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161502U -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 Google Patents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161502U
CN202161502U CN2011202647643U CN201120264764U CN202161502U CN 202161502 U CN202161502 U CN 202161502U CN 2011202647643 U CN2011202647643 U CN 2011202647643U CN 201120264764 U CN201120264764 U CN 201120264764U CN 202161502 U CN202161502 U CN 202161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seat cushion
wheelchair
riser
trans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647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玉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202647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161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161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16150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包括椅面和该椅面后端的椅背。尤其是,还包括能够翻转成水平平板的扶手、小腿托板、脚踏板和拓宽板,以及梁架,椅背翻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梁架内的前部伸缩轮架和后部伸缩轮架。所述椅背向后翻转时,所述前部伸缩轮架和后部伸缩轮架被从梁架内推出,同时所述两扶手、小腿托板、所述脚踏板和所有拓宽板翻转成水平平板状态而使轮椅变换成为床。本实用新型变换过程全自动进行,在轮椅与床的互相变换过程中,所述转轮自动伸出或者自动收缩,确保了重心平衡、支撑稳定,无需别人帮助就能实现轮椅与床的互相变换,马桶与座垫的互相更换,令行动不便的人自己就能够轻松自如的解决排便、睡眠、出行等问题。

Description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为行动不便人士的提供护理辅助的全自动轮椅。
背景技术
现在全球已经开始进入老年化社会了,老人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行动和体力逐渐不如常人;而且我国的心脑血管病呈逐年高发态势,因心脑血管病造成中风、偏瘫的病人也越来越多,这类人群对轮椅的需求日趋增多。虽然现在市场上的轮椅多种多样,但大都功能单一且大多是手动操作的。现在有些具有折叠功能的轮椅虽然能变换成为一张床,但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完成的;而且轮椅在变换成床时,轮椅的转轮位置没有变化,使由轮椅变换而成的床的支撑点偏离,重心不稳,容易使床翻倒,造成安全隐患。有的轮椅为了支撑床的重心,需要人工操作支撑架来支撑。另外,在中国专利ZL03284045中披露了一种带有坐便器的轮椅,当使用轮椅的患者要排便时,首先要扳起定向轮手刹柄,锁死车下的定向轮,而后完成站立动作;在站起的过程中,用健康的手开启座椅板上的锁位键,轻推座椅板使座其向后滑动,露出车底板的座便器;排完便后站起,拉回座椅板,重新坐回到座椅板上。显然需要使用轮椅的人都是行动不便的人,行动和体力都受到限制,自行手动操作完成上述过程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于下身瘫痪的人,根本无法独立站立,更不用说完成上述手动操作过程。因此,上述轮椅需求者不能独立使用现有技术轮椅的上述新增功能,还是需要在陪护人员的帮助下才能应用现有技术轮椅的新增功能。从另一角度看,现有技术轮椅的新增功能不像给使用轮椅的人设计的,更像是为便于陪护人员护理而设置的。因而上述现有技术轮椅的改进并没有给轮椅的真正使用者带来便利。所以市场需要一种由轮椅使者通过简单地按键操作或者摇杆操作而实现轮椅的自动状态变换和实现轮椅使用者自行排便问题,令所述轮椅使用者不做大的任何肢体动作就能实现轮椅在座椅与床状态之间自由变换,并且在基本不动的情况下自行完成排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令该轮椅既是电动轮椅又是电动床,自动将轮椅放平、加长、加宽为一张床;座垫与马桶自动互换;自动喷洗、烘干臀部等功能。全自动化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自行完成排便、睡眠、出行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脑编程控制面板的功能键的调控,就能够全自动处理老弱病残的排便、睡眠、出行等问题的全自动轮椅床。让行动不便的人不用离开轮椅,也不用请人帮忙,自己在轮椅上就能轻松解决睡觉、排便及便后的清洁、除臭和消毒,以及出行等问题。既免去了要别人照顾的麻烦,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还为他们赢回了自信。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只需通过一根手指按动电脑编程控制面板的功能键,就可以全自动完成轮椅变床,床变轮椅的过程;能够全自动处理使用者排便过程中的马桶上升就位,座垫移开,清洁、除臭和消毒等事宜。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制造一种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包括椅面和该椅面后端的椅背,电源系统,以及用于令所述轮椅移动的转轮。尤其是,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椅面左右两侧、并能够分别向该椅面外侧翻转成水平平板的两扶手,其顶端可转动地连结所述椅面前端的小腿托板,其后端可转动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底端、且能够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相对该小腿托板自行转动的脚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椅面底部的梁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而驱动所述椅背翻转的椅背翻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梁架内、并且能够沿所述轮椅的前后方向滑动伸出或者滑动缩入该轮架的前部伸缩轮架和后部伸缩轮架,以及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能够向所述轮椅左右外侧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分别连结所述椅背左右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小腿托板左右两端和分别连结所述脚踏板左右两端的拓宽板。在所述前部伸缩轮架和后部伸缩轮架底部安装所述转轮;所述梁架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滑动的中承滑动部件,该中承滑动部件前端借助前端推拉组件分别与所述小腿托板和前部伸缩轮架联结,并且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还借助扶手连杆分别联结所述两扶手。在所述椅背与后部伸缩轮架之间联结有后向推拉杆,在所述椅背与所述中承滑动部件的后端之间联结有前向推拉杆。所述椅背被正向驱动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后部伸缩轮架被所述后向推拉杆从梁架内推出,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被所述前向推拉杆推向轮椅前方,进而拉住所述扶手连杆将所述两扶手拉动翻转成水平平板状态,同时该中承滑动部件推动所述前端推拉组件将所述小腿托板推转至水平状态、将所述前部伸缩轮架从所述梁架内推出,所述脚踏板和所有拓宽板受弹性回复力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且所述椅背、扶手、小腿托板、脚踏板和所有拓宽板都与所述椅面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变换成为床。所述椅背被反向驱动时,该椅背、所述扶手、所述小腿托板,所述脚踏板、所述两伸缩轮架和所有拓宽板逆向动作恢复成轮椅状态。
具体而言,所述脚踏板的后端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连结所述小腿托板的底端。所述拓宽板包括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椅背左右两端的两椅背拓宽板,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左右两端的两小腿托板拓宽板,以及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脚踏板左右两端的两脚踏板拓宽板。所述梁架包括两根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中空梁管。所述前部伸缩轮架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前部伸缩臂,分别连结该两前部伸缩臂前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前轮立臂。所述后部伸缩轮架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后部伸缩臂,分别连结该两后部伸缩臂后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后轮立臂。所述前部伸缩臂从所述中空梁管前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的中空腔内,所述后部伸缩臂从所述中空梁管后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的中空腔内。所述两前轮立臂和所述两后轮立臂底部连结所述转轮。所述椅背翻转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向左右伸出的两输出轴,所述两输出轴端部分别连结椅背驱动齿轮。所述椅背底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驱动齿轮啮合的椅背被动齿轮。所述两中空梁管各自底部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设置有互相平行的梁架滑轨,所述中承滑动部件包括安装并能够分别在所述两梁架滑轨上滑动的两中承滑块。在所述轮椅同侧的中承滑块与扶手之间至少联结有一根所述扶手连杆,该扶手连杆与所述中承滑块、扶手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所述前端推拉组件,各前端推拉组件联结在与其同侧的中承滑块、小腿托板和前轮立臂之间。所述两后轮立臂分别借助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后向推拉杆联结所述椅背的左右两端,所述后向推拉杆与所述椅背、所述后轮立臂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向推杆,该前向推杆分别与同侧的中承滑块、被动齿轮可转动地联结。
