孔内,顺着桑叶枝干便可以将桑叶采摘下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省略固定带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第二柱体               2——集叶针                     3——第一柱体
4——剥离孔                   11——凹孔                      12——凹槽
13——安装孔                 31——凸耳                      32——铰接轴
33——铰接孔                 5——固定带                     6——通孔
7——槽道                      8——耳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采摘器,包括摘叶筒,所述摘叶筒包括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相对侧面的中部均开有凹槽12,第一柱体3的凹槽12与第二柱体1的凹槽12配合形成用于剥离桑叶的剥离孔4,第一柱体3的一端和第二柱体1一端铰接;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上端面均设有集叶针2,第一柱体3的集叶针2和第二柱体1的集叶针2配合呈环形。
第一柱体3的一端与第二柱体1的一端铰接,第一柱体3与第二柱体1可以通过人工实现开合状态的变化,在工作时,将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调整为开的状态,同时集叶针2朝下;然后将桑叶枝干套入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凹槽12内,合上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使得桑叶支杆套入剥离孔4内;再将摘叶筒顺着桑叶枝干从上至下快速滑动,集叶针2因快速的拉力刺入桑叶或夹住桑叶叶柄,同时桑叶的叶柄因受到逆向力而折断,使得桑叶完全集中在集叶针2上,打开摘叶筒,将桑叶枝干移出,便可以取出聚集在集叶针2上的桑叶。工作时,剥离孔4的下端起到剥离桑叶的作用,剥离孔4的上端起到保护桑叶枝干的作用,防止桑叶枝干折断;此种操作简单、快速;且不会出现桑叶飞落、伤手现象;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采摘的工作效率,同时不会浪费桑叶。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的集叶针2的间距为1~4mm。
经过实践,集叶针2的间距在1~4mm范围内采摘桑叶的效果比较好。
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柱体3的一端设有凸耳31,第二柱体1的一端设有与凸耳31相配合的凹孔11,凸耳31位于所述凹孔11内,第一柱体3上的凸耳31设有竖直的铰接孔33,第二柱体1上的凹孔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孔33相配合的安装孔13,铰接孔33内设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凹孔11两侧的安装孔13内。
通过销轴将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铰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柱体3的凹槽12和第二柱体1的凹槽12形成的剥离孔4呈圆柱形。
因桑叶枝干呈圆柱形,剥离孔4与桑叶枝干相配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剥离孔4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菱形和方形等,如图4所示。
进一步的,第一柱体3的集叶针2和第二柱体1的集叶针2配合呈圆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配合时,第一柱体3的集叶针2和第二柱体1的集叶针2配合可以呈矩形分布,也可以呈椭圆形、方形分布。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均呈半圆形柱体,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配合呈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均呈矩形,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配合呈矩形体或方形体。
实施例2:
一种采摘器,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第一柱体3与第二柱体1的铰接方式的不同,所述第一柱体3的一端设有凸耳31,所述第二柱体1的一端设有与凸耳31相配合的凹孔11,凸耳3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同轴的铰接轴32,如图6所示,凹孔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铰接轴32相配合的安装孔13,凸耳31位于凹孔11内且铰接轴32固定于安装孔13内。
直接将第一柱体3、凸耳31以及铰接轴32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减少零部件,降低成本。
2、本实施例中的相邻的集叶针2的间距设置为2~3mm。
集叶针2的间距更加优化,采摘桑叶更加方便。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一种采摘器,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采摘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带5,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均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带5的通孔6。固定带5可以为绳索、皮带、橡皮筋等。
通过固定带5穿过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通孔6,可以将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固定与人手上,便于操作控制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开合。
进一步的,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凹槽12分别开有与所述通孔6连通的槽道7。
将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打开,可以向通孔6内套橡皮筋,通过橡皮筋将人手分别与第一柱体3以及第二柱体1固定;橡皮筋具有一定弹性,可以稳固的将不同大小的人手指固定在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侧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均为柱状壳体结构,如图9所示。
壳体结构可以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便于操作;同时可以节省材料。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一种采摘器,其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人手固定的耳柄8。
设置耳柄8便于人手把持第一柱体3和第二柱体1。
进一步的,耳柄8采用弹性件制作而成,如橡胶、橡皮筋等。
