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05529U -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205529U
CN202205529U CN2011203187168U CN201120318716U CN202205529U CN 202205529 U CN202205529 U CN 202205529U CN 2011203187168 U CN2011203187168 U CN 2011203187168U CN 201120318716 U CN201120318716 U CN 201120318716U CN 202205529 U CN202205529 U CN 202205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le
axle center
carbon film
fil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187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允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3187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205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205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2055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包括固定板、电刷、轴心、碳膜片、本体、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端子R2连接电刷基部,电刷基部连接刷体,刷体抵触第一碳膜片,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第一碳膜片铆接;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固定板设置有边槽,电刷通过尾部凸起设置于固定板的边槽;轴心底部与本体铆接;轴心设置为外圆柱体,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电刷基部通过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轴心并设置于端子R2上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改善了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零件更容易加工,并且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子产品都需要用到可调电位器,可调电阻器导电部一般包括三个导电端子R1、R2和R3。
现有技术中,可调电阻器导电部位一般有三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R2脚要插入轴心槽内,R2端子即中端子与轴心接触连接形成电气回路,中端子处多加用一个铆钉,此种结构的缺点是:1,易产生INT接触不良现象;2,装配困难并且材料成本及组装加工成本均较高; 3,限定了三个端子R1、R2和R3不能一次铆合组装,故组装效率较低;4,因电刷与固定板通过中间扁方孔和轴心扁方位配合形成定位与定向,故容易导致分中误差大;5,轴心与电刷及固定板配合的扁方位,在轴心制造时须进行二次加工,故会增加材料加工成本。
为了改善第一种结构易产生INT接触不良的现象,第二种结构是在第一种结构的基础上于中端子处增设一个中刷,由于增加了中刷,导致成本增加。
为了解决轴心与电刷及固定板配合的扁方位问题,第三种结构是在第二种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卡环,轴心与本体之间靠卡环来限制轴心的轴向运动和确定轴向间隙,从而增加一个卡环材料成本;由于卡环很小且置入轴心槽时与本体的空间距离很小,故组装困难。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能改善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结构简单、零件加工容易、成本低,组装效率高的可调电阻器导电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该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改善了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零件更容易加工,并且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提供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包括固定板、电刷、轴心、碳膜片、本体、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
所述本体设置有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碳膜片包括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
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均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碳膜片位于所述第一碳膜片的内侧;
所述端子R2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且所述端子R2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碳膜片,所述端子R1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且所述端子R1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3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且所述端子R3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
所述第二碳膜片与所述端子R2铆接,所述端子R2连接所述电刷基部,所述电刷基部连接所述刷体,所述刷体抵触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所述第一碳膜片铆接;
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边槽,所述电刷通过所述尾部凸起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边槽;
所述轴心底部与所述本体铆接;
所述轴心设置为外圆柱体,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端子R2上方。
优选的,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的规格均相同。
更优选的,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均与所述碳膜片铆合在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二圆形轴心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第三圆形轴心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六边形轴心孔。
更优选的,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的内切圆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的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和第三圆形轴心孔的孔径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并穿过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碳膜片通过所述第三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凹槽。
优选的,所述轴心设置有台肩。