所述前端推拉组件采用如下具体结构,包括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前端的主推拉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小腿托板的撑拉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前轮立臂的立臂推拉杆,以及摆杆、承接推拉杆。在所述中空梁管底部,所述中承滑块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的前方转动联结所述摆杆的一端,该摆杆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承接推拉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的杆身,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撑拉杆的另一端。所述主推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摆杆的杆身。当所述中承滑块位于向所述轮椅后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时,所述摆杆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管的一端位于该摆杆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一端的前方。在所述中承滑块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过程中,所述主推拉杆向前推动摆杆的杆身,令该摆杆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的一端向前转动,从而借助所述立臂推拉杆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立臂,同时,在所述立臂推拉杆前移过程中,所述承接推拉杆随该立臂推拉杆的杆身移动而逐渐成竖立状态,进而借助所述撑拉杆推动所述小腿托板向水平状态转动。
为了适于下半身需要平放的特殊人群,所述前端推拉组件还包括卡销杆,该卡销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架,另一端加工有内凹的卡口。所述中承滑块的前端设置有卡槽,所述主推拉杆联结所述中承滑块一端端部设置有固定轴,借助放入所述卡槽内的固定轴实现所述主推拉杆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所述主推拉杆杆身设置有向所述轮椅外侧伸出的销柱,当所述中承滑块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时,正好令所述销柱套入所述卡销杆的卡口。在所述中承滑块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转动所述卡销杆,使所述主推拉杆的固定轴从所述中承滑块前端的卡槽中滑出并固定,从而令所述前端推拉组件脱离所述中承滑块,以确保即使所述中承滑块有滑动位移,所述小腿托板和脚踏板都保持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与所述椅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部伸缩轮架向前伸出所述梁架。
关于所述转轮,本实用新型转轮包括两转向轮和两驱动轮。所述前部伸缩轮架和后部伸缩轮架中任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转向轮,则另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包括主动转轮,与该主动转轮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动转轮转动的被动转轮,变速箱,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转轮驱动装置。所述变速箱包括主被动齿轮,与该主被动齿轮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被动齿轮旋转的从被动齿轮,分别设置在主被动齿轮轴线两侧的两轮面上加工有圆弧凹槽的凹面轮,所述凹面轮都同轴连结随该凹面轮旋转的行星齿轮。所述两行星齿轮都与所述从被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随该输出轴旋转的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所述主被动齿轮啮合。所述凹面轮的圆弧凹槽紧密接触所述主动转轮的轮面,所述主动转轮借助其轮面与所述圆弧凹槽的摩擦力随所述凹面轮旋转。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电连接该中央处理器CPU的操作面板和操纵杆。所述操作面板收纳在任一扶手内。所述操纵杆借助万向节安装在任一扶手上,所述操纵杆向所述轮椅前方倾倒被收纳入所述扶手内,该操纵杆向所述轮椅后方、左侧或者右侧倾倒以启动所述驱动轮并调节该驱动轮的转速。所述操纵杆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倒车开关。
所述轮椅还具有自动转换马桶和座垫的功能,所述轮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椅面下方、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设置的平移轨道,在该平移轨道上滑动的平移小车,安装在平移小车上的马桶升降装置和座垫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上的马桶,固定安装在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上的座垫,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平移驱动装置。所述椅面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马桶的坐便垫圈的形状和所述座垫的形状都正好填补所述通孔。当所述座垫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坐便垫圈填补所述通孔。反之,当所述马桶被马桶升降装置举升而令马桶垫圈填补所述通孔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座垫填补所述通孔。
上述实现马桶和座垫自动转换功能的具体结构如下,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平移轨道。所述平移小车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底立板和安装在该两车底立板上的滑轮,借助该滑轮所述车底立板在各自相应的平移轨道上滑行。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顶层立板,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承接立板。所述座垫承接立板与同侧的车底立板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该座垫升降连杆分别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所述车底立板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与同侧的座垫承接立板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该座垫升降连杆分别与所述座垫顶层立板、所述座垫承接立板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都连结在所述座垫的底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顶层立板,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承接立板。所述马桶承接立板与同侧的车底立板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该马桶升降连杆分别与所述马桶承接立板、所述车底立板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与同侧的马桶承接立板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该马桶升降连杆分别与所述马桶顶层立板、所述马桶承接立板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都连结在所述马桶的周边。所述轮椅还包括沿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丝杆,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移且对称设置的两协同立板,所述协同立板底部固定设置连结板,借助该连结板底部的内螺纹孔所述连结板随丝杆的旋转而平移。所述协同立板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座垫平移轨道通孔和马桶平移轨道通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座垫卡位通孔和马桶卡位通孔。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在远离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座垫卡位通孔的顶端连通。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在远离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马桶卡位通孔顶端连通。所述轮椅还包括座垫拉撑杆和马桶拉撑杆。所述座垫拉撑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座垫承接立板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该座垫拉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座垫滑柱,该座垫滑柱插入并在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和座垫卡位通孔内滑动。所述马桶拉撑杆一端转动联结所述马桶承接立板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一端,该马桶拉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马桶滑柱,该马桶滑柱插入并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和马桶卡位通孔内滑动。所述平移驱动装置分别向两端伸出两输出轴,该两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分别驱动所述两丝杆同向旋转。当所述座垫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时,所述协同立板停靠在丝杆的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车底立板也停靠在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座垫拉撑杆和所有座垫升降连杆都呈竖直状态,从而举升所述座垫在最高位置,所述座垫拉撑杆的座垫滑柱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的底端。所述马桶拉撑杆和所有马桶升降连杆都呈倾斜状态,从而拉低所述马桶在最低位置,所述马桶拉撑杆的马桶滑柱位于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端部。当所述丝杆被驱动旋转而使所述协同立板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最大位移处平移时,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底端的所述座垫滑柱被迫随所述协同立板移动,使所述座垫拉撑杆转动而呈倾斜状态,随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横向拉动,致使所有座垫升降连杆被拉至倾斜状态,所述座垫承接立板和所述座垫顶层立板因失去支撑而下降,所述座垫降低并且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座垫滑柱已经进入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所述协同立板继续平移,直到所述座垫滑柱移至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而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马桶滑柱先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内滑动直至该马桶滑柱陷入所述马桶卡位通孔的底端,受所述马桶卡位通孔限制,呈倾斜状态的所述马桶拉撑杆拉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整体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协同立板拉动所述马桶滑柱,使所述马桶拉撑杆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进而拉动所述马桶承接立板而使所有马桶升降连杆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推升所述马桶承接立板和所述马桶顶层立板,将所述马桶推升至所述坐便垫圈填补所述通孔。
