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80008U -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8U
CN202180008U CN2011202781318U CN201120278131U CN202180008U CN 202180008 U CN202180008 U CN 202180008U CN 2011202781318 U CN2011202781318 U CN 2011202781318U CN 201120278131 U CN201120278131 U CN 201120278131U CN 202180008 U CN202180008 U CN 202180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cyclonic separation
order
separation chamber
gas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781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UP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202781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80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80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8000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和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分别包括第一、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内部设置有内芯筒,第二级出气口位于内芯筒的底部,第二级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部件,内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缘,凸缘位于第二级进气口与第二级出气口之间,凸缘具有一个沿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方向螺旋延伸的导流面,气流沿着导流面从第二级进气口流向第二级出气口。通过增设带有导流面的螺旋状凸缘,使得气流进入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后会沿着凸缘的导流面流动,这样气流将平稳的旋转到第二过滤部件处,第二过滤部件不易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真空清洁设备用的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旋风分离装置是一种通过旋风筒中高速旋转的气流产生的离心力分离气体和灰尘的装置。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两级式旋风分离装置,通过两级旋风分离,含尘气流能更有效的实现气灰分离。两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和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第一、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分别含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携带灰尘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分离装置内部,经过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初步将较大颗粒的灰尘分离,然后含有较小颗粒灰尘的空气再进入二级旋风分离器,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而且为了使得从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出去的气流较为洁净,通常会在第二级出气口处设置进一步会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部件。
上述结构的旋风分离装置中,由于气流在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中分离时,很容易形成紊乱气流,而当紊乱气流到第二级出气口的过滤部件处时,会在此过滤部件处形成波动压力,由于时大时小的波动气压容易使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由于气流压力的变化而堵塞第二级出气口处的过滤部件,最终影响分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第二级出气口处出气平稳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腔、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内部的第一级进气口和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为收集分离后灰尘的第一级集尘室,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包括第二级旋风分离腔,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级进气口,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通向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二级出气口,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内部设置有内芯筒,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位于所述的内芯筒的底部,所述的内芯筒的内部构成排气通道,气流从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的排气通道排出,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的内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缘,所述的凸缘位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与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之间,所述的凸缘具有一个沿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方向螺旋延伸的导流面,气流沿着所述的导流面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流向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过滤部件为网孔结构或栅格结构的过滤部件。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二过滤部件为第二过滤栅格,所述的第二过滤栅格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二栅格体,经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栅格体之间的间隙处流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部件。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过滤部件为第一过滤栅格,所述的第一过滤栅格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一栅格体,经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栅格体之间的间隙处流出。更进一步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栅格体之间的间隙是沿着切向延伸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导流面的螺旋升角为10~45°。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级集尘室,该第二级集尘室向下延伸至所述的第一级集尘室的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中的内芯筒的外壁上增设一个带有螺旋导流面的螺旋状凸缘,使得气流进入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后会沿着凸缘的导流面流动,使气流平稳的旋转到达第二过滤部件处,使第二过滤部件处的气压平稳,气流稳定的通过第二过滤部件不易堵塞,从而保证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2是附图1沿B-B面的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其中:100、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外筒体;11、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2、第一级集尘室;13、第一级进气口;14、第一级出气口;15、第一过滤栅格;16、第一栅格体;17、间隙;
200、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 20、芯筒;21、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2、第二级进气口;23、内芯筒;24、第二级出气口;25、第二级集尘室;26、第二过滤栅格;27、间隙;28、凸缘;29、导流面。
300、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并更加容易理解。
实施例: 
如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该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以及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下游的第二旋风分离单元200。其中,在结构排布上,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00位于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的内侧。
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具有一个外筒体10,外筒体10的内部形成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的底部形成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的第一级集尘室12,外筒体10上具有一个通向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内的第一级进气口13,如图所示,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的上部具有第一级出气口14,此第一级出气口14出设置有第一过滤栅格15,第一过滤栅格15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一栅格体16。各根第一栅格体16沿竖直方向延伸,相邻两个第一栅格体16之间形成切向的间隙17,经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这些间隙17处流出。当气流经过第一过滤栅格15处时,较大颗粒的灰尘会被阻挡下来。
如图所示,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00包括一个芯筒20,芯筒20内部形成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级集尘室25,第二级集尘室25向下延伸至第一级集尘室12的内底部。芯筒20的上部开设有通向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部的第二级进气口22,第二级进气口22与第一级出气口14相连通。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部设置有内芯筒23,内芯筒23的底部设置有通向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外部的第二级出气口24,内芯筒23的内部构成排气通道300,气流从第二级出气口24流出后经过排气通道300排出,第二级出气口24处设置有第二过滤栅格26,第二过滤栅格26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二栅格体,经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邻两个第二栅格体26之间的间隙27处流出。该实施例中,内芯筒23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缘28,凸缘28位于第二级进气口22与第二级出气口24之间,凸缘具有一个沿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的旋转中心方向螺旋延伸的导流面29,气流沿着导流面29从第二级进气口22流向第二级出气口24处,螺旋延伸的导流面29的螺旋升角为10~45°。
下面阐述一下该多级旋风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
工作时,含尘气流从第一级进气口13进入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100内,含尘气流在第一级旋风分离腔11内做旋转运动实现气灰分离,较大颗粒的灰尘会落入第一级集尘室12内,含有细小灰尘颗粒的气流向第一级出气口14流去,气流依次流过第一过滤栅格15、第二级进气口22后进入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进行再次分离,气流顺着凸缘28上的导流面29自上而下流向第二出气口24处。由于气流在第二级旋风分离腔21内是沿着螺旋路线运动的,这样将有效降低气流相互之间的干扰,从而使气流能够平稳通过第二过滤栅格26,最终通过出气口300排出.