更优选的,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台肩。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电刷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包括固定板、电刷、轴心、碳膜片、本体、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本体设置有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碳膜片包括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六通孔,第二碳膜片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均设置于凹槽,第二碳膜片位于第一碳膜片的内侧;端子R2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且端子R2的头部凸出于第二碳膜片,端子R1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且端子R1的头部凸出于第一碳膜片,端子R3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且端子R3的头部凸出于第一碳膜片;第二碳膜片与端子R2铆接,端子R2连接电刷基部,电刷基部连接刷体,刷体抵触第一碳膜片,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第一碳膜片铆接;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固定板设置有边槽,电刷通过尾部凸起设置于固定板的边槽;轴心底部与本体铆接;轴心设置为外圆柱体,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电刷基部通过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轴心并设置于端子R2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改变碳膜片的印刷方式与电刷的结构, 使端子R2通过电刷和碳膜片与端子R1、端子R3直接形成可靠的电气回路,可省掉中刷,同时不依赖端子R2与轴心接触连接形成的电气回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2、可直接将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与碳膜片铆合在本体上,故省掉了铆钉,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
3、组装铆合时将端子R1、 端子R2和端子R3同时置放在铆合治具上, 可对三个端子进行一次性组装铆合,同时因省掉了中刷与铆钉的组装困扰,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4、通过电刷尾部凸起与固定板边槽进行配合定向,轴心只起定心作用,因电刷尾部凸起与固定板边槽离中心距离较大且互为过盈配合,从而改善了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
5、因轴心只起定心作用,故可去除轴心原扁方位而全部改为外圆柱或内圆孔,也去掉与端子R2接触的配合槽,改善后的轴心能在车床上一次车制完成,不需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因轴心结构形状的改善也可以对轴心采用比原来更便宜的材料进行压铸生产,故既会降低零件加工成本,也能降低材料成本;
6、采用铆合轴心方式展开浮花来限制轴心与本体的轴向运动和确定轴向间隙,去除使用卡环,也不使用端子R2插入轴心槽的结构方式,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的电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的碳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包括有:
固定板1、电刷2、轴心3、第一碳膜片4、第二碳膜片5、本体6、
尾部凸起7、边槽8、第一圆形轴心孔9、第三圆形轴心孔10、
六边形轴心孔11、第四通孔12、第五通孔13、第六通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固定板1、电刷2、轴心3、碳膜片、本体6、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本体6设置有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碳膜片包括第一碳膜片4和第二碳膜片5;第一碳膜片4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12,第一碳膜片4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六通孔14,第二碳膜片5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13;第一碳膜片4和第二碳膜片5均设置于凹槽,第二碳膜片5位于第一碳膜片4的内侧;端子R2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13且端子R2的头部凸出于第二碳膜片5,端子R1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12且端子R1的头部凸出于第一碳膜片4,端子R3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14且端子R3的头部凸出于第一碳膜片4;第二碳膜片5与端子R2铆接,端子R2连接电刷基部,电刷基部连接刷体,刷体抵触第一碳膜片4,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第一碳膜片4铆接;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7,固定板1设置有边槽8,电刷2通过尾部凸起7设置于固定板1的边槽8;轴心3底部采用展开浮花铆合轴心3方式与本体6铆接;轴心3设置为外圆柱体,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9,电刷基部通过第一圆形轴心孔9穿过轴心3并设置于端子R2上方。
第一碳膜片4设置为碳膜片银层区,第二碳膜片5设置为碳膜片碳膜区。
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的规格均相同,方便生产。
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通过直接抽引出铆合管柱的方式与碳膜片铆合在本体6上。     
本体6设置有第二圆形轴心孔,第二碳膜片5设置有第三圆形轴心孔10,固定板1设置有六边形轴心孔11。配合轴心3的形状,可将轴心3设置于本体6第二圆形轴心孔,可将第二碳膜片5通过第三圆形轴心孔10设置于本体6的凹槽。
六边形轴心孔11的内切圆的孔径与第一圆形轴心孔9的相匹配,第二圆形轴心孔和第三圆形轴心孔10的孔径均相等。孔径大小的设置均为了与轴心3匹配使用。
轴心3设置于第二圆形轴心孔并穿过第二圆形轴心孔。穿过第二圆形轴心孔是为了轴心3的底部采用展开浮花铆合轴心3方式与本体6铆接。
第二碳膜片5通过第三圆形轴心孔10穿过轴心3并设置于凹槽。
固定板1通过六边形轴心孔11穿过轴心3设置于电刷2上方。通过固定板1加强电刷2和碳膜片的接触。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组装过程如下:
1、          将碳膜片设置于本体6的凹槽中,碳膜片的第四通孔12对应本体6的第一通孔,碳膜片的第五通孔13对应本体6的第二通孔,碳膜片的第六通孔14对应本体6的第三通孔;
2、          将端子R1的头部从本体6的底部通过本体6的第一通孔和碳膜片的第四通孔12,将端子R2的头部从本体6的底部通过本体6的第二通孔和碳膜片的第五通孔13,将端子R3的头部从本体6的底部通过本体6的第三通孔和碳膜片的第六通孔14,对三个端子进行一次性组装铆合;
3、          将电刷基部的第一轴心孔穿过轴心3,电刷基部同时与端子R2接触,刷体抵触第一碳膜片4;
4、          将固定板1的六边形轴心孔11穿过轴心3并设置于电刷2上方,通过电刷2的尾部凸起7与固定板1的边槽8配合定向,铆合轴心3一并固定固定板1与电刷2;
5、          将轴心3的底部采用展开浮花铆合轴心3方式与本体6铆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改变碳膜片的印刷方式与电刷的结构, 使端子R2通过电刷和碳膜片与端子R1、端子R3直接形成可靠的电气回路,可省掉中刷,同时不依赖端子R2与轴心接触连接形成的电气回路,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
2、端子R1、 端子R2和端子R3均采用直接抽引出铆合管柱,可直接将端子R1、 端子R2和端子R3与碳膜片铆合在本体上,故省掉了铆钉,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
3、组装铆合时将端子R1、 端子R2和端子R3同时置放在铆合治具上, 可对三个端子进行一次性组装铆合,同时因省掉了中刷与铆钉的组装困扰,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4、通过电刷尾部凸起与固定板边槽进行配合定向,轴心只起定心作用,因电刷尾部凸起与固定板边槽离中心距离较大且互为过盈配合,从而改善了原产品结构因配合间隙而产生的分中误差偏大现象;
5、因轴心只起定心作用,故可去除轴心原扁方位而全部改为外圆柱或内圆孔,也去掉与端子R2接触的配合槽,改善后的轴心能在车床上一次车制完成,不需进行二次加工,同时因轴心结构形状的改善也可以对轴心采用比原来更便宜的材料进行压铸生产,故既会降低零件加工成本,也能降低材料成本;