弹性的耳柄8可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手指,使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摘叶筒,所述摘叶筒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相对侧面的中部均开有凹槽,第一柱体的凹槽与第二柱体的凹槽配合形成用于剥离桑叶的剥离孔,第一柱体的一端和第二柱体一端铰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上端面均设有集叶针,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集叶针的间距为1~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集叶针的间距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带,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带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人手固定的耳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为柱状壳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凸耳,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与凸耳相配合的凹孔,凸耳位于所述凹孔内,第一柱体上的凸耳设有竖直的铰接孔,第二柱体上的凹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铰接孔相配合的安装孔,铰接孔内设有销轴,销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凹孔两侧的安装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设有凸耳,所述第二柱体的一端设有与凸耳相配合的凹孔,凸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同轴的铰接轴,凹孔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铰接轴相配合的安装孔,凸耳位于凹孔内且铰接轴固定于安装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柱体的集叶针和第二柱体的集叶针配合呈圆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摘器,其特征在于:剥离孔呈圆柱形,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呈半圆形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配合呈圆柱体。
CN2011202875743U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采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10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75743U CN202210964U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采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875743U CN202210964U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采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10964U true CN202210964U (zh) 2012-05-09

Family

ID=46010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8757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10964U (zh) 2011-08-09 2011-08-09 一种采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1096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361A (zh) * 2013-12-12 2014-03-19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
CN108077196A (zh) * 2018-02-01 2018-05-29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CN110558041A (zh) * 2019-10-17 2019-12-13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桑叶采摘装置
CN112470694A (zh) * 2020-11-05 2021-03-12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收集桑叶的采桑器
CN117242985A (zh) * 2023-10-07 2023-12-1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冬枣采摘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361A (zh) * 2013-12-12 2014-03-19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
CN108077196A (zh) * 2018-02-01 2018-05-29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CN108077196B (zh) * 2018-02-01 2023-11-28 重庆京渝瑞基测控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养蚕全生命周期自动加桑叶机
CN110558041A (zh) * 2019-10-17 2019-12-13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桑叶采摘装置
CN110558041B (zh) * 2019-10-17 2024-03-29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桑叶采摘装置
CN112470694A (zh) * 2020-11-05 2021-03-12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收集桑叶的采桑器
CN112470694B (zh) * 2020-11-05 2021-06-04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收集桑叶的采桑器
CN117242985A (zh) * 2023-10-07 2023-12-19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冬枣采摘器
CN117242985B (zh) * 2023-10-07 2024-03-08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冬枣采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0964U (zh) 一种采摘器
CN202799687U (zh) 一种圆刀桑叶采摘器
CN108966796A (zh) 榨菜收获机
CN204408947U (zh) 山药种植收获机
CN204482370U (zh) 一种振动式枸杞采收装置
CN109041788A (zh) 桑叶采摘装置
CN208724568U (zh) 一种用于双孢菌菇的采摘装置
CN201274664Y (zh) 新型全自动花椒采摘机
CN202050701U (zh) 收花器
CN210726044U (zh) 桑叶采摘装置
CN205648434U (zh) 夹子式采摘器
CN204560266U (zh) 一种梳状载体伸缩式菜大豆采摘台
CN203942798U (zh) 高性能联合收割机
CN209882583U (zh) 一种草莓采摘剪
CN203181588U (zh) 高空采果器
CN110558041A (zh) 桑叶采摘装置
CN208480310U (zh) 夹拽式红花花丝采摘装置
CN208891202U (zh) 榨菜收获机
CN208609428U (zh) 一种轮式采摘刀具及设有该刀具的水果采摘装置
CN209273462U (zh) 一种菠萝自动收割机械手
CN206808093U (zh) 一种回钩式蒜薹提取装置
CN104855048A (zh) 软轴式枸杞采收机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20674442U (zh) 一种防果实破损的采摘装置
CN2613134Y (zh) 水果采摘工具
CN209563208U (zh) 一种桑叶采摘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