为确保所述马桶和座垫沿竖直方向平稳升起或者下降,在所述椅面底部,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还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顶部平移轨道。所述平移小车还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顶立板和安装在该两车顶立板上的顶部滑轮,借助该顶部滑轮所述车顶立板在各自相应的顶部平移轨道上滑行。在所述车顶立板与同侧的车底立板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座垫升降滑轨。在所述座垫底部设置有两竖直滑轮,该两竖直滑轮夹装所述座垫升降滑轨,并沿该座垫升降滑轨滑动。在所述车顶立板与同侧的车底立板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马桶升降滑轨。在所述马桶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定位滑槽,该两定位滑槽套装在所述马桶升降滑轨上,并沿该马桶升降滑轨滑动。
关于马桶的其他具体设置,所述马桶上部周边均匀布设有冲水孔,所述马桶底部的排便口对接设置有接便桶或者伸缩排污管。所述马桶设置有其喷嘴与该马桶内连通的自动喷洗器。所述马桶设置有其出风口与所述马桶内连通的自动干肤机。所述马桶设置有其消毒喷口与所述马桶内连通的自动除臭消毒器,在该自动除臭消毒器随马桶平移的路径上设置有按压凸轮,使得当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平移经过所述按压凸轮时,该按压凸轮按压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的除臭开关。所述轮椅还包括储水罐,该储水罐借助水泵和水管向所述自动喷洗器和马桶的冲水孔供水。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轮椅操作简单,功能齐备,配备齐全,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只需通过手指按动电脑控制面板的功能键,通过电脑调控,轮椅就能自动放平,四周的拓宽板、扶手自动90度翻展开,同时脚轮自动往轮椅前后伸出至轮椅的重力支撑点,自动加长、加宽为一张床。同样,床也能够自动收拢为一张轮椅,所述转轮也自动收回至原位;所述马桶与座垫能够自动互换,马桶能够自动上升与通孔衔接;所述马桶还设置自动除臭消毒、喷洗、烘干臀部,且在喷洗的过程中,喷头自动前后移动,这样就能够全面清洗阴部和臀部。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椅无需别人的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自己就能够轻松自如的解决排便、睡眠、出行等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产品实验,验证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优选实施例在轮椅状态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自动变换成为床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有固定排污点时并且变换成为床的周测投影示意图;
图4是所述优选实施例适用下半身需要放平的使用者时的轮椅状态周测投影示意图;
图5是所述优选实施例处于轮椅状态时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6是所述优选实施例处于床状态时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7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驱动轮62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8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驱动轮62的凹面轮626和主动转轮622正投影右视示意图;
图9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马桶82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自动除臭消毒器87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所述优选实施例的椅面11及其下方各部件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2是所述优选实施例当座垫81填补椅面通孔111时的正投影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所述优选实施例位于所述轮椅后部的马桶升降装置和座椅升降装置正投影左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丝杆96、协同立板971和连结板972的正投影左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座垫拉撑杆977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16是所述优选实施例当马桶垫圈821填补椅面通孔111时的正投影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所述优选实施例马桶82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椅面11和该椅面11后端的椅背12,电源系统,以及用于令所述轮椅移动的转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源系统采用电池供电系统,所述电池991安装在所述椅面11下方。所示轮椅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椅面11左右两侧、并能够分别向该椅面11外侧翻转成水平平板的两扶手13,其顶端可转动地连结所述椅面11前端的小腿托板14,其后端可转动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14底端、且能够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相对该小腿托板14自行转动的脚踏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椅面11底部的梁架20,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而驱动所述椅背12翻转的椅背翻转驱动装置31,安装在所述梁架20内、并且能够沿所述轮椅的前后方向滑动伸出或者滑动缩入该轮架20的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以及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能够向所述轮椅左右外侧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分别连结所述椅背12左右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小腿托板14左右两端和分别连结所述脚踏板15左右两端的拓宽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轮椅的前后方向是指从轮椅前部向轮椅后部的中心线方向,如图2所示点划线AB所在方向;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是指从轮椅左侧向轮椅右侧的中心线方向,如图2所诉点划线DC所在方向。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了显示清楚,对一些部件实际阻挡效果被忽略,例如,所述椅背12通常情况下应该是不能被看穿,但是问了清楚显示该椅背12后的部件,所述椅背12对视线阻挡的作用被忽略,即看上去所述椅背12是透明的,但实际上并部限定所述椅背12是透明的。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脚踏板15的后端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连结所述小腿托板14的底端。所述拓宽板包括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椅背12左右两端的两椅背拓宽板162,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14左右两端的两小腿托板拓宽板164,以及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脚踏板15左右两端的两脚踏板拓宽板165。所述轮椅可以通过设置挡片、挡杆等部件,令从床变换成为所述轮椅状态时,强制所述脚踏板15,以及各椅背拓宽板162、小腿托板拓宽板164和脚踏板拓宽板165能够翻转成立板状态。
在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底部安装所述转轮。所述梁架20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滑动的中承滑动部件,该中承滑动部件前端借助前端推拉组件分别与所述小腿托板14和前部伸缩轮架40联结,并且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还借助扶手连杆分别联结所述两扶手13。在所述椅背12与后部伸缩轮架50之间联结有后向推拉杆,在所述椅背12与所述中承滑动部件的后端之间联结有前向推拉杆。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都是以前后对称或者左右对称的设置两套相同的部件,以期获得将为稳定的机械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梁架20包括两根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中空梁管21。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前部伸缩臂41,分别连结该两前部伸缩臂41前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前轮立臂42。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后部伸缩臂51,分别连结该两后部伸缩臂51后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后轮立臂52。所述前部伸缩臂41从所述中空梁管21前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21的中空腔内,所述后部伸缩臂51从所述中空梁管21后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21的中空腔内。所述两前轮立臂41和所述两后轮立臂52底部连结所述转轮。
所述椅背翻转驱动装置31包括分别向左右伸出的两输出轴311,所述两输出轴311端部分别连结椅背驱动齿轮32。所述椅背12底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驱动齿轮32啮合的椅背被动齿轮33。