6、采用铆合轴心方式展开浮花来限制轴心与本体的轴向运动和确定轴向间隙,去除使用卡环,也不使用端子R2插入轴心槽的结构方式,,实现使产品结构简单化,降低成本,提高组装效率。
实施例2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等,不同之处在于: 
轴心3设置有台肩。设置台肩能更好地支撑电刷基部。
电刷基部通过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轴心3设置于台肩。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包括固定板、电刷、轴心、碳膜片、本体、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
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碳膜片包括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
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相匹配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的第五通孔;
所述第一碳膜片和第二碳膜片均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二碳膜片位于所述第一碳膜片的内侧;
所述端子R2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五通孔且所述端子R2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碳膜片,所述端子R1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且所述端子R1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3的头部自下向上同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六通孔且所述端子R3的头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碳膜片;
所述第二碳膜片与所述端子R2铆接,所述端子R2连接所述电刷基部,所述电刷基部连接所述刷体,所述刷体抵触所述第一碳膜片,所述端子R1和端子R3分别与所述第一碳膜片铆接;
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尾部凸起,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边槽,所述电刷通过所述尾部凸起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所述边槽;
所述轴心底部与所述本体铆接;
所述轴心设置为外圆柱体,所述电刷基部设置有第一圆形轴心孔,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端子R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的规格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R1、端子R2和端子R3均与所述碳膜片铆合在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第二圆形轴心孔,所述第二碳膜片设置有第三圆形轴心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六边形轴心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的内切圆的孔径与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的相匹配,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和第三圆形轴心孔的孔径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并穿过所述第二圆形轴心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碳膜片通过所述第三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并设置于所述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设置有台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基部通过所述第一圆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台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六边形轴心孔穿过所述轴心设置于所述电刷上方。
CN2011203187168U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5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87168U CN202205529U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187168U CN202205529U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205529U true CN202205529U (zh) 2012-04-25

Family

ID=45969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187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205529U (zh) 2011-08-29 2011-08-29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2055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429A (zh) * 2017-03-28 2017-08-04 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电位器调节控制参量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4429A (zh) * 2017-03-28 2017-08-04 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电位器调节控制参量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3560A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功放模块
CN203039057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信号收发装置
CN202205529U (zh) 一种带本体的可调电位器
CN202564513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功放模块
CN203301860U (zh) 一种电路板
CN205122667U (zh) 一种电池模组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电池箱和车辆
CN103152982A (zh) 一种电池组串并联快速装配pcb板
CN204481201U (zh) 一种pcmia卡座
CN204741105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精密连接器
CN204651531U (zh) 一种新型led连接器
CN202237537U (zh) 一种填料压盖
CN205811122U (zh) 一种便于制造的对称三插面插头
CN204303971U (zh) 一种天线固定结构
CN204928740U (zh) 便于批量化生产的光伏接线盒
CN204992034U (zh) 平行配合式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CN202772408U (zh) 适用于电池连接件的连排组装治具
CN203257814U (zh) 一种汽车起动机的输出轴机构
CN203584049U (zh) 一种车门闭锁器信号反馈装置
CN207852980U (zh) 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端子结构
CN203932229U (zh) 圆柱形锂电池组组装结构
CN203534291U (zh) 高耐压换热器
CN204067622U (zh) 一种天线弹片连排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3311950U (zh) 用于电瓷瓷套的胶装工装
CN202613027U (zh) 异型断面型钢
CN202434776U (zh) 电路板及其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