上述结构的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通过设置带有导流面29的凸缘28,降低了第二过滤栅格26堵塞的可能性,也使得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200的分离效果和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以及位于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下游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单元包括第一级旋风分离腔、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内部的第一级进气口和通向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一级出气口,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为收集分离后灰尘的第一级集尘室,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单元包括第二级旋风分离腔,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级进气口,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通向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外部的第二级出气口,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内部设置有内芯筒,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位于所述的内芯筒的底部,所述的内芯筒的内部构成排气通道,气流从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流出后经过所述的排气通道排出,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凸缘,所述的凸缘位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与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之间,所述的凸缘具有一个沿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旋转中心方向螺旋延伸的导流面,气流沿着所述的导流面从所述的第二级进气口流向所述的第二级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部件为网孔结构或栅格结构的过滤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部件为第二过滤栅格,所述的第二过滤栅格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二栅格体,经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栅格体之间的间隙处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级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过滤部件为第一过滤栅格,所述的第一过滤栅格包括多个沿着圆周方向排布的第一栅格体,经所述的第一级旋风分离腔气灰分离后的气流从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栅格体之间的间隙处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栅格体之间的间隙是沿着切向延伸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面的螺旋升角为10~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级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第二级集尘室,该第二级集尘室向下延伸至所述的第一级集尘室的内底部。
CN2011202781318U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0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81318U CN202180008U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781318U CN202180008U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80008U true CN202180008U (zh) 2012-04-04

Family

ID=4588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78131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80008U (zh) 2011-08-02 2011-08-02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80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4404A (zh) * 2013-11-14 2015-05-20 宁夏中远天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的干式除尘分离器的旋风子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4404A (zh) * 2013-11-14 2015-05-20 宁夏中远天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天然气的干式除尘分离器的旋风子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7596B (zh) 颗粒分离器
CN202235173U (zh) 吸尘器用多级旋风除尘筒
CN102429612B (zh) 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尘杯
CN103431810B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尘杯
CN203468514U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尘杯
CN104841229B (zh) 一种组合式除尘装置
CN202237687U (zh) 单旋风管加滤芯组合可拆分式分离器
CN104172988A (zh) 一种真空吸尘器尘气分离装置
CN202180008U (zh) 一种多级旋风分离装置
CN2576316Y (zh) 新型袋式复合除尘器
CN205286243U (zh) 一种吸尘器螺旋进风装置
CN201968602U (zh) 一种吸尘器
CN201913003U (zh) 一种双层旋风除尘器
CN208553555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102670132A (zh) 旋风分离集尘装置
CN202776166U (zh) 无吸力损耗的吸尘器尘杯
CN202105737U (zh) 组合式高效旋风集尘器
CN209188320U (zh) 轴流式除尘装置
CN211069530U (zh) 一种旋风组合除尘器
CN210207256U (zh) 谷物除霉机的清尘系统
CN101915164A (zh)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粒子分离装置
CN111686519A (zh) 旋风除尘装置
CN105148672B (zh) 一种用于可燃气体的组合式除尘器
EP1820558A1 (en) A cyclone separator with internal filter
CN207760372U (zh) 新型高炉煤气除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4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