所述两中空梁管21各自底部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设置有互相平行的梁架滑轨,所述中承滑动部件包括安装并能够分别在所述两梁架滑轨上滑动的两中承滑块34。在所述轮椅同侧的中承滑块32与扶手13之间至少联结有一根所述扶手连杆35,该扶手连杆35与所述中承滑块32、扶手13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各前端推拉组件36联结在与其同侧的中承滑块34、小腿托板14和前轮立臂42之间。所述两后轮立臂52分别借助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后向推拉杆37联结所述椅背12的左右两端,所述后向推拉杆37与所述椅背12、所述后轮立臂52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向推杆38,该前向推杆38分别与同侧的中承滑块34、被动齿轮33可转动地联结。
所述椅背12被正向驱动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被所述后向推拉杆从梁架20内推出,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被所述前向推拉杆推向轮椅前方,进而拉住所述扶手连杆将所述两扶手13拉动翻转成水平平板状态,同时该中承滑动部件推动所述前端推拉组件将所述小腿托板14推转至水平状态、将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从所述梁架20内推出,所述脚踏板15和所有拓宽板受弹性回复力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且所述椅背12、扶手13、小腿托板14、脚踏板15和所有拓宽板都与所述椅面11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变换成为床。所述椅背12被反向驱动时,该椅背12、所述扶手13、所述小腿托板14,所述脚踏板15、所述两伸缩轮架40、50和所有拓宽板逆向动作恢复成轮椅状态。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包括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前端的主推拉杆361,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小腿托板14的撑拉杆365,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前轮立臂42的立臂推拉杆363,以及摆杆362、承接推拉杆364。在所述中空梁管21底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的前方转动联结所述摆杆362的一端,该摆杆362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另一端。所述承接推拉杆364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杆身。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撑拉杆365的另一端。所述主推拉杆361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摆杆362的杆身。
如图5所示,当所述中承滑块34位于向所述轮椅后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时,所述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管21的一端位于该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一端的前方。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过程中,所述主推拉杆361向前推动摆杆362的杆身,令该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一端向前转动,从而借助所述立臂推拉杆363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立臂42,同时,在所述立臂推拉杆363前移过程中,所述承接推拉杆364随该立臂推拉杆363的杆身移动而逐渐成竖立状态,进而借助所述撑拉杆(365)推动所述小腿托板14向水平状态转动,形成图6所示状态。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电脑编程控制面板,当使用轮椅时按控制面板的“床”字时键,轮椅便自动加长、加宽,变为一张长约1850 mm,宽约900 mm的标准床。所述椅背翻转驱动装置31采用独立24v马达。当所述当轮椅要变成床时,按控制面板的“床”字功能键,由所述独立24v马达带动工作,该马达驱动椅背驱动齿轮32,进而驱动所述椅背被动齿轮33。所述椅背12翻转时,所述后向推杆37推动后轮立臂52,从而令后部伸缩臂51从中空梁管21内伸出。所述椅背被动齿轮33转动而令前向推拉杆28向前推动中承滑块34,从而实现由图5至图6的变换,所述小腿托板14被推至水平状态,受带有扭簧的合页的弹性回复力左右,所述脚踏板15随小腿托板14转动至水平状态。同时,所述前部伸缩臂41也从中空梁管21内伸出。由于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都向外伸出,确保了床面的稳固度,而使由轮椅变换成的床的重心调整至稳定状态。上述过程同时,所述椅背拓宽板162、小腿托板拓宽板164和脚踏板拓宽板165都翻转至水平状态,从而形成了标准尺寸的床。当所述后轮是驱动轮是,轮椅在变成床使用时,驱动轮电动驱动系统电源自动关闭,驱动操作杆71自动失效。但四个脚轮照样可以转动,人可将床推行灵活使用,变成一张带轮子的可移动的床。由于普通的床的宽度大于门的宽度,所以普通的床是不能推出门去的。但本床却可以自由出入,因为本床的左右两边可以自动伸缩,这样就能使床自由的变宽或变窄,方便出入。
当床要变成轮椅时,按控制面板的“椅”字功能键,由 24v马达反向旋转,上述过程逆向动作,让椅背12慢慢升起,同时带动小腿托板14及脚踏板15降落,扶手和各拓宽板收起至原位。四个转轮也同时往轮椅床中间靠拢缩回至原位,形成一张完整的轮椅。本轮椅的靠背可以调至成使用范围内的任何角度,这样可以让使用者在斜躺时调到使自己舒服的角度。轮椅靠背左右两边配有两条安全带,防止使用者从轮椅上滑落。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还包括卡销杆366,该卡销杆366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架21,另一端加工有内凹的卡口3661。所述中承滑块34的前端设置有卡槽341,所述主推拉杆361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一端端部设置有固定轴3611,借助放入所述卡槽341内的固定轴3611实现所述主推拉杆361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所述主推拉杆361杆身设置有向所述轮椅外侧伸出的销柱3612,当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时,正好令所述销柱3612套入所述卡销杆366的卡口3661。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为了保持所述小腿托板14和脚踏板15保持与椅面11同一平面内,以适应下半身行动不便的使用者,转动所述卡销杆366,使所述主推拉杆361的固定轴3611从所述中承滑块34前端的卡槽341中滑出并固定,从而令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脱离所述中承滑块34,以确保即使所述中承滑块34有滑动位移,所述小腿托板14和脚踏板(15)都保持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与所述椅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向前伸出所述梁架20。
所述转轮包括两转向轮61和两驱动轮62。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中任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转向轮61,则另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驱动轮6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底部安装两转向轮61,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底部安装两驱动轮62。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驱动轮62包括主动转轮622,与该主动转轮622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动转轮622转动的被动转轮621,变速箱,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转轮驱动装置623。所述变速箱包括主被动齿轮624,与该主被动齿轮624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被动齿轮624旋转的从被动齿轮625,分别设置在主被动齿轮624轴线两侧的两轮面上加工有圆弧凹槽6261的凹面轮626,所述凹面轮626都同轴连结随该凹面轮626旋转的行星齿轮627。所述两行星齿轮627都与所述从被动齿轮625啮合。所述转轮驱动装置62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随该输出轴旋转的主动齿轮628,该主动齿轮628与所述主被动齿轮624啮合。所述凹面轮626的圆弧凹槽6261紧密接触所述主动转轮622的轮面,所述主动转轮622借助其轮面与所述圆弧凹槽6261的摩擦力随所述凹面轮626旋转。
后驱动轮两边各配有独立马达,由变速箱传动给离合器,由离合器带动中心轴转动。离合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当轮椅变成床的同时,床的靠背往下降落。靠背后设有一个推杆,推杆把离合器的弹簧与齿轮分离,这样就使轮子中心轴与驱动变速箱分离。此驱动功能是当电池没电或驱动系统故障或使用者无能力操作扶手上的驱动操作杆时,可用人工操纵分离杆使驱动系统与轮子分离。即时由人工操作推拉轮椅,就由电动轮椅变为人力轮椅。脚踏板的边沿前端有感应开关,当脚踏板触碰到障碍物时,感应开关发出指令让轮椅刹车停下,这样就避免了使用者撞伤。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电连接该中央处理器CPU的操作面板和操纵杆71。所述操作面板收纳在任一扶手13内。所述操纵杆71借助万象节安装在任一扶手13上,所述操纵杆71向所述轮椅前方倾倒被收纳入所述扶手13内,该操纵杆71向所述轮椅后方、左侧或者右侧倾倒以启动所述驱动轮62并调节该驱动轮62的转速。所述操纵杆71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72和倒车开关73。
操纵杆71用于完成行走、转向、刹车装置。操纵杆71安装在扶手上,操纵杆71的功能是操作电动轮椅的驱动轮的行驶方向及刹车。操纵杆71下端装有一球形万向关节,操纵杆71不需要操作时,隐藏在扶手里面。当使用者从扶手里拉上驱动操作杆并按压驱动操作杆上的电源开关72,此时后轮就往前驱动,电动轮椅就开始前行。驱动操作杆上设有,当使用者拇指按住操纵杆71上端的倒车开关73五秒以后,电动轮椅后轮开始反转驱动轮子传动系统,此时轮椅就往后行驶。当操纵杆71往左边斜压时,后左驱动系统会自动减速,后右驱动系统速度不变,这样在力的作用下轮椅就向左转弯。同样的原理,操纵杆71往右压时,轮椅向右转弯。驱动操作杆越往后拉,且拉的越紧,轮椅行驶的速度就会越快。驱动操作杆下端装有磁力开关,当轮椅车要减速或刹车停下时,将驱动操作杆往前方推压,此时万向关节会触动磁力开关,使磁力开关通电。电磁铁在电流的作用下把刹车包吸住,使刹车包与刹车轮毂咬合起到刹车的作用,这样轮椅车就可以停下。当轮椅车不行驶时,将驱动操作杆放下至扶手里与扶手表面相平,电磁刹车系统自动停止工作,取而代之的是手刹柄刹住车轮,使电动轮椅停靠。本设计主要是为了行动不便的人独立外出的需要。
为了实现椅面下马桶和座垫的自动转换,如图11至16所示,所述轮椅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椅面11下方、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设置的平移轨道,在该平移轨道上滑动的平移小车,安装在平移小车上的马桶升降装置和座垫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上的马桶82,固定安装在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上的座垫81,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平移驱动装置91。所述椅面11中部设置有通孔111,所述马桶82的坐便垫圈821的形状和所述座垫81的形状都正好填补所述通孔111。当所述座垫81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111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111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坐便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反之,当所述马桶82被马桶升降装置举升而令马桶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111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座垫81填补所述通孔111。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平移轨道92。所述平移小车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底立板931和安装在该两车底立板931上的滑轮932,借助该滑轮932所述车底立板931在各自相应的平移轨道92上滑行。
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顶层立板941,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承接立板942。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该座垫升降连杆943分别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所述车底立板931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与同侧的座垫承接立板942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该座垫升降连杆943分别与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都连结在所述座垫81的底部。
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顶层立板951,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承接立板952。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953,该马桶升降连杆953分别与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所述车底立板931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与同侧的马桶承接立板952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953,该马桶升降连杆953分别与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都连结在所述马桶82的周边。
所述轮椅还包括沿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丝杆96,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移且对称设置的两协同立板971,所述协同立板971底部固定设置连结板972,借助该连结板972底部的内螺纹孔所述连结板972随丝杆的旋转而平移。所述协同立板97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和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座垫卡位通孔974和马桶卡位通孔976。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在远离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的顶端连通。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在远离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顶端连通。
所述轮椅还包括座垫拉撑杆977和马桶拉撑杆978;所述座垫拉撑杆977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该座垫拉撑杆977的另一端设置有座垫滑柱9771,该座垫滑柱9771插入并在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和座垫卡位通孔974内滑动。所述马桶拉撑杆978一端转动联结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一端,该马桶拉撑杆978的另一端设置有马桶滑柱9781,该马桶滑柱9781插入并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和马桶卡位通孔976内滑动。
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分别向两端伸出两输出轴,该两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分别驱动所述两丝杆96同向旋转。
当所述座垫81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111时,所述协同立板971停靠在丝杆96的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车底立板931也停靠在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座垫拉撑杆977和所有座垫升降连杆943都呈竖直状态,从而举升所述座垫81在最高位置,所述座垫拉撑杆977的座垫滑柱9771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的底端。所述马桶拉撑杆978和所有马桶升降连杆953都呈倾斜状态,从而拉低所述马桶82在最低位置,所述马桶拉撑杆978的马桶滑柱9781位于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端部;当所述丝杆96被驱动旋转而使所述协同立板971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最大位移处平移时,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底端的所述座垫滑柱9771被迫随所述协同立板971移动,使所述座垫拉撑杆977转动而呈倾斜状态,随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横向拉动,致使所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被拉至倾斜状态,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和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因失去支撑而下降,所述座垫81降低并且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931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座垫滑柱9771已经进入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所述协同立板971继续平移,直到所述座垫滑柱9771移至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而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马桶滑柱9781先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内滑动直至该马桶滑柱9781陷入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的底端,受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限制,呈倾斜状态的所述马桶拉撑杆978拉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整体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931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协同立板971拉动所述马桶滑柱9781,使所述马桶拉撑杆978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进而拉动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而使所有马桶升降连杆953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推升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和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将所述马桶81推升至所述坐便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
为了确保所述马桶和座垫能够沿竖直方向平稳移动,在所述椅面11底部,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还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顶部平移轨道。所述平移小车还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顶立板933和安装在该两车顶立板933上的顶部滑轮934,借助该顶部滑轮934所述车顶立板933在各自相应的顶部平移轨道上滑行。
在所述车顶立板933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座垫升降滑轨981。在所述座垫81底部设置有两竖直滑轮982,该两竖直滑轮982夹装所述座垫升降滑轨981,并沿该座垫升降滑轨981滑动。
在所述车顶立板933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马桶升降滑轨983。在所述马桶8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定位滑槽984,该两定位滑槽984套装在所述马桶升降滑轨983上,并沿该马桶升降滑轨983滑动。
所述通孔111安装有一个可拆洗的护洁圈,护洁圈中间有一凹槽,与座便器口卡合。护洁圈上面是用海绵做的,下面是用硅胶做的(因硅胶材质表面光滑易于冲洗),护洁圈主要是起一个隔离的作用。如果使用者在大小便时弄脏旁边,无需清洗整个座椅,只需拆下护洁圈冲洗即可,这样就可以节约不少人力、物力。
所述椅面11下预埋有一个高度为10mm的漏斗衔接口,当马桶82上升时衔接此接口,也是为了避免大小便时喷出马桶外弄脏轮椅部及床,这样与护洁圈就就形成了一个避免轮椅弄脏的双重保护。
如图9所示,所述马桶82最前端装有一个成四分之一圆,半径80mm像一个小半球的护洁盖822。护洁盖822的两边用两条短轴固定在马桶前端的左右两侧。使用马桶82小便的过程中,当马桶移至使用位时,因为空间的增大,护洁盖顺着弧度升起,形成一个圆弧形的小半球,挡住阴部防止尿液流出。当使用完后,马桶复位时,因为空间的减小,护洁盖顺着弧度降落收回至原位。
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后部设置有推杆992,用于人力推动床或者轮椅。
如图9、图10和图17所示,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喷嘴与该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喷洗器85。该自动喷洗器85由一根可伸缩的喷头、供水马达组成,一条水管分别连接生活储水罐88和喷头。所述马桶82上部周边均匀布设有冲水孔,即马桶下沿四周装有环形水管,其喷口向下,环形水管与喷头共用一条水管。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出风口与所述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干肤机86,该自动干肤机86旁边安装有自动喷洗器85;自动干肤机86由发热丝、风机、出风口组成。当使用时按控制面板的“喷洗”功能键时,喷头自动伸出、伸长,喷出温水喷洗臀部。此过程中,喷头会自动前后移动,这样就能全面清洗阴部的前后。同时环形水管的喷口喷水冲洗马桶,清洗完后喷嘴自动缩回至原位。自动干肤机86及时启动吹出暖风烘干臀部。因而,所述轮椅还包括储水罐88,该储水罐88借助水泵和水管向所述自动喷洗器85和马桶82的冲水孔供水。
所述马桶82底部的排便口对接设置有接便桶83或者伸缩排污管84。当没有固定排污点时,无户外活动是,可以在排便口对接设置接便桶83,定时清理所述接便桶;而当有固定排污点是,在所述马桶82底部排便口设置伸缩排污管84,直接将将污物排出。接便桶83位于马桶82下方,属于宽口形的180mm的桶。接便桶83口与马桶出口衔接,衔接端口高度达30mm。接便桶83的后端设有一个容量报警器,当接便桶83的容量超过限制高度时,会发出声音报警。如不及时清理掉接便桶83里的污物时,可能会关闭使用马桶系统的电源,从而使马桶无法正常工作。打开轮椅旁的小门时,接便桶83会自动滑落,方便取出。
马桶82底部配有弯形接头伸缩排污管,用与连接排污管84。当轮椅作为床固定使用时(此地方需靠近厕所或化粪池),并配有自来水管道的方便固定地方,在条件允许下可安装弯形伸缩管。安装时先取掉接便桶83,取而代之的是可伸缩的弯形接头伸缩排污管。弯形伸缩管的接口与马桶82底部的出口相衔接,弯形伸缩管的另一端直接连接厕所排污管或化粪池,以便于直接排污到排污管或化粪池。用一根管将自来水连接到轮椅床上的生活用水储水罐88进水口,就可以在排完便后直接用自来水冲洗马桶,这样就省去了冲洗接便桶的麻烦。当床要作为轮椅使用时,只需用脚踩住偏心轮的扣件,弯形伸缩管接头就与马桶底部接口脱落,跟轮椅床分离。再将接便桶83放入原位,就跟上述做轮椅时同样使用了。弯形伸缩管的接口与接便桶的接口尺寸相同,便于互相替换使用。
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消毒喷口871与所述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除臭消毒器87,该自动除臭消毒器包括罐体872。在该自动除臭消毒器87随马桶82平移的路径上设置有按压凸轮993,使得当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87平移经过所述按压凸轮993时,该按压凸轮993按压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87的除臭开关。因为人在排便时会有臭味溢出,及不卫生又污染空气。而且当有旁人在时,会使使用者非常的尴尬。现知的马桶没配有除臭消毒功能,所以本轮椅配有除臭消毒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按压凸轮993安装在轮椅椅面11后下方。自动除臭消毒器87安装在马桶后侧,自动除臭消毒器87分为喷口871和罐体872。当马桶82横移时,自动除臭消毒器87跟随马桶82移动。当移至按压凸轮993位时,自动除臭消毒器87喷口871的顶端顶到按压凸轮993,形成按压原理,按压凸轮993按压自动除臭消毒器87的喷口871,喷出除臭消毒剂。当马桶82移回时,自动除臭消毒器87跟随马桶82移回,在移回途中又经过按压凸轮993时,再次被按压凸轮993按压喷口871的顶端喷出除臭消毒剂,以达到除臭消毒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包括椅面(11)和该椅面(11)后端的椅背(12),电源系统,以及用于令所述轮椅移动的转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椅面(11)左右两侧、并能够分别向该椅面(11)外侧翻转成水平平板的两扶手(13),其顶端可转动地连结所述椅面(11)前端的小腿托板(14),其后端可转动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14)底端、且能够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相对该小腿托板(14)自行转动的脚踏板(15),固定安装在所述椅面(11)底部的梁架(20),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而驱动所述椅背(12)翻转的椅背翻转驱动装置(31),安装在所述梁架(20)内、并且能够沿所述轮椅的前后方向滑动伸出或者滑动缩入该轮架(20)的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以及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能够向所述轮椅左右外侧翻转至水平状态的、分别连结所述椅背(12)左右两端、分别连结所述小腿托板(14)左右两端和分别连结所述脚踏板(15)左右两端的拓宽板;
在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底部安装所述转轮;所述梁架(20)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滑动的中承滑动部件,该中承滑动部件前端借助前端推拉组件分别与所述小腿托板(14)和前部伸缩轮架(40)联结,并且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还借助扶手连杆分别联结所述两扶手(13);在所述椅背(12)与后部伸缩轮架(50)之间联结有后向推拉杆,在所述椅背(12)与所述中承滑动部件的后端之间联结有前向推拉杆;
所述椅背(12)被正向驱动向后翻转至水平状态时,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被所述后向推拉杆从梁架(20)内推出,所述中承滑动部件被所述前向推拉杆推向轮椅前方,进而拉住所述扶手连杆将所述两扶手(13)拉动翻转成水平平板状态,同时该中承滑动部件推动所述前端推拉组件将所述小腿托板(14)推转至水平状态、将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从所述梁架(20)内推出,所述脚踏板(15)和所有拓宽板受弹性回复力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且所述椅背(12)、扶手(13)、小腿托板(14)、脚踏板(15)和所有拓宽板都与所述椅面(11)在同一水平面内而变换成为床;所述椅背(12)被反向驱动时,该椅背(12)、所述扶手(13)、所述小腿托板(14),所述脚踏板(15)、所述两伸缩轮架(40、50)和所有拓宽板逆向动作恢复成轮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踏板(15)的后端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连结所述小腿托板(14)的底端;所述拓宽板包括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椅背(12)左右两端的两椅背拓宽板(162),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小腿托板(14)左右两端的两小腿托板拓宽板(164),以及借助转轴上带有扭簧的合页分别连结在所述脚踏板(15)左右两端的两脚踏板拓宽板(165);
所述梁架(20)包括两根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中空梁管(21);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前部伸缩臂(41),分别连结该两前部伸缩臂(41)前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前轮立臂(42);所述后部伸缩轮架(50)包括两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互相平行且水平设置的后部伸缩臂(51),分别连结该两后部伸缩臂(51)后端的互相平行且竖直设置的后轮立臂(52);所述前部伸缩臂(41)从所述中空梁管(21)前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21)的中空腔内,所述后部伸缩臂(51)从所述中空梁管(21)后端套装入该中空梁管(21)的中空腔内;所述两前轮立臂(41)和所述两后轮立臂(52)底部连结所述转轮;
所述椅背翻转驱动装置(31)包括分别向左右伸出的两输出轴(311),所述两输出轴(311)端部分别连结椅背驱动齿轮(32);所述椅背(12)底部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两驱动齿轮(32)啮合的椅背被动齿轮(33);
所述两中空梁管(21)各自底部沿所述轮椅前后方向设置有互相平行的梁架滑轨,所述中承滑动部件包括安装并能够分别在所述两梁架滑轨上滑动的两中承滑块(34);在所述轮椅同侧的中承滑块(32)与扶手(13)之间至少联结有一根所述扶手连杆(35),该扶手连杆(35)与所述中承滑块(34)、扶手(13)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套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各前端推拉组件(36)联结在与其同侧的中承滑块(34)、小腿托板(14)和前轮立臂(42)之间;所述两后轮立臂(52)分别借助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后向推拉杆(37)联结所述椅背(12)的左右两端,所述后向推拉杆(37)与所述椅背(12)、所述后轮立臂(52)都是可转动地联结;在所述轮椅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前向推杆(38),该前向推杆(38)分别与同侧的中承滑块(34)、被动齿轮(33)可转动地联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包括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前端的主推拉杆(361),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小腿托板(14)的撑拉杆(365),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前轮立臂(42)的立臂推拉杆(363),以及摆杆(362)、承接推拉杆(364);在所述中空梁管(21)底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的前方转动联结所述摆杆(362)的一端,该摆杆(362)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另一端;所述承接推拉杆(364)一端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杆身;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撑拉杆(365)的另一端;所述主推拉杆(361)的另一端转动联结所述摆杆(362)的杆身;
当所述中承滑块(34)位于向所述轮椅后方滑动的最大极限处时,所述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管(21)的一端位于该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一端的前方;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过程中,所述主推拉杆(361)向前推动摆杆(362)的杆身,令该摆杆(362)转动联结所述立臂推拉杆(363)的一端向前转动,从而借助所述立臂推拉杆(363)向前推动所述前轮立臂(42),同时,在所述立臂推拉杆(363)前移过程中,所述承接推拉杆(364)随该立臂推拉杆(363)的杆身移动而逐渐成竖立状态,进而借助所述撑拉杆(365)推动所述小腿托板(14)向水平状态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还包括卡销杆(366),该卡销杆(366)一端转动联结所述中空梁架(21),另一端加工有内凹的卡口(3661);
所述中承滑块(34)的前端设置有卡槽(341),所述主推拉杆(361)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一端端部设置有固定轴(3611),借助放入所述卡槽(341)内的固定轴(3611)实现所述主推拉杆(361)转动联结所述中承滑块(34);所述主推拉杆(361)杆身设置有向所述轮椅外侧伸出的销柱(3612),当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时,正好令所述销柱(3612)套入所述卡销杆(366)的卡口(3661);
在所述中承滑块(34)向所述轮椅前方滑动至最大位移处,转动所述卡销杆(366),使所述主推拉杆(361)的固定轴(3611)从所述中承滑块(34)前端的卡槽(341)中滑出并固定,从而令所述前端推拉组件(36)脱离所述中承滑块(34),以确保即使所述中承滑块(34)有滑动位移,所述小腿托板(14)和脚踏板(15)都保持翻转至水平状态并与所述椅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向前伸出所述梁架(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轮包括两转向轮(61)和两驱动轮(62);
所述前部伸缩轮架(40)和后部伸缩轮架(50)中任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转向轮(61),则另一个轮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联结所述两驱动轮(62);
所述驱动轮(62)包括主动转轮(622),与该主动转轮(622)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动转轮(622)转动的被动转轮(621),变速箱,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转轮驱动装置(623);
所述变速箱包括主被动齿轮(624),与该主被动齿轮(624)同轴连结并随所述主被动齿轮(624)旋转的从被动齿轮(625),分别设置在主被动齿轮(624)轴线两侧的两轮面上加工有圆弧凹槽(6261)的凹面轮(626),所述凹面轮(626)都同轴连结随该凹面轮(626)旋转的行星齿轮(627);所述两行星齿轮(627)都与所述从被动齿轮(625)啮合;所述转轮驱动装置(623)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随该输出轴旋转的主动齿轮(628),该主动齿轮(628)与所述主被动齿轮(624)啮合;所述凹面轮(626)的圆弧凹槽(6261)紧密接触所述主动转轮(622)的轮面,所述主动转轮(622)借助其轮面与所述圆弧凹槽(6261)的摩擦力随所述凹面轮(626)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CPU,以及电连接该中央处理器CPU的操作面板和操纵杆(71);所述操作面板收纳在任一扶手(13)内;所述操纵杆(71)借助万向节安装在任一扶手(13)上,所述操纵杆(71)向所述轮椅前方倾倒被收纳入所述扶手(13)内,该操纵杆(71)向所述轮椅后方、左侧或者右侧倾倒以启动所述驱动轮(62)并调节该驱动轮(62)的转速;所述操纵杆(71)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72)和倒车开关(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椅面(11)下方、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设置的平移轨道,在该平移轨道上滑动的平移小车,安装在平移小车上的马桶升降装置和座垫升降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上的马桶(82),固定安装在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上的座垫(81),以及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的平移驱动装置(91);所述椅面(11)中部设置有通孔(111),所述马桶(82)的坐便垫圈(821)的形状和所述座垫(81)的形状都正好填补所述通孔(111);
当所述座垫(81)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111)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111)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坐便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反之,当所述马桶(82)被马桶升降装置举升而令马桶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时,受所述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驱动所述平移小车沿所述平移轨道平移,使得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先降低高度后再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同时使得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先平移至所述通孔(111)下方后再升高,从而令所述座垫(81)填补所述通孔(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平移轨道(92);所述平移小车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底立板(931)和安装在该两车底立板(931)上的滑轮(932),借助该滑轮(932)所述车底立板(931)在各自相应的平移轨道(92)上滑行;
所述座垫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顶层立板(941),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座垫承接立板(942);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该座垫升降连杆(943)分别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所述车底立板(931)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与同侧的座垫承接立板(942)之间联结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该座垫升降连杆(943)分别与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转动联结;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都连结在所述座垫(81)的底部;
所述马桶升降装置包括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顶层立板(951),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两马桶承接立板(952);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953),该马桶升降连杆(953)分别与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所述车底立板(931)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与同侧的马桶承接立板(952)之间联结有马桶升降连杆(953),该马桶升降连杆(953)分别与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转动联结;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都连结在所述马桶(82)的周边;
还包括沿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行设置的丝杆(96),沿所述轮椅左右方向互相平移且对称设置的两协同立板(971),所述协同立板(971)底部固定设置连结板(972),借助该连结板(972)底部的内螺纹孔所述连结板(972)随丝杆(96)的旋转而平移;所述协同立板(971)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和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座垫卡位通孔(974)和马桶卡位通孔(976);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在远离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的顶端连通;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在远离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顶端连通;
还包括座垫拉撑杆(977)和马桶拉撑杆(978);所述座垫拉撑杆(977)一端转动联结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该座垫拉撑杆(977)的另一端设置有座垫滑柱(9771),该座垫滑柱(9771)插入并在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和座垫卡位通孔(974)内滑动;所述马桶拉撑杆(978)一端转动联结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一端,该马桶拉撑杆(978)的另一端设置有马桶滑柱(9781),该马桶滑柱(9781)插入并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和马桶卡位通孔(976)内滑动;
所述平移驱动装置(91)分别向两端伸出两输出轴,该两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分别驱动所述两丝杆(96)同向旋转;
当所述座垫(81)被座垫升降装置举升填补所述通孔(111)时,所述协同立板(971)停靠在丝杆(96)的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车底立板(931)也停靠在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一端的最大位移处;所述座垫拉撑杆(977)和所有座垫升降连杆(943)都呈竖直状态,从而举升所述座垫(81)在最高位置,所述座垫拉撑杆(977)的座垫滑柱(9771)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的底端;所述马桶拉撑杆(978)和所有马桶升降连杆(953)都呈倾斜状态,从而拉低所述马桶(82)在最低位置,所述马桶拉撑杆(978)的马桶滑柱(9781)位于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靠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的端部;当所述丝杆(96)被驱动旋转而使所述协同立板(971)向所述座垫升降装置一端最大位移处平移时,卡在所述座垫卡位通孔(974)底端的所述座垫滑柱(9771)被迫随所述协同立板(971)移动,使所述座垫拉撑杆(977)转动而呈倾斜状态,随后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横向拉动,致使所有座垫升降连杆(943)被拉至倾斜状态,所述座垫承接立板(942)和所述座垫顶层立板(941)因失去支撑而下降,所述座垫(81)降低并且随所述平移小车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931)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座垫滑柱(9771)已经进入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所述协同立板(971)继续平移,直到所述座垫滑柱(9771)移至所述座垫平移轨道通孔(973)靠近所述马桶升降装置的一端;而在上述过程中,所述马桶滑柱(9781)先在所述马桶平移轨道通孔(975)内滑动直至该马桶滑柱(9781)陷入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的底端,受所述马桶卡位通孔(976)限制,呈倾斜状态的所述马桶拉撑杆(978)拉动所述马桶升降装置整体平移,当所述车底立板(931)平移至最大位移处而停止移动时,所述协同立板(971)拉动所述马桶滑柱(9781),使所述马桶拉撑杆(978)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进而拉动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而使所有马桶升降连杆(953)从倾斜状态转动至竖直状态,从而推升所述马桶承接立板(952)和所述马桶顶层立板(951),将所述马桶(81)推升至所述坐便垫圈(821)填补所述通孔(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椅面(11)底部,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还分别互相平行地设置有两顶部平移轨道;所述平移小车还包括沿所述轮椅的左右方向分别互相平行设置的两车顶立板(933)和安装在该两车顶立板(933)上的顶部滑轮(934),借助该顶部滑轮(934)所述车顶立板(933)在各自相应的顶部平移轨道上滑行;
在所述车顶立板(933)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座垫升降滑轨(981);在所述座垫(81)底部设置有两竖直滑轮(982),该两竖直滑轮(982)夹装所述座垫升降滑轨(981),并沿该座垫升降滑轨(981)滑动;
在所述车顶立板(933)与同侧的车底立板(931)之间沿竖直方向固定连结有马桶升降滑轨(983);在所述马桶(82)两侧分别设置有两定位滑槽(984),该两定位滑槽(984)套装在所述马桶升降滑轨(983)上,并沿该马桶升降滑轨(983)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桶(82)上部周边均匀布设有冲水孔,所述马桶(82)底部的排便口对接设置有接便桶(83)或者伸缩排污管(84);
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喷嘴与该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喷洗器(85);
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出风口与所述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干肤机(86);
所述马桶(82)设置有其消毒喷口(871)与所述马桶(82)内连通的自动除臭消毒器(87),该自动除臭消毒器包括罐体(872);在该自动除臭消毒器(87)随马桶(82)平移的路径上设置有按压凸轮(993),使得当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87)平移经过所述按压凸轮(993)时,该按压凸轮(993)按压所述自动除臭消毒器(87)的除臭开关;
还包括储水罐(88),该储水罐(88)借助水泵和水管向所述自动喷洗器(85)和马桶(82)的冲水孔供水。
CN2011202647643U 2011-02-18 2011-07-26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61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647643U CN202161502U (zh) 2011-02-18 2011-07-26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042178.4 2011-02-18
CN201120042178 2011-02-18
CN2011202647643U CN202161502U (zh) 2011-02-18 2011-07-26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161502U true CN202161502U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7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64764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161502U (zh) 2011-02-18 2011-07-26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161502U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0554A (zh) * 2012-11-28 2013-02-1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
CN105287117A (zh) * 2015-09-18 2016-02-03 张元喜 一种多功能老弱病残用轮式沙发
CN105877944A (zh) * 2014-12-11 2016-08-24 吴土泉 多功能护理床
CN106691745A (zh) * 2016-11-11 2017-05-24 郭华 护理设备及利便多功能床
CN106901914A (zh) * 2015-12-19 2017-06-30 深圳市托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单机驱动双摆杆同步推拉装置及其避免不利推拉的方法
CN107023558A (zh) * 2016-02-01 2017-08-08 深圳市托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同槽异轨互换行程推拉装置
CN107836880A (zh) * 2017-11-07 2018-03-27 上海曼斐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座椅
CN108327828A (zh) * 2018-01-19 2018-07-27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载人功能的智能型陪护机器人
CN108339185A (zh) * 2018-02-02 2018-07-31 楼天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用于治疗失眠症的治疗装置
CN108836652A (zh) * 2018-07-11 2018-11-20 济南方德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便用全自动护理椅
CN109512602A (zh) * 2018-11-12 2019-03-26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CN112137808A (zh) * 2020-09-25 2020-12-29 霍普(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TWI823752B (zh) * 2023-01-16 2023-11-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聲控智慧輪椅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0554A (zh) * 2012-11-28 2013-02-13 上海理工大学 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
CN105877944B (zh) * 2014-12-11 2018-08-21 吴土泉 多功能护理床
CN105877944A (zh) * 2014-12-11 2016-08-24 吴土泉 多功能护理床
CN105287117A (zh) * 2015-09-18 2016-02-03 张元喜 一种多功能老弱病残用轮式沙发
CN106901914A (zh) * 2015-12-19 2017-06-30 深圳市托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单机驱动双摆杆同步推拉装置及其避免不利推拉的方法
CN107023558A (zh) * 2016-02-01 2017-08-08 深圳市托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同槽异轨互换行程推拉装置
CN106691745A (zh) * 2016-11-11 2017-05-24 郭华 护理设备及利便多功能床
CN107836880A (zh) * 2017-11-07 2018-03-27 上海曼斐电器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收纳座椅
CN108327828A (zh) * 2018-01-19 2018-07-27 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载人功能的智能型陪护机器人
CN108339185A (zh) * 2018-02-02 2018-07-31 楼天培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用于治疗失眠症的治疗装置
CN108836652A (zh) * 2018-07-11 2018-11-20 济南方德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小便用全自动护理椅
CN109512602A (zh) * 2018-11-12 2019-03-26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轮椅床
CN112137808A (zh) * 2020-09-25 2020-12-29 霍普(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5g物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系统
TWI823752B (zh) * 2023-01-16 2023-11-21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聲控智慧輪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61502U (zh) 能够在床与椅之间自动完成状态变换的轮椅
CN104706480B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07789125B (zh) 辅助下肢不便者站立行走的助力装置及其助力方法
CN104606009B (zh) 移动式升降折叠洗浴床
CN102273977B (zh) 全自动马桶与座垫互换装置
JP2015514539A (ja) 着座アセンブリを有する歩行器装置
CN204581740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KR102033055B1 (ko) 양변기가 구비된 휠체어
WO2015149694A1 (zh) 移动椅子
CN110786999A (zh) 一种可转换为医疗用床的多功能轮椅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30989U (zh) 一种移位机
CN204655316U (zh) 具有自动坐便器的电动轮椅
KR101588698B1 (ko) 전동식 샤워 트롤리
CN203598136U (zh) 一种多功能轮椅
CN106420282A (zh) 自动升降双拐
JP2007301331A (ja) 病人用排便処理装置と排便可能な車椅子
CN21595952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
CN113384181B (zh) 一种具有辅助站立功能的老年公寓用马桶
CN106236418A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轮椅
JP6989935B2 (ja) 移送装置
JP2003334216A (ja) 車椅子
CN104800010A (zh) 具有自动座便器的电动轮椅
CN203598134U (zh) 能360度自由转向的轮椅
CN105287117B (zh) 一种多功能老弱病残用轮式沙发
CN113349658B (zh) 一种辅助洗浴及如厕的助力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SHENZHEN TUOAN MEDICAL DEVICES CO., LTD.

Assignor: Lin Yuchuan

Contract record no.: 2012440020442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Wheelchair capable of being used as bed or chair in automatically switched mann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21227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